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了瓜達爾港,我們就不用再受制於馬六甲海峽?
對中國與新加坡的關係又會產生什麼影響?(ps:感謝各位答主的指正!)
用瓜達爾港取代馬六甲海峽,這個想法太簡單,太天真(too young too simple)。中國的GDP超過俄羅斯的5倍,為什麼在國際上的表現不如俄羅斯那麼硬氣?因為中國被美國卡脖子的地方太多了,馬六甲海峽就是其中一個。中國有80%以上的石油進口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還有對南亞,中東,非洲,歐洲的大量貨貿需要經過馬六甲,馬六甲海峽是中國的「海上生命線」。美國在新加坡駐紮有海空軍,必要的時候可以切斷中國的這條「生命線」。現在印度也來參一腳,它自稱也有能力切斷中國的「生命線」。
瓜達爾港只是中國在南亞布的一個局,現在從新疆喀什到瓜達爾港的公路已經開通,透過海陸聯運,中國可以通過瓜達爾港運輸一部分貨物。但與走馬六甲海峽的貨運量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何況巴基斯坦沿途有恐怖分子襲擾,南疆的經濟也不發達,與內地距離遙遠。走這條路不僅運量有限,也不經濟。但如果馬六甲海峽真的被切斷了,瓜達爾港可以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
中國也想過,在泰國的克拉地峽開挖一條運河,不僅可以節省1200公里的路途,還解了馬六甲之困。但這條被大家討論已久的運河遲遲不見動工,因為泰國的局勢並不很穩,中國也缺乏對泰國的掌控能力。即使運河開通了,中國並不能控制這條運河,那又有什麼用呢?
中國真正能做的就是在南海造島,永暑島等7個島礁的擴建已經完成,中國在南海開始有實質的控制能力。中國的海空軍也可以直指馬六甲海峽,看你能怎麼不讓中國的船過?
菲律賓與瓜達爾港沒有關係,與中國的馬六甲之困也沒有關係。題主提問之前,應該先去複習一下地理。
異想天開。根本就不存在什麼馬六甲困境。
安達曼海困境怎麼辦?
阿拉伯海困境怎麼辦?
紅海呢?地中海呢?
陸地上找個山頭就可以稱王
海權自從誕生就只能有一個霸主
如果你不是霸主
那都是你的困境
只能在家門口得瑟
可以看張圖紙
這是世界油氣輪船運輸輪船
在新加坡那裡密密麻麻
馬六甲海峽呈東南-西北走向。是緬甸海里的東南狹長海域,東南端通過新加坡海峽連接中國南海。海峽全長約1080千米,西北部最寬達370千米,東南部最窄處37千米,水深25至150米,是連接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也是亞洲與大洋洲的十字路口。(百度百科)
注意最窄處37千米,
什麼概念?如果從海岸到海中間直線距離不過18.5千米,
目前不少國家裝備的15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最大射程大約30千米左右
火炮就完全可以覆蓋了這個海峽最窄的地方了
所以非常非常不安全
而中國絕大部分資源,如油氣等都是從這裡過來的。
現在大家明白為什麼美軍經常在馬六甲海峽撞船了吧
撞船、剮蹭、「丟人」,美國網民怒斥海軍無能_新聞頻道_中華網
一個本來海峽距離不遠,其次船太多了,加上船體許多輪船都是10萬噸計算的大啊,所以撞船不足為奇
但大家知道的,
美國在新加坡是有軍事基地的,而且在菲律賓是有軍事基地的。
新加坡大家不要覺得是華人,其實他是很明顯導向美國一邊的,之前的南海各種新聞報道大家應該看到了
所以故馬六甲海峽一旦發生任何事情,美軍可以隨時封鎖
非常不安全
甚至你用155毫米口徑的榴彈炮都基本夠了,他的最大射程大約30千米左右
所以,中國兩種辦法,一個是和美國爭奪馬六甲海峽,一個是開闢新的航線
否則你隨時都有可能被美國切斷你主要運輸通道
太容易了
中國現在一方面在南海建設島嶼,大家看到了
中國再添1艘南海島礁建設巨無霸 投資1.6億歐元(圖)
習近平總書記肯定的南海島礁建設是什麼樣?_軍事_中華網
中國南海島嶼建設步入新階段
其次就是航母啊,現在中國也在建設自己的航母
其次就是開闢新的通道
目前有三種辦法
1瓜達爾港,接著通過巴基斯坦,南疆運輸過來,你說的
2在泰國那裡挖一條港灣出來接著建設鐵路,但港灣基本是沒用動靜的
中泰鐵路_百度百科
泰國克拉運河計劃_百度百科
不過中泰鐵路已經開始建設了,長期計劃是修到新加坡
為什麼這個港灣沒有開工,
一個是泰國局勢不穩定,他忽左忽右的,支持力度不大
一個是投資金額巨大,僅僅是2000年初步計算,花費在250億美元,注意這個是初步計算,其次是2000年的錢,還要算上通貨膨脹
投資換算成人民幣最少在2000億以上,而且估計遠遠不止
一個是中國即使投資了,也不能確保自己可以控制這個運輸通道
不僅僅中國要插入,日本,韓國,美國,都有想法
更何況還有泰國了?
