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不愛學習的聾啞兒童學習,如何與她交流?

我舅舅家有一個表妹,天生聾啞,現在十歲了在聾啞學校讀書。但是老師說她很不愛學習也不太好教。以前我每一次去舅舅家的時候都會想要教她一些事情。比如教她發音,教她寫字,教她畫畫之類的。尤其是畫畫,我總是想著人們不是常說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嗎?好像很多聾啞人都很會畫畫。但是怎麼教她她都不學。而且聾啞人要是不想搭理你太簡單了她只要不看你無論你怎麼扒拉她都不行。
手語她好像也很沒有學好,一些我都知道的簡單手語打給她,她都不會回復我。
我還給她看卓別林的默劇,但是她只對動畫片感興趣,靜音地只看著動畫片的動作。
不過她好像對化妝表現出了超高的興趣,每次看我化妝都會摻合。還會和我討要化妝品去給自己塗抹雖然說經常塗個大花臉。雖說優秀的化妝師很有前途,但是好像沒有教聾啞兒童化妝的學校,就算有年齡也不夠啊。而且化妝要培養一定的色彩敏感度,還是要學畫畫啊。
但是這個孩子真的很不愛學習啊。想為我舅舅解決些煩惱都沒有辦法。
我想先給她買一些廉價的化妝品再買個假人頭讓她玩,但是也不知道她會不會學。
另外勸廣大女性朋友一件事情,40歲以上的大齡產婦還是謹慎生子。我舅媽就是42歲生的聾啞表妹。


我的媽呀人生第一次被邀請回答,本來就只是個默默圍觀黨的,有點誠惶誠恐怎麼辦π_π

題主你好,我是一個後天聾啞人,但很小的時候就聽不見聲音了,所以對聲音完全沒有一點印象,這是前提。

很多小孩子會說話會交流會學習,是因為他們生活在一個交流的環境當中,潛移默化就會參與進去,而且小baby大多是家裡的焦點,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會繞著孩子轉,跟孩子有充足的交流,就更能激發孩子的表達欲。

聾啞人就不一樣了,自我的世界裡天生沒有聲音的存在,就必須從小刺激她,不論是慢慢說話讓她看唇型的變化,還是讓她把手放在咽喉下感受聲帶的震動,都是必須的過程。題主你說你的表妹在聾啞學校讀書,聾啞學校教聾啞學生其實是一個很流程化的模式,像我上面說的這兩個,幾乎沒有老師會有耐心每天都做一次,只能完全依靠家長。小孩子可以不感興趣,但是這是一個合格的聾啞人家長該有的責任和堅持,至少該讓小孩子知道,嘴巴不僅僅只是用來吃飯的,聲音也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你可以問一問你的舅舅舅媽,平常對這個孩子的教育是什麼樣的,有沒有耐心的跟她溝通過半個小時以上。小孩子就是小孩子,敏感性很強,即便是聾啞人也一樣,甚至比一般的小孩子更能敏銳的感知到大人們的情緒,有的時候大人們不耐煩,甚至發火打罵,都會讓小孩子有畏懼的情緒。

設身處地想一想,本來我自己玩的好好的,你把我叫過來要和我「說話」,沒說幾句又不耐煩的走開,這會給小孩子產生「我不會說話,你不願意跟我說話」的印象,久而久之,小孩子就再也不願意交流了。還有,你說你會一點簡單的手語,打給你的侄女看你侄女都沒有回應,恕我直言,像你這樣的人你侄女恐怕見多了……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凡是來你舅舅家的,肯定會有人這樣拉著侄女說:你好嗎?你叫什麼名字?你很棒!加油⊙▽⊙都不帶一個字重複的 至於更深層次的交流,依侄女的表現來看,舅舅舅媽肯定很少做,甚至從來沒有。

