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裡面的水課到底有沒有價值認真聽講?

我是一個大一學生,最近特別困惑一個問題。上學期我特別認真的聽了思修神馬的,這學期還有美育,軍理,近代史。這些課上課我們根本學不到什麼知識,感覺下課了老師什麼也沒講,特別多的同學都是到了考試才臨時突擊,成績和我認真學習的差不多。我特別困惑的是,這些很水,學不到知識,考試還好過的課有沒有必要認真聽講?請負責任的回答,不勝感激


毫無用處。
甚至到了後期(題主入門後),好多專業課都毫無用處。
大部分老師不懂最新的技術,不看最新的論文,吹牛之外一無所長。所吹的牛還是十幾二十年前早已和21世紀脫軌了的。有不少年齡稍大的老師也會關注最新的東西,但上課說的那些段子學生們都聽過的。。。

利益相關:我在大學裡當過一年的老師。14年下半年脫坑。
大概有這麼一個比例,10%的老師水平高且負責任。50%的老師水平差但是負責任。20%的老師水平高但不負責任。20%的老師水平差且不負責任。
學生最怕的是水平差但負責任的老師,明明課堂毫無內容,但就是有作業要點名,上課必須認真聽,期末考改卷忒嚴格。


沒有,在我買了筆記本之後,我都帶電腦去上課編程了。


如果你不聽課,那就拿出行動,在上課同樣的時間,自己做事情,收益更多的內容。
問題是,以學生的自控和心智,只能做到前半部分,即上課不聽課,然後就胡亂玩掉了,而做不到後半部分,即在這段時間做更多的事情。
但是反而心安理得說這課水,但是最後找工作的時候發現,自己比這些課還要水。


不聽不行啊gpa就是生命啊……這麼說來大學分兩類大神,一個類全A並且gpa4.0的正統好學生,一類是對成績毫不在意但是技術超過正常水平,輟學也對未來毫無影響的菊苣。像我們這些渣渣,gpa捨棄不了,又沒有超神的技術,只能乖乖聽課乖乖記筆記裝孫子,說來都是淚。


題主應該是屬於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

冒昧猜測一下,如果你很認真的聽了思修神馬的,那上課的老師一定是幽默而風趣的。那其實你也學到了知識,了解了生活知識,一些老師的價值觀並與之與自己的進行比量。退一萬步講,就算老師講的全是段子,那至少也給了你段子儲備,也愉悅了心情,沒心沒肺的笑得很大聲。

如果老師不是那種學富五車、談笑風生型的,那我建議你逃課或者在課上做其它有用的東西。

在大學,需要你學習的東西很多。不要被中國現行教育體制所影響,全部認真聽講才是好學生。

大學你更應該明白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這句話。
你應該學會選擇,選擇利益最大化(原諒我的經濟學思維→_→)


舉個栗子,大學有一門課叫大學生創業基礎,lz很認真的聽了並完成了一個質量較高的ppt,最後拿了很高的分數,但是呢,那門課講了什麼我完全忘記了,唯一還知道的是我那個ppt放在百度文庫里幫我賺到了兩三百的財富值,,,現在還有一百多~


大學的必修技能是逃課和合理利用時間


思修馬哲毛概以後考研用的到。哲學學好了,其他學科也能從中受益。軍事理論課可以讓你多少明白點中國國防。這些課雖然感覺沒有學到太多實用的東西,但是當你認真學習之後,你的整體素質都會得到提高,然而這一切你自己並不會察覺。


看你追求的是什麼咯。

如果想多拓寬下知識面什麼的,就聽聽唄。
而且,課堂上,不僅僅是學知識的地方,還有可以學習溝通,同一個東西,怎麼講別人比較容易理解,什麼樣的展示方式比較適合這個類型的課程,如果是我,我會怎麼樣讓大家更理解。在以後的presentation,以及跟人交流的時候會容易些。好的老師的課堂,會讓學生耳濡目染,學會表達,而且認真聽講之後跟老師互動也會比較多,益處不言而喻。
此外,還可以去研究不同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什麼的,除了內容,好玩的東西很多。如果真心無聊,找個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把課堂當作一個觀察實驗的地方也不錯。

如果想考試高分,或者有非常明確的目標,GPA,考研什麼的,學會取捨吧。
不得不說,從這個角度講,有些課確實是浪費時間。自己看書什麼的,來提高分數,肯定比上課的效率高很多。索性就把時間花在更有價值的地方,複習考試,再學個技術什麼的。學費是沉沒成本,時間是機會成本。

所有,真的覺得上課要不要聽,聽什麼,是件因人而異,甚至在每個人的不同階段都不太一樣的問題。


如果你不是學這些專業的話,考前突擊完全夠了。(指的是不是學哲學啊,教育啊,文學啊什麼的)不過如果老師講的好,願意聽就聽聽。
說說我的思修老師,和毛概一個老師,照本宣科,念PPT,再加上思修本來就是非常枯燥沒有意義的,沒人會聽。更無奈的是她屬於樓上說的那種水平差還負責任的,上課帶個大喇叭,震得耳朵都疼,還時不時點名。

