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兩國華語現狀如何,隨著中國大陸的強大會有怎樣的變化趨勢?

新加坡和大馬的華語發展都經歷過不愉快的事情,體會到新加坡第二代華人對華語還是有相當大的抵觸情緒,但隨著中國日益成長,情況會不會有變化?


我是馬來西亞華人,上面的答案中,關於馬來西亞華語現狀的描述還不夠詳細,所以在這裡補充。

馬來西亞有完整的中文教育體系,絕大部分的華人小孩(至少90%),在七歲時都會入讀本地的華文小學,接受免費且完整的六年小學教育。經過這六年的教育,基本上每個華人小學畢業後都能流利的用中文溝通及具備基本的書寫能力。
然而在度過了愉快的小學生涯後,許多人都跟我一樣在選擇中學時陷入困擾及掙扎。

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本地的中文中學(獨中),是要收費的,且最便宜的也要每個月至少300人民幣,而選擇國文中學(馬來文教學)則是免費的且當中不少因為政府資助的關係資源非常豐富。所以很多清寒家境的朋友,都選擇入讀國文中學,哪怕他們多麼的熱愛中文....

為什麼我們需要繳付學費呢??????

附上一段馬來西亞教育發展史(維基百科):


「在1960年2月18日,馬來西亞教育部長拉曼達立宣布成立教育政策檢討委員會,以檢討《1956年拉薩報告書》。委員會的9位成員包括了陳修信的3位親信:梁宇皋、王保尼和許金龍。8月4日,《1960年教育檢討報告書》(簡稱《拉曼達立報告書》)正式公布,並在8月13日獲聯合邦立法議會通過


1961年起,馬來西亞政府不再舉辦以華文為媒介的中學公共考試(初中三年級考試、華文中學升學考試和華文中學離校文憑考試),只以官方語文——馬來文或英文作為考試媒介;在中學方面,規定只有「全津貼中學」,即國民中學(馬來文中學),和不受津貼的「獨立中學」兩種,並由1962年1月1日起,停止對不合格(不接受改制)的局部資助學校的津貼,而獨立中學可以繼續存在,但須受到政府教育條例之限制。這意味著,華文中學面對兩個選擇:接受政府的津貼和條件進行改製為國民型中學,或是不接受政府分文津貼,成為獨立中學。」


--------------------------------------------------------------------------------------------------------------------------------------------

馬來西亞憲法中,保障了馬來西亞各種族以自己母語學習的權利,所以我們有華文小學。但也正是因為它,我們失去了免費在華文中學求學的機會。

我是獨中生,在我的求學生涯中,已經記不清校長在周會時,多少次提到學校經費不夠的事了。雖然本地華社都儘可能的幫助獨中,但是幾乎每間獨中每年都至少會舉辦一次活動來動員全體學生向社會籌款。小型獨中因為學生少的關係生存更是嚴峻。我想,如果不是華社的大力支持及堅持,中文教育早已消失。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中文已成了我們的一部分。本地有幾家報社都辦得很不錯,還有幾家中文電台及電視台。所以如果你有機會來到馬來西亞,你會發現,中文隨處可見,一定會覺得非常的親切:).此外,對於本地華人來說,語言能力強是我們一大優勢,不錯的中文和英文(非英文為國語的國家當中亞洲第一,世界第九)加上還Ok的馬來文,讓我們在求職時,同樣專業能力下更容易得到工作,做生意更是通殺。所以馬來西亞許多富翁及商人,大多是華人。

至於華語的在馬來西亞的未來?我想,只要有華人在的一天,哪怕遇到多大的困難和阻擾,都不會消失的。

因為我們的堅持:)


謝邀,本人在新加坡讀書,大致有一些了解,先說新加坡:
新加坡本身其實有比較完備的華文教育體系,從小學到大學。過去新加坡的教育體系簡單來說分為以英文為主導的英校和以華語為主導的華校。新加坡的南洋大學也曾是海外唯一的一所以華文為教學媒介的大學。但是隨著70,80年代融入西方為主導的經濟體制下,華校的畢業生普遍遇到找不到工作,競爭力不如英校的學生的問題。新加坡政府也是到了很晚才承認南洋大學的學歷。這樣就使得從80年代開始,很多家長不願把孩子送到華校,華文開始凋敝。同時政府不支持方言的政策,也漸漸使得原有的華人社群(福建,潮州等等類似的宗鄉組織)失去認同,慢慢解體,加速了華文的衰退。到最後政府取消了華校,只保留了幾所所謂雙文化學校來保留和吸引對華文感興趣學生,讓他們能夠在華文上繼續深造。南洋大學也因為生源不足和政治上的一些原因併入了新加坡大學,成了現在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其實是名存實亡了。

關於華語的現狀就是,華語在新加坡基本上可以說是死掉的語言。新加坡聯合早報上曾今有一句話:「判斷一個語言在地區是否還有活力,就看它有沒有不停的創造新詞」。 就我目前看來,年輕一代缺少華文的土壤。從教育來說,雖說新加坡推行的是雙語教育,華語的地位是比英語底或者是逐漸下降的。最開始取消華校推行雙語政策的時候,華文成績對於大學錄取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除了時間推移,要求越來越低。現在雖然還是推行雙語,但是上大學的要求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對於本地人只要求及格或者連及格都不行的話可以拿Chinese B(水平大致於國內小學一年級相當),過了也能上大學。目前華語的重要性主要還是集中在新加坡小學畢業會考(PSLE)上,但是隨著整體華文水平的下降,但是幾年前政府也在檢討說降低母語(對於華人來說也就是華語)在PSLE中的比例,引起了華社的極大反彈,這才作罷。總的來說就是,年輕人大部分說英文,中年人說華文,老年人說方言,因此也出現了一家三代各說各話的神奇現象。

李總理:不削減母語比重
李總理和黃永宏部長今天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向人民解釋政府對母語教育的看法和立場。
李總理在記者會上強調,無意降低母語的社會地位,也無意削減母語在小六會考的比重,但母語的教學方式將有所改變,以迎合學生們的需求。
李顯龍總理在長達一個小時的記者會上也說,政府將在學校投入更多資源與教師來教導母語。

上面的報道是2010年有關爭議出現後政府的聲明。注意「但母語的教學方式將有所改變,以迎合學生們的需求。」,實際上代表著,華文從母語的教學轉向外語的教學。也就是說,原來新加坡的華文真的是在當母語學的,但是環境改變了,說華語的社會環境(至少年輕人中在學校里)消失了,華文變成了一種外文,目前的課綱太難需要調整為外語的教學方式。下面一則報道說的很清楚,新加坡話語的現狀: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3月17日,為在新加坡推行至今30年的講華語運動主持開幕式時,內閣資政李光耀鼓勵家長盡量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講華語,讓他們有機會多使用,以學好華英雙語。

  由於本地家庭以英語作為主要用語的趨勢日益明顯,他希望能說華語的家長多和孩子講華語。因為新加坡是個以英語為主要用語的地方,為學習英文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孩子日後要掌握一定水平的英文不成問題。但如果孩子只在家中用英語和家長談話,學華語將面對重重困難。

  李光耀引述由新加坡教育部在小一新生登記入學時所做的調查結果,指出講華語的家庭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便一直減少,現在只剩下約40%的家庭仍以華語作為主要用語,然而講英語的家庭卻從1990年的26%增至今年的60%。

  「隨著越來越多家庭的講英語,要學好華語就成了大問題。所以,今天的講華語運動所面對的主要挑戰並不是華語與方言的抗爭,而是扭轉華人家庭講英語的趨勢。」

  李光耀指出,世界環境的改變,使得華語和英語成為必要的溝通工具。因為人們如果懂得英文,將可在英語系社會及發達國家揮灑自如,而華文則能協助新加坡人同崛起中的中國聯繫。因此,他強調學習一門語言必須考慮其實用價值,英文是世界上最通行的語言,也是新加坡最重要的工作語言,所以非學好不可。至於華文,則是全球華人的共同語文,不但是中華文化的主要載體,也是中國13億人口的通行語言。他認為,如果孩子能夠學好華英雙語,必對他們的前途大有裨益。

