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期間,美蘇兩國在武器和戰略方向上都犯過什麼樣的錯誤?

有沒有什麼類似二戰中日本犯的死抱大炮巨艦主義的錯誤?


10月23日更新:
戰略方向不敢亂講,就說說武器。
先講個前提,任何武器設計出來都是有目的的,所以除非目的本身被證偽,否則沒有哪個會是絕對的錯誤,而假設是目的本身的問題,那我們反而很難歸咎於武器設計。所以下面的這些「坑爹貨」應該理解成缺乏實戰意義,而不是說奇葩。
事實上,很多奇葩的武器事實上是存在非常重大的實戰意義的,比如最近被炒的很紅的M29核無坐力炮。事實上核無坐力炮是美軍五群制原子師中很重要的一環。這樣的東西就不能視為錯誤。
===========================
1、坦克導彈化
50-60年代興起,結果是產生了一大批導彈坦克,或者以導彈為主主炮為輔的坦克。
代表產物諸如蘇聯的IT-1,美國M60A2,MBT-70

IT-1(想像圖)

M60A2E1
結果,大家發現:
(1)純導彈不靠譜,主炮很多時候比導彈有用得多,而且當時導彈的可靠性也不那麼好。
(2)導彈為主主炮為輔也不靠譜,況且主炮兼容導彈發射的結果就是出現「死區」,也就是炮彈最大有效射程和導彈最小有效射程之間的間隙帶。謝里登就明顯有這個問題。
(3)橡樹棍是個坑,裝誰誰坑,謝里登,M60A2,MBT-70,死的一個比一個快。
雙方主戰坦克的研發遂回歸正軌。
====================
2、防空無控火箭
二戰之後,美國陸軍從德國那裡搞來了二戰末期搞防空技術的專家。當時對該用什麼替代防空炮大家都不清楚,美國陸軍提出搞無控火箭防空,於是就有了「洛基」(Loki)。這種火箭的初速度比高炮彈丸更高,所以理論上射高能夠更大,況且火箭可以齊射,能夠達到很高的瞬時發射密度,對敵方轟炸機群進行覆蓋。美國人為了研製這種防空火箭頗費了一些精力,結果後來發現,在「洛基」火箭、「奈基」導彈(當時是效率極其低下的最原始型號「奈基-埃阿斯」)和傳統的大口徑高炮之間,無控火箭表現最差。項目遂被腰斬。

洛基火箭。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火箭後來被改造為探空火箭,大受歡迎,一直使用到現在。
====================
3、核動力轟炸機
50-60年代確保相互毀滅戰略時代的產物,雙方都追求戰略力量的長的續航時間。為此雙方都想到了把核反應堆裝上轟炸機的妙法。其結果就是實驗性的NB-36H(看這名字就NB)和圖-95LAL或者叫圖-119。這兩架驗證機都只是驗證反應堆裝車的可能性,所以反應堆其實是不給發動機供能的。

NB-36H和一架似乎是B-50的伴航機

圖-95LAL
一番測試之後雙方得到了共同的結論:這條路走不通。飛機不是天生就會飛的,即便飛在天上沒什麼問題,可總得有一天下到地上(要麼降下來,要麼被打下來,要麼自己摔下來),而下來的這個過程實在受不了。再加上潛射彈道導彈的出現讓空基戰略核武器長航式巡航的意義驟降。
另提一句,洲際彈道導彈和潛射彈道導彈的出現就立馬判了一大批此前正在服役或者研發的戰略武器(戰略型的潛射巡航導彈SLCM、空射彈道導彈ALBM、洲際巡航導彈ICCM等等等等,這些概念在50-60年代都很紅,但自打ICBM和SLBM出現以後就全都銷聲匿跡了)的死刑。這些東西倒不能說是誰走錯了路,更好的描述是「時代的眼淚」吧。

AGM-48空射彈道導彈,因北極星服役而下馬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導彈坑掉了英國的空基戰略核打擊體系,此後英國人不得不靠美國人提供北極星維持戰略核打擊能力。

RGM-15潛射巡航導彈,因北極星服役而下馬

"納瓦霍"空射巡航導彈,美國空軍的洲際巡航導彈一共發展了3代五六個型號,然而在「宇宙神」和「大力神」可用之後就立刻被淘汰了。
=====================
4、「冥王星」SLAM

這可能是冷戰時期最喪心病狂的創意之一了:採用核衝壓發動機的導彈攜帶幾十枚核彈頭低空環繞全球飛行,可以根據要求在全球任意地點投下核彈。由於是核發動機,所以理論上航程是無限的。而且不僅核彈能造成殺傷,核發動機噴出的放射性物質、3.2馬赫巡航速度產生的巨大激波都會給沿途造成重大破壞。簡直是完美的核末日武器。
後來美國人想到了這樣一個問題:這導彈該怎麼試射呢?
計劃遂終止。
(當然實際情況比這個複雜,這個東西的更致命問題是洲際彈道導彈的出現使得洲際巡航導彈失去了實際意義。事實上《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的簽訂就意味著美蘇雙方對涉核兵器的態度已經比之前十幾年謹慎多了。)
=================
5、美國空軍的戰略偵察氣球,1956-1958

偵察氣球倒不是什麼特別糟糕的創意,這東西能上榜純粹是因為美國空軍的運作水平太蠢,實在太蠢,蠢哭了。
以下引自本人的一篇投航空知識未遂,現在已無投稿意向的文章(悲劇……),描述上比較長,但是可以當一個很長的笑話來看:

……就在不久之後的40年代末50年代初,被蘇聯爆炸原子彈所嚇到的美國人開始認真地假設蘇聯向西歐的進攻問題。由於對歐洲的常規軍力局面十分沒有信心,所以出於軍事目的,美國對東歐人民民主國家和蘇聯本身的偵察的重要性迅速上升。尤其是從朝鮮戰爭爆發之後,美國派出了大量偵察機在邊境線上(尤其是遠東地區的朝鮮-蘇聯邊境線和海岸線上)徘徊,甚至還有幾次越境偵察行動,蘇聯國土防空軍毫不客氣,僅在1950年就擊落了10架美國偵察機。美國人很快發現,使用RB-29、B-24、B-26、P-51一類的飛機對蘇東國家進行偵察無異于飛蛾撲火,因為以逸待勞的蘇聯人可以在雷達的幫助下坐等著美國偵察機落網,而一旦被擊落,飛機殘骸和飛行員都會成為蘇聯的口實,儘管美國人往往會拿出「導航故障、偏離航線」一類的借口,可飛機上的照相機並不會因此而消失,在如山鐵證面前美國人往往只能裝傻。更糟糕的是,這種方法即便成功也只能探查到邊境線內很近的地方,可蘇聯新興的原子、導彈試驗場和基地則普遍坐落於廣袤的西伯利亞。那些遠遠超過了B-29航程的地方美國只能望而興嘆。


在這種背景下,1950年7月,通用磨坊公司的查爾斯·B·摩爾(Charles B. Moore)用「天鉤」進行了4次攜載照相機載荷的飛行,從而向美國空軍展示了照相機氣球的概念。這種氣球可以藉助超高空的強風(所謂「急流」)飛越蘇聯,高度超過了蘇聯防空力量——就當時來講也就是各種截擊機——的攔截範圍。1950年11月美國空軍正式啟動了秘密工程MX-1594「金花鼠」(Gopher),研發氣球偵察系統。這種氣球可攜載225千克的載荷吊籃在21000米高度飛行至少16天,這高度是當時蘇聯的米格-15完全無法達到的——確切的說,當時的實用有人飛行器還達不到這個高度。


……

雖然「金花鼠」的成果很令人失望,可在1953年6月美國空軍還是準備把氣球偵察系統投入實用。計劃中的實用系統名為「孫子」(Grandson),很快又改為「灰背」(Grayback),空軍計劃代號武器系統(WS)119L。1955年WS-119L開始進行試飛,一百多隻氣球飛到回收位置的只有三分之一,這其中能成功半空回收的又只有三分之一。可是空軍此時已然拒絕了洛克希德的高空偵察機計劃,中情局所採納的U-2尚在研製,蘇聯的導彈技術和核技術突飛猛進——形勢非常嚴峻。艾森豪威爾在這一年向蘇聯方向提出了「開放領空」倡議,即兩方的偵察飛行器都可在對方領空自由飛行以證明雙方沒在備戰。蘇聯人聽了氣不打一處來——先不說主權不主權的問題,那時候蘇聯人有幾架能飛到美國本土再飛回家的飛機用10個手指頭就能數出來,可美國人卻在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地都有基地,開放完全是不對等的。蘇聯人不想暴露自己的軟肋,可美國人卻恰恰因此覺得一定是有所陰謀。吃了閉門羹之後,艾森豪威爾終於在1956年1月批准了WS-119L的作戰行動,名為「神殿」(Genetrix),對外宣稱則是探索北半球高空的「莫比·迪克·高」。由於艾森豪威爾本人對氣球偵察系統的可靠性是很懷疑的,美國空軍便進行了一次飛越美國本土的試驗「白雲」(White Cloud),實驗進行的非常不錯,成功打消了總統的疑慮。看來這種氣球還算是比較適合實驗的,或許也是因為美國人對本國上空高空氣流的變化掌握的比對蘇聯上空的好得多。


美國空軍建立了5處WS-119L發射場,分別位於蘇格蘭、挪威、西德(2處)和土耳其。氣球從這些地方釋放,藉助平流層的急流從西向東飛躍蘇聯和中國,在太平洋上空回收。不過,氣球的飛行高度被限制在16800米(55000英尺,128TT)和14000米(46500英尺,66CT)——在蘇聯人攔截的範圍之內,據說是為了不刺激蘇聯人在U-2出現之前就著手研發高空截擊機和地空導彈,可這也就意味著會有大量的氣球吊籃被蘇聯人擊落。雖然隨便想想就該知道這是個很荒唐的邏輯思路——難道沒有氣球蘇聯人不研製高空截擊機和地空導彈了?但空軍既然拍了板,氣球的研發部門只好照做。由於對外宣稱是大氣學科研活動,從1956年1月到7月美國人從夏威夷、沖繩島和阿拉斯加釋放了總計30隻研究氣球來表明自己沒有居心不良,此時似乎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可惜美國空軍的大員們的確是沒有動腦子——既然明知到很多設備可能會落到蘇聯人手裡,要是蘇聯將這一切公之於眾該怎麼辦?而且蘇聯人有什麼理由不去公布這些?


