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 Windows 系統及其生態而言,2015 年意味著什麼?
有感於聯想選在 Google I/O 同天舉辦 Lenovo Tech World。
『據悉,本次會議日間活動將從5月28日早上8點到下午6點,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微軟公司首席執行官薩提亞 納德拉、英特爾首席執行官科再奇(M. KRZANICH)、百度公司創始人 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等業界大佬均將出席活動。』
伴隨著 Windows 10 的越來越近以及相關特性,「Windows生態」這個詞也在實際層面上具備了更多的意義。2015年這個生態圈發生了什麼?接下來可以預見的時間裡還會發生什麼?對中國市場而言,會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產品出現?
再進一步考慮的話,iOS、Android 與 Windows 三方的市場會否更進一步細分?
Tech World Registration 2015
聯想放大招!Tech World大會推三款筆記本
創新無止境 ZOL提前探館聯想TechWorld_科技微博上 WPDang 直播:http://weibo.com/wpdang
@性感玉米 作為環節主持人的直播:http://weibo.com/corndog
8.8更新
這可能是我近來最後一篇文章了。接下來的半年是無數場考試和paper,恕我到此為止。
半年後再見。
《暗流涌動的日子——述1975-2015》
文:林子焱 @林子焱Leo
註:我將會把近年的微軟細細剖解開來,給你看這巨人的野心和無奈。但看2015是覺其險,但還容我多啰嗦幾句,好得把故事給說圓。謝謝各位了!我盡量在這周內將全文更完,耐心些哈XD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IT行業竟從人們生活的邊緣成了人人能夠侃幾句的談資。又過了不久時間,互聯網企業從燈紅酒綠的外灘一直延伸到山後林邊不知名的小城市。此後很快,每個人手上開始粘著或大或小的屏幕。從1975年,微軟走過四十年了,這一尊寶刀不老的最強軟體巨人——也是歷史最悠久的軟體巨人——Microsoft正經歷也許並不是這四十年來他經歷過的最痛苦的一年,但絕對是決定未來命運的一年。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Hamlet
若市場是一桌爐石,那麼可以說微軟手上的牌好極了:不竭的資金,穩定的客戶,進步的研發,能讓別家做夢笑出聲來的系統市佔率……然而若微軟真正抱有這種安然態度,他們就可以去養老了。移動端聽雷不見雨,還沒有完成似乎就已經失敗、PC市場連年萎縮、個人消費市場的焦點幾乎完全轉移到Apple, Google和新興手機市場。
- 這個笑話彷彿就是微軟這幾年不斷妥協又固執的dilemma的縮影:誇張之餘又顯出微軟的無奈,無奈之餘又顯出用戶的可愛。
- 這是微軟的涅槃,Windows10不僅僅是傳統PC桌面端操作系統的規律升級,她是微軟稱雄的未竟野心。
Via: ifanr @7bitex
Windows 7
「不好了,iPhone 賣瘋了,谷歌也要做手機了?我們要不要弄點啥?」
「我們也來個 Windows Phone 吧。」
「那 Windows Mobile 呢?」
「砍了。我們整個後現代設計,甩他們一臉逼格。」Windows 8
「我們的 Windows Phone 7 叫好不叫座啊,而且開發者興趣也不高,怎麼辦?」
「這樣,設計還是原來的設計,內核換 NT,這樣開發難度不就小了嗎?」
「內核換 NT……老設備沒法換啊,怎麼辦?」
「弄個 7.8 安慰安慰他們。」
「但是我們的桌面系統和 Windows Phone 看起來完全不一樣啊?」
「改唄。我們把這套設計語言搬到桌面,也搞他個 Modern 應用程序框架。用戶不是說磁貼好看嗎?桌面也用磁貼不就行了!」
「但是開始菜單已經塞滿了,哪還有地方放磁貼啊?」
「唔……砍了唄!你看現在響應式、跨平台多熱門,我們也搞個跨平台,平板也用 Windows!整個全屏的開始界面不就行了。」
「那 PC 用戶怎麼辦……」
「怕個球,水果 OS X 那個 Launchpad 不也是全屏的嗎!」
「有道理。」Windows 8.1
「完了完了,砍掉開始菜單用戶全都瘋了,非要把菜單加回來。」
「不要怕,加個開始按鈕騙騙他們。」
「應用也不夠多啊,不管是手機還是桌面,用戶都嫌棄應用少、更新慢!」
「那……搞個通用應用程序,同時給兩個平台開發!」
「用戶還說Modern應用只能全屏運行,割裂感太強!」
「屁事真多……就說敬請期待下個 Windows 版本!」Windows 10
「用戶要開始菜單!」
「好!」
「用戶要毛玻璃!」
「沒問題!」
「用戶要真正的跨平台應用!」
「卧槽工程量忒大了吧……好!」
「用戶還要……」
「要你媽了個屯!先湊合整整吧趕著發布呢。」
「這 bug 一堆還沒改呢,怎麼發布?」
「怕毛,你看看隔壁 iOS 8,看看 Bugmite,還不是揣著一堆 bug 就發布了?學學人家,先搶佔市場,再慢慢修嘛。」
「可是 bug 不是會越修越多嗎?」
「閉嘴!」(如有侵權請告知)
回答正文:
- 史: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身患「大公司病」的微軟年事已高,又正和名聲大噪剛打算趁機奪位的新人撞個滿懷。
不,不能甘心。鮑爾默沉默了。
他一手開創了WP/Surface,決定開始重構整個公司。
但一切僅僅只有開始。
WP叫好不叫座,Surface平庸默默,重構阻力重重。
他沒有讓巨人的復興成為事實。但他給後人壘下了最堅實的地基。
納德拉接手。
從2010年的WindosPhone7開始,徘徊茫然了5年的微軟,終於決定要做些什麼。
沉睡的巨人 醒了。
- 今:
微軟變得越來越酷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開始逐漸關注微軟,聽了知乎論壇上的忽悠入了Surface、lumia,天天盼著改變世界(起碼要改變我窩囊的WP吧)的Windows10。
那時候,我才第一次聽說微軟也有粉絲。
2015年1月22日
說好的Win10發布會變成了AR(增強現實)技術的狂歡——Hololens。人們第一次見識了嵌套了Windows的世界是多麼炫酷,反而把原先關注的焦點——三屏一雲拋擲腦後。媒體們留著口水,也不忘調侃發布會下面一排排善良的蘋果燈。2015年4月29日
