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里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理解的意思是應該沒有什麼所執著的,要有把一切功名利祿看淡的心,求詳解。
謝邀。佛法水平較低,出來說說,如果有問題,請不吝賜教。
我一向覺著,讀佛經要結合上下文。釋尊說法,多有因緣,如果不結合上下文,常會發現經書中的矛盾之處,而不結合上下文,妄圖只看一字一句就了解佛所說本意,更是妄自尊大。
原文是: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那麼,首先,我們先來搞清楚概念。
這段經文最難理解的概念是『法』的概念。釋尊問須菩提,世尊在燃燈佛那裡有什麼「法」所得么?什麼是法?
《成唯識論》說,『法謂軌持』。什麼是「軌持」?軌持就是:『軌生他解,任持自性』,就是說,『凡有他特有的性相,能引起一定的認識,就名為法,這是心識所知的境界。』(引自印順法師——《佛法概論》)
所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引發的六識:『色聲香味觸法』,而意識所能了知的,是五蘊中「受、想、識」這三者,稱之為法。
那麼現在來看這段對話,釋尊問:於法有所得不?那麼須菩提該怎麼回答呢?如果他回答是,那麼我就要問了,釋尊得到的是什麼法?是什麼樣的性相引發的何種認識?如果有所得,那麼就必然是意識所能了知的,請問這究竟是什麼呢?
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必然是:不也。
後面,釋尊又問,「菩薩莊嚴佛土不」。這個問題非常突兀,因為一般人的第一感覺,這是問的六根中的「眼」,六識中的「色」。其實不然,釋尊這麼問,著重點在「莊嚴」這個詞。什麼是莊嚴?如果須菩提回答是,那麼你必須得先解釋清楚什麼是莊嚴,這個莊嚴其實也是個『法』,因為「莊嚴」是一種認識。
舉個例子,授予學位的時候,我想每個被授予學位的學生都能感受到其中的「莊嚴」,然而對於旁觀者,這種沉默繁複冗餘的儀式,真的「莊嚴」么?
所以你腦海中的「莊嚴」,並非真正的「莊嚴」,無非是一種「莊嚴」的名相而已。
舉個更為簡單的例子,昨天有人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存在負的效用嗎?如果存在,它滿足「邊際效用遞減」嗎? - 慧航的回答 我的回答很簡單:『存在效用嗎?』。在這裡,『效用』就是一個『法』,一個名相,但凡是名相,都是意識所了知的。但是返回來看,為什麼我們會有「效用」這個名相,是為了解釋人類的行為,那麼「效用」能等同於人類行為么?當我們思考人類行為的時候,思考的是現實的人,再用效用這個名相去抽象他,而並非想著『效用』這個「名相」,忘掉了現實中的人。如果這樣,那就像『以手指月』,誤以為手就是月亮了。
那麼如何理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實要理解這段話,必須得先回答一個問題:生何種心?
我記得南懷瑾有說過《金剛經》這部經書是講布施的。也對,也不對。前面說過,每部佛經都是有其緣起的,那麼《金剛經》這部經書緣起是什麼呢?是布施么?並不是。真正的緣起在這裡: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是須菩提長老提了一個問題:應云何住,雲和降伏其心?我們該怎麼控制自己的心念呢?
而這句話,就是給出了回答: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換句話說,須菩提長老說,我該憑什麼控制自己的內心?釋尊回答說,不要依靠任何東西來控制自己的內心。
而南懷瑾說布施,實際上「布施」在這裡只是佛祖講的一個例子: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
這個例子就是說,菩薩為什麼會布施?一般人都不想布施的啊。釋尊說,菩薩布施,並不是因為這個人長的好看(色),更不是因為菩薩想著要『布施』(法)而布施。菩薩的布施是沒有『布施』這一概念的,而這個概念,就是所謂的『法』。
所以菩薩為什麼要布施呢?為什麼生起布施的心呢?並不是因為『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更不是因為『色聲香味觸法』這六識,所以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經》是破除一切迷信的經書。這部經書的全名是什麼?《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梵文是:vajra cchedikā praj?ā pāramitā 翻譯過來就是: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
所以這又是一個誤解,平常所說《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有人認為是把般若(智慧)比喻為金剛,其實不然,重點在『能斷』,「斷」是動詞。斷什麼?斷迷信,斷執念。
