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壇經》時產生的不解?

最近一段時間在讀《壇經》,受益頗豐,但還是有些疑惑,希望得到大家的解答。
一.懺悔品中說「不思善」「無所攀緣善惡」,但佛家不是倡導人們向善行善嗎?為何在這說不去思量善?

二.六祖說的自性是怎麼的狀態,跟人性本善是差不多的嗎?而且應該怎麼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發至自性?

三.般若品說「莫聞吾說空,便執著於空」之後也說「起心著凈,卻生凈妄」佛說的不執著是否連是否要執著也不執著?但後面又說少欲。假如我現在要買一樣東西,但轉瞬一想何必如此,少一點慾望,但這豈不是又執著於追求少欲?而且如果我們一直如此想,剋制豈不是很累。那我們應該執什麼樣的觀念去修行?

四.我對相和無相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希望大家為我解釋下。

五.不執著與冷漠與麻木又有什麼本質區別?有時不爭又會被理解為懦弱,有時也會被認為是屌絲的自我安慰,該怎麼把握這個度?

六.佛說苦樂,樂是易變的,樂久了也會成苦,人生是苦的。比如我現在玩遊戲,感覺很爽很快樂,但玩久了之後,玩得很牛逼之後,便漸漸覺得無聊了,便認為一開始玩遊戲是幼稚的沒意義的,人事大抵如此,瘋狂後總是落寞。但我們能否用最終的狀態來評價一開始的行為?事實上我們並不知道事物開始時會往哪個方向發展,或者我玩遊戲會越玩越快樂。如果從更高的角度來看低一級,那低一級沒什麼意義。假如從最高的角度即死亡來看,那一切便是沒什麼意義的,出生便死和活一百年也無區別,意義?但我們又能因為最後一定是苦而否定一切其中的樂嗎?怎樣才是常樂?

暫時這麼多吧,期待大家的回答。


1、其實佛教並不是講善,而是講真。
佛教裡面對於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是:不思善也不思惡,方為善男子。
這個看似矛盾,其實是不矛盾的。因為善惡是相對的,既然是相對,那就存在看問題的標準。可能從行為上來看是惡,到了結果就是善。可能從行為上看是善,做出來之後就成了惡。
行善積德並不是佛教的本懷,佛教並沒有提倡行善積德,而是提倡一切都是從心裡變現出來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你和這個世界是一體的,為別人就是為自己。
為什麼說,佛教並沒有提倡行善積德呢?因為第一世行善積累了很大的福報,第二世享受福報,造了很大的罪業,第三世就墮落惡道,這個就是所謂的三世怨。
行善積德是並不能真正的幫助眾生,所以這個並不是佛教所提倡的。
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講究一個初發心。這樣就可以做到不思善,無所攀緣善惡。我發心是為了一切眾生,不是為了自己。發心是善則是善。如果一切是為了自己獲得福報,哪怕自己做的是善行,那也是攀緣善惡了,那發心就是不對的,也還不是善。
接下來再來回答第二條的內容:
何其自性本自清凈,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動搖,何其自性能生萬法。
每次再讀這句話,我都寒毛豎起,心裡對六祖大師充滿了尊敬。
這個是直指佛法核心的,一切相上的,最後歸根結底還是會落到性上來。
相上會有生滅、不清凈、萬法萬物等等。這一切都是從自性中產生的。
簡單的說,這個世界怎麼來的,是從自性當中顯現出來的。當宇宙混沌初開的時候,沒有時間和空間的概念。你可以想像一下,這個時候,第一個念頭生起了,「我是誰?」然後第二個、第三個念頭就生起,各種念頭生起,這個世界就誕生了。
這個就是宇宙大爆炸,也是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所以自性是什麼?自性並不是人之初,性本善那個自性。佛教裡面的自性,尤其是壇經裡面的自性。
說的是宇宙人生的本來面目,所以說, 我們和世界本來就是一體。如果能夠看破虛妄,直指本性,你就能夠見性成佛!為什麼說見性成佛啊,因為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佛。
這個是佛教最高深的理論,並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解釋的很全面的,也是最不容易起信解的。
但是,如果能夠理解這一點,可以幫助你理解一切大乘佛法。
三、執著和不執著這個說法,其實跟第一條善和不善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切還是要看發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薩之所以是佛菩薩,是因為佛菩薩做事情,心裡裝的都是眾生。他們知道緣起性空,有因自然就有果。不會為果而執著,而在因上努力改變。
我們眾生往往喜歡在果上執著,糾結於某些事情的結果,從而產生煩惱。
如果你發心都是為了一切眾生,你所堅持的就不是執著。
為什麼佛教說要破除執著呢?做什麼事情,都是要在事項上努力,在結果上隨緣。因為大家都是凡夫,往往都會在結果上糾結。
比如說,你特別喜歡一個女生。然後你努力的追求她,到最後她還是不喜歡你,你就特別的痛苦。這個就是執著。如果你特別的喜歡一個女生,你就是對她各種的好,單純的付出,不計較她是不是對你有所回報。因為心裡沒有對於獲得對方愛慕的那種索取,而是順其自然的,那就不是執著。
不同的發心,就算行為相同,最後的結果也會不同。
執著的危害,就是讓你看不清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做出錯誤的行為和判斷,引發不良的後果。
那麼再說說克制和戒這個事兒。
其實戒是為了什麼存在而服務的?戒是為了幫助自己,規範自己而存在的。
其實克制這個事情一直存在,比如規矩、法律等等,就是為了約束大家不要去做不好的事情,造更大的罪業。
也就是有些事情,明知道不對,如果放縱不作為,那就可以釀成很大的後果。
戒能生定,定能生慧,慧能反過來促進你去持戒,不去做不對的事情。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可能在開始的時候,覺得剋制,很不適應。等你定力增長,智慧生起,這些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你覺得持戒或者克制特別的難,那說明你的智慧還不夠,對於持戒的理解以及危害還不夠深入。
當然持戒還有開源的情況存在,也就是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破戒。
這個就又回到前面關於發心的問題上來了,如果你的行為出發點是為了幫助眾生,但是這個過程中需要你做一些違反戒律的事情,那就不算破戒。但是這樣的破戒不代表不用背負因果,而是佛菩薩不怕為了救渡眾生而受苦。
比如說,一個和尚,聽到船上有強盜說要把船上所有人都殺掉,奪取財物。和尚用智慧觀察,知道勸說這個強盜是沒有什麼用的。如果再去找其他人,可能驚動到強盜,時間也不夠。於是就把這個強盜殺了。
所以,持戒要持,但是智慧不能少。沒有智慧的持戒,會越持越痛苦,因為煩惱並沒有消滅掉。要用智慧去觀察,去持戒,就能達到自凈其意,增加定慧的作用。
而且,有了戒定慧,就有聞思修。這是修行和圓滿自己的基礎。
四、看到你提到自性和相的問題,這個非常好,說明你開始用智慧去觀察和思考事物了。
為什麼是相,為什麼佛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為什麼我們顯示的是現在的相。
用科學的術語來解釋相,就是不同空間維度,比如說我們現在處在的是四維空間,顯示出來的相就是四維的。
同樣是水,我們人看到是液體,鬼看到就是火焰,而天人看到就是石頭,琉璃。這個就是因為所處的空間維度不同,造成所顯的相就不同。
就好比一個電視機,現在看的是中央五台,你換個頻道,看的就是中央六台。同樣是這台電視,這個空間,只是因為頻道的不同,顯示的內容就不同了。
再比如說,中國古代的奇門遁甲,比如穿牆術。為什麼會穿牆呢?就是因為在這個人入定的時候,在他的意識當中並沒有這個牆的存在,他自然就穿過來了。當他清醒的時候,他就有強烈的意識,前面有堵牆,他就穿不過來。
所以,為什麼鬼能夠穿牆呀?不僅僅是因為空間維度不同的原因。在鬼的意識當中,這就不是牆,沒有牆。
那麼相是因為什麼顯現的?空間維度的區別是怎麼產生的?
惡道眾生,因為內心當中煩惱深重,所以顯現出來的相以及所處的環境,都會非常的惡劣。
而同樣的空間,天道的眾生,內心非常的清凈,所以相和環境就顯得非常的美好。
相是因為意識而產生的,也就是念頭、妄念顯現出我們的相以及我們所處在的境界。
所以,你說有相、其實無相。你說無相、其實有相。
一切相,都是從真心本性當中生起的。迷惑了,生出的就是迷惑的相。清凈了,顯現出來的就是清凈的相。
當你明白了相和本性的關係和聯繫,你就不會執著於相,明白為什麼佛教說要放下,要不執著了。
五、不執著和冷漠的區別,前面談發心的時候,就已經詮釋了很多。
善和惡的標準,不是看行為。執著不執著,冷漠不冷漠,同樣不是簡單的看行為。
佛教一直強調的是活在當下,命運可以隨著自己的發心和行為去改變。要看到佛教的積極的層面。而不能看到壇經和禪宗強調空,就覺得人生一切沒意義。
我們所有人自性上都是一體的,人生的意義不是在於,一切都沒意義了。「空」只不過是世尊講法的第二個階段。你只有先放下了,你再撿起來,就不會執著了,這個是空的意義。
當你去幫助所有人的時候,心裡只有眾生,沒有自己,這個就不是冷漠,就不是執著。
你的存在是有價值和意義,這個意義和價值,或許是救度眾生,或許是自我覺悟,都需要你後面自己去探索。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你在看空看破放下了之後,還要再自己拿起。
六、苦和樂是什麼?既有苦,有樂,就有苦樂的標準。
一個蛆生活在糞池當中,從這個糞游到那個糞,它覺得無比的快樂。
而我們會覺得,這個蛆太可憐了,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了,讓它換個環境,它還捨不得。我們會覺得這個環境是苦。
娑婆世界在其他的世界的人來看是一個相當糟糕難忍的世界,所以娑婆世界的本意就是「堪忍之土」。
我們六道輪迴,重複這樣的苦和樂。思考一下真正有意義么?
你站在人的角度看蛆,它的生活沒有意義。
再在更高的角度來看,這樣重複人生,不知所謂的生來,死去,是真正的快樂么?
這個時候,難道就不會不由的生起,我要明白人生的意義,我要擺脫這種無止境循環的想法么?
所以,當你直指本性,明白一切都是從我自性中生起的,無論是苦還是樂都是如此的話。您就不會執著於苦和樂了。當中內心當中純凈無煩惱的時候,你所處的世界,就是極樂世界。
一切都取決於自己。