  談及同時學習和掌握華英兩種截然不同的語言不是件容易的事時,李光耀表示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就必須明智地為孩子設想和決定要學好哪一種語言,才對他們日後的發展最為有利。顯然的,在他眼裡,這個決定就是集中火力引導孩子學習華英雙語,而不是倡導方言的學習。因為要維持一種語言的使用水平,關鍵在於多用、多聽、多講,如果將精力分散去學習方言,受影響的必定是更有實用價值的華英雙語。

中國的崛起必定使得華語的重要性有提高,但是新加坡目前死板的華文教育使得很多新加坡人厭惡華語,當成一項任務來完成(就和國內考46級一樣)。因此華語更被當成一種工具,而失去了原有的母語的意義。當然這也說的太絕對,新加坡也不乏有很多年輕人以華語為真正母語,但至少就我目前看來趨勢是這樣的。

再來說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政治與新加坡不同。馬來西亞華人是作為異族存在在馬來西亞的土地上的,馬來西亞憲法規定馬來人為土著,各項政策都遵循馬來人優先的原則,教育的終極目標也是在全國推行以馬來文為主的教育。因此華文教育對於馬來華人來說不光關係到教育,更是民族的獨立與生存的需要。

因此馬來西亞至今保持著完整的從小學到高中的華文教學體系。背後是教總和教董,是華人的獨立於教育部的組織,負責華文小學(華小)和華中獨立中學(獨中)的各項事宜。一般馬來西亞華人都會讀華小,到了中學再轉入馬來文為主導的國民中學(因為馬來西亞政府不承認獨中文憑,不能在馬來西亞上大學)。因此,總的來說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好很多。中國崛起對其華文教育根本的影響不大,在頂多是得到更多支持而已。只要種族認同問題大致還存在,馬來華人對於華文的堅持也就會繼續下去。


謝邀。

在下才疏學淺,從我個人視角來解答一番吧

1. 現狀:
新加坡本地小孩的學校教育要求必須要拿一門額外的語言課,通常華人話語馬來人馬來語,也有些人選西班牙語之類的但是少數。我沒有在這裡長大,此處未必準確請大家糾錯。但是到了大學裡面,普遍話語水準還是可以的。不過此處的「可以」是指作為一門外語而言,要比大陸學生的英文水準好很多。但是用華語授課或者學習的話,本地學生會哭死。至於外面工作的話,華語還是很dominant的。連印度人越南人都會講華語,當然不是全部啦。

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的華人小孩是可以上華校的。現狀不是很清楚,但馬來西亞來的學生的華文程度好過新加坡人。(曾經有個馬來西亞女孩子和我辯論論語的解讀,雖然哥也不是江湖上的無名之輩,但是那次真的驚呆了)至於華語調情之類的,馬來西亞女孩子水平很不錯的。

不過在下的學校里學生普遍小初高的成績都很好,所以不具有普遍性

2. 針對中國經濟騰飛的情境:
我不認識太多富二代,但認識很多有夢想的青中年創一代。這些人普遍對中國有複雜感情,即瞧不起沒素質的中國人,又崇拜中國的大企業家。即瞧不起中國的山寨精神,又眼饞中國的巨大蛋糕。但是無論如何,這些「有識之士」都嚴肅的意識到了亞洲未來的重心還是在中國。儘管如此,我還是沒有見過哪個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能把中文說得像個北方人一樣溜。畢竟文化上,坡人是以英文為母語的,也更傾向於美國。

3. 未來:
未來對於華語教學的需求是必然要增長的。新加坡五百萬人口裡,有一百萬是大陸的新移民。這些人在潛移默化的將普通話塞滿城市的各個角落。無論是商機還是生存,熟練掌握華語在新加坡預計會變成以後職場所重視的技能。

綜上,華語的境況應該是:現狀不好,但發展樂觀。


誠惶誠恐地謝邀。
這個問題很大,答得不好請見諒。還有,政治政策上的東西,前面的知友已經說了,而且我真的了解不多,所以我這裡只是講講我的切身體會好了。
首先講一下新加坡,新加坡華語地位是僅次於英語的第二官方語言,但是這裡的華語指的是「普通話」。其實華人裡面講的華語還有福建話(hokkien),廣東話(cantonese),潮州話(teochew),客家話(hakka),還有海南話(hainanese)。按照年齡階段來分,基本上80歲以上的老人,只會講這些方言中的一種,或者幾種,或者會馬來語,但是不會華語。80-60歲,這個年齡段,會說華語的人增多,但是在家中或者外出與同齡朋友交流也大多是用方言。40-60歲,大多數會講華語還有方言,教育水平更高的,普遍使用英語,即使會講方言,但是家中極少使用方言以及華語,甚至有些英校生講華語根本就是災難。上面的中老年朋友是我工作中會遇到的,雖然沒有私底下接觸很多,但是諮詢了新加坡同事朋友,他們也認為大致情況是這樣的。20-40歲,這個階段的人我日常接觸太多,可以多說一些。會講華語,但是就算是華校生,他的母語也會是英文,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也是傾向於英式,華文字會讀一些淺顯易懂的,寫的時候需要想很久,寫出來的東西也有些太(bu)直(ren)白(zhi)(shi)(我見過一個藥劑師寫給病人的字條上寫的:「拉大便的,1天1次」)。這一階段的人,方言會一些,但是不流利,直白華語可以說得很好,但是僅限於大白話水準,有時候你講一個四字詞語出來,他們也會驚呼半天:「你的華語好厲害!「,其實你可能只是說了」鬼頭鬼腦「,以及他們認為」以淚洗面「跟」以淚洗臉「是一個意思而且為自己」高深「的華語水平而沾沾自喜,還會在留言里寫上」不要每天用中文pi li pa la地碎碎念「這樣的超級萌的字眼而不自知。更恐怖的是,一篇以「這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或者「這是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開頭的作文,是修學高級華文的同志們的代表作和經典拿分句型(我似乎看到了背雅思寫作句型的影子),這裡的槽點太多,我不能再繼續下去了......20歲以下的,接觸較少,但是他們的父母在他們的嬰幼兒時代都是說英文,他們的阿公阿嬤為了能夠跟他們交流會去學說簡單的英文......遇到17,18,19歲的病人,我從來不會問「Do u prefer English or Mandarin?",因為就算你說華語,回答你的也是英文,華語太限制他們的表達了(感覺請參照國內學生的英文跟中文水平,他們的外語是中文)。再說說日常,工作中,我跟同事的交流多是以英文為主,就算這個同事的華文足以跟你聊華語電影(當然不會深到」蕩氣迴腸的長鏡頭「那邊),但是講到工作這種專業性的東西,還是必須回到英文上來,因為他們也不知道compression fracture要怎樣說成華語啊,而且也不要期望他們能了解total knee replacement居然有中文表達。上街吃東西,買東西,如果是shopping mall裡面的,使用英文會增加店員對你的好感度,從而享受更好的服務與態度。街邊攤,菜市場,隨處可以聽見的就是「uncle,那個榴槤,我要大大粒的。」或者「aunty,快點啦,mee bok(面薄,一種福建麵條)不要魚丸,不會tahan(馬來語,等不及的意思)哦,等一下要去pa tuo(廣東話:拍拖),快點「之類的英文,馬來和方言混合的說法,這就是我所了解的現狀。當然,像上面知友提到的,新加坡的小學都會讓學生選擇第二語言,有些印度裔的會選擇華語作為第二語言,我們醫院好幾個印度裔護士講的華語口音讓人有驚艷的感覺,同時他們的tamil(泰米爾語)和馬來語都很好,不能不說,印度人真是個開掛的民族。還有一些馬來裔的大媽大叔,會講方言(多是福建話或者廣東話),但這些都是及其少數的例子,現階段華文在新加坡根本無法與英文抗衡。
新加坡的多元化文化和種族語言氛圍,亞洲與西方國家交流的要道,造就了現在的新加坡必須以英文作為主流語言的形勢,短時間內,華語不會消失,但是在我看來,還是會走向弱勢,畢竟年輕人才是決定未來的關鍵因素,我在現階段的年輕人身上,很難看到華文學習的曙光。而且,這個趨勢跟中國的強大沒有很大關係,新加坡整個國家的價值取向是朝向西方國家的,而且,他們的華文水平並沒有差到無法溝通的地步,所以英文為主,華文為輔並逐漸轉弱的情形是大勢所趨。
馬來西亞的情況,了解得不太多,只能從在新加坡接觸的馬來西亞華人身上了解一些。總體來說,馬來西亞華人的華語強過新加坡華人,英語強過中國人,馬來語強過中國人和新加坡華人。雖說馬來西亞華人的口音有些奇怪,不如新加坡人的華語發音好聽,但是華文水平至少可以跟你用純中文聊天(新加坡人總是一句話至少一個英文......),知道陶淵明,李白,杜甫是誰,不會一提到唐伯虎就說到:「哦,是那個點秋香那個「(新加坡人會,都是TVB的功勞),會用一些成語,把華語當作母語的比例大大高於新加坡華人。也可以讀大學不管是去美國還是台灣都應付自如,會在FB上發中文的狀態以及轉發有意義的華語文章而且正確,不會出現「變化趕不上計劃快」(新加坡同事的經典之作)之類的笑話。同時,現在的年輕人還能自如使用自己的方言,雖然使用頻率不高。根據他們的說法,也贊同上面知友的說法,馬來西亞的華語發展比新加坡要好,畢竟這是必要的身份象徵,是華人區分自己跟馬來人的要素,但是,要在馬來西亞混,馬來語一定是必備,英語也是上升趨勢,所以很難定義華語發展的前途到底怎樣,想來是比新加坡的好,但是因為我了解不多,就不在此獻醜啦~
謝謝~