build2015大會的門票早在一月開售的一小時內就已售罄。人們享受學習歷史的過程,更希望參與創造歷史。微軟宣布Windows將兼容修改過的Android與iOS應用,並展示了更多有關Hololens的功能。與此同時,Project Spartan搖身成為新一代Microsoft Edge瀏覽器,她將代替IE,繼續統治PC。2015年7月29日
Windows10全球免費發布。無數用戶蜂擁而至,而早已經體驗過預覽版的insider們有些解甲歸田,繼續使用普通版Win10,但是更多的人沒有停止探zuo索si的腳步,繼續擔任預覽會員。我現在還在念叨著沒機會親自去水立方參加發布的遺憾,但是,這樣一個酷酷的微軟總算沒讓我失望。
這是我的2015年,被微軟的發布和黑科技炫得眼花繚亂。
事實上,這是微軟厚積薄發的積蓄。
這一套組合拳,打贏,問鼎中原。
剩下的,無論或平或敗,這位巨人都擺脫不了衰老的命運。
無論如何,2015年意味著舊的Windows生態的終結,至於新的生態環境能不能建立,就看微軟的了。
目前微軟的攤子鋪的有點大,只能謹慎關注。但從總體轉型進度來說,微軟的速度已經不錯了。
微軟已經基本確定面向服務和訂閱的轉型路線,接下來的挑戰是各種服務的整合以及彌補互聯網的短板。老實說微軟目前手上的牌不算糟糕,但是好牌不一定能打好。Office系列套件仍然佔據生產力的主要位置,Office訂閱+Skype服務事實上還是非常有性價比的(一年100多塊錢,每個月贈送Skype點數,如果可以用Skype點數代替電話費用,那麼算起來Office訂閱就非常超值了)。Surface平板提升了Windows平板的競爭力,儘管目前應用還很少,但卻是最具有生產力的平板(說白了目前只有Windows平板是可以真正工作的)。實名贊同 @Q qratosone的觀點。
本答案修改於另一個問題下的回答:
為什麼微軟沒有依靠Windows做成一個生態? - 軟體
最開始看見這個問題我以為是那些比我還小,從小就伴隨著觸摸屏長大的一代問的。但看一下提問者的信息,還是著實吃驚了一下。benny hwang,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果粉,證券投資。
拜託您提問的時候加個立場相關好不好……
Windows 生態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軟體生態,沒有之一。
但又是什麼讓大家覺得Windows沒有一個生態呢?
因為這個龐大的生態是隱形的,無處不在的,潤物細無聲的。
當你提到Windows生態的時候,你能想到什麼?
你或許能想到Windows,你能想到Office,你能想到Adobe,你能想到xx音樂,xx衛士,xx管家,xx視頻,xx下載器,還有呢?
你太習以為常了,所以覺得這一切都沒什麼。
但你可曾知道,當你按下開關的時候,那股電流的另一端,是由Windows控制的電網系統,從發電,輸電,變電,每一個環節都有 Windows的存在?
你可曾知道,你擰開水龍頭的時候,另一端,是由Windows控制的龐大的凈水體系,自來水管網?
你可曾知道,當你拿起筆的時候,你手中這一根塑料筆桿後面的石油化工,鑽探採礦產業,是由Windows提供的技術支持?
你可曾知道,你所住的房子,那一切鋼筋水泥的骨骼,正是在Windows系統上面做的3D製圖和受力分析?
你可曾知道,當你去銀行取錢的時候,那台ATM機上的界面,其實就是Windows?
你可曾知道,當你夜晚走在馬路上的時候,當你坐飛機的時候,當你乘船的時候,那些交通信號的背後,是一台台不知疲倦的Windows計算機在自動調度?
你可曾知道,當你坐計程車的時候,計程車上的里程計費系統,很可能跑的就是Windows嵌入式?
你可曾知道,哪怕是果粉們最引以為豪的Mac和iPhone,在生產線上下來的時候也只能老老實實地跑著 Windows?
【所以說Mac是Windows生態里最不能改變世界的產品之一】
這是不是生態系統?這是不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當然是。
可為什麼人們不知道了呢?
因為當你習慣了空氣和水,你就不會去珍惜他們的存在。
當你喝習慣了水,第一次見到西巴克咖啡的時候,你是會為之驚艷的。但你卻忘記,水不僅僅可以用來喝,還有千千萬萬種更重要的用途,沒有水,你連西巴克咖啡都喝不上。
你要知道不是App Store裡面的生態才叫生態。
這種心態就像面對自己家裡的花園而沾沾自喜一樣。或許確實是,把幾種花兒集中到一個地方,會給你一種萬花筒一般琳琅滿目的感覺,但是把他們散布到更廣闊的天地里時,你就不自覺了。
森林是無言的,大地是無言的。
但是,當森林和大地震怒的時候,家裡那一小片花園,又會怎樣躲在角落裡顫抖呢?
你們已經被消費電子短暫的繁榮而迷失了雙眼,你們看見了琳琅滿目的App,你們驚嘆道,這才是生態。但你們忘記了,那個背後龐大的工業帝國,才是這一切的根基。
微軟衰落了嗎?
我覺得是沒有,哪怕Windows Phone銷量低迷,哪怕PC出貨量沒有穩步上升。這都不重要。
只要企業市場,現代工業體系還在一天,Windows就不可能死,微軟就不可能死。而這所帶來的營收,是穩定的,持久的,源源不斷的。而微軟,就可以靠著這源源不斷的錢,跟那些所謂耀眼的新星們玩下去,一直不斷地玩下去,並且還有微軟研究院這種逆天的存在,時不時弄一點黑科技出來,跟這些新秀們玩一玩,刷一刷存在感。
雷打不動的數十億美元的利潤,這樣的資本實力,恐不恐怖?
想一下,每年你都有幾十個億的小錢錢從天上掉下來。這個資本實力,夠不夠和其他人玩一玩?
每年沒事發黑科技的Paper,十幾年後想要用隨時就能轉化成產品的MSR,恐不恐怖?
想一下,用的是9x年的paper,做出來的是比Siri語音自然得多的Cortana,做出來的是讓整個VR界仰望的Hololens,這個技術實力,夠不夠和其他人玩一玩?
一直給人的印象是在做軟體,進軍硬體界,做出來的就是最輕薄的Intel Core設備,Hololens,IE落了那麼多年,一個Edge,在Google的跑分標準下跑分直接秒了Chrome,Firefox,Safari,這個轉型實力,夠不夠讓人心驚膽戰?
微軟就像個基礎設施建設者,一個電網,而搞消費電子的,那是什麼,能吃嗎?人家才不管你今天是不是重新發明了49塊錢的插線板還是一個新的什麼智能燈泡,這對人家的根基一點威脅都沒有。哪怕明天你全部弄成無線輸電了,控制系統還是得老老實實找微軟。
你當然看不見。
正如零幾年互聯網泡沫破滅的時候,大家才高呼上當。
那個時候,怎麼沒見人家說互聯網思維拯救世界呢?
