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視劇《于成龍》?

不是《大清廉吏于成龍》


那些揪著人物是否清廉,執拗,劇中台詞,服裝等細節,考證歷史或者拿此劇當肥皂劇來評判的,一開始方向就錯了!

外省的同學們可能看不出門道,也許只有我們這群山西土著可以窺得一二

這部劇嚴格意義上是一部省級宣傳片,不是人物記錄片,肥皂劇,更不是歷史劇。

多圖殺貓,流量預警,建議WiFi閱讀

第六集,得知可以入京選官,三人大院飲酒,于成龍侃侃而談,總結山西聖賢才子:

電視劇借于成龍列舉出從古至今出自山西的聖賢,究竟有什麼用呢?

那些揪著人物是否清廉,執拗,劇中台詞,服裝等細節,考證歷史或者拿此劇當肥皂劇來看的,一開始目的就錯咯!

學習先賢,才是正確觀看方式。


這也是我黨的良苦用心吶。


不信你看:

----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自省也

學習先賢,才是正確觀看方式


看了這麼多集,我感覺,這並不是一部反腐主旋律劇……

首先吐槽一下編劇,這台詞太羅嗦了!太羅嗦了!太羅嗦了!簡直和當年《西遊記後傳》的動作重複異曲同工!

演員演技一直在線,畢竟好多是老戲骨(主角于成龍的演員成泰燊還是山西省呂梁市交城縣人,和于成龍算是老鄉,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蛤蛤蛤)。

接下來說說劇情。雖然台詞很糟糕,但劇情還是相對合理的,目的也是非常明確的。本劇的出品單位,是中紀委,是山西省委宣傳部,明顯不是演給廣大人民群眾看的,而是演給為官者看的。

有人提到《一代廉吏于成龍》,雖然我沒有看過這部劇,不過從劇名和描述來看,大概知道了這部劇的內容。這兩部劇雖然講的是同一個人,但角度是不一樣的。《一代廉吏于成龍》主旋律是廉政反腐,當時的大背景大概是朱總理引發的那股廉政反腐潮流。而《于成龍》劇名就沒有提及「廉」字,單講這個人,從各種角度講這個人。現在,2017年的大背景,早已不是廉政反腐——可能有些人還沉浸在幾年前大刀闊斧蒼蠅老虎一起打的激情中,但現在反腐已不再是重中之重——而是更多更複雜的事情。

喀爾齊圈地一事,他動用了關係來解決問題。當一個有背景、有靠山的人在幹壞事,以你之力無法與之抗衡,怎麼辦?找更大的、能壓得住他的官來管他。你怎麼找人是你的事,但總歸你需要站出來,為人民做主。黨也明白中國人的人情世故之複雜和根深蒂固,所以這種退而求其次的辦法也得到了某種程度的認可。

赴任羅城知縣,遇到了地頭蛇。怎麼辦?感化能感化的,借其力收拾不能感化的。這是很明顯的我黨歷來在各地立足的作風,只是新來的沒經歷過,現在教給你。

羅城窮啊,穩固自己的根基後,帶領人民群眾致富,這是再明顯不過的扶貧主旋律。

新政更名田遭遇了頑固勢力的阻撓,怎麼辦?你也別想著能摻和朝中的事,等唄,但是等到能做的時候,千萬別忘了做。

湖北期間,對於蘄黃四十八寨的亂匪的處理,影射了該如何處理地頭蛇、民族問題以及國家統一問題。于成龍再三冒著生命危險,去說服劉君孚歸降。劉君孚降後交不出委札,這裡出現了兩種處理辦法:屈振奇選擇殺無赦,于成龍選擇相信。也就是說,哪怕有一點點希望,也要盡全力拉攏可能拉攏的人。對於冥頑不化的人,領頭的,如何世榮、黃金龍等,不廢話,就地斬首;下面的小嘍啰,各回各家,反正這些人也不敢了(疆、藏、港、台的人,知道怎麼做了嗎?)。

福建期間,主要是對於冤假錯案的處理。上有領導甚至政策的壓力,中有同鄉同事的壓力,下有下級的瞞天過海。怎麼辦?你是司法人員(按察使即相當於目前省高院院長),要頂住各種壓力,對違法人員——即便是體制內的人,定要嚴懲不貸。這是非常明顯的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的主旋律。

至於明顯不合理的遷海令,你也只能戴著鐐銬跳舞,不要錯殺無辜者,別想著能撼動朝廷了。

目前只看到這裡。

-----------------------------1月19日晚補充--------------------------

今晚三集,開始花一定篇幅強調于成龍的清廉了。官居布政使,吃不起五文錢的小吃,卻一心想著為民減負,反腐主旋律來了。

于成龍「冒死」上疏康親王,又自縛去覲見,獲得了徭役減半的戰果。為什麼「冒死」二字加引號?于成龍自己也說了,他知道康親王會採納他不會治他罪,無非是讓康親王認清福建形勢罷了。姚啟聖和吳興祚都明白福建是個什麼情況,前者選擇犧牲人民成就國家,後者選擇揣著明白裝糊塗不得罪上級,這都是不對的。于成龍告訴我們,人民和軍隊哪個都不能偏袒,要敢於進諫,不要怕,上面都是好領導!

