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自控」會消耗人們有限的認知資源,從而影響人們的工作效率嗎?

Roy Baumeister 提出,人們每天的自控力之所以不相同,是因為自控力本身就是一種有限的資源,因此會在使用後減少。一開始做了困難的任務的話,在之後的任務里的成績會降低。這個效應被命名為自我耗竭效應


這個自控力會消耗人們的認知資源的前提正確么?按照這個邏輯,節食必然伴隨著工作效率的下降?


本回答可以加上一個標題:你以為的「自控」,不過是在給偷懶找理由。

如果把題目換成,長時間的工作,會影響人們的工作效率么答案是會的。因為人會累。
但是目前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怎麼理解「自控」,怎麼理解「有限的資源」。
按照社會心理學目前這20年的研究與概念界定,保持自控會消耗人的認知資源,進而影響到工作效率,這樣說是沒有問題的。參見 @John Kong 的回答。

但是這個答案未來有沒有可能發生變化?有。

關於「自控」的相關概念和理論前面的答主 @禾子言 已經介紹了一些。Baumeister(下文稱老鮑)的自我控制相關理論體系在 @John Kong的回答中也講的很詳細。

我主要結合該領域最新的研究進展以及其他幾個重要理論,來補充回答這個問題。
了解社會心理學的人都知道,在當今的社會心理學界,老鮑絕對是大牛級別的人物。但他最近不是很好過,因為他耕耘了20多年的研究領域目前正在受到學界強烈的質疑,時間也就是這半年的事。所以第一個回答中, @SEEYA 說這是一個釣魚貼。

1、一個理論的倒下——如何去理解心理學上的「資源」?

老鮑大概在1995年左右開始關注自我控制失敗這個主題【1】,在97-98年時正式發表了自我損耗的效應最重要的文獻【2】,提出了著名的「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也就是「有限資源模型」。這個模型的主要假設是:

  1. 自控是一種有限的資源
  2. 先前的自我控制會對這種資源產生消耗
  3. 資源消耗之後,會導致後續任務中自控的表現變差
  4. 通過休息,自控可以恢復
  5. 自控力像是肌肉一樣,可以通過鍛煉提高

這個模型非常有影響力,到2007年這10年間,所有自我控制相關的研究,基本都會在有限資源模型的框架下進行。
到了2007年,Baumeister和合作者有了新發現,他們提出,我們找到限制自我控制的「資源」,這個資源就是血糖【3】。自我控制會消耗血糖,血糖低了會自我控制失敗。這個理論看起來太完美了,我自控力差是因為我餓了,多有爆點啊!血糖模型幾乎在一段時間內霸佔了所有媒體的頭條,很多非心理學的人也深受這一理論的影響。
但是表面上的完美,背後往往隱藏著暴風驟雨。這一模型幾乎顛覆了所有心理學人的固有觀念。怎麼去理解「資源」?

心理學上有很多「資源」——注意資源,認知資源,自我控制資源……但之前從來沒有人專門強調過,這個資源是什麼。
心理學家David Navon在進行注意力研究時,曾對「資源」(resource)一詞的使用進行過注釋【4】。Navon指出,心理學中使用「資源」一詞,是一個理論上的概念,幫助我們理解有限性這一現象,但是這個詞本身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就像放在湯里的一塊石頭(Soup Stone),並不會使湯更加美味。
有批判者認為【5】,隨著血糖模型的提出,研究者將大量的精力用在尋找血糖與自我控制資源之間的虛無縹緲的聯繫上,就像是在想方設法的要搞清楚,一顆石頭為什麼如此美味,這使得對於既定理論的研究多走了彎路,誤導人們對自我控制現象產生錯誤的見解。也引發了大量的噱頭多於實際意義的研究。例如:

  • 餓了的法官更嚴苛。【6】
  • 你買買買是因為你餓了。【7】
  • 你餓的時候更喜歡拿針扎娃娃,咒自己老婆。【8】

    2、一旦開始質疑就沒有終點

    最初的質疑主要是針對「血糖」的,但是很快的連最初的有限資源模型也受到了牽連。有研究者認為目前在這一領域,只有符合有限資源模型的研究才會有機會發表,而和這一模型不符的結果往往沒有發表的機會【9,10,11】。這三篇文章的一作都是Evan Carter,他在整個事件中扮演了敢把皇帝拉下馬的重要角色,2007年的時候他還只是邁阿密大學的一個研究生。因為爭議的影響越來越大,引起了美國心理科學學會(APS)的重視,並將這一研究列入了第三批心理學重複研究項目的計劃。
    對社會心理學熟悉的人可能都清楚,最近幾年可重複性的問題鬧得很大,Science和Nature上的討論一輪蓋過一輪。23個合作實驗室大概是去年底提交了對於有限資源理論重複研究的結果,今年初媒體已經爆料出來,結果很不好。只有2個實驗室取得了理論預期的實驗結果【12】。當然,你也可以像老鮑一樣去質疑這些實驗者的資質和能力【13】,通常原創實驗要比重複實驗考慮的因素多得多。但是,懷疑一旦開始,就不會有終點,Bargh就是前車之鑒。老鮑這次很難翻身了。