謝 @葉日生多次相邀。

一、為何說不去思量善?
佛教有「二諦」說:其中「真諦」抽象玄奧,說的是超越二元對立的宇宙至理;「俗諦」則不然,它順應人情,講的是人見人愛的心靈雞湯。「勸人思量善,思量惡」就是佛教諸多「俗諦」之一,是開給平常人的方便法門。它親近人情,所以廣為傳播,以致許多人誤以為佛教的目的就是叫人行善,然後下一世能投個好胎。

六祖寫下「壇經」目的很明確,不是教多多行善,下世享福,而是教你如何去直接獲得「真諦」;用六祖的話就是教你「明心見性」。行善重要不重要呢?重要,但行善是修行的手段,而不是修行的最終目的。六祖說不去思量善,就是要打破人們常把善當做目的而形成的種種迷信。

二、自性是什麼?
題主說人性本善,這可不是佛教的觀點,而是儒家裡孟子的觀點而已。佛教說的人性和我們常說的人性非常不一樣。佛教的人性(或自性)乃是:人在進入輪迴生死之前的本來面目。好,那麼應該怎麼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發至自性?答曰:一般人判斷不了,只有修行到家的才可以。怎麼才能修行到家?這就是個很大的話題了,我不在此贅論。

三、如何才是不執著?
佛教概念的「執著」和我們日常漢語里的執著是兩回事。佛教的「執著」意為:固執於事物而不能脫離。在這裡面,執著主要有兩大類:一、固執於「自身」;二、固執於除自身外的「外界物質世界」;固執於自身叫「我執」,固執於物質世界叫「法執」。

無論「我執」還是「法執」,我們可以看到只有執著於物質世界那才叫「執著」,題主所說的執著於修行和解脫,在佛教看來那可不是「執著」,而是「勇猛精進」。

四、什麼是相和無相?
很簡單,就是指物質的形象和狀態。照相機為什麼叫照相機,不就是把相照了下來嘛。你拿相機咔嚓一下,記錄的不就是物質的各種形象和狀態么。兩者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所謂的「無相」,就是你已經不為物質的形象和狀態所影響和束縛了。這就相當於作為一個RPG遊戲里的角色,你居然能擺脫由程序所營造的世界而單獨存在,牛逼大矣。

五、再談執著
題主又問到了執著,看來題主真的很執著,笑。其實我剛剛已經解釋了在佛教里「執著」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了,你將其對比一下你說到的麻木和冷漠,答案也就出來了:在佛教的角度看,不執著的人確實可能對物質保有冷漠和麻木,但他們絕對不可能對精神世界的追求懷有冷漠和麻木;而你說的那些冷漠和麻木的人則是無論對物質世界還是精神世界都保持著同樣的冷漠和麻木。