到了直隸,三年大旱,災情嚴重。官老爺自個兒喝酒吃肉,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面對下級官員的迎接,繞開,不講排場,明顯的反「四風」旋律。既然「整個直隸都是明珠的人」,那麼空降的這位省委書記,即將面臨結黨營私、貪污腐敗、勾心鬥角、步步要命的局面。


看了幾集,還是十幾年前拍的那部一代廉吏于成龍好看,讓我真心感動。這部為了把片子拍的所謂豐滿,瞎編了太多的劇情和人物,而于成龍被演繹的更像是一個憤青,無時無地的高舉拳頭要求公平,喊口號,做事像個刺頭一樣。我想,真正的於大人,一定是心中有正義,心中有百姓,行動上他只是個堅定的普通人,能以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去做事。電視劇里的,都是假的。


先說說這部劇的優點。

首先,人物刻畫的很生動,比如周瑞和及柳晉陽這對活寶搭檔。故事情節呢,也跌宕起伏,特別是招降劉君孚的過程,反反覆復,吊人胃口。

編劇在於成龍的成長環境和他身邊的人上花費了大量筆墨,除了突出於成龍個人的清廉和幹練,也表現了團隊(和外力)的重要性。于成龍這個中心人物被勾勒地非常立體,另一方面,于成龍又非無所不能,他的成功是眾人幫助的結果。本劇在主角光環和客觀規律之間,協調地很好。

此外,雖然一些細節上值得商榷,比如兩江總督能否處斬駐防將軍,不經刑部大理寺,知縣能否直接執行死刑等等。總體來說,本劇對歷史還是比較尊重的。

當然,本劇的局限性也很明顯。

大家都看出來了,本劇是服務於主旋律的,這一點嚴重限制了它的思想高度。我們知道,一部主旋律下的影視作品,它一定存在一個邊界,那就是皇帝是聖明的,所有的錯都是貪官污吏的錯。因此,我們要大力號召黨員幹部向于成龍學習,要讓更多於成龍式的好乾部湧現出來。(難道這就是對時局的解決方案嗎?)

在這種設定下,鰲拜成為了一個擅權的獨夫,明珠成為了一個投機的小人,赫里成為了一個猖狂的惡霸,以及所有死於于成龍刀下的土匪、貪官,都具有一個非常鮮明的標籤,就是:壞人。

如果這世界上的人都可以被簡單地分為好人和壞人,然後讓好人陞官,把壞人繩之以法,我們豈不是永享太平了?可惜,不可以。

本劇最大的短板,就在於它缺乏對制度的反省。哪怕有,也僅僅停留在遷海令在執行時該不該一刀切、權臣枉法和胥吏弄權這樣的表面上。這部劇,沒有、也不敢,把審視的目光往更深的層面上收束。

這就和《天道》、《大明王朝》以及《走向共和》相形見絀了。

《天道》拷問的是我們的文化。

《大明王朝》和《走向共和》 拷問的是我們的制度。

哪怕在《大宋提刑官》里,宋皇焚燒了裝有百官行述的箱子之後,宋慈對官場深深的失望的情節,也令人深省。

而《于成龍》這部劇,拷問的僅僅只是從政者個人的操守。這一點,註定了它無法和《大明王朝》等作品比肩,也註定了它無法給予觀眾更多的啟迪和思想上的激蕩。

這世上,哪有好人,哪有壞人?哪有當家作主的人民,哪有永垂不朽的帝王?一切不過是,在不同的分配格局下,各方都在爭取自己的利益而已。

而教化,真的有用嗎?


我覺得挺好看的,至少比其他衛視放的打鬼子的片,比馬桶台放的小鮮肉的片好看多了!
明確一點,這是個反腐主旋律意志電視劇;

但是我從前面幾集看到了:文人應有的傲骨,尊師重教的風氣!


在國產劇爛比爛的情況下,這部算正常了,豆瓣評分7.5,現在7.2,接著是六點多。有摳屏劇《孤芳不自賞》襯托,17版射鵰現在都是「良心劇」了。
--------------------------------
中國古代口語與書面語(多為文言)分離,導致現代人表現古人對話就陷入一個坑,明清還好,秦漢中古誰知道他們的口語是什麼模樣?
中國現代傳記文學的開拓者朱東潤先生討論過如何描寫古代對話:

明白一點兒說,從前人把白話翻譯成文言,現在我們必須把文言仍舊翻回白話,這一類翻譯的方法在經史方面有相當的根據。
《尚書·堯典》:「帝曰:『疇咨若時登庸? 』放齊曰:『胤子朱啟明。 『帝曰:『吁,囂訟,可乎?』帝曰:『疇咨若予采?』 歡兜曰:『都,共工方鳩僝功。』帝曰:『吁,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這
是一段詰屈聱牙的文章。
太史公《五帝本紀》便完全改過了,我們看到:「堯曰:『誰可順此事?』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堯曰:『吁!頑凶,不用。』 堯又曰:『誰可者?』歡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堯曰:『共工善言, 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太史公做過一番翻譯功夫,文字便非常地通暢。
假如太史公生在今日,那麼看到我們把谷應泰的文言翻回白話,一定不會感到詫異。
在把文言翻回白話的時候,我們應當注意這是翻回明代人常用的語言, 而不是翻譯成現代人常用的語言。
我們對於明代人的說話未必有很清楚的概念,但是不妨認為明代人不會用現代特有的語彙,不會用現代變質的文法,不會用現代稗販的幽默。在這幾方面加以注意,也許可以得到明代人說話的大概。
稍微困難的是明代帝、後的說話。封建帝後早已隨著時代而消失了,我們沒有機會和他們接觸。他們是和普通人一樣地說話嗎?還是同劇本所寫的一樣,平時也是稱「孤」道「寡」嗎?
從我所見到的大致他們還是和普通人一樣。
神宗生母孝定太后說過:「說與皇帝知道,爾婚禮將 成,我當還本宮,凡爾動靜食息,俱不得如前時聞見訓教,為此憂思。 」
神宗自己也說過:「我一時昏迷,以致有錯,爾等就該力諫乃可。爾等圖我 一時歡喜不言,我今奉聖母聖諭教誨我,我今改過,姦邪已去。 」
這都是極普通的說話,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帝、後說話的大概,在敘述對話的時候,也有一個根據。
最可喜的是居正奏疏中間留下許多對話的記載,如《謝召見疏》《召辭紀事》《召見紀事》《召見平台紀事》《送起居館講〈大寶箴〉記
事》《送起居館論邊情記事》。在記載中,居正偶然也有把對話寫成文言 的時候,但是最大多數都能保存當時的語氣,即如《謝召見疏》記隆慶六 年六月間居正奉召入朝以後,神宗說:「先生為父皇陵寢,辛苦受熱。」又說:「凡事要先生盡心輔佐。」其後居正奏請遵守祖宗舊制,講學親賢,愛民節用,神宗答稱:「先生 說的是。」居正再請神宗慎起居、節飲食,神宗說:「知道了。與先生酒飯吃。」在這許多地方,我們看到當時的語調,正是最有價值的記載。
同時我們還得知道,即是居正所記的說話有時雖寫成文言,其實文言和語體本來沒有絕對的界限,而在說話之中,為求語言的簡練,常時有由 語體轉成文言的傾向。授課的時候,教師有時採取近乎文言的語句,以便學生筆記,正是平常習見的事,何況奏對之時,更覺「天顏」咫尺,不許冗長煩瑣呢?

---------------------------------
有的台詞很奇怪。比如第二集於成龍說了句「反抗強權」,第三集陳廷敬說了句「鰲拜是上層保守貴族勢力的代表」,還有一集於成龍說了句「時代主流」,現代了點。
于成龍給孩子起名時說「這首詩的意境很優美,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熱愛」
于成龍分配到條件艱苦的廣西羅城,章吉仁分到條件較好的福建福州。這種劇情接下來怎麼發展一目了然,無非是前者勤政愛民,後者腐化墮落,青少年時代的好朋友最終形同陌路。其實跟某省的廉政廣告劇情差不多。
羅城土匪惡霸謝德昌傾巢出動攻打苗寨,進軍時全部騎馬,在寨下還未進攻,得知老巢被豪強雷翠萍焚燒,竟然步行撤退,那些馬全蒸發?
于成龍建議苗寨在寨內埋伏謝德昌,最後伏軍卻出現在寨外草叢?
於老爺還有武功?
於老爺處死幾個豪強和貪污犯,當庭判詞也不對勁:
謝德昌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某刑(就差一句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廣西巡撫金光祖對於成龍講鰲拜弄權:
「利益集團」「貴族」「經濟利益」。

劇情發展到三藩之亂,號稱掌控湖北蘄黃四十八寨10萬土匪的頭目劉君孚遭吳三桂設計,被誣謀反,麻城知縣屈振奇以斬殺劉家屬為餌誘劉劫法場。
屈知縣面對一個有十萬大軍的土匪頭子,豪言在法場「布下天羅地網」,一個知縣到底是控制了多少地方武裝?後面湖北巡撫張朝珍對於成龍說要平定土匪叛亂,自己手裡「一個兵都沒有」。巡撫大人沒兵,他手下的知縣卻能織網?
劉土匪為救家人,拉了十幾個騎兵劫法場(電視上就這麼多)。不求他拉個上萬大軍,好歹亮個百八十人給大家看看吧。
屈大人「布下天羅地網」,結果劉土匪成功混入法場當圍觀群眾,笑看于成龍和屈振奇大人辯論。還是於大人的部屬雷翠亭先發現土匪。區大人手下是觀察能力太差還是等土匪拔刀才鎮壓?

麻城知縣屈振奇抓捕土匪劉君孚的父親,劉土匪圍攻麻城,麻城大門緊閉,捕頭雷翠亭進城要求釋放劉父被拒,一個人進監獄把劉父搶出來。區振奇在城牆上等著和劉土匪開打,雷捕頭竟然抱著劉父在城內把城門打開。這麻城鄉勇不聽知縣的,聽捕頭的?

黃州被圍攻,派了一個女人扮成平民向于成龍求援,派個壯丁不會更快?

人物塑造轉折太快,黃州同知張三極從狂妄自大好大喜功的「狗官」突然成了剿匪殉國的好漢

電視劇還考了道高考成語題。
周瑞和來到福州城,街頭巷尾幾乎不見一個人,一片荒涼,說了句「萬人空巷」。萬人空巷意思:成千上萬的人湧向某處(參加盛典或觀看熱鬧兒),使里巷空闊冷落,不是街巷空空無人之意。

於老爺到福州做了按察使,開始出現師爺周瑞和與小吏柳晉陽互相嘲諷打趣的情節。編劇此前沒有關於兩人關係的鋪墊,插入得莫名其妙。

於老爺堅決查通海案,說:「我要證明的是律法的嚴肅性、公正性和律法的良心」。

周師爺在想解決問題的辦法,說了個「突破口」。

有的台詞有點中二,比如僕人晚上給於大人梳頭髮,問大人為什麼不睡覺,大人說:我在閉目養神。

於老爺一個大官僚,據外甥女說從沒讓她吃過肉,編劇強調這點想說什麼?節儉?怕豬肉不衛生,有豬肉絛蟲?

