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而言,認知一個完整正確的體系會是更好的教育方式嗎?
兒童的認知教育為什麼通常是由個例開始而不是系統的完整介紹? 比如這個新聞里挂圖對動物的呈現方式:
「我們在菜市場,可以買來公雞、母雞、雞蛋,但雞隻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從事科普工作的崔少凱說,現在的兒童科普讀物,不區分動物性別,這並不符合科學精神。「這明明是公雞,卻教育孩子們說是『雞』;那個明明是『雄獅』,卻教育孩子們是『獅子』。挂圖中的文字說明只是每類動物的統稱,作為科普作品並不嚴謹。」 來源:男子因動物挂圖未區分公母狀告書店 索賠 500 元
什麼叫「完整正確的體系」?
你說「獅」不正確,「雄獅」才是,那是不是還得區分「美洲獅的雄獅」or「亞洲獅的雄獅」?
什麼才叫「完整正確」?
提出的這種認知方法,具有任何可行性嗎?
另外,雄獅不是獅?說雄獅是獅不科學?
玩「白馬非馬」的邏輯詭辯嗎?
(搞得我都想人肉這個傢伙了,干過些啥啊還能說出這種話?)
從教學層次上來說,要秉承「從易到難」,「現抓主線再添細節」的原則。
(不用詳細闡述為什麼要這麼做吧……?)
以這個原則來衡量,先教「獅」,等「獅」掌握之後再教「雄獅」「雌獅」,我看不出任何問題。
從概念認知角度來說,如果我們要教「蘋果」:
請比較以下方式,你覺得哪個比較正常:
方法一:
首先,拿一個蘋果給他看,告訴他,這是「蘋果」。
然後,拿另一個蘋果給他看,告訴他,這也是「蘋果」
接著,拿更多大的小的紅的綠的蘋果給他看,告訴他,這都是「蘋果」;
拿一些橘子、香蕉、梨……告訴他,「這不是蘋果」
下面,拿一個蘋果,問他,「這是蘋果嗎?」;拿一個橘子,問他,這是蘋果嗎?
最後,拿一個蘋果,問他,「這是什麼?」;
(等到抽象思維能力發展更充分之後,還應帶加入「蘋果有什麼共通特點?」「蘋果和不是蘋果的東西有什麼區別?」等問題。但考慮到是幼兒,到這裡也就夠了)
讀給他聽:
蘋果屬於薔薇科,落葉喬木,葉橢圓形,有鋸齒;果實球形,味甜,是普通的水果,也是最常見的水果,富含豐富的營養,是世界四大水果(蘋果、葡萄、柑桔和香蕉)之冠。蘋果通常為紅色,不過也有黃色和綠色。蘋果是雙子葉植物,花淡紅或淡紫紅色,大 多自花不育,需異花授粉,果實由子房和花托發育而成。果肉清脆香甜,能幫助消化。
(↑來自百度百科)
方法三:
拿出一隻蘋果,告訴他:這是紅富士
再拿出一隻蘋果,告訴他:這是國光
再拿出一隻蘋果,告訴他:這是紅玉
……
…………
最後把這一堆蘋果擺在他眼前,告訴他:「這些都是蘋果」
======================
謝邀!