比如有神教中的『神』,就是這麼一個迷信。你為什麼做好事?這個問題就是:怎樣「生其心」?有神教的教義是,因為如果你做壞事,「上帝」會懲罰你。但是佛教不是這樣的,不管『上帝』存在與否,首先『上帝』是存在於你意識中的一個名相。佛教告訴你,但凡是有『名相』的東西,都有『成、住、壞、空』,必然有緣起,然而終究性空。如果因為這些名相而「降伏其心」「生其心」,不是究竟法門。
所以總結下來,《金剛經》就是教你如何斷除心中一切名相的書,而這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告訴你,起心動念,不要有名相的思索。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我把六祖慧能大師的解釋貼上來吧~~
經文: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靜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六祖慧能大師的解釋:此修行人不應談他是非。自言我能我解。心輕未學。此非清凈心也。自性常生智慧。行平等慈悲心。恭敬一切眾生。是修行人清凈心也。若不自凈其心。愛著清凈處。心有所住。即是著法相。見色著色。住色生心。即是迷人。見色離色。不住色生心。即是悟人。住色生心。如雲蔽天。不住色生心。如空無雲。日月常照。住色生心。即是妄念。不住色生心。即是真智。妄念生則暗。真智照則明。明即煩惱不生。暗則六塵競起。
都是古白話,行文簡單的很,就不翻譯了
慧能大師牛的地方在於,不但解釋了經文義理,還講到了日常佛子所應注意的問題,不但告訴學人如何「解」,更談了怎麼「行」謝邀。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這段出自金剛經里的莊嚴凈土分。
注意,佛陀在說應該怎樣生心時,對象指的是諸菩薩摩訶薩。
菩薩摩訶薩可以理解為十地以上的大菩薩,上願成佛,下利眾生。而不是普通的善男子,善女人。
所以這段話不是說諸菩薩摩訶薩應該怎樣,而是說菩薩摩訶薩是怎樣。雖然有個「應」字當頭,但實際上說的是菩薩摩訶薩的境界。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其實在的本義和我們根據對文字和思維的依靠而理解的方便義。其本義是我們無法想像得到的,哪怕你佛法的知見有多深。這一段,屬於「高級教程」。我們可以通過其方便義,從邏輯上去了解「無我」,但如果不落到實際的修上,就等於只得到水中的月亮。
同樣在我執上,也不能總在思維上去想這個執到底是什麼,一般我們所理解的「執」,還只是在戒的範圍。比如說不要執著於錢,不執著於情愛等,這都是一種戒。而「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慧。戒定慧,這中間想想還差多少。
說的更明白一點,比如我們看到一座山,山的高低輪廓,有幾條山路,怎麼上去,樹木多少,以此種種都會在我們腦子裡過一遍,一瞬間生起千萬種分別心,各有所住。
但如果是示現肉身的菩薩,山對於它來說,仍然是山,但他不會有因此生起一絲一毫的分別心,不會去思維:哦,山太高,不好爬;不會想樹這麼多,真漂亮等等。
可能你會想,意思是我們的心就像時刻有波濤的河,而菩薩的心就像一面八風不動的鏡子。這樣理解也行。但同時你也要明白壇經里的另一句話: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是慧能當初見性的偈句,弘忍看到這個就明白了,慧能什麼都不缺,只缺明心,於是為他說金剛經,在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慧能大悟。為什麼,因為慧能就是本就是以肉身示現的菩薩。
有人或者會問,既然都是菩薩了,還需要人點通?菩薩的方便機巧,非人的染心能揣度。我們的迷,叫真迷;菩薩之迷,是示現為迷。
所以,你悟了沒?所是房子。
房子里的人老是被派出去,這種房子叫做派出所。
房子是用來住的,叫做住所。
房子用來研究東西的,叫做研究所。
等等等等......
一般情況下心是看不見的,都在房子里住著,心的房子有很多很多。
心生性活潑,跑的很快,速度像筋斗雲一樣,一個筋斗就十萬八千里,所以他來去自如,一會兒住這所房子里,一會住那所房子里。
心很厲害,不僅能在當下的空間裡邊來去自如,還能穿越時間,回到過去,去到未來,而且,過去和未來的任何時間,都有他很多很多的房子。
心的房子都有名字,有的叫做奴,有的叫做非,有的叫做串,有的叫做鞏等等等等....
他住在這些房子里的時候,就會失去原來真正的面目和這個房子結為一體,變成另外一個模樣。
比如說:心住奴這所房子時,他就變成了怒;住串這所房子時,就變成了患;住非這所房子時,就變成了悲;住鞏這所房子時,就變成了恐;等等等....
所謂的修行就是把這些房子全部推倒,這樣心就沒房子住了,人也就不再有怒,有悲,有患,有恐,只有這個時候,才能看見心的真正面目,而不是所的面目。
但是怎麼推倒這些房子呢?誰來推呢,是個大問題。
用悲來推倒怒這所房子?好像是對的。推倒。
推完之後發現,心又住在非里了,怎麼辦?用患來推倒悲這所房子吧。
推倒。推完之後發現,心又住在串里了,怎麼辦?再推。越推越多,推的到處都是斷壁殘垣,可是還是推不完。
怎麼辦?