1956年1月10日,美國空軍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氣球戰略偵察活動:美國空軍第1110空中支援大隊從土耳其和西德釋放了總計9隻氣球(土耳其8隻,西德1隻),其中有3隻被成功回收。之後幾天的氣球活動效果也都蠻不錯,自此便開始了大規模的氣球釋放。2月4日蘇聯人總算明白過了味道來,葛洛米柯對氣球活動提出了嚴正抗議,宣稱這是「對蘇聯領空的赤裸裸的侵略」,兩天後艾森豪威爾被迫暫停了行動。截止此時,美國人一共釋放了516隻氣球,其中448隻是偵察氣球,照相機吊籃成功回收46個,而能提供有用照片的只有34個,總成功率不到6.6%——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前兩周獲得的成果,因為後兩周釋放的200多隻氣球大部分都被緊急行動起來的蘇聯國土防空軍擊落,經常是數日不會有一個氣球抵達太平洋。首先,不少氣球剛一升空就出了故障,或者乾脆就飛到不知道哪裡去了;在成功抵達了蘇聯領空的約380隻偵察氣球之中,超過300隻要麼被擊落,要麼因為故障和壓倉物損耗而過早落地;剩下那些不成功的氣球好歹算到達了回收空域,不過由於種種原因(比如不應答回收機的釋放載荷的無線電信號)沒能被成功回收,還有一些哪怕成功回收,卻因為照相系統的故障而沒法獲得照片。「神殿」的照片只涵蓋蘇聯和中國領土面積的一小部分(8%),大部分覆蓋了西伯利亞南部和中國北部。由於氣球的漂移路線不定,高緯度的特別令人感興趣的地帶根本沒能覆蓋到。憤怒的蘇聯人向世界媒體展示了其繳獲的吊籃——它們只裝著偵察照相機,根本沒什麼大氣學設備。美國人低劣的謊言沒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先機和便宜,反而讓艾森豪威爾在國際上抬不起頭來,因此又成了氣球偵察的懷疑論者。很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神殿」行動的最大成就竟然是大氣學科研問題上的——北約通過用雷達跟蹤這些氣球,對高空風帶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而這對當時仍在研發的U-2工程恰恰有著不小的幫助。當然,這不是美國軍方第一次對公眾撒謊,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WS-119L的成功回收率如此之低,除了那個年代電子設備和氣象預測的不可靠性之外,最大原因在於氣球的飛行高度是由U-2而非氣球本身決定的。艾倫·杜勒斯試圖藉助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教給柯蒂斯·李梅一個道理,即在對共產主義陣營的戰略偵察任務中,空軍只適合給中情局打下手。可惜中情局的好日子也沒過幾天。4年後的1960年,U-2在烏拉爾被擊落,飛行員鮑威爾被俘,赫魯曉夫舉著U-2殘骸的照片在聯合國大會上羞辱美國代表,曾經吞噬了無數偵察氣球的北極熊也擁有了捕獲高空偵察機的利爪了。

…………


美國軍隊是一個以內鬥知名的體系,軍種間因預算而產生的仇恨絕不亞於日本舊陸軍舊海軍間的齟齬。遠有一日航母「合眾國」號,近有JSF的各種討價還價,陸軍搞著天價的FCS,陸戰隊連遠征隊的軍服都統一不了。正在空軍被「神殿」搞得焦頭爛額的同時,美國海軍也在用「天鉤」進行實驗,甚至表達出了希望將其用於偵察的願望。而當中央情報局作為一個「民事組織」加入戰團之後,局勢就變得更複雜了。1956年7月4日,U-2執行了對蘇聯的第一次偵察飛行,蘇聯人很不高興但無可奈何。當然,同樣不高興的還有美國空軍。1957年1月,總結了「神殿」的經驗教訓,美國空軍的空中研究和研發司令部(ARDC)啟動了一項新的氣球偵察工程,代號WS-461L。新系統採用改進的氣球,可以在30千米(100000英尺)高度飛行近一個月,超越蘇聯的任何防空系統所能覆蓋的最大高度。目的只有一個:打倒U-2(以上划去)偵察蘇聯!新設備絕不是蓋的,為了在該高度獲得高解析度照片,伊泰克(Itek)公司研發了新的HYAC-1全景照相機系統,其擁有12英寸(30.5厘米)焦距F/5透鏡。藉助繞軸旋轉透鏡,HYAC-1可獲得120°視場的高解析度照片。這種相機後來被用在了「日冕」(Corona)家族偵察衛星上。


WS-119L氣球藉助冬季急流從西向東穿越蘇聯,WS-461L則使用更高的夏季急流,方向相反。就像「神殿」越境飛行中的WS-119L氣球一樣,WS-461L氣球的載荷吊籃也藉助無線電指令解脫。由於該系統有時會在WS-119L上失靈,新的氣球還有可選備份方式,在固定時間之後解脫吊籃。

WS-461L在1958年春季準備好投入使用,在美國上空進行的試飛效果挺好。艾森豪威爾本人對氣球照相偵察態度很曖昧,但是美國空軍拍胸脯道:蘇聯人絕沒有能力攔截這些氣球(而事實也很快就證明了空軍無與倫比的正確性)。由於在前一年蘇聯人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深深地刺激了美國大眾和決策圈,艾森豪威爾終於向軍方做出了若干妥協(注),WS-461L便借了這股東風。

註:在蘇聯人獲得太空優勢後,在美國許多過去不允許軍方涉足的領域放寬了限制。比如在這之前美國決策圈對發射衛星得到的共識是:絕不能讓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由軍用導彈發射,不然就可能造成太空競賽的軍事化。因此陸軍被禁止用其中程導彈進行一切相關試驗,否則人類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就很有可能至少在1955年升空。充滿諷刺意味的是,蘇聯人用來發射「人造地球衛星1號」的是一枚純正的軍用R-7"洲際導彈,而最後美國人發射「發現者1號」的則是另一枚純正的軍用「木星」C中程導彈)


WS-461L的最初計劃是在1958年6月展開行動。總統猶豫不決,但是HYAC-1的高質量圖片和對蘇聯洲際彈道導彈工程的急切情報需求最終使得艾森豪威爾在1958年6月末做出了批准決定。也就是說,計劃時間從6月調整到了7月。這次越境飛行行動名為「坩堝」(Melting Pot),氣球從日本以東海面上的美國海軍「溫德姆灣」號(TCVU-92)上釋放——這是一艘二戰時的護航航母,被改裝用于飛機運輸。像往常一樣,該行動被宣布為一系列科學氣球發射。為了圓故事,沒安裝照相機系統的7隻WS-461L氣球(序列號S-423到S-429)在7月3日到11日間從太平洋的多個地點釋放。在接下來的三天中,三隻實用WS-461L氣球(S-430到S-432)發射,隨後又發射了3隻「圓故事的」。偵察氣球的飛行一切正常,顯然是未受到威脅地通過了蘇聯領空。然而吊籃解脫時間被錯誤地設置成了400小時——因為假如乘著原定計劃中6月的急流,氣球可以在這個時間之內很輕鬆地達到北約空域,但是7月的急流明顯弱了很多,氣球的速度也降了下來,情況於是就完全不同了。最令人無語的是,美國空軍的相關人員明明了解這個事實,可是就沒一個人想到:要麼撤掉計時器,要麼在計劃確認推遲之後哪怕稍稍延長計時器的時間。結果氣球運行一切正常,可惜在波蘭上空計時器就到了時間,三個「大禮包」坐著降落傘從天而降。


當蘇聯人宣布在波蘭找到了三個美國偵察氣球的吊籃的時候,覺得被老部下欺騙了的艾森豪威爾「發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火」。偵察行動泡了湯,讓蘇聯人抓住了把柄在國際社會上好一番奚落,最新最尖端的相機落到了蘇聯人手中,美國空軍愚蠢而僵化的官僚機制使得「坩堝」行動以最壞的結果收了場,而這也意味著美國氣球相機偵察行動(至少在官方意義上)的完結。WS-461L於1961年正式終止,仍在封存的氣球都被銷毀,不過該工程在隨後的多年間仍是高度機密——雖然蘇聯人已經宣傳的路人皆知,但美國空軍還是要保個面子,不然議員大人們的彈劾信就怕是要塞滿五角大樓了。

