網路發達的今天,個人隱私還有那麼重要嗎?你的個人隱私會被人用來謀利么?

我們的手機號碼、賬號、密碼、照片、住址、工作、家庭關係、行為習慣……不斷地泄漏,被收集,防不勝防。我們要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就得付出個人隱私,有必要再做無謂的抗擊嗎?


作者:煌家御用
出處:傲遊哈哈
鏈接:來自微博或者內涵段子或者傲遊哈哈
註冊網站我有個習慣,
要求寫真名的時候,
註冊Sina我就填袁新浪,
註冊Yahoo我就叫袁雅虎,
註冊Baidu我就寫袁百度,
註冊Google我就改袁谷歌。
今天接到個電話,問:是袁建設小姐嗎?
我知道,建設銀行把我的個人資料賣掉了…

建議朋友你多多使用小號,起碼可以避免一半的信息泄露的可能。

比如說我,地址空空,電話空空,錢包空空。


有必要。

講個真事

有一次我老婆帶她同事去看租房,因為中介費很高,所以房主就想私下聯繫她們,因為看到了車牌號通過114謊稱要挪車要到了我的電話,他想讓我轉告那個租房者她的電話。
我得知這件事以後當場給我老婆打了電話,但是一直沒人接。
劃重點:
1 這個人僅憑一個車牌號就查到了我的手機號。
2 我老婆在半小時之內沒有接電話(這是巧合)

首先我承認這個人非常聰明,但是仔細一想這個事挺嚴重的。
我每周都會接到若干個騷擾電話,期貨交易,貸款什麼的,但是給我打電話之前他們不知道我的任何信息(你隨便撥通一個1開頭的11位數,就有1%的概率找到一個有效手機號)。這造成的傷害並不是很大。但是如果一旦對方持有你的手機號和某一項真實信息,如果對方再抱我害人之心,那就不一定了。

比如我的例子中,如果來電者告訴我這輛車出了嚴重事故(因為他看見過這輛車,所以牌照,顏色型號信息都知道),通過警方查到了車主的電話,(一般駕車司機如果不是車主本人那一定和車主有很好的關係),現在需要急診搶救xx萬定金進ICU。碰巧車主十分鐘之內聯繫不上司機,那這個騙局的成功率有多少?

我知道車主本人把車外借的比例不大,車主和司機聯繫不上的比例也不大,兩者相乘就更小,但是反覆嘗試肯定會有人上當。

後來我向114投訴了這件事,不知道結果如何。

千萬不要泄露自己的和別人的個人隱私。遇到個人隱私被泄露的情況,一定要認真對待,能投訴就投訴, 能舉報就舉報,提高他們的違法成本。

這是我另一個關於個人隱私的回答:

知乎用戶:中國現在到底有多落後?


「我覺得隱私不再那麼重要,」

「當大家都裸奔,我也願意!」

「只是不願做出頭鳥。」

你看,答案你自己都說出了,別小看這個不小心就能脫口而出的答案,這可是人類活動里的經典博弈,博弈的結果其實白話來說就是你的答案。^-^

最後附上一句話:

「當我透視到一個人人性的另一面時,我背脊發涼,我不知道此時此刻有多少人在偷偷地透視著我。」


說個前陣子發生的一件事吧。

前陣子一個上午我接到一個電話,一個房地產中介小哥的。對話如下

我「 你好 哪位」

小哥「你好,蔡女士,我是某某地產的,請問您在某某小區某某閣XX樓E座的房子有考慮出售嗎?」

我當時驚呆了,知道我手機號,知道我姓什麼,知道我家小區,連門牌號都知道一清二楚!以前不是沒接過中介電話,一般都是問有沒有興趣買房子之類的。可是這個連我門牌號都知道的著實嚇我不輕啊!

我問小哥怎麼知道我的資料知道的這麼清楚,準確到門牌號了。小哥說他們某某地產的資料庫里都有這些信息的,讓我不要擔心…

嗯,我不擔心才怪吧!

個人信息是我一直特別注意的事情,連網上快遞我都是直接寫樓下網盒箱很少寫到具體房號,可就算這樣,個人信息還是泄露出去了!


如果連個人信息都這麼眾所周知誰都能查到的話,我不知道各位的安全感哪來的!