所以目前只是修了中泰鐵路
3中國和馬來西亞此前組成了「港口聯盟,現在正在做的
馬來西亞邀中國合建巴生第三港口 成"港口聯盟"
但僅僅從瓜達爾港的貨物運輸量,即使管道和鐵路加上只能起到緩解作用
1運輸成本太高,遠高于海運
2貨物運輸量有限,不可能運輸量很大的。
故即使有了瓜達爾港,我們現在依舊在受制於馬六甲海峽
但現在在想辦法
慢慢減緩受制於馬六甲海峽
已經有了行動,如和馬來西亞合作等等
但僅僅瓜達爾港,真心不夠
希望中國的明天越來越好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這個港口在運輸上的作用幾乎等於零。但它是印度洋上一個重要的力量支點。配合南海的天然長大的島嶼,斯利蘭卡的港口,還有非洲的那個基地,基本上就連成一線了。如果部置空中力量,幾乎可以覆蓋從波斯灣到中國的整個海域。
今天中國海軍和美軍的差距可不僅僅是船隻數量上的差距,更是戰略支點上的差距。如果沒有這一系列的支點,就算你有很多軍艦,也是不足以保護自由航行的。有了這些點,再加上日益強大的人民海軍,雖然不見得能完全保障自由航行,但卻也能大大提高某些國家破壞自由航行的成本,從而降低它們冒險的可能性。(比如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某三哥,其實比我們更依賴波斯灣的石油。有了這個港口,他敢動一動我們的航線試試?)進而為保護世界和平起到積極的作用。這才是這些港口的正確的打開方式。
又來潑冷水了。大家別YY了。
瓜達爾港,有了又能怎樣?中國2016年光從中東和非洲進口的石油就有2億多噸。
貨物到了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去中國必須通過的中巴公路,時常有泥石流、地震等災害,而且山路險峻,中巴公路KKH每公里都是用一條人命換來的,據說擴建後可以通行大型車輛,時速可以達到80公里/小時。運力估計每年最多也就幾十萬噸吧,還不夠國內一天的石油消費量。想建造大規模的油氣輸送管道和重載鐵路的話,就喀喇崑崙山脈那裡,4000以上的海拔,複雜地質條件和嚴峻安全形勢,還想建設世界級的物流通道,最近幾十年就別指望了。
緬甸的皎漂港也不現實,皎漂港本身就在蘭里島上(知道人家的防範之心了吧),離緬甸本土大陸還有好幾十公里,海峽兩岸大片紅樹林,阿拉干山脈、勃固山脈、撣邦高原同樣地質條件複雜、安全形勢嚴峻、還有熱帶雨林,沿途人口眾多,拆遷成本高昂,而且緬甸民族關係緊張複雜。
老老實實地走馬六甲海峽吧。
而且,不光是馬六甲海峽,還有龍目海峽,馬六甲海峽由於蘇門答臘島水土流失嚴重,吃水不夠,20萬噸以上油輪和貨輪必須繞過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從巴厘島東面的龍目海峽北上進入南海。
瓜達爾港在本太師看來,最大的意義在於萬一巴基斯坦這個人為拼湊的國家哪天自我毀滅的話,俾路支斯坦獨立以後可以有一個很好的出海口,打破封鎖,天朝也順便賣個人情。
好了,別聽鐵血網之類的狗血YY文亂忽悠了。
我們從最近的熱點開始梳理吧。
11月29日,新加坡防長黃永宏訪問印度,並與印度簽署兩國海軍合作協議,涵蓋了海洋安全、聯合演習、兩國海軍設施的臨時使用等,說得最直白一些就是印度、新加坡兩國實現了軍事機制化的合作,印度終於在東南亞實現了軍事存在。這一點是前所未有的,要說的悲觀一點,那就是以後我們可能看到新加坡甚至某些東南亞國家聯合印度在南中國海搞軍事演習。(當然,不要忘記美帝在身後,這是研究中國崛起和國際政治的邏輯。)
過去20年來,印度對亞太採取了「東向」政策,即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外交、經濟和會交往,要知道東南亞國家在被英國、荷蘭殖民時期留下了大量印度後裔,印度的文化、宗教對於東南亞國家有深刻影響。莫迪上台後強化了印度的向東看的策略,將「東向」改為「東進」,意思是要與東南亞國家在政治、軍事上也要尋求全面的合作。令人震驚的是,印度早已將觸角伸向了南太平洋地區。(有時間,以後再寫。)所以到這裡,我們有必要對印度和新加坡甚至東南亞國家的戰略意圖做一番分析。
1.印度深化「東進」政策
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不必多言。但是好像很多知友沒有切中要點。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三大重要戰略海峽,在目前對於中國石油、物資、商品等進出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16年中國80%的進口石油和11%的進口天然氣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今年以來,印度海軍開始對進出馬六甲海峽的海上交通路線展開巡邏和不間斷監視。11月,印度媒體報道,印度海軍參謀長蘭巴日前在印度果阿海事會議上的聲明中表示,印度將首次與印度洋沿岸的10個國家分享實時海上情報。10個國家中包括了緬甸、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這5個東南亞國家。印度防長西塔拉曼聲稱,印度希望能與東南亞國家互換信息,未來演習並非僅限於印新兩國之間。這可以看出,印度對於主導印度洋並走出印度洋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因此,印度將繼續深入推進「東進」政策。此番新加坡正式成為其「東進」亞太的支點,那麼後續階段,印度必將利用新加坡這一平台,與東南亞其他國家搞好關係。至於東南亞國家能否接受印度,肯定存在爭議,畢竟在自己的地盤,突然你新加坡請了一個「阿三」過來,起碼「小馬哥」(馬來)是不高興的。東盟以後對於印度問題的討論必將更加爭議化。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度的「東進」政策,已經走出了不錯的成果。
2.新加坡強化「大國平衡」外交
新加坡的特殊性也無需贅言,作為一個小國,對國家主權和區域安全是十分敏感的。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越來越自信,中國能從新加坡學到的東西越來越少。在整個中國崛起的過程中,新加坡一直都在面對如何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的問題。小國的矛盾心理在國際風雲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因此,格外重視海外軍事基點和軍事演習,不僅與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汶萊、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都定期或不定期舉行軍演,還與印度建立了長期的軍事合作關係。伴隨著印度的崛起,以及美日印太戰略的提出,為新加坡避免直面中美的困境又提供了選擇空間。通過靠攏大國,強化大國間的平衡,將有利於區域的穩定和自身的安全。新加坡防長黃永宏在印度的演講中提到,新加坡堅信印度能在亞洲扮演關鍵角色,也一直積極支持印度加入區域組織。「印度的參與能強化區域安全架構,起到穩定作用。印度能帶來更寬廣的視角,並在中美戰略競爭之際,帶來更多平衡。」這鮮明地反映了新加坡的大國平衡外交政策。
當然了,印度、新加坡的這些舉動勢必對中國東南亞、南海以及中國對印、對新政策都得作出相應調整。其中一條就是題主的問題:建設海外基地,瓜達爾港只是其中之一。這是中國很有前瞻性的戰略舉措,從本題來說是為了走出「馬六甲困局」,但是背後是為了中國的崛起,以及合理應對美日印等的包圍遏制。我們目前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吉布地(港)、斯里蘭卡(科倫坡)孟加拉國(吉大港)等地方都在建設港口,目的就在於化解馬六甲的風險。此外,措施很多啦,比如,進口資源、運輸方式的多樣化、發展新能源、改換運輸路線、增加能源供給方等等。
最後再回到題主的問題:有了瓜達爾港,我們就不用再受制於馬六甲海峽?這個問題是不成立的。瓜達爾港不是一本萬利的,它的作用、定位都無法替代馬六甲。就算中國在把外面的基地都建設好了,也是如此。唯一可以確認的是,中國的海外利益將得到更好地保障。在這些的背後,我們需要密切關注這些區域國家的戰略和動態。知己知彼。防止外人背後搞事情。
不是皇京港嗎
按照中國地緣政治戰略家邏輯,可以推理出美軍一樣可以在霍爾木茲海峽出口直接用魚雷幹掉中國的運油船,哪輪到什麼用瓜達爾港陸地輸油,馬六甲困局是沒有了,中國又有了霍爾木茲之困,這不荒唐嗎,馬六甲困局根本不存在。
挺正確的一句話。就和我們造航母是為了守南海一樣。
現在也不用受制,自己看地圖那一帶有多少條海峽。
如果按照題主的邏輯,準確的說是緩解,並沒有達到根除的目的。
第一:
只能說好一點,瓜達爾港如果按照原定計劃只能解決 西部 比如陝西甘肅寧夏幾省石油供應,和貨品的運輸問題。
中國能源需求密度大的東部沿海地區,如果從西部拉油管的話成本,還不如海運直接拉到東部。
中國北部靠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管道。
中國西南靠的就是中緬石油管道。
第二:
如果按照題主的想法,中國大部分的能源走中巴經濟走廊的話,這樣就會造成中國過度依賴巴基斯坦的能源管線了。
這樣瓜達爾就成為了第二個「馬六甲海峽」了。
那樣就可以叫,瓜達爾港困局了。
+++++++++++++++++++++++++++++++++++++++++
最穩妥的方案已經提出,並且實施了。不需要鍵政局操這個心的。馬六甲掌握在美國手裡,那就是中國的命門。馬六甲掌握在中國手裡,那就是中國捏住日韓中國台灣的命門。
你們以為,填海造成實質控制南海的目的,只是拿回南海?只是為了潛水艇有去處?