這得好好琢磨琢磨。患是怎麼來的?推悲這所房子時來的。
悲是怎麼來的?推怒這所房子時來的。那怒是怎麼來的?
心住在奴這所房子里了,就變成了怒。
哦,原來如此呀。
那不往房子里住不就行了嘛。
對呀,不往房子里住,就沒有那麼多房子了嘛。
房子一沒有,心就生出來了。哦,原來心是這樣的。
後來,有一個人聽到這句話,馬上就悟了,他把這句話解釋了一下。
「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他說的意思解釋一下就是「心本來就是清凈的,不清凈的是房子;心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生滅倒塌更替的是房子;心本來就什麼都具足的,不具足是因為心住在了房子里;心本來就是不會動搖的,動搖的是房子;心本來就是萬法皆生的,不能生法是因為有房子。」
這個人叫做慧能,後來人稱六祖。
嗯,就是這個意思。也許你會覺得佛學講究無我,哪來的心呢?
這個心呢其實可以說是慈悲心,菩提心。
而無所往簡單的形容就是沒有執著的意思。
舉個例子,美女男人都喜歡,有的人見後讚賞一下就走過去了,雖留在記憶但不掛在心上,但有的人,就一定要一嘗芳澤,茶不思飯不想,夜不能寐,砸鍋賣鐵,傾家蕩產也要成功。
這就是心有所往,心中老有挂念的東西就是「有所往」了。
同時不僅僅是你喜歡,厭離心也是一樣算有所往。
那無所往是不是就是什麼都放在心上什麼都不挂念,芒果愛爛不爛,別人愛死不死呢?
這裡求的是一種「身在紅塵能不受紅塵困擾」的境界。
我們可以練習「無所往而生其心」這種境界,時間久了,就會把生命中的一切看做夢幻,你會非常認真的演好目前的角色,但是你很清楚自己是在演戲,就不會受利害,得失,是非等煩惱的困擾了,而漸漸生出慈悲心和智慧心,入紅塵還可以幫助紅塵中的眾生,慢慢離佛與菩薩們的境界越來越近了。有一個瞎子問。什麼是白色?
路人甲說,紙是白的。瞎子無所適從
路人乙說,下雪天瓢的雪花是白的,瞎子更茫然了。
路人丙說,大鵝是白的,你來摸摸看。這時候鵝叫了。瞎子說。啊!我明白了!嘎嘎就是白!
這八個字對著快六年了,偶爾有過。它什麼意思無法用語言表達,感受是......海上生明月。
我問過一個人,怎麼保持那種狀態?他回答我,你越追求它,它離你越遠。等待,當它再來,觀察,什麼誘發了它,一次又一次,你會有答案。
觀察到現在,就覺得大腦太會騙人,以前被帶著跑,現在有時,「邊上呆著去,我不聽你的」。
汝今當於大師修習正念。如所說句。
有所依者則為動搖。
動搖者有所趣向。
趣向者為不休息。
不休息者則隨趣往來。
隨趣往來者則有未來生死。
有未來生死故有未來出沒。
有未來出沒故則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純一苦聚集。
如所說句
無所依者則不動搖。
不動搖者得無趣向。
無趣向者則有止息。
有止息故則不隨趣往來。
不隨趣往來。則無未來出沒。
無未來出沒者則無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滅。
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依六識和六根而說,並不是單純的功名利祿,功名利祿是你的心住的原因,但並不是所緣,呵呵……估計你不會明白。
無所住而生其心,是說見到物質世界,不在物質世界執著,聽聲不在聲音中執著,香、味、觸、法上都是如此,不生執著,就是「無所住」,但是當你無所住的時候,還能夠覺知色聲香味觸法,也就是「生其心」,那時才能體會到心是無相,也就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壽者不是指長壽的人,是說沒有時間概念),這句話是需要你去實修才能體驗到的,《金剛經》牛就牛在這,它的語言精闢到沒有辦法去翻譯和解釋,就是結論,你做到,體驗到就明白,體驗不到,說再多也還是不明白,更不用說古往今來很多所謂的大德都套用N多佛教術語,那更是讓人蒙圈。
觀察過去一刻與現在一刻分別,若不捨得上一刻的境界,便是有所住,住在上一個境界。然而過去境界已過去、已失去。若不接受現在一刻已經變化的境界,便生煩惱。
若對過去或現在境界有染,有愛,不願意失去,則住在現在境界。然而現在境界將失去、必然失去。若不接受現在境界失去,便生煩惱。
若對過去或現在境界有染,有愛,已失去,期待未來再有,則住在未來境界。然而未來境界未有,未必來,或如意,或不如意。若不接受未來境界未如意,便生煩惱。
如是:
過去,現在,未來
一切境界了不可得。住即染著。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都是虛的,哪裡能住心呢?