康親王:「鮮活的生命」。


看著村民反對喀爾齊圈地,我還以為于成龍要組織大家反清復明呢,結果是在體制內解決問題,該上訪上訪,該申訴申訴,為了阻止圈地,還要不惜動用師生關係,不知道後面要講啥,和廉政有關?!那還不如海瑞呢…


反正比這些好看多了


鎮壓反清起義的偽軍頭目有什麼好看的

我就不信偽政府里就沒有清官,難道汪精衛也能成正面人物了?

既然政府不希望漢族因為幾百年前的滿族痛恨今天的滿族,那同樣的道理政府也不能要求漢族因為今天的滿族就要跟幾百年前的滿族講民族團結。

對漢族的雙重指標一直都有,但是未免太不要臉了吧。政府和少民隨便罵漢族欺負少民,但是漢族罵蒙古滿清就是破壞團結。殺漢族就是民族融合,殺少民就是封建壓迫,千百年來保家衛國的仁人志士不過是阻礙歷史潮流的跳樑小丑、封建階級的走狗。

我只知道滿清幾百年太君砍死漢人不用償命,打算怎麼洗?

即便網上新聞上被嘲笑的印度賤民美國黑人也沒說被被法律特殊規定,這點打算怎麼洗?

ps對評論的回應:漢族殺漢族,所以太君也能隨便殺。這邏輯真牛。如果你周圍有人痛斥日本鬼子侵華獸性,你是不是要跟人家談國共內戰啊?只願你被打死的慢點。要不要我幫忙打你家老婆孩子?

對評論的回應:如果喜歡班超、岳飛、彭德華,憎恨蒙哥、黃台極、崗村是狹義民族主義的話,那麼我就是,恕我不能站在全人類和地球聯邦的角度看問題。

樓內某些人不妨想想,如果政府規定漢人砍死滿人不用償命會被你們熱愛嗎?這樣的政府被花樣吹捧你們會接受嗎?


我是羅城人,我們那裡的公務員要組織看《于成龍》並寫觀後感( ′∵`)


關於《于成龍》這部電視劇,我認真看了一遍,哭的也是稀里嘩啦,並且看了一些人寫的評論,噴的人也不少,而且大多數人認為有的地方不合理性很大,比如殺赫里。

其實我想說,電視劇並非完全按照歷史來演繹真實,我們也沒必要字字必究,如果我們非要去鑽牛角尖的去尋找它的缺陷,也是一抓一大把,但,我們何必把自己裝扮成一個憤青的形象呢,我們只是普通人,只要這部電視劇所傳達給我們的影響是正能量的,能給我們的心靈一絲絲震撼,讓我們的靈魂曾有一絲絲安慰過,哪怕只有一刻你曾感動過,產生共鳴過,那麼,這部電視劇就有它的可取之處,讓我們覺得它還能演下去,這就足夠了,何必噴來噴去,不積點口德呢?

我也給別人評論爭辯了些,就結合和他人的討論的地方整理一下我的觀點。

首先,大家認為的第一個最大的不合理處,就是殺赫里。大家認為赫里是皇帝的親戚想殺就殺嗎?那這電視劇也太不靠譜了,漢人殺滿臣,不想活啦! 而且也 有的人說,殺赫里體現了當今國家執法從嚴,而未體現依法治國,這是當時痛快,事後煩惱的活。

可是在劇中,大家忽視了一點,就是赫里當著于成龍的面殘殺了柳晉陽。

最後私殺赫里,確實是于成龍處理大妥當,甚至有些為柳晉陽報仇的心態。

其實這一方面也體現的于成龍的重情重義,柳晉陽跟隨他二十餘載,從未抱怨過,而且他倆也是和尿泥玩大的朋友,無論如何以于成龍的脾氣也要給柳晉陽一個說法。

如果按平時,于成龍殺赫里,周先生一定會阻止,而這次沒有,為什麼?
是因為周先生也痛心疾首,就算是搭上自己的命也要還柳晉陽一個公道!于成龍的這一點可以看出他也有感情,是重情義之人。

所以,我們不妨拋開法律和不合理,從人的感情出發來思考,于成龍做官二十年如何不知道律法,可是仍要這麼做,為什麼?因為赫里實在觸碰到了于成龍的底線,當著他的面,殘殺柳晉陽,是他如何怎麼樣都不能容忍的,縱然要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將赫里就地正法!

為什麼不將赫里送往宗人府,赫里是皇帝的親戚,從於成龍手裡跑了,赫里去了京城,怎麼樣也不會是死刑,京城裡有的是赫里的人,于成龍能放他走嗎?!

其實我們也可以看出,有時候律法在人面前可以變得微小,律法是人制定的,在當時,皇帝就是律法,有時候我們也該變通。康熙皇帝之所以不殺于成龍,也是不想因為一個該殺之人而失了忠臣,康熙皇帝也算英明了。


于成龍敢於觸犯權威,做別人所不敢做之事,殺貪官斥污吏,三獲卓異,天下清廉第一,這是徒有虛名,只說說就能辦成的事嗎?