謝邀。回答基於本人的經驗與觀察。


現狀:


新馬華人社會其實有很大不同,不能簡單地等而視之。馬來西亞的華人社會保留了傳統的中華文化,結合當地的馬來文化,發展出所謂的娘惹文化。馬來華人視華語為母語,華人在馬來西亞雖屬二等公民,但由於華小和獨中的存在,馬來華人的華語水平普遍好於新加坡人。馬來華人有自己的社團,政黨,甚至自己的文學形式,馬華文學頗有獨樹一幟的風格。


相對而言,新加坡人如果可以用華語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就會被視為具有很好的華語水平。新加坡人學習華語,更多地是出於功利的目的,而非文化的傳承。政府在鼓勵年輕人學華語時,也是以中國崛起而凸顯華語的實用性。「新加坡人」是所有新加坡國民的身份認同,而「華人」只是其中一個民族屬性。在年輕一代缺少對華人社會認同的情況下,想要他們將華語真正視為母語,基本已無可能。


未來:


無論是馬來西亞還是新加坡,華語的未來都不容樂觀。


馬來華人一直以來都是二等公民,在馬來政府馬來人優先的政策下,華人的社會地位,以及在教育和就業方面有諸多限制。獨中學歷不被政府承認,就限制獨中無法發展壯大。以前的獨中畢業生,大多會選擇台灣的大學繼續深造。隨著中國的發展,去中國的大學深造就成為獨中畢業生的另一個選擇。但是,這就容易造成華社精英外流,華社萎縮就不可避免。而馬來政府教育政策的目標是,最終統一馬來語教學,華語被逐漸淘汰,看了是無法逆轉的趨勢。


新加坡由於島國的天然屬性,這幾年的政府政策逐漸被民粹裹挾,執政黨PAP已經沒有能力掌控年輕人。新加坡的年輕人視新加坡式英語為母語,如同香港和台灣的年輕人,他們也厭惡外來移民,尤其是中國大陸移民,更別說學習華語了。地鐵加入中文報站會引起反彈,MediaCorp 50周年晚會用中文倒數,也會引起反彈。聯合早報和海峽時報彷彿是兩個社會的報紙。這些,都註定了,不論中國是否強大,華語只能是一門外語。


在新加坡工作。和周圍的新加坡同事和鄰居基本都是用華語交流,但是基本上只是會說,讀寫基本不行。感覺在新加坡日常生活會華語基本上就夠了,但是工作的話,不會英文應該找不到什麼好工作。華語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應該會繼續提高,因為新加坡現在有很多大陸移民,到處都能遇到大陸來的。
至於馬來,認識的馬來華人的華文水平普遍比新加坡華人高,口音更正,更接近傳統華人。

順便說一下,排名第一的回答,南洋大學並沒有併入國大,當初南大搞共運,被李光耀分拆,變成了南洋理工大學。據說原南洋大學相當大,曾經路過南洋大學原校門,離現在的校區大概差了一站地鐵的路。


不請自來,本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在讀學生。

對於中文在新加坡的發展和現狀,其他回答已經闡述非常清晰,很贊同 @吳偲 有理有據的答案。本人想談談中文在新加坡的未來發展。觀點:華語在新加坡會持續發展,但華語教育和漢語文化影響力不會有較大提升。

1. 與 @JasonHu 觀點相似,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留學生,以及每年數目巨大(124萬/2013年,總數第二,次於印度尼西亞)消費能力強勁(15.2億美元/2013年,總量第一)的遊客,使得中文在新加坡的飲食,酒店,賭場,銷售,交通等第三產業中佔據著不容挑戰的地位。相關領域的從業者則需要掌握中文的聽、說能力。近年隨著政府政策改變(限制外國人買政府公共組屋HDB,減少大陸學生獎學金配額),新移民和留學生的數目增長開始放緩,但是總量的巨大和遊客人數的持續增長仍然能保證中文的發展。

2. 在新加坡的支柱產業,如:電子、化工、金融服務,建築業,煉油,橡膠,造船,海港轉口,其從業者佔據了所有新加坡所有勞動者的74%(來自wiki),而上述產業均是以歐美標準建立,與歐美公司直接合作,或者是面向國際貿易,英文已經奠定了在此領域內的絕對地位,成為工作語言。因此,對於大部分新加坡勞動者,必須掌握英文,而能否使用中文並不是一項關乎未來工作的考慮。考慮到中國經濟與新加坡經濟的未來發展,並未見到以製造+出口為特徵的中國企業對新加坡貿易的巨大需求(小市場,金融港地位不斷受到香港和上海挑戰),也未看到新加坡針對中國大陸經貿而調整自己的產業的強烈需求。所以,在相關領域,中文還不具備挑戰英文地位的能力。政府也不會大力改革現有的英文教育體制。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我們預期新加坡和中國的經貿產生很積極的變化,面對此類貿易中的中文交流,新加坡公司有大量的能流利說中文/英文的中國人才供選擇,因而不會期待本地人去學習中文滿足需求。

3. 文化上,正如 @ 華生 所言,幾十年的朝向西方國家的價值取向和國家主導的英文教育與英文環境讓新加坡的年輕人身上看不到中文發展的曙光。有意思的是,近年新加坡年輕人掀起了一陣學習韓語的熱潮。這和韓國流行文化在新加坡的大熱是分不開的。相比起來,漢語文化如華語音樂,電影,書籍在新加坡年輕人中的影響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我們可以設想,漢語文化能否也發展出一套外向型並具有巨大影響力的文化產品而對漢語在國外的發展帶來意想不到巨大的改變呢?我本人持悲觀態度。

最後想說一句,他們是發自內心的不想學中文。


在新加坡上大學,所以有一點自己的小體會~
因為來的時間不長,而且平常社交的圈子基本都是中國人,所以English和Singlish說的都不是很溜,大部分新加坡華人的中文都是還OK的,而且他們也會自稱Chinese,你如果和他講英文感到不方便的話,他們一般會主動與你講中文的。但是口音與普通話差別很大,一聽就可以準確的分辨出是新加坡人。當新加坡年輕人聚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只會講英文,也就是眾所周知的singlish,而且說快了我就基本上什麼也聽不懂了。
馬來華人遇到過,當時和她說話還想哇這個新加坡女生中文講的真好,雖然帶著南方口音,但是明顯比新加坡華人講的好很多,很流利,也不夾帶英文,而且知道了我是中國人以後能明顯感受到她對中國很感興趣。我所加入的社團Chinese Society里除了中國留學生,基本上都是馬來華人了,而且很多大型活動的負責人也都是馬來華人擔當。