六、苦樂的變化
哎呀,佛說「樂久了也會成苦,人生是苦的」的道理不就是經濟學裡的邊際效用遞減理論嘛,這裡面沒什麼微言大義。我看你也是理解了的。你問:「我們能否用最終的狀態來評價一開始的行為?」你問這個問題,我就知道你肯定誤解了佛的意思了。佛並不是告訴你樂最終變成苦的事實,然後分析:因為最終是苦的,所以整體是苦的。佛要說的其實是:樂是不恆常的,凡是不恆常的都是苦。所以樂是苦。你若有朝一日成佛了,就會不苦了,為什麼?因為你具有了「四德」:常、樂、我、凈。其中第一個是「常」,這是後三者的基礎。

題主一個問題裡面包含了十幾個問題,如此回答下來,簡直累覺不愛。。。有些小問題我建議題主可以另外開題再問。我有空的時候可以來再作探討。

以上。


謝邀。
首先表揚一個,能這麼問問題,說明題主讀經相當的認真,並且是帶著思考在讀經,學佛人應如是。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題主問的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圍繞無為法、圍繞佛性在發問——這個就是佛法的核心。

首先說不思善的問題
原文中說

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

重點其實不在善惡,而在自在無礙,才得解脫。
為什麼呢,我們知道學佛的目的在入無餘依涅槃,這個詞其實就是無為法、就是佛性的另一個稱呼。
也就是說只有覺悟無為法才能解脫,那麼無為法有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不二——不落二邊,換句話說就是超越二元對立,關於二元對立呢,我在這裡講過怎樣理解佛法與不二論(nonduality)? - 任天涯的回答;就不多說了,反正你知道善惡就是一對二元對立的概念就好,既然而是二元對立,那麼善就是在說多麼不惡,惡就是在說多麼不善,當我們把副詞、定語、狀語拿掉以後我們會看到善就是惡惡就是善這麼一個等式,當然這個等式是在限制條件都拿掉以後才成立,我的意思是,善惡是有為法範疇內的概念,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也不是恆常不變的,因此沒有什麼執著的必要。譬如說過去說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是把女子無才當作善,那麼到了現代社會這善還是善嘛?過去認為潘金蓮水性楊花是惡,現代女權卻認為自主追求幸福才是善,這樣的善惡有必要執著嗎?大師畢竟是大師,多少年前把這個問題就已經看透了。有善,必定有惡,所以執著於善依然是一種不圓滿的束縛,須超越善惡的概念歸於真正的清靜(無為法)才是真正的大善。
原文中這段經文雖然名為懺悔第六,可是其實講了修行次第

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師曰。一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嗔無劫害。名戒香。二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熏。莫向外覓

各位這可是了不起的傳法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修行到了這一步,執著於善也是束縛,束縛就是煩惱,因此不被束縛系住才能得解脫,才能自在無礙,前文所真正的大善——無為法內無善惡無分別才是真善大善。這個問題,其實在壇經的開篇中就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闡提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再說自性的問題。
毫無疑問,大師說的自性就是佛性就是無為法,和諸子說的性本善本惡的性還不同。
諸子說的性是一個人的不變本質,而大師說的性是無為法為什麼呢?大師說

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唯有覺悟無為法才能成佛,所以毫無疑問此處自性即佛性即無為法。
佛教說諸法無我,這句話也可以有另外一個表達就是諸法無自性。什麼意思?一切法包括有為法無為法都沒有不變的本質、都沒有造作者、主宰者,人也沒有不變的本質,沒有作為主宰和造作的自我,所以大師說的自性不會是這麼個東西,大師說的自性恰是一切眾生都共有,但並無痕迹可循的佛性或者無為法。它無法用二元對立的語言去準確描述,但是可以通過描述它不是什麼去大致描繪它的外廓。在大乘看來,眾生都可以在有為法中覺悟到它,也就是所謂見性,因此把它當作一個人最根本的自性,可是注意呃,這個自性既超越二元對立不可以用存在或者不存在來描述b又不是一個人不變的本質,僅僅是拿過來強名曰自性。
在壇經中,關於自性的說法,以六祖說的這段話為經典

惠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這段話內前四個何期句都是無為法的特徵,無需多講,但第五個何期句要講講。因為諸法無我,無為法也無我,如何自性就能生了呢?有人據此就把自性當作如來藏講了,但如來藏是染凈皆藏時刻在變,卻又不符合前四條特點,何況如來藏也只是強安立的名頭,所以此處說自性生萬法另有解釋,什麼解釋呢,就是一切萬法不離自性的意思。事實上在壇經後面,講到自性萬法的時候反而是說自性能含萬法,這個才是真正的解釋。萬法即諸法,諸法含無為法和有為法,無為法不生不滅,而有為法因緣生滅,有為法的起始在哪?在無始無明。那無明和無為法是怎樣的關係?還記得佛陀悟道後所說的話嗎?

如來智如是  眾生悉具有

顛倒妄想覆  眾生不知見

——華嚴經卷第三十五·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三

被顛倒妄想所覆蓋所以見不到如來智,此處如來智即佛性無為法,顛倒妄想即無明。
因此自性含萬法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無為法雖然不生不滅不造作,但遮蔽其上的無明開始因緣生滅的無明緣行(行即有為法),接下來就是各種有為法生生滅滅,而無為法就有如一個容器般靜靜的包含著這些萬法,是為自性能含萬法,是為萬法不離自性,強名曰自性能生玩法。
我們修行修什麼?無非就是覺悟無為法,怎麼覺悟?抹掉覆蓋其上的顛倒妄想無明而見性,以上面華嚴經經文原文的說法是

悉令永離妄想顛倒垢縛。具見如來智慧在其身內。與佛無異

然後說莫著空的問題
看了我上面所說的自性和萬法的關係,再來經里看莫著空的問題就會發現這倆問題緊密相連,不光是這倆問題,包括上面的不思善惡的問題都在其中了
原文: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

世界虛空與萬物色像的關係恰如自性與萬法的關係,無為法才是真正的空,什麼善惡、天堂地獄等等一切有為法不過都是轉瞬即逝的表演,只有無為法才是永恆,而凡夫執著的空不過還是和有一樣的二元對立的概念,執著這個概念對於修行是一點幫助都沒有的。所以這裡按問題補充里的比喻不是少一點多一點慾望的問題,而是根本沒有慾望超越慾望——推而廣之,超越二元對立證得無為法才是終點。始終在二元對立的名相里打轉並執著於其是沒有出路的。
所以回到問題,空不是我們口頭上說的那個和對立的那個概念,而是指無為法。

複次,我們來說無相這個事
這個問題,我在別的回答里寫過,佛是無相的,那為什麼寺廟中還要塑造佛像?塑造出來的佛像既非真佛,那為什麼僧人還要對其禮拜? - 任天涯的回答;
重點就是,相就是有為法的特徵,無為法是無相的,其他就不贅述了。