    3、理論上的爭論

    其實不止是研究結果,在理論上的質疑也沒有停止過。這裡重點介紹兩個重要的理論,這兩個理論的質疑,分別擊中了兩個概念:1、什麼是「自控」;2、是否「有限」。

    a&>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Ryan和Deci兩位老先生在上個世紀80年代提出的動機理論,現在應該是動機研究領域最重要的宏觀理論了。我沒有仔細考究過這個理論的思想源頭,但是從他的內容來看,非常的人本。簡單來說,自由意志為王,你願意做的,滿足你基本需要的事情,能夠激發內部動機,你就更容易做好。那如果一件事我內心不想做,有沒有可能做好呢?有。把它變成你想做的。
    從這個理論就能看出來,它對於老鮑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自控」上。作為搞實證研究的,老鮑對於自控的定義還是比較狹隘的,無非就是去做你不想做但是長遠來看又對你有益的事。
    Ryan在1997年提出了能量活力模型【14】,幾乎和老鮑的研究是同時的。在這個模型里,把 「資源」稱作「活力」(Vitality),做一件事情可以增加的活力,也可以減少活力,取決於你是不是真心的願意去做。
    到了2006年,Ryan和Deci兩位老先生雙劍合璧,把老鮑來批判一番【15】。主要理由就是,你怎麼能認為自控指的就是你不想做的事呢?這個定義太狹隘了。自我控制好歹有個「自我」在裡面,要是自控就必須做你不想做的事,那不就成了「受控」了?自控行為也要分成自主/自發的自控,和被動的自控,自發的自控不但不會減少你的資源,還會增加活力,越干越有勁。
    從這個角度再來回答問題「保持「自控」會消耗人們有限的認知資源,從而影響人們的工作效率嗎?」未必,取決於你是被動的自控,還是主動的自控。

    b&>內隱自我控制理論(Implicit Theories of Self-Control)

    要說心理學這些思想都是有源頭的。內隱自控理論的源頭也是一位教科書級別的心理學家,Carol Dweck。Dweck的理論體系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增長觀。她提出了成就目標理論一個人做事情的目標可能有兩個:1、我要把這件事做好;2、我要從這件事中收穫經驗。當你持第一種目標的時候,你會迴避挑戰止步不前。當你持第二種目標的時候,你會不斷的進步,成長。後來她的理論進一步發展,就變成了「能力內隱觀」,如果你認為自己的能力是可以成長的,那麼沒有什麼可以阻止你成長。如果你認為自己的能力是止步不前的,那對不起了……
    了解Dweck的理論後,你很容易理解她的質疑:哪裡存在有限的資源,只不過是你自我設限,止步不前罷了。Job和Dweck從2010年開始,有一長串的研究,質疑有限資源理論,例如:

  • 當你相信你的自控力有限時,你在後續任務的表現會下降。【16】
  • 當你相信自控力有限時,你更喜歡偷懶。【17】
  • 沒關係,我們可以改變你的認知,讓你不再相信自控力是有限的,徹底告別拖延。【18】

從這個角度再來回答問題「保持「自控」會消耗人們有限的認知資源,從而影響人們的工作效率嗎?」答案是「你以為自控是不是有限的呢?」。

4、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作為一個苦逼的心理學研究者,長久以來,我們一直生存在科學鄙視鏈的最底端。兄弟學科經濟學和神經科學都在鄙視我們不夠科學。但是不得不承認,在心理學為了一個概念爭來爭去的時候,我們的兄弟學科已經在研究上捷足先登。
神經科學的解決方案簡單粗暴,什麼自控啊,資源啊,瞎扯啥啊,不要亂造概念,你先把它分解成最基本的認知過程:評估-決策-執行。【19】
我們的大腦里並沒有一個勤奮的小人,和一個懶惰的小人,只有一坨肉,兩斤多一點。這坨肉不會為了你是工作還是打遊戲而自相殘殺,它能做的只是處理信息。
未來20年,關於自我控制的研究,一定是在下面這個框架下進行的。

a. 評估。 當一個長遠的,收益更大的行動,和一個短期的,收益很小,或者沒什麼收益的行動,交給它來做一個四維尺度上的抉擇,它會怎麼辦?很簡單的一個方式,就是把四維空間簡化,把時間轉換成收益,也就是經濟學上說的「時間折現率」。每個人的折現率是不一樣的。大腦中有一個獎賞迴路,能夠對預期的收益做出反應,所有的信息最後都會轉換成獎賞迴路的激活。
b. 決策。 好了,現在都轉換成同一個時間點的收益了,兩個收益可以比較了。但是除了比較收益之外,你還要比較你的成本——你付出的勞動/努力【20】。大腦的背側前扣帶回(dACC)負責處理決策任務,它會選出投入回報比最優的方案。交給執行控制系統去執行。
c. 執行。背外側前額葉,輔助運動區,運動皮層等等一系列的腦區都與執行控制相關。他們負責向你的身體發出行動指令,指揮並且監督你的身體完成決策好的行動。

所以,不是因為你控制不住自己,才在工作中偷懶。這就是你做出的選擇。
自控不自控,是你當下的決策,無所謂保持不保持。工作了很長時間,你的大腦和身體疲憊了,工作效率下降,繼續工作已經無法帶來最合算的收益。你選擇停下來休息。這裡面又有自控什麼事呢?

當你回想自己曾經努力「自控」過的時候,不過是在給未來的偷懶找理由罷了。

參考資料:

【1】Baumeister,
R. F., Heatherton, T. F. (1996). Self-regulation failure: An overview. Psychological
inquiry
, 7(1), 1-15.