首先表示,看了以上的答案後,其實是 @aria y 的答案說到了點子上!從個例開始是基於兒童的認知發展水平的。
對兒童來說,這是一個概念習得的過程。
而概念的習得有兩種方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所謂的概念形成,指的是,從具體的經驗出發,以歸納的形式習得一般觀念(如房屋、狗等)。這是一種發現學習。它以原始的形式,涉及到諸如辨別性的分析、抽象、分化,提出並檢驗假設,以及概括等基本心理過程。
學前兒童習得生活中的一般概念,低年級學生學習學科里的一些最初步的基礎性概念,經常采用概念形成的型式。這是因為他們已有的概念尚且很少,更沒有構成個體的概念系統。所以,學習新概念時,原有概念及其系統的支持力不足。新概念只能在一個相當獨立的,與原有概念聯繫薄弱的情況下習得。再說,學前兒童和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尚處在初級階段,形象思維的特徵十分明顯,抽象思維幾乎很少看見,甚至尚未開始。他們沒有能力通過判斷和推理等思維形式,藉助已有概念習得新的概念。所以,兒童和低年級學生學習概念,以概念形成的型式為主。
在真實的生活情境里,概念形成是一個歷時很久的過程,甚至是一個不那麼井然有序的過程。正如兒童形成『狗』的概念,比較適宜的途徑是:認識身邊的1隻狗→認識周圍的一些狗→體會一群狗。兒童認識1隻狗時,把這隻狗的模樣(形狀、顏色、大小和其它外部特點)與概念符號『狗』(主要是讀聲)建立起聯繫,知道眼前的它是『狗』,『狗』就是看到的『它』。接著,兒童看到鄰居家裡的狗、路邊的狗,這些狗和自己家裡的狗不完全一樣,有大狗、小狗,有黃狗、花狗……但它們有許多相同的地方,儘管兒童說出這些相同有困難,卻實實在在地存在於他們的感覺里。於是,他們對狗的認識從1隻擴展到幾隻,比原先豐富了許多。隨著兒童活動範圍的擴大,看到的狗越來越多。已經記不得看見了多少,在哪裡看到的,各是什麼顏色、什麼大小(這就是非本質特點的排除),頭腦里關於狗的形象越來越典型化、標準化(這就是本質特點的強化),他們看到狗就知道它是狗,聽到或讀到『狗』的詞語就想到許多具體的狗。可以說,這時的兒童形成了狗的概念。
兒童形成狗的概念的過程不會是十分井然有序的,期間有曲折、有反覆。他們頭腦里關於狗的概念沒有完全建立時,還會受到其它動物的干擾。如貓、松鼠,它們不是狗,因為與狗有不同的本質屬性。它們的模樣有像狗的成分,會與狗混淆。這些動物一方面干擾著學生形成狗的概念,另方面也促進兒童形成狗的概念。這裡的『干擾』是指兒童形成狗概念不是一帆風順『十分井然有序的過程,這裡的『促進』是指兒童通過把狗和貓、松鼠的比對與區分。對狗的印象更加清楚、更加深刻了。
2.概念同化。年齡大些的中小學生,以及青年、成年人,經常通過概念同化的型式習得新概念。
換句話說,他們是藉助於呈現的新概念的標準屬性,並把這些屬性同他們的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相關觀念聯繫起來,從而理解新概念的意義、習得新概念。這就是概念同化的基本過程。年齡教大的學生以及青年、成年人,其生活經驗比較豐富,通過以前的學習已經具備了比較多的概念,並組織了一定規模的概念系統。況且他們的思維水平也比兒童和低年級學生強許多,因此具有概念同化的條件。
概念同化過程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把包含在術語的定義或上下文線索中的有潛在意義的一般內容(概念的本質屬性)同學習者認知結構中有關的、原有觀念聯繫起來。這種新的一般意義在學習者中出現,乃是這種相互作用的結果。它既反映了新概念的標準屬性和同這些屬性相聯繫著的起固定作用的觀念的實際內容,又反映了它們之間所建立的關係的類別(派生關係、深化關係、限定關係或上位關係)。
藉助於接受學習來習得概念,這並不是單純的被動吸收過程。誠然,這裡沒有像概念形成中那樣緊張的辨別性分析、抽象、概括和分化。這是由於新概念的標準屬性是直接呈現給學習者的,從而不需要上面的過程。概念同化是典型地、積極地將新概念同原有有關概念相互關聯、分化、和整合為特徵的。所以,一般說概念同化是有意義接受學習的一種形式。