以及我很反對有的答主說:才十歲可以慢慢來。十歲已經不小了好嗎?題主的侄女已經輸了一步了!像我,我三歲入特殊教育學校學習,六歲入本市實驗小學學校,十歲已經是一個根正苗紅的三年級小學生了。我用了三年時間學習如何聽別人說話和讓別人聽我說話,只要做到這一步,還用得著家長用看我的行為來揣測我的愛好是什麼嗎?我完全可以直截了當的跟爸媽說:我要學舞蹈、學電子琴、學二胡、學書法、學畫畫(左邊說的我真的都學過……不過水平很辣雞就是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題主首要做的,應該是好好和舅舅舅媽溝通一下,看看他們對這個孩子未來的規划到底是什麼,如果還有那麼一點點希望讓孩子過的好的心,首先要讓孩子學會接納這個世界,正視自己的缺陷,多教她一些字,讓她學會看書,多和她心平氣和的交流,多帶她出去玩一玩,多把她放在同齡人(聾啞人)群體中,讓她感到高興和快樂。

至於化妝什麼的,你要是願意讓她玩,那就讓她玩吧,但你要知道,這不是讓她重回人群的最好辦法。


題主你好,我在普通學校和聾啞學校都上過學,就我了解到的情況交流一下。
看了下題目,不知道妹妹上的聾啞學校是怎麼樣的一個學校。
如果是寄宿制,我認為不合適,因為在聾校接觸的聾人們,大部分人的行為令人費解,有偷竊,欺凌等不良行為,老師家長管束效果甚微。就我自身經歷來分析我所見所聞,結論就是,這部分聾人的行為是由於小時候未能及時糾正而遺留下來的問題。我認為,童年階段應該有父母親人陪伴,有些許依賴不要緊,關鍵是願意和父母親人溝通,有不好的苗頭,立刻糾正。
如果是走讀,離家近,那麼就是下一個問題。
不愛學習這個問題,其實聾校多得是不愛學習的同學,我覺得題主的妹妹可能受到環境因素影響了。

環境,我覺得其實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環境是父母搭建出來的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的缺陷,可以在家庭環境中加以彌補。千萬不要因為沒法和孩子溝通,就甩手給學校,給老師。

這裡引用一下一位老師的文章
……
學生情況:
學生B家住農村,是家裡的獨生子,父母、爺爺奶奶疼愛有加。父母種植蔬菜大棚,每天起早貪黑的忙碌。B在爺爺奶奶的疼愛中自由自在的生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爺爺奶奶年歲已大,對B的教育有心無力,管不住他,只能在生活上給他吃飽了,穿暖了而已,父母苦於孩子是聾人無法和孩子交流,而只能忙於生計。B一年級是在普校讀的,因為聽力問題跟不上學校的學習進度,二年級時來特校上學。佩戴助聽器,聽力較好,語言溝通能力較好。特校是寄宿制,四周回一次家。
一晃就這樣讀高中了。B不愛讀書、學習,字寫得也很爛。課堂表現不好,亂說話,小動作很多。……對教師的批評不以為意。動手能力差,整個人很邋遢,不講究衛生,不會主動幹活兒,老師布置的勞動,他也會挑三揀四,能偷懶的就偷懶。初一時候老師布置回家學習包餃子,四年過去了,他還是一點不會。作業潦草,經常是讓其他同學幫忙抄寫作業,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不按時交作業,交上來的作業質量不高。
B與同學相處得還不錯。
……
初一時候老師發現他過於懶惰,愛亂花錢,不愛勞動,就提醒家長培養他的勞動意識,但是父母總是以「他啥也不會,幹不了」為理由而疏於管教。假期里,父母凌晨四點多就去大棚里勞動,孩子自己在家睡夠了就上網打遊戲,要不就出去找同學玩。為了讓他和父母多接觸,允許他每周回家度周末,和他父母商量,讓他在家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兒,但是父母總說沒空管他。學校不允許帶手機,但是B喜歡,鬧著買,B爸爸就買了智能的好手機給彬彬玩。寒假時,他父親給老師打電話:「老師啊,這孩子我直接不要了,在家一點不聽話,長得比我還高了,一點不幹活兒,天天躺在被窩裡玩手機,還偷家裡的錢,整天到處去,晚上不回家……」。開學後父親送B來學校說:「可開學了,在家裡直接管不了他!」。
一晃讀高一了,B身上出現了很多問題:欺負小同學,上課不尊重老師,辱罵值班老師,最後發展到和值班老師動手……
反思 :
B出現的這些問題,我覺得主要是斌斌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有關。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尤其是品德的陶冶、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的形成等都是首先在家庭中獲得熏陶與啟迪。對於B來說,幼兒時期父母和他相處的太少,沒有對B形成良好的習慣養成等基本教育,進入特校學習,是寄宿制,與老師、同學之間的交往逐漸增多,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就相對減少了。父母始終認為教育孩子是老師的事情,但是父母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家始終是最溫暖的港灣。B父母幾乎沒有參與家庭教育,B得不到父母的精神支持,心靈找不到正確的航向,才會出現很多問題。
雖然B有一個完整的家,但是父母、爺爺奶奶的溺愛,沒有發揮好家長的作用,家庭教育存在缺失,父母錯誤的教育理念,對B的諸多方面造成了不良影響。

