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喜歡金庸而不喜歡古龍??

我一直很喜歡金庸而不喜歡古龍,是很不喜歡古龍。有沒有同感的說下感受。。。


謝邀。

其實說真的,我蠻奇怪這種「我一直怎麼怎麼樣,你來幫我說說理由」的提問方式的……實在是讓人忍不住黑人問號啊……我們怎麼知道題主為什麼不喜歡古龍而喜歡金庸?我們說出來的理由,很可能和題主完全相悖呢。

比如說,金庸和古龍誰的文章更能反映現實,誰的文章思想更進步,這說法本來就足夠兩方粉絲爭個半天。

最後我根據個人感覺回答下題主的問題。我很喜歡古龍,但是從過去我的一些回答里我就提到過,閱讀古龍的時候,我時常會感到一種「驚喜後的疲憊感」。因為古龍的小說裡面永遠都充滿著反轉,這個人背叛了,那個人又背叛了,然後背叛的人又不背叛了,然後這個人背叛其實都是有理由的巴拉巴拉。反轉讓人熱血沸騰,讓人欣喜無限,但是反轉過後,往往就是一堆問號湧上心頭——他們這麼做,真的合理嗎?

每次我們提出這種問題的時候,古龍就會板著臉在旁白里指著一堆死了的人寫到——「這些都是人性。」 (╯‵□′)╯︵┻━┻

而金庸,事實上,他的反轉寫得也不好。_(:з」∠)__。 但他反轉寫得少啊……


謝邀。
在大學期間,一口氣刷了金庸古龍兩位大家的大部分作品以後,突然對古龍很感興趣。

於是,第一次特意地去買了一本散文集。

按照一直以來的習慣,我只會購買自然科學類、哲學類、歷史類、古代典籍、古詩詞類和小說類的書籍。我似乎從來就對散文和現代詩沒什麼欣賞的能力。

不過,看罷了古龍的小說,卻讓我第一次,因為書本,從心底升起一種極其強烈地想要了解作者一切的慾望。

我真的很好奇,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所以,我第一次買了一本散文集,也是唯一的一次。

古龍的這本散文集,名字叫做《不是集》。現在想想,具體的內容在腦海里已經變得模糊不清,大概的內容,其實也無非是一些文人的呻吟囈語,一些見聞和一些有趣的台灣飲食介紹。

但是,到底是讓我又多了解了一點古龍。

由於自小的經歷比較坎坷,所以成長過程中,大部分時間充滿了對一切的叛逆、鄙視,厭惡。但是,從古龍的書里,我卻看到了一些用十分詭異奇幻的手法表現出來的溫暖。

這種感覺,就像是往我殘破不堪的身體里打了一針雞血,就像喂我同樣殘破不堪的生活喝了一壇酒。

這壇酒或許不是茅台,但它卻暖了我的心。

古龍無疑是一個浪子,是一個酒鬼,也是一個俠客。他那荒誕不經的一生,和他寫的那些同樣荒誕不經的故事,看起來詩酒縱橫,恍如夢幻,甚至聞起來,也有一股濃濃的裝逼味道。但不得不說,有的時候,這種逼會裝到人的心坎里,會讓你產生一種莫名其妙,但卻無可奈何的悲哀。

他已經盡量很洒脫了,為什麼我還是感覺他還是不開心?

就像我們自己。

我想,這就叫共鳴吧。

從格局上來講,古龍確實是不如金庸的。如果說,金的作品如同清明上河圖,波瀾壯闊場景宏大,一筆一畫認真描摹,甚至尺寸數目也精準拿捏。

那古龍的作品,便彷彿一副小小的寫意,上面畫的無它,寥寥幾筆,唯心而已。

人越老,活得越像金庸,一絲不苟,面帶微笑,完美地融入了生活和環境,不斷地告訴自己,一定要堅強!甚至,還要儘力地做到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君子當懷遠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可是為什麼有時候做夢醒來,卻記得夢裡的自己,躺在那艘香帥的船頭,獃獃地望著星空,就像望著昔日懷揣著自由的自己。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想起古龍不顧肝疾,與友人開懷暢飲,大醉而逝的事情。突然想起了我的祖父,他當年也是罹患癌症,卻堅持同朋友喝了一夜的酒,然後在睡夢中走了。