【2】Baumeister,
R. F., Bratslavsky, E., Muraven, M., Tice, D. M. (1998). Ego depletion:
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74(5), 1252.

【3】Gailliot, M. T., Baumeister, R. F., DeWall,
C. N., Maner, J. K., Plant, E. A., Tice, D. M., ... Schmeichel, B. J.
(2007). Self-control relies on glucose as a limited energy source: willpower is
more than a metaph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2),
325.

【4】Navon, D. (1984). Resources—A theoretical
soup stone?. Psychological review, 91(2),
216.

【5】Inzlicht, M., Schmeichel, B. J.,
Macrae, C. N. (2014). Why self-control seems (but may not be) limited.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8(3),
127-133

【6】Danziger, S., Levav, J.,
Avnaim-Pesso, L. (2011). Extraneous factors in judicial decis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17), 6889-6892.

【7】Xu, A. J., Schwarz, N., Wyer, R. S.
(2015). Hunger promotes acquisition of nonfood objec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2(9), 2688-2692.

【8】Bushman, B. J., DeWall, C. N., Pond, R.
S., Hanus, M. D. (2014). Low glucose relates to greater aggression in
married coupl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1(17),
6254-6257.

【9】Carter, E. C., McCullough, M. E.
(2013). Is ego depletion too incredible? Evidence for the overestimation of the
depletion effect.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6
(06), 683-684.

【10】Carter, E. C., McCullough, M. E.
(2014). Publication bias and the limited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 has the
evidence for ego depletion been overestimated.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5(823), 1-11.

【11】Carter, E. C., Kofler, L. M., Forster, D.
E., McCullough, M. E. (2015). A series of meta-analytic tests of the
depletion effect: Self-control does not seem to rely on a limited resour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4
(4), 796.

【12】Hagger, M. S., Chatzisarantis, N. L.,
Alberts, H., Anggono, C. O., Birt, A., Brand, R., ... Campbell, W. K. (in
press). A multi-lab pre-registered replication of the ego-depletion effect.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Baumeister, R. F. (2016). Charting the
future of social psychology on stormy seas: Winners, losers, and
recommenda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4】Ryan, R. M., Frederick, C. (1997).
On energy, personality, and health: Subjective vitality as a dynamic reflection
of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65
(3), 529-565.

【15】Ryan, R. M., Deci, E. L. (2008).
From ego depletion to vitality: Theory and findings concerning the facilitation
of energy available to the self.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2
(2), 702-717.

【16】Job, V., Walton, G. M., Bernecker, K.,
Dweck, C. S. (2013). Beliefs about willpower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glucose on self-contro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0
(37), 14837-14842.

【17】Job, V., Bernecker, K., Miketta, S.,
Friese, M. (2015). Implicit theories about willpower predict the
activation of a rest goal following self-control exer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9(4), 694.

【18】Job, V., Walton, G. M., Bernecker, K.,
Dweck, C. S. (2015). Implicit theories about willpower predict
self-regulation and grades in everyday lif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8
(4), 637.

【19】Botvinick, M., Braver, T. (2015).
Motivation and cognitive control: from behavior to neural mechanism.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6(1), 83.

【20】Kool, W., Botvinick, M. (2014). A
labor/leisure tradeoff in cognitive contro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3
(1), 131.


版權聲明: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我是來看笑話的。號召大家一起搬凳子看笑話,一起見證如此快樂的學術時刻。

題主提到的Roy Baumeister的自我損耗理論是吧。大約20年前,心理學家夫妻 Roy Baumeister 和 Dianne Tice烤了一爐巧克力曲奇,依此做了些實驗,然後提出了心理學上赫赫有名「自我損耗」(ego depletion)理論。簡單說,「我們的意志力是有限的,過度使用後它就會減少。」

這一理論在自90年代被提出後的二十年間,形成了龐大的研究領域。2010年,Martin Hagger 對相關研究進行了薈萃分析(meta-analysis),涉及83項研究的198個實驗,最終證實:「自我損耗」似乎是一個真實可靠的現象。

各種應用自我損耗理論的勵志科普書層出不窮,聲稱「一杯加了糖的檸檬水就能補充自制能力的內在儲量」,「人真的可以塑造自己的品格」云云。

最近逆轉了。

有人對2010年那次薈萃分析感到疑惑,比如Carter 和 McCullough ,他們採用更先進的方法對2010年的論文重新分析,結果什麼效應都沒發現。2015年進行了第二次薈萃分析,採用不同的數據,結果只是「非常微弱的證據」支持這個效應。

同時有人對檸檬水效應也提出了質疑,認為這麼短的時間內大腦不可能從檸檬水中獲取葡萄糖。於是一些淘氣的實驗室讓實驗者用檸檬水漱口——喝一口再吐掉,居然也有人恢復了自制力,摔!

2014年10月,美國心理科學學會(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APS)打算解決這個問題。具體情況一言難盡,反正結果就是將所有的實驗綜合在一起後,整體上沒有跡象表明 Baumeister 和 Tice 的原效應存在。

好了,你可以笑了........沒發現笑點?