但你見到微軟怎麼樣了嗎?巍然不動。
這就是Windows的力量,微軟的力量。
Think Different的人畢竟少啊。
在我看來,蘋果的屬性是「酷」,谷歌的屬性是「創新」,而微軟的屬性是「有用」。
如今的科技行業,整天比來比去的無非都是在比誰更酷,誰更會創新。誰酷誰的粉絲就多,粉絲一多了,躺著都能掙錢,NMB都會有人買。
殊不知,酷永遠只能是少數人的專利,創新也只能是極客們的狂歡。而跟在精英和極客們後面的普羅大眾,需要的其實只是穩定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相比較如今的蘋果/谷歌和後面不計其數的跟風者們,我還是希望微軟繼續以「有用」的姿態,去做它一直在做的事情:
推動這個世界生產力的發展。
分割線-------------------------------------------------------------------------------------------------
看到評論的回復。純粹吐槽。
三巨頭確實在相互學習,但是各自的根本並沒有改變。
蘋果在後喬布斯時代的產品,去看看蘋果表和NMB吧,能剩下的也就只有「酷」了。讓那些整天都拿著蘋果手機的人去買一個能戴在手腕上卻不能離開蘋果手機的縮小版蘋果手機,然後宣傳一種新的「交互方式」?還真是人類科技的巨大進步啊!
谷歌和特斯拉一樣,那些踩在時代的前列線上的產品對普通人而言沒有任何卵用,連個操作系統都做不好(Android 和 Chrome OS),掙的雖然多,也都是廣告費。
對於微軟,我實在不希望他走蘋果和谷歌的路子。當然在這個喧囂的消費時代,沒有噱頭和概念是無法得到消費者青睞的。可是當今這些爭先恐後推出著所謂2K屏,無邊框,生態圈,以及各種情懷的企業,他們是在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嗎?他們只是在不停炒蘋果谷歌剩下的各種冷飯,去造成科技和生活質量提高的假象,然後通過鋪天蓋地的商業宣傳,最終達到愚弄大眾並從中漁利的目的而已。這難道不是對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如果是這種程度的「酷」和「創新」,我認為沒有更好。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用著蘋果的手機,用著谷歌的搜索,用著微軟的工作平台,感覺挺好。私以為,這些互聯網公司個個想著建立生態圈來一統天下和對手競爭的策略,也都是一種帶有商業目的的浪費。而對當下的人類來說,無限放大這些電子產品和信息互聯的意義則更是一種病。自從有了智能手機,人們開始埋頭不再交流,取而代之的,卻是微信朋友圈的互相刷屏。自從有了搜索引擎,你的隱私每時每刻都在成為網路巨頭們掙錢的工具。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
畢竟,文明和財富還是建立在腳踏實地的工作之上的。PS:這應該是我在知乎上寫過的最長的答案了……
PS2:修正答案:以下所有「信息化系統」改為「辦公自動化系統」——不影響最終結論
PS3:現在是下午16:00,鍵盤俠時間到此為止,評論關閉
之前給我老闆裝機,他特意要求同時安裝一套Office2003和新版Office——按照他的說法,某個功能他只會在03里使用,而ACS旗下期刊全都要求docx投稿(物化等方向也接受LaTeX),這個事讓我對所謂「Windows生態圈」產生了一個新的認識:
除非某一天某個廠商能推出一個徹底顛覆PC市場,對現有的WindowsPC在生產效能上佔據壓倒性優勢,而且成本不比PC高太多的產品,否則微軟的地位是永遠都不會發生變化的。
這一點我反對我教教主 @可可蘇瑪 的觀點——消費市場,對於微軟意義上的企業市場——進一步地說就是辦公自動化平台——的影響,可以說非常小,甚至用幾乎沒有來形容都不為過。這個市場也許不是最大的,但是每年都可以為微軟帶來雷打不動的數十億美元的利潤。作為一個至少在目前沒有從事IT行業的軟粉,我希望提醒各位IT從業人員一件事情——看問題,要接地氣,小圈子自High是不行的。
原因很簡單——逼格不能當飯吃,生產力永遠是第一位的。在這個世界上,互聯網企業只是一小撮,傳統企業才是絕對主流——不然你以為微軟每年幾十億的利潤是怎麼來的。對於傳統行業來說,辦公自動化平台只是一個生產力工具而已——領導不關心什麼潮流啊,逼格啊,用戶體驗啊之類的,只關心一件事情——那就是生產力,能夠用最低成本發揮出最大生產力的系統/平台就是好東西。
比如對於我們實驗室來說,電腦的用途就是查資料、寫論文、列印Paper、畫結構式、看核磁數據,頂多再加上有師姐拿它看個電視劇,師兄晚上打個LOL——僅此而已。老闆只關心電腦能不能用,至於用的系統是XP,Win7,Win8.1還是OS X——那是什麼?能吃嗎?
