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刷 KPI 把產品給刷毀了的慘痛案例?
比如各大網站的無效改版之類
- 某著名的遊戲網站。一開始老闆親自盯,所以很快成為名列前茅的遊戲媒體網站。然後老闆不親自管了,就給網站定KPI。KPI是網站的UV,於是這個公司的網站業務每年的UV翻番,每年得到嘉獎。公司也很開心。結果某一天發現自己的網站的廣告價值不行,結果仔細去考究了一下網站部門的業務狀況:為了完成UV的KPI,他們做的事情就是做擦邊球圖之類的欄目,或者做遊戲工具讓工具給網站頁面導量,中層管理幹部沒人在意「站在一個遊戲媒體網站」立場應該怎麼做好內容。因為公司考核他們的唯一方式就是KPI。發現這個事實的時候,網站已經落後幾乎是萬劫不復了。WTF。
- 某視頻網站,公司考核他們的方式是VV,於是做這個視頻內容的部門就在工具里刷量,工具一打開,就直接播視頻。效果很好,結果這個部門的主要精力都花在如何把工具的量做上去,然後給視頻導量,沒有人去關心「作為一個視頻內容網站」應該如何做好內容。公司發現這個情況的時候,這個業務已經是金玉在外敗絮其中,在生態上已經沒法玩了。
- 某工具團隊,因為KPI數據造假。一般的數據造假,是做了200萬日活的業績,造300萬的假。他們是反過來的,年初做了300萬的日活,但是公司要求肯定是業績可以增長,到年底要做到400萬。於是他們造假,做成年初200萬的業績,跟公司說,現在只有200萬,年底可以完成300萬,公司一聽,覺得在增長啊,不錯啊。於是他們年底順利「達到」300萬日活,其實他們只要保住不下跌就完成了啊。年底KPI考核績效是S。但是你們覺得這樣的團隊還有業務還有前途嗎?
上面這些問題出在哪裡?因為管理層誤以為自己的下面的所有員工都會想高管一樣思考問題。老闆覺得所有員工都應該像他一樣牛逼,應該輕鬆完成KPI,然後去完成更高的目標。事實上是下面的員工在這樣每年年初制定全年KPI的情況下、年底唯KPI考核的情況下,唯一的追求一定就是KPI。只要數字達到,就黃袍加身,只要數據沒有達到,就被打入地獄不得翻身。在這種唯KPI的苛政下,人人只求自保。
某公司的老闆常說:「什麼是人才?人才就是給你一件事情你辦好了,再給你一件事情你又辦好了。」 這個話本身沒有錯。但轉化為公司的政策,就是KPI考核,今年給你一個KPI你完成了,明年再給你一個KPI你又完成了,你就牛逼死了。於是出現了上面的結果。如果按結果看,管理層的KPI顯然也沒有完成。
管理層至今覺得只是KPI的制定出了問題。管理層管理素質之差令人以為他們還是一個20人創業公司。如果以股價來作為KPI,他們的績效應該是連續三個季度C。對於部分高管而言,過分依賴KPI的考核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不懂業務,只能依賴數字來進行判斷和管理,這對於一個靠創新生存的互聯網公司來說是致命的。
用KPI來花樣作死的,看得我心疼。無效改版還好。真正可怕的是為了新增日活等KPI,搞靜默安裝、預裝、市場等花錢買用戶的事。
為什麼?因為這種用戶來的最快啊,就是幾塊錢一個,付出多少有多少回報。其它的,你整活動,整線下地推,整紅包,用戶都不一定買帳。最後很多產品(特別是大公司上面只看數字不看實際情況的更嚴重)就變成靠買用戶刷新增日活來維持,但因為很多費用和精力都用在了渠道上,導致很多員工在產品本身上漸漸失去了想法。反正只要花錢買用戶,有個數字,然後賣廣告不就結了唄。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某些老牌產品越做越不出亮點,反倒是一些新產品,因為手頭沒錢做渠道,反而能讓用戶眼前一亮的原因。
新浪微博就是最典型的。但是明星、媒體的性質和獨特競爭力還在。應該還能蹦達一陣子。
最可怕的是大量掛在大公司下面,但與競品相比毫無競爭力的產品。不點名了,懂的都懂。
前員工匿名說下百度貼吧
12年來貼吧,彼時剛剛去掉了匿名發帖,開放了會員,開發了簽到。
13年的kpi是客戶端活躍用戶數1kw,而當時的實際活躍是幾十萬。於是乎大家看到了在2013年一整年在電腦上和手機網頁上的瘋狂的彈窗導流。然並卵,最後的kpi還是差了幾十萬。
14年再次調整,這次的kpi是用戶收入5kw?具體不記得了。於是乎大家在14年一年被各種會員,經驗,廣告,房哥,遊戲刷屏(其實13年下半年就開始了)。
15年的kpi不清楚了,但貌似和企業平台有不少關係。所以你們看到很多吧都莫名其妙被一個官方吧主把持。
幾乎貼吧近幾年的產品完完全全是跟著kpi走的,現在貼吧怎麼樣?