二更

看完大家的評論才知道原來有那麼多途徑能收集到大家的個人信息。
怪我太年輕,大驚小怪了…


題主這個思維,是典型的學(xue)者(sheng)思維。這種思維習慣的特點是宏大、高屋建瓴,但缺點是掌握的信息不足,缺乏生活體驗。這就導致你們構建模型、分析問題時導入的變數不足,最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是一團和氣的「地球村」還是「黑暗森林」?

題主理解的當代個人隱私現狀是「在這片大海,每個人都裸奔,誰作姦犯科都是透明的」,聽起來很像政治家口中的「地球村」概念。大家都是一個村的,你祖宗八輩的信息我都門清,你上小學時尿過褲子、偷看你媽洗澡被你爸揍得死去活來的糗事我都知道,所以你敢亂來我能找到你家去!但現實的網路並非一團和氣的「網路社區」,而是大劉筆下的「黑暗叢林」。你是暴露了個人坐標的地球,而作姦犯科者是隱藏在叢林深處的三體星。他能隨時侵犯你、騷擾你、毀滅你,而你連他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

舉個例子。很多人都接到過這樣的電話「小X啊,到我辦公室來一趟。我是誰?我是王總!連我聲音都聽不出來了?」你知道他是誰么?我第一次接到時,第一反應是「王總?你他媽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有事兒不來我辦公室,還讓我去你辦公室,還想不想干?」但掛了電話細思極恐,他知道我電話、姓氏,專門來騙我,我卻連他是誰都不知道!我還不敢痛痛快快罵他,因為我不清楚他還掌握了多少我的信息。

你的隱私暴露的情況有多嚴重?

當題主敲下「我們的手機號碼、照片、賬號、密碼、住址、工作、家庭關係、行為習慣……不斷的泄露、被收集」時,我猜你並沒有意識到這有多嚴重。貿然揣度,這可能是因為題主的信息還沒有利用的價值。我隨手列一下一個普通網民信息泄露的普遍情況:

1,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你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什麼時間在哪裡消費了什麼;

2,高德、百度、騰訊地圖——你什麼時間駕車、步行、公交還是騎行去了什麼地方,幾點幾分出發、幾點幾分到達,途經什麼地方;

3,電商網購平台——你家住哪裡,在哪工作,你曾經住在哪裡,曾經在哪工作,你十年前住在哪裡,從哪個學校畢業,你忘了的宿舍號他都幫你記著,你什麼時間買了什麼東西,你十年內在育兒、吃喝、汽車、寵物、父母、奢侈品領域各花了多少錢,你的消費習慣是什麼,你昨天買了一個女用情趣用品,同時還買了一盒偉哥;

4,網上營業廳——你家、你父母家上個月用了多少水、電、天然氣、暖氣、寬頻、IPTV,你的沃家庭綁定了幾個親情號碼,哦說錯了,應該說你昨天用了多少度電、多少方水;

5,攜程、去哪兒、飛豬等旅遊平台——你上個月背著女朋友和誰去了哪裡,坐的哪一班飛機、幾點到的、住在哪個賓館。

6,知乎、豆瓣、貼吧、搜索引擎——你關注了SM話題,加入了同城調教興趣小組,最近一周搜索了「捆綁、滴蠟、鞭打」等關鍵字,給3個網友發了私信,內容是「你好,關注你很久了,我是一個M,身高163體重45三圍……」

7,春雨醫生、丁香醫生——你生了什麼病,哪裡不舒服,月經規不規律,需不需要老軍醫無痛不開刀治療前列腺疾病,這些難以啟齒、甚至讓你不願意去醫院治療的小毛病,他都知道!

8,挖財、隨手記等理財軟體——你的資產、收入、支出情況、消費習慣,他比你更了解!

……

不需要再列下去,上面這些最普通尋常的使用場景,就勾勒出來一個你父母、配偶、朋友和同事都不了解的你,甚至是一個已經被你遺忘、或假裝視而不見的自己。所以當支付寶的年度賬單、高德地圖的「足跡」和知乎的「你這一年」出來的時候,除了新奇之外,有沒有一絲恐怖的感覺?

基於企業規模,這些網路服務提供商無論節操如何,隨意出賣你的信息的可能性都不大。但你千萬不要得罪政府,也祈禱信息庫沒有泄露,隨時反思一下有沒有惹了不該惹的人,有沒有被社工或撞庫。

獲取你的隱私有多容易?

