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地緣條件對於一個國家是最好的?

請不要從文化政治宗教方面回答,可能會引戰。就從最初的地理來談。比如河流什麼的。因為現在看來很多國家都有一些問題:俄羅斯的大多數領土都不能有效統治,梵蒂岡等國家又太小。大家把它當作遊戲文明那種題目來答就好。最好從實際出發,比如某某條件一定要具備,比如x國
啊呀,題目別人也可以修改的嗎?2017/11/30


有兩條甚至三條海岸線(不是內海)至少也要一條。 南北橫跨緯度大 (最好可以覆蓋極圈-回歸線所有緯度) ,大部分國土處於溫帶。 且國土趨近正方形而不是長條形,不要有狹長的走廊。

海岸線多海運就發達,戰時遇到封鎖的可能性就更少,反例如中國(1,2 島鏈)。 南北跨度大生物多樣性就大, 適合各種農業,反例如俄羅斯。 正方形的國土代表中國家中心到國家任何一點都不會太遠。反例如智利和日本。 狹長的走廊容易被切斷,並且走廊兩端交流不暢,容易分裂, 反例如印度。

而且目前的裂變電站需要大量海水冷卻,聚變電站需要海水中H同位素。 不沿海就等於失去了能源革命的可能性。

陸上鄰國少,並且軍事力量弱。

陸上鄰國越少,被外國滲透可能性更少,並且軍事威脅更少。

遠離其他世界上大部分工業國或者軍事強國。 (對於已完成工業化的國家)

受到其他國家傾銷的可能性更小,有助於保護本地貿易。

如果周圍是軍事強國也不要緊,只要保持良好關係就可以, 比如蒙古。

大部分是平原,如果有山地,山不要臨海

平原適合耕作,山地高原則不適合。沿海地區一定要有平原,反例如台灣東部地區:

台灣地區除了中間有中央山脈阻隔東西之外,最東部也有山脈連海, 換句話說這一部分地區雖然沿海但是不宜興建大型城市和港口。 填海造陸易,削平山峰難。

國土中部有淡水河流和淡水湖。

充足的淡水供應,並且可以防止沿海地區海水倒灌。

越大越好。

防禦縱深大,不容易被敵人一口吃掉(參考抗日戰爭的中國),領土面積大,耕地多,承載人口就多,更容易成為大國掌握更多話語權。

地下有貴金屬和石油,天然氣,燃煤等礦產。

金銀除了充當一般等價物之外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石油我就不多說了。

首都或者人口最大城市不要在邊境附近。

否則容易被其他國家威脅, 反例如韓國,首爾在朝鮮火力打擊範圍內。

(很多人在評論說這是照著美國寫的,但是實際上這些條件的確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美國也不是每一條都符合。)

我想不到更好的布局了。

最後結論:台灣地區不宜建國,風水不好。


地緣這東西吧。

國力夠強,一萬公里以外的國家都是自己的前沿屏障。

國力不夠,就被人抵在門口壓著打。

日、韓、台、新這些傳統的米帝前沿屏障就不說了。

下面說一個案例來感受一下米帝是如何將太平洋當做自己內湖的。

下圖是我國頭幾次反導實驗的路線圖:從酒泉發射靶彈,從庫爾勒發射攔截彈進行攔截。

酒泉到庫爾勒多遠呢?——大概1000公里。

2016年,為了驗證對更長距離導彈的反導效果,將靶彈的發射位置放在了太原,攔截彈還是在庫爾勒,下面是公布的禁飛區地圖。

庫爾勒到太原多遠呢?——大概2000公里。

而米帝是這樣玩反導實驗的。

2017年5月,米帝在西太平洋的誇賈林環礁附近,用一枚三叉戟洲際導彈改裝而成的靶彈,向自己本土來了一發。然後從加州范登堡基地發射一枚GBI攔截彈進行攔截。

誇賈林到范登堡的距離是多少呢?——大概8000公里。

也就是說,米帝在太平洋上進行了一次全程洲際導彈反導試驗。

我們的太原到庫爾勒只有2000公里,想要做洲際導彈反導實驗,就只能像朝鮮那樣將洲際導彈打高彈道,增加射高,減小射程——也就是說,我們目前很難像米帝那樣來一次真正接近實戰環境的洲際導彈反導試驗。

當然,我們也可以用核潛艇在太平洋上對自己發射一枚洲際彈道導彈——如果不介意中途跨越日本、沖繩或者台灣,接受米帝小夥伴們反導系統的觀察。

但是我們仍然無法像米帝的試驗線路這樣風騷:

米帝的試驗是靶彈和攔截彈都飛了幾千公里,在遙遠的第三者方向相撞。這樣可以用於檢測GBI攔截彈對於多方向、遠距離、非正面迎戰條件下的覆蓋能力。

這樣的遊戲,需要半個太平洋來進行配合。

需要注意的是,誇賈林環礁並不是美國的領土,而是屬於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馬紹爾在二戰期間被美國佔領,1986年獲得獨立,但馬紹爾的安全與防務權,是授權給美國的:誇賈林環礁上有米帝的空軍基地,而比基尼環礁,則是米帝著名的核試驗基地

同樣的,馬紹爾旁邊的密克羅尼西亞、帛琉,其防務也由美國負責。

除了日、韓、台、關島、夏威夷等我們熟知的米帝前沿屏障以外,西太平洋的許多島國,實質上也是米帝軍事上的僕從。這也是米帝能把太平洋當做內湖來玩這種高難度反導實驗的原因。

對於中國而言,如今已經能大致保證第一島鏈內的制海制空能力,但距離建立本土絕對安全所需的前沿防禦圈範圍,還差得很遠。綜合國力還不夠強時,近如日、韓、台,也是別人的看門狗。

如果有一天,台灣統一,日韓在安全上倒向中國,或者至少騎牆,太平洋上有島國對中國出讓土地建設軍事基地,那麼我們也可以像米帝這樣來一把真正全程反導實驗。

甚至,如果哪一天孟加拉、緬甸、東非都有了中國的軍事基地和反導前沿陣地,我們在印度洋上這樣來一把也不是問題。

迅哥說得好:

「窮則苦守第一島鏈,達則跨洋反導試驗」,誠不我欺。

美軍官:中國尋求在密克羅尼西亞建基地,能斷第二島鏈


塞冬:你是什麼時候感覺到「中國強大了」?

塞冬:從夜景圖、汽車普及程度來看,龍城柳州不輸洛杉磯,可為什麼都說柳州沒有洛杉磯發達?

塞冬:章家敦2001年的《中國即將崩潰》說的句句屬實,但是為什麼沒發生?


地再好有什麼用,還不是被人家搶了去建國。——印第安老漢

老漢說的對。——喬治三世


有一國:

西面有世界最高的山脈(擋住了印度和伊斯蘭兩大外來勢力)、

北面有無邊的大漠山系(擋住了匈奴和蒙古等古代蠻族),

南邊有連綿的叢林(像柵欄一樣擋住南邊的蠻夷)、

東邊有浩瀚的世界最大洋(太平洋);

國中有4條排行世界前10的大河(長黃瀾黑);

3個排行世界前10的溫帶平原;

全國主要處於溫帶,並且南抵亞熱帶、北抵亞寒帶(不冷也不熱);

海岸線上有無數的優良港口;

自北向南有一系列大型島嶼(舟山、台灣、海南)可作為外圍陣地;

約一半的國土上儲藏著待開發的金屬、稀土、煤、地熱、油、淡水等資源;

每年世界最大洋的暖濕氣流對著幾大平原徐徐吹來,化作甘露滋養著這裡大地和山川(梅雨季節,雨熱同期);

而北面的寒流受到大漠和山系的阻隔已經大為減弱,正好與南來暖流相遇形成雨雪;

國土足夠大,外敵入侵時有兩個巨大的內陸平原用於中華復盤(國黨在川,TG在陝);

四個巨型的城市帶恰到好處地分散在國土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原/華中);

該國加上海陸鄰國包含了世界50%的人口------便於展開經濟貿易活動。

老天其實是待我們不薄的。

經營好了,必成世界第一;

經營不好,就會成為列強嘴中的肉,誰都會來咬一口。


基於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民族角度來講很多啊
,從文明開始來講吧
1.要緯度跨的高,這樣會有豐富的地貌,易於出現不同的物產,不同的思想。
2.大部分國土要在季風性氣候里,有基本的四季更替,這樣才能催生曆法星象等科學基礎。
3.文明內要有至少一條大河,形成灌溉區,對河流灌溉的研究能催生數學知識的進步。
5.文明邊緣要有可以依據的天險要衝,以抵擋其他文明的入侵。
6.要有至少一種戰略資源,鐵或者馬。想一想騎著羊駝拿著石頭砸人的印加勇士吧...
文明初期就這麼多了吧,好的開局是成功的一半。


簡答排個名吧

1.北美(公元1500年以後)

美國的地緣環境可謂得天獨厚

美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是他們先動的手。

2.東亞(公元1500年之前)