天真。人家美國人,日本人,新加坡人才不會這麼傻呢。。
J11/16作戰半徑可是有1300到1500公里的。。。。
南沙三個島礁,加起來就可以放最少40架的三代機+中程反艦導彈。
一填海的時候,中國就不是受制於馬六甲了,而是中國在戰略態勢上掌控馬六甲了。
所以,題主的問題應該改成,日本,韓國,中國台灣,東盟如何看待,中國控制了馬六甲。
安倍如何看待日本的主要能源,運輸航道被中國軍事基地把持的現狀?
李顯龍如何看待,樟宜基地的戰略作用快速下降?
蔡英文如何看待,這個省了。
不可能,瓜達爾港到新疆有3000多公里,而且還只是到新疆,從新疆到內地又不止5000公里。要翻越喀啦昆崙山,運輸能力極為有限。我們正在修中巴高速,如果從瓜達爾港開車到上海,要一周時間,不算做兩次保養了。
指望瓜達爾港,不如靠緬甸,佛教國家靠譜,離雲南近,離成都近。
反對控制了馬六甲就維護了中國海上生命線,瓜達爾港亦然,開鑿克拉運河就可以擺脫對馬六甲依賴的觀點。
馬六甲在哪裡?在東南亞。中國的石油大部分從哪裡進口?中東。如果美帝要搞中國為什麼不在中東這個頭動手要在中間動手?參考銀河號事件,在中東海域直接將你扣押。美軍在中東,印度洋有多少基地可以自行查找。所以美帝要動手的話在中東出動航母艦隊,封鎖中國船隻,沒必要跑的去馬六甲。這也就是亞丁灣護航和吉布地基地建設的一個重要原因。不久以後,天朝將有一隻「印度洋」艦隊在印度洋游弋,那時,瓜達爾港才真正具有戰略意義。
馬六甲海峽有新加坡,美國實際控制,跟菲律賓關係不大。
中國為了分散馬六甲的能源壓力,採用了很多方案。比如從俄羅斯西伯利亞進口油氣,從中亞進口油氣,在緬甸修輸油管道,建設中巴經濟走廊等,以及在國內大力發展核電,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在南海開放油氣可燃冰等。
至於物流運輸,中國修建亞歐鐵路,開通中歐班列,也是為了開闢新通道。中俄還計劃開闢北冰洋航道。
這些措施當然不會完全替代馬六甲,替代印度洋海運。中國是為了與美國在談判博弈中有個砝碼。
中巴經濟走廊是整個一帶一路計劃的一部分,要結合其他部分看。
中巴經濟走廊除了能源通道外,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為新疆等中國西北內陸開闢出海口,發展新疆與巴基斯坦經濟。中國新疆南疆,巴基斯坦,阿富汗那一地區很不穩定,如果通過發展經濟,增加就業而改善,當然是再好不過的。
這是一種錯誤的思維慣性。
先說瓜達爾港,這個港口不可能替代的了馬六甲海峽,拋開瓜達爾港建設包含的各種風險不談,即使其成為世界級大港,我們依然會走馬六甲海峽,因為對於東部南部地區,海運總是更方便的。
走馬六甲海峽還是瓜達爾港,這是個經濟問題,要不要建設瓜達爾港,這是個博弈問題。
我一個朋友,去菜市場買菜,每次都在同一個人那裡買,我說你不怕被人宰嗎?朋友說,我一直在那一家買,人家應該給我優惠啊?
這其實是一廂情願,任何的長期合作都是需要外部壓力對雙方都形成制約,當賣家知道你沒有經驗,一直在一家店買的時候,那不是合作,那是單方面的宰客。因為,你對賣家不構成威脅,你做不到去其他地方買菜來威脅賣家,甚至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被宰了。
中國建設瓜達爾港就是為了拜託這種被動局面,多一項選擇並不是為了真的選備選答案,而是為了告訴別人自己至少還有的選。
國際政治上很多東西都是嚇唬人的,比如說泰國那個什麼海峽,也號稱是替代馬六甲海峽,純屬就是為了噁心人的。
瓜達爾港作為一個博弈策略完全是可行的,同時巴基斯坦的特殊關係,新疆的開發,一帶一路等等因素,瓜達爾港也不完全是博弈產物,也是具有經濟價值的,但是替代馬六甲海峽是不可能的。
小粉紅、五毛意淫,他們問過新加坡和印度了嗎?
他們也不問問,中國的軍艦民船,不經過馬六甲海峽能回到中國嗎???