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結果:跟消費市場的相反之處在於,消費市場的產品更新速度超快,而企業則是能不更新最好不更新——非要更新的話必須保持優異的向下兼容性。至於這個結果是怎麼產生的,接下來我將詳細說明——
我認為,教主觀點的錯漏之處在於,沒有從整體角度看待問題:
對於傳統行業來說,「辦公自動化平台」並不是一個個孤立的應用軟體/系統/設備,而是包括一整套配套軟體、硬體和IT基礎設施在內的,一個完整的體系(根據機構大小不同,體系也是可大可小,但是就算是小體系,一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個體系內的任何設備,都只是一個節點而已,要想發揮出生產力,就必須要讓整個體系的每一個節點彼此之間最大程度的配合才行。
舉個極度簡化的例子(真正的集團部署比這個複雜得多),我們實驗室的體系,包括校園網(外網不行)、系裡的核磁伺服器、兩台X86-PC作為辦公用電腦,兩台印表機,以及電腦上安裝的Windows系統(目前已經被我換成8.1了),瀏覽器,兩個版本的Office,PDF閱讀器,輔助的ChemBioOffice套件和看核磁圖譜的BrukerTopSpin軟體,再加上一台HPLC、控制用電腦和軟體。實驗室的正常運轉要求整個體系的每一個節點必須全都保持全功能正常運轉,少了任何一個都會帶來生產力下降,少了關鍵的幾個甚至能讓整個實驗室停擺。
接下來我將闡述兩個基本事實:
1、在IT技術大發展的過去二十年里,很多傳統行業都搭建了以Windows-PC為核心的辦公自動化平台(當然不一定所有的支持組件都是基於Windows搭建的,但一定是可以配合Windows運轉的),並衍生出了許多高度特化的,其他行業連聽都沒聽說過,且基本不可替代的節點(比如上面的ChemBioOffice和BrukerTopSpin)。我們組只是一個有幾台電腦的小體系——真正的大企業還有其他更大規模的IT基礎設施,比如active directory,exchange server等——它們都是微軟出品的。
2、傳統行業沒有能力自己從零開始建造一個新的體系,也不值得花錢自己搭建一個新的體系——所以使用成熟的商業化解決方案是最優解(換句話說你敢跟領導提「Linux辦公」就等著挨罵吧),而在現有體系還能用的情況下,把整個體系全套換新帶來的巨大成本和巨大生產力損失都是絕對不可接受的——所以只能小步快跑,分步替換體系內的某幾個節點。
綜合以上內容,我們可以很明顯地得到一個結論——任何節點更換行為(軟硬體都算),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動作,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生產力降低——因此必須儘可能避免。我們實驗室過去用的兩台跑XP的老電腦都是05年的老機器,如果不是它們壽終正寢的話任何換電腦的想法都會被老闆第一時間否決。
新平台對舊平台其他節點的兼容性越好,生產力降低程度就越低——而如果核心節點不兼容其他節點的話,帶來的結果就是整個體系直接停擺。所以,X86-PC、Windows和Office這三大核心節點是絕對不可替代的,就算是升級換代也只能選擇新的WindowsPC。而手機,iPad之類的設備,或者是OS X,iWorks,GoogleDocs之類的其他軟體/服務,最多只能成為這個體系的外圍延伸——想要取代體系內的X86-PC、Windows和Office這幾個核心節點,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它們功能缺失,跟體系內的其他節點格格不入,完全不兼容:iPad不能接滑鼠和U盤,不能接印表機,打不了論文;OS X沒有全功能的Office和ChemOffice,看不了核磁數據(TopSpin理論上有OS X版,但是國內院校基本上找不到,另一個軟體MestReNova倒是有OS X版,但是特別彆扭,特別不好用),HPLC不能用,iWorks和GoogleDocs跟Office的文件不兼容,打不開ACS提供的dotx模版,而且功能完全就是一坨翔,根本不夠用……所以它們只能成為體系的外圍延伸(這還是因為微軟出了Office For iOS/Android),完全不能真正取代三大核心節點——我師兄用iPadMini2玩遊戲,看論文,但是工作同樣需要帶著安裝Win8.1的筆記本電腦才行。
實際上,我們實驗室這個小體系相對來說還算是好辦一點——對於真正的大企業用戶來說,兼容性問題要比這個還要複雜得多:比如需要電腦加入域啊,某些企業內網是IE6Only啊,報表是用Excel加上N多個函數做的啊之類的……
PS:剛才評論區有果蛆說只有國內如此(姑且不說中國現在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PC市場),於是我重新看了一遍《紙牌屋》第一季(後來植入廣告是第三季的事)——裡面出場的電腦基本上什麼主流牌子(惠普,戴爾,TP)都有,包括蘋果(比如木下辦公桌上放著的就是iMac,),因此可以認為其沒有PC類產品的植入廣告。
現在,告訴我身為美國人的Zoey妹子用的是什麼(她手機用的可是iPhone)——我蘋果用得少,沒見過長這樣的Macbook和OS X……
主編的電腦,Win7+Word2010。
說好的「美國市場都是蘋果呢」……事實上按照市佔率統計蘋果再怎麼增長,在市佔率最高的美國本土也就10%上下——「美國市場都是蘋果」只是果蛆的幻覺而已,企業類大客戶市場尤為如此。
大家都知道,新的軟體一般都有學習成本——而體系核心節點的遷移,同樣也有遷移成本。這個遷移成本可以用一個公式來概括:W=a+b+c。a代表採購新設備,新軟體的花費,b代表遷移本身消耗時間帶來的生產力損失(包括安裝新設備,新軟體的誤工損失,以及新設備新軟體本身的學習成本),c代表新軟體兼容性和功能缺失帶來的生產力損失(比如Office功能不全,核磁軟體完全不能用,不同功能缺失的權重不同),以及軟體本身的可靠性風險(比如OS X/iOS的升級不可控,虛擬化平台抗災能力不足等),而「用戶體驗」啊,逼格啊,潮流啊之類的東西,在這個公式里的權重是0。
Windows擁有變態的兼容性,Office擁有最強的功能,並且已經是全世界文檔格式的名義與事實標準了。對於任何傳統企業的決策者來說,任何遷移行為只要W為正值,都是不可接受的——所以任何的採購iPad/Macbook/安卓平板/Chromebook取代Windows-PC,用iWork/GoogleDocs取代Office的建議都會被領導第一時間否決。就算是新來的大學生從小在全是蘋果設備的環境里長大,大學四年只用過iWork/GoogleDocs,進來工作一樣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學著用Windows和Office,要麼滾粗,公司不可能為了你的逼格花大筆錢和時間把整套系統都換新,讓同事們都跟著用蹩腳而難用的軟硬體。
W為負值的,也就是可以接受的遷移,當且僅當兩種情況下存在——一種是舊設備壞了,重裝系統/買新電腦(如果新平台還是Windows的話,此時c為負無窮大),我們實驗室去年兩台電腦都壞了,於是買了兩台安裝Win8.1的新電腦,Office是學校統一採購的VOL版。注意原有體系的擴展不叫遷移,在原有PC的基礎上額外買台平板不等於原來PC就淘汰掉了。
另一種是出現了一種部署成本和可靠性可以接受的,全新的革命性設備(至少要達到初代iPhone那個級別),
相對於目前的X86-PC+Windows+Office組合可以帶來巨大的生產力提升
相對於目前的X86-PC+Windows+Office組合可以帶來巨大的生產力提升
相對於目前的X86-PC+Windows+Office組合可以帶來巨大的生產力提升
——因為非常重要所以說三遍,像雲啊,虛擬化啊之類的換湯不換藥的技術是不行的,它們仍然只能成為原有體系的擴展,並且必須兼容原有的體系——Azure和Office365就是為此而生的(此時-c&>&>(a+b))。
蘋果顯然沒有做出這種設備的能力(不然Macbook和OS X也不會是現在這個鳥樣子了),而Google已經不止一次證明了自己只會吹逼不會幹實事(ChromeOS市場份額至今統計不能,GoogleDocs的表格組件連在2014年增加個合併單元格功能都能當成新聞)。
當然,我並沒有說生產力平台都是一成不變的——但是就像我上文說的那樣,除非是革命性的,可以徹底顛覆PC市場的設備出現,否則的話傳統行業是不會接受任何改天換地式的變化的,只能小步快跑,一點點接納新技術新設備——在此過程必須保證與舊有體系的兼容性。新出現的技術與設備,要麼被微軟主導的體系同化,要麼被體系拒之門外。對於iPad來說,除非蘋果徹底改造iOS,否則企業市場肯定是打不開的——銷量大跳水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此,微軟的地位,實際上根本不可撼動——只要傳統行業現有的辦公自動化平台體系不被徹底顛覆,就算是消費市場一夜之間徹底崩盤了,蘋果和Google也永遠無力撼動企業市場(除非蘋果願意給企業出售預裝Windows的Mac電腦),而微軟卻可以憑藉充足的現金,維持技術優勢,跟另外兩家一直玩下去……樓下評論有人說以後「使用Windows將成為一種專業技術」,問題是就算這樣又如何?駕駛汽車也是一種專業技術,而且還必須有本才能上路,然後你能讓手機取代汽車嗎(注意是「取代」,Tesla那種仍然有輪子的玩意還叫汽車,不叫手機)?