古龍就像一個小孩子,任性中透著一股子想要逍遙天下的傲氣,到頭來卻是憋得滿肚子的落寞。

而且這種落寞,有時候還會被人嘲笑,因為他格局小,因為他愛裝逼,因為他只是想著自己活得瀟洒一點,不會為國為民,滿腦子被浪漫主義污染的不實用想法。

可是,這並不妨礙我喜歡他。

在生活中,我們都是有很多無可奈何的小人物。在看金庸作品的時候,我甚至不敢把自己代入進去。為什麼?因為那種主角太偉大了,偉大到讓我自慚形穢。這種主角,對於我來說是一種教科書一般的象徵,也許正能量爆棚,卻離普通人越來越遠。至少,離我越來越遠。

沒錯,我想我的格局是小了點吧。

可是,誰來與我乾杯?

放上老家照片兩張,以上。


我經歷過這個階段,
金庸的小說很系統,江湖人物的等級森嚴而簡單。二流的高手就算是費盡心機也依然是二流,基本上不可能逆襲一流,而且仔細研究一下會發現,除了主角,金庸小說裡面就幾乎沒有跨階層的存在。我能想到的就只有一個岳不群,由二流晉陞為準一流。

除了角色的武功幾乎幾十年不變,每個角色的善惡好壞也幾乎是跟了一輩子。缺根筋的傻大漢就一直會傻下去,真小人就永遠卑鄙。總體來說,人的善惡往往是由跟主角的親疏遠近來定的。近了就都是好人,遠了就都要變壞。

另外金庸小說里特別舒服的地方在於,結局設定上總是完美的大結局。小龍女被強姦了,但是不會懷孕,但是老頑童亂來一下就一下子中標。當然古龍的小說也有不少大團圓,但是至少有讓孟星魂喜當爹。

所以在這樣一個體系下,特別容易把關係理順理清,特別容易區分善惡,而且無論多麼刺激結果都是好的。你說喜歡不喜歡?

再看古龍的小說,簡直是惡意滿滿。
古龍筆下的高手好像從來不在一個已知的體系里。反正總是莫名地又會冒出一個高手。高手的武功儘管重要,可是基本上一流的高手也會死於二流高手的算計。

古龍小說里的人物善惡不清。在這本書里是正面人物到了下本書里就成了大反派。有時候挺不錯的一個漢子,可就是偏偏跟個壞蛋上床(郭嵩陽),還有無數干盡傷天害理事情的壞蛋,莫名地就改邪歸正了(《歡樂英雄》紅螞蟻)

主角往往被虐得很慘,譬如夢星魂喜當爹。譬如阿飛自暴自棄,大半本書都萎靡不振,甚至連劍都提不起來。譬如白玉老虎的主角,結婚當日老爹被割了腦袋,去報仇把自己搭進去卻最終發現是親爹的苦肉計。再比如孔雀翎的主角,娶了個奇醜無比的盲姑娘也就罷了,好不容易借朋友的孔雀翎打贏了對手,結果卻把孔雀翎弄丟了,最後只得自殺。

所以古龍的小說,很難讀得很愉快。往往像吃了半個蒼蠅一樣,吐不出咽不下。

但是,這也正是古龍小說好的地方。因為那些等級不清,善惡不清,結局未知的狀態恰恰是我們需要面對的。像金庸小說里那種打拐升級,大俠養成才恰恰是現實當中不可能存有的。

所以當我落魄失意的時候,讀一讀古龍小說,意外地會有一些感動和鼓舞。而那些時候,我是無論如何也想不起金庸小說里的人物。
兒需成名,酒須醉。傾訴是心言


從大的方面來看,金庸和古龍最大的區別是,一個是堅定的,一個是虛無的。
金庸書里的主角是一個方向感的,或者稱為人物動機。中間有起伏,但總體是有一個向上的趨勢。
說的俗一點,就是一個打怪升級,直到最終遊戲通關的過程。
所以給人的感覺就是:即使主角再危險,再落魄,反派再囂張,再強大,但內心深處其實是不慌的。無非是想看主角怎麼逆襲而已。
而書中的價值觀是穩定的,正面積極的,即使主角最終失敗,如蕭峰,最終自殺了,也讓人覺得心裡的信仰仍在。
古龍書里的主角開頭什麼樣,到了結局還是什麼樣。轉了一圈什麼也沒留下,給人感覺是一場遊戲一場夢,沒有失去,也沒有得到。
一個是始終向前走的,一個是在原地徘徊。一個是慢慢積累,一個是竹籃打水。
有趣的是,這兩種風格恰好是他們兩人現實命運的真實寫照。