他們也不問問,為什麼印度可以在新加坡擁有基地,中國卻沒有。
他們也不問問,為什麼伊朗支持的反巴基斯坦政府游擊隊要攻擊瓜港。
他們也不問問,東南亞諸國為什麼只有柬埔寨是力挺中國的。
印度才是印度洋霸主。中國也要看他臉色。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位於南亞次大陸的東南面,孟加拉灣的南部,相比印度本土更靠近緬甸和印尼兩國。群島由572 個大小島嶼組成,呈南北縱向排列,散布在北緯6至14度、東經92至94度之間,總面積達8249平方公里。群島大多為無人島礁,有人居住的島嶼僅有36個,人口約 28萬。島上火山、丘陵縱橫,因地處熱帶,氣候終年濕熱,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森林佔全島面積的86%,紅木是其特產。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是印度的中央直屬區之一。這裡由於遠離大陸,開發不易,自印度獨立以來一直未能得到中央政府的重視,當地一些土著民族至今仍保留著裸身舊習。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位置重要,具有印度洋其他島嶼無可替代的戰略地位。世界著名的黃金水道———馬六甲海峽就坐落在安達曼-尼科巴以東不遠處。群島恰如卡住海峽的兩道天然閘門,扼控亞太、非洲、歐洲以及大西洋地區之間國際航空及海運的戰略要衝。
該群島南部的一些小島靠近馬六甲海峽北端,馬六甲海峽是印度洋的門戶,中國四分之三的石油運輸經過這裡。
由於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歷來是殖民主義者和霸權主義者所垂涎的海上基地。自1789年起,群島長期為英國佔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被日本人佔領,戰後,歸印度管轄。長期以來,出於防務需要,印度海軍在群島首府布萊爾港設有軍港和基地,印陸軍和空軍在當地也有少量駐軍。
從上世紀末開始,印度開始高度重視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在其軍事戰略中的重要作用。1999年初,印度海軍開始在該群島組建「遠東海軍」艦隊。近年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印度世界大國戰略目標的進一步確立,印度軍事戰略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印度海軍提出了「海洋威懾」和「遠海殲敵」的戰略思想。 2001年8月15日,印度在地處馬六甲海峽西部出口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建立了印軍歷史上第一個三軍聯合司令部。據報道,印度將耗資20億美元,在島上增加部署6艘戰艦、10架海上偵察機,修建完善其他軍事設施。
2012年位於南部的坎貝爾灣大尼科巴島上的軍事基地投入運營,距馬六甲海峽入口240公里。印軍方計劃明年將該基地3500英尺(1066.8米)的飛機跑道擴建至6000英尺(1828.8米),之後再擴建至10000英尺(3048米)。
未來三年,印度將向該群島增加第二個步兵旅,人數在3000人左右。
印度軍方計劃在2022年前,將以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為基地的海軍艦艇數量增加一倍,增至32艘。這些艦船包括巡邏艇、導彈快艇、登陸艇等。
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對中巴經濟走廊的看法
來源:《南亞研究》2016年02期。
張元,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博士生
中巴經濟走廊是李克強總理於2013年5月訪問巴基斯坦期間被提上議事日程的,同年7月合作協議正式簽署。自走廊項目實施以來,巴基斯坦國內展開了一場激烈討論,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對此尤為關注。
溫和型政黨支持中巴經濟走廊,贊成俾路支省引入中國投資項目,但他們對巴基斯坦聯邦政府在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上的政策表示不滿。其主要觀點有以下幾點:
第一,巴基斯坦聯邦政府沒有將俾路支省代表納入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的決策層,因而項目建設過程中俾路支人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例如,2015年5月,民族黨中央委員會召開會議,強烈抗議巴基斯坦聯邦政府無視俾路支省政府和民族黨領導人在中巴經濟走廊項目中的作用。
第二,巴基斯坦聯邦政府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增加透明度和解決信息公開問題。以當前正在展開的能源合作為例,俾路支方面認為,目前大多數電力項目由私營部門企業運作,但公眾卻對執行項目的私營企業的負債股權比率一無所知。為什麼大量太陽能和水電合作項目正在旁遮普省迅速展開,而對此有強烈興趣且具有開發潛力的俾路支省卻未能有所收穫?
第三,俾路支人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權益將如何得到保護?俾路支民族黨發言人阿迦哈桑俾路支(AghaHassanBaloch)認為,中巴經濟走廊必須首先解決涉及俾路支省當地居民生活的迫切問題,諸如潔凈水源、土地使用權等,否則經濟走廊對俾路支省人民來說毫無價值。
總而言之,以俾路支民族黨和民族黨為代表的溫和型政黨希望借中巴經濟走廊向巴基斯坦聯邦政府施壓,獲得更多的自主權和經濟發展機會,希望俾路支人的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在中巴經濟合作過程中得到尊重和保護。
強硬政黨和武裝團體反對中巴經濟走廊。他們的理由是:
第一,認為中巴經濟走廊可能會讓中方過多開採和利用俾路支省的自然資源,作為本地人應制止中方的投資活動。在他們看來,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俾路支省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成為中國商業資本掠奪的對象。
俾路支共和黨主席卜拉哈姆達格布格蒂在該黨歐洲分部2015年6月召開的日內瓦會議上明確表態,「中國對俾路支省的開發和干預不可接受,對巴投資是中國掠奪俾路支自然資源的借口。」
俾路支解放陣線領導人阿拉納扎爾俾路支已對投資瓜德爾港口建設的中國公司提出嚴正警告。
第二,中巴經濟走廊僅是對中國和巴基斯坦聯邦政府有利,而俾路支人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權益將在「地區發展」的名義下遭受侵害。例如,中巴經濟走廊將吸引旁遮普省和信德省的人口前來就業,省外人口大量湧入將威脅到俾路支人的就業和生活。
為了提高經濟走廊建設的安全保障,巴方已成立特別安全部門(SpecialSecurityDivision)配合2014年6月開始在北瓦濟里斯坦展開的利劍行動(OperationZarb-e-Azb),加大對俾路支省極端暴力活動的鎮壓,這在俾路支人看來不是個好消息。
俾路支共和黨德國分部主席阿什拉夫謝爾賈恩(AshrafSherJan)表示:「其與巴基斯坦政府間的交易已將俾路支人推入軍事行動的深淵,超過50名俾路支人遭到殺戮,數名遭到綁架或扣留。」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幾年,中巴在俾路支省合作建設的油氣、港口、交通運輸設施,甚至中方工程人員都成為俾路支分離主義武裝團體的攻擊對象。