WS-119L

WS-461L從「溫德姆灣」號發射

=======================

想到新的再補充。


長文,不定期更新。
檢討冷戰時期的美國軍事戰略,首先要註明一點:軍事戰略與國情和國際形勢密切相關,軍事戰略指導下的軍事行動的失敗並不能認為是軍事戰略的失敗。
縱觀冷戰,美國軍事戰略共計三個時期,常規力量「遏制時期」(1946-1952)、核力量「威懾時期」(1953-1980)和核常兼備「徘徊時期」(1980-1992,又稱「緩和時期」)。

第一時期:遏制時期。
美蘇兩極主導的冷戰格局體系開始形成,美蘇開始進行除直接戰爭之外的全面對抗。美國杜魯門政府決心「遏制蘇聯的擴張」,在軍事上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樣本,聯合「北約」組織內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隨時與蘇東集團在歐洲或遠東進行大規模常規戰爭。
「遏制戰略」是美國成為超級大國後面向世界格局首次制定的國家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它準備的主要是二次大戰式的全面常規戰爭,在冷戰初期即暴露出兩大問題:
1、對核武器在政治、軍事、文化方面的巨大作用認識不足。這一時期美國軍界普遍有把核武器當做常規武器使用的傾向,大量「核火炮」、「原子地雷」等武器出現,對核武器的在政治上的敏感性缺乏認識,在外交活動中動輒以核武器相威脅,當威脅失敗是又未能做好捲入地區常規戰爭的準備,因而往往手足無措。

上圖,美國M65型280mm原子炮,1953年5月25日在內華達州進行了第一次核炮彈試射,隨即立即將一個戰術核炮營部署到萊茵地區,1953年7月朝鮮停戰後又部署到南朝鮮。如果東西方開戰,美國會毫不猶豫的使用這種武器,即使把西德打成一片廢土也在所不惜。

上圖,1946年十字路口行動中參與核爆炸實驗的長門(?)號戰列艦。其實不僅海軍,陸軍也組織了大量的核爆炸後效研究,事實證明,一個傳統的美國陸軍野戰師在經歷7-14枚戰術核炸彈的打擊後就會失去戰鬥力,這更加助長了美國軍界的「核子狂熱」。
2、美國軍事體制和軍事工業不了解、不適應新時期的有限戰爭(中國亦稱為局部戰爭)。「遏制戰略」的實施增強了美國的霸主地位,但也帶來了更大的風險。在20世紀40、50年代,蘇聯在核武器和載具方面打破了美國的壟斷,有力削弱了「遏制戰略」。而朝鮮戰爭,則徹底暴露了美國「遏制戰略」的內在矛盾和固有問題。
朝鮮戰爭爆發,尤其是志願軍大規模入朝後美國朝野上下對是否在國內進行大規模動員、軍事工業在何種程度上擴大生產、是否要在不同戰略方向上抽調主力部隊、是否利用地區盟國等方面爭論不休,這說明美國在戰略文化和心理上尚未做好駕馭地區、稱霸世界的準備,戰略思想粗糙,內外行動倉促。朝鮮戰爭結束後,美國立即調整了軍事戰略,「遏制戰略」破產。

上圖,美國總統哈里·S·杜魯門,「遏制戰略」的代表人物。
------------------------------------分割線同志-------------------------------------------------------------------------
第二時期:「威懾時期」。
1953年美國在朝鮮戰爭中的失敗以及蘇聯對核武器的逐步掌握,
宣告了美國「遏制戰略」的破產。核武器空前的破壞力以及核武器載具的飛速發展,使美國「兩洋屏障」帶來的地理優勢和心理安全感蕩然無存。美國再也無法僅靠傳統的海軍或陸軍來保衛自己了,原子武器成為軍事發展的核心命題,一切以核為綱!為此,美國放棄了「威懾戰略」時期的「打一場允許使用核武器的常規全面戰爭」,而改為「打一場玉石俱焚的全面核大戰」,這一時期。被稱為「威懾時期」。
一、威懾第一紀元(1953-1960,向劉慈欣先生致敬!)。
這一時期即以艾森豪威爾的「大規模報復戰略」為核心,認為:核武器的投送速度和打擊強度都遠超以往,核大戰一旦爆發各交戰國根本不會有足夠的動員與準備時間,因此常備軍建設應注重高戰備和高機動,準備隨時同蘇聯一場「48小時決勝負」的閃電核大戰,強調依靠核武器和戰略空軍制勝。在軍事建設方面,主張裁減龐大的常規軍力,重點發展核武器和戰略空軍;以雙邊條約和軍事同盟擴展海外軍事基地,形成對蘇東集團的軍事包圍網;以「核威懾」為國防建設的基礎,軍事鬥爭準備立足於「大打」。同時期蘇聯的「火箭核戰略」在主要問題上美國表現出了驚人的一致。

上圖,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大規模報復戰略」的代表人物。
1957年後,由於蘇聯在核彈頭數量、洲際導彈和人造衛星方面已經取得長足發展,在戰略核力量方面縮小了與美國的差距,於是美國對「大規模報復戰略」又進行了調整:一是「新面貌戰略」。該戰略強調在相互威懾的情況下,美國應當加緊對蘇聯核打擊的防禦,建立攻防兼備的核武裝而非一味追求壓倒性的核優勢。為此,美國必須迅速發展和部署洲際彈道導彈和潛射核導彈,建立「三位一體」的多元核打擊力量,以保存足夠的反擊能力;建立早期警戒系統,加強對蘇聯戰略攻擊的預警和防禦;戰略轟炸機實現分散配置,實施高水準的戰備值班和警戒措施,以在蘇聯核突擊時減少損失;大力發展攔截洲際彈道導彈的技術。

上圖,「大規模報復戰略」時期的重點工程,美國戰略空軍與空基核力量的脊樑,戰略轟炸機領域的傑出代表,設想中炸平地球的主力,B-52戰略轟炸機。

上圖,康維爾F-106截擊機,這一時代加強對蘇防禦的產物,1959年交付美軍。

UGM-27「北極星」潛射彈道導彈,1960年7月第一次成功發射,美國海基核力量的先聲。
二是「分階段威懾戰略」。該戰略是1957年由亨利·基辛格在《核武器與外交政策》一書中提出。他認為:「大規模報復」會導致全面毀滅,不會有全面的勝利,實際上也無法進行報復。這種戰略使美國失去了迴旋餘地。因此,應在不引起全面核戰爭的限度內,打一場在局部地區使用核武器的有限戰爭(那麼,「局部地區使用核武器」與「全面使用核武器」的那個閾值在哪?我怎麼知道對手是想小打一下而不是真打?我怎麼知道對手知不知道我是在小打一下而不是真打?「猜疑鏈」不光存在於三體人和地球人中間,地球人中間也存在)。他把核武器分成戰術、戰略的兩種,主張針對有限目標分階段使用戰術核武器。

上圖,基辛格設想中的「戰術核武器典型」——MGR-1「誠實約翰」短程火箭(這玩意並沒有制導系統),服役至上世紀80年代初,前後生產了近萬枚,可攜帶一枚1500磅彈頭,射程35千米,當然他也可以配備W7和W31型核彈頭在自殺距離進行攻擊。
粉墨登場的「大規模報復戰略」並沒能解決杜魯門留下的問題:核大戰時代常規力量將往何處去?核武器面前常規兵器到底有何作用?最重要的還是——核大戰時代常規局部戰爭怎麼打?如何使用核武器而又不使衝突升級成核大戰?這些問題仍然亟待解決,但在當時美蘇愈演愈烈的「核子狂熱」下,這些問題都被暫時掩蓋了,軍事專家和將軍們都瘋狂的嚎叫著:核彈頭!更多的核彈頭!這種狂熱,將使美國在之後的越南戰爭中付出慘痛的代價。
----------------------------------------------------------分割線同志---------------------------------------------------------------
二、威懾第二紀元(1961-1968)。
這一時期以肯尼迪「靈活反應戰略」為主。
「大規模報復戰略」並不能制止局部戰爭的發生,而發生局部戰爭後美國又無法實行核打擊,這就使美蘇兩國在古巴核導彈危機中處於十分尷尬的地位:因為無法預料開火後能否不升級或者何時升級為核大戰,所以根本不敢開火;而不使用核武器,軍隊又缺乏新時期高技術條件下常規戰爭的經驗。核武器也無法用來對付風起雲湧的亞非拉民族解放與反帝反霸事業浪潮,1954年法國殖民軍在印度支那失敗,1958年黎巴嫩人民掀起反對親美夏蒙政府的革命,1959年寮國人民發動了抗美愛國戰爭,美國急需衝上一線打垮亞非拉的民族革命運動。同時,在用核武器對別國實行威懾時,也把美國置於對方核力量的威脅之下,核軍備競賽瘋狂升級,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堅決反對。因此,1961年約翰·肯尼迪總統上台時,提出了「靈活反應戰略」。

上圖,古巴核導彈危機時美蘇兩大國在緊張對峙的同時進行了頻繁的外交接觸,聯合國舞台上的政治鬥爭也成為角力的焦點。
「靈活反應戰略」主張:採取發展核軍備和常規軍備並重的方針,發展多樣化軍備,以核力量為「盾」進行威懾,以常規力量為「劍」進行特種戰爭和局部戰爭,注重加強常規力量建設,準備以「逐步升級」的方式打「兩個半戰爭」(在亞洲、歐洲與蘇聯、中國各打一場大規模全面戰爭和亞非拉地區的一場小規模局部戰爭)。「靈活反應戰略」後來又有所發展。1964年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又提出了「限制損傷戰略」,主張要制止戰爭的爆發,美國就必須擁有能夠徹底摧毀蘇聯的能力,同時擁有一旦發生戰爭時可用來減少損失的手段,即在蘇聯戰略核打擊部隊發射導彈之前,便將其摧毀在地面上。開始時美國重點發展針對蘇聯戰略轟炸機的防空力量,後來逐漸加強了對彈道導彈的防禦措施。