能取代汽車的只能是某種革命性的下一代交通工具(比如會飛的車),手機和平板現在只能算電動自行車——再怎麼發展想取代汽車一樣只是痴人說夢。事實證明憑藉技術和非技術的積累,傳統車企想玩電動車顯然只會比Tesla玩得更好,PC也是同理。
退一萬步講,就算是在消費市場上,蘋果和Google一直保持現在的勢頭,憑藉巨大的存量,微軟在消費市場也頂多只會緩慢衰落,而不會徹底崩盤,波及到企業市場更是遙遙無期——更何況現在Chromebook年年有人吹年年不見影(份額甚至都統計不出來),安卓平板死氣沉沉,OS X萬年7%,iPad才賣了五年就市場飽和銷量大跳水,在這樣的情況下,微軟的衰落,恐怕比全球核戰爭還要遙遠……
注意看微軟官網做的Surface3 VS iPad Air2——「用於連接所有設備的介面(就是全尺寸USB)」VS「有一個Lighting介面(跟沒有一樣……)」,「海量的Windows桌面軟體」VS「只能運行AppStore應用」,「全功能Office,贈一年365」VS「功能有限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與您的IT基礎設施和內聯網契合」VS「僅提供少數已有IT基礎設施的有限支持」
很明顯微軟現在活明白了——它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優勢在哪,並且連「IT體系的外圍延伸」這一點點市場都不打算留給蘋果了……
在今天的Tech World上,搭載首台 Win 10的 ThinkPad 10被贈送給了微軟CEO納德拉,距離我使用T10也過去了一年,對我來說 Win 8.1已經是一個成熟的平板操作系統,而 Win 10則是更進一步。Win 10的未來,更多取決於搭載 Win 10的觸屏設備的未來發展。這其中就包括2 in 1、平板和WP。
Win 平板從一開始就是作為生產力工具被設計出來的,而 iPad 則是完全面向大眾消費者的產品。一個是生產力工具,一個是消費生產力內容的終端。從源頭就導致了它們的差異性。
- 更方便的擴展能力:
目前的Win平板已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取代一台電腦,並且陪伴你度過各種條件與環境。我使用Win平板的一天是這樣的,在家或者辦公室各有顯示器和擴展塢,到達固定地點之後,只需要連接上擴展塢,Win平板就成為了我的台式機。
擴展顯示雙屏,並且可以使用擴展塢上豐富的介面,包括數個USB介面,SD卡槽,HDMI, DP, VGA介面,耳麥合一介面。比如在4G內存的 Windows 平板上,你甚至可以同時運行Office全套+播放1080P視頻。
再次強烈建議Win平板用戶使用擴展塢,它會極大的提升你的效率和舒適程度。以 Surface 3 Dock為例,一共增加了四個USB介面,一個RJ45網線介面,一個Mini DP介面和音頻介面。可比 MacBook 介面多多了。插一句,我也強烈建議 MacBook 用戶購買一個 Dock, 你們比 Win 平板用戶更需要它。
出門的時候,只需要輕輕拔下一根擴展塢連接線,合蓋即走。在移動中,雖然沒有滑鼠,但是在Win 8之後可以長按屏幕然後滑動實現精細選擇,或者直接使用電磁筆來精確點擊。
- 文件索引
在Win上還有一個絕對優勢的領域,那就是快速的文件或事項索引。你可以選擇任意界面按下Win+S來搜索一切內容,又或是使用Win+F來快速搜索文件。如果你不願意讓Windows來索引,你還擁有世界上最快的文件索引軟體:EveryThing
不過我還是更推薦使用Win的索引,因為它能搜索的內容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舉個栗子!我們使用ThinkPad 10的攝像頭拍下一個需要記錄的文件並且保存在OneNote中
接下來,體現ThinkPad 10這樣真正具有生產力的的Win平板相對於其他平台優勢的時候到了。在剛剛拍攝的圖片上點擊右鍵,選擇「使圖像中的文本可搜索」,在幾秒的等待之後,索引完成。接著,我們輸入「投資理財行為報告」繼續搜索,結果如下:
點擊OneNote打開到頁面:
就這麼簡單的,所有的文檔都會永久、安全的保留起來,不會丟失。並且可以被輕鬆快速地搜索到,極大的提升了我們的生活工作效率與便捷程度。
- 多任務處理
這個嘛~還用細說嗎?不論是傳統的桌面程序或是Modern應用程序,都是完全的同時多任務處理,比如在路上你可以一邊與好友Skype一邊開上一局爐石傳說或者艦娘。
配合鍵盤滑鼠就可以得到熟悉的桌面應用體驗
- Cortana
Win 10之後 Cortana 直接集成在 PC 里,Cortana 相對其他智能助手的優點我也就不再贅述了,需要提的一點是,在 TechWorld 現場這位小哥直接展示了自然語言搜索,「找到上周我和 Kevin 的照片」 然後Cortana就直接顯示出了相應的照片。
(他中文說得也挺好的)
- 價格便宜
Microsoft取消小尺寸設備授權費之後,Win平板的價格相對於iOS平台也屬於較低的位置。除了擁有上述所有優點之外,往往還伴隨著更高的處理器性能和更大的內存與存儲空間。
- 易於維護管理與更豐富的自定義限度
企業開發移動應用早已不稀奇,在微軟尚未發布Windows 8之前,就已經有許多企業為平板開發App來增進工作效率,那是大都只能選擇iPad來發展內部移動應用,例如醫生專用的巡房App,又或是企業內部主管的BI報表App,甚至連業務人員必備的CRM系統,也都已經有企業放到iPad上使用。