2005年俾路支方面與巴基斯坦聯邦政府之間的新一輪武裝衝突爆發前後,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就策划了多起針對中方人員的襲擊事件。例如,2004年5月3日,中國交通部第一航務規劃工程勘察設計院的12名監理工程師在瓜德爾港建設工地遭遇汽車炸彈襲擊,3人遇難,9人受傷。2005年11月15日,數枚火箭彈襲擊了中國新疆北新路橋公司在瓜德爾附近的築路工地。
2006年2月15日,對俾路支省胡布鎮進行技術援建的中國工程師遭遇恐怖襲擊,3人死亡。因此,未來俾路支解放軍、俾路支聯合軍、俾路支共和軍和俾路支解放陣線等武裝團體可能還會對中巴經濟走廊或中方工程人員發動襲擊。
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對中巴經濟走廊看法的主要成因分析
為什麼給中巴經濟合作帶來新契機、給兩國人民生活帶來福祉的經濟走廊,會令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感到不滿或遭到其反對呢?這與巴基斯坦境內俾路支分離主義運動的歷史實際上是緊密相關的,背後有著深層次的原因。
第一,俾路支人爭取政治權力的鬥爭一直受到巴基斯坦聯邦政府的鎮壓或壓制,這是巴基斯坦建國後俾路支分離主義運動興起的首要原因。中國對俾路支省的開發和投資,可以說再次引發了分離主義勢力的政治焦慮和反抗情緒。俾路支人的政治訴求分為三個層次。首先,俾路支人希望建立「大俾路支斯坦國」,它應包括巴基斯坦、伊朗和阿富汗三國交界處俾路支人分布的主要地區。其次,尋求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政治獨立,脫離巴基斯坦聯邦。再次,在巴基斯坦國家框架範圍內尋求更多的省自治權,希望聯邦政府政策更多地照顧俾路支省利益和惠及俾路支民眾,拒絕政治歧視。但是,這三個層次的政治訴求,至少在俾路支方面看來,都沒有得到巴基斯坦聯邦政府的支持。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建國後的第二天,卡拉特土邦王公艾哈邁德亞爾汗(AhmadYarKhan)宣布卡拉特獨立。他的弟弟阿卜杜勒卡里姆汗(AbdulKarimKhan)組建俾路支民族解放委員會,抵制加入巴基斯坦誘發了1947~1948年的武裝衝突,直到1948年6月阿卜杜勒卡里姆汗被捕。在1962~1969年的衝突中,馬里(Marri)部落酋長謝爾穆罕默德比賈拉尼馬里(SherMohammadBijaraniMarri)組建「帕拉里」游擊隊,公開挑戰阿尤布汗政權,遭到清剿。
即使分離主義勢力在巴基斯坦國家框架內尋求省自治權,也是處處受到猜忌和打壓。比如1972年民族人民黨贏得俾路支省政府選舉,組建聯合政府,進行了一系列要求更多自治權的改革,但卻受到巴基斯坦政府總理阿里布托的不滿和打壓。
1973年,布托政府以「伊拉克駐伊斯蘭堡武官處事件」為由解散了俾路支省政府並逮捕了相關領導人,直至1977年齊亞哈克政府出台緩和政策後,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矛盾。從2005年12月開始,穆沙拉夫政府對分離主義領導人的整肅和抓捕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劇了新一輪的衝突。而中國對俾路支省的開發和投資,在俾路支人看來,與他們的政治訴求是有矛盾的。持強硬路線的政黨和武裝團體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獨立」運動。
中國對俾路支省的開發對俾路支人的所謂「主權」意識是一種強烈的刺激,同時有可能鞏固巴基斯坦聯邦政府在該地區的統治,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而溫和派則十分看重自主權,反對被中央控制,對「外人」(中國當然也屬於「外人」)主導俾路支發展方向尤其反感。
第二,俾路支地方與巴基斯坦聯邦政府長期在經濟開發問題上爭議不斷,中國加大對俾路支省的開發和投資後,分離主義勢力十分擔心本省的自然資源和經濟利益遭到中方侵害。俾路支省雖然經濟落後,但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據統計,巴基斯坦9個礦產帶就有5個分布在俾路支省,蘊藏有天然氣、煤、鉻鐵、銅、硫黃、大理石等,佔全國總礦產資源的50%左右。④
該省天然氣在全國所佔比例較大,已發現氣田約佔全國總數的35%。蘇伊(Sui)天然氣田開採量接近全國總產量的25%,為世界十大天然氣田之一。在查蓋(Chaghi)地區的雷克迪克(RekoDiq)有世界上最大的銅礦床。俾路支省豐富的自然資源早就被巴基斯坦聯邦政府注意到,但是長期以來,巴基斯坦聯邦政府的經濟政策和開發規劃並未獲得俾路支地方力量的認可。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與巴基斯坦聯邦政府的爭議主要圍繞誰是俾路支開發活動的受益者、政府是否在以「發展」為名加強軍隊對地區的控制。
項目程序的透明度與當地人的決策權、政府官員腐敗問題等展開激烈交鋒。以中巴經濟走廊的重頭戲———瓜德爾港系列建設為例。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對其表示不滿或反對,也主要圍繞著上述幾個爭議點。比如,他們認為,巴基斯坦聯邦政府未經得俾路支人民同意、沒有任何透明程序,即將瓜德爾港交由中方管理,聯邦政府拒絕與俾路支方面分享關於租賃時效、港口使用、管理機制、成本與收入、安全保護方面的任何細節。
中巴簽訂瓜德爾港項目合同以來,港口和航運建設一直由聯邦政府全權負責,俾路支省政府沒有任何決策權,所有基礎設施建設均由外來公司承擔,工程建設中的大部分技術性崗位也都被旁遮普人和其他民族的技術工人佔據,港口項目竣工後將會吸引大量來自其他地區的居民特別是旁遮普人聚集,使俾路支人成為少數,瓜德爾乃至整個俾路支省的人口結構都將會改變,工程建設的後果是一場文化入侵巴基斯坦政府官員在港口建設項目中非法出售周邊土地,以犧牲俾路支人的利益為代價獲取不義之財港口建設項目啟動後當地民眾生活水平並沒有得到提高,瓜德爾及其周邊的基礎設施僅支持駐軍、外國工人和遊客而非本地居民。
大部分學者公認,20世紀70年代以前俾路支分離主義運動具有明顯的族群主義特徵,90年代以後,隨著俾路支省在巴基斯坦能源戰略中的地位提升,俾路支分離主義活動逐漸轉變為以經濟發展與利益分配爭議為主。這前所未有地刺激了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藉助能源和資源問題與中央政府討價還價、加強對俾路支省控制權的決心。中國加大對俾路支省的開發和投資後,分離主義勢力擔心本省的自然資源和經濟利益遭到中方的「剝削」和「掠奪」。
強硬派希望通過激烈抗議和打擊經濟開發項目的方式趕走中國投資者。溫和派以中巴經濟合作為公共話題,向巴基斯坦聯邦政府施壓,希望俾路支人的經濟利益能得到尊重和保護。實際上,質疑和抗議並非限於中巴經濟走廊,也表現於中國在該省的幾個投資項目,如山達克銅金礦開採、杜達鉛鋅礦開採。
第三,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對巴基斯坦聯邦政府的認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聯邦政府在中巴經濟走廊上採取的政策較難得到他們的認可。社會學理論著名的最簡群體範式(minimalgroupparadigm)表明,僅僅是按類別將人分為內外群體,就可以導致對外群體的重大偏見,「一個人只要被告知屬於某一類別就足以產生群體情感———支持自己的群體並反對他人」。