上圖,奈基防空導彈家族,一度是美國本土防空力量的核心,可以攜帶核彈頭對來襲的蘇聯戰略轟炸機進行範圍打擊,還曾部署到歐洲、韓國、中國台灣等地。
1964年,約翰遜政府又制定了「確保摧毀戰略」,認為只要在核打擊力量上取得壓倒性的優勢,即使受到蘇聯的戰略襲擊,仍能以殘存兵力即「第二次打擊力量」對蘇聯的城市實施報復性打擊,一舉消滅其人口的1/4到1/3,工業的2/3,徹底滅亡蘇聯。為此,美國必須擁有1200枚「民兵」導彈(後改為1000枚,請注意這一數字是折衷的結果,當時空軍要求至少需要一萬枚「民兵」,而國會預算單位則表示該型導彈數量超過450枚就已經「意義不大」,所以1000枚的裝備數量根本不是軍事角度精確計算得出,而是麥克納馬拉與柯蒂斯·梅勒在約翰遜撮合下相互妥協的結果)、
41艘核潛艇和若干轟炸機。

上圖,「民兵」導彈發射井,美國陸基核力量的中堅力量。

肯尼迪「靈活反應戰略」及約翰遜對其的發展是美蘇冷戰白熱化時期美國國防戰略的重要調整,對軍隊體制機制進行了改革,更加重視常規力量的應用,但面對蘇聯咄咄逼人的追趕勢頭,美國除了增強核力量外並沒有很好地反制措施,總體上存在兩大問題:

1、
投資過大損害國力。這一時期美國軍事投入追求規模大、水平高,大量核常武器建設項目全面鋪開,1956-1967年間美國部署了41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和
5000餘枚北極星導彈,耗資640億美元,而部署的高峰1959-1964年間,僅這一項目就耗費了海軍總預算的12%左右,嚴重損耗了美國國力;

2、
對局部戰爭仍然缺乏合理認識,深陷越戰泥潭。美國的軍事戰略體現出明顯的進攻姿態,為圍堵蘇東社會主義集團壯大,美國四面開花與蘇聯展開較量,隨越南戰爭
的發展而逐步升級,到1973年美蘇地中海對峙達到頂峰,美國對海外的過度投入使國內經濟雪上加霜,迫使尼克松時期不得不謀求緩和,喪失了冷戰中的進攻地位,陷於嚴重被動。


第三時期:徘徊時期

一、無奈的妥協——現實威懾戰略(1969-1980)

1970年,理查德·尼克松上台後,在收拾越南戰爭殘局的同時,制定了「現實威懾戰略」。

尼克松的「現實威懾戰略」不謀求軍事力量的絕對優勢,改以維持「充足的軍事力量」;重新界定美國的利益觀和美國的力量觀;推行總體力量方針,將盟國的軍事力量納入美國的戰略計劃;全面從世界各地收縮軍事力量,避免再次捲入越戰之類的常規戰爭;將作戰指標由「兩個半戰爭」降為「一個半戰爭」,即取消了與中國進行全面戰爭的可能;進一步確認了核戰爭的「升級」特性,將戰爭形式確定為戰略核戰爭、戰區核戰爭、戰區常規戰爭和小規模局部戰爭,摒棄了「要麼不打要麼大打」的傳統思維;在外交上謀求聯華制蘇,通過談判與蘇聯達成一系列妥協。

這是美國二戰後最具根本性的全球戰略調整,並使美蘇戰略對峙局面穩定化。第一,美軍在裁軍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減輕了包袱,為進一步改革軍隊積弊打下了基礎。第二,美國在海外基本不使用武力,改善了外交環境,並在阿富汗戰爭爆發後取得了對蘇聯的政治優勢。越戰結束後,美國迅速撤出越南,自此將近20年里,美國再未大舉動兵,這被認作是美國軍事力量的「蟄伏期」。

進入70年代,美國又開始實施以打擊對方軍事目標為主的「實戰型」核戰略
(1970-1975)。這一時期,蘇聯核武器的數量、質量都已相當逼近美國,雙方的核武器都已實現小型化、精確化,蘇軍在西歐已經建立起強大的攻擊能力
和物質儲備,靠打擊蘇聯城市與人口已難以剝奪蘇聯的戰爭能力並保護西歐,因此美國在這一時期更加註重對蘇聯武裝力量直接施以打擊。1974年尼克松政府的國防部長施萊辛格明確提出以「打擊軍用目標為主」的方針,並在1979年由卡特政府的國防部長布朗確定為「抵消戰略」,確立了以突擊蘇聯核力量和常規部隊基地來遏制蘇聯入侵的思想。

潘興-2中程導彈,1974年上馬研發,對東歐精確打擊的柱石。

BGM-109「戰斧」巡航導彈,1972年開始研製,「實戰化」戰略的新寵。

關於美軍逃離越南的報道,越南戰爭是美國永遠的痛,其影響將持續數十年時間。

「現實威懾戰略」的核心是美國力量的節約和收縮,主要依靠美蘇間的核均勢及美中蘇之間的力量均勢來保證。但「現實威懾戰略」在蘇聯的競爭與擴張面前顯得十分軟弱,結果均勢搞不成、緩和保不住,反而出現了在軍事力量對比上對蘇聯有利、在地區爭奪方面「蘇攻美守」的戰略態勢。蘇聯不僅大舉滲入非洲南部、東南亞和中美洲地區,並於1979年底突然入侵阿富汗,逼近海灣地區,使西方世界震動。至此,美蘇緩和破裂,雙方立即展開全面對峙。

堅持抵抗的阿富汗游擊隊,蘇聯入侵阿富汗為美國的困境帶來轉機,蘇聯陷入長期戰爭,被認為是蘇聯全球戰略的毀滅性失敗。

總的來說,「現實威懾戰略」為美國帶來了寶貴的和平,也為美國軍隊的升級換代爭取了時間。

比翼齊飛的鷹和戰隼,在緩和時期尼克松、福特、卡特的收縮為美國軍隊加快現代化創造了條件,這三位總統的時期類似「文景之治」,靠休養生息為之后里根的意氣風發創造了條件。

---------------------------------------------------------------分割線同志-------------------------------------------------------------

第三階段:徘徊時期(1980-1992)

經過越南戰爭後的痛苦轉身,美國吸取了陷入越戰泥潭、嚴重損耗國力的教訓,決心加強歐洲部署和軍隊質量建設,不在貿然投入地區事務與對蘇遏制,以此「節約鬧革命」。但蘇聯國防力量的飛速發展使西方國家集團感受到嚴重威脅,經過休養生息的美國也決心加強軍備,對抗蘇聯咄咄逼人的擴張勢頭。1981年里根執政後,提出了「新靈活反應」戰略,決心通過軍備競賽和海外部署推行威懾戰略,爭取「不戰而屈人之兵」;同時堅持核常兼備的武裝力量建設思路,重視打好小規模的局部戰爭,謹慎的設定目標和研判局勢,快打快撤,不再陷入第二個越南。

1、推行「多層次威懾」方針。不僅在戰前強調強大的威懾力量以避免戰爭,在捲入戰爭後也要逐步執行威懾,避免戰爭規模無限擴大,並爭取有利於美國的停戰。以「前沿防禦」—「升級威懾」—「全面報復」三步走的形勢逐步擴大戰爭,增強了軍事和外交政策的靈活性。

2、加大戰略防禦投入。以「確保生存」代替「確保互相摧毀」理論,參考1982年丹尼爾·格雷厄姆的「高邊疆」研究報告,以反彈道導彈技術削弱蘇聯核突擊實力,實現對蘇聯的核優勢。1983年3月,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戰」計劃,著手建立以太空定向能武器為代表的多層綜合反彈道導彈體系。

3、對蘇戰爭立足於長期化。美國認為,在核戰爭逐步升級的情況下,有可能要與蘇聯進行長期的常規力量對峙甚至是直接對抗,在歐洲大打常規戰爭是很有可能的,因此美國加大了對西歐的力量部署的投送能力建設,力爭先發制人突擊蘇聯重要節點和薄弱環節,以此獲得優勢。