本人在新加坡和大馬時間不長,但在印尼工作的時間不短,也給題主一點參考意見。

印尼華人50歲的以下,會中文的真心不多;能達到流利程度的(參照王力宏的中文水平)更是鳳毛麟角。

實話實說,中國現階段對於印尼乃至東南亞的經濟真的很重要,但這種影響並沒有太多的映射到他們的生活和精神上。印尼人對於學習中文的需求還是排在英文之後的,我覺得有3個原因:
一是其母語也是字母文字,從語法到書寫、記憶的方法,都和英語更接近,而中文這樣的方塊文字真的是太難了。
二是大環境的影響和激勵不夠,其國內的中文使用率非常有限(參照韓語在中國),學好了中文只能在中資公司找工作或和中國做生意,但學好英文用途更廣泛;同時學校里還是從小以英語為外語課。
三是印尼的有錢人大多到新加坡、紐西蘭、澳洲等地上大學,基本都是英語的學習環境(PS:印尼的貧富差距相當大,但凡家裡買得起車的就會僱傭人、也會送孩子出國上學;同時新新奧離印尼又很近且簽證非常便利)

總結一下:可以說,中國人不會印尼語或者英語的話,在印尼幾乎是寸步難行。對當地人而言,會中文當然好,並不很積極地有學中文的慾望。


給點膚淺片面的答案。

以前我在新加坡一所鄰里jc,裡面二十幾個同學大多都是來自中等或低等家庭收入的孩子,當時我的班上大多數都是來自Chinese speaking background的,我們班創造了全校gp(一門英文閱讀寫作課)pass率最低的記錄,學生們的英文寫作能力普遍很差(辭彙語法都不是很好)。照我看來,我班上的同學代表了新加坡年輕人裡面高華文水平(使用頻率很高)的一群人,儘管他們的華文成績也不是很好。

但就溝通而言,我是覺得他們的華文水平是相當好的,所以我覺得新加坡雙語教學還蠻成功的,典型的一半一半,兩個都不怎麼樣,但都可以湊合用用。

當然,當時我們班的確情況特殊,新加坡年輕人平均華文水平肯定是低過我們班的。開頭我提到了中等和低等收入家庭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如果你去到最好的學校(所謂的elitism,meritocracy盛行的地方)然後你就會發現情況又是不一樣了,及時是來自Chinese speaking background家庭的孩子,在學校使用華文的頻率也是很低的。

Anyway這是我透過小窗感受到的現狀,不是很全面。大學什麼的,還不太了解。目前覺得中國的改變還不能影響他們對話語的態度。


在新加坡幾年,除了和中國人基本不說中文,因為新加坡人的中文即使他們可以說也都爛的無法交流


從歷史視角看

新加坡對待華族語言的態度

── 商丘羊 ──

  2014年7月5日李顯龍在第35屆「講華語運動」推介會上強調,放寬使用方言是不務實的做法。2014年7月11日,他在中正中學聲稱,如果不是政府推行兩種語文政策,新加坡可能已經是講英語社會。李顯龍對語文的看法,完全是繼承李光耀的思路,父子兩人聲氣相同,儼然是語言學專家自居。

  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兩地,向來存在海峽華人和移民華人兩個系統,這是以英國人1826年至1946年設立海峽殖民地作為標準。所謂海峽華人,是指在海峽殖民地生長,已經經過好多代繁衍的華人,這些人的特徵是土著化,他們有些和土著通婚,生活上有明顯的土著傾向,例如表現在飲食、衣著方面。由於在認知上還自認是華人,所以保存著華人的一些習慣,例如婚喪嫁娶,家中的擺設也還保留華人的樣式。然而,海峽華人在華族語言上卻無法保存一貫性而受到土著語言的滲透影響,以致使原來的語言(方言)變得支離破碎。在葡萄牙人和荷蘭人佔領馬六甲時代,由於這兩個殖民主義者沒有採取奴化教育,因此馬六甲的華人並無受到葡萄牙語和荷蘭語的影響。可是在英國人統治下,情況變得不一樣,英國人對殖民地人民採取奴化教育政策,於是其治下的土生華人,除了受土著語言影響還受英語影響。在此情況下,海峽華人與本族文化和華族語言的距離愈來愈遠,逐漸形成英語與土著語言交相應用,而又夾帶一些華族方言的語言現象,因此,海峽華人是特定環境中產生的一種人。

  在移民華人方面,這群主要來自中國南方各省的移民,他們操著自己的語言(方言),即使是他們的後代,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語言。雖然方言不同,但是這是作為他們身份的表徵,也是他們與海峽華人最大的區別。移民華人大量南來,是和中國近代和現代歷史分不開的。1840年鴉片戰爭後,移民華人開始大量南遷,而其中除了自願南來者,也包括了殖民主義者招募的勞工(包括賣豬仔),此後的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抗日戰爭、國共內戰,都是造成移民華人南來的因素。移民華人的到來,對於海峽華人產生極大的衝擊,在此之前,海峽華人也有參與華族的廟宇的活動,但卻無法深入了解宗教文化的內涵,以致流於表面認同的形式。當戊戌變法產生後,保皇黨人南來,刺激了移民華人,利用方言教學的學堂(私塾)開始出現,在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到來後,新式學堂跟著出現。1912年,北洋政府成立「國語統一籌備會」,1920年,責令全國與海外華文學校採用國語(華語)為教學媒介。這個變化,使各方言群體有了共同語言,促進了移民華人社會的團結凝固作用,漸漸地把海峽華人拋在後頭。鴉片戰爭帶來的民族主義精神,也隨著學校的出現而日益濃厚,移民華人已經難與殖民主義者靠攏了。抗日戰爭時期,馬來亞(包括新加坡)的移民華人奮起支持中國抗日,使移民華人的聲望如日中天,反觀海峽華人,卻對此運動毫無表示,以至於與移民華人之間划下了鴻溝。國共內戰時期,移民華人內部產生分化,卻也刺激和提高了對政治的認識。戰後馬來亞進入反殖民主義時期,移民華人居於領導地位,而海峽華人被目為英殖民主義者的同情者。在此期間,新馬兩地的華文學校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華文教育體系逐漸完善,1956年終於建立了最高華文學府——南洋大學,代表著移民華人的偉大勝利。

  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獨立;1963年9月16日,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在南洋大學創立後,新馬政治急劇變化,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接近兩年又脫離了,英國人撤離新加坡,把新加坡的政權交給以李光耀為首的領導班子手裡。分析這個班子的成分,如同馬來西亞內閣中的華族成員一樣,是以海峽華人占絕大多數。

  隨著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兩地並沒有產生政治對立局面,更沒有產生兩國種族間的衝突。然而,當政權掌握在手中,新加坡海峽華人迅速採取行動,以對付移民華人,其整體運行的基本原則是去中國化,而首當其衝的是華文教育。李光耀政權最早拋出的方法是孤立華文教育者,南洋大學畢業生就無可避免遭到打擊。由於政府不肯承認南洋大學學位,致使畢業生在社會上無法謀取職業,這個陰險毒辣的計劃很快就波及高中畢業生和初中畢業生,而且很快見到效果。新加坡是彈丸小島,職業有限,在六十年代除了政府部門的職位外,其時工業化剛剛起步,覓職困難。政府把華校生的困境推給了家長,說這是家長的選擇,言外之意與政府歧視無關。接著,新加坡政府以各種理由,關閉華文小學,造成中學生來源短缺,逐漸使中學失去了支持力量。這種煮青蛙的方法,最終目的是指向南洋大學,使它失去與移民社會的聯繫。在此期間,新加坡政府針對華文學校拋出了所謂的兩種語文政策,一面抬高英文的地位,一面貶低華文的價值。當南洋大學面對招生困難時,政府立刻炮製了《王賡武報告書》,公然提倡英化南洋大學。南洋大學於1980年遭到關閉,而最後一間華文小學湯申路新民小學也在1986年關閉,新加坡自清末以來的華文教育系統至此被人為地摧毀殆盡。李光耀在打擊華文教育的過程中,不忘挫折移民社會的精神支柱,那就是對付傳承陳嘉庚精神的移民社會領袖陳六使,利用吊銷公民權以達到嚇阻移民社會的目的。