概念同化有三點很關鍵。一是需要有具體的經驗(包括概念)來支持,即需要標準屬性的例子的促進作用,以便將這些例子與它們例示的屬性一起同認知結構相聯繫。二是需要豐富的認知結構背景。在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里,存在能夠與新對象產生相互作用的有關經驗,並且能夠提取應用。三是新概念應該和認知結構中已有相關概念發生歸屬、下位學習或者並列結合學習等關係。
如平行四邊形概念的建立,就是概念同化的結果。在學習平行四邊形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和四邊形,還認識了直線之間的相互平行和相互垂直。教師在現實情境里提取平行四邊形的例子,如樓梯扶手上的、籬笆上的、伸縮門上的。想辦法把這些物體表面上的平行四邊形凸現出來。學生就會看到這些圖形也是四邊形(都有四條邊),而且感到與長方形不大一樣(不那麼方方正正,四個角都不是直角),於是認定這些圖形不是長方形。這就是新學習材料與已有認知結構里的相關經驗(長方形)的第一次相互作用。教師讓學生想辦法做出一個平行四邊形,他們可以用小棒擺、可以在方格紙上畫、可以在釘子板上圍……學生做平行四邊形,開始時可能不像扶手、籬笆、伸縮門上的圖形,幾經修改才做出平行四邊形,於是感受了平行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這是新材料與已有認知結構里的相關經驗的第二次相互作用。在體會到平行四邊形的特點以後,學生就能意義接受定義『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這個定義在種概念(四邊形)的基礎上。添加屬差『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學生聯繫『四邊形』『平行線』等已有知識經驗,通過『認知同化』的方式,建立了平行四邊形的概念。
綜上所述,認識狗,是一個概念的形成,從無到有,把狗的本質特點從其他的非本質的特點中區分出來,所以對小孩來說,用各種各樣,「千姿百態」的例子來不斷反覆說明!用這種個例更好!
話說有沒有人看到「千姿百態」後,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啊?
如果有,那麼握個手,咱們都是舒老師門下的哦!
1 「經驗知識的完整體系」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以顏色為例,在你看到紅色之前,你怎麼可能能夠理解紅色?進一步,你如何直觀地證明人們所有的顏色(指色覺經驗)都可以用現有的顏色體系表示?世界上的確有人有第四種視錐細胞
(只有女性才有這種突變,男性沒有) ,因此她們的感受也更為豐富,但是你在沒有動手術之前就感受不到這樣子的視覺經驗,因此你的概念框架就是不完整的。然而,既然可以存在第四種,為什麼又不能有第五種第六種呢?視錐細胞這種東西,人們科技發達之後想怎麼造就能怎麼造,因此原則上來說,人們能夠擁有的視覺經驗的種類並不封閉。
另一方面,對於物體本身來說,物體本身的顏色和它給我們帶來的經驗感覺是不同的:我們可以通過修改神經的方式增加自己的感覺,卻不能用這種方式增加物體本身的顏色。但是,雖然我們可以強行給單色光劃定界線,但是日常中幾乎沒有純粹的單色光,光以不同方式複合就會給人不同的視覺體驗。人們有沒有能力察覺是一回事,而光本身有沒有差異則是另一回事。一束光只要其中波長不同的光的比例稍有變動,它就會變成另一束,甚至一束光在普通的鏡子反射之後都會變成另一束,因為鏡子對於不同波長的光的反射率略有不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很自然的想法就是訴諸經驗能力:人的知覺能力不足以分辨這兩個物體對象。是啊,不足以分辨,但是這不又變成了訴諸經驗知覺了么?而前面已經說了,經驗知覺本身就是開放的。