星球大戰計劃,里根政府時期的重點工程。

「新靈活反應」戰略恰好趕上了美國經濟逐步復甦和蘇聯陷入阿富汗戰爭泥潭的時期,美國在國力上的優勢體現出來,取得了對蘇的爭霸優勢。


謝邀。
如此excited的問題。
我先來說說武器方面的吧。
1、美國:嚴重低估了蘇聯在新興技術方面的追趕能力。
這一點在冷戰前半段表現的特別明顯。美國總是以原子能科技的開路先鋒和航天科技的排頭兵自居,杜魯門甚至設想過只有美國壟斷核武器的國際秩序。打臉的是,蘇聯在1949年迅速開發出了自己的核武器,這就使得美國的核武器壟斷成了笑話。美國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迅速展開氫彈研究。儘管美國在1952年比蘇聯人早一年成功製造出了氫彈,但是美國的這一工程完全不具備實戰能力,使得蘇聯在1953年由薩哈羅夫主導研製的氫彈成為了第一個可供實戰的氫彈。
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維奇·薩哈羅夫
蘇聯的核武器發展儘管是和間諜活動分不開的,但是蘇聯深厚的科學基礎和高質量的兵工體系是其得以在新興技術領域趕超美國的根源。中國在核武器研究上的漫漫長路恰恰證實了間諜活動只能是加分項,而不是必備選項。
打美國人臉的第二件事,就是彈道導彈了。
受制於蘇聯廣袤的國土面積和相對薄弱的空軍,冷戰早期蘇聯對於美國偵察機進入蘇聯領空的侵略行為毫無防備。同時由於蘇聯自身航空工業的短板,蘇聯也缺乏像樣的核武器投放手段(冷戰早期投放核武器主要靠戰略轟炸機,而蘇聯的戰略轟炸機研究水平彼時還未能達到B-52的高度)。矛與盾的落後成為了美國人著力攻克的重心。B-52作為美國空中投放核武器的中堅力量,儘管被稱作「同溫層堡壘」,但還是存在被敵人先期發現並擊落的風險。於是美國人決定開發一種能夠快速突破敵軍防空火力網的高超音速轟炸機,這就是XB-70「女武神」。
XB-70轟炸機_百度百科

「女武神」所代表的是美國人一貫的「先敵打擊」思路,高達3馬赫的速度和21500米的升限對於蘇聯國土防空軍的米格系列截擊機來說,毫無還手之力。然而美國人沒想到的是,蘇聯導彈技術的發展讓這架飛機成為了擺設。
1957年,蘇聯開發出了「警棍」洲際導彈,這是世界上第一種洲際導彈。儘管「警棍」還不完美,但是蘇聯藉此獲得了打擊美國本土的低風險手段。防空導彈的問世更是加強了蘇聯防空力量。1960年,蘇聯擊落U-2偵察機,使得在研的XB-70開始受到質疑。蘇聯導彈技術的進步,宣判了「女武神」的死刑,從此美國放棄了該項目,轉而開發反導系統。

打美國人臉的第三件事,就是由導彈衍生出的空天技術。
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之前,美國人在空天領域一直是追著蘇聯跑。美國人在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次載人航天、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次軌道對接領域的競爭完敗。這個就不必贅述了,因為美國人的許多太空活動明顯是跟蘇聯比試還沒超過對方。

1953年發射的蘇聯」人造衛星1號「(」斯普特尼克1號「)該成績比美國早2個月)

1961年蘇聯」東方號「載人宇宙飛船,比美國早2個月

美國宇航員懷特在1965年6月進行了美國第一次太空行走,然而這時已經比蘇聯晚了3個月
2、蘇聯:嚴重高估了自己在新興領域方面的優勢
先拋結論:蘇聯常規武裝力量發展全都走歪了。
由於蘇聯大部分趕超美國的科技成果都是在赫魯曉夫時期取得的,因而赫魯曉夫的國防發展觀對於蘇聯軍事的影響至關重要。赫魯曉夫的國防發展觀就是「導彈萬能」論。在此基礎上,蘇聯戰略火箭軍發展勢頭迅猛,導彈技術花式發展,搞得西方頭暈眼花。同時,核武器當量不斷加大,核武庫膨脹式發展,搞得現在毛子都消化不了。
由於以核武器為一切進攻手段的中心,蘇聯的常規武器發展走上了一條邪路。海軍水面艦艇發展遠遠落後於潛艇發展;作為世界發展趨勢的信息技術,蘇聯始終貫徹著防核戰的思想堅持電子管研究越走越遠,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在阿富汗的蘇聯BTR-70裝甲車,這種裝甲車由於考慮的是核戰環境,所以打起常規戰爭來心有餘而力不足。

蘇聯第一艘航母」基輔「號。發展航母已經是勃列日涅夫時代的事情了,然而該航母被蘇聯人稱為」航空巡洋艦「,其自身戰鬥力遠超攜帶的艦載機。

米格-25」狐蝠「是蘇聯航空工業的驕傲。然而其笨重的不鏽鋼機身和龐雜的電子管線路多少透露出蘇聯工業的無奈。

毛子在魔改蘇-27的道路上越行越遠,除了證明這是一筆豐厚的遺產,也顯示出蘇聯對戰鬥機未來發展方向的些許誤判。然而由於美蘇無法直接進行熱戰,新興領域方面的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不僅搞得常規作戰畸形,而且新興領域普遍出現吃老本現象,慢慢地就落後於美國的發展了。
好了武器方面的東西說完了,我們再來說一下戰略方面的。
戰略方面,蘇聯犯過的最重大的錯誤,也是美國現在正在犯的錯誤,就是誤把皿煮當成了自由的對立面。
某985高校今年政治學研究生校內直升考試試題:皿煮和自由是對立的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自由是前者的基石,沒有這個,搞啥玩意兒啊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事實證明,當初蘇聯能夠吸引歐洲左派知識分子,無非就是提供了個人發展更多的自由。後來斯大林上台以後,取消了自由,搞得之後的蘇聯只能沿著送民主的老路繼續前行。但是——
飯都不能好好吃,送民主有啥用?!

(1958年匈牙利事件,布達佩斯街頭的青年正在向蘇聯坦克投擲石塊。蘇聯覺得是送去了皿煮,實際上連人家基本的自由都不給。)
這是今天美帝正在犯的錯誤,民主大軍縱橫世界,搞亂一波又一波。
然而答主並不是說,不支持皿煮。過於迷信熊彼特定義的那個民主,才是不正常的。
如果說戰略上還有啥失敗,那就是蘇聯陷入了官僚主義的泥潭,固步自封,停止改革,割斷了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為了防止被和諧,我下面還要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堅實的同志之吻,有多少黑暗在幕後涌動)
蘇聯亡黨亡國的教訓證明,割裂和群眾的血肉聯繫,踐踏社會本應擁有的法制,違背馬克思主義要求和市場規律,官僚集團貪圖享樂,必然走向失敗。要說戰略選擇上的失敗,早就在斯大林上台的時候就鑄成了。這啟示我們,必須毫不猶豫地繼續深化改革,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不斷努力。
至於說意識形態,當然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積極引導社會文化,弘揚正能量。
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戰略的方向我懂得少,不敢置喙,說說武器方面吧。

冷戰里最坑爹的一個武器方面的思潮就是:導彈萬能。

我們來數一數都有誰被坑過。

1、赫魯曉夫。

代表性名言:「海軍艦隊在原子武器面前就和澡盆里的小黃鴨一樣脆弱」。

當然我們都知道,古巴導彈危機狠狠打了這種想法的臉。

美帝:「我過來了。我過去了。我又過來了,我又過去了。你TM倒是按動核按鈕毀滅世界啊?」

2、F-4鬼怪。

美帝:「我們TM有麻雀啦!機炮這種落後時代的武器我們可以不用裝啦!哦也!」

當然我們也都知道,美帝在F-4C型上乖乖裝回了機炮。

3、新時代的152家族。

沒錯,我不是針對你M551,我是說,在座使用橡樹棍的傢伙,全都是辣雞!

152窮三代,橡樹棍毀一生!

M60A2、M551和MBT70默默地在台下點了點頭。


星球大戰計劃……

蘇聯被這計劃嚇的大氣不敢喘,乃是人類軍備競賽曾經發展到的最巔峰。
結果美利堅到蘇聯解體也沒做出什麼實質能用的東西,卻燒了不少錢進去。沒事山姆大叔有的是錢。

看看對面的白熊。
真的搞出了激光坦克(干擾光學設備用,並不是光棱坦克)
真的搞出了天基激光平台(沒入軌,炸了)
真的搞了空天戰鬥機(米格105,沒錢做了爛尾)
真的搞了太空環境使用的步槍和自衛火炮(金剛石計劃)

蘇聯官僚作風嘛……一定要拿出成果來,一定不能輸給對方,就算對方的戰略忽悠成分更多……
結果本就惡化的蘇聯經濟就進一步被拖累了。


星球大戰計劃是不是戰略方向上過於超前的產物?至少現在看來技術都還困難重重,反衛星武器雖然能用但是卻是以釋放太空垃圾污染進地軌道為代價的,還記得《機器人總動員》中被太空垃圾包圍的地球嗎?
美帝現在黑科技這麼多,星球大戰真的有困難,拼一下應該就成了吧?可是這真的真的很貴啊……在沒有太空梭,送人上太空還要找俄羅斯買票(俄羅斯還是租用的拜科努爾發射場呢……)的當下,真的太貴了……


就是因為星球大戰計劃非常坑,才能坑死毛熊啊!