《金剛經》原文: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白話直譯:
佛陀問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呢?如來過去世在然燈佛面前,是因為得到某種法而被授記成佛的嗎?
不是的。世尊,您過去世在然燈佛那裡,實在沒有得到任何一種法。
須菩提,你是怎麼想的呢?菩薩於因地修行六度萬行是莊嚴佛土嗎?
不是的,世尊。為什麼呢?所謂六度萬行莊嚴佛土,並沒有真實的佛土可以為之莊嚴,只是方便的稱名為莊嚴佛土而已。
因此須菩提你要知道,諸位了悟實相的大菩薩,應該這樣生起清凈的心行:不應當住著於物質的形相上而生心,也不應當住著於聲音、氣味、味道、觸覺、思想概念等塵境生起妄心,而是應當於實相本來沒有住著之中自然地生起妙用的心念與行為。
以下內容根據與 @齊平 留言對話整理而成(在此感謝齊平的參與):
1,這段話的因果關係:發心菩薩於佛前被授記未來世得成佛道——於因地普作六度萬行利生事業莊嚴佛土——在累積成佛資糧的這個過程當中,諸位了悟實相的大菩薩應當無所住著地自然生起利益眾生的心行。
實際用功,能於一切時心無住著於六塵境,於無所住著的本然「實相」之中生起妙用。 世所鮮少。
2,住色生心——住著於物質形象而生起貪戀的心念。譬如眼見美女,心生渴慕。耳聞妙音,而樂聽聞。
無所住生心:不粘著於任何境界而生起利益眾生的心行。沒有明心見性的人難以真實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借用禪宗一句話:終日說事,未曾道著一字;終日著衣,未曾掛著一絲。
3,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兩種解法:
一,未悟凡夫逆行道,修行的過程中應不粘著於任何境界,息妄功夫到了自然會「顯現」出妙明真心。這叫作明心見性。
二,已悟菩薩順行道,了悟妙明真心的菩薩,應該於本來無所住著的實相之中生起妙用的心念與行為。無所住是實相本具的功德,這是悟後起用。 金剛經是後一種意思。卻不知你想要哪一種? 諸佛妙理,唯在自心而已,所以求佛不如求於自心。
PS:參考版本:《金剛經》白話(上)——超然法師
凡夫我執的對境為色受想行識這五蘊,凡夫對於五蘊無常計常,無我計我,故此緣起相續,生死流轉。
而凡夫對五蘊的覺知,表現為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
金剛經說: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停止凡夫通過對六塵的「住」,而產生的對五蘊的無常計常、無我計我的「執」,才是佛法所說的清凈心,才能於生死得解脫。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菩薩)應(在開悟後令六根、六識轉依第八識的)無所住(體性)而(第八識時時刻刻都在)生其(意識)心
應:應該;
無所住:證悟第八識如來藏(明心/開悟/破初參)後,令六根六識轉依離見聞覺知,從不分別六塵萬法的如來藏的無住性;
而生其心:而如來藏於無所住中不斷地流注種子,隨緣生起種種功能差別。
茲恭錄善知識開示如下: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很多人看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都會想要把意識修到「應無所住」;但是事實上如同我前面講的,意識祂一定會分別,祂是沒辦法修成無分別的,所以祂一定有所住;所以這裡講的其實不是在講意識心,而是在講如來藏。
那要怎麼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呢?當然第一個,你要先證如來藏。因為唯有如來藏才會無所住,所以你要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你當然要證如來藏,因為只有如來藏能辦到,所以唯有說你證得如來藏以後,轉依如來藏。轉依如來藏以後,要怎麼做?因為轉依如來藏以後,讓如來藏不斷的生起你的六識心來運作,你這時候才可以說,你是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前面這個道理已經講了,因為六識是如來藏的一部分,這樣你才可以說,「因為如來藏無所住,所以我的覺知心雖然能夠分別六塵,但是因為如來藏無所住,我是祂的一部分」,所以你就無所住了。
雖然佛也知道須菩提,也能分別這個人叫須菩提,但是佛是絕對無所住的。但是佛為什麼能夠分別須菩提,因為這是以如來藏為根本而說;如來藏無所住,所以即使你六識心可以分別六塵,但是從如來藏的道理來看,仍然是無所住。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要讓你證得如來藏以後,轉依如來藏,然後讓如來藏這個心不斷的現起運作,而不要入無餘涅槃。如果像二乘人一樣,他就不可能達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如來藏無所住,如果你入無餘涅槃,只是做到無所住而已,但不能生其心,因為如來藏在無餘涅槃中就不在三界中生起運作。所以,唯有菩薩證得如來藏以後,然後轉依如來藏,才能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這一句話,其實也是根據如來藏而說。」