2 即便完整體系是可能的,認知上來說直接教一個完整體系出去也是不可能的。
人的認知系統是一個線序的系統,輸入輸出都得排隊,這和我們的語言是一致的:我們不可能一瞬間把所有東西都說出來,而只可能說出來一部分。這樣會導致什麼呢?如果你要讓孩子有一個完整的認知體系,你還是必須從局部開始教起,從整體上來說,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罷了。按照這種說法,所有的數學教學和物理教學都是錯的。甚至人類的語言本身就是錯的,因為人類的語言不能在一瞬間把整體傳遞出去。而且,如果一個體系過於龐大(事實上一定會過於龐大),任何人的認知系統都不可能直接處理這個系統,人沒有那麼強大的短期記憶能力,但是形成長期記憶的過程就是漫長的。對於人來說,長期記憶需要反覆接觸才能形成,在最開始接觸概念框架時覺得難主要就是因為記不住概念,等到概念之間的關係都記住了,自然就簡單了。而這個學習過程不會是一天兩天的。
3 即便對於成年人來說,學習系統性的知識是可能的,對於小孩來說也是不可能的。
肯定有不少人在大學階段獨自一個人花了幾天時間或者幾周時間就弄明白了一個完整的系統,或者,至少一個相對完整的系統,然後認為小孩也可以這樣學習。我以前就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小學和初中加起來一個學期都不用的數學內容,老子特么怎麼花了九年來學?因為這並不是主動的學習,而是訓練狗那樣的訓練啊。我們訓練小孩子使用語言,擁有現代社會的道德規範,都不是讓他們自發地學什麼東西,而是讓他們去接受一種規範。語言的訓練和知識學習是有一定區別的。語言使用上,原則上來說,多數即是正義,這在道德領域都未必有這樣優厚的福利,但是語言享有這樣的特權:多數人使用的就是正確的。簡單的數學也是一種這樣的訓練。為什麼我們反感「為什麼 1+1=2」這樣的問題?因為這種問題背後的質疑是對於規範本身的質疑。大多數人連道德規範的質疑都不能接受,更不用說語言規範了。而很多時候,導致所謂填鴨式教育的原因就是在規範教育的之後依然以教授規範,而非教授知識的方式進行教育,最終導致小孩子以接受規範的方式去接受知識。他們認為 1+1=2 是無需證明的,因此之後的東西也是無需證明的,而當他們接觸到證明和辯護的概念時就會覺得困惑。
狗被訓練成如何如何,並不是因為被訓練的內容是符合自然規律或者對自身有益的,而是因為主人希望它被訓練為如此。如果是在中世紀,小孩子們同樣可以接受許多與當今知識相悖的內容,因為這是規範訓練,而不是為了求真。如果覺得不能接受訓練小孩和訓狗差不多的結論,想一下這個問題:你可以要求自己去學習知識,這是自發的行為。請問小孩能夠自發地,在沒有任何訓練的前提下要求自己學習規範么?狗會求著主人訓練它么?小孩子是在意識到了有命名遊戲之後,才會問大人:「這叫什麼呀?」【忽然覺得這個例子用來說明這個問題不太妥當,不過你們自行考量吧。至少簡單數學和基本語言是規範性的訓練。我們要做的不是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狗也不明白為什麼要那樣做,只是,通過訓練,我們可以讓他們知道服從規則是能夠獲得獎勵的。
4 人類就是這樣認知的。
一開始,人們見過的動物也就是這個大陸上的動物,甚至只有自己生活地區周邊的一些動物,為什麼之後人們能夠正確地認識到別的大路上不同的動物也屬於某一類呢?為什麼人們能夠建立起當代物種分類學理論?因為這樣的東西根本就不會讓人類覺得困擾。的確雄獅和母獅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差異,工蟻和蟻后在外形上也有很大的差異,但是這又如何?更何況,對於小孩來說,一句簡單的介紹就可以讓他們建立新的更為準確的知識,但是這樣建立的前提是有對比,而任何兩個不同的生物個體都是可以相互對比的,追求完整本身會導致度的喪失。單純說更完整的就是更好的,那你為什麼不把世界上每獅子的 DNA 記錄下來呢?