再著,有人說,不該把于成龍塑造成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這是理想狀態,當下找不到這個的人,是虛幻的,是不可能的。

我想說,要做到像于成龍這樣的狀態,天下人少有,不然,天下廉吏第一 這樣大的帽子誰能戴的起?

但是,電視劇是在努力還原歷史上的于成龍形象,他的清廉刻苦是真,於青菜的別名在歷史上也是真,去世時,箱子里只有一套官服是真,官越做越大,而他卻自持艱苦更是真!電視劇所演的並不是胡亂編造的,是與歷史上的于成龍相差無幾,他要懲治貪官污吏,必然會有攔路虎,如果他圓滑後退,他心中的「不以溫飽為志,而已不昧天地良心為理」的理想還能實現嗎?是,電視劇可以把塑造為愛情理想雙豐收的人,但是世上哪有這麼好的事!于成龍不是被塑造成的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而歷史上的的他本身就是這樣的人,二十年只見妻子一面,在我們現在看來有些不通人理,但是這就是于成龍所能辦的到的,他為了人民,捨棄了自己。當下我們做不到像古代的于成龍這樣的情懷,所以我們該要學習,學習的不是他的拋家妻子,而是他能艱苦為人辦事的精神,而且,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規矩和風氣,我們要一切從實際出發。

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去來堡村看望於氏後人時,發現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的墓已被摧毀的不成樣子了,當下立即修繕,並說「我們愧對吏者之師於公的在天之靈。」

我們應該反思,無論是古人的艱苦自持為民辦事的決心,還是古人的勤勞智慧,在有些方面都是我們現代人所力所不能及的,我們生活的當下條件好了,但是我們也不能不以古人的風骨為榜樣!


什麼都好 演技 場景。沒話說 但是!!!
編劇你出來
我保證不打死你
台詞看得我尷尬癌都犯了。
真的 台詞簡直了。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黨性充值不足的還是繞行吧,畢竟是山西省委宣傳部省紀委牽頭組織,央視一套黃金檔播放的電視劇。

他中年入仕,卻仍然像個憤青一樣,在官場顯得格格不入,用了十餘年時間官至一品大員,深得康熙帝賞識,現在這樣的官員也許只能出現在改編的電視劇里了。拋開真實性,和那些神劇相比,我覺得拍的已經很良心了,附上百度百科,抽時間再改格式