宗通與說通:第76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無上士南無十方一切常住佛法僧
學佛不是要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是斷滅,是枯禪,沒有用。生而不住,就象水,一直要流,不能在一個地方停下來,這樣才能利益眾生,這樣才有用處。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果位境界!當然經文是活句,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任何基於三法印的理解都有助於進步。六祖惠能大師聞此句有悟,後至黃梅求法,曹溪活水普潤天下,後世禪師也多有聞此句開悟者!此一句講安心法門,那麼,如何安心呢?無所住生心方能心安!又如何無所住呢?意業清凈無貪嗔痴三毒,直心一念生者可名無所住。舉個反例:我們的凡夫心都是有住而生的,住於眼耳鼻舌身意,住於色聲香味觸法,住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受者相,通通都是有住!對於佛子的個人修行來講,知道有住比知道無住幫助更大,無住生心的果位境界非凡情可測,思量多了成知見系縛反不利進步!知道有住就可以破為立,在去除執著的過程中,經文的真意變逐漸浮出水面!這樣解與證相結合,比一昧論說經文的根本究竟意義也許更好一些!而且,經文難思難懂,只有畢竟成佛才能完全懂它的意思!故解經的意義在於破執,知見正,往前走總是沒錯!不是佛陀,終不能冷暖自知!
或許不是看淡,而是像流水一樣不固著在一處。
心隨境轉。時時刻刻應對外在與內在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心靈的歷練與成長。無所住,也是一種住,也是一種執著。無所住,不是隔絕色香味觸法,隔絕了就不會生其心么?顯然不是的。無所住,亦無所不住,與其合二為一。你說你破執了,就看淡利祿功名么?個人感覺,你這是「禁」,是自己強迫自己,你是不快樂的。身處紅塵之中,才能看破紅塵。無所住,又無所不住,生的是什麼心?生慈悲心,我認為更多生的是包容之心。包容色香味觸法,存在即是合理,不要摒棄它們,也不要執著於它們,它們在你的心中,又不在你的心中。我不知道用包容這兩個詞來形容這樣的感覺,是不是合適。本人詞窮,不善於表達心中的感覺。希望對題主也所有啟發。
您好!以這篇文章來解答師兄的問題。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第7集
由 正緯老師開示:不執著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嗎?三乘菩提學佛釋疑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要跟大家繼續「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系列。我們今天要跟大家談的題目是:不執著是不是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呢?
爲什麼要談這個題目?我想凡是從中華文化所普及的地區,大家對於一些精神層次的事情,往往也都有一致性的熏習。比方說,我們在蘇軾的《前赤壁賦》裡面,會讀到這樣的字眼:「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我想只要讀過《前赤壁賦》的人,幾乎都會對這些文字以及裡面所描繪出的灑脫自在的自境,而心怡不已。又譬如說,我們常常有聽到所謂的楊慎的《臨江仙》裡面有寫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等等,也是同樣的意境。甚至我前一陣子還看到,在日本的節目裡面,還有專門在談這些詩詞歌賦的事情,談到的也同樣是這個樣子令人非常嚮往的這種境界。
我們說這些詩詞歌賦之所以存在,一方面必然是由於先民們所面對的環境,有著許多天災人禍的困苦,在面對這些無能爲力的困苦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有任何一個層次的精神解脫呢?這個時候,當然很自然的,就有所謂的老莊道家的這個解脫的方式,會在許多的地方會展現,這些地方所展現出來的,幾乎一致性的,都是非常的灑脫、自由自在,並且好像是無所束縛般;可是在無所束縛之中,又似乎能夠每一個地方,都發現它是生機盎然。所以這些個意境,從古到今不知道羨煞多少的人。
當然由於,本來這些事情本來就是我們所謂的中國文化的或是中華文化的底蘊,所以很自然的在中國地區,古時候中國地區的人們,當這些人們接觸到佛經,傳過來的佛經的時候,也必然會想辦法,用原來我們所理解的意境跟所習以爲常的這些解釋,來看待佛經。所以,當一般人看到《金剛經》裡面寫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或者看到《心經》上面寫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麼看到這些呢,往往也都會用剛才我們給大家看到的,類似像剛才的詩詞歌賦那樣子的一個境界,來去理解、來去解釋《金剛經》或者《心經》。比方說,我們先看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爲這一句實在是《金剛經》裡面的一大名句,大家幾乎都耳熟能詳。