知乎和支付寶不會拿你隱私賣錢,不代表你用手機號碼註冊網站和APP就是安全的。大量的網路理財、租房買房、家政服務、物流快遞、交友婚介甚至電話寬頻通訊的服務提供商,基本沒有任何節操可言。這其中,重災區就是國內最大的兩家同城本地服務巨頭。

營銷領域有個辭彙叫「陌CALL」,指的就是非指向性的電話推銷。在理財、貸款、保險、教育培訓、房產、保健品等領域,陌CALL是最主要的銷售方式之一。在人力資源培訓領域,「一個營銷新人一天打500個電話、一個月就成了10單,畢業半年銷售額XXX萬,兩年就買車買房」這樣雞湯例子是必舉的。那麼問題來了,這一天500個電話名單是從哪裡來的?接到陌CALL的陌生客戶心裡有多少個MMP要講?勤勞的你一天被掛斷460個電話、被30個人罵娘、被10個人調戲時你要忍著淚相信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功夫不負有心人時,是否意識到我們一邊罵隱私泄露、一邊就是電話騷擾的製造者?

扯遠了。我想說的是,你在上述任何一個行業留下聯繫方式之後,基本就意味著開啟了騷擾電話的循環。你的信息會以十分低廉的價格,被轉賣無數次,而對此你無法設防。就算你從智能手機上設置了最嚴格的騷擾電話過濾機制,哪怕設置成「僅通訊錄內可接通」,也不意味著就不受影響。因為對方撥打你手機時,會佔用通訊線路,此時其他電話是打不進來的。

我的手機號泄露,是前幾年買房時從「X天唐人」在濟南開發的一個樓盤。看了很多處房子都沒留電話,敲定了這個樓盤,交了訂金,肯定得留真實號碼了。好傢夥這下攤上事兒了。先是搞裝修、做建材的,然後是賣房、中介的,後來又賣別墅、賣商鋪的,再接著信託、私募和P2P的,完事兒了無須抵押憑身份證號當天放款的,從此永無寧日。

我剛畢業時做餐飲,這些政務接待酒店收集的訂餐客戶信息,格式一般是「手機號/座機號+工作單位+姓氏和職務」,積年累月下來客戶信息庫不下萬條,角色基本都是「XX局長、廳長秘書、辦公室主任」,最次的都是公務司機。這份客戶名單還包括喜歡吃什麼、有什麼忌口、喝什麼酒抽什麼煙、什麼時間、在哪個房間、請了什麼客人、車牌號是多少、XX時間在幾零幾開的房。你認為這樣一份名單值多少錢?200塊錢5000條!我沒賣過聽信息部同事說的。

是的,反腐成本就是這麼低。

一份可能導致你身敗名裂、萬劫不復的個人信息,只值4分錢。

怎麼在這個網路時代保護好個人隱私?

題主已經給了答案,那就是「每個人都裸奔」,你毫無辦法。除非「根據法律法規,部分搜索結果不顯示」。當我們回答「中國現在到底有多強大」時,就應該意識到現在的國策是以人民生活質量換經濟體量,以秩序換經濟活力,以階層分化換髮展速度。面對個人隱私、工民權利、環境質量、工平正意這些概念,我們並沒有什麼辦法。

更遺憾的是,這個國策可能是對的。通過「你為什麼喜歡中國」和「有哪些出了國才意識到的事」這種問題來看,這可能也是所謂精英階層的共識。為了子孫後代,為了這個國家更好的未來,就犧牲我們這代人吧。畢竟我們父輩也沒抱怨過什麼。


《烏合之眾》里有句話十分有趣——「數量,即正義。」

如果現在突然有一個人突然提出立法「所有人都不許穿衣服裸奔」那八成會被關進神經病院。

但當所有人都不穿衣服,有一個人突然提出立法要「所有人都要穿衣服「結局又會怎樣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應了解「穿衣服」這件事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是否有益,是否可以被絕大部分人接受。

答案,也很明顯——有。

除卻禦寒保暖,身份象徵,穿衣服還有一層作用「遮羞」。

在《聖經》中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有了智慧之後(暫理解為具有自我意識)第一件事情就是用樹葉遮住自己的陰部,也就是「遮羞」。

藉此來看,隱私權的存在亦相當於這樣一件衣服。

人作為個體具有獨立性,但人同時也具有社會性。

只要你不違反法律,不違背公序良俗,在家裡拉好窗帘裸奔是不會有人突然冒出來抓你的。但你要在大街上就……

而現實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每天被「長長的望遠鏡」窺探的。而所謂的「全體裸奔」終究只是題主的一廂情願。


