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快的練好貝多芬的熱情?

彈肖邦的輝煌的大圓舞曲的時候,兩天就把整首拿下來了,當然,只是從頭到尾彈出來了,把基本的練出來了,要把整首曲子表達好還是要時間慢慢磨!但是,整整一個星期了,熱情第一章彈不到五頁紙,怎樣才能更快的把熱情彈出來!

關於練琴時間,以前小學的時候有過一段時間是我到目前為止的鋼琴生涯中練習時間最長的(8小時每天),現在完全沒辦法了,一天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四個小時的不定(四個小時封頂了),就我這個練琴時間,怎麼樣把熱情更快的彈出來!

重點:
熱情的節奏我完全hold不到,完全hold不到,完全hold不到,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第一頁紙還沒彈完就感覺節奏亂七八糟的了!


卸腰

你聽過錄音么?聽過多少次?

以前答案就說過,練成品曲目尤其是大型奏鳴曲或者鋼琴協奏曲之前,一定要非常熟練整首曲目的旋律和節奏。練習的過程中找音和找節奏的時間幾乎都是應該壓縮在總體練琴的十分之一內,這種練一星期節奏還蒙圈的明顯是準備工作沒做好。這種情況一星期居然能練5頁熱情我也不太明白你是咋練的……

欲速則不達,水平如果不夠或者準備工作不足的情況下不要貿然嘗試成品曲目。那玩意如果彈的半斤八兩的還不如正經彈點小通俗樂曲。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改分手分手練
改放慢練放慢練
改分句練分句

別想速度和完成速度
也先別想內涵
踏踏實實先把譜面上的基本做到,不錯音不斷不錯節奏

關注微信Yuan_Zhong_Qin,帶你見個逗比的鋼琴老師和它的教學視頻


欲速則不達。【慢練】很重要。

別看到慢練兩個字就急著撤。為什麼大多數人都知道鋼琴要慢練,我還是要來強調這個方法?因為很多人就是知道慢練有用,但就是做不到。

你說把握不到節奏,我猜你可能是我所想的那樣,想用盡量快的速度去彈下來,所以才造成節奏不均勻,或者你其實就沒有看清楚譜面的時值。

時值和節奏都是白紙黑字清清楚楚地寫在你面前的樂譜上,除非你看不懂五線譜,要不怎麼可能get不到節奏是什麼?

所以,我猜想你可能沒有真正慢下來練習。

一個事實:你如果能靜下來心來,慢慢地一個樂段一個樂段的啃,實際所花的時間,會比一邊著急著怎麼彈不下來,一邊一遍遍地重複樂譜,還要少。

但是,因為人不能同時做出兩個選擇,所以你作出一個決定,你就無法評估考量另一個決定的效率究竟是更高還是更低,你從根本上無法比較兩個決定分別所耗的時長。但是如果你作為一個老師,對比了大多數心急應付的學生,熱愛機械性地重複練習的學生,和耐心慢練的學生的差別,你會發現這個差別還是巨大的。

古人云,磨刀不誤砍柴工,通常都還事半功倍。

【慢練】是由【練習】向【演奏】轉變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式;【慢練】是克服困難樂段和所有華彩樂段唯一的有效方法。

舉個例子:普通人去健身房舉一個1kg的啞鈴,毫無壓力的輕鬆,可以拿著它流暢地完成各種動作。但是一旦換到20kg的呢?歪歪扭扭顫抖著手臂才能做完一個完整動作,甚至舉不起來。

解決方法是,通過不斷遞增的練習,讓肌肉有所增長,慢慢的你能舉著4kg,6kg,8kg做標準流暢的動作了,過了半年你舉20kg也很輕鬆,就像你當初舉2kg一樣。

類比到鋼琴練習上,一開始給你一首一閃一閃亮晶晶的小星星,你可以毫無壓力的視奏完成。但立馬丟給你一首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你可以像彈小星星一樣彈下來嗎?理所當然你要像4kg-6kg-8kg的進步一樣,從50,55,60的速度循序漸進。

我不知道你明白了慢練的重要性沒有,但是事實是,無論大多數鋼琴老師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用各種方式強調這兩個字,還是有大批大批的學生,回家了坐在鋼琴前,一遍一遍聽著錄音,卯足了勁往錄音里或者印象中原曲的速度趕,即使彈的磕磕碰碰也要照著這個速度趕完它;又或者是遇到了磕碰的地方會稍微慢下來,反覆彈幾遍,達到自己想要的速度又錯的比較少之後,便心滿意足地繼續彈。彈完了,從頭再來一遍。我猜題主可能是其中一員。

大部分人形成這種情況有兩個原因,一是 人是會習慣性地呆在舒適圈裡的。【注意力】作為鋼琴練習的一個重要學習器官,是對練習有著重大幫助的。重複性練習所消耗的注意力要更少一些,不調動大腦里的這個學習器官,只是機械性的用手指重複的話,會讓人感到更加輕鬆。反正花更長的時間形成手指的肌肉記憶,這個曲子也能啃下來,所以大部分人都無意識地喜歡用這個方式,卻沒有想著有意識的去調整一下,會節省大量的時間。

