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中顯見不滅那一科中例子該如何理解?

佛在回答波斯匿王,以波斯匿王的身體和觀照恆河的見做了比較,就是為了告訴他滅與不滅。當佛問王,小時候觀見的恆河與老年觀見有什麼不一樣,王答沒有不一樣。到底是不是一樣,我覺得應該是不一樣。王在觀察自己身體的變化,觀察到了行陰之象,那麼恆河也應該在是變化的,不能像波斯匿王所說並沒有變。我覺得他所說的不變,是因為肉眼看不見,並不是實際上恆河是有生滅、時刻都在變化的。為什麼佛聽到這個答案之後,卻贊成他的「不變」之說?明明是波斯匿王回答的和自己之前的邏輯標準不一樣啊?

時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諸佛誨敕。見迦旃延毗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我雖值佛。今猶狐疑。云何發揮證知此心。不生滅地。今此大眾。諸有漏者。咸皆願聞。

  當時,波斯匿王站起來對如來說:從前,我還沒有領受到如來教誨時,我去見迦旃延和苦修者毗羅胝子,他們都說,人死後一切斷滅就叫做涅槃。雖然我尊奉佛法,但是我現在仍然有疑惑,怎樣才能發物本心,從而證知這個心不生不滅呢?法會中沒有證到無漏聖位的大眾都願意聆聽如來的教誨。

佛告大王。汝身現在。今復問汝。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世尊。我今此身。終從變滅。佛言大王。汝未曾滅。云何知滅。世尊。我此無常變壞之身雖未曾滅。我觀現前。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當從滅盡。佛言。如是。大王。汝今生齡。已從衰老。顏貌何如童子之時。世尊。我昔孩孺。膚腠潤澤。年至長成。血氣充滿。而今頹齡。迫於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發白面皺。逮將不久。如何見比充盛之時。佛言大王。汝之形容。應不頓朽。王言世尊。變化密移。我誠不覺。寒暑遷流。漸至於此。何以故。我年二十。雖號年少顏貌已老初十歲時。三十之年。又衰二十。於今六十。又過於二。觀五十時。宛然強壯。世尊。我見密移。雖此殂落。其間流易。且限十年。若復令我微細思惟。其變寧唯一紀二紀。實為年變。豈唯年變。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遷。沉思諦觀。剎那剎那。念念之間。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終從變滅。

  如來對波斯匿王說:你這身軀如今猶存,那麼,我問你,你這肉質身是像金剛石那樣常存不壞呢?還是會衰變毀壞呢?波斯匿王說:世尊,我這身軀終究會損毀滅絕的呀!如來說:大王啊,你還沒有滅絕,為什麼就知道你會滅絕呢?波斯匱王說:世尊,我這變易衰壞的身軀,雖然現在還沒有毀滅,但是我看到面前一切,都如心念一般此起彼伏,變化不停息,它們像燃燒著的火焰,逐漸成為灰燼,隨即也就熄滅了、毀壞了,從而使我知道這肉身一定會滅絕的。如來說:是這樣,大王。如今你已經到了衰老年齡了,顏容哪襄還能像兒童那樣潤滑呢?波斯匿王回答:世尊,當我還是孩童時,肌膚有多麼潤澤光華,成年之後,血氣有多麼充盈,如今年老血衰,形容枯梏,精神昏沉,皺皮白髮,恐怕已是不久於人世了,哪裡比得上血氣旺盛的時候?如來說:大王,看你的容顏,不像是突然就變的如此衰朽的吧?波斯匿王說:世尊,身軀的變化隱約不顯,我確實感覺不到,但是寒來暑去,就到了如今這個衰頹的年齡了,這是為什麼呢?當我二十歲時,雖然仍舊是少壯年齡,但是已經比我十歲時年長了,到了三十歲,又比二十歲時衰老,現在我六十二歲了,返觀五十歲時,覺得那時候仍然比現在強健的多。世尊,我看到身軀的隱約變化,甚至直到它的毀損破壞,這當中的變化流易不過以十年為一限。如果我再仔細的感知,那它的變化時限豈止是十年、二十年,實際是以年為限的,又豈止是以年為一限,簡直是月月在變,日日在變的。如果我再沉觀細察,這變化簡直就是瞬息之間的事,就是念念剎那之間的事,沒有任何停息的時候,所以,我知道我的身軀終歸要變易以至於滅絕。