更何況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與巴基斯坦聯邦政府之間由於歷史恩怨和經濟利益競爭已積累了相當多的矛盾。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容易從負面角度看待巴基斯坦聯邦政府的政策,中巴經濟走廊的線路設計爭議引發的一場「改線風波」即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從2014年上半年開始,以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為代表的巴基斯坦反對派力量將注意力集中於經濟走廊的線路設計,指責巴基斯坦聯邦政府在未經有關省政府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將走廊規劃從西線改至東線,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抗議活動,被稱為「改線風波」。自從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圍繞中巴經濟走廊線路設計發生意見分歧以來,很多時候反對聲音都是以非理性目標為方向、通過非建設性方式表達的。
有的派別不全面評估經濟走廊為俾路支省發展帶來的利弊,就武斷地認為不能接受中國的開發,依據是只要巴基斯坦聯邦政府提出的倡議就是一場陰謀,有的派別則組織遊行示威,向政府施壓,自己卻不能提出任何建設性意見,武裝團體則乘此機會,大肆製造不友好的輿論氛圍,甚至發動暴力活動。
2015年4訪巴後,有識之士在巴基斯坦媒體上撰文呼籲各黨派要凝聚共識,不要錯過中巴經濟走廊建設這一歷史機遇。但是也未得到這些政治勢力的認同。實際上,中國官方一直以來並未就中巴經濟走廊的具體路線有過明確闡述,同時在各種場合強調經濟走廊的全面性。比如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孫衛東在2014年7月出席首屆絲綢之路經濟帶國際論壇暨環球企業領袖西部(喀什)圓桌會時已明確表示走廊概念的綜合性。但中巴經濟走廊卻在巴基斯坦國內引起了激烈爭議,以至於2015年5月28日,巴基斯坦聯邦政府不得不召開全政黨會議,就中巴經濟走廊線路設計與實施問題與各黨派領導人進行磋商。
全政黨大會確定了優先建設「西線」的決定,但是也未能消除分歧,新的爭議又再次出現。會議並未涉及西線建設的預算使用、西部兩省如何開發等細節問題,這又引起了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的不滿。立場較為溫和的俾路支民族黨領導人阿陶拉門加爾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憂慮。7月,以民族黨為代表的俾路支省政府向聯邦政府呈遞了一份報告,指出東線將通過旁遮普省和信德省人口稠密的中心城市、佔用大量農業耕地。
因而東線建設在經濟上不可行,但巴基斯坦聯邦政府卻在人為抬高東線建設成本。在2016年2月1日舉行的包括俾路支省各界人士參加的研討會上,俾路支省領導人提出,中國投資者應該解釋清楚巴基斯坦在哪些方面可以通過中巴經濟走廊獲益,特別是俾路支省。俾路支學生組織阿扎德派別、俾路支共和黨則拒絕與巴基斯坦聯邦政府展開任何對話,並堅稱中國對俾路支省的開發不可
不可忽視的部落因素和國際因素
除了上述三個主要原因以外,俾路支省部落首領以及美、印等國際勢力在干預中巴經濟走廊活動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視。俾路支人的社會發展形態屬於部落社會制,組織結構以部落首領薩達爾(sardar)領導下的各部落為核心。薩達爾起初並非是世襲更替的,而是依靠選舉,只有最優秀、最有威望、最有能力的人才能擔任首領。但是,隨著部落體制的演化,薩達爾選舉變為世襲更替,他們佔有公共財產,獲得了極大權威和各種特權。這一現象在英國殖民統治者到來之前已經廣泛出現。
英國殖民者把俾路支地區作為英國與波斯(伊朗)、沙俄之間的緩衝地帶,通過薩達爾體制保持對該地區的總體控制。英國向薩達爾支付酬金(subsidy),除在重大戰略問題上需向殖民當局安排的政治代理人(politicalagent)諮詢外,薩達爾負責管理一切事務。他們依據部落風俗,通過長老會議(jirga)解決糾紛、判定責任和處理罪犯,部落社會所有成員對此需充分尊重和執行。該制度使英國以最小成本在俾路支地區維持公共秩序,並進一步增強了薩達爾的權力。
英國還組建了一支由部落民眾組成的民兵隊伍(levy),由薩達爾負責發布命令和徵召士兵。1947年6月,英屬俾路支斯坦長老會議與奎達市政機構成員一致決定加入巴基斯坦。在嘗試獨立建立卡拉特汗國失敗後,卡拉特土邦聯盟於1948年3月加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聯邦政府接受俾路支部落區保留自治狀態,由1901年英印政府頒布的?邊境犯罪條例?(FrontierCrimesRegulations)進行管理。?1973年巴基斯坦憲法?第12編第3章第246條對部落區的概念以及行政區劃做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並沿用至今。
該憲法規定,巴基斯坦政府在部落地區實施治理的主要形式有聯邦管轄部落地區(FederallyAdministeredTribalAreas,FATA)和省屬部落地區(ProvinciallyAdministeredTribalAreas,PATA)兩種。其中,俾路支部落地區均屬於省屬部落地區。建國後巴基斯坦聯邦政府一直向俾路支部落區的薩達爾支付酬金,薩達爾繼續享有相當大的自主權。1976年4月阿里布托政府曾宣布廢除薩達爾制度,部落首領作為俾路支分離主義者的一部分,反對聯邦政府「奪權」。他們將薩達爾制度描述為符合歷史規律的、為人民提供強有力保護的制度和有效的社會經濟系統,為其合理性進行辯護。
20世紀80年代,通過把薩達爾納入聯邦內閣、委託開發項目建設等方式,齊亞哈克政權贏得了部分薩達爾的支持與合作。但穆沙拉夫上台後,其強硬的施政方針和對俾路支省的大規模開發活動引發了薩達爾的強烈不滿。俾路支部落區的薩達爾體制對俾路支分離主義運動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部落體制自成體系,中央政令在俾路支地區無法得到有效的貫徹和實施,同時省政府管理也軟弱無力。
其次,「部落」在俾路支當地人心目中處於神聖且不可撼動的地位,他們基本沒有「國家」概念,國民意識薄弱。部落成員共同生活在特定的地域內,擁有共同的祖先,他們忠誠於自己的部落,不認同和接受其他外來的權威。
再次,俾路支部落首領作為傳統社會的權勢階層與既得利益者,不願意改變傳統社會結構和權力體系。一方面,這阻礙俾路支地區有效地接受現代的先進政治和文化制度,經濟落後,社會思想氛圍極為保守。例如,薩達爾阻礙現代教育體系在俾路支部落地區的普及,導致該地區適齡兒童無法進入現代學校接受正常教育,而只能前往教學質量較差的宗教學校(madrassas)。
另一方面,薩達爾為了保留自己的政治經濟特權而炒作「民族自決權」,鼓動廣大民眾抵抗巴基斯坦聯邦政府和外省人。近年來,巴基斯坦政府在俾路支省實施的開發政策直接威脅薩達爾的影響力,他們非常擔心經濟開發、軍隊入駐和文化教育會喚醒部落民眾的自主意識。對中巴經濟走廊表示不滿或反對的俾路支分離主義領導人,有相當一部分為部落首領,或與部落有密切聯繫。
俾路支共和黨、共和軍領導人是布格蒂(Bugti)部落首領納瓦卜阿克巴爾布格蒂和他的孫子卜拉哈姆達格布格蒂。俾路支民族黨由門加爾(Mengal)部落首領阿陶拉門加爾和他的兒子阿赫塔爾門加爾領導。俾路支解放軍從創建至今,領導人均是馬里部落首領,首任領導人是海爾巴赫什馬里(KhairBakhshMarri)第二任領導人巴拉奇馬里和現任領導人希爾比艾爾馬里(HarbayarMarri)是海爾巴赫什馬里的兒子。俾路支聯合軍領導人邁赫蘭馬里則是海爾巴赫什馬里最小的兒子。俾路支斯坦軍由阿赫塔爾門加爾的兄弟賈韋德門加爾(JavedMengal)領導。學者拉比阿斯拉姆(RabiaAslam)認為,俾路支省的部落首領薩達爾正在濫用俾路支省的公共權力和財政資源以充實自己的部落,組織更大範圍的分離主義族群。因此,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對中巴經濟走廊的看法,與傳統俾路支部落體制的歷史和特點是有關係的。國際因素也對此有一定影響。