誠然互聯網的發達帶來了隱私的泄露,但這絕對構成我們放棄隱私權理由。正如你不會因為衣著款式越來越「性感」就不去穿衣服。相反,隨著互聯網的發達,保護公民隱私權才變得越來越重要。

而隱私權作為一種人格權,直接體現了人類對於「自由」「價值」「尊嚴」的不懈追求。


最後,允許本人用艾柯的話作結——

「說人閑話的人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加入受害者的不幸。倘若可以「角色置換」去感同身受那些不幸,而不僅僅是無關痛癢地在他人的悲劇中尋求一點自我價值感和社會存在感,是不是就能保有更多神秘地帶。」


就目前互聯網個人信息透明化的趨勢不可避免,關鍵是怎麼斷掉那些利用你信息賺錢的王八蛋們的財路才是關鍵。


新時代已經到來,而我們還在舊道德中徘徊。


無力的申訴換不來正義的審判,大多數人最終會落寂地消失在舊日回憶中罷了,而在未來成長起來的人們自然會接受新世界的法則,並扭過頭來嘲諷我們的迂腐與保守。

正如那些害怕火車破了風水的人們,正如那些害怕被相機攝了魂的人們,多年以後的人看到我們還在執著於「個人隱私」,或許就同我們看到古人時一樣,感到可笑。


現在的亂象不過是轉型時期的混沌罷了,監管沒有建立,法規沒有確定,配套的設施還沒有搞好而已,但是科技進步帶來的社會變革已經勢不可擋,這無關意識形態,這就是未來我們存在的方式,個體在高科技監控和管制之下更加物化,行為與感情都會變成可監控分析預知的大數據,又何況電話號碼身份信息呢?更何況,退一步想一想,身份證,電話號碼本身不就是上一代的監控手段么?緣何舊的枷鎖鬆動了,我們卻覺得恐慌?因為鏈子不僅是束縛,也是依託罷了。


這種虛假的安全感終究不過是幻像,其實很多事情的進展早就超出我們的想像了,只是怕人們一時難以接受,精英們仍在努力維護著舊日時光的假象罷了,嗯,你有隱私,你有尊嚴,你有自由,你有權力,你有未來,嗯,只要你還能努力工作,繼續生育,為什麼不賣給你這些鎮靜劑呢?

為什麼發達國家要開放毒品合法化?就是當這些幻影破滅時好讓人有所依託(順便清理掉所謂「低端人口」),畢竟,一切堅固的東西都散去了。

相信未來這些幻象會被一個接一個地戳破,然後,有人覺醒,有人睡去。


反對排名第一的回答,在了解一點這一行的人眼裡簡直就是搞笑,知乎精神是分享你的經驗見解,而不是你的段子。

信息泄露的源頭你知道在哪嗎,多建小號毫無意義!

——————————

原回答:

重要也不重要,

重要在於絕大多數人不知道從何去收集你的信息,而如果在你身邊的人想要利用這些信息做一些壞事,他們所考慮的信息來源只能是搜索你在電腦,郵箱,快遞,QQ號,貼吧上面留下的痕迹。

故而很重要!

不重要在哪裡?

專業的公司,專業的團隊,或者是對於這方面比較了解的普通人,只要付出不到三百元的代價,你的個人信息、身份證,車牌號、微信QQ等社交賬號,還有家庭住址,都可以查到。

價格再高點,千元,你的實時定位,交通軌跡,教育記錄,資產,四行餘額,開房記錄,打車記錄,購買記錄都可以查到。

CCTV1曾經專欄報道過,好像是在上一年春節之前一兩天。其後我用我和我朋友兩個人的信息找人做過實驗,毫無遺漏,就連我用其他人身份證辦理的手機號,無任何綁定的QQ號都可以查到。

你以為你在網路上好好的,帶著面具沒人能夠人出來你,然而在有些人的眼中,你就是一個裸奔還狂笑的人,當你在網路上做出一些辱罵,謠言,或者爭鬥,說不定第二天查水表的人就會上來敲你家的門。

故而,保護自己信息是必然要注意的,但是如果泄露也沒必要太過於緊張。

再順便提一下,切記千萬不要所有的東西都用一個密碼,更不要在通訊錄存一個密碼的東西。


除了我自己的之外~~~~

你們的當然都不重要。

誰告訴你的「我們要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就得付出個人隱私」?

「公平泄露」?真是有挑戰哦,怎麼個公平呢?