恐怕因為閱歷還不夠,所以才偏好金庸而不是古龍。
話說金庸的東西就是符合中國傳統的價值是非觀,古龍嘛,不合理,但更現實。


請提問的人在問句前加上一個主語「你我他」好不好?
否則你這樣一問好像全世界看金庸的人都不看古龍似的!


怎麼老有這種問題

金庸
古龍
梁羽生
黃易
溫瑞安
等人的小說各有優點和毛病
這些人的作品我或者全看過 或者看過一些
只要有能打動我的地方 我就都喜歡
怎麼就喜歡金庸就不喜歡古龍
喜歡古龍就不喜歡金庸了 。。
現在看武俠小說也講究站對立場了么。。


金庸作品受眾廣,基礎在於宏大世界觀的建立或者說借用。
人是社會性動物,天然的想法就是社會性的。比如天龍八部開頭就點名了這是「北宋哲宗」年間「大理國」發生的故事。立刻就讓人聯想到這個時代,吐蕃在幹嘛,契丹在幹嘛。產生一種偽歷史感。舉個例子,對比小說《紫川》和其他同類型小說的優勢,很容易發現,《紫川》的世界觀非常明朗,煞有介事的搞出一幅世界地圖出來,並且架構相對結實,容易產生代入感。
在這種感覺下,金庸採用一種巧妙的移花接木的手法,把所有能拉到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還有古代的生活習俗,都融入到劇情里。能用的就用,用不了的編一下再用。比如明教,我曾去過國內唯一的摩尼教寺廟——草庵看過,除了神像和些許裝飾,一切都是中國特色的,但細節里透漏著中東風格。這種風格在金庸的描寫下格外活靈活現,那句「焚我殘軀。。」既有明顯的諾斯底色彩,也有傳統文化中悲天憫人的內容。比如人物歷史的鑲嵌,長春真人西遊記,常遇春四十暴亡,康熙智擒鰲拜,都像「大姑小姑嫁彭郎一樣」說的煞有介事,包括一些野史秘辛,諸如山中老人,闖軍中內部的爭權奪利,福康安身世,都是悄然天成。有了這種宏大的世界背景,讀金庸的小說就如讀一部所有命運都充滿巧合的有趣歷史,雖然你知道它都是假的。
都說古龍的小說直指人心,其實金庸的小說才是,草蛇灰線,留待後人。為了讓讀者不打他,金庸的小說往往都是大團圓結局,但是團圓來團圓去,我們看到程靈素不漂亮就得接好人卡,李闖王大義凜然的搶走了陳圓圓,袁紫衣自己爽完了幫你吹一管就是死活不讓進,水笙在絕境對狄雲曖昧來曖昧去,出去了馬上不是她,左冷禪蠻不講理五嶽派竟然沒人說話,蕭峰好人做盡最后里外不是人,李清露自從招親後為啥再也不寫一點兒了,包惜弱這不就是今天的默克爾嗎,黃藥師和馮蘅,一個是藥師,一個是藥草花,他老婆的來路自己想吧,襄陽一戰,那個替死鬼小兵家裡就沒父母妻兒?襄陽城破,一個姑娘抱著一把刀一把劍沒命的跑路,路上刀還丟了。古龍寫的是人心,金庸寫的是世人心。


金庸是一壇十幾年狀元紅,需要在煙雨樓上高坐,等待多年摯交來赴約時飲。

古龍是一瓶三四年份的燒刀子。不慣喝酒的人、口味精細的風雅之士看不入眼。然而慣經風霜的江湖客,懂得它的滋味。懂得在風雪夜手刃仇家頭顱時,靠這一壺燒灼的冷酒走上十里地的滋味。懂得在雨夜煨著餘燼的火堆,飲著入口燎喉的酒,數著身上傷疤,想起少年快意、江湖縱橫的滋味。