  李光耀消滅了華文教育,進一步對付移民社會的精神堡壘報館,通過逮捕、監禁、驅逐手段,勒令《星洲日報》和《南洋商報》合併為《聯合早報》,並將之控制在手中。

  李光耀知道自己可以通過行政手段逐漸消滅華文教育,但是卻沒有辦法立刻消滅華族語言,而自北洋時代已經出現的國語(華語),還是與華族方言緊密聯繫在一起。為了容易對付和削弱華語(包括華文)的地位,首先必須使之與方言脫離,於是在70年代末又炮製了「多講華語,少講方言」的所謂「講華語運動」,讓人產生政府扶持華語的錯覺。隨著「講華語運動」的展開,電視和電台的方言節目迅速消失,就連優秀的地方戲曲也一併遭殃。尤有進者,電台逐漸取消民歌與藝術歌曲播放、文章選讀、時事座談等節目,這是在運動中配合去中國化而實行的措施。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表徵,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剝奪這種表徵,世界上除了野蠻的侵略者和統治者才會強迫別人放棄自己的語言,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侵略者強迫新馬人民放棄自己的語言而讀日本文。又例如印尼在蘇哈多統治時代強迫華族放棄自己的語言文字。新加坡政府雖然不是明文消滅華族語言,但卻是利用政治力量干涉使用華族方言,這是對華族尊嚴的侮辱,是有礙人權自由的干涉。在華族語言受壓制下,「多講華語」是在對比英語而受歧視下的釜底抽薪計劃,因為華族方言和華語是緊密的結合體,華族方言並無妨礙華語的運用,而是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去除了華族方言,只剩下華語,在政府以英語作為工作語言的條件下,華語勢必遭受排擠,而所謂「雙語政策」不過是掩蓋事實的謊言。

  李顯龍與李光耀一樣,完全漠視華族方言和華語在新加坡出現的歷史因素,不尊重華族方言和華語在新加坡曾經產生的貢獻。當民眾認為此時應該放寬對方言的限制,李顯龍卻顧左右而言他,奢談政府用方言解釋政策,觀賞地方戲曲可以去牛車水劇院……。從民族尊嚴來說,他們沒有資格談論華族語言,更沒有資格限制華族語言。至於李顯龍說要不是政府提倡「雙語」,新加坡可能已經成為講英語的社會,雖然他用「可能」二字,可是從口氣中令人感覺到霸氣和對語言發展的缺乏認識。

  吳作棟在位時,新加坡提出一個口號 "one People,one nation,one Singapore",有人將之翻譯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新加坡」。實際上,"one people" 不能翻譯為「一個民族」,只能翻譯成「一個人群」。新加坡建國以來,執政者從來沒有自稱國內有三大民族,而是稱說「三大種族」。根據民族的定義,必須是在同一塊土地,有著共同文化,共同語言,共同信仰,以及共同心理因素的一群人。新加坡的華族、馬來族、印度族,基本上沒有共同文化、沒有共同的心理因素。如果把英語當作共同語言,那麼華語、馬來語、印度語(淡米爾語)不都是成為方言,屈居在英語之下?暫且不談華族和印度族對這樣的情形有何不滿,周邊兩大馬來鄰國環視下的馬來族肯定不會屈服於英語之下。儘管李光耀曾經多次強調英語是世界語言,並聲稱它是開啟科學的萬能鑰匙,沒有英語就沒有新加坡,甚至斷言上海沒有200個精通英語的人才無法成為金融中心。上海正在打造遠東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一座超越香港和新加坡的金融城市就要出現。

  新加坡不可能出現「新加坡民族」,原因在於它國內的各民族還有強大的母國在支撐著,在影響著,所以 "one people" 只能當作是「一個人群」解釋。當然,這一群人大多數會講英語,可是仍然取代不了各民族的語言,包括方言。此外,幾個民族除了能以英語溝通之外,在生活習慣、血統基因、宗教信仰、心理因素等各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差異,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曾經有人自稱新加坡人是「新新人類」,自作聰明的學者還把華人稱為 "Singaporean Chinese",這些無非是想要把華人歸納到海峽華人的範疇內,以示今後的華人都是海峽華人。

  談到華族語言,不得不談及這些語言的來源地中國。中國有56個民族,共有80餘種方言,共同的語言是普通話,也就是新加坡所說的華語。在中國無論是過去或現在的政府,它們從未乾涉方言的應用,而各地都講自己的方言,因為有了普通話,彼此之間沒有交流和溝通的問題,而懂得數種方言以及懂得外語的人比比皆是,無所謂干擾共同語言的傳播。

  反觀新加坡,李光耀當年掀起對付方言的序幕時,就曾經聲色俱厲地說華人有多種方言,影響學習英語,並且還振振有詞以馬來人只講馬來語為例,對比華人方言眾多,於是就出現了「多講華語,少講方言」運動,然而事實上華人社會早已流行華語,並非是李光耀的提倡。「少講方言」使方言遭到打擊,許多年輕人已經失去了講方言的能力,我們不禁懷疑這種政策是否背後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解除移民社會的基礎力量,使之融入海峽華人的群體?「多講華語」雖然使一些人開口,但是社會上仍然存在對華語採取鄙視的態度。但是,這些年來,不會講華語的新加坡商人在中國沒有少吃啞巴虧,一些人就把華語和經濟聯繫起來,大談崛起的中國讓人認識到華語的重要性,這種專註於功利主義的言談,最能代表新加坡人只看到金錢而沒有看到文化的膚淺認識。香港回歸後,受英文教育者分化為親中和親英兩派,認識到大勢所趨的無不紛紛學講華語,一些死硬派仍然不願承認現實。最近在電視上看見陳方安生女士也一字一句辛苦地講華語,則不愧是可供新加坡人參考的一個進步。新加坡目前與中國在經濟上來往密切,各方面投資對新加坡極為有利,然而新加坡在文化上與中國保持低調,有意疏遠這方面的來往,電視節目儘可能不用中國產品,不要讓人民看見中國燦爛的文化與改革開放後的欣欣向榮面貌,這就是李光耀留下的去中國化陰影,至今還在不斷發酵。

  殖民主義統治下的華人,由於長期與母國斷絕了關係,唯有保留古老僵化的文化沉澱,又沒有得到文化源泉注入新力量,因而衍化為海峽華人。如今這種特定的閉塞環境已經不再出現,要想得知海峽華人的過去,唯有在一些禮儀、用具、服飾、圖片等展覽會上尋找。而移民華人文化在各方面仍然表露出蓬勃生機,對比之下海峽華人顯得暮氣沉沉,放眼新加坡華族文化,誰都不能否認移民華人文化佔據了上風。在語言問題上,過去海峽華人佔據英語優勢,而移民華人如今也能夠掌握,並且在所謂「雙語」方面,更是超越海峽華人。歷史的變化如此,語言的變化也是如此,當李顯龍還在糾纏於方言和華語的舊框框中,還在李光耀設下的計策的困惑中,社會的變化會給予新加坡一個明確的答案。移民華人的文化力量,包括了所有的華族語言,是一股強大而又充滿生機的力量,在新時代里,它將帶領新加坡華人,朝向新的方向前進。

  新加坡的華族語言所面對的問題,是以李光耀為首的海峽華人在掌握政治權力之後所產生的問題,嚴格地說,可以說是李光耀一人所製造的問題。李光耀對華族語言沒有好感,因為他在從政之前,完全不懂華族方言和華語,充其量只會幾句支離破碎的福建話。從政之後,為了需要,於是學起方言和華語。他所學的方言是福建話,教師是當年廣播電台福建話組的謝正直,而華語則有多位教師。李光耀父子至今仍然不懂一句自己的方言客家話,這是典型的海峽華人的寫照,但由於生活在新加坡這個華族文化濃厚的社會裡,他不得不也學起華族語言,儘管那是帶著政治目的,卻說明了移民社會是脫離不了華族文化的事實。為了打造海峽華人社會,傾全力消滅華文教育,歷史卻給了沉迷在殖民主義的人一個明確的答覆,此後再也沒有新造的海峽華人了。