題主把自己的題設都擊潰了。


放上你的手機號。馬上讓你知道隱私被壞人知道是多麼可怕。


人都是理性的,我們在衡量後,用腳投票,換取現代社會的最大便利。

而這個代價,就是出賣自己的隱私。

人本身是群居動物,我們的任何活動都離不開社會協同活動,法國的塗爾干對此在《社會分工論》中說的很清楚:他認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龐大社會中的一個運作成員,我們靠著彼此的工作和職責,而不是對彼此的認知來完成各種複雜的社會分工。

塗爾乾的理論很漂亮,因為他確實能夠解釋我們現代社會的分工情況。舉個例子,當快遞員給我們送快遞的時候,我們不需要了解他的名字、愛好、家庭成員等信息,我們只需要掌握「他是快遞員,他手中拿著我的快遞」這個信息,就足以完成這個社會分工活動。類似的,你去談生意的時候,你同樣不需要知道對方的個人信息,只需要在合同上明確他的權利義務就足夠,出了什麼事情再交給法律。

人類社會就是靠著不斷簡化信息的協同、靠著不斷提高的效率才一步步走到了食物鏈的頂峰。《人類簡史》裡面談過一個觀點,只有人類社會才有八卦,只有人類才會有這種通過刺探他人隱私來獲得快感的行為,但這同時維持了人類社會的穩固以及擴張,知道了彼此的婚姻關係、父母關係、兄弟關係、子女等等,而其他猿類則無法記住這麼多關係,沒有八卦的存在人類根本無法建立150人規模的穩定社會,因此我們擊敗了尼安德特人等對手,成為萬獸之王,主宰地球,八卦其實也是人類社會建立高效協作的工具。

放到今天來看,我把微信作為一個例子,據統計,全國平均每人使用微信的時長在4小時左右,也就是說基本上你一半的工作時間都在用微信,除了用微信工作,我們還會用微信進行支付、看新聞、傳文件。你會越來越發現,你離不開微信。

那麼我們的代價是什麼呢?我們的微信內容越來越臃腫,我們通訊錄里的人越來越雜,越多越多的人選擇「三天可見」,但是你依然沒辦法徹底保護好你的隱私,因為利用微信的蛛絲馬跡,來獲取一個人的知乎、微博等社交媒體,進而獲取一個人的畫像,實在是太簡單了。

但是我們依然不能拒絕微信。原因很簡單,人都是理性的,我們願意為了適應當今現代社會龐大而複雜的協同,而放棄自己的隱私。

很多人會討論互聯網對我們的隱私空間的侵蝕。我的想法可能會比較另類,我對侵犯隱私這種事情持中立態度。

互聯網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社交方式和習慣,我們會發現,以前的那種」鴻雁傳書「、」手機里的簡訊只有你一個人的記錄「已經不復存在,我們會懷念,因為那種交流方式讓我們舒服,我們天然地就適應了那時候的交流方式,而微信、微博的發展實在迅速,我們一時間無法適應。

但是一旦你跳出時間的維度,以一種上帝的角度去俯視我們的社交歷史,你會發現我們懷念過去的社交方式,那麼二十年後我們同樣會懷念現金的社交方式,歷史就是一場復古。我們要做的,就是加快我們的學習和適應過程。


有影響,但影響不大。

1,被人肉。

這個普通人不會,熱點人物再注意也依然會被人肉出來。

2,被冒用。

現在重要項目都是要 本人手持身份證才可以辦理。

3,推銷電話。

國產安卓系統一般都有推銷電話提醒或者過濾機制,還是很人性的。

所以隱私其實也不是很重要,當然,注意點沒壞處。

個人感覺所謂全民無隱私並不是未來的道路。

而是更加規範的隱私制度,

很多時候商家,或者對方並不需要我這麼多數據,或者不應該知道我的很多個人隱私。他只需要確認我是一個自然人和他產生了一個合理的聯繫就行。

如果有一個國家機構可以做這樣一種認證,自然就不需要那麼多隱私被發送到網上了。

比如我需要買一個物品,需要填寫我的地址,我只需要把我的地址提供給認證機構。電商直接和機構溝通,獲取一個加密的地址,這個地址可以被物流讀取發送到正確的位置,最終,這個數據會被快遞員讀取送到快遞櫃。全程我的姓名和電話並不會被任何人知道。