接著,來說不執著
題主你犯了個初學者常見的錯誤,把不執著和消極等同起來。
不執著的對象是什麼?
佛教中有說四顛倒,這四顛倒就是最常見的執著。
大智度論四顛倒謂

於世間之無常執常、於諸苦執樂、於無我執我、於不凈執凈。

把世間的無常當作是恆常的,把各種本質是苦的執著為了,把假合的自我意識執著為真我,把本質為不凈的執著為凈。
這其中世間無常、苦、我、不凈其實都是有為法的表現。
有為法不是恆常的
因為無常所以有為法的本質就是苦的,所謂苦諦
一切諸法都是無我的,所謂三法印中的諸法無我印
在有為法中是找尋不到真正的清凈的,凈與不凈又是一對二元對立的概念,不超越是找尋不到真正的凈的,所謂執著不過就是在有為法的範疇內打轉出不去而已。

最後,我們來說苦樂
這個問題我也在其他回答里答過的,而且你也注意到苦樂是易變的,這個苦樂為什麼易變?因為他們也是有為法內的一對二元對立的東西,有為法不是恆常的,所以苦和樂也不會恆常不變而會相互轉化。那麼在佛教內什麼叫樂?以佛教的話說,寂滅為樂!所謂寂滅也就是入了涅槃,證了無為法。只有在無為法中才能獲得真正的清凈,只有這種清凈才是真正的樂,當然這還是有為法的語言去描述,多有不逮,可是記住,有為法中的苦樂在佛教看來本質就是苦,無非是苦的程度而已。
順便貼個我回答過的答案,有興趣可以移步一觀佛法是滅苦之法 可是人活於世 不僅僅是想滅苦 而是想追求快樂啊 佛法可以帶來快樂嗎? - 任天涯的回答;

希望能有幫助。


導人向善的那個佛教分支,是偷的儒家的思想。

禪宗是偷的道家的思想。道家不推崇仁義善惡這些人倫的東西。

題主明白了沒,從同一個地方出來的兩個賊,因為偷了不同的東西來裝扮自己,表現出了不同的思想特徵。

你是不是要問,有不是賊的佛教分支嗎?還真沒有。佛教從第一開始,就是靠盜竊起家的,它沒有任何的思想,文化原始積累,也沒有從無到有的原創首發。

因果報應,業力輪迴,十二因緣……這些東西看著眼熟吧。嗯,沒一樣是佛教的,都是從婆羅門教那裡偷來的。

一日為賊,終生為賊。狗走千里吃屎,賊行千里還是賊。

最後放個大招:

道教有《老》《庄》書,卻不知看,盡為釋氏竊而用之,卻去仿效釋氏經教之屬。譬如巨室子弟,所有珍寶悉為人盜去,卻去收拾人家破釜!(《朱子語類》卷125)


問題較多,逐一回答:

一.懺悔品中說「不思善」「無所攀緣善惡」,但佛家不是倡導人們向善行善嗎?為何在這說不去思量善?

答:

原文是自性五分法身香:

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嗔無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

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

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

這一段話是一個整體,不能截斷。否則容易斷章取義。

「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用藏傳禪修中的話來說叫做「無所緣的禪修」,心無所緣,心裡既不思量善,也不思量惡,心無所緣,這叫解脫香。你自己修習一下無所緣的禪修,就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這句話單指禪修而言,每一天做「無所緣的禪修」是為了能夠獲得解脫自在,放下一切知見。

這句話用《楞嚴經》解釋更為透徹: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就是這個意思,善、惡都是你的知見,有這個知見在,你就無法看到事情的本來面目,所以無法解脫,因為這是無明,也就是愚痴的根本,要把所有的善惡知見放下,當你放下善惡兩邊,即是涅槃。在《道德經》中也有類似的話:美之為美斯惡矣,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意思就是說當你認為「此為美」,產生這樣的觀念的時候,這個認知本身就是惡,當你認為「此為善」這個認知本身就是不善,因為你認為美和善的時候,就落入了知見之中,就被知見所縛,無法解脫,無法涅槃,無法看到事情的本來面目。

放下了知見才是真的解脫,這對於人類而言是最難的,因為人類生活在自己的經驗、體驗、對任何事情的知見之中,你所聽所聞的一切都是被自己的人生經驗、體驗、記憶、情緒、認知等等過濾過的,並不是完整的事情的真相,這一點現代科學已經有了證實,可以參考《我們知道多少》紀錄片,這部影片用科學解釋了哲學和神學,當年在美國非常受歡迎。

總而言之,這段話說的是知見對一個人智慧的障礙,沒有放下知見,沒有清楚地認識到知見的障礙,也就沒有解脫,更談不到第五香解脫知見香。

但是這樣講並不是說一個人應當不分善惡,這樣解脫是來自於戒香、定香和慧香,沒有前面三香為基礎,單講第四解脫知見香就會陷入邏輯的混亂,而且永遠無法達成,所以第五香特彆強調「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也就是說自心雖然無所攀緣善惡,但是不能象一根木頭一樣活著,做好該做的事情,把前三香要做完整,要「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也就是說該學的還要學,該做的還是要做,融入到生活,在生活中修行,然後在這個過程中「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沒有人與我的分別心,不會有做了善事的執著,不會有幫助了別人的執著,做所有的善都是為了我自己,幫助所有的人都是在幫助我自己,愛所有的人都是愛我自己,人與我沒有差別,我即是人,人即是我,助我即是助人,助人也是助我,做任何善都是我當做的,見任何惡都應自省,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慢慢練習才能達至菩提。

二.六祖說的自性是怎麼的狀態,跟人性本善是差不多的嗎?而且應該怎麼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發至自性?

答:

自性無相,無相能生出萬相,萬相之中有善也有惡,而人性是趨向善,因為「為善」帶來喜悅和滿足,但並不是人性本善,佛教並沒有說人性是本善,孔子也沒有這樣講過,心無相因而生萬相,也正是因為萬相有善惡的差別,所以人類才需要教育,只有通過教育才能徹底解決人們的痛苦,趨吉避凶,也是釋迦牟尼佛和孔子、老子等等諸多聖人賢者願意費心費力去教化世人的重要原因。這裡要特別解釋一下,佛教說自性是純凈無染,純凈無染並不等於說是善,因為純凈無染可以是善惡共存,也可以說是善惡皆無,自性的純凈無染是在放下善惡分別之後,放下執著之後的內心體驗——了了分明,清晰無比——即無染。

至於怎麼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發自自性,準確地說,你所有的行為都是發自於自性,無論是善還是惡,但是如果你想要認識自己的自性,想要成為一個有智慧,沒有顛倒迷惑的人,那麼就要讓自己的身、語、意符合五戒十善,這是學佛的最低標準,也可以說是《六祖壇經》關於做人的部分「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恩則教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等等,不一一例舉,這也可以說是儒家對做人的要求,也即是明朝聖賢王陽明所講的致良知——你所有的行為都需要符合「良知」,如此慢慢成長之後,因緣成熟就可以「明明德」也即明心見性。否則,即便知道自己的身語意一切都來自於自性,但還是是卻無法認識自性,無法體驗自性,這是必須要經過精進地修行實踐才可以的,而修行其本意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修正自己的心這又要說到「諸惡莫做,眾善奉行」了。

三.般若品說「莫聞吾說空,便執著於空」之後也說「起心著凈,卻生凈妄」佛說的不執著是否連是否要執著也不執著?但後面又說少欲。假如我現在要買一樣東西,但轉瞬一想何必如此,少一點慾望,但這豈不是又執著於追求少欲?而且如果我們一直如此想,剋制豈不是很累。那我們應該執什麼樣的觀念去修行?