可是iPad所搭載的iOS系統,和iPhone的系統相同,但蘋果的Mac或MacBook則采以Unix為基礎架構的另一重操作系統OS
X,所以在iPad或iPhone上使用的App,因為操作系統不同,並不能拿到Mac上使用。
但在在預裝64位Windows 8.1 的平板上,則不會存在這些問題。Win 平板不論軟硬體都與其他的PC或是筆記本採用完全一致的架構,因此不需要額外過多的開發,便可直接使用。
另外,Windows 8.1的另一項管理特色,是企業能夠自己建立一個App Store,供內部員工下載內部應用App,不需通過Windows
Store的審核。
在微軟官方博客上也宣布了 Windwos
10在此方面的進一步提升:Business Store 門戶。對於企業,Windows 10 統一的應用商店也將提供新的 Web 版應用商店門戶供瀏覽和管理,也支持批量購買應用。
所以,在可預見的未來,如果蘋果依舊不推出真正的「生產力工具」,也就是大屏,電磁筆,支持多任務的 iPad, 那麼 Win 10之後 Win平板必將在商務市場成為中流砥柱,並且在消費領域逐漸追趕並拉開與其他兩大移動操作平台的差距。
事實上,我也已經很久沒有打開過家中的台式機了。
其實如果回答這個問題,可能要先818Win家的歷史了。
其實相比Win與麥金塔,很多時候,更像是兩種革命類型。
Win自上而下,從最大的作為起家的第一桶金。
Mac自下而上,從最小的東西開始被弄出用戶粘性。
Win記從IBM兼容機開始抬頭,3.2後的95時代完全崛起,98時代一統江湖。
到今天為止,也不能否認的是,Win在PC市場依舊是絕對意義上的霸主,沒有之一。
雖然會有一些答主會拿Win記各個系統的佔有率說事,但是我不認為XP多高就是XP有多成功,恰恰相反,越是使用老Win記系統的人,越是粘性用戶。
連XP到Win7都會不習慣的,怎麼可能會習慣從Win到Unix呢?
其實這個題目就可以解釋為,Win在2015年會作何布局?
而Win記雖然有著N個蘇菲,但不可否認的是,丫是玩軟體的。
所以在很多年前,隨著移動化與智能化時代,Win記開始和另外一個Big Dog結成了貌合神離的攻守同盟——Wintel。
【對於PC】
於是PC開始變的薄了,Wintel也開始不斷的挖坑,相信我們濾過所有的坑後,可以找到Win記的用意,再結合這兩年的狀態,給出一個2015的展望。
在2006年後,這二位創造了一個天坑——Ultra Mobile PC【UMPC】,作為移動端的試水,事實證明,黑視野在沒有黑科技支持的前提下,完全是一種扯犢子的行為——其一是性能低下,其二待機可憐,其三售價完全需要一顆好的心臟來承受,別問我為什麼知道,因為答主那會忍痛買了HTC的Shift……
於是二位發現,他們首要需要把價格降下去,畢竟那個時代電子商務還不是十分流行,所以對於多數人而言,也就是本地視頻與照片的幹活(比如iPod Photo與iPod Video)。所以這二位做出了填坑的第一部——出一款廉價的隨身播放功能為主的初級互聯網設備——他的名字叫做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
但是MID雖然在價格上解決了一部分問題,但是卻又衍生出了新的問題,其一是價格雖然下降,但是還並非所有人都可以接受,其二是隨著網路在生活中地位日趨重要,所以很多人開始需要一個完整的鍵盤來完成這一切,於是Atom華麗的出現在了這個世界上,與他一起的,還有一個叫做【NetBook】的NoteBook。
上網本在初期獲得了異常的成功,一「大波」廠商紛紛跟進,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孱弱的性能與續航開始被人詬病,另外一點啼笑皆非的是,由於他的價格訂的太過低廉,導致一大批中高端用戶完全不屑於使用,於是上網本的華麗升級版本——Consumer Ultra Low Voltage【CULV】。
當人,CULV其實還是存在著性能不足,於是也就有了今天的【UltraBook】超極本,PC平板2in1的這些產品。
【對於Pad】
其實在UMPC和MID的時代,基本上也就是Pad的萌芽階段,其實,Pad在iPad出現之前的意思十分寬泛,甚至擁有著筆記本的含義,比如——ThinkPad。
但是自從有了iPad之後,貌似Pad的世界也變了,不再是一個本子,而是一個板子……
【不得不說的手機】
作為普及率最高的系統載體,手機也經歷了幾個截然不同的時代變化。
太古時代:完全封閉系統時代搭配完全封閉系統電子手賬
中古時代:完全封閉系統時代搭配PDA
近古時代:塞班、UIQ、Linux、WinCE、Plam百家爭鳴
智能時代1.0:塞班一統、Linux維持、CE進階WM、Plam邊緣化、BB入圍
智能時代2.0:iOS、安卓出世,WM進階WP
其實我們全然看過來,Win除了在板子上前期沒怎麼琢磨之外,其他兩個領域都是從頭打到尾的,對於Win記這種胃口和牙口的品牌而言,他的硬傷也就是系統不打通這一個天坑而已。
至於使用習慣什麼的,早就可以用Win記得粘性來。
所以在這一年,Win推出的Windows 10,在軟體層面上打通了電腦,手機,平板終端。同時在客觀上,性能過剩時代的硬體,也讓Wintel兩家填坑基本成功,有了繼續發力的前提。
所以,多平台,同界面,一統OS市場才是Win記得目的。至於蘇菲系列產品?你還記得Nexus的太子們么?