二十年間被證明幾百次的真理,噗一聲,沒了~~
超悲劇的好吧~~

過去二十年信以為真的人都很難過。即便是提出質疑的人也同樣不好過——「我覺得置身於黑暗中,」Inzlicht在最近的一篇博客中這麼寫道,「我感到身下的大地開始震動,我不知道什麼是真的,什麼又是假的。」

有個詞叫「可重複性危機」。去年夏天的一項研究試圖嚴格複製100個心理學實驗,結果只成功重複了其中的40%.........大部分不可重複。都說可重複性是科學的基本原則之一.......但是!!什麼是科學精神呢,科學精神就是奮勇前進,雖然很容易跌跤。出點問題太正常,這時候笑一笑是更好的態度。困難算什麼,那不過是一種常態~

好吧,這事有段時間了。不過最近還是在知乎看到不少自我損耗理論的長篇大論的應用.......笑得面部肌肉酸痛,那份心情.......簡直了。


感謝邀請。從樓主的提問中,包含了兩個問題:第一,個體進行自我控制的時候,是否真的會消耗認知資源?第二,如果第一個問題中的條件成立,那麼在某一領域(如減肥)進行自我控制的時候,是否會影響其他領域(如工作)的表現?
我這樣理解應該沒錯吧?

首先說明一下自我控制是什麼,自我控制是指人們克服衝動、 習慣或自動化的反應, 有意識的掌控自己行為方向的能力 (Baumeister, Vohs, Tice, 2007)。也就是說,自我控制能讓我們決定我們要做什麼和不要做什麼

了解了自我控制之後,我們就能夠通過一些實證研究來探討樓主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自我控制會不會導致認知資源的消耗。實際上,在這裡需要區分兩個概念,按照新近的研究觀點,「認知資源」和「自我控制資源」實際上是兩種不同的東西。「自我控制資源」指的是與自我控制相關的認知資源,也就是說,自我控制只會消耗特定的認知資源,而對其他類型的認知資源(例如從1數到100,需要消耗認知資源,但是不需要自我控制)可能並沒有影響。所以,更加嚴謹的說法應該是:自我控制到底會不會消耗自我控制資源?如果會,那麼就證明自我控制是建立在有限的資源基礎上的,如果不會,則說明人們可以無限地使用自我控制這一技能。

那麼依據以往的結果呢,答案是會。一個比較經典的研究是
Baumeister等人在1998做的一個蘿蔔和餅乾的研究。這個研究的具體操作是,首先,告知來參加實驗的人(被試)要進行一項味覺測試,然後隨機把這些人分成AB兩組,對於A組被試,他們面前放著餅乾和胡蘿蔔,但是要求品嘗胡蘿蔔,而對於B組被試,則要求品嘗餅乾。兩組被試都品嘗完了之後,被試需要完成一項「無解」任務,比如在一個數據矩陣中尋找出一串有規律的數字,但是實際上並不存在這樣一串數字,而實驗的目的是測試被試到底能夠堅持多久(問題無解→想放棄→堅持→需要自我控制)。結果發現,A組被試堅持的時間更短,說明他們更不能進行自我控制。當然這個實驗是有點漏洞的,比如缺少不吃任何東西的對照組,或者有可能餅乾會提高人體的血糖水平從而提高任務表現等等,但是這個實驗引發了後續的很多實證研究,這些研究均支持上述的觀點,比如讓被試抵抗美食、酒精或色情圖片的誘惑(Gailliot Baumeister, 2007; Muraven,Collins, Neinhaus, 2002)或者要求被試在看電影的時候抑制自己的情緒反應等等,都會讓被試在隨後的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務中表現更差。那麼,這種自我控制資源消耗之後導致後續任務的表現變差的效應,就是自我損耗效應。(實際上,自我損耗這個東西現在是有爭議的,因為隨著研究的深入和細化,自我損耗代表的範圍太廣泛,而且容易與「疲勞」混淆在一起,而且有研究也表明自我損耗可能不存在,所以,我覺得把「自我損耗」換成「自我控制資源的消耗」會更合適,如果樓主有興趣,再交流)。

至此,樓主的第一個問題應該是得到解決了,確實,有實驗證據表明,自我控制需要消耗特定的認知資源,而且這種消耗會影響後續的需要進行自我控制的任務表現。

接下來回答樓主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在某一個任務中進行自我控制之後,到底會不會影響其他領域的任務表現?當然,前面的實驗已經證明了確實會影響後續的任務表現,但是前面的實驗並沒有考察自我控制的其他影響因素。實際上,自我控制還受到休息時間、個體差異、情緒和動機的影響。下面列舉一些證據:
1.休息:自我控制資源存在一個「再填充」的過程,比如睡一覺之後的自我控制水平會恢復。所以,很多時候午休是有意義的。
2.個體差異:有研究表明,通過自我控制問卷(測一個人的自我控制水平,通常包括類似這樣的問題:我能很好的抵制誘惑,從很不符合到很符合,1-5評分)區分出自我控制高和低的人群,結果發現自我控制能力高的人在完成「無解」任務時有更好的表現(Dvorak Simons, 2009)。因此,如果樓主是一個自我控制能力本來就比較高的人,那麼減肥這點小事根本不會影響到樓主的工作表現。
3.情緒:Tice 等人(2007)的研究表明,如果在完成前一任務(例如品嘗蘿蔔)之後,給被試發放一個意外的禮物之後,被試在之後的「無解」任務中也會有更好的表現,這是因為積極情緒具有一種能量激活作用,補充了被試的自我控制資源(這裡需要注意,收到禮物的被試與沒有收到禮物的被試休息的時間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心情好與心情壞,對你能不能自我控制是有影響的。
4.動機:有研究表明,如果被試意識到接下來要完成的任務非常重要,或者被試完成的任務與獲得的實驗報酬之間有關聯時,被試的任務表現會更好,即使前面已經消耗了自我控制資源(Stewart, Wright, Azor Hui, Simmons, 2009)。所以,如果樓主正在減肥,但是在工作的時候老闆突然說明天給你加薪,所以你要好好表現,這時候樓主的工作效率可能就提升了呢~
5.自我控制訓練:Oaten 和 Cheng (2006a, 2006b, 2007)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發現,如果讓大學生被試完成 2~4 個月的自我控制訓練(如健身、 財務管理),那麼相比沒有訓練的學生,他們在完成其他領域(如學習、壓力應對和情緒調控等 )的自我控制力量也得到了提高。