中國長期以來只需應付北方的安全威脅

中國(中原王朝):不服,SOLO。

3.南亞

印度自身的分裂和組織能力的渙散導致屢次被外族入侵

印度:好好好,各位爺都是剎帝利。

4.歐洲

歐洲破碎的地理環境使得難以產生大一統帝國

諸國:我瘋起來連自己都打。

5.中東

中東可謂世界地緣政治的中心

諸國:你方唱罷 我登場

從歷史上來看北美/美國的地緣環境可以說最為優越。

北方是寒冷森林,南方是貧瘠的沙漠,難以產生足夠體量的鄰國。而美國廣袤的土地,豐富的資源、安全的地理位置和三面沿海的環境可以說是天生孕育大國的搖籃。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形成的內河航運網和鐵路網一旦建立,便可行成大洲級的國內市場。一旦國家發展起來,進可做離岸平衡手操控舊大陸均勢,防止其它大洲出現地區霸權。退可宣稱中立依靠兩洋進一步經略美洲,伺機再起。
太平洋和大西洋一方面是寬廣的護城河,極大地增加了域外國家的進攻成本(參考英軍),另一方面又是便捷的貿易、文化、信息通道。甚至可以說,美國同時為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沿岸國,相當於為美國提供了兩台經濟發動機,確保了美國極大容錯率。
昭昭天命 實不虛也。

但事在人為,優越的地緣環境固然是國家發展的有利條件,但也並非全部。
南亞次大陸自成一個地緣單位,英國殖民者自海上殖民之前,其唯一安全風險只有西北地區的阿富汗山口。但內在的分裂和獨特的宗教文化卻極大的削弱了軍事組織能力,肥沃的疆土一次次成為他國的領地。
與印度相反,歐洲自羅馬帝國崩潰後,各個方向均迎來了敵人,內部的大一統的努力也被新蠻族的入侵和地理上的破碎所擊敗,但歐洲分裂的各個國家和勢力之間卻形成了一種內在的競爭機制,這種機制讓歐洲率先開闢新航路和科學革命,在此後的五百年里佔盡優勢。


一個國家外部的崛起,實質上其內部力量的外延。

一個國家的命運,當然要基於地緣環境,但也要考慮到民族的個體奮鬥進程。

(圖做的渣 見諒)

一條斑馬樹:真的有「國運」(任何角度上的)這回事嗎?c


玩過文明5地球圖的玩家可能都知道,天朝,美國,龍興之地,如果出生在這倆地方,這波不浪基本就穩了


如果從歷史長期來看,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地緣環境就是中國大地。

地緣環境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看,一部分是地理限制,例如山脈平原,海洋的分布等等。

另一部分其實是人類的地理分布。你必須活在人群里,如果離群索居,長期來看你就會被孤立。如果你長期被孤立,你的發展必然會落後,這不管是對個人來說,還是對國家民族來說,都是必然的。

但你在人群里如果和周圍的人關係並不好,周圍的人都敵視你,似乎你的環境也並不好,但這取決於你自己的實力,一般來說, 一個實力強大的人人際關係就不會差,因為人性如此。

地理環境對人類種群的影響在古代是決定性的,隨著人類能力的發達,這種影響在越來越小。

例如古代美洲是被絕對孤立的,現代技術下這種孤立被極大的減小了。

回頭再來看中國的地緣環境,在中國長期的發展中,華北平原和關中平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而在周圍都是什麼?西邊是大山高原,根本不可能有敵人,南邊是廣大的未開發地區,給中原文明留下發展的廣闊天地,東邊是大海,也是天然的屏障。敵人只可能來自於北方。

而事實也正是如此,一部中國古代史,就是平原的農業人口和草原的游牧人口的鬥爭史。但是,因為平原的條件相對於草原優厚的太多,而且雨水和光照資源同步,這裡是古代最理想的農業生產基地。依託農業生產的巨大產出,這片土地養育了超過草原幾十倍上百倍的人口。

也就是說,在中原大地。依託於幾塊平原的民族是一支永遠不會被消滅的力量。因為西南東三面都安全,而北方面對的是人口只有自己幾十分之一的威脅。那麼,這支力量就有能力維持長達幾千年的文明傳統。而北方草原的每次侵入,都是為這個民族提供新鮮的血液和基因。因為人口太少,他們只能選擇融入。歷史上,這種故事太多。

最基本的例證就是漢字,人類的文字自己產生的都是表意文字,外部引入的都是拼音文字。在歐洲北非,也有表意文字,但隨著民族的滅亡都消失了,現在世界上只有中國還在使用自己產生自己發展,堅持幾千年的文字系統。

隨著歷史的發展,中國開發了南方,到南宋時代,南方已經比北方發達了,這時候的中國,在世界上就是獨一無二的強大力量。表現在就在於,內部的高度統一。統一的民族,統一的語言,統一的觀念系統。 這造就了統一的意識深入人心,中國是一個完整的獨立力量。

這般良好的地緣環境,為這個民族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發展環境。更重要的是,雖然地理相對獨立,但中國並不是和其他人類隔絕的,不要說漢唐有路上絲綢之路,南宋以後海運發達,通過海上和阿拉伯人貿易發達,一直到明代才斷絕。

中西之間的文化和技術交流幾千年來一直是在進行的。而美洲,是被隔絕在地球背面的。

一直到現代,清末民國,中國最虛弱的時代,依託於西部的高山和南部的叢林,我們只擔心東邊的進攻。而且地理的遼闊讓敵人的力量相對分散,人口的眾多又蘊藏了巨大的反擊力量。這讓二戰後中國絕地反擊成為全球五強之一。那時候的中國可是五強裡面最落後的。

現代中國人認為自己地緣環境差,是因為中國落後,周邊都是想佔便宜的,好像群狼環伺,但中國佔了這麼好的地方這麼長時間,強大是必然的,隨著中國的強大,周邊必然會回復臣服的狀態。到時候又有什麼人敢在地球上挑戰中國的統治地位呢?