佛告大王。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實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滅性。大王。汝年幾時。見恆河水。王言。我生三歲。慈母攜我。謁耆婆天。經過此流。爾時即知是恆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說。二十之時。衰於十歲。乃至六十。日月歲時。念念遷變。則汝三歲見此河時。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歲時。宛然無異。乃至於今。年六十二。亦無有異。佛言。汝今自傷發白面皺。其面必定皺於童年。則汝今時。觀此恆河。與昔童時。觀河之見。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而猶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後全滅。王聞是言。信知身後捨生趣生。與諸大眾。踴躍歡喜。得未曾有。

  如來告訴波斯匿王:你看到了變化,這變化遷移流轉不曾停息,從而起啟發你知道自己終將滅絕。然而,你可曾知道就在你的身軀正在遷謝變易之時,你身中還有不曾滅絕的東西嗎?波斯匿王合掌對如來說:我實在不知道。如來說:現在我就告訴你不生不滅的道理。大王,你初見恆河時是幾歲?波斯匿王說:在我三歲時,母親帶我去拜謁長命天神耆婆天,經過這條河,那時,我就知道了恆河。如來說:大王,如你所說,二十歲時比十歲時衰老,如此直到六十歲時,你的身體日日月月年年都在流化遷變,那麼,你三歲時看到的恆河,到你十三歲時,它的流水有變化沒有?波斯匿王說:恆河水仍然如我三歲時所見,沒有什麼變化,直到如今我六十二歲了,也沒有什麼變化。如來說:今天你感嘆自己白髮皺皮,認為容顏必定比童年衰老,那麼,你現在對於恆河的認識和你童年時對於恆河的認識有沒有什麼不同?波斯匿王說:沒有不同,世尊。如來又說:大王啊,雖然你的容顏衰皺了,但是你的認知觀見的精微本性並沒有衰皺。衰皺就是遷變,沒有衰皺的就是沒有遷變。遷變的事物會滅絕,那沒有遷變的事物,本來也就沒有生也沒有滅。如此來說,為什麼要把自己的生死置於那生生滅滅之中,而且還要隨順那些道修行者的妄言,認為這身軀在死後即一切絕滅了呢?聽了如來說法,波斯匿王確切知道身軀死亡,並不是完全歸於寂滅,而是捨棄了現前的生命,又走向了新的生命,於是,他與大眾獲得了如此未曾有過的領悟而歡欣快樂。


謝邀。
這個涉及到一個大問題,就是:什麼是滅的,什麼是不滅的,滅與不滅又是什麼關係?

汝見變化。遷改不停。悟知汝滅。亦於滅時。汝知身中有不滅耶

佛就說了,變化的是滅的,住的是不滅的。
但變化本身是假象,是虛妄不實的,是在不滅的自性上,產生了不如實知見。
這是重點。如果將變化的東西當做真實的,或者將有生滅的變化與不滅的本性分開來看,就會落入外道。

楞嚴經中這一段,對比的是兩個東西:一是人,一個是恆河。恆河有沒有生滅,有沒有變化呢,當然有,但相比於人的壽命,恆河就可以看著是不滅的。不然,是找不到一個真正沒有生滅的東西來做對比。
但恆河是一個有形狀的東西,它可以改變形狀,幾十年來水裡會有物質的變化。怎麼能說它沒有變化?要明白,沒有變化的是它的本體,也就是水。
就像人,人可以變老,皮膚可以變皺,看起來全身上下內外沒有不變化的,實際上也有一個沒有變化的東西存在,也就是自性。