總結:
父母祖輩要轉變教育觀念,正確管教孩子。對孩子不能過於寵溺,該誇則誇,該獎則獎,該責則責。與孩子多說說話,聽孩子說說學校里發生的事,更了解孩子的發展變化。 家庭教育要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對於孩子的教育形成合力,齊抓共管,增進雙方對孩子的了解,幫助孩子更好地發展。

(轉載時對人名有修改)

關於溝通的問題,樓上 @想養喵的劉小姐 說的很全面了。我認為寄宿制不合適,其中一個因素就是缺乏和家人的溝通。我說話是那種含糊不清的,發音全是錯的,但由於和家人常年在一起生活,默契已經有了,和家人聊天沒什麼障礙。現在和個別朋友之間也因為長期交流能順利通過說話這個方式交流。妹妹不會說話,題主只會簡單的手語,為什麼不試試讓妹妹通過看口型來和家人溝通呢?溝通默契養成需要很長時間,馬上行動起來吧!不要等暑假。

樓上提到的樓上的經歷,我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妹妹的學校教育問題,建議題主家人正視。11年那會,我們這聾校的教育體系是,小學用內容極度落後的那種聾校教材,初中用普通學校的小學教材,中專用普通學校的初中教材。據說現在很多學校已經不這樣安排了,但我當時知道的時候真的特別震驚,聾人學習本來就比常人慢那麼一點,這下差距更大了。

講段題外話,我小時候是特別喜歡看書的,家人常給我買書,給我講故事,小孩都是擅長模仿的,我記得小時候,經常模仿大人說話,重複大人說過的話,也有看完故事再找人講一遍。現在藏書量頗豐。

所以題主不妨觀察一下妹妹喜歡的故事,既然喜歡動畫片,可以從動畫入手。在紙上做動畫這類手工題主應該會吧?化妝也是,比如,讓妹妹先試試畫面具,進而拓展到其他方面,溝通的過程中可以告訴她,化妝和畫畫的關聯性...題主自行腦補即可,根據情況調整溝通內容,首先要讓妹妹接納題主和家人的存在,然後是從陪伴妹妹「遊戲」過渡到陪伴她學習。

翻了另一位答主下面的評論,妹妹不認識幾個字,這個問題確實很嚴重,因為就我的圈子來說,大家都傾向於文字交流,從前是紙上筆談,現在是QQ聊天。而文字交流首先要認識大量的字,和怎麼組織語言。
在我看來,人不可能沒有學習慾望。比如在手機上找動畫片,我首先要會上網,會用瀏覽器和搜索引擎,會打字...反正,肯定有什麼東西會讓題主的妹妹感興趣,就化妝來說,化妝品的名稱,她總得認識吧?


我就是在聾啞學校讀書長大。算是過來人, 可以幫著你妹妹做心理輔導,開導她。。教她正確學習知識。


一般在教育初期,讓孩子具有模仿的意識很關鍵,一人教,另一人學,孩子在中間看這個教與學的過程,然後再去模仿「學」的角色。
家長學會簡單的日常手語也很關鍵。
至於職業的規劃,還是正確積極的引導才好,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要給指明,做的意義也最好是讓她明了。
就這幾點建議,希望可以幫的上你。


題主你也去學手語啊,這樣就有辦法和她溝通了。


推薦閱讀:

TAG:兒童教育 | 特殊教育 | 聾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