現在中國正在做的正是這件事。在國內形成全球高利潤產業群,在周邊輻射低價值產業,同和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口,這件事一旦完成。中國的統治地位就此奠定。現在高端製造只有中美競爭,依託於強大的人口資源和消費市場,只要不犯錯誤,美國是必然會敗下陣來的。

為什麼會有這個底蘊?因為幾千年的統一,讓中國人對人類的組織形式也就是社會制度有深刻的思考,和測試實驗。中國的每一次改朝換代,都要修前朝的歷史,這其實是在總結經驗教訓,並且改革自己的管理和統治方式。中國的封建王朝雖然面子上看起來延續了幾千年,但其實每一個都不一樣的,都是政治體制的自然繁衍。這中間積累的經驗教訓在世界上是獨此一家,別無分號的。

而當今西方世界,內部其實有巨大的隱患,只是他們至今都還沒有完全意識到而已,最近幾年全球很多人驚訝於中國崛起的迅速,但很多時候其實是西方人自己在讓路而已,例如特朗普的當選。關於這個話題是另一個問題了,這裡不詳說了。要不就跑題了。

現在大概分析一下其他國家和地區。

歐洲的地理條件實在太好,就是一點不好,就是中央有山脈,周邊無屏障,歐洲是一個四戰之地,這樣的地理條件決定了誰想來都可以來,來了就可以留下來,沒有誰能夠真正統一歐洲,不管你多牛逼,因為落敗的民族只要找一個山溝溝就可以生存下來,過幾年就回頭再來爭霸。

歐洲必然是會分裂的,而且這種分裂會繼續下去,這造成歐洲不會形成統一的力量,而每一支獨立的力量又力量有限,不能主導整個地區,英國,德國,法國,俄國,他們誰也不會服誰,不同於中國,中國一旦強大,就必然會主導周邊。這在歷史上是有成例的,因為中國的國力會比周邊所有國家加起來都強大。

而美國,確實是得天獨厚,無與倫比,但問題前面已經說了,美洲大陸是被人類文明孤立的,印第安人在美洲上萬年也沒經營出什麼來,最終被輕易的消滅了。雖然現在技術已經極大的減少了這種孤立性,但這種孤立性並沒有完全消失。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如果在經濟上整合了周邊,就會形成一個三四十億人口的經濟規模,如果再和歐洲聯合。美國就會再次被孤立。

中國就像生活在大城市的核心地帶。周邊各個階層的大量人口保證了各個產業的順利發展,生活的不要太舒服。而美國是一個相隔遙遠的中小城市而已。

至於印度,和南亞大陸,因為是熱帶,農業條件實在太好,一年產三季糧食,造成這裡人口實在太多,但因為地域上的開放性,歷史上周邊強大的力量可以隨時進入,結果就是這片大陸上的人互相沒有統一的價值觀,沒有形成統一的民族,結論就是,他們會互斗,不死不休,不論是印巴矛盾,還是印度內部都是矛盾叢生。而即便是明顯平和的孟加拉,都會有發展的嚴重阻力。

中國如果能夠完成地區產業鏈整合,南亞大陸會是一個低端產業的良好落腳地。中國只需要在他們的互斗中略加引導就可以完成控制。

也許有的人要說不要輕視印度,但印度的問題實在是太嚴重,發展阻力太大,印度沒有一個主導民族,是生生被英國捏在一起的,他們歷史上就沒有統一的國家。沒有統一的民族,不像中國,百分之九十八的人口都是漢族。內部矛盾基本就可以忽視。而印度如果稍微富裕一點,就可能不可避免的陷入利益爭奪。而所謂的民主制度,完全沒有能力主導國家的發展方向。

俄國,太冷了,世界上公認的地緣環境是在溫帶,是中國美國這樣的環境,而俄國雖然地方最大,但利用率都不高,而且俄國可是真正的沒有安全感的地方,因為他們的國土都是搶來的,國土又沒有地理的守衛的良好邊界,這造成俄國人總是怕別人搶他們的地方。在烏克蘭在就因為這個擔心現在和整個西方叫板,在東面俄國人其實對中國人也同樣不放心。所以,他們整個民族都陷入這個守護領土的陷阱中。國力被消耗,現在幾乎看不見翻身的機會。俄國的將來,有可能就是現在的加拿大,和中國保持友好是他們唯一可以選擇的戰略。