2015年意味著生死未卜的全面反撲。
在我看來Win10意味著微軟在消費電子市場的霸主權保衛戰。如果Win10戰略失敗,則微軟藉助PC優勢、攻擊搶佔其它平台份額的計劃就會失敗,從而失去所有平台的話語權。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傳統PC(尤其是台式機和傳統筆記本電腦)已死。
這個詞的意思是,傳統PC市場不再具有大的成長空間。
沒有成長空間的意思是,銷量只會慢慢下滑,科技創新會越來越慢,話題性越來越小,不再是一個成長的市場。
然而這是Windows的傳統主陣地。微軟需要通過這瘦死的駱駝,儘早搶佔其他發展中的市場——而對消費電子市場來說,沒什麼比手機和平板電腦更重要了。
如果Win10失敗,則意味著微軟會徹底失去平板和手機市場的平台話語權,不能再以一個主流平台級霸主的身份活躍在世界舞台上。而這一定是微軟不願見到的,因為——
如果完全失去了手機和平板,就失去了消費電子市場;失去了消費級市場,企業級市場被慢慢蠶食也是必然。即使是Office那麼強大,也會有很多企業本著「哦原來我用不到Office那麼多強大功能」的心理,改用成本更低的其他解決方案。
即使不是完全改用,至少也可以不用每個人都交一份Office授權費。要知道中國很多公司就是給每個員工都採購了整套Office。
而如果你是個平台霸主,你有很多辦法可以捆綁滲透自家產品。比如說以優惠價預裝個Office什麼的來提高Office市佔率——但如果你不是霸主,就只能像現在這樣,挨家挨家和OEM談判給好處,然後謀求捆綁。
如果要說Bing的話,Bing如果不是微軟在自家Windows上強推,怎麼可能獲得現在的20%市場地位?這不是說Bing不好。僅僅是說,【人們習慣用Google】,而習慣的力量是很可怕的,大多數人都不那麼酷,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安全區,不敢於嘗試。即使是嘗試,很多人也只是裝作敢於嘗試——淺嘗輒止。
而Xbox One目前還在砸錢,基本不賺。
如果Win10完了,微軟就直接從霸主淪為二線生產力企業,和salesforce之類的沒什麼區別了(不是說salesforce二線哈,我的意思是微軟會比起原來影響力小很多)。。。
所以說微軟才傾盡全身之力來搞Win10.包括WP10應該也是要下大功夫了的,不然還是等於把手機市場拱手讓人——Which is really impossible for Microsoft.
2015年和2016年對微軟來說太重要了,可以說是從2001年至今最重要的兩年。能把握好這兩年的話MS就還是業界一哥。
啥你問我萬一把握不好?——把握不好我還是軟狗!(逃
危急存亡之秋。
喬布斯時代 Mac 的定位創意工作者的內容生產工具,庫克時代,Mac 越來越像普通消費者傾斜。
我覺得就普通人的業餘的創意生產來說,Mac 的優勢不太大了。
在配有觸屏和壓感筆的 Windows 平板上,PS、AI 等軟體的體驗都上了一個新台階,相比之下,Mac 平台上的繪圖軟體體驗並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
如果業餘搞點視頻剪輯,首先 OS X 老舊的文件系統就不讓人放心,對於外置磁碟陣列的支持也不如 Windows 更好。選擇 Windows 平台,花比 Mac 平台少的錢就可以買到更快的 CPU 和支持硬體加速的顯卡。
Windows 平板配上筆,開會的時候做筆記,接上投影儀當白板都很方便,對效率的提升是巨大的。
正如 @James Swineson 評價 WWDC 2015:iPad -&> 生產力[1]工具;
MacBook -&> 上網本。
昨天騰訊 IUSX 發布了一份 Mac中國市場報告,其中對 Mac 在中國的使用趨勢的預測也是「休閑娛樂」。
所以 2015 年,希望 Windows 設備能在 Mac 的傳統優勢創意生產領域佔據更多的份額。怎麼好好的問題,撕起來了。回答也跟問題扯遠了。
1、win10(2015)年肯定對微軟是關鍵一年。前幾年,國內軟體企業在講互聯網化。微軟的系統也要互聯網化了。office365的嘗試也是比較成功的。所以,以後,那種最大競爭對手是自己的事會越來越少,到現在xp都還殺不掉,對微軟是多痛苦的事。
2、至於生態,windows原來的生態還是會強化的。因為對手是兩個(谷歌、蘋果),相互都制約著。但windows要在手機上成功,基本不太可能了,微軟也認識到移動端用軟體來發力而不是系統。現在微軟最要抓住的就是筆記本(平板)這一塊。這是未來生產力的主力工具,不能被突破了,微軟也認識到了Surface的重要性。
3、至於關於蘋果的,上面好像也有人說了,打敗一個系統的絕不是另一個系統。蘋果在電腦上是干不掉微軟的。有可能的是chromeos,到時就看微軟能不能抓住轉型的機會。
早在十年前,win已經建立了壟斷的生態圈了。
和win比較,ios和安卓還是小兒科。
而且就未來來看,谷歌的起點更高,生態圈可以發展的比蘋果更好。
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皇國興衰在此一戰,望諸君一同努力。。。
Windows版本歷史:
Windows系統從其1985年問世至今已有30年的歷史,可以說它的生態系統早已成熟。從起初的DOS環境下的Windows 1.0到今年10月份即將發布的Windows 10,期間已歷經數十代產品的迭代。具體版本信心如下表給出。
Windows 版本歷史
操作系統市場份額:
(操作系統市場份額)
圖中是一份去年10月份Net Applications調研機構給出的一份操作系統市場份額的數據報告。從圖中一眼就可以看出目前主流的Mac OS和Windows的市場佔有率的多寡。Mac OS僅為市場的3.66%,而Windows系統光一個Windows
7就已經佔據了半面江山,市場份額和周邊生態有著最直接的關係。
最好用的Windows系統無疑是XP、然後是Win7,隨著Win8系統的越來越完善,市場佔有率,用戶對它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也是成增長狀態。而今年10月份即將發布的Win10在視覺及操作上更是有了很大的改觀,更加的易用。Windows 10 也將支持從 4 寸到 80 寸的設備,而微軟的「打造統一生態系統」的布局,也會將Win10應用到手機和平板上。
先就這麼多吧,以後想到再補充吧
這個答案其實是針對 @Q qratosone 的答案的評論,因為太長了,所以還是作為答案發出來吧。
首先,你認為紙牌屋裡沒有 PC 類植入廣告實在是太天真的想法了。 Netflix"s "House of Cards" to Tout Anheuser-Busch, Samsung
其次,你對傳統行業IT建設的理解太淺了。企業類客戶投資的大頭是應用,而不是桌面 PC 端或者是手機端。一部飛行員用的記錄文檔的平板和飛控系統或者空管系統根本不是一個層面上的東西。這類系統的更新要遠遠落後於IT技術本身的更新。大約在世紀之交時,在我了解的領域內,絕大多數系統仍是 UNIX 工作站。這批系統多數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信息化的結果。