俾路支省地處巴基斯坦、伊朗和阿富汗三國交界處,穿越奎達的「波斯走廊」自古便和巴阿邊境的開伯爾山口一道成為中亞通往南亞的交通要道,鄰海的瓜德爾扼守波斯灣出入阿拉伯海的咽喉,海陸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此顯要的地緣位置,歷來是兵家所爭之地。沙特、蘇聯、美國、印度、阿富汗均不同程度地捲入俾路支分離主義運動中。「九一一」事件後,俾路支分離主義武裝成為美國獲取塔利班信息的情報來源,因而得到了美國方面的資金支持。2009年8月,俾路支解放軍高級官員阿卜杜勒哈米德尼什(AbdulHameedNiche)承認,俾路支解放軍「確與美國情報部門有聯繫,並接受了美國方面10萬美元援助」。同時,俾路支省又是美國以巴基斯坦為基地開展反恐戰爭的大後方。因為從巴基斯坦進入阿富汗有兩條路線,一條是穿過開伯爾—普什圖省的多爾哈姆(Torkham)直達喀布爾,一條是穿過俾路支省的查曼(Chaman)直達坎大哈,兩線均是美軍重要的後勤支援通道。
因此,美國在巴基斯坦俾路支問題上的態度是,不支持巴基斯坦動用武力解決俾路支省問題。
2012年2月,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監督與調查小組委員會專門就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動亂局勢召開聽證會,監督與調查小組委員會主席達納羅拉巴切(DanaRohrabacher)公開表示「俾路支人理應享有自決權」,並呼籲美國政府停止對巴提供經濟軍事援助。美國也不贊同給俾路支解放軍貼上恐怖主義組織的標籤。
外國觀察家分析稱美國勢力插手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事務很可能意在加劇該地區的動亂局勢,進而阻撓中國在該地區的投資和發展。因而,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對中巴經濟走廊的看法,是否有美國因素的干擾,值得進一步考察。印度在巴基斯坦俾路支地區經營多年。
巴基斯坦外交部部長沙阿馬哈茂德庫雷希(ShahMahmudQureshi)稱,「伊斯蘭堡有充足的證據證明印度干涉巴基斯坦部落地區和俾路支省的事務。」有媒體報道稱,印度已在阿富汗邊境地區秘密建造了9處訓練營地,為俾路支解放軍提供軍事培訓。
印度對中巴兩國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日益深化的合作一直十分關注。在印度方面看來,中國對該地區的滲入是在實施針對印度的包圍政策。特別是自從中國接手瓜德爾港建設項目以來,印度方面將其視為中國「珍珠鏈」政策的一部分,印方一些人士甚至將其看作中國進軍印度洋的前期準備。印度海軍部部長辛格上將曾表示,印度方面將密切關注中國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莫克蘭海岸地區的活動,以及中國與印度周邊鄰國的軍事往來,因為「這些行動可能會嚴重威脅到印度至海灣航線的安全。」
2015年印度總理莫迪在訪華期間,和中國官員洽談了經濟走廊項目,莫迪表示「不能接受」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因而印度是否在利用「俾路支牌」制約中巴經濟走廊的順利實施,值得懷疑。至少當前,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已將其影響力逐步擴展至美國、歐洲、澳大利亞、海灣國家等,欲將俾路支問題國際化,向巴基斯坦聯邦政府施加更大壓力,這可能會使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局面更加複雜。例如,2015年整個上半年,俾路支共和黨在瑞士、德國、瑞典、英國的四個分部通過舉行政黨會議、參加國際會議、發動抗議等方式,多次遊說以上國家及聯合國駐歐洲機構關注俾路支省形勢,包括中國在此地區的開發活動
結 論
巴基斯坦境內的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對中巴經濟走廊提出不滿或反對,背後有著與分離主義運動歷史相關聯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心理等各方面原因。中巴經貿關係的深化,引發了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的政治和經濟焦慮。他們認為,中國加大對俾路支省的開發和投資,將挫敗其追求俾路支獨立的努力。他們擔心,俾路支省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而遭到中方「掠奪」。同時,俾路支分離主義勢力對外界僵化的認知模式以及傳統的部落體制,也加深了分離主義勢力對中巴經濟走廊的負面看法。
俾路支問題的國際化,則會給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帶來更加複雜的局面。低估俾路支分離主義給中巴經濟走廊造成的負面影響,恐怕不妥。當前,中方應高度重視此問題,並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首先,應改變對「走廊」一詞的狹義理解,對中巴經濟走廊進行全面規劃和仔細設計。採取區域經濟一體化模式來處理該問題,在兩國資本、技術、信息、勞動力等經濟要素的跨國流動中進行良性互動的國內製度安排和宏觀經濟協調。避免將走廊當作一條或多條地理路線展開項目實施,防止巴基斯坦國內政治派系和地方勢力反覆糾纏路線問題。
其次,在與巴方合作過程中,應摒棄只和官方政府打交道的傳統思維,多傾聽各省地方政府尤其是不發達地區的心聲,圓滿地處理好省際發展不均衡問題。在尊重巴基斯坦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的前提下,應與俾路支省當地的傳統階層和地方力量(包括較為溫和的分離主義派別)進行適當的接觸和溝通,反覆闡明中巴經濟走廊對巴基斯坦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做好細節解釋工作,最大限度地獲得他們的理解和認可。
最後,在中巴經濟走廊規劃和建設過程中,要充分照顧到俾路支人的權益,讓少數人和弱勢者的利益在中巴經濟合作中得到尊重和保護,並使合作項目真正服務於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民眾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巴經濟政策要從對高層的激勵轉向更加註重對民眾的激勵,讓巴基斯坦民眾真真切切感受到兩國經濟合作帶來的民生變化。
精神安慰。
馬六甲海峽並不是真實的威脅。
但基於中國人的傳統集權思維,卻把它當成了真實威脅。
中國人是將心比心,以為美國人跟自己一樣,國家主義,看自己不順眼就關門打狗。事實上,美國並非是一個「經濟獨立」的國家。
美國的全球軍事部署,只是為了服務華爾街。資本利益至上,它根本上說是個金融資本的傀儡國。它不會國家至上,而是資本利益至上。華爾街如果不在美國,美國就不是美國了。
封鎖馬六甲海峽,跟搞防火牆一樣,資本金融集團奉行自由主義。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華爾街干不出來。
更何況美國要干,大洋上任何一個地方它都能截停中國輪船。
全球化時代是市場決勝,金融決勝,而不是國家決勝,戰爭決勝。
這是不必要的焦慮,如同古代軍隊對抗現代軍隊,天天練習拼刺刀,那個關隘不控制不好受啊!結果現代軍隊用的是導彈,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現代軍隊沒打算跟他們拼刺刀,爭天險。導彈是魔法攻擊。你愛往哪兒玩蛋去就往哪兒玩蛋去吧!