答:

原文是「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意思是說,不要聽到我說心是空相的,就攀緣那個「空」,「著空」的意思是說攀緣那個空,以空為所緣,執著地認為「空」是什麼也沒有,乾乾淨淨,否則就會象接下來說的「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用南師的話說,這樣的執著,就會變成傻瓜,因為心的空是生萬有的,即後面講得——「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以藏傳佛法的解釋是說空明不二,空即明,明即空,空明是同時存在的,空並不是什麼也沒有,執著於空,就是執著於一面,內心還有分別,還在著意地去除「有」,將「空」和「有」對立起來,但實際上,在心靈修持中,只有空才能體會到有,沒有空就不會真實地體驗到「有」,《道德經》講「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就是這個意思。

打比方說,當你的心在胡思亂想的時候,心中「有」相,所以外面發生的一切你都象看不到一樣,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但是當你剎那停止胡思亂想的時候,心中為「空」,便立即可以知道當下發生了什麼事情。所以空和明是不二的,空和有也是不二的,當心空方剎那裝載了萬有,心空剎那就有了了分明,而當你執著於空的時候,心執著於空就被空占著心,一切應當了了分明的東西都被拒於心外,無法分明,那個執著的空其實是以空為形象的有,心被這個「以空為形象的有」佔據著一切智慧無從生起,《壇經》說「般若者。唐言智慧也」,所以智慧無從生起,就談不到般若了。

修行的過程中不怕著有,最怕著空,或者準確地應當說著空比著有更為可怕,「著有」易生常見,「著空」易生斷見,此兩者皆為邪見,但斷見比常見的危害更大。所以六祖強調「第一莫著空。」這是修行中的大忌,但是現代人最多著空,學了一段時間佛法,最易著空,你後面有一個問題是典型的著空而產生的問題,要時刻都知道空和有是一體兩面,同時存在。《壇經》說「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當你起心說要「凈」的時候,你的心已經被「想要凈」給染污了。

但是這並不是說不要空,不要凈,不要執著,而是說你要通過正確的方式認識「空」,通過正確的方式執著「凈」,而正確的方式就即「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凈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南傳上座部《大念處經》講的就是如何讓六識出六門於六尖中無染無雜,你可以去看看,其實這一段講的就是如何在生活中禪修,如何念念在當下。

一般人是通過錯誤的方式執著於「凈」,即「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壇經》說「即名邊見。」

明白?所以佛說的不要執著是說你要用正確的方式,正確地執著,不是要執著在「有」還是「空」,「凈」還是「不凈」,不要執著在這個結果上,而是要執著在正確的修行方式上,所以並不是完全放下不再執著,不分善惡,不再努力,這是偷梁換柱的玩法。說「連是否要執著也不執著」這不是玩文字遊戲,把自己也玩蒙圈了嗎?

關於這一點,我覺得宗薩仁波切講得最好,他說「修行中的執著就象用肥皂洗衣服的髒東西,最後的結果就是髒的地方消失了,肥皂也消失了。」如果你執著在正確的修行方式上,那就你的執著就是洗衣服的肥皂,有一天它會跟髒東西一起消失。但是如果你沒有這個肥皂,你永遠也洗不掉衣服上的污漬。所以說把「是否要執著」的問題放下的話,你怎麼可能用正確的方式來修行呢?如果完全沒有執著,還談什麼修行呢?更不可能有機會認識心性,也永遠無法「凈」

OK,以這樣的標準來說,那麼你想買一樣東西,然後認識到自己的貪心,認識到要減少慾望,這其實是對正確的修行方式的執著,這個執著就是洗衣服的肥皂,這會幫助你在修行上前行,但是這並不是說你應當修苦行,釋迦牟尼佛是反對苦行的,只是說不要放縱自己的貪慾,當你一直培養了自己的心,看到自己的貪慾,那麼這種培養會形成習慣,怎麼會累呢?就好象一個人每天堅持去跑四公里,雖然一開始會累得要死,但是三個月以後呢?一年以後呢?他會覺得累嗎?會因為肉體的疲憊而放棄嗎?沒有特殊情況,他不會停下來,因為他享受了長跑的快樂,所以喜歡長跑的人都會有點上癮,喜歡修正自己的人,上了軌道的人也會上癮,他們同樣不會覺得痛苦。

你現在覺得累,是因為你的貪慾沒有滿足,內心升起了情緒,並不是真的累,而是沒有得到你想要的東西而產生的情緒,是想要放棄修行,放棄讓心靈成長的借口,不要被自己的心欺騙了,你是在玩自己,自欺其人而已。

四.我對相和無相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希望大家為我解釋下。

答:

這個前面已經講了很多了,就不累,只是強調一下,這個問題不是別人解釋了你就能明白的,這個必須能過修行才能體驗到。無相是最無法用語言和邏輯來解讀的,任何的語言都容易把無相解讀成斷見。

五.不執著與冷漠與麻木又有什麼本質區別?有時不爭又會被理解為懦弱,有時也會被認為是屌絲的自我安慰,該怎麼把握這個度?

答:

不執著並不是什麼都不做,作為一個人要為所當為,直心為道,這在《壇經》中也有講過——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你這句話「不爭又會被理解為懦弱,有時也會被認為是屌絲的自我安慰」這說明你非常關注別人的評價,你在尋求別人的認同,在這樣的疑問中,你沒有看到你自己,你要清楚地知道,你活著,不是為了別人的認同,因為無論你做什麼,都會有人在說你,都會有人贊同,有人反對,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不被說?當你的心執著在別人說什麼的時候,你已經把自己丟了,更重要的是你失去了行為的標準,以別人的標準為標準,只會讓你越活越混亂。