百度貼吧
一個好好的產品,現在被簽到、聊天弄得不成樣子,臃腫的界面讓我沒有碰它的慾望。大移動刷KPI都快把整個公司給刷廢了這件事算嗎。
2010年進的GMCC,還搞不清楚狀況就看著全體員工在老闆的高壓下刷G3信息機和G3大眼睛,貌似一個人一個月刷不到幾十台不達標。
這兩個產品是什麼?
無線座機和視頻監控。要說視頻監控就算了,可以算是大boss對智能硬體時代的高瞻遠矚。
無線座機是什麼鬼??可以隨時隨地帶著走的,無!線!電!話!機!移動互聯網時代靠無線座機搶份額啊!這是哪個細分市場給你的創意啊?你是希望大媽們買菜跳廣場舞都人手一個,必要時候可以拿出來械鬥嗎?
當其時網上一堆抱著座機在地鐵公交上聊電話的霸氣圖片廣為流傳,我司才是這場景的真正的幕後黑手好嗎?!
好了,後面這兩個產品死得多慘。連老闆都假裝一切彷彿沒有發生過。
本來移動3G天生就比聯通、電信少一條腿,刷座機刷完一看,哎喲人家兩騎絕塵而去了。
於是開始吃大補丸,各種瀕死回血。
KPI越定越HIGH,先要新增,再要質量,金箍圈是一個套一個。下面的人被逼得要死,打斷腿也完不成,開始各種養卡、套利,對渠道商各種殺雞取卵,過河拆橋。
前幾年做VIP看著某些分公司動輒完成99%以上的VIP保有率,也不知道他們後台是怎麼做來的,看著都覺得心累。
話就不多說了,反正現如今運營商是什麼鳥樣大家都有眼看。
利益相關:前僱員,不匿了。
新浪微博,打開 web 版微博自己看吧
手機QQ,不停在模仿陌陌和微信,亂七八糟的,為了提高表面上的用戶活躍度操碎了心,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人人網,就是在苟延殘喘,體驗比1024網站還差,老闆和員工都樂意榨取最後一點價值
百度貼吧
------------還有好多,有空再更新
Microsoft Money
20年前,微軟想用15億美金買Intuit來進入個人財務管理市場,Intuit不賣。微軟就做了這個來和Quicken競爭。當時是放在Microsoft Home這個個人消費產品線。2002年左右,這個產品在媒體的評估里已經後來居上了。如果和在線服務連接的話,你可以在裡面付賬單、給自己的賬戶之間轉賬等等。
然後個人消費產品線在微軟重組部工作下被划到了MSN部(所以看到Windows Live Movie Maker、Windows Live Gallary這樣和MSN關係不大的軟體也掛一個Live不要奇怪),績效考核也按MSN的KPI來算了……所以,咳咳,項目組的工作目標改成了MSN的基於網站的KPI。
但是一個個人財務軟體績效按日活躍率算算是個什麼鬼?大家都是每個月付賬單的時候開一次的好吧?頂多報稅的時候多開幾次。增加用戶在線時間是個什麼鬼目標?用戶要的是儘快搞定財務好吧?
然後這個產品就死掉了。
當然,在桌面軟體里放廣告賺錢當時是個很流行的觀點,用用戶數比較少的Money來試水並不是一個很壞的決定。
就是現在,知乎的手機網頁端。強制推廣app,問題app廣告多的一批,瀏覽還不是順暢的,看個評論都有獨立頁面。也不能像網頁一樣,劃個詞就能隨時搜索。加上今年大概在4月份的網頁改版,舒服的藍色直接全變成白色,而且手機端點開個評論再返回,直接跳到回答最開始的地方。這個居然持續了大半年。同樣的還有百度貼吧,只看樓主居然說只能客戶端用。問題你倒是把電腦端上大大的「see_lz=1」給隱藏掉啊。我這個編程小白都看出來了。忽悠人都忽悠不像
時隔幾天了,再說一點個人想法吧。這次卡在12月份出這種事情,明顯是kpi逼的。這種強推自家app的行為,百度貼吧也干過,而且更噁心。當時是直接一個廣告,連x都沒有,而且特別容易誤點。現在知乎上百度系的名聲,大家也都知道了。恐怕百度的今天就是知乎的明天。另外,到現在,2017年12月19日,網頁版的知乎還是傳統藍色和新版白色的混合。要改就改個徹底,現在這樣半洋半土(抱歉找不到另外的形容詞了)的風格是要鬧哪樣。
大眾點評在團購業務之前的立足之本就是高質量點評,但這兩年為了刷全球最大點評數把點評字數門檻一降再降,直接導致現在點評水得一塌糊塗
知乎的開放註冊和友善度系統應該能算吧
手機qq
人人網,別提了。
新版app,玩十分鐘不小心不小心安了五個遊戲。
下不完還不能暫停,根本找不到地方。
以前是在新鮮事里夾廣告,現在是在廣告里挑新鮮事看。
扶植自己的大v,草根原生作者遇到過被限制來訪的情況。
看「幕外戰爭」的時候覺得遊戲公司真是黑啊,回過頭來看人人,嘿,這傢伙不比遊戲公司差啊。
-----------------------------------
陳一舟接受採訪的時候說不認識任何人人大v。
說自己矽谷回來的,做不來太屌絲的事兒。
嗶嗶這麼一個匿名社(yue)交(pao)軟體不是你們做的啊?