1639年(明崇禎十二年),于成龍參加鄉試,省城太原考場考官公然行賄受賄,徇私舞弊。于成龍在考卷上痛陳時弊,直抒胸臆。結果正榜無名,勉強考取了個副榜貢生。副榜貢生相當於備取生,不算中舉,但可以直接參加會試。會試之後,于成龍以父親年老為借口,辭去做官的機會,回到來堡村。
1647年(清順治四年)至1651年(清順治八年),于成龍到太原崇善寺開辦的學校學習了4年,但1651年(清順治八年)的鄉試中,于成龍又落榜了,這年他已經35歲了。
1654年(清順治十一年),于成龍兄長於化龍病故,三子於廷元出生,全家生活的擔子落在他的肩上。父親於時煌年老多病,要人侍候湯藥;繼母李氏雖健,也已暮年。長子、次子上學,全家開支很大,家資因此受窘。于成龍為了養家糊口,供子上學,整日忙於家務,再無工夫參加科舉考試了。
1658年(清順治十五年),父親病故。
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于成龍入國子監學習,結業後準備出仕。
初入仕途
1661年(順治十八年),已44歲的于成龍,不顧親朋的阻攔,拋妻別子,懷著「心此行絕不以溫飽為志,誓勿昧天理良」的抱負,接受清廷委任,到遙遠的邊荒之地廣西羅城為縣令。羅城新隸於清統治下不到兩年,由於局勢未穩,兩任知縣一死一逃。于成龍到羅城時,這裡遍地荒草,城內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數間,縣衙也只是三間破茅房。他只得寄居於關帝廟中。在困境中,同來的五名僕從不久或死或逃,而他以堅強的意志,扶病理事,邁開仕宦生涯的第一步。
于成龍在羅成採取「治亂世,用重典」的方法,在羅城為官三年之間,就使羅城擺脫混亂,得到治理,出現了百姓安居樂業的新氣象。
于成龍的突出治行受到兩廣布政使金光祖的重視,羅城被評為全省治理的榜樣。
主政合州
1667年(清康熙六年),于成龍被兩廣總督金光祖舉薦為廣西省唯一「卓異」,並升任四川合州(今重慶合川區)知州。
在合州不到二年,合州人口驟增,田地開闢。由於招民墾荒政績顯著,1669年(清康熙八年),于成龍被擢升為湖廣黃州府同知。
黃州知府
1669年(清康熙八年),于成龍被擢升為湖廣黃州府同知。在黃州任同知四年,又任知府四年。由於在黃州府同知任上的突出政績,于成龍又深為湖廣巡撫張朝珍器重,再次被舉「卓異」。
武昌平亂
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于成龍再次舉「卓異」後,被調主持武昌府政務,並將擢武昌知府。恰在這時,「三藩之亂」爆發了。在吳三桂凌厲的攻勢下,貴州、湖南望風披靡。同時吳三桂派許多湖北籍部將,特封官「札書」回籍策反,製造暴亂。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五月,麻城縣發現「偽札」,知縣即以「通賊」罪名大肆濫捕,搞得人人自危。接受了「副將偽禮」的該縣曹家河人劉君孚父子乘機聯絡東山一帶山寨發動暴亂。由於于成龍在當地很有影響,被請出來收拾局面。他以「招撫」為方針,查清事件原委後,發出安民告示,使絕大多數協從百姓歸家,事態很快趨於緩和。隨後,他又冒生命危險隻身進入首先發難的劉君孚山寨中說服劉及300槍手(獵戶)。10天之內,一場動亂順利平息。八月,于成龍調任黃州知府,第二次暴亂又接踵而至。其時,潛入的姦細乘黃州府空虛,聯絡當地豪紳紛紛起事,「高山大潮,烽火相望」,聲勢與範圍大大超過前次。面對險惡的形勢,于成龍清醒地認識到黃州府的重要性,他力排眾議,制訂了決不放棄黃州、組織鄉勇相機主動進剿的策略。調集各鄉鄉勇數千人在東山黃土坳一帶,與數量上佔優勢的暴亂分子展開激戰。在他的指揮下,尤其是他身先士卒,危急關頭置生死於度外,使戰鬥獲得全勝。當場擒獲暴亂首領何士榮。後又乘勝平定了其餘叛亂。二十餘天內又取得平亂的勝利,受到湖廣總督蔡毓榮的高度褒獎。
仕途平坦
1678年(清康熙十八年),于成龍升湖廣下江陸道道員,駐地湖北新州(今新洲縣),在湖北期間,儘管地位和環境都有很大改善,但他仍保持了異於常人的艱苦生活作風。1678年(清康熙十七年),于成龍升福建按察使。未逾兩年,又出任為總制兩江總督。
溘然長逝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農曆四月十八日,于成龍終於走到了人生的最後關頭,終年六十八歲。
于成龍去世時木箱中只有一套官服,別無餘物,市民痛哭,塑建雕像祭祀,謚號清瑞。
于成龍逝世後,南京男女老幼,商販僧侶皆痛哭流涕,可見中下層人民對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康熙帝破例親為撰寫碑文,這是對他廉潔刻苦一生的表彰。
人物成就
為政舉措
于成龍在羅城首先在全城鄉建立保甲,嚴懲緝獲案犯,大張聲勢地「嚴禁盜賊」。境內初安後,他又約會鄉民練兵,甘冒「未奉鄰而專征,功成也互不赦之條」的後果,抱著為民而死甚於瘴癘而死的決心,準備討伐經常擾害的「柳城西鄉賊」。在強大的聲勢下,西鄉「渠魁府首乞恩講和,搶擄男女中只盡行退還」。接著又在全縣搞聯防,從此,「鄰盜」再不敢犯境。在消除內憂外患的同時,于成龍十分注意招募流民以恢復生產,他常常深入田間訪問農事,獎勤勸惰。農閑時帶領百姓修民宅、建學校、築城牆。對遷入新居的農家,還親為題寫楹聯,以示鼓勵。在深得民心之後,他又以剛柔並用的鬥爭策略,解決了「數大姓負勢不下」的問題,使這些一向桀驁不馴的地方豪強「皆奉法唯謹」。
于成龍上任合州時,土地極度荒蕪。而流民不附的原因,在於原主認業。為此,他嚴格規定了「凡一占即為己業,後亦不得爭論」的原則。同時要求各縣注意為新附百姓解決定居與墾荒中的具體困難,並親自為他們區劃田舍、登記註冊,借貸牛種,申明三年後起科。這樣,「新集者既知田業可恃為己有而無復徵發倉卒之憂,遠近悅赴,旬日之間戶以千計。」獎勵墾荒是清初基本國策,但于成龍實行「禁止原主認業」先於清廷明確規定的15年前,加之他對具體問題的妥善解決,不到二年,合州人口驟增,田地開闢。
治道省訟
「盜」成為清初一大社會問題。在黃州府岐亭鎮一帶,盜賊甚至白晝劫路傷命,嚴重影響了地方安定和居民正常生活。于成龍上任之初,即以郡丞身份坐鎮岐亭治盜。為了摸清盜情和每一件重大盜案,他總是親自訪察。他多以「微行」的方式,扮作田夫,旅客或乞丐,到村落、田野調查疑情,從而對當地盜情了如指掌。他還特意在衣內置一布袋,專放盜賊名單,「自劇賊,偷兒蹤跡無不畢具,探袋中勾捕無不得。」