兒須成名酒須醉。酒後傾訴是真言。

讀不懂才會不喜歡。而讀不懂古龍,大概是人生的一種幸運吧。


我不能認同古龍小說中的三觀
太瀟洒,太浪漫
以至於這種人物只能在書中有
也許我的不能認同可能只是因為我達不到
但古龍的江湖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夢
而現實在我看來更是貼切金庸
於是我便更多讀金庸
古龍呢,太出世了
但我還是世俗的


不見得吧,金庸小說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古龍也是。
而做人來看,古龍明顯是個真小人,金庸肯定是偽君子。
論政治見識水平,二人不怎樣,只是古龍不會摻和其中,金庸就知道小形勢,但對大形勢卻一無頭緒,尤其他批評陳毅的要原子彈不要褲子的文章可見一斑,何況加上袁崇煥評傳裡歌頌滿清王朝貶低明朝就知道了。


和金庸相比,古龍小說寫的太散,顯得連貫性不強。看完金庸作品,回想起來,基本上還能把故事情節串成線。看完古龍的作品,回頭一想,最後也不記得寫了個什麼故事。總不能說古龍只顧著刻畫人物,忽略了故事性吧!


把這個兩個人放在一起,就是挺搞笑的事情。
金庸是寫故事的小說家,古龍是寫小說的俠客。
--------------------
金庸的書,只看過俠客行/天龍八部/神鵰俠侶/碧血劍,古龍的書只看過多情劍客無情劍/七種武器(傳說中的拳頭沒看,所以是六種武器)以此來評價前輩,有些狂妄了,好在我又不認識他們,只不過一個讀者,發幾句感想而已。
武俠小說嘛,要有恩怨情仇,有探寶冒險,還要有武功。查先生寫得最好,讓人佩服。古龍小子胡來的,發性寫,愛怎樣就怎樣,渾得討人喜歡。
這就是我對兩位前輩最直觀的印象。
至於為什麼說古龍是俠客?
你又以為什麼是俠客呢?
金庸寫的是英雄。一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把俠的定義都承包了,那是他越界,他把英雄和俠客搞混了。
俠客才不是英雄。俠也沒有大者小者,俠來源於春秋戰國時期,那時禮崩樂壞,刺客當道,韓非子斥以『俠以武犯禁』中,犯禁的才是俠客。
所以俠客是絕對不乖的。他們永遠具備暴力基因,並且至死都愛戀將害死他們的東西,是群可惡的混蛋,無可救藥的白痴,也是群真人。
古龍四十餘年,或許最盼望的就是自己是一個俠客。那麼,我宣布他是個俠客。


古龍的書里總是存在著一些悲劇色彩,但又在看完書的時候感覺心裡百轉千回,看看身邊的世界其實也差不了多少,反而不如故事裡的主角來得浪蕩瀟洒。
和題主相反,我倒是更喜歡古龍來得多一些。金庸的故事一板一眼,束縛太多,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之小者為友為鄰,但金庸筆下的大俠拿為國為民當最大目標,反倒可以犧牲周遭親友而不顧。當然,舍小家為大家肯定沒錯,但卻缺失了一些人情味,太正統或者說太正義了,主角命的主角到最後一定抱得美人歸,一定瀟瀟洒灑,未免俗套。
反觀古龍,小人物也有七情六慾,沒有壞蛋是註定這輩子要當壞蛋的,也有七情六慾也有愛恨情仇。大俠也有大俠的擔心也有大俠的悲哀,長生劍未必就能長生,李探花一柄飛刀出神入化卻也有苦難言。這才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嗎。古龍的故事可以深思背後的意義,金庸的武俠每到皆為卻也覺得這是必然,壞人都要死,大俠得成名。
有人說古龍不合理,但是世上不合理的事情多了,這才是江湖。


金古二人的書看得都不多,個人感受,古龍比金庸差的地方主要是兩點:

一、古龍塑造女性角色的功力比金庸差了不少,即使是蘇櫻這種智商爆表的女主,其人物性格也明顯單薄,基本上只能起到推進情節和配對的作用,可以對比下人物形象類似的黃蓉,後者明顯豐滿鮮活。

二、古龍的文學功力遠不如金庸。
對比二人給角色起的名字,金庸的更具文化底蘊,歷史背景模糊就更不用說了(我不知道古龍是否有意為之,我只知道我不喜歡這種寫法)。
人物外形、動作場面的文字表現力也遠不如金庸,常常濫用「你怎麼也想不到一個那樣XXX的人竟然能那樣OOO」之類的偷懶句式,我覺得這不叫留白,這就是筆下無力強行甩鍋。
吸引讀者過度依賴情節懸念,導致謎底揭曉後不想再讀第二遍,有時甚至不想讀完第一遍。

雖然與金庸相比,古龍的小說看上去更像現代小說的形式,更新穎一些,可是在現代小說的精髓——塑造人物這一點上,恰恰是金庸更勝一籌,我覺得梁羽生也在古龍之上。


前兩年讀了大概幾十本古龍的作品,剛開始的時候的確看的很爽,後面讀的多了越來越覺得古龍許多作品非常不走心,語言,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即視感滿滿,強湊字數的情況非常多,我覺得古龍之所以這麼受推崇,是因為他描繪出了一個很多人心目中理想的江湖。。說難聽點就是很會裝逼...我覺得當論寫作水平拿古龍和金庸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當然古龍定義了另一種武俠,如果不帶腦去看古龍也還是挺有趣的。


古龍的小說,語言太啰嗦了。


題主,你為什麼不去,金庸吧,反古龍吧,天龍八部吧,射鵰吧,發這種言論呢?再不濟,也可以弄個金庸群,反古龍群。


我同意體系這麼一說,古龍我是努力嘗試過的,印象中只要在野外,總是陰惻惻的,有個奇怪的,或是可怖的誰誰又出現了,他的武功,不知深淺,為何而來,無人能知,看的我都心累,彷彿總有我不知道的大陰謀在潛伏著一般。我知道阿飛很寂寞,李尋歡很寂寞,你也寂寞,我也寂寞,大家都寂寞。彷彿他們背負了全世界的悲苦。我認為小說的刻畫是要有一個度的,如果太過超現實,就只能是一種文學,而不具現實意義了。誠然你可以把人寫的都壞到骨子裡,都慘到聞者流淚,都寂寞到去數梅花,令讀者心神劇震,但是,有沒有這個必要?或者說,現實是否如此?若不是如此,讀者大概也沒有必要接受這樣的世界設定罷。

金庸,他的人物我很喜歡,有俠之大者的郭靖,跳脫可愛的黃蓉,桀驁不馴的楊過,婆婆媽媽的陳家洛,豪氣如雄獅的喬峰,驕傲如鳳凰的慕容復,機遇奇佳的虛竹,周女如水中芝蘭,趙女如盛放玫瑰,(不記得原文怎麼說的了)令人憐惜的程靈素,就會看臉的胡斐.......總之,人物上還是很多樣的,故事上也引人入勝。喜歡金庸有千萬個理由,不必贅述。


金庸的都看過,部分作品看過幾遍,古龍的一部都堅持不下去。

主要不喜歡古龍的文筆,《多情劍客無情劍》、《歡樂英雄》和《離別鉤》分別看了幾章之後實在無法堅持下去,所以到現在一本古龍的都沒有讀完過。

鬆散,跳躍,矯情,不好好說話,這種文筆寫出的故事沒有吸引力,讀著特別費神,感覺就是古龍自己在那絮絮叨叨,墨跡半天不說正事。


推薦閱讀:

黃蓉為什麼沒有成為天下第一?
在金庸武俠世界中,俠客行走江湖所需的金錢從何而來?古龍世界中呢?
陸小鳳VS李尋歡 靈犀一指能擋下小李飛刀嗎?
斗轉星移、移花接木和乾坤大挪移各自的特點是什麼,有強弱之分嗎?
金庸作品中的哪個女性最像林黛玉?

TAG:武俠 | 武俠小說 | 金庸 | 古龍 | 釣魚廣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