所以,結合上面的一些證據,其實就可以回答樓主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某一領域的自我控制雖然會影響其他領域的表現(但僅限於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務),但是這種影響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解答你的問題!


參考文獻:
Baumeister, R. F., Vohs, K. D., Tice, D. M. (2007).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6), 351–355.

Baumeister, R. F., Bratslavsky, E., Muraven, M., Tice, D. M. (1998). Ego depletion: 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5), 1252–1265.

Dvorak, R. D., Simons, J. S. (2009). Moderation of resource depletion in the self-control strength model:Differing effects of two modes of self-contro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5(5), 572–583.

Gailliot, M. T., Baumeister, R. F. (2007). Self-regulation and sexual restraint: Dispositionally and temporarily poor self-regulatory abilities contribute to failures at restraining sexual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3(2), 173–186.

Muraven, M., Collins, R. L., Neinhaus, K. (2002). Self-control and alcohol restraint: An initial application of the Self-Control Strength Model. Psychology of Addictive Behaviors, 16(2), 113–120.

Oaten, M., Cheng, K. (2006a). Improved self-control: The benefits of a regular program of academic study.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8(1), 1–16.

Oaten, M., Cheng, K. (2006b). Longitudinal gains in self-regulation from regular physical exercise.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11(4), 717–733.

Oaten, M., Cheng, K. (2007). Improvements in self-control from financial monitoring.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28(4), 487–501.

Stewart, C. C., Wright, R. A., Azor Hui, S.-K., Simmons,A. (2009). Outcome expectancy as a moderator of mental fatigue influence on cardiovascular response. Psychophysiology, 46(6), 1141–1149.

Tice, D. M., Baumeister, R. F., Shmueli, D., Muraven, M.(2007). Restoring the self: Positive affect helps improve self-regulation following ego deple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3(3), 379–384.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聊聊自控

自控是一種能夠通過改變想法、情緒和行為其能夠幫助個體達成他們的長期目標的能力。

Self-control is the ability to alter thoughts, emotions and behaviors in a way that helps individuals to achieve their long-term goals.——Baumeister et al., 1998

美帝心理學創始人William James)的觀點是,人們的心理資源是無限的,人們每天所展示出的自控力的不同是每天所利用的資源的數量不同造成的。

James生活的年代是19世紀中旬到20世紀初,這個觀點則是上世紀初提出來的。相比起來,心理學家Roy Baumeister則提出了相反的觀點:

人們每天的自控力之所以不相同,是因為自控力本身就是一種有限的資源,因此會在使用後減少。

換句話說,自控力就像體力一樣,會因為持續的使用而減少,需要通過休息放鬆來恢復


想像你面前放一碗糖果,要求你不要吃它,

你忍啊忍啊忍啊忍。

這個忍耐著不要吃糖的過程會消耗意志力,就像是運動會消耗體力一樣。當自控力用盡或者你覺得應該把自控力放在其他更需要的地方的時候,--咔,沒了

Baumeister等人用他們的實驗驗證了這樣的效應(1998)。在他們的一系列實驗中,被試先做了一件需要消耗認知資源的事情(比如強迫自己吃蘿蔔啦,抑制自身情緒啦,按照複雜的規定完成任務啦,很慘,感覺被試費不能給太少的),然後再和另外一些任務比較簡單、沒有認知負載的被試做相同的第二件事情。這個第二件事情呢也是有難度的,需要消耗認知資源的那種。


他們發現,如果一開始做了困難的任務的話,在之後的任務里的成績會降低。這個效應被命名為自我耗竭效應(Ego-depletion/Self-depletion)。

但是其實,,最後任務表現的好壞,不僅受到自控力的影響,還受到另外一個變數的影響

(? ? ?)?

就是........

一系列研究表明:自我耗竭效應是否存在,取決於人們是否相信這個理論

通過測量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常人理論(Lay Theory),來測量出人們是否相信自我耗竭效應。


例如,通過詢問人們對以下說法的同意程度,就能測量出他們是否相信自我耗竭:

在進行了費力的腦力勞動之後,你的能量會下降。你必須要休息才能夠重新補充能量。

After a strenuous mental activity, your energy is depleted and you must rest to get it refueled again.

來自蘇黎世大學的Veronika Job等人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分別在2010年和2013年於Psychological Science和PNAS上發表了相關的研究。最近又連續在JPSP上發了兩篇研究。


簡而言之,這個效應只存在於相信它的人身上。對於不相信它的人,它的效應甚至可能是反過來的:那篇2010年的研究證明,那些不相信自我耗竭理論的人認為,施展自身反而會激發(而非降低)自己的意志力。

同樣的結論不僅出現在實驗室條件下(2010),在日常生活中也出現了一樣的模式(2015):不相信這個理論的人,在需要高自控的環境里的自控力反而更高


作者提出的理論(2015)是:相信自我耗竭的人會在自控時激發保留精力的動機,從而增強休息的傾向。

就醬.

