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如何高效地閱讀文獻,並總結成讀書報告?
文獻太多,無從下手,缺乏系統性
1、我小時候喜歡玩兒繩子,釣魚線、捻繩子用的細線股兒,經常會纏到一起,像下面這樣,但比這樣的還複雜,因為細,線是一個顏色,還有死結。
2、怎麼辦?我用的我姥姥教我的方法。其實比較簡單,盯緊一條線,想辦法抽出來。接著下一條,再下一條……
3、第一次會比較難,費時間;但後面越來越容易。一來線團變小了,二來,部分經驗可以借鑒,部分策略可以優化。總之,抽線頭能力逐漸養成。
4、文獻同樣。對於文獻的閱讀,選中一個最要緊的線頭兒。以這個線頭兒為標準,與之無關的線頭兒,不要去扯,只一門心思扯選中的這一根。既然這是第一個線頭,最好是選出來的,而不靠天吃飯亮地求財。意思是,你得有一個明確的問,讀文獻只是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問題越清晰,答案也越容易找出來。
5、把每一根線都扯出來,基本就是把問題分類的過程,能分,匯總就簡單了。
問題到這裡,基本就回答完了。下面說點兒別的。
6、文獻的矛盾。
未來你會發現,那麼多文獻,還是沒找到你想要的答案。這時候你會有一種相反的想法:為什麼文獻這麼少,如何系統地找到更多的相關文獻?當你開始想這個問題的時候,你就正式進入科研了——心中有一個沒有現成答案的問題。
其實,這是一個矛盾。至少我經歷過這樣一種糾結:我希望我精心搜集到的所有文獻既能回答我的問題,但同時又最好都沒有回答我的問題。
這裡涉及到文獻的兩個作用:(1)告訴你問題的答案,至少部分答案;(2)告訴你這個問題還沒有現成答案,你可以自己填寫答案。
問出一個好的問題,比找到一個好的答案要難的多。後者只是做了一個檢索工作;前者卻要開拓一片新天地。
所以你能理解我的矛盾了吧,我希望別人能告訴我到新天地的路徑,但如果有人能告訴我,就說明那已經不再是新天地了。
未來,這種矛盾會常伴左右。如果不是,可能需要考慮轉行了。
所看的本專業較好的期刊的文獻全部列印成紙質版觀看,並在相應位置做筆記。論文創新點和重要知識點在電腦裡面做筆記歸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