但是 30 年之後就開始了換代時,出現了混亂。有一些被 windows 工作站取代,有一些開始使用 Linux 工作站,比較搞的還有先用 windows 工作站,後又急改為 Linux 工作站的情況,這其中又有 Java 系。而這些系統在建設中,採用 windows 一個很直接的原因其實就是 windows 在消費市場上的絕對優勢.導致相關的人力成本,至少在項目初期,相對較低。這是不容忽視的,要知道對於這些傳統行業,信息系統的成本很大程度上不是硬體或者軟體的成本,而是人力成本。
但是總得來說,業界對於目前的一些替代 UNIX 系統的方案並不是完全滿意,不然也不會出現用其它技術棧系統再去替代剛建設好沒用多久的以 windows 為核心技術棧的系統的情況。
我在這裡舉一個例子: barco 是一家專門做企業級視頻解決方案的公司,你可以看一下他們招人需要什麼樣的技術棧,很顯明是 Java 系。 https://barco.taleo.net/careersection/jobs/jobdetail.ftl?job=1400814
最後,之所以說消費市場對於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是因為下面的這個鏈條:
消費市場 -&> 開發者 -&> 傳統行業IT系統集成商
而任何一個新立項的系統都要面臨招募開發者的問題,於是哪個「生態環境」擁有數量最多、質量最好的的開發者,肯定會影響到企業市場。消費市場則決定性地影響到了開發者的數量和質量。在於過去的二三十年中,依靠在消費市場上取行的壟斷優勢, Windows 確實在特定領域佔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是在高性能、高可靠性相關的系統上並沒有多少成績。
同時,在新興消費市場上 windows 也在失去優勢,尤其是在最新興的手機端上。
到這裡我就可以作一個結論了:2015 年對於微軟來說,也許算不上決定性的一年。但是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對於 windows 整個生態環境來說,上沒有擊敗 Linux ,下又丟失了新興市場。對於 Windows 陣營來說,這並不是士氣最高的時刻。微軟的生態系統很牛逼。
可這都什麼年代了電腦還需要連線?【霧
從微軟的圈子外面直接拆掉重建的節奏。【窩猜是消費市場和製造業革命【劃掉劃掉
可能不是2015這麼快,微軟也已經在實踐新的戰略方向,正在小步調整。
對微軟意味著有些技術可以拿出來玩啦233333
瞎猜當段子看好了/ =2015將成為Windows 10元年
看題主的問題,應該主要是指桌面市場和移動市場吧?
看一個新聞:
IBM允許員工選擇Mac和PC:計劃年底前部署5萬台MacBook_IBM_cnBeta.COM
猜猜多少人選了Mac?
先說結論
1. Windows/office在預見的幾年內,包括2015還將統治桌面市場,但Windows 10戰略將會失敗
2. Mac/ios、Android/chromebook正在以汽車代替馬車的方式開展競爭,PC市場的衰弱也會導致Windows,以及Office的衰弱,M$必須找到一個新的增長點,但是在windows老瓶裝老酒,攙點新酒是沒有意義的。
企業市場上,Q qratosone 講的Windows的巨大、壟斷性的優勢都是正確的,的確,企業並不care易用性和用戶體驗,他們在乎的是成本和對終端的控制(包括安全性考量)。就是說,企業除了要節約開銷,或者補上安全漏洞,永遠都不想升級。(當然如果升級能提高生產率,企業也願意接受,但windows和office是一個30年歷史的老怪物了,生產率的提升是應用的改變,而不是操作系統的改變)
那麼誰能告訴我,Windows 10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對成本和安全來說,有任何有實際意義的東西嗎?兼容性多數情況下是對於升級/遷移來說的,如果企業根本不想升級,一切都無從談起。
個人市場上,Windows的衰弱會更為迅速——手機、平板,chrome book,遊戲機, 這些會慢慢地侵佔所有人的時間,眼鏡和雙手。剩下的玩網遊的,玩PC遊戲的,用哪個版本的windows對他們毫無意義。而且,3A大作也慢慢向其他平台遷移——看,其實這種遷移並不是不可行的。
等等,聽說Steam也發布Steam OS了?
因此,除非有決定性的變化,Windows的市場還會和以前一樣,占統治地位,用戶慢慢地轉移從低版本到高版本,他們的動力不是新版本的發布,甚至不是老版本不受微軟的支持了;而是老版本不再支持他們的硬體/應用/遊戲,或者完全就是因為新買的硬體自帶了新版本。也就是說,微軟無論在Windows上投多大的力氣,無論是瞎折騰,窮折騰,還是不折騰,對這個進程都不會有大的影響。反過來,微軟現在應該做的也許是,砍掉整個Windows部門,只留下維護組,把人和資源投到新的方向上去。
看看競爭者。
Linux還是不給力。如果軟體安裝管理有統一標準,如果Open Office稍微像樣一點,為了降低成本,企業們也許會想潮水一樣湧入Linux——問題是,誰來做?
Mac正在盯上企業市場,它知道這是後PC時代很好的切入點——在成熟的市場里,吃蛋糕的唯一方式就是幹掉對手;它和IBM合作,就是為了解決「終端的控制」的問題。在MacBook的價格已經不高的條件下,在Office等辦公工具至少兼容的條件下,在iphone大踏步地進入企業領域的時候,它可能可以向Windows提出一些挑戰,上面那條新聞可能有對企業市場有一定意義。但它還是需要大量的改進和兼容。至於消費市場,mba好像好幾年前就是「最佳windows筆記本」了。
ChromeBook的問題是,它似乎根本不考慮企業市場,不過它依然可以靠android生態鏈和低價來佔領更多的輕量級用戶市場。
剛才說到,Windows一大收入是預裝市場,如果用戶選擇了Chromebook,選擇了Macbook又用mac os用得很爽,微軟估計是要皺眉的——微軟是不是也要開始補貼硬體了?
2015年,微軟走在正確的路上。在繼企業市場和PC之後,個人移動終端也將被微軟佔領,windows會從很多看不到的角落裡走到明面上來。
意味著一個容錯率極高的隱形壟斷者,連續踏空多個台階,又強勢的頂住了步子,開始前進。
因為想清靜的工作和使用sketch,轉用mac+office2016,但也咒罵mac的文件管理系統,實在不堪使用——設計的剋制,降低了門檻卻也是效率的瓶頸;
主力的工作平台還是pc,有豐富的軟體體驗和絕對的效率,但pc的雜亂卻也還是依舊;
——展開更遠的角度,才知道顛覆的苗頭,藏在哪裡
推薦閱讀:
※哪裡可以買到 Windows 10 回收站一樣的垃圾桶?
※Mac OS X 有機會戰勝 Windows 嗎?
※為什麼 Windows 10 發布會上台下記者手中 MacBook 比 Windows 的筆記本多?
※當初微軟的Games For Windows Live是怎麼失去市場,最後被steam超越的?
※WIN10 的開機推薦照片感覺特別美,請問下如何查找?
TAG:移動互聯網 | 微軟Microsoft | MicrosoftWindows | 聯想Lenovo | Windows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