哎。
利益相關:人人七年老用戶,我愛人人,可是人人不愛我。
新浪微博
利益相關:KPI數據搬運工你們做IT的都不看《人月神話》這本書?
某支付網站,一筆金額分成多次支付更划算,估計KPI是支付次數
征途
作者:安全樂谷
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090153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近百度麻煩事兒不斷。先是一月份的百度帖吧事件,然後是四月的魏則西事件。網上對於這個事件的討論也非常多,我也想跟風簡單談談自己對KPI制度的科普理解。
首先,什麼是KPI
許多無大公司工作經驗的人或許不知道什麼是KPI。KPI翻譯成中文是關鍵績效指標法。這是一種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為可操作工作目標的管理工具,適用於中大型公司。如果你不知道你們公司是否執行KPI制度,那麼只要聽一下你們的老闆是否有」我不管你用什麼方法,只要你能做到[某一個數值],那麼你就達標」的硬性指標就好了。
什麼時候常用KPI
KPI制度普遍用在大公司管理和投融資管理方面。它試圖將複雜的各種非關鍵因素刨除,只看關鍵驅動因素,譬如互聯網公司常看的是用戶量、日活、月活、付費轉化率、利潤等等。也常用於風險投資公司對於所投公司的對賭,譬如摩根士丹利等機構投資蒙牛時就只看銷售額年複合增長率。這些業績通常能串併到財報數字中呈現給媒體,給人一種欣欣向榮的感覺。
只看KPI會有什麼問題
如果企業內部管理時只看KPI,那麼會極大地打擊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員工會傾向於只做與自己KPI相關的事情。員工會傾向於推卸責任,相互的溝通協作會很困難。如果KPI目標很Tough且沒有其他限制要求,那麼員工甚至有可能做出違背價值觀的事情,只能鋌而走險通過黑產、灰產解決問題。
現在中國的黑產發展很成熟,除了2C端的詐騙以外,一些2B的黑產也暗流涌動為創業型公司提供便利:譬如為企業微博帳號刷粉以達到粉絲數要求、Android市場打榜、刷垃圾流量等等,以達到投資人設置的目標及媒體對於一家"高速發展"中的創業公司的預期。
一些數據化公司(如TalkingData)會鼓吹採用大數據驅動分析,很多CEO和投資人也會看這部分數據,當前的中國黑產也提供刷這部分數據的服務。
KPI的問題知道了,那麼應該怎麼樣緩解
作為CEO和主管,不能只看數據。也要能看懂數據背後的邏輯和分析。簡單說是」既要…也要…」。這就要求CEO需要有足夠的業務判斷能力,並且能夠識別和堅決打擊這類舞弊和數字欺詐的廉政內控問題。
刷KPI跟「大躍進」有異曲同工之妙。
劍網3維基
我能說一個,魅族嗎?
以前還打算做手機的,雖然做的不咋樣,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當年的mx mx2 mx3還是能看出有用心(雖然和吹噓的差的有點遠)
看看現在做出來的霉爛是什麼樣的垃圾,真正的低價低質,為了銷量為了賣給阿里爸爸一個好價錢都tm豁出去了。真是為了kpi連「好好做手機」這個想法都丟了。
為避免無意義爭吵而匿名
推薦閱讀:
※你怎麼看待黃貫中的音樂水準?
※你家裡的長輩老一輩(身邊人也行)有沒有很好聽很文藝很有寓意的名字?
※大家是因為哪首歌或者哪件事愛上陳奕迅的?
※你怎樣對待書腰?
※有哪些很棒很有特色的產品是知友經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