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一種說法是說《詩經·鄭風·子衿》表達了兩名男子的相悅之情?此說法的來源是什麼?
086.《祭仲大夫與公子突簡書》
(2013-02-25 15:03:54)▼歷史文化
『引言』 鄭昭公兄弟鬩牆,祭仲大夫力挺其弟公子突僭位,寫此信約見他
在宮門前密謀篡位(公子突住在宮城內,祭仲大夫住在宮城外)。此簡書經
鄭昭宮廷司樂譜曲後,題名為《子衿》之樂歌。其歌詞參考譯文如下:
青青衣襟 悠悠我心 縱我不往 你就無訊音
青青衣襟 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 你就不來
我到你達 就在宮厥 一日不見 如隔三月
【札記】 .《無名氏·詩序》曰:「刺學校荒廢也。」失之,無依無據謂之臆測,
中國人辦學始於東周春秋未之孔子,鄭昭公時代還沒有私塾。私塾的產生是在
東周春秋末期、諸子百家為宣揚自家學說而創立私塾,教授各自的政治觀念。
《朱熹·詩集傳》曰:「此亦淫奔之詩。」失之,有哪個淫奔之人敢在宮闕前約
會?今人誰敢在中南海門前約會!
此簡書作於鄭厲公政變之年孟秋,
祭仲大夫約公子突在宮闕前面議政變之謀。
087.《鄭昭公與弟公子突簡書》
(2013-02-25 16:15:22)▼標籤: 歷史·文化
『引言』 鄭昭公覺察到祭仲大夫與其弟有政變陰謀,寫此信勸戒兄弟別聽從
祭仲大夫的離間。此簡書經鄭昭宮廷司樂譜曲後,題名為《揚之水》之樂歌。
其歌詞參考譯文如下:
河枯水 不流荊楚 鮮少兄弟 惟我與你 莫信他人言 他實誆你
河枯水 不流柴薪 鮮少兄弟 惟我二人 莫信他人言 他不可信
【札記】《無名氏·詩序》曰:「君子閔恕之無忠臣良士,終以死亡。」失之,文不
對題,實臆測之解。《朱熹·詩集傳》曰:「淫者相謂,言揚之水…。」失之,作者
明言「終鮮兄弟」,何來嘛淫者?百爾君子中,第一個聆聽《辛有大司馬與夫人簡
書·揚之水》之王室樂歌者,非鄭公子忽莫屬。其時,他與王子狐互為人質,住在東
京舍館。周平王欣賞他的軍事才幹,時不時令他在王室宴樂上作陪。
此簡書寫作時間比《子衿》稍晚幾天。
詞語釋義
【釋義】[imperial palace] 古時帝王所居住的宮殿,因宮門外有雙闕,故稱宮闕。
【出處】《史記.高祖本紀》:"高祖還,見宮闕壯甚,怒。"
【注釋】 人類同性戀的「男同志」源於古羅馬軍團;「女同志」源於中國漢宮。
兩種極端生存條件,產生了同性相互慰籍心理而及生理。那些關於周
楚同性戀的「斷袖」訛言,純屬是對歷史常識的極度無知。
(一己之見·僅供笑閱)
對此詞的理解上的分歧一直圍繞在全詩所指什麼地方?「青青子衿」,所指何人?「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是誰在想誰?當代新版的一些《詩經全譯》之類,乾脆說此詩是寫「妻子等候情人時的焦慮心情」。妻子等的不是丈夫,而是「情人」又不知何所據。
將其理解為兩男子相悅之詞,一切疑竇迎刃而解:
一.人物:身著青衿的愛人和作者
若理解為女子之作,那下面一句「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則難理解,有此舉可知之前是做著前往會情人,若為女子則空有不妥。鄭國雖開放,但畢竟周禮已建,這等投懷送抱之事非婦人之所為。
二.地點:作者所處的城闕(即城門兩邊聳立的雙闕)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描述了焦急等待的心情,在城樓之上來回踱步,等待著還未出現的情人。若理解為女子實在是不合情理,因為在古代城牆可不是現在的觀光遊覽勝地,也不是什麼歷史文物古迹。據載朱元璋攻克徽州後,一個叫做朱升的隱士告訴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帝」。因為在武器落後的古代,城門是唯一的出入通道,是統治者苦心經營的防禦重點。明初尚如此,況乎在詩經形成的西周時代。
一個女子整天的呆在軍事防禦重地想男人,這哪像城牆,說是青樓更合適吧。所以這不可能是女子,「挑兮達兮」的城闕上人只能是男人,而且很可能是軍隊中的某位「長官」或者是當地駐守的官宦人家的士族子弟。
三.事件:一個男人對另一個男人的思念。
這個明擺著的事實,虧得兩千多年的無數文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式說成「鄭國衰亂不修學校」之意。不知這是孔老夫子的偉大之處還是數千年文人的悲哀之所在。
推薦閱讀:
※設想孔子在今天重編《詩經》,會有多少民謠可以入選?
※《詩經》中「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的「說」到底應讀何音?是否為「悅」的通假字?
※讀長恨歌時我有個疑問,就是詩經里出現了楊貴妃為什麼?
※怎樣在30天內寫好特定的幾個毛筆字?
※關於詩經樛木的一個問題,《詩·周南·樛木》:「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求這裡的 綏 字解釋與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