日本在二戰期間的最大的戰略錯誤可不是死抱大艦巨炮主義,其實日本很快就修改了造艦計劃,把預算挪到航母上了。
日本二戰期間最大的戰略錯誤還是跟一個不可戰勝的對手賭國運,如果當初接受了美國的和平條件然後合法的吞併東北,今天中國就會慘得多,還順便坑了元首一把。
和美國開戰之後的戰略錯誤也有一大把,像把對手當作白痴的九段作戰計劃,和不可能實現的本土防禦圈計劃。在中國的戰略也可謂失敗,忽略了後勤和佔領的巨大壓力妄圖3月滅亡中國,結果推了華北之後就推不動了。後期又不顧一切的發動沒什麼卵用的豫湘桂戰役,導致後方被TG爆菊。
日本在武器方面的失誤,還有重雷擊的驅逐艦、巡洋艦,反潛和防控能力都堪憂,導致最大的航母最後竟然在試航就被潛艇打掉了。零式改進空間太小,被美軍的後期機型吊打。其實日本在武器方面大部分的不足都是因為國力不足,而不是戰略失誤。

至於冷戰期間,美蘇在各個戰場都是互有勝負,像法國脫離北約,伊朗伊斯蘭革命,古巴導彈危機,布拉格之春,南斯拉夫不加入華約等等,不過這些國家大都是區域性國家,算不上戰略失誤,只有法國的影響力比較大,不過法國也沒有倒向蘇聯。而雙方最大的戰略失誤,就是在對中國的戰略上。美蘇起初都對中國的戰略價值不夠重視,但是由於中國天然倒向蘇聯,於是美國在中國周圍發動的兩場局部戰爭中都遭到了重大打擊,綜合局勢上,在冷戰前期被蘇聯壓得喘不過氣來。後來蘇聯作死和中國翻臉,美國看到了中國的價值跟中國聯手,結果就是蘇聯輸掉了冷戰。
冷戰期間的武器方面,蘇聯的飛機設計戰略出現了很大的問題。蘇聯預計世界大戰會很快打響,所以飛機都做成了壽命低可靠性差的快速消耗品,沒想到和平維持了這麼久,不耐用的武器就拖垮了蘇聯的國力。
陸軍方面,蘇聯的坦克除了火控渣之外倒是一直可圈可點,戰略失誤的話,輕視空地一體打擊,指望靠坦克海和防空導彈車海就能佔據優勢,後來被海灣戰爭打臉還死不認帳,近年來才有所改觀。武器性能方面,只能說T64研發標準過高導致Bug不斷,項目deadline也一延再延。搞了個低配的T72,出口的時候竟然又減配置,導致被美式裝備吊打,壞了蘇聯坦克的名聲。
海軍方面蘇聯的戰略目標一直很清晰,就是保護自己的核潛艇打出蛋蛋,所以造了一大堆武庫艦。後來才意識到這個戰略不太靠譜,還是航母好。可惜還沒造出彈射航母,蘇聯就解體了。
至於美帝,錢多任性,在武器的戰略方面還真沒什麼大的失誤。
以上武器都是針對大規模列裝的,那種研發期間就跪了的我覺得只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方向探索,算不得戰略失誤。


美蘇在整個冷戰期間都錯估了中國的戰略地位。而事實上也正是中國的兩次站隊決定了冷戰的戰略走向,並成為了整個冷戰的最大贏家。

1、中國大陸在地緣政治上是唯一能對從中亞、中南半島到第一島鏈產生絕對力量平衡影響的國家。
2、中國的潛在經濟體量可以左右冷戰雙方任意一方的經濟形勢。

從蘇聯角度來講:
中國就是蘇聯在遠東地區的最強防火牆!中國通過朝鮮戰爭迫使美國被迫退守第一島鏈,使得美國在遠東地區無法對蘇聯形成實質軍事威脅,中國北可鎮韓日,南可守泰緬柬越,西可拒印度,蘇聯可以放心大膽的抽出精力在歐洲對北約形成絕對優勢,甚至去經營南美。
這也是蘇聯在冷戰初期到中期不斷攻城拔寨的根本原因,並使得蘇聯通過越南戰爭將美國國力將至冷戰時期最低。

從美國角度來講:
杜魯門政府出於意識形態因素完全無視了中國是遠東地區唯一的決定性力量,愚蠢的放棄了一切可能與tg和解的可能。
使得美國被迫開始武裝那些完全和中國不在一個數量級的國家。扶植多個完全不能對蘇聯和中國形成實質威脅的軍政府。
最終美國人被迫自己上手捲入越南戰爭。
而在冷戰中後期,中國轉而投入西方的懷抱,美國只需要簡單的援助中國,就使得蘇聯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危機,而蘇聯也被迫親自上手,被阿富汗戰爭和中越戰爭極大的損耗了自身實力。

總結:
簡單來講,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那中國的決定性地位就會凸顯出來。

假想1:中國加入蘇聯陣營。
蘇聯專註一線平推歐洲,華約和埃及敘利亞聯軍推平以色列,中國席捲韓國和東南亞,奪去馬六甲海峽控制權,甚至有可能在蘇聯太平洋艦隊的幫助下登陸日本。
至此第三次世界大戰在美國全面退出歐亞大陸為結束,開始新一輪的冷戰。

假想2:中國加入西方陣營。
蘇聯一線平推歐洲,華約和埃及敘利亞聯軍推平以色列,蘇聯軍隊佔領新疆內蒙和東三省,但在到達濟南太原一線後因兵力不足後勤過遠難以維繼,與此同時中國集結兵力完畢,美國海量援助到達。
中國軍隊開始反擊,同時歐洲殘存的北約軍隊開始從可能還未淪陷的英國土耳其或沙特展開反擊。
在經歷了漫長的五年後,因戰線過長,人口銳減,蘇聯被迫全面收縮戰線嘗試與中國和北約達成和解。


誠然,冷戰期間韓日兩國經濟實力常規軍事裝備都要比中國好,但這兩國都不可能對中國形成實際威脅。
中國先是通過朝鮮戰爭獲得了二戰後唯一的完全工業化體系,後是通過對越反擊趕上了西方全球化的末班車,成為了冷戰期間唯一的贏家。
1937年的中國沒有亡國,到了1977年更不會。
中國是整個亞洲大陸上唯一擁有能和蘇聯相媲美的戰略縱深的國家,而且中國的人口還數倍與蘇聯。


我個人認為,相對於美國來講,整個冷戰期間中國對蘇聯更為重要,失去中國的支持,美國最多是守勢,但蘇聯很可能就是亡國了。


武器上面已經有了很多的詳細的回答
我來說說戰略角度層面上的吧……
——————————————
站在美國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
先看看美國人眼中的世界吧……
這是他們傳統盟友,歐洲

然後是南美

之後是非洲和亞洲

這些圖可能已經不是冷戰時候的東西了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基本上還有借鑒意義。
——————————————
美國人很大程度上的一個戰略失誤就是把意識形態戰爭上升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上。
而且在之後的瓦解 蘇聯/俄羅斯 的對抗中,把替換意識形態作為了主要戰爭目的……
——————————————
雖然一定程度上,在冷站點對抗上,美國人贏了
但是之後卻給美國人添了狠多的麻煩~
——————————————
繼續補充
其實對抗都是一種相互之間的對抗……
當時兩件事情……
1、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確定美國和歐洲成為堅定的盟友
2、「鐵幕計劃」讓共產主義陣營徹底成為了對立面。
其實到現在為止,我們也沒辦法說蘇聯的社會主義是失敗的
更根本上說……把陣營按照共產主義和西方民主分……就是一個錯誤
——————————————
現在的西方社會也存在諸多的國企增加政府對經濟控制能力的情況
我們作為社會主義也在不斷的加強市場經濟的地位……
核心還是國家對抗的本質,導致了所謂的意識形態對抗
——————————————
如果把蘇聯那個大攤子給了我普京大帝的手中
我相信現在的蘇聯也會 是一個富強民主的共和聯盟……
主要還是看大家在世界競爭中的國家戰略是不是正確……
所以……
美國人技高一籌,但是也給自己挖了坑……
也算是一種戰略上的失誤吧


謝邀

從哪講起好呢,容我三思

不改了不改了,睡覺去了....看不懂就看不懂吧,最難懂的答案出爐咯
=========FBI Warning=========
果然解釋博福爾將軍《戰略入門》中的思想是很吃力的......看明白也是很難的......
第一次試著闡述這本書的觀點,畢竟在這個問題上,博福爾的觀點可以說是1針見血
這本書,用李德·哈特的話說【對於任何有知識的讀者或研究這個主題的人來說,這明顯地是個過於謙虛的書名。】
寫完以後我試著整理一下主旨好了
博福爾思考的核心是間接戰略的本質,目的和手段
即獲取行動自由的方式,以及內部動作和外部動作的概念
(這兩個名詞的概念太長,想進一步了解的話還是看原著吧)
坦然說,他的思想很難懂,就像鈕先鍾說的,他算是從哲學角度來研究戰略的大家
(其實我想說的是看不懂別打我...)
=============以下是正文=============


為了確保安全而採取的間接對策,和設計用來對付敵方威脅的行動,都必須儘早實施。在間接戰略中,最重要的階段是衝突的跡象剛剛出現的時候。等到以後再去做什麼,就太遲了。——博福爾

這裡講的是,兩大陣營的對峙中的間接戰略
博福爾這個人,他的眼界和見識,可能比同時期的幾位戰略家還要高一些
有一些觀點呢,我也不太能認同,不是因為看法相左,而是境界問題

20世紀的人類,經過了1914-1918年和1939-1945年兩次毫無意義的大戰,今天真有談虎色變之感。今天藉助於現代科學的一切資源也許能使他們終於找到一種預防這種浩劫重演的方法。但是命運的嘲弄要人類付出代價,而這正是他們所不希望的,這就是:鬥爭將以較小的規模繼續發生,但將永遠繼續下去。
 大規模的戰爭與真正的和平將一起進入墳墓。

戰是一種怎樣的形態,幾乎所有的軍事家的看法都比較類似,不多舉栗子了
間接戰略的特點是什麼?
(試著一邊讀這段話,一邊回想冷戰歷史,對理解下面這段話的深層意義很有幫助)