恆河水無論變的多臟,也無法改變它純凈的本性。
人無論變得多老,也無法改變人的自性。

佛陀要說的就是這個,用對比來讓我們知道,在變化的,有生滅的表象下,其實有個沒有變化,沒有生滅的東西存在。不要抓了芝麻,丟了西瓜。水之所以臟,不是水本身臟,是因為外物。人也是一樣,皮膚皺,器官衰竭,那都是虛妄不實的,不要受到這些表象的影響,要明白汝知身中有不滅耶。


說一點個人理解,不保證對,僅供參考。如果我錯了,歡迎各位佛友指正。

我對這個部分的理解是:佛陀問王,你什麼時候第一次見到恆河?那時候所見和現在所見有什麼區別?

王答:三歲第一次見,那時候見和現在見沒有什麼區別。

佛陀說:你看。你的模樣雖然變老了。但是你的「看見」並沒有變老。

那時候你見到恆河,現在你也一樣見到恆河。

人雖然發白面皺,但是「看見」這個功能,能力,作用,性質,沒有發白面皺。


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


翻譯並不是特別貼切,"觀河之見」翻譯成了對恆河的認識,是錯誤的翻譯,容易造成誤讀。「認識」說到底也是我們對事物的判斷和思維模式而已,而非見性本身。

兩段文字想表達的是,物質在變滅、我們的身體在變滅(身體也是物質),但是我們的「心」沒
有變,一直都在如如不動之中。見性可以理解為心的一部分,「性」為「心」用,"心"為「性」體。性在眼為「見」,在耳為「聽」,在鼻為「聞」,在身為「觸」,在舌為「償」。《楞嚴經》中佛陀主要以「見性」來進行開示,但開示的道理確是通用的。

如何理解兩段文字?
就好比放電影。無論銀幕上打打殺殺、愛恨情仇、歡天喜地、天災人禍,但銀幕本身卻沒有任何變化。 電影的劇情,就是佛陀譬喻的「恆河」,以及波斯匿王談論的身體的壞滅;而銀幕就是佛陀所說的見性。

但只是理解還遠遠不夠,禪不是文字,只是用文字來表達。
多問自己心在何處?性在何處?然後在日常生活中去尋找,禪並不是高大上的東西。

關於說楞嚴為偽經的人?
懶得解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叉開話題,你睡著無夢無所知覺,難道你就死了斷滅了嗎?
失憶及忽略,自己就斷滅了嗎?
反觀有所知覺,反而不好。


【迦旃延】:《佛學大詞典》的解釋是:「迦羅鳩馱迦旃延(巴Pakudha Kacca^yana ),無因論之感覺論者。認為地、水、火、風、空、苦樂、靈魂為獨立之要素」。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的解釋是:迦羅鳩馱其字,迦旃延其姓。計諸法亦有相亦無相。應物而起見者。若人問為有耶,則答為無。為無耶,則答為有。

——《楞嚴經》卷二雲「迦旃延毗羅胝子,咸言此身死後斷滅名為涅槃」。哪裡有這個意思?分明杜撰。

釋愍生辯說:據《陀羅尼集經》:「迦旃延毗羅胝子末伽黎等,俱是六師外道。」既是外道,均屬邪見。迦旃延計諸法亦有相亦無相。有相即常見,無相即斷見。——外道的帽子是個筐,什麼東西都往裡裝么?

聖嚴法師在《印度佛教史》里講,「六師外道的有關記載,見於小乘經律的有多起」,「以《長阿含經》第二十七之《沙門果經》為準」。

《楞嚴經》這樣的偽經,看看也就罷了,經不起推敲的。更多內容請見拙作:
楞嚴經硬傷.pdf


推薦閱讀: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名氣大的佛經都難懂?
如何解釋『在做某件事或身處某個場景中時忽然覺得這是自己曾做過的事或經過的場景,甚至非常清晰』這種現象?
長期吃清水煮蔬菜。純素。不放醬油,醋。和其他調料。只放一點鹽。外加一點麵食和米飯。會怎麼樣呢?
修行一定要拜個師父嗎?

TAG:佛教 | 佛經 | 佛法 |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