(`·ω·′)


APA的科普文章: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Willpower: The Psychological Science of Self-Control

Many people believe they could improve their lives if only they had more of that mysterious thing called willpower. With more self-control we would all eat right, exercise regularly, avoid drugs and alcohol, save for retirement, stop procrastinating, and achieve all sorts of noble goals. Take, for example, the results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s annual Stress in America Survey. The survey asks, among other things, about participants』 abilities to make healthy lifestyle changes. Survey participants regularly cite lack of willpower as the No. 1 reason for not following through with such changes.

In 2011, 27 percent of Stress in America survey respondents reported that lack of willpower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barrier to change. Yet although many people blame faulty willpower for their imperfect choices, it』s clear they haven』t given up hope. A majority of respondents believe that willpower is something that can be learned. Those respondents are on to something. Recent research suggests some ways in which willpower can in fact be strengthened with practice. On the other hand, many survey participants reported that having more time for themselves would help them overcome their lack of willpower. Yet willpower doesn』t automatically grow when you have extra time on your hands. So how can individuals resist in the face of temptation? In recent years, scientists have made some compelling discoveries about the ways that willpower works. This report will explore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self-control.

Lack of willpower isn』t the only reason you might fail to reach your goals. Willpower researcher Roy Baumeister, PhD, a psychologist at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describes three necessary components for achieving objectives: First, he says, you need to establish the motivation for change and set a clear goal. Second, you need to monitor your behavior toward that goal. The third component is willpower. Whether your goal is to lose weight, kick a smoking habit, study more, or spend less time on Facebook, willpower is a critical step to achieving that outcome.

At its essence, willpower is the ability to resist short-term temptations in order to meet long-term goals. And there are good reasons to do so.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sychologists Angela Duckworth, PhD, and Martin Seligman, PhD, explored self-control in eighth-graders over the course of the school year. The researchers first gauged the students』 self-discipline (their term for self-control) by having teachers, parents and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complete questionnaires. They also gave students a task in which they had the option of receiving $1 immediately or waiting a week to receive $2. They found students who ranked high on self-discipline had better grades, better school attendance, and higher standardized-test scores, and were more likely to be admitted to a competitive high school program. Self-discipline, the researchers found,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IQ in predicting academic success. Other studies have uncovered similar patterns. June Tangney, PhD, of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and colleagues compared willpower by ask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 complete questionnaires designed to measure their self-control. The scientists also created a scale to score the student』s relative willpower strength. They found the students』 self-control scores correlated with higher grade-point averages, higher self-esteem, less binge eating and alcohol abuse, and better relationship skills.

The benefits of willpower seem to extend well beyond the college years. Terrie Moffitt, PhD, of Duke University, and colleagues studied self-control in a group of 1,000 individuals who were tracked from birth to age 32 as part of a long-term health study in Dunedin, New Zealand. Moffitt and her colleagues found that individuals with high self-control in childhood (as reported by teachers, parents and the children themselves) grew into adults with greate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fewer substance-abuse problems and criminal convictions, and better savings behavior and financial security. Those patterns held even after the researchers controlled for the children』s socioeconomic status, home lives and general intelligence. Such finding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willpower in nearly all areas of life.

Defining Willpower

We have many common names for willpower: determination, drive, resolve, self-discipline, self-control. But psychologists characterize willpower, or self-control, in more specific ways. According to most psychological scientists, willpower can be defined as:

  • The ability to delay gratification, resisting short-term temptations in order to meet long-term goals.
  • The capacity to override an unwanted thought, feeling or impulse.
  • The ability to employ a 「cool」 cognitive system of behavior rather than a 「hot」 emotional system.
  • Conscious, effortful regulation of the self by the self.
  • A limited resource capable of being depleted.

Further Reading

  • Baumeister, R., Tierney, J. (2011) Willpower: Rediscovering the Greatest Human Strength. New York: Penguin Press.
  • Duckworth, A. (2011). The significance of self-contro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 2639-2640.
  • Duckworth, A., Seligman, M. (2005). Self-discipline outdoes IQ in predict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939-944.
  • Moffitt, T., et al. (2011). A gradient of childhood self-control predicts health, wealth, and public safet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 2693-2698.
  • Tangney, J., Baumeister, R., Boone, A.L. (2004). High self-control predicts good adjustment, less pathology, better grades, and interpersonal suc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2, 271-324.

這裡有個前提沒有被重視,就是個體本身的容量。舉個例子,一個水池,只要在裡面注水,那麼總是會滿的。但是如果這個水池的容量提升的速度大於注水的速度,那麼就不會滿。所以合理的自控能力就是提升容量的能力和提升自控能力的結合。那麼什麼是個體的容量,其實就是自我的修行。這塊包含的內容很多,而且各個個體之間也不一樣,因為短板不一樣。有的人是情緒干擾,有的人是能力干擾,有的人是體力干擾,還有的人是目標干擾。所以自我覺察和自我剖析是比較重要的技能。。沒有絕對,只有相對!


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自制力)
- [x] @朱常在
減肥中有一條定律,你不能空腹去減肥,餓了就得吃,拒絕食物的誘惑需要充足的意志力,意志力下降是血糖濃度不足,需要食物補充。
如果你已經成功抵抗了一個誘惑,那麼面對接下來的誘惑,自制力是增強了還是削弱了呢?【告訴你答案:削弱了】為什麼呢?