間接戰略的真正特點是,可能實現的行動自由僅僅在很小的程度上同在有爭議的地理區域內可能採取的軍事行動有關,它幾乎完全是由這個地區以外的因素決定的。這些因素包括對核威懾有效性的估計,對國際反應、敵人精神力量和敵人對外來壓力的敏感等的估計。
  所以,任何特殊軍事行動成功的可能性,都取決於世界性的高層行動的成功。我打算稱此為「外部動作」。其重要性往往被忽視,人們不理解鬥爭的焦點不在戰爭發生的地區之內而是在其外。我們遭受過許多嚴重失敗,其根源就在於這種嚴重的誤會。

博福爾給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式子
S = kFφt
下面是博福爾對這個公式的解釋

k是一個特殊因素,只適用於我們所討論的情況,F代表物質力量,φ代表心理因素,t代表時間。
在直接戰略中,主要因素為F,φ是一個比較不重要的因素,而因素t的數值相當小。
在間接戰略中,一切都恰好相反,主要因素為φ。
  事實上,心理因素在任何形式的戰略中都會發揮相當的作用,不過在間接戰略中,更躍居於支配者的地位。因為缺乏物質力量,所以必須用某些推理良好的思想的力量去代替,用明智而謹慎地擬定的計劃的有效性去代替。用人的智力代替非理性力量,事實上並不是一件壞事。

其實他的意思,應該是要表述:直接戰略和間接戰略的一個本質區別

為了減少犯錯誤以及產生一切嚴重後果的可能性,我們必須成立一個最好的組織來研究各方面的不同情況。我們的傳統思想路線必須放棄,因為今天遠為重要的是向前看,而不是擁有其有效性頗成問題的大量兵力。除非我們能有基礎良好的研究組織,除非我們對於任何情況都有合理的分析方法,除非我們能精確地了解正在進行中的發展,了解各種發明所提供的機會,那就不可能有現代戰略。我們距這種理想境界,尚有一段漫長的路程!

博福爾說,間接戰略下的兵力,是沒有什麼有效性可言的

還是回到上面那句話吧

事實上,心理因素在任何形式的戰略中都會發揮相當的作用,不過在間接戰略中,更躍居於支配者的地位。

從1945年開始,可能這句話就開始慢慢應驗了
先看看博福爾自己是怎麼說的

1946年以後,斯大林主義者的進攻似乎又使危險復甦了;美國當時所採取的反應戰略(尤其是馬歇爾計劃)具有某種間按戰略的意味。不過,其主要的努力卻還是在直接戰略方面,並以核武器為重心。這就產生了威懾戰略,其結果是驅使蘇聯(及其他國家)更加速了其間接戰略行動的步調。對這一連串的發展人們記憶猶新:1946年他們在伊朗受到了阻攔,就立即改向希臘方向推進,直到1950年才被趕跑;1949年,他們在中國獲得一個勝利;1950年來到朝鮮,並插足印度支那;1953年到1954年之間又對中東發動了一次間接性的進攻;1954年北非也燃起戰火;1959年又來到古巴;1960年來到剛果,1961年來到安哥拉;此外德國也一直都在一連串的柏林危機壓迫之下。15年來,雖然几上幾下,但蘇聯已經獲得的成果,大大超過它以任何重要軍事勝利所能獲得的成果。

博福爾將軍在這裡講了一串故事,然而我相信,在60年代的世界,可沒有什麼政客聽得懂
想到這唏噓不已啊,1975年2月,博福爾將軍離開了人世
可是一個月之後,這串故事就更新了,又徒增了一次敗筆
博福爾早就說了,他們對間接戰略一無所知,可這並不是什麼新奇東西,為什麼一敗再敗

間接戰略之所以有這樣的不同點是因為行動自由範圍(也就是安全的極限)決定於這個衝突地區之外的行動,而不是該地區之內的行動。

可以這麼說,冷戰大部分時間,就像一部由間接戰略的小調演奏的樂曲,而非直接戰略的大調
它的成敗與否,取決於行動自由的程度,而戰略天平的傾斜,更多體現在φ而非F上面
有些時候,大部分目光會聚集在F上,這是錯誤的(例如上面提到的馬歇爾計劃)
而另一些時候在φ上,這是正確的(例如古巴導彈危機時的美國)

當然這不是完全絕對的,只是偏正式的思想,而非絕對的否定某一項的現實意義

即使在間接戰略領域內,也還是必須有兵力來擴張心理動作所造成的態勢。即使所用的兵力非常有限,不過是少數聯合國部隊,但使用兵力這一原則不能變。F因素也許非常小,但決不會等於零。若無F因素,則戰略本身也就不再存在。

用這些方法,可以比較清晰的看出,哪些行為在戰略上來講是錯誤的,並且收到了怎樣的苦果。
不僅是軍事行為,而是像博福爾所言,冷戰中任何一種政策,都可以蘊含著間接戰略的思想
如果看懂了以上內容,總覽冷戰歷史,應該能挑出一些刺(看不懂別打我...)


即使是冷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智障不僅接著犯錯誤,而且對間接戰略仍然一無所知
============================END================================


番外篇1
當然博福爾還講了一點

我們今天雖然可以避免熱戰這個流血的大手術,但我們患了「傳染病」,它並不因為是在不知不覺中加劇的就減低了其致死的威脅。對於傳染病,外科手術通常都是無效的,一定要進行預防注射,制止傳染,得了病要及早發現和治療。冷戰是病根潛伏著的戰爭;而心理的傳染與生物戰所產生的傳染並沒有什麼不同,它一經發生,就很難控制。1918年德國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受了布爾什維主義的毒害,一年以前,德國人曾大力將這種思想向俄國傳播,現在又回過來使自己受其害。自從1921年以來,蘇聯大力推行反殖民主義運動,但運動的進展太快,超出了它的計算,終於在非洲產生了一些問題,使蘇聯感到束手無策。雖然這種冷戰戰略已經應用了多少世紀,但我們卻一向不慣於打這樣的戰爭。

還記得最開始的那句話嗎

在間接戰略中,最重要的階段是衝突的跡象剛剛出現的時候。等到以後再去做什麼,就太遲了。

今天的美國也是一樣,染著自己八十年代放出去的傳染病
但是不得不說,這種情況之下,做到在【衝突的跡象剛剛出現的時候】就展開行動,很難。
這個,個人認為不能歸到錯誤里去,因為太理想化了,或者說是停留在戰略哲學的思辨上而已

番外篇2
關於軍備發展
@蘇翻譯 提到一句話:事實上,很多奇葩的武器事實上是存在非常重大的實戰意義的

博福爾對此做過一種很有意思的比喻

世界一直在迅速地前進,尤以當今的時代為然。一切事物都處於不斷轉變的進程中。譬如說1963年的德國與1938年的德國就沒有一樣是相同的。世界的輿論並非受著同一種信仰的支配,所以其反應也各不相同。戰略所必須使用的工具也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1945年的飛機到1950年就廢棄不用了,1950年的飛機到1960年也廢棄了。其他不必贅述。

戰略家好像是一位外科醫生,被請去給一個病人施行手術,那個病人的身體正在繼續不斷地以極高的速度成長著,所以他對於病人的詳細解剖部位無法確定;而他的手術台也處於不斷運動的狀態下,同時他還必須在現在就訂購五年後才使用的儀器。

所以說那個年代的軍備發展,【並無成規可循。所能夠說的就是那絕對不能當作例行公事來辦。】
糙一點說:只要不走老路,就算摔個狗吃屎,都是值得的
另外,博福爾將軍應該也是50年代新型五群制陸軍師的先驅者之一


謝大大邀
總結樓上的大大和我自己的一些積累看法。
耐心不太足,粗略胡說,大家輕噴。
我覺得戰略方面,美蘇共同都犯了的錯誤大概有兩個,一個是把意識形態放倒了過高的位置,另一個是誤判了中國的戰略價值。
戰略錯誤:
美蘇兩大陣營的確是以兩種不同意識形態所建立的社會來劃分的,不過仔細想會發現,其實像東歐,是因為靠近蘇聯或者說俄羅斯才因為地緣和一定的同源性才加入的華約;相對的,西方陣營也不完全是鐵板一塊。加盟或者偏向哪一邊,對於小國,甚至成員國來說,都是看哪邊的實力更強大,對自己利大於弊。在這方面雙方都犯了錯誤,而顯然蘇聯反的更大。
第二點是對中國的戰略價值誤判。放棄中國即便不能算蘇聯失敗的主要原因,也是加速他失敗的主要原因。只不過,美國後來及時發現了中國的價值,彌補了之前的戰略失誤。至於讓中國崛起,這是中國自身奮鬥和冷戰結束以後,反恐戰略開始給的機會。
武器路線錯誤:
蘇聯在冷戰早期一大票XXX工程有很多不是走錯了方向就是把過時設計加強,但總體來說,坦克上的彎路相對於蘇聯對坦克的倚重還是小的。問題比較大的海軍,除了近海防禦和核潛艇拿得出手,真的缺乏爭霸海權的思路。這種事情也是沒辦法的事,國家發展有文化慣性,軍隊發展也是。整個二戰,蘇軍的陸軍可謂盟軍中堅,海上不但有英國負責,還給蘇聯輸送了一些物資;空中前期英國抗,後期美國抗,自己雖然也抗了,但全在戰爭前期給德國飛行員刷經驗了。相對應的,蘇聯的海軍是戰略最糟糕的,但或許從開始蘇聯就有一種對海軍放棄治療的心態吧(沒有殷實的海軍基礎,軍港等條件不如美國)。
空軍方面,我覺得不能算錯吧,畢竟很多過於超前的東西或者不完善也強行上馬的項目,都是軍備競賽下的無奈。
陸軍不說了,餓死的毛熊比狗大。
戰略武器方面,當量越玩越大,好在後來搞出來了洲際導彈這種東西,且不論當初一些造假冒充的閱兵導彈事件,這步棋是對的。但是無限玩當量,就有點把政治威懾目的當實戰目的的味道了。
另外把航天也算作軍備競賽的話,我覺得美蘇整體上都投入太多了,不過也真的加速了航天科技的發展。
總的來說,蘇聯大概一開始就發現了自己跟美國的優勢和短板,所以走了我打不贏你但能跟你一起死的路,所以你真的不知道蘇聯是路不對還是宿命。

美國呢,彎路也很多,不過相比蘇聯很多過分強調高精尖的競賽項目,美國一是走的少,二是停的及時,沒有太多拖累自己。

大概冷戰開始的時候,結局就已經有了吧。


冷戰期間,美蘇兩國在武器和戰略方向上都犯過什麼樣的錯誤?