中國古代曾經非常強大,但中原王朝往往不會過度擴張,在中央政府的文件中,往往會出現某某邊緣地區統治起來利少弊多,不划算的聲音,而且往往確實這樣做了,例如朝鮮和越南,中國都沒有真想把他們劃入版圖,起碼沒有不計代價的想擴大版圖。而俄國現在就陷入了擴張過度,守衛無力的境地。

其他的基本就不需要評論了,澳大利亞人口太少,不到一個台灣的人口,加拿大也同樣如此,他們不可能形成獨立的力量,只能依附於其他強大的力量。

日本地理環境惡劣,幾千年養成了島民性格,只爭小利,不懂戰略。近代的輝煌可能會是他們以後幾百年最好的回憶了。

南美洲的國家都沒什麼歷史文化傳統,不過是歐洲移民和當地人土人互相融合的過程,這個過程可能還會很長,而且,他們比北美洲就更加孤立了。

地緣政治是一個動態的觀念,隨著技術的發展,隨著一個國家國力的增長,都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狀態來。現在的中國看起來群狼環伺,但從歷史的長期來看,全世界沒有誰擁有比中國更好的地緣環境。既保持了相對的獨立性,有沒有影響互相的文化技術交流,而且,地域還足夠龐大。養育了全球最大的人口規模。形成永遠不可能被消滅的文化力量。

感恩長江,感恩黃河,感恩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

=============================================

因為有些反饋,我在補充一點東西。

地緣政治我的理解,其實是由幾個要件構成的,

第一要有良好的生活環境,例如平原草原,等等。

第二要有安全防護的地理邊界。這一點很有意思,既不能沒有,但也不能太過強大。

沒有安全的邊界,例如山脈,海洋等等,你擁有的良好環境就不一定是你的。

因為誰的武力強大,好的地方就是誰的,留言里有人說中國交流不方便,別人有多方便,但你知道那些方便的地方早就換了多少輪人口了。

例如埃及,巴比倫,希臘,現在的人口早就和當年的文化古國的民族沒有關係了。也不知道換了多了輪了。

正是因為中國有安全的邊界,中國人才能幾千年流傳至今。想想五胡亂華吧,想想蒙古人滿金人吧。如果中國四周都是這樣的侵犯,中華人民的命運就很難說了,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興盛的時候,有衰敗的時候,正是地理環境安全,才讓中華民族即使在最衰敗的時候,都不可能被消滅。

而如果地理環境更安全一些,就是島嶼了,和世界完全隔離。這種民族如果地方小,就是日本形成島民性格,如果地方大,就是美國,會有被孤立的危險。

中國的地理環境相對安全,其實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地方。

還有,中國的地域足夠大,這才是可怕的地方。中國幾乎和歐洲差不多大,能形成主導地區的力量,這一點也有不利低地方,就是中國人關起門來成一統,認為自己是世界中心,根本不關心其他地區,而這就是明清兩代的中國人的心態。好在這都是過去式了。

第三、其它方面,例如世界發達的地方都在溫帶,這是因為這種環境可以讓人類養成刻苦的習慣,有計劃的生活,等等,迄今沒有那個熱帶國家領導過世界文明。


打開地圖看看中央之國,那裡就是最好的地緣板塊,沒有之一。


世界上排得上號的頂級地緣板塊也就北美、東亞、西歐和印度次大陸,西歐已經碎片化,印度次大陸已經被分割、地緣屏障也全落入他人之手,剩下的只有東亞和北美。


而中央王國相比北美畢竟還是略勝一籌的,原因空一格已經說的差不多了,但總有人覺得美國更好,其實只是因果顛倒。美國的好,是建立在它目前的單極強盛的基礎之上的,稍有衰弱就會被擠出世界舞台的中心偏居一隅,畢竟世界的中心從來都是亞歐大陸,跨越大洋投放力量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北美的發達是在工業化的加持之下的事情,印第安人在那裡幾千年也沒見其發展起來,可見其地理條件是有缺陷的。

而中國周邊聚集世界50%的人口,一旦中國強盛起來完成對周邊的整合,一個十億級體量的超級國家攜帶世界一半的人口,其對整個世界的影響那絕對是無與倫比的。人類世界還從未出現過這種情況,所以現在也無從想像,只是覺得有點顫抖。


還有現在感覺暗處有大貓的低沉嘶吼,一條鎖鏈系著群狼環伺周邊,所以感覺我們的地緣板塊不夠好也是不對的,依舊是因果顛倒。一旦中央王國真正完成復興,群狼就會變成看家狗,鎖鏈就會變成防波堤。