那怎麼樣去理解跟解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呢?我們剛才說,憑藉著中國文化舊有的文化,往往大家都會用一個方式去理解它,也就是把「住」這個字,把「住」這個字把它解釋成執著的意思。這裡面最具體的例子就是,所謂的「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於耳」。那這句話形容的是說,當我們非常喜歡,比方說一段音樂的時候,我們可能連續三天,這個音樂都不斷的好像在耳朵裡面都不斷的在播放一樣,用這種狀況來形容所謂執著的感覺。也就是,當我們的感官機制接觸到外面環境的時候,那裡面一旦接觸的時候,會產生種種的反應,面對著這個的反應,如果我們的反應是把它牢牢的抓住,就好像我們剛才講的餘音繞梁三日都不絕於耳,心裡面一直把這個音樂連續放了三天都停不下來,這個我們就把它想像成《金剛經》裡面的住的意思,也就是執著。
當然在這個樣子講之下,這樣子理解之下,我們對於《金剛經》裡面所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自然而然會把它解釋成說,心裡面碰到了外面的環境的時候,哪怕有種種的反應,但心中不會受到影響,不牽不掛猶如虛空,不會留下任何的痕跡,也沒有任何的罣礙,當然因爲沒有罣礙,自然也就沒有煩惱,這個就是依照著「不執著」這個意思所理解的無住。至於說所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生其心」又怎麼去理解呢?相信各位觀衆,如果去看看一些關於這一段經文的解釋的話,往往都會告訴大家,只要心裡面沒有執著的話,似乎我們的心會變得更敏銳,因此對周遭的事情,更不會受到執著的關係,會更加地敏銳的處理周遭的環境。這個就是我們看到的,基於傳統文化所生來的,對於所謂的「住就是執著」的一種解釋;所以,在這樣解釋之下,自然而然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話,就是似乎要大家不要執著。
當然,對於這個《心經》上面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解釋,看起來也都是這樣。因爲如果我們眼前所看到的許多的事物,都是因緣暫時的聚合,沒有一件事物是永恆不變的話,那麼當然沒有一件事物是真實,所以「空」自然就變成了沒有永存不變的實體;那麼我們在面對了眼前的境界,所有一切的事物既然沒有哪一件是永存不變的話,那又何必執著呢?所以按照這樣的解釋的話,其實我們對於所謂的《心經》裡面講的「空」這個意思,似乎也變成了只是對世間或者對於我們眼前境界的一種解釋,讓我們能夠透過這個解釋,對於眼前的境界不再執著,那不執著就沒有罣礙,不罣礙似乎就已經完全解除煩惱的問題。
以上我們說的,可以說都是從固有文化的根基,然後去解釋佛經。這個解釋佛經,甚至這個樣子的解釋方式,甚至一直到佛法傳到中國來近千年之後,一般人對於佛法的解釋,還是有許多停留在這個層次。
比方說,我們說有一位著名的禪師叫作洞山良價,他曾經開示門下弟子,關於修行要有鳥道之類的修行;鳥道形容的就是,鳥在天空中飛過,用這樣子的方式,來去暗示弟子們怎麼樣去參禪。那麼這個部分,後代對於洞山良價關於鳥道的這個說法,同樣的也是把它解釋成,因爲鳥在虛空中飛過之後,不留痕跡,所以這個也就表示,我們不要去執著眼前的境界,我們的心境就應該像鳥飛過天空一樣,這樣子的灑脫無礙,脫去所有的執著;那如果能夠這樣子的話,保持著像虛空一般的坦蕩跟明白的話,那麼就是所謂的心無所執著,就是所謂的心無所住。看起來這樣的解釋也是一樣,跟我們前面講的《金剛經》跟《心經》的解釋,都是連成一氣的,都是用所謂的不執著,去把所有的道理貫通。
演變到後來,當然我們現在也常常聽到,如果我們能夠做到,物來則應,過去不留,乃至於說我們能夠超脫了諸法分別的境界,不對立,因此而超越了所有苦樂的對立的話,能夠做到這樣子的話,那也是我們非常嚮往的一個,好像是佛教裡面真正解脫的境界。
其實我們應該認真來講,以上所說的,所有關於不執著於眼前境物,乃至於說因爲不執著的關係,而減輕煩惱,能夠做到這樣,我們都要給觀衆們喝彩;因爲能夠做到這樣,的的確確也已經能夠幫助我們消除了許多煩惱;甚至有許多時候,也能夠稱得上是世間的賢聖。可是,因爲我們現在要給大家講的是佛教真正的義理,所以我們覺得,不能夠停留在不執著這個層次。
我們給大家分析看看,如果只是觀照世間沒有所謂永恆存在的事物,而不執著的話,我們如果把這件事情,把它認真去跟基督教、天主教,或者跟印度教,或者甚至就跟在舊的中國地區所衍生出來的老莊道家的思想,我們跟這些教派或思想印證看看,如果我們真的認真去思考其他人的教義、其他人的宗教哲學的話,我們會發現,乃至於基督教、天主教,乃至於印度教,乃至於老莊道家,這些個宗教都反覆的告訴信徒們:我們現在所接觸的世間,真的不是一個永恆的存在。
比方說在基督教裡面,就會告訴門徒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任何的榮華富貴,那並不是真正的榮華富貴,其實它是會壞滅的,真正的榮華富貴是存在於跟上帝同在的天堂裡面。基督教、天主教都是如此的。如果談印度教的話,那更是如此啊。如果再回頭看看老莊道家的話,其實你會發現,如果我們只是停留在不執著的層次的話,那麼佛教跟這些完全沒有什麼差別;換句話說,佛教沒有什麼獨特性,沒有什麼殊勝可言的。如果這樣子講起來,如果我們真的一心想學佛的話,豈不是十分可惜了嗎?