我們每天的意志力儲備像肌肉一樣,都是有限資源的。(我們的祖先多麼睿智,早早就發明出「竭志殫力」這麼精妙的詞。)抗拒每一個誘惑,都需要從理性軍火庫里取彈藥。庫存過低時,自制力就乖乖繳械投降了。—這叫「自我虧空」。

選擇越多,你的決策能力越差、自控能力越弱。

公元前49年,凱撒率軍團平定了高盧境內的反羅馬叛亂,回師義大利。途中,他在盧比孔河畔(The Rubicon River)思忖良久,踟躕不前。根據羅馬共和國的法律,一個將軍是不允許帶軍團跨過盧比孔河的,否則就被視為對羅馬的侵略和叛亂。凱撒在渡河前面臨的選擇:反,還是不反。凱撒做出決斷,率兵過河,引發內戰。馬鞍旁丟下那句著名的話,在歷史的塵埃中響徹了兩千年:「骰子已經擲出。」

做出決斷,就是一次「渡過盧比孔河」 ,跨過」不可返回之點」。消耗意志力的不僅僅是在選項中做出分析權衡,而是「擲出骰子」的行動本身,在於對放棄其他備選項的恐懼。
選擇必然帶來放棄,放棄必然帶來心理不適感。中文中的決斷,形異神似,都有破釜沉舟、壯士斷腕之感。

做決斷之所以耗費意志力,就在於我們只能依靠理性的力量,去克服天性中的怯懦、衝動、懶惰、自欺欺人和對不確定性的恐懼。決策者,你心中有一個凱撒大帝。

1、好的決策者,是決策極簡主義者。即減少所有不必要的決策。喬布斯和扎克伯格每天早上不用糾結穿什麼。你要是每天早上都在鏡子前糾結個把小時,決策力估計都損耗一半兒了

2、建立好的生活習慣, 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誘惑。最小阻力路徑最難以抗拒。扔掉冰箱里的垃圾食品,刪掉前男/女友的聯繫方式。

3、經常補充比較健康的零食。血糖提高,滿「血」復活。「意志力」是靠不住的,它如潮汐一般,常漲常消,在我們尙未覺察時已經投降變節。與其信自制力,不如信巧克力。

4、不要在意志力電量不足時做重大決定。下午四點半不適合重組公司,深夜不適合與跟男朋友分手。好的決策者,是那些懂得何時不能相信自己的人。?


有心理學的文獻證實了樓主的看法。自制力是一種資源,睡眠可以補充這種資源,人在正常活動的時候會逐漸消耗,一般來說早上自制力比晚上好得多。
你可以看下
Lost sleep and cyberloafing: Evidence from the laboratory and a daylight saving time quasi-experiment. 這篇文章,雖然不是講吃的,不過本質一樣的


我突然想給這個話題加上 釣魚 的標籤

看懂的同行點個贊吧


其實,最消耗注意力和精力的,是不合適的觀念所導致的過分的自我防禦意識,在防禦式的精神高度不間斷的集中過程中,會持續消耗過大的精力,常常會以神經、內分泌相關功能衰弱的形式表現出來,也就顯得疲憊不堪了。


首先說...自我損耗理論最近出了點問題,我們換個角度考慮它。說的弗洛伊德一些,與其說去「抑制」,不如去「升華」。打比方說,一個人生活在一個自控力很差的群體里,為了防止「意志力傳染效應」(指自控力差的群體容易影響他人,使原本優秀的人也開始變差),這個人不得不注意身邊自控力差的細節,以「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這樣一來就必須抽出注意力放在對抗上,我們稱其為「抑制」。換角度,每當自控力差的行為出現的時候,如果我們都想著「只要足夠努力用對方法,逃出這個環境就好了。」工作和學習的動力就隨之而來,這就是「升華」。簡言之,就是把不利的情緒變成有利的動力。來自尼採的一句話「那些殺不死我的,都讓我更強大。」


自控會,但是如果自控一段時間後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成自然,就不需要自控了


我來補充下竇澤南說的
講得比較深,請碎片式加工者繞讀。
我們倘若把積極心理學定義為可以通過對這類心理學的學習本身來使得自己變得更積極向上,那麼我們可以說:認為認知資源是有限的這一理論是一種消極心理學。其更本質的問題是在於,我們在給認知資源定性為有限的時候,或者我們把自我實現的最高需求看作不加限制,而僅僅關乎人的意志的時候,它實際上是一種在不確定性下強求客觀或者在確定性下強求主觀的傾向。

舉例,就像我們說人大腦的開發不到百分之二十,那麼對這個所謂的上限即百分之百開發的完全狀態的定義必然呈現不嚴密性或維度的單一性,不管是神經學上如何自圓其說。從發展的角度說,大腦不是一個在獨立的系統,發展的關鍵在於它在縱向上本身是依賴非線性條件不斷擴大其自身可能限度的,具有不可預測性,因為一旦考慮發展,就必然得考慮到與大腦自身無關的眾多複雜的環境因素,只研究大腦和周邊神經系統依然不夠,因為我們還要考慮整個人體在進化過程中對環境中非線性條件的利用。
你若是說人像《超體》裡面那樣對信息的掌控無所不能就開發了大腦的全部的話,那就是在說人的大腦違背了發展規律在其內部獨自瘋長。相反,按照完全適應的觀點,即綜合考慮了環境對系統影響的一切因素來說,每個人的當下的大腦都是百分之百充分發展的。