人類使用語言的方式是這樣的:首先看到一隻獅子,可能是公的非洲獅,看到它把同伴吃了,於是嚇跑了,第二次遠遠地看到類似的東西就跑了,之後用一個特定的詞來表示這樣一種情況,這種情況可能是一個命令,翻譯成現代語言對應「卧槽快跑!」,但是後來他們發現,別的動物,比如說落單的野狗,是可以幾個人一起打死的,而之後也開始試著捕獵獅子,他們發現獅子可能要十幾個一起打死。因此,對於不同類別的動物,我們需要按照戰鬥力和美味程度進一步的細分,最終,獅子得到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標籤。
當然,前面是胡扯的,但是總而言之某一類動物都是在某一隻或者是某一群上面首先拿到它們的標籤。之後人們發現,另一些動物和這一類動物關係緊密,用現代生物學的話語來說,就是可以啪啪啪得到可育後代。雖然兩群動物在表面有區別,但這些區別只是性狀上的區別,本質上它們是沒有區別的。因此,我們可以將相同的標籤再貼到別的動物上,但是另一方面,為了保持原有的精確性(畢竟我們已經知道了它們是不同的東西了),我們會再在這個標籤下加入新的標籤。人類這種給對象貼標籤然後使用語言的方式,完全沒有什麼不妥,反而相當便利。無論是在使用中還是教學中都是如此。炒作。
根本不是「讓不讓」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的問題
把界門綱目科屬種全教給小孩讓他們背,也只是背得出而已。六七歲的大腦要是這麼有理解力,也不用什麼挂圖了。直接拿動物分類學植物分類學的教材丟給他。
涉及理論:布魯納:發現教學法,任何知識結構都能夠以任何方式教授給學生
奧蘇貝爾:概念學習。
從科普讀物的嚴謹性來說,還可以聊一聊,個人覺得越嚴謹越好。對於兒童來說,你永遠不知道他們是有多麼熱愛畫面當中的細節。而標註獅子和還是雄獅,我覺得沒什麼不妥。
講完了。
謝邀,題主所謂「完整正確」其實是在介紹某一個知識點的時候把整個世界都講明白呀,您不能光解釋公雞母雞吧,還得區分一下禽獸吧?到這不解釋一下動植物是不是過份了?那咱們得要把生命和非生命定義一下吧,這可太重要了是不是?那物質、能量、變化呢?以及方法論、世界觀、哲學呢?
子曾經曰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從個例開始,是因為這是符合兒童的發展,同時也是兒童所能接受的。
兒童的認知能力是逐漸發展的,生理的成熟是心理能力成熟的重要條件
皮亞傑的理論雖然不是完全正確,可應該是基本普適的
1.感知運動階段,通過動作,操作具體的物體去認知,
例如指著一隻狗,可以知道這是一隻狗。
2.前運算階段,語言能力發展,表象出現,
例如我問一個兒童,你想不想吃蘋果,這個時候他們的腦海里出現蘋果的表象,即使蘋果不在眼前
3.具體運算階段,依賴於具體事物可以進行簡單運算,
例如小學課本教給他們1+1=2,用的例子會是2個蘋果
4.抽象運算階段,即脫離具體事物進行運算,
例如乘法的交換率用a×b=b×a,這裡的a,b就不是指具體某一個數。
兒童在接受語言,概念,知識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大腦的成熟、社會功能的發展都與此相關。他們剛開始學會最基礎的圖示,例如四條腿,地上跑,有毛的叫"狗",下一次看到貓他們也許也會認為那是一條狗,然後大人會糾正他,告訴他那是"貓",然後小朋友建立一個新的圖示。
而題主所說的一個完整的認知體系,如果一個小孩一學會說話就告訴他各個概念的各種特徵,叫他分辨和區別,那你又必須給他解釋更多新的概念,而且離開具體事物的概念是很難理解的。例如獅子,是一個概念,雄獅是雄性和獅子兩個概念,那麼雄性這個概念,你也許給他解釋就是公的或者男的。那麼對於一個小孩,同一個東西,要用3個不同的概念去說明,就更增加難度。所以在教授兒童語言,概念,以及最終的知識體系應該是以兒童的思維發展順序為依據,先以生活中的事物為例子建立基本的圖式,然後不斷的豐富和修改最後達到一個完整的體系。
完整正確的體系小孩聽不懂,大人也沒那能耐教
=_=認識的反覆性和無限性表明:追求真理的過程,是一個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這人找抽,知識只要是在目前知識體系下沒基本錯誤就ok,更深入和詳細的講解要根據孩子的年齡與理解能力的增長慢慢來。
好了,最重點的來了……你根本就沒法確定你自己的認知就是絕對正確的,人類所做的極限就是,在一個正確的思維方式指導下,無限接近這個世界的真實。
所以不必糾結你現在給孩子的信息是否絕對正確,給他一個完善的認知學習方法,一個高度邏輯性的思維方式就可以了,將來他會自己去去完成糾錯/重新/加深認知的過程。得了吧,城市居民也就是認識菜場里摘下的菜是啥樣子的。同樣的菜在地里卻認不出來。
搞這些虛的有意思嗎?
