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參透了這兩段話嗎: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不知是否有人真的參透這兩段話: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謝邀。
反正我沒有。
那個得了健忘症的人是不是天賜良機?


這個問題是老生常談了,如果搜索一下等得到更好的答案。今天我當一個故事說說,僭越一下當回咨客僧。各位高僧大德不要見笑。

這兩個偈子來源《六祖法寶壇經》自序品,就是六祖慧能回憶往事的一段。先要說說為什麼會有兩個個偈子。因為五祖說:「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因為神秀是教授師,下面的學生都看著他,他必須寫一個偈子來驗證自己佛法見解。之後六祖慧能有不同意見,又寫一個偈子來表達自己見解。這裡好比文場比試,看看自己的論文誰得到更高分。當然評分的就是五祖弘忍了。所以就有了著名的兩首偈子。

進入正題,這兩首偈子是作為回應五祖提問: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這裡也是五祖評分標準。

首先出場的神秀上座: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身是菩提樹。身不是我們的身體,菩提也非外面普通大樹。這裡的身是指法身。一般來說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才能證得法身,能證得法身已經非常不容易了。這裡提一下《楞嚴經》,有人說他是偽經引得佛人不去讀,甚為可惜。楞嚴經中言道: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這個不歷僧祇獲法身的僧祇就是說三大阿僧祇劫。能夠讀懂讀通楞嚴經的不用經歷三大阿僧祇劫,就可以證得法身。楞嚴經是非常殊勝的。回到偈子,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悟道,菩提樹作為智慧、覺悟的象徵。這樣偈子第一句神秀上座說:我們的法身就好像菩提樹代表的一樣,具有智慧和覺悟的。

心如明鏡台。心也不是心臟,明鏡台也不是現代的梳妝台。這裡的心是代表真心、自性、如來藏、佛性等等。壇經開篇,六祖已經明確告訴我們壇經說的是什麼。全本壇經都是圍繞這開篇這個偈子展開: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個心就是菩提自性,智慧的覺悟的真心。明鏡台是代表心中佛心、覺知心。鏡子的特性是如實反映鏡子前面的事物而不加分別,有一說一。我們的覺知心也是一樣,只不過當六塵攀緣,妄想遮蔽了鏡子,自己添加了許多的認知、判斷、解讀等等。不能如實反映所見所知。楞嚴經中: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這一句神秀上座說:真心如來藏就比鏡子一樣如實覺知萬事萬物。

時時勤拂拭。這個時時代表時間。但代表什麼時候呢?這可說不定。很多佛經開始都是以一時,這個一時就是那個時候。還有一般人說的時時刻刻,就是每分每秒。所以說時時代表時間,但代表的時間又並不固定。這個時時可以理解為念念之間,每一個念想之間取時時刻刻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修行的階段和階段之間,取佛經一時的意思。總而言之,這個時時就是有需要的時候,什麼時候有需要什麼時候就是時時。勤拂拭就是精進不懈怠。圓覺經云:若諸眾生遍修三種,勤行精進,即名如來出現於世。當我們了解經書說什麼的時候,就要精進不懈怠,把我們的壞習慣修正過來,所作所行才能符合道理。這很重要。現代很多狂禪、口頭禪,所說所想是有一點禪意。但多數是聽別人說的,並不是自己證得。導致雖然明白一點,但實際思想行為一點沒改變。仍不免六度輪迴。這裡神秀上座接著說:在我們每個念想之間每時每刻的都要把覆蓋鏡子的妄想擦掉,讓我們覺心顯現。

勿使惹塵埃。塵是什麼?就是六根、六塵、六識中的六塵。這裡涉及佛教基本知識。六根分別為: 眼、耳、鼻、舌、身、意 。當六根和外緣結合演化為六塵分別為:色、聲、香、味、觸、法。由此產生六種識別就是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裡就鋪開說了,不然又要好幾千字。簡單來說,六根是根本覺知力,六塵是外緣影響下的緣境,六識就是在所緣境中加入了自我判斷好壞、對錯、正邪等等後的識別。六根是未變異的覺知力,六識是變異後的妄想,六塵就是變異和未變異之間。塵埃就是說六塵之後的六識。神秀上座最後說:不要讓我們的真心實性被六識的妄想塵埃所覆蓋。