即使在清末少數民族當政、面對代差級領先的列強,我們也依舊維持了領土和地緣板塊的基本完整。在實力相對衰弱且四面楚歌的本朝第一代,我們照樣四面出擊維持著周邊的秩序。為什麼?因為優越的地緣條件已經在幾千年的時間裡培養出了一個龐大而彪悍的民族,並塑造了一種獨特而燦爛的文明,這才是我們最牛逼的地方。


中國+緬甸+朝鮮+琉球。


首先,沒有河流就沒有文明(至少早期是這樣)

至少要有淡水,就要有河。溫度要適宜,至少不能是沙漠和冰原

接下去,就要看你要這個國家發展成什麼樣了

光說讓人民過得幸福愉快,那最好是要天氣好、資源豐富的地方啦。土地要肥沃,要有充足又不太多的水分和日照,天災要少。最好靠海,還可以抓點魚,以後還可以跨海經商。至於是不是島國,那倒也未必,陸地上有鄰國接壤的話,搞好關係通商也是很不錯的

條件:不能像日本一樣,運氣不好的刷出生點刷在地震帶上

這個是絕對不行,整個地殼都是你的敵人,鬥爭到亡國都沒有出頭之日的

不能像美國一樣,一手風災一手火災

這位也是需要RIP的糟糕氣候

但是這裡就有了問題,開局人民就幸福愉快就容易變成和平主義,和平主義以後就不擅長打仗,戰爭時就容易被虐。西有意呆,東有中國,就是這樣子幸福快樂(或許不是那麼幸福快樂,但至少比什麼都沒有的俄羅斯他們好很多了)的長大然後被歪國人打爆哭哭的。一旦被打爆,要重啟(就像中國現在想要做的那樣)就很辛苦了

那要怎麼破,怎麼成為烏托邦?除了統一全世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先不幸福愉快,把自己武裝好了以後再慢慢幸福愉快起來

沒錯,像瑞士芬蘭那種演化路線

瑞士開局是辛苦了一點,什麼資源都沒有。芬蘭也一樣,開局比俄羅斯的環境還要辛苦。但正是這種什麼都沒有的環境,培養出了戰鬥民族

這種發展的缺點就是開局難度高,但是一旦上路就很爽。且看現在世界各國,誰敢惹瑞士。就連世界大戰的時候也是,兩軍交戰就是不敢上山卡位,因為山頂那塊就是瑞士了,進去會被海扁一頓,誰管你正義的盟軍還是正義的軸心啊統統海扁一頓

這種路線需要的是比較少的,生存困難但可以生存的土地。可以是資源少,可以是氣候惡劣,也可以是地理惡劣(@在地震帶上的日本)活下來以後,培養戰鬥民族,戰鬥性夠強你就可以慢慢開始幸福快樂了。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些在遠古時期讓人辛苦的要素會被漸漸克服(而且戰鬥民族性也能帶來更多的科技加成)所以這些問題將不再是問題,你就可以開心了

這樣發展,如果沒被滅國,就可以成為一個還不錯的強國。國土面積不會太大,但是反正別人都不敢惹你,而且你還可以幸福快樂。只不過前期會比較苦一點,苦日子會久一點。視情況,有的人還是覺得意呆路線比較輕鬆愉快


最好要有四分之國界一臨海,易於貿易與科學的交流,太多安全性不好弄,經濟文化也會因太過分散而沒辦法聚集發酵。太少交流貿易不方便,也容易被封鎖。
要有平原,但不能全是平原。平原有利於人們的聚集以及農業的發展,這也是印度比中國小卻可以用有那麼多的人口並養得起的原因。
全是平原面對入侵者會毫無抵抗力。要不是喜馬拉雅山,尼泊爾早投向我兔的懷抱了。
山脈即是閉塞又是保護。資源也多
江河湖泊要足。既可以加快國內的貿易與文化交流,更是農業發展的必須條件。
溫度要適宜啊( ???)o彡?
總的來說,大可參觀山脈變少些,平原變多些的我國或美帝(這兩國強大的原因看來是註定的( ? ?ω?? ))
(小萌新第一次被邀,好激動)
感覺我說的這些好淺顯啊,果然知乎大神逗號都比我的高檔