當你的人生沒有標準的時候,你就會痛苦、彷徨,就會越來越無助,痛苦。既然讀《壇經》,那麼《壇經》上做人處事的標準就應當成為你日常生活中的標準,否則你讀它又有什麼意義?讀書是要應用於生活,尤其讀經典,更是為了指導生活,你不能一方面想用經典來指導生活,一方面又想符合世人的標準,這樣的想法太過完美主義,完美主義的人格是典型的失敗型人格。所以你的度在於你想如果選擇你的生活標準,選擇了,就堅持下去,別人講什麼與你無關。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既然「行直何用修禪」,那就是說你應當做你當做的事,得到你當得到的,如果你覺得不公平,就應當用正確的方式去表達你對不公平的看法,並不是一味地妥協,不要把學佛當成懦弱的借口,懦弱的心滋養了一切世間上的惡人惡行。但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問問自己,做這件事是否符合五戒十善,是否符合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最簡單最明了的看著自己的方式。

六.佛說苦樂,樂是易變的,樂久了也會成苦,人生是苦的。比如我現在玩遊戲,感覺很爽很快樂,但玩久了之後,玩得很牛逼之後,便漸漸覺得無聊了,便認為一開始玩遊戲是幼稚的沒意義的,人事大抵如此,瘋狂後總是落寞。但我們能否用最終的狀態來評價一開始的行為?事實上我們並不知道事物開始時會往哪個方向發展,或者我玩遊戲會越玩越快樂。如果從更高的角度來看低一級,那低一級沒什麼意義。假如從最高的角度即死亡來看,那一切便是沒什麼意義的,出生便死和活一百年也無區別,意義?但我們又能因為最後一定是苦而否定一切其中的樂嗎?怎樣才是常樂?

答:

佛說樂是易變的,樂久了會成苦,同樣苦也是易變的,苦過必然會樂,這就是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的道理,人生是苦,但人生也有樂,你的這種說法並不是正確地解釋四聖諦中的「苦諦」,苦諦,是說在這世間,我們總是會感到不圓滿,不滿足與痛苦。即便體驗到快樂,我們也會因為快樂的稍縱即逝而感覺不滿,這便是苦。而產生痛苦的原因是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渴愛」,比如對感官欲樂的追求、想要成為什麼的野心、求得被認同的野心,或不想要,拒絕什麼的想法,想要擺脫什麼而不能的慾望……也就是說,你這一段話所傳遞的意思,你的苦是因為不能永遠地快樂,你渴望永遠的快樂,無法接受心的無常,世事的無常,你貪愛的樂,渴望著樂的永存,拒絕接受樂會消失這個事實真相,也就是說你「拒絕接受樂會消失這個事實真相」才是你痛苦的根源,所以,你並不是不知道事物開始時會往哪個方向發展,而是你拒絕接受了知道它一定會壞敗,甚至隨時都會壞敗的可能,就象你拒絕你一定會死,並且隨時都有可能會死,甚至於每一個剎那都會死的可能性,當你拒絕接受無常的時候,你無法讓快樂持續,而當你接受無常的時候,你才會真正快樂,因為當樂消失的時候,你知道這是必然消失的,你也知道還會有樂再發生,當痛苦發生時,你知道那痛苦也會消失,因為痛苦也是無常的,那時的心是平,「心平何勞持戒」?那時便是常樂,也就是說當你正確地認識到無常時,你才會知道什麼是常樂。這種常樂跟你所追求的「永遠快樂」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因為它們不是同一個心靈體驗和層面上,說實在的,也不是你現在能明白的,即便你看懂得了文字,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沒有行,無法知,行才知,知即行。

「假如從最高的角度即死亡來看,那一切便是沒什麼意義的,出生便死和活一百年也無區別,意義?」這段話其實是非常典型的斷見,這種斷見會讓一個人無法成長,也讓一個人徹底墮落,所以斷見比常見更有害,執著空比執著有更有害。

我且問你,死亡就一定是苦嗎?死亡就一定使一切都沒有意義嗎?你在今生沒有死過,所以你不能下一個定論說「從最高的角度即死亡來看,那一切便是沒什麼意義的」,在你有這種錯誤知見的基礎上,你無法看到事情的真相,也無法堪透生命的意義,因為你有一個錯誤的知見立在眼前,障礙著你。要記得,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如果仁者了解了第八識如來藏,以上問題都不是問題。

其餘答案包括高票答案,都是在意識層面上解釋來解釋去,似極是,而極非,可無視。


簡單說兩句:)

一.懺悔品中說「不思善」「無所攀緣善惡」,但佛家不是倡導人們向善行善嗎?為何在這說不去思量善?
------------------
不思善,後面還有一句是不思惡。即要人放下萬緣,暫時什麼都不要想,處於無念的狀態。當處於此狀態時,反觀一下自己。哪個是自己的本來面目。這是文字表達的障礙,不可不察。佛家倡導向善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向善可以結緣,對自己的修道不會產生障礙。其實不單佛家,那個宗教不倡導他人向善呢。只是這個還不是道。

二.六祖說的自性是怎麼的狀態,跟人性本善是差不多的嗎?而且應該怎麼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發至自性?
--------------------------------------
自性又可以叫真如,妙真明心,本體,真主,上帝。一個稱呼罷了。自性本無善惡。只要識得自性,一切言語施為,揚眉瞬目,哪不是從自性出?

三.般若品說「莫聞吾說空,便執著於空」之後也說「起心著凈,卻生凈妄」佛說的不執著是否連是否要執著也不執著?但後面又說少欲。假如我現在要買一樣東西,但轉瞬一想何必如此,少一點慾望,但這豈不是又執著於追求少欲?而且如果我們一直如此想,剋制豈不是很累。那我們應該執什麼樣的觀念去修行?
--------------------------------------
妄念是真心中來的。妄念如波,真心如水體。妄念來來去去,生生滅滅,自己知道就可以了。如果非要去除妄想,那豈不是也要把真心去掉?所以說,妄想原本無實體,觀見即放。斷不可驅除。否則就是壇經說的起心著凈,卻生凈妄了。

四.我對相和無相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希望大家為我解釋下。
----------------------------
不解釋

五.不執著與冷漠與麻木又有什麼本質區別?有時不爭又會被理解為懦弱,有時也會被認為是屌絲的自我安慰,該怎麼把握這個度?
-------------------------------
所謂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是一種大智慧。這也許就是不執著。冷膜與麻木明顯有自我壓抑在內,是一種病態的表現,與智慧無關。

六.佛說苦樂,樂是易變的,樂久了也會成苦,人生是苦的。比如我現在玩遊戲,感覺很爽很快樂,但玩久了之後,玩得很牛逼之後,便漸漸覺得無聊了,便認為一開始玩遊戲是幼稚的沒意義的,人事大抵如此,瘋狂後總是落寞。但我們能否用最終的狀態來評價一開始的行為?事實上我們並不知道事物開始時會往哪個方向發展,或者我玩遊戲會越玩越快樂。如果從更高的角度來看低一級,那低一級沒什麼意義。假如從最高的角度即死亡來看,那一切便是沒什麼意義的,出生便死和活一百年也無區別,意義?但我們又能因為最後一定是苦而否定一切其中的樂嗎?怎樣才是常樂?
------------------------------------
人活在世間,其實也是自己編織的一個夢,都會有夢醒的時份。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找到先行者所說的「那份明白」,遊戲玩得最好,終將結束,那就白白浪費了原本珍貴的一生。怎麼才是常樂?有常即有無常。但當我們明白之後,原來對立也可以統一。
隨便說兩句。不當之處請指出。