整首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就是我們的法身具有智慧和覺悟的,真心自性能具足一切,我們要時時刻刻拭擦,不要讓妄想把真心自性覆蓋。神秀的修為很高,修持的方式也很好啊。每時每刻都觀照自己的心,不讓它被塵埃污染。後來的故事五祖不是也贊同神秀的這種修鍊方式,對大眾修學人說: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 分割線 ——————————————————


下面我們再看六祖慧能的偈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菩提前面說過了,這裡就不重複了。菩提代表智慧和覺悟。智慧和覺悟可以知道,但並沒有實體。說不清道不明,你想破頭了,還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但某一天,某件事上你忽然明白這就是智慧,他有別於一般說的聰明。此時此刻,你終於知道原來如此,那就是覺悟。禪宗說的開悟,就是要到達那種心裡明白知道的原來如此,但也說不清道不明。這裡先說到這。本無樹呢?神秀偈第一句把法身比喻是菩提樹。這裡是六祖對應於神秀偈所說。六祖第一句就是說:那個法身代表的智慧、覺悟,本來就沒有一個實體。

明鏡亦非台。明鏡前面也說過了。明鏡代表覺知心,如是反映所接觸的事物而不加判斷。這裡稍稍解釋一下覺知心。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這個第一義就是我說的覺知心,由覺入知,知而不迷,不著於相。這裡六祖接著說:這個覺知心也不是一個檯子的實體。

本來無一物。這個本,是根本,是究竟的。之前所說的心有許多名字,代表真心、自性、如來藏、佛性等等。這個只是一個代號,究竟也只是一個文字相。壇經後面有個故事: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 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 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蓋頭,也只成個知解宗徒。這個故事就是真心實性,無名可說,一說就落入相中。壇經後面說:無名可名,名於自性。無二之性,是名實性。再說無一物。就是沒有一個實物。這裡六祖說:這個根本的心本來就沒有一個可以描述的實物。

何處惹塵埃。何處是代表所有可以描述的地方。就是十方法界。十方就是 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 十方法界就是各個方位的地獄法界、餓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羅法界、人法界、天法界、聲聞法界、緣覺法界、菩薩法界和佛法界。惹塵埃。就是從哪那裡可以有妄想呢。六祖偈最後一句說:可以從哪個可以描述的地方有妄想呢。

整首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說我們的真心實性法身智慧,從來就沒有一個實體,不可以描述,哪裡會產生什麼妄想,別說什麼人為的拭擦了。這裡千萬別把當時這個從未聽法的慧能當成後來明心見性的六祖慧能。這是的慧能只是打雜的低層,連聽法的機會都沒有。能寫出這個偈子,是非常了不起的。直指人我其性本空。但見地有所偏頗,有斷滅空的嫌疑。所以五祖弘忍遂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這樣不但保護了慧能,同時也沒說假話。


—————————————— 分割線 ——————————————


故事結尾:五祖弘忍把祖位傳給了慧能。這是為什麼呢?五祖明明對大家說,神秀的偈子好,大家按此修行有大利益。又說慧能偈子亦未見性。原因是兩首偈子是回答五祖問題的答案。回到五祖問題: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這個問題是要從智慧出發,寫出般若之性的特點。那要說說般若是什麼。壇經後面說: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來去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這段不容易明白。壇經後面有詳細解釋,我就不鋪開來說了,有興趣可以自己看看。回看神秀偈,五祖私底下對神秀說: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凡自本性,不生不滅。神秀偈只說到實修方法,但對本性描述是錯誤的。所以不合格。再看六祖偈,此時慧能以被五祖落斷語,亦未見性。為什麼呢?從五祖說神秀偈中的定義說,其中有段:凡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凡,萬法無滯,一其勿一其,萬境白如如。如如之心,印是其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這段話是說一切時中,念念自凡,萬法無滯。六祖偈偏空,是落入空見。後面壇經所說,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當時六祖只悟到一切即一。所以五祖說慧能仍未見性。但見地上的確說出了自性具有空性一面。對比神秀偈在回答這個問題上是好一點。最後,五祖弘忍把祖位傳給慧能也是符合當初提這個問題時所說: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


後記:後來五祖私下為慧能解說金剛經,當五祖解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說出「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個圓滿見地。五祖才便傳頓教及衣缽。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流布將來,無令斷絕。」


謝邀。

參透的標準是什麼?