各舉一例。

1、美國愚蠢至極的重返亞太。

原來菲律賓是美國的殖民地。所以從菲律賓推演美國在環太地緣政治利益。

美國放棄了。為什麼?因為從戰略和戰爭方面講,菲律賓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二戰時,美國為什麼會被提前捲入二戰?答案是菲律賓。美國當時擴張的時候,只想的是佔領敵對國家西班牙的殖民地,根本沒想到自己把戰略觸角伸到了東南亞。東南亞還有幾個老牌的殖民地帝國,他們是荷蘭、英國、法國、日本,還有在東南亞有幾千萬華人的中國。其實美國想吞併菲律賓,只需要在憲法里加一句為亞洲人民的幸福和福祉而努力就可以了。但美國不願意參合亞洲這個既得利益固話的小圈子。所以二戰時期,美國奉行先歐後亞的戰略,給蘇聯一百多個億的援助,給中國僅十億美元,對於美國而言就是中國丟失了,戰敗了,對於他的全局也影響不大。美國要的是大西洋湖,不是太平洋湖。從偷襲珍珠港來看,菲律賓就是美國在亞洲的雞肋,假如日本先偷襲美國,然後德國再進攻波蘭,美國何以自處?先亞後歐?所以說菲律賓使美國的戰略主動,變成了戰略被動。所以說擊落美國飛機,甚至是擊沉美國船隻,美國唯一能做的就是默不作聲。

戰爭只是表象,戰爭背後是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以越戰為例,中國先滅法國,再滅美國,再滅蘇聯,最後打越南,中國得到了什麼?中國的民族主義者心裡是有一筆賬要算的。同理美國心裡也很清楚,美國的戰略利益不在這裡,假如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升級,惹火燒身,即使最後美國贏得了戰爭,美國能獲得什麼?三十億饑民和暴民混雜的烏合之眾?所以美國早早的就撤出了東南亞,因為美國預測中國將會奉行南下戰略。

但是今天真的說不好。因為奧巴馬不會打橋牌,這個傢伙居然要重返亞太,要爭奪漢中,你說說漢中是你想爭奪就能爭奪的?為了嚇唬雞,美國居然拿出來牛刀。

你以為就你有牛刀?我們也有。

美國近些年產生了一些逗比地緣政治學家,他們鼓吹美國可以打贏兩場所謂的局部戰爭。你說說拿破崙、希特勒、成吉思汗同時連一場局部戰爭都打不贏,你說你們美國真是人生自信五百年,會當水擊三萬里。要征服舊大陸,建議還是先去測體溫吧,還有葯不能停。

假如戰爭一開始,中國會立刻出兵中東、印度和東南亞,因為以上三地才有戰略價值。而美國沒有和中國一個數量級的陸軍。俄羅斯將會迅速出兵歐洲,在歐洲建立歐洲自治聯盟,讓你們想不到的是最歡迎的是長期被美國打壓的英國,以為他可以被溢價收購。假如中俄不翻臉,不爆發二戰時期那樣的蘇德戰爭,其實美國就已經輸了。中國將會修建高鐵一直修到白令海峽,俄羅斯會從非洲出兵,攻擊美洲大陸柔軟的腹部,阿根廷、巴西,然後沿海岸迅速向北推進。中國和俄羅斯為了延續自己的意識形態,會毫不留情的徹底剿滅美國最後的有生力量。

道理很簡單,假如美國不能合理的運用自己的軍事力量,就是有再多的航母戰鬥群也白搭。航母能上刺刀?中國將通過白令海峽的登陸作戰,繞過與美國海軍的戰略對決。美國對中國唯一的威脅就是馬六甲海峽,而中國可以通過佔領中東,管道運輸原油,成本比海運還低,效率比海運還高。美國人還是應該多看看羅馬史,未必文明就意味著進步。

2、蘇共在朝鮮、越南、阿富汗的小動作。

關於蘇聯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蘇聯的斯大林向希特勒提出巴爾幹領土要求的時候,希特勒無預兆的發動了蘇德戰爭,自此以後殘勝如敗的蘇聯再也不敢染指巴爾幹地區。其實自從斯大林提出巴爾幹的主權要求時,蘇聯就已經開始大踏步的戰略後退,因為蘇聯永久性的失去了戰略主動權。

二要巴爾幹。

毛熊根本不長記性,二戰後向中國要巴爾幹地區,於是朝鮮歸蘇共。

三要巴爾幹。

中國開始拓展南亞生存空間,蘇聯公開出面反對,倒不是蘇聯愛好和平,而是蘇聯也想佔據南亞次大陸。中印戰爭的詳細過程是怎樣的? - 印度這個時候最著急的都不是印度的前宗主國英國,而是八竿子打不著的美國。中國為啥支持巴基斯坦?因為可以把亞洲一刀兩段,有了巴基斯坦,蘇聯就休想再染指東南半島,這個世界誰會無利盡起早。於是就有了中國的革命輸出和朝鮮戰爭,因為中國要拓展生存空間。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原始資本積累或是生存空間,或是對內剝削,而對內剝削必然帶來社會動蕩,國家統治力就會下降,所以生存空間還是最好的選擇。對於78年前後的中國,唯一的區別就是發展道路的不同。

四要巴爾幹。

蘇聯除了胸毛髮達以外,腦袋基本都是短路的狀態,他們無視斯大林所謂的什麼亞洲革命以後就歸你們了,又把手直接伸到了金蘭灣,明顯的槍業務啊,還是那句話同行之間才是赤裸裸的仇恨。毛澤東一看外蒙古沒要回來,中法戰爭也白打了,白龍島也餵了狗了,蘇聯是你先不要臉的,那就不要怪毛澤東翻書了,於是拿出一本厚黑學現學現用。反觀美國。越戰後,美國預判到了中國的勢力範圍主張,於是退出了亞太,給中國留下了生存空間,而中國也適時的和美國建交,並迅速結盟,完成包圍蘇聯。於是冷戰結束了。

捎帶手的提一下中國搞政治,打朝鮮戰爭、中印戰爭、越南戰爭的錢是從哪來的?

答:三大改造。(即漢武帝、管仲的鹽鐵專營)


中國。
由於中國本身的地理位置,無論是哪一方搞到中國都是極其有利的。
在此方向上,美國把蔣公分析成了阿斗而導致內戰期間沒有特別出力支援,於是朝鮮戰爭的時候麥克阿瑟恨不得把那幾個當時建議不支援蔣公的拿出來拆了,法國人表示也算我一個。
而對於蘇聯來說我覺得雖然蘇聯對中國做的事情就他們的國家利益來說還算可以,但是中蘇交惡導致的後果也算是蘇聯犯的錯吧。
另外,蘇聯對東歐衛星國的處置最終導致東歐巨變時那幾個國家都恨不得趕緊離開偉大的蘇聯母親。



美國二代到三代戰鬥機發展過程走了不少彎路,但及時修正。戰機黑手黨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美國:1946-1948年,對國民政府實行為期18個月實際2年的武器裝備物資禁運;拒絕支付給國民政府抗戰期間中國為美國修建機場,駐華美軍陸軍和空軍的開支;
結果:朝鮮戰爭爆發,美國自己死了好幾萬人才發現,早知道當初付給國民政府一點美元或者武器援助,都不用多死這麼多人了


當然是蘇聯人不去發展航母了。結果呢,大洋上潛艇被操


蘇聯一直堅持電子管小型化技術路線,結果幾十年下來電子元器件技術比歐美差了一大截


沒有研製Java。


F104星式戰鬥機…台灣空軍的f104近乎因為事故損失了一半…
中華民國空軍總共接收247架各型F-104戰機,在1998年5月22日全面除役前至少114架失事,造成66名飛行員喪生的記錄


雙方都有火力不足綜合征。現在的PLA依然有這樣的病。


蘇聯不重視航母,美國控制不住中東。



推薦閱讀:

為什麼冷戰期間美軍可以輕鬆打敗朝鮮,卻在越戰中陷入泥淖?
假如當年是美國解體了而不是蘇聯解體這個世界將會是什麼樣子的?
從冷戰開始,蘇聯是不是就註定失敗?
沒有美國,也不使用核生化武器的話,全世界能戰勝冷戰時的蘇聯陣營嗎?
蘇聯在冷戰期間為何沒能解決糧食問題?

TAG:歷史 | 軍事研究 | 武器 | 美蘇冷戰 | 國家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