再來,我們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給大家看,首先要跟大家講的就是說,如果我們真的能做到對於世間的這些情境,我們能夠不執著,因此而我們不會爲了這些事情,執著在比方說權勢、名利的這些事情的話,那麼我們可以說已經是世間難得的聖人或者賢人了。但是,我們要跟大家說的是,佛教裡面 佛陀所教的解脫,卻遠遠不止於此。我們如果打一個比方給大家說的話,我們說,一般我們所看到的不執著,通常他最後所能得到的結果是什麼呢?基本上都是如果有困境的時候,我們都會比較能夠泰然處之;或者我們在面對一些變動無常的時候,我們心境比較能夠自在去因應這些變動。所以前面講的這些,不執著的這種修爲,大致上都是不出於我剛才講的兩種,也就是在困境裡面能夠安然自在,處之泰然;對於在變動的時候,又能夠比較自在的能夠因應,大概就只是這樣子而已。可以看到的就是說,不執著只能讓我們被動的在目前的一切狀況之下,讓我們心裡面能夠得到安慰、能夠得到紓解,但是在佛教裡面談的解脫,卻遠遠不是這樣子。
因爲佛教談的解脫,談的是要真正去抓到煩惱的它的關鍵在哪裏。談到的是什麼?談到的是縛結。縛結,簡單來講就好像是有一個粗粗的麻繩,環繞在我們四周,把我們綁得牢牢的;這個粗的縛結就代表說,我們真正要解脫的話,要對治的對象就是這些縛結。把我們牢牢的綁在哪裏呢?不僅把我們牢牢的綁在我們現在的生活當中,更牢牢的把我們的前世今生,都整個牢牢的綁在輪迴裡面。所以在佛教談的解脫,一方面它是針對解脫真正的關鍵,另外一方面佛教所談的解脫,不僅是現在對於事情能夠找到安慰、能夠找到紓解而已,並且它是更進一步要打開這些縛結,並且不是現在世打開而已,還是希望我們連未來世的縛結,也都全部打開。這個意境,怎麼會是不執著能夠函蓋呢?