見山是山的境界高還是見山不是山的境界高?

私以為,人文類的問題,是沒有答案的。

又不是1+1等於幾的問題。

你的理解,讓你滿意的就是參透。

別人看你是否參透,也是如此。


我們就從「明心見性」和「降伏煩惱」的角度來談修佛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問:沒有毒癮的正常人需要戒毒么?
答:癮君子才需要戒毒。

問:沒有煩惱習氣的人需要降伏煩惱么?
答:有煩惱習氣的人才需要降伏煩惱。


人的菩提心性,本是澄澈空明,又如何惹來「塵埃」?又何來「勤拂拭」的說法?

修佛無非是讓人的心性回歸澄澈空明,心性空明自見緣起性空,還用的著「降伏煩惱」么?

等你自個明心見性,體會了萬物皆空非空的不了義,自然也就勘破煩惱了,哪來什麼「降伏煩惱」的說法。而不是「降伏煩惱」才能明心見性。這個叫本末倒置。


佛在《四種清凈明悔》里談戒淫:「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請注意「斷性亦無」這四個字。

當你時時刻刻想著要「克制毒癮」的時候,說明你還沒根斷毒癮;當你連「克制毒癮」的念頭都不升起的時候,你才是真正的戒毒成功。


綜上所述,當惠能看到神秀作的偈,看到「時時勤拂拭」這句話,已知神秀未真正通達本性。


求與不求,不空與空。


什麼是參透?很多人都沒明白參透的真實意思。

參這個詞來自禪宗的話頭禪。在禪宗發展中,話頭禪在中國歷史上是讓最多人開悟的辦法。這個辦法是讓修習禪法的學生,不停地去尋找一句話的答案。比如念佛是誰?首先要不斷的念話頭,直到生起疑情,然後,吃飯睡覺上洗手間等等生活中所有時間都要去思考這個問題的答案。這個過程被叫做參話頭,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參禪。

回到這個問題。題主的問題中有神秀的詩。這首詩在弘忍師父看來比慧能師父的悟境要差很多。但作為我們普通修行者,這首詩已經完全足夠了。

不太建議用參話頭的辦法去參這首詩。但可以去理解這首詩的意思。基本上就是將煩惱像塵埃一樣逐步清除乾淨,然後有一點清除一點,逐步獲得清凈的方式。這應該是大部分人應該做的。


我來告訴你,你為什麼要參透這句話呢,是因為你想通達想知解,可是這句話本來就不存在,那你還去參什麼呢。
這就是這句話的意義


心猿意馬。
參懂了慧能祖師的偈子就管住了心,參懂了神秀法師的偈子就滿足了行。哪有車開10年不需要一次保養的呢。


一個漸悟,一個頓悟,沒什麼大區別。每個修者開功開悟的形式不一樣罷了。


沒有一個月亮的答案,全是手。白 瞎這個問題了,是不是對不起這個平台?說真話了,不好意思。有開悟的嗎?


如來藏


這種問題很簡單嘛,換個例子講吧:

1: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這偈沒啥好參的,算止、觀、定、慧這四步里的「止」的前行,連建立解脫趣向的程度都沒到,「止」這一步,至少要包含兩步:止俗思維和建立解脫志趣,所以這偈只是人天乘而已。

倒是後來神秀禪師對戒定慧的領悟蠻值得參的,很大氣,不失五祖的弟子的風範(見壇經)