要不你試著告訴孩子什麼叫死亡?這個絕對是日常生活中必須的系統知識之一。
任何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都是靠大量的基礎知識從易到難,從簡到煩的堆砌起來的!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把一大堆知識一下子塞給他是略過了這個過程,是非常不可取的!就連我們的小學課本都是遵循這個規則的,比如小學課本把0歸類為非自然數,把直線歸類為有長度,而到了初中0是自然數,直線是無限長,線段才有長度!你能說小學課本是錯的嗎?題主想從小就灌輸一個完整的體系給小孩子,那麼你不準備進行性教育嗎?這比區分公母更系統哦!
不存在完整正確的體系。
首先,避免傳授錯誤的知識,有了一定基礎之後再去讓他「發現更大的世界」。
獅子,雞,西瓜,蘋果。
然後是公雞,雄獅,西瓜秧,蘋果樹。
他問了就告訴他,不問也沒必要太早提。
就像數學,很多概念是一步步填充的。
至於說系統……我接受的關於英語的教育比我接受的幼教更系統,然,並卵。
小孩子,聰明,理解能力邏輯能力比你想像得要強;但也笨,發育期腦容量畢竟有限,不信回憶一下兩歲,八歲,16歲對比一下,但很多思維方式都是小時候形成的。
特別小的孩子先培養性格,這個底子打好了別的東西慢慢認知就好。
特別小的孩子先培養性格,這個底子打好了別的東西慢慢認知就好。
特別小的孩子先培養性格,這個底子打好了別的東西慢慢認知就好。小孩子能分清對錯,卻不知輕重。
成年人只能分輕重,卻不辯對錯。
說的只是我認識的大體方向,勿噴。
為什麼不從身邊的東西開始,比如吃的東西裡面就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吃的東西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隨便拿出一點來說就可以有很大的知識面了。
如果一個孩子缺少對生命的認知(遇到挫折就輕生),沒有夢想的能力(將來想做什麼都不知道),不懂得保護自己(讀到博士依然會被拐賣),無法與人共享(腰纏萬貫卻不快樂),那麼,即使這個孩子門門考第一,又能怎麼樣?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什麼年代了,還玩白馬非馬的梗╮(╯▽╰)╭
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因材施教。可是學校教育的弊端就是做不到因材施教。簡單地說,學什麼並不重要,怎麼學是更重要的。題主想歪了。哈哈哈。
除了數學體系是完美的,其他的所謂的「體系」,都不過是人類頭腦中的模型!舉個例子,牛頓體系牛逼了吧,但還是不完美!因為物理體系不過是自然在人眼中的模型!
如果有先天知識,那只有數學!其他的經驗知識都是經驗的。人類對外界的認知,都是從經驗中歸納所得!
即便是數學,對自然數的理解,也是歸納所得。
因此,我斷言,人工智慧第一步,就是教會機器歸納法!
所以,小孩還是從歸納法開始吧!
沒辦法涉及一個完整體系吧,舉個例子,要講大熊貓,難道要從動物界開始講起么?大熊貓是哺乳動物,然後又要講什麼是哺乳動物。況且一般完整的體系都是抽象的,比如水果,你能拿出來叫水果的水果么?所以只能從個例出發,先從具體的例子開始認知,然後在擴展到整個的知識體系。
繼「白馬非馬」之後,竟有了「公雞非雞」和「雄獅非獅」。
對兒童的教育從大類開始,逐漸細分添加更多細節,我覺得很符合學習的規律。推薦閱讀:
※育兒的生活里你有哪些不好的口頭禪?
※一歲寶寶不乖能不能打罵? 怎麼阻止他咬人?
※常給孩子把尿好不好?
※求推薦適合0—3歲寶寶的英文繪本?
※我兒子不要我和我媽抱,只要我老婆抱,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