有沒有靜坐?有沒有觀念起滅?
壇經,不是講道理,講故事的書。
沒有修行,看懂也沒用。因為,不能身心相印。
1.無所攀緣。我們的雜念和我想,我知道這個我的觀念非常糾纏不清。不攀緣,就是等這個纏上來時,立刻清醒,拉回神。念起既覺,覺既無。
2.本心。靜下來,觀念非我,觀觀者不恆,有個恆的是觀本身。非恆的都去掉。

都是實際功夫。一個講道理都沒有


1、不思善,無所攀緣善惡。這裡的善不全是指字面的理解。它其實就是一個兩極的舉例,不要在這個極端,也不要去那個極端,而是要從分別心裡跳出來。

2、自性。一切事物皆無自性。意思是,一個事物,它只是名為這個事物,把它命名為這個事物,只是為了交流所需。它是由很多微小的其他事物合和成的,因此它不是絕對的,它是一直在變化的。

3、莫聞吾說空,便執著於空。起心著凈,卻生凈妄。佛經的理解,是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首先要明白空,自己去行動了,體驗了,知道空是個什麼樣的感覺了,再來看這個莫執著於空,若連空是什麼樣的都不曉得,根本就談不上著空與不著空。凈也如此。佛說一念生凈信心。首先得明白什麼樣的信,叫凈信。凈信就是,不落我執,不落法執,不落非法執。明白凈的意思了,並能行動起來了,最後才有資格去思考如何把這個凈信丟開。

4、相與無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兩重境界在裡面。首先要明白,相是虛的。見解釋2,一切事物無自性。但是相又是確實存在的。不要走極端。在虛與實之間慢慢尋到一個平衡的點吧。這需要努力。多讀經書。多聞,多思,多修行吧。

5、不執著。不等於叫你冷漠麻木。走到反面去又成了另外一種執著了。

6、苦樂。苦與樂是一體兩面,你從這個角度看,可能是苦的,你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它又是樂的。不只是苦樂,正邪,曲直,水火,陰陽。。。。等等都是相對的,我們需要看明白事物的一體兩面的真相,行於中道,不執著於某個極端。至於什麼是中道。多讀經書,多聞,多思,多修行,需要慢慢地一點一點地去理解。


先學懂《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對你看懂《壇經》可能會有極大幫助。
佛最善於開示體性上的事。


一,不要有分別心,要的是平常心。不因善人善事而喜歡,不因惡人惡事而厭惡,但是要分辨善惡。不要執著於善惡而省喜惡之分別心。分別和分別心不同。簡而言之,勿因對事物的分別而產生喜歡和討厭等的情緒。佛教當然要眾生行善積德,眾生可因十善業而往生天道。
二、自性,佛教里也叫佛性,空性,如來藏。是成佛的種子。因其有空的特性,所以稱空性,但並非什麼都沒有,是真空妙有,非空非有的一種存在。和世俗說的人之初性本善的性不是一回事。
三、不要執著於一切,平常心,不要分別心,和第一條一個道理。或者說是要純粹的理性,不要情緒。
四、念佛,觀想極樂世界,行善業,這些是有相,是有為法。
「行深般若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禪定時安住於空性之中,是無相,是無為的修法。
五、佛教修慈悲,摒棄喜歡和厭惡的情緒。菩薩因慈悲而幫助眾生,不是因喜好去幫助眾生,也不因厭惡而傷害眾生。
六、佛教追求的樂,是無苦之樂。世間的樂,是有苦之樂,是有苦樂對比的樂。至於什麼是無苦之樂,如何修行得到無苦之樂,請自己百度。


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想玩玩,不想玩不玩。
想要明心見性,也得悟後修行。知行合一。
說我智慧不夠,那我就慢慢來咯。開悟不來,好好活著也不錯嘛。
金剛經有說過: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佛法都是一個到彼岸的工具,那這些個禪宗,凈土宗,天台宗,密宗,都只是一個法門。你說看不懂一個壇經,你還有很多個經典可以互相佐證的嘛,再讀幾本唄。


回答第一條吧。你以為你在行善真的就是在行善嗎?善惡有標準嗎?就比如說墮胎,一個初中女生被男孩子騙上床,後來懷孕,被學校處分,被父母嫌棄,眼看一輩子就要完蛋,你勸她不要墮胎,請問你是行善還是行惡你有把握嗎?所以佛的意思是說別他媽整天行善行善了,踏踏實實做人,摸著良心做事吧。當然了,此中真意無法言喻,自己悟去吧。


所有問題,都是一個同題,
沒有明白「不二法則」
不思善,為何要恩善?同理,不思悟,為何要思悟?不思明……不思菩提……等等
壇經里有雲,佛性,非善非不善,善是一,不善為二,是以佛性非善非不善,是為不二法則
壇經里有許多表述都是一個意思,正法眼藏,和光同塵,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見性等等,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好比佛有許多面身,不論你看到那一面,都是佛的面,本質都是一體
所以,禪宗講求 :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菩提本無樹,菩提是一,有樹對照,對立面是二,就不是不二法則了。是以,菩提本無樹,只是壇經的門口,放在開篇講。
禪是無言的境界
好幾年沒看壇經,混跡於紅塵,奔波求生,不過壇經總如心底里的燭光,不讓我在暗夜走的太遠


關於善惡的問題,維摩詰經有句話,大概意思是,善,惡還是有念,還要走心本身就是一種負累。
自性本無,用即了了。目前我們能誤解的自性是能,和所對立的能,能所本身就是自性,如水和波浪。因為性無,我們才能有無邊妙用,正是福德無故如來說福德多的思維方式。我們的行為都是自性產生的,自性本無善惡取捨,是妄想執著。
的確是要不執著執著,但是你不執著了嗎?這是一個修行的過程,一步一步斷舍離。至於慾望也大可不必壓抑,因為慾望本空無自性,來來去去,只是一個念頭。
相和無相也不是很理解。
不執著是對自己不執著,冷漠麻木是對別人。懦弱不是心甘情願的忍,不爭是看清真相以後的選擇。
苦樂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煩惱。三界火宅,還要用三車引誘,哪有無因就想出離呢?沒有煩惱就是常樂。


學習六祖大師的壇經,是需要知道什麼是如來藏(真心)的,因為這部經典是直指真心,會讓修行人少走很多彎路。

另外這部經典的很多要點需要在實際修行中加以驗證,不然即使學它對生死也是無益的,在這裡只幫忙第一個問題,因為所有問題的回答的基礎就是建立在對如來藏真心的認知上,如果搞清楚真心的特徵,自然能夠自己解答這些問題。