另外,我們剛剛講的解脫,我們如果更進一步來看,佛教裡面除了談解脫之外,更重要的還有談到所謂的自在。這個自在談的是什麼呢?其實簡單的跟大家講,這裡面談到的就是所謂的真如佛性。那真如佛性,如果能夠真正找到真如佛性的話,那我們才能夠真正談到諸法的分別,才能夠真正談到諸法的究竟是如何無分別,並且因此而在所有一切的境界裡面,都能夠安適自在。這個境界又遠遠超過於我剛才講的,在解脫裡面的縛結所能得到的境界。
所以,從我們剛剛以上的分析,我們再給大家整理一下。我們談到的佛法,其實佛法一定有包含如何解脫跟什麼呢?跟將來如何能夠分分的證到真如佛性,乃至於最後究竟成佛。所以,我們把它的兩個大的方向,或者說兩個大的教法,把它叫作解脫道跟佛菩提道。解脫道跟佛菩提道實際上函蓋了,現在各位觀衆所看到的任何一種的佛教的教法,都在解脫道跟佛菩提道的函蓋之下。《金剛經》跟《心經》,正如我們今天的題目——「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經文到底應該要怎麼去理解呢?我們要提醒大家的就是,《金剛經》跟《心經》,它們都是所謂的般若系列的經典。這類型的經典,要能夠正確的解釋的話,有一個最重要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先找到每一個人本來都具有的清淨本心。如果沒有找到清淨本心的話,任憑我們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解釋,不管我們說我們自己是怎麼樣的不執著,那都不是這個經文所講的意思。所以,在沒有真正找到我們的清淨本心之前,我們如果用不執著來解釋所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話,那麼我們應該要把它視爲這是一個不了義說,或者是說,這個只是爲了要方便讓一般的人能夠親近佛教罷了。正如同我們剛才講的,我們剛才給各位觀衆所解釋的,佛教的解脫境界是多麼的殊勝,佛教的菩提的境界又是多麼的殊勝,這些都遠遠不是不執著所能夠函蓋的。
所以,我們再接下來就要跟大家講說,既然對於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類型的經文的理解,必須要在明心之後才有辦法真正的理解的話,那麼我們對於這些事情,應該如何去看待呢?好,我們在這裡,多給大家講一些。
我們剛剛講說,所謂的菩提這個字眼,菩提代表的就是每一個人清淨的本心,所以我們談到菩提這兩個字,一定也包含了解脫;因爲清淨本心如果不解脫的話,怎麼叫作清淨呢?所以,菩提這兩個字,一定包含了解脫。我們剛才談的是佛菩提,我們剛剛說佛法就是解脫道跟佛菩提道,從這個道理上來講,從菩提必定包含解脫這個概念來說,我們說解脫道一定完全函蓋在佛菩提道裡面,並且佛菩提道跟解脫道所談的這個解脫,不會有什麼地方會不一樣的。這個要先跟各位觀衆說。所以我們剛剛說,因爲還沒有明心見性的關係,我們對於經文的解釋,最好還是回歸到解脫的方面來看。所以我們要說,解脫這件事情,我們要在這裡鄭重的跟各位觀衆說:解脫是學佛必備的知見。即便是佛菩提,我們將來希望能夠明心見性,也是需要從解脫好好的紥穩基礎,要從斷三縛結開始,因爲這個是娑婆衆生的特性;也就是,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衆生,一定在學佛的時候,一定要紥穩解脫的基礎。
解脫的關鍵就是在於三縛結,那麼三縛結呢,其中的關鍵又在於我見,而什麼事情是我見?什麼東西是我見真正的內涵呢?我在這裡先告訴大家,我見的內涵,通常它的意義,不是不執著所能夠函蓋的。那麼如何正確的掌握所謂的我見呢?最好最穩當的作法,就是先好好的參究所謂的《阿含經》,因爲《阿含經》是解脫部分最根本的經典。各位觀衆如果對《阿含經》裡面文字能夠好好掌握的話,對於我見自然會有深刻的瞭解;如果您對於阿含的經文有所疑慮的話,我們會裡面有出一本的《阿含正義》,您可以透過《阿含正義》一到七冊的這個內容,詳細的去掌握,什麼東西叫作我見。到時候您再回來看的時候,您就知道我見不是執著這兩個字能夠函蓋的。
等到把解脫的基礎打穩了之後,接下來您很自然的就會到達了可以進一步的追求明心見性的境界了。一旦到了可以追求明心境界,乃至於最後明心了之後,您就能夠瞭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您就能瞭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些境界,根本就遠遠超過了不執著;甚至您將來也有一天能夠理解,所謂的「諸法無分別」那是怎麼樣一個殊勝的證境。
如果您現在還沒有明心的話,我們給各位中肯的建議就是,一定要回歸解脫的原理。回歸解脫的原理意思就是,不要碰到任何的經文,就全部一概的用不執著去解釋;應該要先穩當的先去理解,什麼叫作解脫,什麼叫作三縛結,什麼叫作我見。而我們剛才說,要理解我見的關鍵,就在於掌握了《阿含經》真正的義理。所以在這裡提供給大家,免得大家碰到所有的事情,全部都用不執著三個字全部去函蓋了。這會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因爲這樣子就看不見佛教真正殊勝的義理在哪裏了。
今天就先跟各位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沒意思
推薦閱讀:
※為什麼名氣大的佛經都難懂?
※如何解釋『在做某件事或身處某個場景中時忽然覺得這是自己曾做過的事或經過的場景,甚至非常清晰』這種現象?
※長期吃清水煮蔬菜。純素。不放醬油,醋。和其他調料。只放一點鹽。外加一點麵食和米飯。會怎麼樣呢?
※修行一定要拜個師父嗎?
※施食後,自己和家人遇到各種問題,疾病、事業。請問佛法可有闡述此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