ps--終於可以說出傳說中的那句話了------------「謝邀!」


評論里有太多說美國的,但是美國也並不是十全十美!美國這塊地,陸上貿易範圍太小,和加拿大能有多少貿易?和墨西哥,毒品貿易?加勒比海幾個窮國家就不說了。所以,跟其他國家的貿易就更加依賴海運了。但是,海運路途是遙遠滴,看看美國本土距離中國,東南亞,歐洲,西亞多遠就知道了!路途遙遠費用就高,如果沒有強大的國力和海軍,海運也是不安全滴!在沒有強大國力支撐的情況下,美國太容易被世界所孤立!畢竟能在近處做生意的情況下誰願意跑那麼遠跟你做生意啊?跑那麼遠做生意的費用誰出?所以,美國勝在國力強大,作為超級大國,能安全的籠絡世界各地的資源!換個國力弱小的國家(比如非洲幾個國家組個聯合王國)去美國那地,那跟非洲沒什麼區別!而且,你兩條海岸線是吧,沒有強大的國力,別人更容易進攻你!相反,看中國,雖然只有一條海岸線,還被島鏈封鎖,我不容易攻出去,你也別想攻進來啊!我就死守東南沿海,怎麼,你還想從青藏高原攻進來?我們列印度倒是挺好打的!美國這塊地不是任何人都能駕馭得了的!中國若是能在緬甸租塊地那就爽了,石油直接從印度洋通過陸上交通運進來,不用經過馬六甲海峽,也就不用受制於人了,而且若能建成港口,那以後中國的航母編隊豈不是能在印度洋隨便遨遊?這不把阿三給氣死?所以,祖宗給我們的這塊地,雖不能保證我們以後一定能像美國那樣大富大貴但也不至於餓死我們!別看周邊牛鬼蛇神多,等我們發展起來,都得像以前那樣給咱進貢!最後,說一句,美國那地還有個黃石公園,我說黃石公園你知道我什麼意思吧!


全世界地理條件比較完美的,只有中國和美國了。

俄羅斯和加拿大緯度太高,不利於發展農業和人口。而且俄羅斯沒有地理上的戰略屏障,歐洲中心部分,也就是俄羅斯西部都是平原,一打起來,只能讓敵人長驅直入,再用領土縱深優勢,以血肉絞殺之。印度領土破碎,導致文化分裂,連語言都無法交流溝通,難以形成統一市場。而這種地理決定的印度文化,又反過來阻礙地理整合,無法像中國那樣通過工程消彌地理隔閡。歐洲都搞不定的事,印度更沒指望,想像一下淘寶如果要面對胡建人,福南人,上海寧……各配一個客服的感覺。全世界,能出電商巨頭的國家,只有中美,光一個語言因素就刷掉大批玩家。澳大利亞地理結構導致大沙漠,獨佔一洲,卻沒幾個人,完全沒有存在感。至於巴西,熱帶不適合文明發展這都已經是共識了。緯度太高或太低都不行。全世界緯度合適,對內無阻隔,要麼大片平原,要麼有河流等交通要道的,對外有海岸和山脈阻隔其它文明入侵的,只有中美。

美國目前貌似比中國更好,兩次世界大戰都沒有被波及到,反而大獲其利。沒有強鄰,孤懸海外,只要自己不亂,幾乎沒有敵人。耕地和資源比中國還多,大部分國土和中國一樣,處在合適緯度。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隨著中國打通任督二脈。未來中國可以貫通中歐,陸權回歸,讓美國一邊涼快去。除了高鐵名片,其實還有中國電力。每次技術革命,都伴隨著世界經濟中心的轉移。第一島鏈,那是海權思維,隨著中國西進,雖然依然有海權威脅,但海洋對中國的影響比重會下降。而且只要中國強大起來,四夷臣服,第一島鏈反而是第一屏障,當然這可能是更久遠,五十年或百年之後的事情了。

韓國、日本,無論人口還是經濟體量,扔歐洲去,都妥妥的一大國。只恨生在東亞。中國的這波國運上漲,只要自己不亂,未來大概率會重回世界第一強國。強鄰環伺,不一定是壞事。你帶團隊,是要能力強的員工?還是平庸的員工?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只有那種沒有能力的人,才會怕手下的小弟太強。中日韓要搞自由貿易區,所以美國要破壞,薩德要入韓,鳩山下台。中韓,中日之間的問題,本質上都是中美問題。美國的地理優勢,未來隨著中國的崛起,必然成為劣勢。不說中國超越美國,就算中國只是與美國平起平坐,日韓如何選擇?美國只有望洋興嘆的份,遠親不如近鄰,距離擺在那裡。台灣也是一樣,假設真要武力解決的話,等美國趕過來,黃花菜都涼了。當然前提是中國大陸的武力足夠強,這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必須十成把握,一擊必殺,讓台灣等不到美國武力干涉。韓國、日本,甚至越南,中華文化圈的這幾個國家,都有勤勞、刻苦、頑強的優秀民族品質。反華只是表象,未來隨著中國崛起,這些國家在文化上、經濟上,必然與中國聯繫更緊密,與中國經濟整合,只是時間的問題。西遊團隊里,沙僧最老實,但最沒用。孫悟空最頑劣,但斬妖除魔還是得老孫上,只要有緊箍咒,老孫才是最強員工。