一枚原子彈就能炸死十萬人的今天,人命真的重要嗎


你這個「全體裸奔」的想法可以說是十分共產了

在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裡一定能實現


如圖,昨天看到的朋友圈,著實把我震驚了一下,整段話越看越細思極恐,「突然理解粉絲的力量了」。

原來主播是這樣沒有隱私的高風險的行業。

讓我聯想起了前段時間百度密集推送的各種新聞:男子花了XX萬後,上門捅死主播/捅死主播全家。
(各位如果閑的沒事可以百度一下 主播 捅死 ,各種勁爆瞎眼毀三觀)

也讓我聯想起了那個日本留學生被朋友的前男友捅死在門口的事件。

這些極品反社會的固執男人,沾到,就甩不掉,要麼讓草讓家暴一輩子,要麼捅死。。可怕。

不得不說,現代社會,沒有隱私,還是不要太吸引太多人為你花錢,畢竟林子大了什麼反社會的鳥都有。


下面是昨天看到的朋友圈內容,以及我的回復。。。


當然重要!
共產會實現的,但絕不會是現在!
想像一下,你在找某類資源的時候,突然找到了自己主演的!
你能找到,大家都能找到!
......
我書讀得少,但我知道我這輩子都看不到真正共產的那一天。
因為我們還沒那種素質。
有些人為了利益,沒什麼是做不出來的。
至少我害怕,我的隱私我覺得很重要!


當然有用了,每次掃客戶名單推銷房子的時候,都有一種深深的愧疚感。。。。。。。。。。。。。。。。。


全體裸奔?關鍵是別人看見你沒穿啊,你看別人個個都是中東裝束!


非常巧的是,我之前也思考並討論過和題主類似的問題。

我的看法是,之所以現在會出現「保護隱私太難甚至無法保護」的情況,是因為現在大家對隱私的定義過於寬泛了。


那些你用來進行社會交往與身份識別的信息(例如:姓名,手機號,公開場合的照片,身份證號等),是不應該被視作隱私的。

這一點我認為現在的隱私觀念非常可笑,因為上面這些東西的意義就在於告訴別人,讓別人定位、聯繫、識別你,保護這種東西從理論上就是不太可能的,多麼完善的立法都不可能。要保護本就是用來識別你的信息不被別人用以其他用途識別你,這是非常可笑而且不現實的。

這些信息唯一的存在意義就是用來交流,你要麼完全不使用這些信息,要麼就將這些信息親手交給別人。很顯然,在現實中你不可能完全不使用這些信息,因此,保護這些信息完全是徒勞的自我安慰。

至於用小號什麼的,你既然用了小號,那通過你的小號也能定位到你。你要是填假信息,那後果就是別人無法聯繫到你。你只要想讓你的信息發揮作用,就要把真實的交流信息交給別人,這是不言而喻的。

題主所問的隱私,大抵屬於上面這一類,我的觀點就是,這些東西從來就不應該被定義為隱私,無法進行所謂的保護,實際上也沒有意義去做這一點。

當然,這絕不意味著像某位高贊答主所說的那樣,如果放棄了保護上面所說的「隱私」,那麼人格權就被破壞了。
因為真正的隱私,是完全可以並且應該保護的。

真正的隱私是什麼樣的呢?不是那些用於交流和識別的信息,而是一個人在非公開場合所做的行為。


例如,你在自己家中所乾的任何事情,只要不擾民或者犯法,這都是應當被保護的隱私。而且任何社工庫也做不到這一點。獲取這些信息的唯一方法是安裝監聽設備,而這個在任何國家任何法律下都是違法的,判斷標準非常明確,而且一般執行的都很好。我想對於這種定義下的隱私,不論是答主還是其他人都認同,不存在無法保護隱私的問題。


總而言之,當下對於「隱私權」無法保護的恐慌,主要來自於社會輿論對於「隱私」定義範圍的愈發擴大,以至於試圖將一些根本無法保護,也沒有意義去保護的東西定義為「隱私」。至於害怕信息被利用的恐慌,這自古至今都是無解問題。如果能認真思考作為一個人,真正需要保護的內心世界與人格尊嚴是什麼,那麼對於所謂「隱私危機」就會有更深刻的見解。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聯想在IFA2016發布的Yoga Book?
Surface 真的能取代筆記本嗎?
戴爾售後近乎無賴的對待客戶怎麼辦?
麻煩幫我看看這個二手電筒腦值多少錢?謝謝?
為什麼很多人說DELL筆記本的驅動是很難裝的?

TAG:互聯網 | 移動互聯網 | 手機 | 筆記本電腦 | 互聯網隱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