再說我的馬哲老師,老師五十多了,身上病痛不少,上課帶著速效救心丸,其實他本來可以不帶課了安心養病,但是他不願意,所以只帶了我們一個班,還時不時地因病不上課,印象最深的是周末做了心臟手術周二就來給我們上課,脖子上還纏著繃帶。但是他講的非常生動,以中外歷史上的一個個小故事來說明哲學,而且還聯繫當下大學生的現實,一點都不落伍,從歷史上的點滴到現在最新的style他都懂,枯燥的知識被他侃侃道來,聽課就是一種享受。
再說我們的近代史老師,所謂近代史,其實大學課本就是帶有濃濃的政治色彩的zhong gong dang 史,非常無趣。我們老師都說,近代史其實非常有意思,就是課本太差,上課不按課本講,考前給我們畫重點就行了。從鴉片戰爭前的中國講到三年內戰,從大局勢講到歷史上一些有趣的點滴,風趣幽默~還有自己宿舍合作展示的內容,當時我為了做PPT,看完了《我的河山》,還看了《一寸山河一寸血》收穫非常大。用一句話形容這兩個老師: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所以綜上所述,聽不聽課,一是看老師,二是看自己興趣。一個好老師加上正確的聽課姿勢,再水的水課也有收穫。

再補充一個,我的選修老師,唐詩宋詞鑒賞,我學工科的,這種課多水可想而知。反正我是認真聽了,背了不少詩,學習了不少鑒賞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種人文的體會。雖然臨近考試我也翹課了,而且點名我也沒去。。但是最後論文分數出來,我的分是最高的。
3.12補充
一個很悲催的事情,我大一上學期的思修老師,現在成了我的毛概老師。上課非常吵非常無趣。我們到了教室還被要求必須坐在前幾排。於是我和舍友坐在了第二排的邊上。在他講毛主席的一個什麼問題的時候,我還舍友突然感興趣了,小聲討論我們對於他的看法,於是。。被老師罵的很慘。。因為我們上課一直不抬頭,還說話。。


有。
是「好像在哪裡聽過」和「不知道」的區別。


這課太水了,不聽了。
這學校也太水了,不讀了。
這社會太水了,不混了。
這生活太水了,不活了。
媽蛋都是這個世界的錯。
怪我咯
你要這麼想我也沒辦法。


正在上毛概的醫科狗無意間看到了這個問題。。。


當然沒有聽的價值,但是要好好準備考試,我覺得這是基本要求。
做的再出色一點的話,把不聽這門課的時間用來讀其他書,或是做其他提高自己的事。

但是什麼是水課呢?有些課大家公認是水課,但是如果你聽到老師講的很吸引你,讓你有思考,有啟發,我覺得這對你就並不算水課。可是如果你自己是強迫自己在聽課,可能就不必要這麼為難自己了。
我們有一個空氣動力學的實驗老師,把一個我們大家都認為水一水就過去的實驗(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之前做過一個實驗講了10分鐘,按了兩個開關數據一抄就走了),上的比正課還精彩。他從這個實驗題目中各個名詞的基本概念講起,透徹地分析實驗原理,講解實驗的設計和這麼做的原因,對我們有提問有引導,整個過程又十分緊湊,讓我有一種從來沒有過的上課的緊張感和專註感,我認為這樣的課就非常值得認真學習。
當然這個老師也對我們現在的課程安排表達了深深的失望。他說現在的學校一味追求學校綜合評價,開各種通識教育課,卻削減專業課的時間,對我們的未來,學校的未來有些擔憂。這就說明,有些課學校開出來的時候就沒有設計好完全為了學生的專業培養考慮,是要的一個看起來很美好的「綜合素質」的名聲(毛概馬原思修史綱不在此列)。我覺得作為一個成年人,並且也想追求自己的提高,對於水課,真的可以不聽。


這東西全看老師能力了,他要是照本宣科,你就把書買了。要是讀ppt,你就把ppt下了。偶爾扯扯淡,但是扯的不是你的菜,這就像跟人聊天,你們談不來,就不用深交了。如果這人滿腹經綸,氣宇軒昂,談吐不凡,你可以聽一聽,或者跟他交個朋友。根據我的經驗,大部分老師都屬於前兩類,而且他們讀的書也不咋地。所以,你心裡有數就行了。follow your heart baby.


不是沒學到,而是知識很零碎吧?我的近代史老師「很會吹牛逼」上他的課就當是放鬆,馬克思老師認真解釋哲學,我還感興趣也就認真思考並感悟。認不認真取決於你是否感興趣和老師是否認真上。另外,選修課就不要去選那些水課,選一些增長自己技能的吧。


看老師,有的老師講的實在無聊,這種建議就別聽了,聽的想打人了都,尤其是那些讀課本,讀PPT的,媽了個雞的,課本上有的要你讀啊,有的老師扯的比較多,這種可以聽聽,權當聽故事了,匿了。


馬原近代史等這些水課有些老師是講得很好的。他們基本不按照教材來,講的多是自己的理解,滿滿的乾貨。相信每個大學都有這樣的老師,他們學識淵博,不求名利。如果遇上這樣的老師不妨仔細聽聽。當然如果只要成績那不聽也是沒問題的,畢竟再好的老師也不能自由安排考核方式和考試內容,最後的考試基本都是一樣,刷刷題庫就過了


水不水 ,都是有用的 。你永遠不知道你無心插的柳 ,是否會是參天大樹的芽。


樹三觀不是上這種課樹的,建議題主帶上本書,專業書也好,人文書也好,躲到教室最後排安靜的做一個看書的美男子,當然你也可以選擇適當性地逃課,這裡說道逃課,逃課一定要保證是干正經事的


推薦閱讀:

在廣西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美國大學讀書怎麼提高GPA?
為什麼研究生的工資這麼低?
如何規劃大學四年?
上海立信學院,南京審計,南京財大哪個好一點?

TAG:大學生 | 大學 | 學習方法 | 大學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