(轉自南洋大學校友業餘網站http://www.nandazhan.com/zb/sgdaihuayu.htm)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簡史

── 錄自《馬來西亞華文教育185年簡史(1819-2004)》 ──

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若從1819年在檳城所建立的第一間私塾——五福書院算起,已有185年的歷史,其中經歷無數的風雨波折,起落浮沉。

1819-1919 從私塾到新式學堂

  在馬來西亞,華文教育一開始便以民辦教育的姿態出現。當時華人由中國大量移民到馬來西亞當勞工。為了教育子女,就在會館、宗祠、神廟或其他簡陋的地方建立私塾,以方言媒介傳授《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或《四書》、《孝經》之類的經典古籍,以及書法、珠算等。

  1898年,中國滿清政府採納維新派的主張進行教育改革,建立了新式學堂,並推行到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東馬最早的新式華校是1903年創立的沙巴古達區樂育小學,而西馬的第一所現代式華校則是1904年創立的檳城中華義學,所教授的課程包括修身、讀經、國文(華文)、外國語(英語)、歷史、地理、算術、物理學、體操等。此後,各地私塾競相仿效。五四運動之後,教學媒介語即由方言改為普通話。

  隨著1911年中國辛亥革命成功之後,馬來西亞華人由於受到中國革命思潮的影響,興學之風更盛,使華文教育出現欣欣向榮的盛況。截至1920年止,馬來聯邦共有華校181所,海峽殖民地則有華校313所。

  這個時期的特點是,英殖民政府推行「英文至上」的政策,英文教育是少數統治者的特權教育,對華文教育則漠不關心,讓其自生自滅。由於歷史和文化的因素,當時馬來西亞華文教育是中國僑民的教育,它的學制、媒介、教學法與教學目標等皆直接受到中國教育制度的影響。

1920-1940 英殖民政府插手華文教育

  1920年,英殖民政府實施學校註冊法令,規定凡滿十名學生的學校便須註冊,而且必須在課程、行政與衛生等方面符合殖民政府的要求。註冊法令實施後,立即有十多所華文學校被取消註冊,而且在1925年至1928年之間,至少有315所華文學校被取消註冊。

  英殖民政府這項法令的矛頭主要是指向華文學校,因為當時的馬來西亞華文學校深受中國政治思潮,特別是具有鮮明反殖與民主意識的五四運動的影響,這是英殖民政府所不能容忍的。英殖民政府的這項措施引起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普遍反對,但仍強行實施,並將當時的華教領導人庄希泉、陳新政、余佩皋、宋林木、鍾樂臣等遞解出境。

  英殖民政府在1924年及1931年分別在海峽殖民地及馬來聯邦增設專司華校事務的副教育提學司及華文學校視學官,加強對華文學校的管制。

  1924年開始津貼華文學校,但數目微不足道。1924年津貼33,000元,只佔該年教育總開支的1.6%;1938年提高至195,000元,也還是只佔該年教育總開支的5.1%而已。

  1925年,英殖民政府修正學校註冊法令,授權教育提學司不準涉及所謂「顛覆」活動的教師進行註冊。

  據1937年馬來亞高等教育委員會報告書所提供的資料,當年華文學校學生共有86,289人,約為英文學校學生的兩倍。這說明了儘管受到各種壓制,華文學校仍然蓬勃發展,表現了它的堅韌生命力。

  根據另一項資料顯示,到了1938年海峽殖民地與馬來聯邦已有華校1015所,學生91,534人,教員3,985人,馬來屬邦柔佛州則有華校245所,學生人數達14,423人;至於東馬,沙巴州1939年有華校59所,學生4,779人,砂勞越州1938年已有華校144所。

1941-1945 華文教育最黑暗時期

  在日軍佔領馬來西亞時期,由於中日戰爭及馬來西亞華族人民鮮明的抗日反侵略的正義立場,造成日軍血腥屠殺我華族同胞。在這種政治背景之下,許多華校教師與學生慘遭殺害,或被迫逃亡,僅檳城州的鐘靈中學,就有8名教師及50名學生殉難。絕大多數學校被迫停課,奉日軍之命而復辦的寥寥無幾。許多校舍被破壞或佔用,是馬來西亞華文教育所經歷的最黑暗的時期。

1946-1960 戰後重建及華文教育危機

  1945年日本投降後,馬來西亞華人社會再度發揚熱心教育的優良傳統精神,奮力復辦並全面發展各地的華文學校。經過一年的努力,馬來亞聯合邦的華校已有1105所,學生172,101人,教員4513人,復興之快充分說明華族對子女教育的重視。到了1955年,南洋大學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各地華裔群眾熱烈支援和歡呼聲中宣告誕生,標誌著本地區的華文教育已發展為由小學到大學的完整教育體系。但在同一期間,華文教育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而是危機四伏。

  馬新人民共同創建的南洋大學,可惜只度過短短的25年春秋(1955-1980)便為「英文至上」的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政府所消滅,不過,她畢竟培養了萬多名優秀的南大兒女,而且留下不朽的南大精神!

 面對著空前高漲的反殖鬥爭與獨立要求,英殖民政府對具有強烈愛國意識與反殖傳統的華文教育採取了敵視的態度,企圖伺機一舉加以消滅。

  1948年馬來西亞進入緊急狀態後,許多華校的校長、教師和學生被拘禁或遣送出境,一些學校,如雪蘭莪州加影華僑學校,因此被迫關閉。此外,為了杜絕鄉村人民接濟馬來西亞共產黨(馬共),英殖民主義者在「柏利斯計劃」下把半島57萬鄉村人民強行迫遷到簡直就像是大集中營的480個新村,華校也由於迫遷和重建而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1949年英殖民政府的中央教育諮詢委員會提出以英文為主要教學媒介語來塑造「共同的國民意識」及提倡「統一教育制度」,這項建議不但受到華人的非議,也遭到馬來人的激烈反對。英殖民政府過後成立一個以巴恩為首的委員會,研究馬來文教育所面對的問題。

  1951年初,英殖民政府公布了《巴恩教育報告書》,建議以官方語文(英、巫)為媒介的國民學校取代華、印文學校,華人社團紛紛表示反對。1951年年底全國華校教師聯合會總會(簡稱教總)於是應運而生,本著各族公民權利與義務一律平等及接受母語教育是基本人權的信念,爭取華、印文與英、巫文並列為官方語文,主張各族母語母文教育一律平等,要求華文教育被承認為國家教育之一環,為民族語文與教育的生存與發展展開不懈的鬥爭。

  雖然《方吳報告書》強調華文教育的重要性,並建議政府承認及扶助華教的發展,使它成為馬來西亞國家教育的一環。《1952年教育法令》卻基本上是按照《巴恩報告書》的建議而制訂的。它宣布以英、巫文媒介的國民學校取代華、印文學校。後來由於財力問題及遭受強烈反對,《1952年教育法令》不能有效執行。

  1953年,馬華公會(簡稱馬華)聯合教總和各州董聯會(翌年成立[馬來西亞華校董事會聯合會](簡稱董總))組成「馬華公會華文教育中央委員會」--通稱「三大機構」,共同向政府爭取華文教育公平合理的權益和地位。三大機構從1953至1959年止的這段操作期間是董教總(董總和教總的簡稱)與馬華關係良好,共同維護華教的時期。

  由於《1952年教育法令》不得人心及不能有效執行。《1954年教育白皮書》便建議在華校開設英文班,企圖逐漸以英文班取代華文班,最終達到變質與消滅華校的目的;教總呼籲全國華校拒絕為政府開設英文班,粉碎了英殖民主義者的陰謀。

  1953年,教總第一次提出爭取華文為官方語文之一,獲得馬華公會會長陳禎祿答應將它列為該黨爭取的最後目標。1964年教總再度發起列華文為官方語文運動,卻不獲馬華支援,以至功敗垂成。教總主席沉慕羽要因此事被馬華開除黨籍。