對待案犯他主張慎刑,以教為主,採取「寬嚴並治」和「以盜治盜」的方法,取得突出效果。于成龍在詞訟、斷獄方面也以包公式人物著稱。他鐵面無私,頭腦敏銳而細心,善於從一些常人忽視的細節上發現問題的癥結。曾排解過許多地方上發生的重大疑案、懸案,使錯案得到平反,從而被百姓呼為「於青天」,民間還流傳著「鬼有冤枉也來伸」的歌謠。于成龍在破案、察盜方面的許多事迹,在清人野史、筆記和民間文藝中均得到反映,甚至神化。如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在《聊齋》的《於中丞》一節中,就敘述了有關他的兩個故事。他的刑法思想在清朝一代很有影響。
重審「通海」案件
于成龍在福建上任伊始,就做了一件為民稱頌的好事。當時一清廷為對付台灣鄭氏的抗清勢力,實行了「海禁」政策。當地統治者不顧連年兵禍,民不聊生,動輒以「通海」罪名興起大獄,使許多沿海漁民罹難。于成龍在審閱案卷時,發現每案被擬極刑的就達數十人或上百人之多,甚至殃及婦女孺子。於是他堅決主張重審,對怕得罪清室而勸阻他的人說:「皇天在上,人命至重,吾誓不能咸阿從事!」在他的力爭和主持下,先後使千餘名百姓免遭屠戮而獲釋,貧困不能歸者還發給路費。
整頓吏治
正在載入羅城縣的于成龍塑像
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夏,于成龍在按察使任上第三次舉「卓異」後升任省布政使。福建巡撫吳光祚還專疏向朝廷舉薦,稱于成龍為「閩省廉能第一」,從此,于成龍得到清廷的賞識和破格招用。康熙十九年春,康熙帝「特簡」于成龍為畿輔直隸巡撫,翌年春,又召見於成龍於紫禁城,當面褒讚他為「今時清官第一」,並「制詩一章」表賜白銀、御馬以「嘉其廉能」。未逾兩年,又出任為總制兩江總督。
身為「治官之官」,于成龍始終把整頓吏治放在工作的首位。他指出:「國家之安危由於人心之得失,而人心之得失在於用人行政,識其順逆之情」。「以一夫不獲曰予之喜,以一吏不法曰予之咎,為保郅致政之本。」在黃州時,他衣內的布袋便利了治盜。升巡撫後僕人請去掉,他笑道:「此袋昔貯盜,今以貯奸貪不省之官吏,未可去也!」他新任直隸,即發出清查庸劣官員的檄文,責令各屬將「不肖貪酷官員」,「昏庸衰志等輩」「速行揭報,以憑正章參處」。針對各屬賄賂公行,請客送禮之風,他從利用中秋節向他行賄的官員開刀,懲一儆百。他赴任江南,入境即「微行」訪於民間,面對「州縣各官病民積弊皆然而江南尤甚」的狀況,不禁嘆曰:「噫!吏治敗壞如倒狂瀾,何止時乎?」很快頒布了《興利除弊約》,其中開列了災耗、私派、賄賂、衙蠹,旗人放債等15款積弊,責令所「自今伊始」,將所開「積弊盡行痛革」。與此同時,他根據自己的體會,又制訂了以「勤撫恤、慎刑法,絕賄賂,杜私派,嚴徵收,崇節儉」為內容的《新民官自省六戒》作為地方官的行為準則。方法上,他舉優劾貪,寬嚴並濟,時人說凡他所到之處,「官吏望風改操」。康熙帝也稱其「寬嚴並濟,人所難學」。
對廉潔有為的人材,于成龍反對論資排輩,他對清廷死板的任官「考成」制提出異議,認為不利於吏治建設,造成「問其官則席不暇暖,問其職則整頓無心,勢彼然也,」常常使「遠大之辭,困於百里,深為可惜!」為此,他屢上疏推薦人材。如直隸通州知府于成龍(史稱小于成龍)、江蘇布政使丁思孔等都是較有作為的清廉官吏,由於他的舉薦而受到康熙帝的重用。
科考教育
正在載入于成龍畫像
于成龍對科考和教育也十分關心。在文化發達的江南地區,官僚、勢豪賄通學政,科考中舞弊之風盛行,貧苦士子雖皓首窮經卻往往落榜。針對這種狀況,于成龍規定:一旦發現弊行,「立刻正章入告,官則摘印,子衿黜革候者按律擬罪。其蠹胥、奸棍即刻斃之杖下」。對教育的重視還表現於他在各地興辦學校上。即使是像羅城那樣條件困難的地區,他也很快辦起學堂,並鼓勵徭、壯子弟入學。他多以倡導地方紳仕捐資的方式興辦「義學」。
生活簡樸
于成龍的官階雖越升越高,但生活卻更加艱苦了。為扼止統治階級的奢侈腐化,他帶頭實踐「為民上者,務須躬先儉僕」。去直隸,他「屑糠雜米為粥,與同仆共吃」,在江南是「日食粗糲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終年不知肉味。」江南民因而親切地稱他作「於青菜」。總督衙門的官吏在嚴格的約束下,「無從得蔬茗,則日采衙後槐葉啖之,樹為之禿。」他天南地北,宦海20餘年,隻身天涯,不帶家眷,只一個結髮妻闊別20年後才得一見。他的清操苦節享譽當時。
藝術文化
于成龍擅長書法,詩詞亦工。他的著述、奏稿等先後由其門人和孫於准輯成《于山奏牘》7卷附錄1卷和《於清端公政書》8 卷行世。此外,于成龍任職直隸和兩江期間,曾組織編寫了他《畿輔通志》46卷、《江南通志》54卷,對整理和保存當地政治、經濟、文化資料做出了貢獻。
典籍記載
《中國文學家大辭典》
錢仲聯主編的《中國文學家大辭典》中有于成龍條。據記,其事迹在熊賜履、陳廷敬、戴震和宋犖的文集中都有記載。而且他是《江南通志》的主編,有文集,不只是官吏。
《中國明清的官》
周劭《中國明清的官》一書中記載,于成龍只是明末的一個貢生,並非清朝的進士,這樣的人能成為封疆大吏,可以說絕無僅有。清朝中葉以前,非有進士出身,絕無當大官的可能。考了進士,先在翰林院從編修做起,在朝中升遷然後外放,才能成為大官。一旦弄不好,進士外放當了知縣,想升到知州都難如登天。袁枚、鄭燮、趙翼等都是進士,因為沒進翰林院就當了地方官,自知沒出息,結果都辭職不幹了。于成龍由知縣、知州、知府直到總督,全憑了清廉二字。
《四庫全書》
于成龍死後賜號「清端」,有《於清端政書》,又名《政書》。本書為《四庫全書》收錄,這不是容易的。查《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其提要這樣評價:「國朝于成龍撰,前七卷皆歷官案牘奏疏,末一卷為詩文。詩文皆不擅長,可雲疣贅,余皆有用之言也。」提要經紀昀之手,寫得公允恰當。紀昀在衡文上也是一位廉吏,一句虛話也不肯說。
人物評價
正在載入康熙賜于成龍「清慎勤」御書
康熙: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
于成龍是個大器晚成的人。于成龍在1639年(明崇禎十二年)曾經參加過鄉試並中副榜貢生,但因為父親年邁需要照顧而沒有出去做官。直到45歲才以明經謁選清廷吏部,被授以廣西柳州羅城縣知縣。此後,他歷任知縣、知州、知府、道員等地方官,一直做到藩臬二司(按察使、布政使)、督撫大員,所到之處,皆有政聲。尤其是始終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愛戴。
後世紀念
山西省委書記要求重修于成龍故居及墓地。