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一帶一路戰略,實質是海權向陸權的回歸,等搞成了,美國的地理優勢,就會變成劣勢。陸權有很多優勢,中國現在在西藏搞水利,印度怕,葛洲壩集團在尼泊爾的水電合同剛被幹掉,就是印度搞的鬼。中印深層次的矛盾,其實是中國要用氣象手段控制喜馬拉雅山脈的水資源。在雲南搞水利,越南服,給越南放水都上升到兄弟情誼高度了——「水利部部長回應「對越南放水」:中越是同志加兄弟」。關鍵是中國在自己國土上修水壩,完全符合國際法,雖然有些流氓,但比美國用戰爭玩平衡總要文明得多。五大流氓哪個不流氓,大國有大國的難,小國有小國的苦,關鍵是找准自己的位置,日韓越,天生就是給中國做小弟的命,不想做老大的小弟不是好小弟,偶爾覬覦老大的位置,但終究要回歸現實,不管它主觀上願不願意,客觀條件決定了。中國人春秋戰國時就把這些東西玩精了,隨便一翻史書都是案例,這就是美國佬不具備的歷史厚重,玩的就是陽謀。物流有高鐵,能源有特高壓技術。中國現在用行政手段發展電動汽車,以後建歐亞大陸電網,把能源變成電,輸送起來就方便得多了。這些玩法,都是美國沒法玩的。美國玩的是航母,是不簽《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充分利用海洋優勢。

所以目前來看,美國最好。未來,中國與美國的優劣勢會反轉,中國最好。


亞特蘭蒂斯


如果是文藝復興或者工業時代開局,那果斷美國。
不過遠古神標開局就算了吧。
沒有可馴化的牲畜,猴子探不到鐵礦,點不出畜牧業冶銅術和車輪就是個死局。等著舊大陸上的玩家走上路天文學進文藝,征服者加板鴨方陣教你做人。
現實中可沒有板鴨開局北美三廢,就算給你開局4城,關鍵科技點不出來你也是送。
今天這個美國本質上是玩家伊麗莎白拍的分城,紅臉太高叛亂,出了個玩家華盛頓。至於玩家波卡特洛和玩家海華沙,今天你還找得到他們么?
……如果不算玩家華盛頓為了不吃滅國懲罰,給他倆留的0格無可開發地塊的小城的話


紐西蘭如何?孤懸海外,七十二島為輔翼;毛利諸部為腹心。有山嶺之險,平原之利,論畜則牛羊成群,談農則瓜果爭鮮。


目前世界上地理條件最好的國家是美國,除了有大片沙漠、南方沿海地區缺乏山脈阻擋龍捲風外幾乎沒有缺點

當然兩條海岸線之間的海路交通困難也算半個缺點,如果美國和墨西哥現邊界之間是一條海峽的話川普做夢都能笑醒


臨海。
礦產資源豐富。
與他國臨界有山脈等天險利於防守地形。
河流遍布,利於工農業用水和運輸。
多平原,適合聚居和農業生產。
氣候宜人,不太冷也不太熱。
面積不能太小,有戰略縱深。
說起來你會發現,關中、中原加江南簡直是天選之地。


曾經想過類似問題。

假設,僅僅是假設,讓我開了上帝視角,在現有國界的基礎上,不考慮歷史,文化等因素,僅僅考慮地理條件,可以隨便選擇一塊土地,最有吸引力的毫無疑問只有三塊。

1中國,2美國,3作為一個整體的歐洲。

歐洲作為一個整體地理條件當然非常優秀,漫長的海岸線,大部分地處溫帶,有大面積的平原,與數量繁多的河流湖泊等等,可惜在現有基礎上國家劃分過於零碎,單一國家面積過小。

其他有和中美類似面積的國家中,俄羅斯和加拿大位置過於偏北,太冷,巴西大部分都是熱帶雨林,東南部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又全是高原,沿海平原太小,不利於建設城市及發展貿易。澳大利亞大部分都是沙漠,且位置過於偏遠。

印度自然條件不錯,水熱充足,東西兩條海岸,可耕地面積廣大,奈何總面積相比中美還是小些,多樣性也沒中美豐富。算是半個。

剩下的國家中,面積尚可的中要麼地處內陸,要麼都是海島過於分散。要麼就是面積過小,缺乏吸引力。

綜上所述。地理條件最好的國家只有中美兩國。讓我選的話,我選中國,畢竟生於斯,長於斯,很難做到完全客觀。



推薦閱讀:

如何區分愛國和五毛?
一場戰爭的名字是誰規定的?
非洲國家到底還有沒有發展成發達國家的可能?
哪一個國家的國歌最好聽?
俄羅斯為什麼不向西擴張,在它的西面為什麼還存在那麼多小國?或者說這些小國是怎麼做到不被俄國吞併的?

TAG:地理 | 國家 | 地緣政治 | 腦洞網路用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