中國的戰略思想層面,不應當堅持國家主義,而是放開金融化改革。提升頭腦,積累金融戰的實力。要懟就直懟華爾街,依靠黨,超越國家層面。而不是去糾纏於馬六甲海峽的國家行為。這不根本。
可以認為,只要華爾街的金融資本有利益在中國,任何封鎖馬六甲的動議都不會被通過。除非這個利益叫中國給沒收了。這是逼著人家封鎖你來。不作不死。
共產主義學堂:eziv587
不安全才是好事。
不安全才能派軍艦,建基地,海外駐軍。
這種想法是,兩個字,智障。美帝掐中國的脖子,何須在馬六甲?阿拉伯海擺兩艘航母,就能打掉中國商船航道了。馬六甲困局就是一個戰略欺騙而已。如果中國真的有什麼困局,那就是海軍困局。有了能夠遠航開片的藍海海軍,才能解決別人在任何地方掐我們的航道的問題。沒有強大的海軍,別人在台灣海峽來掐我們,我們都無力應對。又何來什麼馬六甲?
去年選修課剛上完當代中美關係,其中老師就重點講了馬六甲困局。
馬六甲海峽佔了世界海上貿易1/4的份額,世界1/4的運油船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這一數量是經過蘇伊士運河的3倍、巴拿馬運河的5倍。而中國目前仍然是馬六甲海峽第一大使用國,每天經該海峽的船隻中有60%來往中國,中國進口石油量的80%以及進出口物資的50%要經過海峽。而此時,美國卻加強了在新加坡的軍事存在。和平年代還好說,一旦發生衝突,中國的運油船、貨船就不能愉快地通過馬六甲海峽。如果演變成公開衝突,美國可以輕而易舉地切斷中國的補給通道,而中國的燃料儲備只夠用兩個星期。這就是馬六甲困局。
中國為了擺脫對馬六甲海峽的過度依賴,才有了瓜達爾港,如果單單靠瓜達爾港就把馬六甲困局解決了,那就想的太簡單了。瓜達爾港只是中國進口油氣的一條戰略通道。
瓜達爾港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距離霍爾木茲海峽只有400km。通過管道、油輪等方式把伊朗、伊拉克等的海灣石油、北非的石油運到瓜達爾港,再運送到我國,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經過馬六甲海峽,通過遠洋運輸到廣東省大亞灣煉油廠;另一種是一種是通過公路、管道等方式經過巴基斯坦境內運入新疆喀什煉油基地。
第二種方式的運輸能力相對於全國人民的需求就顯得十分有限了。
一條輸油通道不行,就多修幾條。用油氣進口多元化戰略來降低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
在西北,中哈原油管道
中哈原油管道總體規劃年輸油能力為2000 萬噸,西起裏海的阿特勞,途經阿克糾賓,終點為中哈邊界阿拉山口。這條管道是我國首條跨國原油長輸管道,在今年的3月29日,管道投用近11年已累計向中國輸送原油達到1億噸。
在東北,中俄原油管道
中俄原油管道已經投入使用,俄羅斯將通過中俄原油管道每年向中國供應1500萬噸原油,合同期20年。
在西南,中緬原油和中緬天然氣兩條管道
今年的6月7日,中緬管道已將原油輸送到雲南石化,該條原油管道的設計輸量為1300萬噸/年,也是我國第四條原油進口通道。與繞行馬六甲海峽相比,中緬原油管道縮短運送里程1820海里,降低了運輸風險和運輸成本。 天燃氣管道在2013年7月正式投產通氣。
以上的管道戰略只是避開馬六甲海峽,為中國提供部分可靠的油氣進口。下面再說直接提高我國在該海峽的話語權的戰略。
皇京港項目
馬六甲皇京港項目由中國和馬來西亞投資400多億人民幣共建,預計深水港項目在2019年完成,屆時將取代新加坡港成為馬六甲區域最大的深水港,該碼頭的全部配套工程將於2025年竣工。皇京港項目由3個人造島和1個自然島嶼組成。皇京港深水碼頭建成後,我國將擁有99年的特許經營權和皇京港人工島嶼的土地所有權。有了皇京港碼頭,我國在該海峽區域就擁有了自己的話語權,掌握了自身的命脈,也打破了新加坡長期在馬六甲海峽的壟斷地位。為衝破馬六甲困局有不言而喻的作用。
南海人造島礁
南海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同時有大量的油氣資源,號稱第二個波斯灣,也有大量的礦產資源。在南海造島簡直就是極具創新的想法。有島了,就是我國領土,十二海里就是我國的領海,南海的資源就是我們的,我們怎麼布置軍事設施就由著性子來了。目前南海島礁建設可謂是蒸蒸日上,擁有實際控制權的島礁也越來越多,(據說已經有36個了)部分島已經有了機場、機庫、各種基礎設施,堪稱是擊不成的航母。南海的軍事存在為馬六甲海峽提供了絕對的軍事保障,是打破馬六甲困局的拳頭戰略。由於軍事存在,中國在南海有實質了控制權,說話也份量十足。未來再建一個海空基地,一旦馬六甲有衝突,殲擊機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導彈分分鐘打過去。簡直就是完美。
總之,單單靠瓜達爾港是不能打破馬六甲困局,它是只是衝破困局的一部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埃菲爾鐵塔14日以熄燈聲援阿勒頗反對派佔領區被圍民眾?
※如何評價土耳其提出的「2053 全球性大國願景」?
※如何看待巴基斯坦總理被取消任職資格?
※蘇聯都做過哪些好事?
※如何看待安倍晉三患大腸癌的消息?
TAG:國際關係 | 國際政治 | 地緣政治 |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 瓜達爾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