  在1955年的馬六甲會談中,教總以大選時支援東姑領導的聯盟作為廢除《1952年教育法令》的策略。

  同年7月,聯盟(多個政黨的聯合體)在大選中贏得52席中的51席,取得壓倒性大勝。9月,政府成立以當時教育部長拉薩為首的教育委員會,檢討《1952年教育法令》及《1954年教育白皮書》,並於1956年發表了《1956年教育委員會報告書》,通稱《拉薩報告書》。

  為了保持三大民族的團結以利向英殖民政府爭取獨立,《拉薩報告書》對教育問題作了一些調整,顯示了開明的一面,其中包括:

  (1)承認三種語文源流學校並存,各以其母語為主要教學媒介;

  (2)提供一種「能為本邦全體人民接受」的教育政策;

  (3)使馬來文成為本邦國家語文,同時維護及扶助本邦非馬來人語文及文化之發展。

  可是,它在第12節卻提出了「一種語文,一個源流」的「最終目標」,為往後的教育紛爭埋下了伏線。

  《拉薩報告書》的「最終目標」為:

  「我們相信,本邦教育政策的最終目標,必須為集中各族兒童於一種全國性的教育制度下,本邦的國語(馬來文)為主要之教學媒介語,為達到這目標,不能操之過急,必須逐步推行。」

  1956年,在教總的交涉下,教育部長拉薩答應不將上述「最終目標」列入法令中,使《1957年教育法令》顯得比較合理,華教的危機也獲得緩和。

  儘管這樣,政府仍然鼓勵華文獨中接受政府津貼金,改製成英文中學。在國家獨立前,檳城州的鐘靈中學、森美蘭州的振華中學及柔佛州的昔加末華僑中學先後接受改製為以英文為主要教學媒介語的國民型中學,但是,其他中學仍然站穩維護華教的立場,不為所動,肩負著艱巨的時代使命。

  當時,吉打、檳城、霹靂、雪蘭莪、柔佛等地的華文獨中都曾發生罷課學潮,反對當局提出的改制條件20條及驅逐在籍超齡生。鍾靈中學學生還寫了「愛吾華文、愛吾鍾靈」的血書,以示捍衛華教的決心。

  1956年,為抗議當局不以華文學校作為學童入學登記站,華教人士發動了熱火朝天的「火炬運動」,爭取華裔公民把子女送進華文學校,取得廣泛教育群眾的作用。

1961-1980 單元化教育政策的推行

  《1961年教育法令》的通過是聯盟政府開始推行單元化教育政策的標誌。使華教的生存和發展面臨空前嚴峻的考驗。

  《1961年教育法令》在國會通過,它接納了《拉曼達立報告書》的建議,推行具體的措施以實現「最終目標」。對中學,報告書建議:

  「為了國家團結,(教育政策的)目標必須是從國家制度的學校中消滅種族性的中學,以確保各族學生在國民中學和國民型中學裡就讀。」

  對小學,《1961年教育法令》第21條(2)規定教育部長有權在認為適當的時候把國民型小學改為國民小學。僅僅上述兩項條文已經足以置華文小學和華文中學於死地。

  在《1961年教育法令》通過前,馬來亞半島原有華文中學共69所。法令通過後,華文中學立即面對改制浪潮的衝擊。在嚴峻的考驗下,董教總始終站穩維護民族教育的立場,堅持「津貼金可以被剝奪,華文中學不能不辦」。在這種情況下,聯盟政府還是一意孤行,對教總的領導人進行鎮壓:褫奪教總主席林連玉先生的公民權及永遠禁止教總顧問嚴元章博士進入本邦;另一方面,則利用華人政客出面鼓吹改制的好處,並保證改制中學將有三分之一課程繼續保持以華語為教學媒介,結果有54所華文中學在威迫利誘下接受改制,只有16所站穩立場,寧可放棄津貼金,成為「華文獨立中學」(簡稱獨中)。

  華文中學接受改制是60年代華文教育式微的最主要原因,它使華文教育的發展至少落後十年,而且差點兒就此一蹶不振。1965年,小學升中學會考取消,華文小學的學生可以自動升入以英文為主要教學媒介語的國民型中學的預備班,國民型中學的學生因此人數大增,而華文獨中則面臨學生短缺的困境。

  1967年,教育部長佐哈里宣布從1968年開始,只有持政府承認文憑的中學生,才准出國深造,意圖斷絕華文獨中學生出國深造之路,這是董教總申辦獨立大學(簡稱獨大)的直接原因。籌辦獨立大學獲得廣大群眾的支援,展開了廣泛的籌款運動。馬華公會的主要領導人反對籌辦獨立大學,其會長陳修信甚至公然比喻獨大的成立簡直比鐵樹開花還難。有關創辦獨大問題成為大選的熱門課題,聯盟政府為了緩和華裔選民的強烈不滿情緒,終於在全國大選投票前二天批准獨立大學有限公司之註冊申請。

  1969年的大選競爭十分劇烈,當時華裔為主的反對黨以列華、印文為官方語文,保存四種源流教育制度,創辦獨大等作為宣傳主題,結果華裔執政黨候選人慘敗,反對黨大捷。過後即在5月13日爆「513」種族騷亂事件。513事件過後,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獨大籌款活動也被禁止,爭取創辦獨大的行動也被迫擱置。

  從1970年開始,英文小學所有學科(英文除外)便由一年級開始逐年改用馬來語教學,到1975年英文小學實際上已全部改為國民小學(馬來文小學)。英文中學一年級至五年級的媒介語,則在1976-1980年逐步改變,到了1980年英文媒介的課程已全部改為國語(馬來語)媒介。

  英文小學改為國民小學,是華族家長和社會人士的前車之鑒,他們深恐當局會在「適當」的時候,把華文小學也改為國民小學。因此,危機意識大為提高,連馬華公會也發出「與華小共存亡」的誓言。

  1971年政府開始實施《馬吉依斯邁報告書》的主張,不以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以種族的人口比例作為收生的根據,即所謂的「固打」制。其實,從70年代實施「固打制」以來,馬來西亞各大專馬來學生的人數大大超越其人口比例(據第三、四、五大馬計劃的資料,1970年馬來大專學生佔53.7%,1975年71.3%,1980年73.3%,1985年75.5%),造成非馬來學生與家長的普遍不滿。

  1971年政府頒布實施《大學及大專學院法令》。從「獨大案件」的判詞看來,在該法令下,非馬來文媒介大學,包括私立大學的設立,已不可能。然而,政府為了興建以英文及阿拉伯文為教學媒介的回教大學卻在特地修改《大學與大專學院法令》以達到網開一面的目的。獨立大學的被拒,與回教大學的建立,說明馬來西亞華裔公民的語文地位在國內還不如英文與阿拉伯文等外國語文!到了90年代,政府允許數百所私立學院以英文為主要教學媒介,仍然不允許華文作為私立學院的主要教學媒介,這種公然的語文歧視政策是任何有尊嚴的民族都難以接受的。

  1971年獨大有限公司根據《大學及大專學院法令》的規定,正式向最高元首提呈《獨立大學計劃》,要求陛下恩准,結果在1974年大選前被拒絕。1977年,獨大有限公司再度向最高元首提呈由4238個華團與政黨簽蓋的要求恩准創辦獨大的請願書。經過各種途徑的爭取,當局還是拒絕給予批准。1980年,獨大有限公司被迫就獨大創辦遭拒絕事,正式入稟高庭起訴政府,最後仍然以敗訴告終。

  至此,政府單元化政策可謂已經基本就緒,逐步推行,華小與獨中的生存與發展,全靠華社的團結一致,誓死維護。

1981-1990 抗爭、復興、發展

  我國實施單元化教育政策,60年代的焦點為迫使華文中學改制,70年代則側重在阻撓華文大學的創辦,儘管它遭到以董教總為首的民間力量的大力抗拒,當局仍然不顧一切地強行實施,迫使華教不斷遭受各種打擊和挫折。