第一集沒看完,感覺旗人對百姓的殺戮不比日本鬼子差勁。


講道理,看了電視劇版的于成龍之後 我就去買了一代廉吏于成龍這本書,結果發現差別真是挺大的,電視中將一個個內容擴充了好多(羅城赴任、喀爾齊圈地),而書中羅城赴任用了二十多頁講述,喀爾齊圈地卻只有半頁不到的描述。
不知道電視劇的史料從哪裡來的,居然可以擴展出這麼多情節。
講真的,即使電視劇有很多虛構的事,我也喜歡看,這是我好久以來認真看的第一部電視劇,不愧是央視開年大劇。


感情抒發的讓人摸不著頭腦,想說的東西太多卻僅僅是戴高帽,還有奇怪的BGM,以及,鰲拜是不是狂妄到有點過頭了?

總覺得某部門的宣傳水平在大幅下降。同樣是要說很多東西的雍正王朝咋就那麼自然那麼順理成章那麼深得我心呢……

多說一句,我覺得老戲骨們演技還是值得認可的。

補充

1. 一個光靠吼的官員我不信他能有多大作為。

2. 明珠有那麼蠢嗎?(反派好像都有點欠火候)

3. 兩位師爺一直比於大人有用,偶爾在一些地方輸給於大人。

4. 設定的人物過多了,小妹和瘸腿老哥給人很迷的感覺。

5. 先是遇到好上司金光祖張朝珍,再遇到神助攻董秉忠熊賜履,太順了,順到髮指。唯一一點小波瀾贓款輕易被化解。這點上不如琅琊榜。

6. 幾個地方,比如葬母,比如分別,比如手捧家鄉土這塊,還有柳晉陽那塊看的我很有感觸,為之動容。


這部劇在服裝造型上打動了我。近些年的古裝劇都不知道是著了什麼魔,服裝道具一味的追求華麗,鮮亮。可是,稍微想像都會覺得很假,很浮誇。就好比假花千年不敗,靚麗鮮艷。但是終究給人感覺很假,喜歡不起來。想比於那些讓我一度懷疑國產劇是不是在浮誇道路上一去不復返的劇,這部劇著實讓我洗了洗眼睛。其他方面,比如情節,演員演技,台詞等方面。都合格了。是一部很真誠,很尊重觀眾的劇。給四顆星,滿分五顆星。不給滿分只是因為這世界上沒有盡善盡美的事。
用我的知乎首答來支持一下這部很正很認真的真正的電視劇。


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于成龍,只因為看了大清廉吏于成龍,我也只喜歡這一版


演員演技實在太好,瞬秒小鮮肉成渣渣。看這群大爺天團飆戲實在是很爽,最奇妙的是配角的演技也都很棒,給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是駱四姐,她出場不過兩集,把一個苗寨女子演的活靈活現。服裝配飾包括場景設計,都十分還原。看有人文章中寫這是部反腐劇是演給貪官看的,我倒是覺得這部戲是給天下人看的。于成龍的一身正氣,正是我們這個日益浮誇的社會所需的。給於成龍這部電視劇點贊!


我本不願看這戲的,但爸媽愛看,昨天是第28集,于成龍在福建擔任按察使覺得黃塘村通海案有問題,多次向康親王及上級進行申訴,康親王卻在怒吼,「從湖北打到福建,死了多少兄弟,才將這些亂臣賊子趕往廈門,禁海就是為了消滅這些亂臣賊子」,亂臣賊子???那是國姓爺鄭成功一門及其部屬啊,那是反清復明的民族英雄啊,那是不肯彎腰的漢人啊,這啥編劇啊,為了襯托一個漢奸,把我漢人中最有血性那部分稱為亂臣賊子


推薦閱讀:

MH370 航班飛機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情?
如何看待這個人言論?
日本人如何看待橫田空域?
如何評價一本雜誌的好壞?
如何評價電影《親愛的》?

TAG:清朝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