如果能理解以上所說,就不難理解:當我們在心理學上給人的認知資源和自控力一個限定的時候,對這個「資源」的定義是存在科學上根本的不嚴謹性的。而當我們把人的意志看作是可以決定其限度所在的時候,我們又從根本上無法給出定性定量,來說明我們應該如何合理分配努力來最大化控制自己。

之所以說心理學實在是個很扯淡的科學,是因為它具有確定性的部分和不具有確定性的部分實在各自分化的太遠了,它所跨越的學科的多樣性和矛盾性也日益突出。

當一碗雞湯讓你變得振作之後,你懷疑它是否對你有真正的作用。而一堆數據又讓你變得理性之後,你又懷疑自己是否能夠控制你自己。

啊~我也控己不住我己己了。。。


我本身有網路成癮,我認為提高自控力的有效方法,增加社會屬性,也就是與朋友發展關係,並從中獲得獎勵。並且我認為生命的意義就是發展,這種發展本能獲得成長時,意志力會提高。


最近看到的書恰好有描述,寫的比較亂,歡迎指正。
我們都在提認知資源的消耗,認知是什麼?
人的認知分直覺認知、覺醒認知。看到2*2=?你心中馬上就有答案,這屬於直覺認知。在比如朝向夕陽,你看到一個長發飄飄的女性背影,大腦中的直覺認知告訴你,這是一個美女。如果看到24*17=?認知直覺沒辦法幫助你,就會激發覺醒認知。例二也是同樣,如果X姐的背影曾給你留下深刻的映像,也會激發覺醒認知,讓你了解到「背景好看=美女」的對等式含義存在偏差。
當處於覺醒認知狀態下,腦思維處於衝刺狀態,不像平時的散步、聊天常態。更有可能對次要信息產生屏蔽。同時,重度的覺醒認知不符合人性的惰性習慣,如果超過一個量,就像電力超負荷運作一樣,最終會引來整條線路的跳閘。

既,在直覺認知下,消耗資源是微弱的,每個人都承擔的起;覺醒認知下,消耗資源要比直覺認知多,不是每個人都起長期覺醒認知的消耗。

自控就是覺醒認知,帶來的效率變化不完全是變好。
工作效率的是常態思維、直覺認知。既與行動相關的活動模式會隨著熟練程度的強弱而變化,直到一些大腦區域不在參與其中,最後變成直覺認知。
如果一項行動模式已經變成常態思維,又同時受到誘惑的影響,就容易屈從於誘惑。而自控就是這誘惑,擾亂常態思維。它重組的常態思維可能是你更好或更壞,但在認知消耗中,自控過程就是一個促發開關,激發你的覺醒認知。如前面提到,衝刺狀態的強度、長度增加,是會損壞大腦,更可能會忽視一些次要消息。
是否影響到工作效率?我覺得與工作形式無相關的自控誘惑,在工作時間促發,肯定會給效率帶來影響。與工作有關的的自控誘惑,要視情況而定。


歪一個樓,我用我的邏輯來嘗試解答,以下是我的思考的草稿:
如果思維是分層的話

  1. 有很多層
  2. 後面幾層上升到可以捕捉的意識
  3. 最後幾層可以轉化為長期記憶
  4. 邏輯思維的載體是語言,最後幾層的載體也是語言類似物

  1. 有的自控之所以消耗精力是否是其控制最後幾層的決策
  2. 如果在之前幾層的擾動上就下意識的抑制住,是否能夠做到使用更少『資源』來達到同樣自控的效果。這是不是所謂的『習慣』。

  1. 如果推理正確,那正確的自控手段是在思維還沒有凝聚成語言時(即你還沒有在心裡給自己說我想要幹什麼的時候)就將其控制住。這個是否為最佳的解決方案。
  2. 這種自控方式是否會上升到潛意識的自控,是否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人性格,操控著能否控制或者在後期能否廢除這種機制?

以上。

拋磚引玉


節食導致效率下降還可能是因為生理原因吧→_→
舉我自己的栗子。看武俠推理,分析奇葩說辯題我會越來越興奮腦子轉很快,思路也會越來越開;
而看完一篇文獻再看就感覺好累呢我的認知資源耗完了_(:_」∠)_


第一,自控力是一個人格健康的人必須具備的。
第二,自控力就像肌肉一樣是有力量限度同時也可以鍛煉的。
第三,回到你的問題,每個人的自控力肌肉是不一樣發達的,有的人可以井井有條地做很多事情,有的人連洗碗做家務都能耗盡自己的心力。 你該怎麼辦,別對自己有過分的不對的苛刻,同時通過小事去鍛煉自己的自控力肌肉,慢慢的就能自控更多的事了。基礎的自控力是必須的,就像60分及格一樣,先做到60分,再去想如果過分的99分100分的自控會不會佔據自己的心力。對吧,知識是把雙刃劍,千萬不能理解偏了。


自控是動態平衡的


不會

大部分人對認知的過程都不清晰

所以我同意最上面的那位朋友說的,大部分人只是懶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很容易讓人判斷出他「很好欺負」,應該如何改變?
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吃了那麼多苦,也沒變優秀?
如何解決空虛感?
執著和執迷不悟的區別是什麼?
總是夢到被追趕,怎麼回事?

TAG: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 認知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