  然而,華社仍然站穩立場,艱苦奮鬥,充分說明了捍衛民族教育的決心,這也就是為什麼《1961年教育法令》21條(2)變質華小的條文存在35年,當局還是不敢貿然援引它來消滅華小的原因。

  1982年,教育部試圖通過「3M制」(新的課程綱要)的推行來使華小變質,激起了華社的廣泛反對。結果在董教總、各華團與朝野政黨連成一氣共同爭取下,才使問題獲得解決。

  同樣的,有變質華小企圖的中學「綜合學校計劃」(1985年),「華小集會用語事件」(1984年,規定華小集會必須使用國語,即馬來語),以及「華小高職事件」(1987年,派不諳華語華文者出任華小校長、副校長等高職)等,都在董教總領導的抗爭下,獲得不同程度的解決。

  此外,在80年代,董教總與各州大會堂組成「十五華團領導機構」,有效地領導了爭取華族語文、教育與文化的基本人權,包括在1983年向文青體育部提呈《國家文化備忘錄》,鮮明地反對馬來中心主義的單元化的國家語文、教育與文化政策,提出華社的多元化主張和訴求;1984年領導捍衛國家文化的寶貴遺產——三寶山的鬥爭;1985年發表《華團宣言》,全面、具體地提出華社在政、經、文、教、社會諸領域的主張和訴求。上述幾份重要文獻的特點是從人權的角度出發,建構了華社爭取民族權益的堅實、系統的理論基礎。

  維護華教的鬥爭就和任何鬥爭一樣,都需要付出犧牲的代價。1987年在「茅草行動」的大逮捕行動中,董總主席林晃,教總主席沉慕羽、副主席庄迪君及華社資料研究中心副主任柯嘉遜4人同時被拘留長達一年多。

  在鎮壓之餘,國陣政府(前身為「聯盟政府」)為了顯示它的「開明」,在1990年邀請董教總及其他華團領導機構代表出席國家經濟諮詢理事會及國家教育法令諮詢理事會。由於報告書的草擬過程未能體現民主協商與相互尊重的精神,董教總的代表決定退出國家經濟諮詢理事會。至於國家教育法令諮詢理事會,董教總聯合留台聯總、南大校友會和雪華堂共同提呈了備忘錄。從《1996年教育法令》的條文看來,沒有一條備忘錄的建議,受到當局的考慮和接受

  除了全力抗爭之外,董教總更從建設的角度出發,積極從事華教的復興與發展的工作。

  華文獨中復興運動是始於70年代初延續至今的重大事件。鑒於當時許多獨中的辦學陷入困境,上述運動由霹靂州開始,迅速地獲得華校董教總、校友會及熱心華教的華人社會的廣泛支持,擴大到全國各地。結果產生了董教總全國華文獨中工委會,並於1973年底釐定《獨中建議書》,對華文獨中的使命、辦學方針、統一課程、統一考試、經濟問題、師資問題、學生的來源和出路及升學與就業輔導等作了具體的建議,作為發展華文獨中的指導。經過20多年的奮力復興,華文獨中終於再度蓬勃發展起來。60所獨中學生人數由1973年的28,318人增至1999年的近6萬人。而且不論在學生來源、素質、師資、設備、校舍、或是課本、考試、學生出路等都有顯著的進展。此外,在技職教育的開拓方面,也得到良好的反應,設有工科的學校已達20所,而商科幾乎已經普及到各校。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有領導、有組織的抗爭,而且在理論建設方面有比較顯著的成績。在獨中復興與發展方面,更是令人鼓舞。

1991-2004 危機與契機

  馬來西亞在1997年因金融風暴引發經濟危機之前,曾享有連續9年的快速成長,出現相對繁榮的局面。由於經濟的發展的,長期存在的種族問題於是逐漸淡化。首相馬哈迪於1991年提出2020年宏願,為全國人民勾划出一幅建設先進國的遠景,而且採取了一些較為開放的措施,包括允許數百所以英文為主要教學媒介的大專學院開辦;允許南方學院開設中文系及華社創建新紀元學院與韓江學院;馬中籤署教育諒解備忘錄及中文將在多媒體超級走廊中應用等。這些轉變給我國華文教育的發展帶來契機。

  1996年年底首相馬哈迪在接受《時代周刊》訪問時,終於接受我國是一個多元民族國家的事實,並表示將放棄同化政策。可是,在另一方面,1998年實施的《1996年教育法令》比《1961年教育法令》更為嚴峻,因為《1961年教育法令》緒論中的「最終目標」(即「要逐步發展一個以國語為主要教學媒介的國家教育制度」),不但仍然存在《1996年教育法令》的緒論中,而且把「逐步」捨棄,表明「上述政策將通過一個提供國語為主要教學媒介的國家教育制度來加以實施」。換句話說,「最終目標」已經變成「現行目標」了。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教育部長保證華小將永遠存在,華人社會還是感覺到沒有保障,不能不居安思危。

  教育部教育政策規劃和研究組於1995年12月提呈給教育策劃委員會的計劃書《宏願學校》,欲推行變質華小的《宏願學校計劃》,在這項計劃書中的概念與執行第一節背景中就明確寫道:

  「在達致國家團結目標方面,教育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以《1956年拉薩報告書》為核心的國家教育政策,明確地強調教育政策的目的,是作為團結國民的工具,特別是在學童方面(小學方面)。因此,國語作為所有類型學校(即各源流學校)的統一教學媒介語,是一個最重要的特徵,而且必須逐步全面實行。」

  進入21世紀,在華社大力反對宏願學校計劃之下,這項政策政不能順利開展。儘管如此,政府並沒有放棄落實單元化教育政策的「最終目標」。2003年,華小再度面臨危機,英文教數理的「2—4—3」雙語方案正式在華小實施。在此過渡性方案下,雖然華小在形式上可同時使用華文和英文教導數理科,可是,此方案一日不撤銷,終將成為華小的心腹之患。若小學數理科在2008年全面實施英語面為考試媒介語,華小主要教學媒介語為母語的最後防線將被攻破,面對變質的危機。

  縱然,我國華文教育面臨一波又一波的危機,但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華社團結一致,共同為華教繼續努力奮鬥,華教必定能夠在困境中求存,走上光明的康庄大道。正如華小能夠與《1961年教育法令》第21條(2)抗衡43年一樣,基於我國的政治現實與權宜之計,以及華社捍衛華教的共識與決心,華小得以繼續獲得「豁免」(使用國語)及「緩刑」。然而,華小與獨中的生存與發展畢竟還沒有獲得法律上的保障。這是活生生的事實,我們不能視而不見,必須提高警惕,寸土必爭。無論如何,我們還是樂觀地相信終有一天華教將獲得真正的平等地位,其生存不再受到任何壓制與威脅,而且得以自由發展,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結語

  現在馬來西亞的華人社會能夠保存一千二百八十多所華小,60所獨中及3民辦學院,是經過185年的漫長歲月,與英殖民主義者、日本侵略者、及獨立後單元化的國家教育政策展開的長期、艱苦、曲折的鬥爭,付出了無數先烈們的生命、自由、血汗和奉獻之後所取得的成果。華教的生存與發展體現了華族注重子女教育的優良傳統,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以及反對同化和捍衛民族特徵與尊嚴的決心。華人社會將與馬來西亞各族的開明人士一道高舉多元主義、寬容與團結的大旗,為實現一個民族平等、民主、進步、繁榮的馬來西亞而奮勇前進!

(轉自http://www.nandazhan.com/lishi/hjjianshi.htm)


同事中有馬來人也有新加坡華人,馬來人中文好,新加坡華人中文差,新加坡華人年紀大點的話,好像還比年輕人好點,馬來華人中文不錯。


推薦閱讀:

中國是否可以通過引入東南亞移民(或者引進廉價勞動力)來延緩外資撤廠及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么?
為什麼印度尼西亞沒有分裂,美國為什麼不去肢解印尼?
泰國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混血兒?
除開詩巴丹,哪裡潛水最美?以及大家最奇妙的潛水景色是什麼?
孫悟空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如何?

TAG:馬來西亞 | 新加坡 | 東南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