只看標題,沒看內容,原來是兩個偈子…………

六祖的偈,其實只是對實相的洞見,阿羅漢大概也能做出類似偈子;到五祖為他解法後的五個(還是四個?)「何期」時,才是正式悟入菩薩道的真實


@George Cai 沒明白你的理解和詩句有什麼關係。以我淺薄的認識,這是佛教對修行(生活)的參悟。前者指的是修行要時刻保持精進,經常打掃房間,不能被妄想雜念俘虜。比如飯前有吃飯咒,拉屎有拉屎咒,穿衣有穿衣咒,做什麼事都念咒就是時時勤洒掃保持自身不為煩惱妄想俘虜的方法之一。後者指的是人的真我本來就沒有妄想雜念,也即沒有煩惱。只要保持真我,沒有的事情又何必做念咒之類多餘的事呢。以我對出家人的接觸,我覺得理解佛教的站在他們的需求上理解,他們的需求就是修行,所以他們流傳下來經義、公案都是指向修行。至於認識這個世界,那也是為了修行。而不是為了認識而認識,五濁惡世本身就沒什麼好好奇的。儒釋道雖有不同,但都是實用主義,他們都不是為了研究問題而研究問題,研究問題的目的都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

出家人,除了撈錢和避世。大部分出家的目的是為了修行,通過修行離開這個世界,去更高級的世界。所以有托缽行腳,有天天念佛的,有治病救人的。對他們而言,這個世界本身沒什麼好留戀,禪宗活在當下,是因為他們身在當下。就好像活在監獄裡,那就在監獄裡好好活著,自在地活著。但最終,他們是要離開監獄的。一世不成就兩世,兩世不成就三世,三世不成就十世。


題主問出這個問題不聰明。

因為不論什麼人給你什麼樣的回答,你都不可能知道有沒有人能真的參透這兩句話。禪宗是透過語言體悟本質,給你打一個比方,你或許能明白,比如我吃到了蘋果,知道了蘋果的味道,但是你沒有。儘管我可以用不同的各種各樣的豐富的語言來向你描述蘋果的味道,但是很可惜的是,你所想像的味道,絕對不是蘋果真實的味道。也就是說你不可能依據我對蘋果味道的描述,來判斷我到底是否吃到了蘋果,所以即使有人告訴你,他參透了,並且把它參透的義理用文字表達出來。對於你這樣一個沒有吃過蘋果的人,你是無從判斷正確性的,因為你沒有參透。

其二,如果大家都說,自己沒有參透這兩句話的意思,你是不是能夠判斷出,這兩句話,其實就根本沒有意義或者說是世界上根本沒有人能參透,很顯然也是不對的。因為參透的人,可能沒有看到你的問題。而就算看到了,告訴你,你也不能判斷他是否參透,回到論點一。因為你自己沒參透,你沒有吃過蘋果。

南無阿彌陀佛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句算徹底領悟了。
一、以身是樹,以樹為本,以本為目的。
二、以心似鏡,以鏡為鑒,以鑒為初心。
三、當身未變,心己變,我們要不忘初心。
四、當身己變,心未變,我們要拂拭塵埃,堅持目標,繼續前進。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兩者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真的理解不了。汗!


金剛經雲: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
慧能大師的偈誦「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下就證悟到了諸法空性,本無一物,究竟了不可得,頓入佛地。這是頓悟見性的表現,得到了五祖的認可。
然而,修行人怎麼才能達到頓悟呢?這就需要平常漸修的功夫,沒有漸修的基礎,去消除自身業障,就不可能得到最終的一念開悟。
所以神秀大師的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以漸修的角度來說明自己對修行的認識,應當時時勤拂拭,逐步去除自身業習,保持本心的清凈,勿使惹塵埃。因此五祖覺得,這個認識還差一點,還沒達到明心見性。只是對修行有幫助,但不是如來究竟見。
其實這是一個簡單的公案,有些禪修基礎,都能參悟到。


不能確定誰參透了這兩段話。但第一段話沒有解釋四大皆空的本質。第二段話說明了四大皆空,萬法皆空的本質,解釋了空的本意,所以這個人成為了六祖慧能。理解和參透不是一回事。很多人都理解,而我覺得參透需要理解和實踐行為都能體現。


推薦閱讀:

友情間的小船?
妄語在現今社會有什麼下場,會真的有因果惡報嗎?
較好的人生哲學書有哪些?
活著有什麼好的?
霍金說,世界上最令人感動的是遙遠的相似性。誰能告訴我那是一種什麼體驗?

TAG:佛學 | 人生哲學 | 人生哲理 | 人生感悟 | 人生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