1、慧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慧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不思善,不思惡,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這句話就是明確的描繪真心如來藏的特徵,如來藏的特徵就是「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在這裡的不思善惡,並不是不知道善惡,要知道我們的如來藏真心,對六道輪迴中的善惡清清楚楚,也就是說,諸佛並不是善惡不分的,而是「能善分別諸法相」,諸佛對善惡之相清清楚楚,與常人不同的是諸佛對善惡之境能夠「於第一義而不動」,也就是對善不會生「喜歡」的執著,對惡也不會生「厭惡」的執著,這裡的思就是執著的意思,我們凡人就是整天在思善思惡,見善生歡喜,見惡則反感。

諸佛與我們相反,他們對善,也知道凡夫會喜歡,但他們卻無法喜歡,不是不想喜歡,而是不能夠,沒有這種喜歡的能力,這時候想喜歡也是不可能的,而不是刻意不喜歡,去壓制那種偷偷地喜歡,同樣的,對惡,如來藏想憤怒也是不可能的。這就是我們如來藏的真實情況,我們的如來藏真心,完全失去了那種分別執著的能力,沒有那種能力,但並不等於不知道,恰恰相反,如來藏對於一切法相都是清清楚楚的。

學佛人容易從字面上解釋不思善不思惡,在生活中變得像石頭一樣死灰一片,麻木不仁,失去了生動活潑,不再生龍活虎,其實真得道人是非常聰敏的,因為我們的如來藏是充滿智慧的,遠遠比現在聰明得多。

其他問題等您對如來藏真心有一定了解之後,再解答會容易一些。

-------------------------------------------------------------------------------------------------------------

關於真心的一些鏈接。

什麼是開悟?開悟後感覺如何?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53668/answer/173334230

開悟是怎樣一種體驗?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950444/answer/166875858

我對明心見性這個詞有點了解了。大約是見道之意。但是我現在還是對證道這個詞語很迷糊啊!什麼是證道呢 ?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913884/answer/179787180

如何理解六祖慧能的」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71688/answer/180087983

回歸思維根本狀態_如來藏_的重要 [思維本體學] http://mindontology.com/wiki/doku.php?id=%E5%9B%9E%E5%BD%92%E6%80%9D%E7%BB%B4%E6%A0%B9%E6%9C%AC%E7%8A%B6%E6%80%81_%E5%A6%82%E6%9D%A5%E8%97%8F_%E7%9A%84%E9%87%8D%E8%A6%81


我對佛學天道很感興趣 但是不精通 如果說錯歡迎各位斧正
1,佛家所說一切的一切本性皆空 這個空不是一個字 非常奧妙 文字難以形容 一切皆空就是沒有 誰來定義善惡?不思善是不要被困擾 不是不去做 另外一點 佛學天道勸人向善這點真實不虛
2,佛家說的自性是破除虛妄的真我 也就是本我 本性還有貪嗔痴慢疑五毒的 真本我是破除這些一切的真實自我 也就是真正的「我」
3,還是第一點說的 四大皆空 修練修的是心 像樓上所說 心不動則萬物靜 不是讓你故意剋制 修鍊的是認清世間一切物質本來面目就是空 既然空掉了也就是假的 夢裡和現實感覺都很真切 到底什麼是真 什麼是假呢?所以這個才是要探尋的
4,其實當你明白空的真正意義 這個就更明白 無我相無眾人相 世間萬物皆父母 沒有你我之分 你冷就是我冷 不光佛門本性在 還有佛陀所教導的慈悲心 修持佛法 切莫勿丟善心
5,不執著是說因果循環 不一定你努力就能得到 也不一定得不到 不要過於糾結這些 然而話說回來 什麼是懦弱 你有刀我你惹我我不傷你 這是能耐 沒有刀 被動著才是不好(僅僅舉例 抵制暴力)
6,佛陀教導我們認清自我事物本質 因果循環 棄惡揚善 一切皆苦 但並不是要消極待事 正相反 應該學會「苦中作樂」反而沒有放不下的 過不去的 活在當下
還有很多我還在學習 也望題主一同精進 願看帖沒看帖的各位闔家歡樂 幸福美滿 身體健康 家人長壽 也望各位棄惡揚善 早日與佛法善知識結緣 阿彌陀佛


站在更高的地方看善惡,生死都是沒有意義的。若有一法可拯世救人者,定知必生一法可亂世害人。


今天剛在圖書館找來了一本壇經講解,就在主頁看到這個問題,正好針對你的問題簡單解釋一下:
一、佛家講善,你要知道為什麼講善。佛家講善是因為善法能助人脫離輪迴,而惡法會讓人在輪迴中難以出離,因此說人墮入地獄是「萬劫不復」。就是因為在三惡道受苦,不要說成佛了,就連修行都難。所以佛提倡善。
二、自性一直都在並不是說你感受得到就有感受不到就沒有,平常所謂感受,只要是六根攝入的六塵,應該都是用攀緣心,攀緣外緣,認物為己。 關於「自性」的問題,建議去看楞嚴經。正是指出了凡夫破妄成佛的一條妙莊嚴路。
三、空。
空不是有一個什麼相對的空,那不是第一義諦。所謂「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你無論做什麼事,都是空,只不過是你觀察不到空性,所以起執著妄念。是故有種種慾念,貪著、痛苦之情。
四、相,是妄念所生,妄念消失才能無相,看《楞嚴經》(前面已經說過了)《金剛經》等,多看大乘經典,究竟了義。
五、不執著是因為無相可有,無有應該所執。如果有所執著,就會有痛苦,要想解決痛苦,就要行善法,不是說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管那還叫解決痛苦憂惱嗎?開悟的菩薩明白虛妄,為度眾生故不離世間,他們只是需要忍世間的虛妄法,見相而不生相,是為無生法忍。
六、既然已經觀察到世事無常,就不應貪戀,應求無上道。身為大丈夫,發現隱患就應該去解決隱患的源頭才是,否則就像你說的,一直有痛苦的隱患,甚至經常這種隱患就變成了現實(這是不能避免的!比如生老病死)。
才疏學淺,只是粗淺的說一下。
(一口氣寫完這個答案還是手機碼字,可能會有許多謬誤之處,敬請各位指出,並且多多諒解。)
順便再說一句,《了凡四訓》是一本很好的書,特別值得看!


善與惡本就是相對的,善無非是惡少一點,惡無非是善少一點,少多少算少一點?攀緣善惡就執著於分別心了。而真性不易,分別心也是真性中一部分,一葉障目何以見到菩提?


推薦閱讀:

TAG:禪宗 | 佛學 | 《壇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