這裡還有一個誤區:手指形成肌肉記憶。肌肉本身是不會有記憶的,形成肌肉記憶和對手指肌肉精確的操控都是由大腦完成的。控制肌肉記憶的部位還是大腦,你手指肌肉的運動也是由大腦來操控的。所以可想而知,光靠著手指自己在動,而大腦不去思考,怎麼能完成一首曲子?而這樣練,曲子最終也能被完成並記住,是因為你即使無意識地機械性重複手指,還是會調動極少數一部分的大腦機能。去全力調動你的注意力,你大腦控制手指活動也會逐漸變得更靈活,形成肌肉記憶的時間也會更短。

第二個原因是大部分的老師口頭描述的不好,無法讓學生真正根本上意識到,哦,原來慢練是這麼一回事。如果不說清楚慢練的原理和好處,學生只會不屑一顧,包括我小時候作為學生的時候,啟蒙老師只是一個勁的和我說,這裡要慢練,那裡要慢練。為什麼要慢練?他根本不說,或者只是簡單說,慢練才能練好。所以我根本沒聽進去。直到換了老師才有所領悟。

所以如果你要更快的完成目標,那你就要更慢地去練習。

所以慢慢地一個樂段一個樂段的啃,要怎麼啃?

回到你說節奏get不到的問題上。

第一個原因是,你可能沒理解清楚譜面上標註的節奏。練習一首曲子之前,先看譜。譜面不只有音符的高低,還有各種表情記號和節奏記號。只要你慢慢地去弄清楚每個小節所有音符的時值和節奏,我相信你不會對節奏有任何問題。

如果你不能很快的看譜,或者對有些記號不是很了解,那你就聽名家們的錄音。但不能光靠印象去記憶旋律節奏,要舉一反三,用錄音去理解譜面上的各種記號和表情處理。這樣再難的節奏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第二個原因是,你即使看清了譜面節奏,你沒有慢下來練習,一心想著衝破理想速度,所以節奏只能到處磕磕碰碰。好的曲子速度再慢它也好聽,你要克服節奏問題,你一定要讓節奏都被正確處理。彈出正確節奏的方法,是簡單的識完譜面後,你練琴的速度必須下降到一個你能正確的完成每一個節奏的速度上(劃重點!!),這樣首先你對正確的節奏會產生記憶,相比之下,你一味追求速度的話經常彈出錯誤的節奏,大腦很難鞏固正確的節奏記憶。

最後說下我慢練的方法:

先根據曲子的速度,從節拍器40~60之間選一個節奏來,這個節奏是在你識譜以後能在十幾二十遍以內流暢彈掌握下來,沒有太多錯誤的。譬如說是60。60的速度下,我先完成這首曲子的第一個樂句,熟練之後,再完成第二個樂句。這個時候一二樂句組成了一個小樂段,然後就重頭開始練習這個樂段,直到這個樂段在60的速度下熟練。接著練習下一個樂句,以樂句為單位前進,以樂段為單位鞏固。中間有更困難的樂句時,降到節奏不會出錯的速度(通常困難的地方我會降到甚至30的速度),慢慢提到60也流暢了,再繼續。一般鞏固每個樂段的時候,我會連著前一個樂段的最後兩個小節彈,這樣可以避免一個問題,就是全曲都熟悉以後,樂段之間銜接不通順,還要另外花時間來理清楚。

現在以60的速度完成全曲,一般是不會如願以償的一遍通順的,遇到有磕碰的地方,還要停下來照著上一段的方法細細反覆。彈通順以後,就進到63的速度。這時候就不用像60的時候一樣反覆彈很多遍了,一般可以在幾遍內就熟悉,因為對比60和63的速度,從感覺上來說比較難被察覺到,所以以3的速度遞增為基礎的話,只要前一個速度能克服下來,後面的速度很容易完成。接著就是66,70,73,76,80……(因為我懶得做加法,直接跳到整數了)。

你可以借鑒一下,試個兩星期,再評估一下對比之前是不是效率有所提升。

如果你即使這樣練了,還是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還是不能突破離原曲速度還差得遠的某一個速度?可能是你還沒達到克服這首曲子水平。這裡引用史蘭倩絲卡老師書里的一段話來解釋:

一位從未受過正規訓練的學生,擁有的只是虛有其表的彈奏能力,卻堅持要學習格里格的鋼琴協奏曲。他可能極熱愛這首樂曲,願意盡最大的努力去學習,即使樂曲中有許多艱難的樂段是他目前不可能掌握好的,但是他仍然堅毅又用功地練著。老師及家人都必須耐心地忍受著他的練琴聲。或許一年後,他終於能從頭到尾地彈出第一樂章,然而卻有著一大串錯誤的音符。如果這位
心急的學生能依著他的能力,接受一些正確的指引,先彈奏幾首格里格的抒情小品(Lvrical Pieces)、門德爾松的無言歌、舒伯特的即興曲、肖邦的前奏曲和馬祖卡舞曲、斯卡拉蒂的奏鳴曲、莫扎特的幻想曲、 卡馬列夫斯基的小奏鳴曲之後,再來彈奏格里格的協奏曲,則這首協奏曲對他來說,一定較容易被掌握。因為經過了適當的訓練、知道了正確練習的方法,不僅縮減了他院線可能要付出的經歷與時間,也因為音樂表達能力的增強,格里格的協奏曲在他手中就更加悅耳動聽了。由上述的例子,我們深深地體會出:當我們意欲得到任何高貴及具有價值的藝術品時,絕對不要想有一點點的捷徑可走。

所以,根據你自己的能力,權衡一下,是要有意識的阻止盲目練習,動著腦子去慢練,漸漸克服所有困難的樂段和節奏;還是選擇去接觸更多一些適合自己能力的曲子,給自己一年的準備時間,一年之後再來接觸這首曲子?

我相信兩個對你來說都是比現狀更有價值的選擇。


我最近也在不停的練熱情,可以說是校考的本命曲子。剛開始是照著老師給的譜子和自己極大的熱情花一星期練完,然後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懟著練_(:з」∠)_,和著cd一起彈,居然達到了原速,當時開心的呀,還經常在同學面前炫耀...但後來自己不咋的拿著手機錄了一遍..感覺似乎在聽另一首不知道啥東西的東西. 現在手機里還有原來的那一份錄音,真的真的節奏亂,音不清晰,強弱亂改...

所以,不停的在尋找改進的方法,問老師同學啥的,然後也找到了這來,哈哈,緣分。現在練了快兩年這個曲子,就像王者一樣,把這個曲子重造,分手練,慢練,分聲部..

雖然現在節奏能穩下來,自己發現,貝爺的作品,莫下來其實很容易,但很吃基本功音階琶音啥的,但重點是速度和情感,所以我一直都在慢練,很偶爾的快練,來檢驗自己的成效。

加油吧
邊吃飯邊打字,居然打了這麼多_(:з」∠)_


剛好和我,撞曲了。
這也是我考試要拿出來的作品。
說點我的建議。
1.定速度,節拍器節奏型規規矩矩來三遍
2.對照視頻資源,把大師的處理和情感變化加上去,自己要心知肚明
3.找到旋律聲部並用重音加以強調,做到主次分明
4.熟練後,可把3拍合為一拍,按照4拍子來演奏。


我也最近在練這首,進度也是極其慢,差不多練了有三四個月了,還是覺得亂七八糟。當然一方面原因是自己沒有下功夫好好解決技巧問題,另一方面是曲子本身的深度很難去體會。
熱情是貝多芬晚期的奏鳴曲作品,其中有命運的動機。以前彈貝多芬的其他奏鳴曲,雖然不太理解,但至少譜子練熟了以後彈出來並不難聽,但是熱情不一樣,儘管譜子已經很熟練了,但總覺得突強啊什麼的自己彈出來怎麼那麼傻。
這就是作品深度決定的,我們需要細細琢磨每一句每一節的連接,需要體會更深的意味,需要好好分析各個聲部每個和聲走向。
音樂學院附中的孩子技術好的十二三歲就可以彈熱情,但是總少了那麼點東西,就是因為人生閱歷不夠不能理解不能詮釋作品。
可能我說的這些對初期練習沒什麼幫助,但是卻決定了能不能彈好這首作品。這是一首值得一生去研究的作品。


彈過的人來說說吧。
《熱情》彈了一年,從高一暑假到高二暑假。
這首曲子難度比較大,貝多芬的曲子都是。不在於技巧,在於理解和處理。但是貝多芬的曲子同樣有一個特點,就是越彈越簡單。

但是我不主張樓上的彈好之前聽錄音,這樣雖然識譜把握節奏整體快一些,但是你會把大師的處理不自覺地自己彈,但是因為不知道大師的理解,最後只能彈的不倫不類。
彈琴第一步首先是規整。音認全,節奏對,表情符號做到。

你節奏沒有把握,我感覺應該是第三頁的問題,重音沒有給上;然後是第四五頁五連音和六個一組的十六分音符。

第四五頁分手慢練,不要有畏難情緒。每一組音時值固定,單個音盡量彈的均勻。

多練練自然會好的。


推薦閱讀:

有哪些作曲家的作品編號用的不是op.而是其他字母?為什麼?
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你最喜歡的有哪些?
對於「四重奏在同一個作曲家的不同體裁作品裡,最重要」的觀點,你怎麼說?
拉赫馬尼諾夫的拉三是不是手沒有十一度以上的人不管多努力永遠彈不了?
舒伯特的流浪者幻想曲屬於古典時期的奏鳴曲嗎?

TAG:音樂 | 鋼琴 | 古典音樂 | 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 | 鋼琴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