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戰爭戰敗後沒有持續抗戰,而是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賠償?

甲午戰爭僅是在海戰失利,內陸並未被佔領,而且,海戰打輸了,過幾年再打,也不至於急急忙忙的就去賠款啊。換句話說,清政府能從馬關條約中獲得什麼利益?


先分析為什麼清廷選擇停戰認慫,也就是為什麼清廷沒有繼續抵抗耗下去。

相比二戰中的全面抗日戰爭,甲午戰爭的規模可以說小很多,當時中國受到的創傷也遠遠不及七七事變之後的侵華戰爭,中華民國政府遷到陪都重慶後,一半的國家資源淪陷,而且當時的中日實力對比非常懸殊,遠非甲午年間能夠想像的。

但是甲午戰爭時的清國有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落後的國家意識形態,中華民國到了1930年代,現代民族國家的意識形態已現雛形,國家已經成為國民的信仰共同體,只要是不當漢奸的國民,都可統一動員,只要是沒有淪陷的國土,上面的一切資源都可以統一調配(調配效率如何另當別論)。國與國間戰爭比拼的要素之一就是將國家的生物質能量、物資在短時間內集中爆發的能力。

由於清朝特殊的社會民族結構,不具備形成現代民族國家的族群基礎,在意識形態上只是個前現代國家,國民對於國家的忠誠僅僅是基於儒家理念中的「忠」,且這套儒家理念在清朝還變了味,從「忠於社稷」退化成了「忠於」某個「主子」的道德屬性。由於整個清朝人口暴增4倍,多數底層人口甚至都沒有機會接受私塾道德教育。旗人以外的老百姓的族群意識已被閹割。如果沒讀過孔孟之道,很多人覺得誰來當皇上都一樣,給日本太君帶路,到時候日本人當了皇上說不定還可以封個一官半職。同時,清廷對於漢族及其他南方民族的民眾也是非常防範的。當時日軍在甲午戰爭中,也是想辦法拉攏中國境內各路起義軍的。

何況在整個清朝,反叛頻率一直都是很高的,漠西蒙古諸部時叛時降,廣大漢族群體中的反清復明力量貫穿整個清朝始終,比如,誕生於清初的天地會就是後來同盟會中會黨力量的主要成分。此外,白蓮教、拜上帝教、西北回亂等宗教群體叛亂也是非常多的,而且規模浩大,破壞力強。捻軍運動後,整個淮河流域各路幫派實力巨大。

更糟糕的是清朝國家架構上的滿洲本位體制,這是一個難以迴避的課題,清廷在意識形態上有自己的脆弱性,畢竟八旗兵的在清中期就不堪用了,清廷不希望任由國家陷入戰亂,否則,各個地方的漢族豪強、軍閥會迅速崛起,尾大不掉,對自己的政權構成威脅。尤其是在1860~1870年代的鎮壓太平天國/捻軍 戰爭中,清廷不得不依靠漢族地主武裝鎮壓太平天國/捻軍,鎮壓成功後,各地督撫手握重兵,清廷只能靠玩弄平衡術制衡南方各漢族督撫。到了1895年甲午戰爭時,中國的經濟重心已經在淮河以南了,但清廷對南方各省的財政、人事 甚至兵權的直接掌握能力都很弱,到了 1901年庚子之變時,南方各省簽署《東南互保協議》,拒不奉詔,(可見當時清廷對南方各省的掌控程度就像奧斯曼帝國中樞對黎凡特各省的掌控程度一樣弱了),西北地區叛亂頻繁。當時清廷的核心統治區就是東北和直隸地區,朝廷能夠百分百掌握的財稅資源僅限於 京畿 直隸、河南、山西、陝甘,而經歷過回亂的陝甘的經濟情況在當時看來,是征不上幾個稅的。好在依靠華北地區的財力、人力資源,清廷還可以對南方各督撫進行制衡。

當時清廷能夠直接掌握的財稅資源只是中國的一小部分。各地幫派、手握重兵的督撫、義軍掌握大量的厘金和保護費收入。

俗話說,甲午戰爭是李鴻章一人與日本之間的較量,這話也有幾分道理,更誇張的是,李鴻章的淮軍在與日本的作戰過程中,還被當時山東巡撫所轄軍隊給坑了,朝廷中對李鴻章的明槍暗箭更是多,李鴻章的各路政敵在甲午戰爭中想盡心思拖李鴻章後腿,暗中阻礙後勤,拒不發糧的現象很多,朝中所謂「清流」在戰敗後又想盡心思對李鴻章落井下石。李鴻章和淮軍的悲劇就是清廷對手握重兵的漢族重臣進行權力制衡結果,不管李鴻章本人是多麼忠於清廷,李鴻章的很多政敵就是清廷精心塑造的。

1895年3月,日本陸軍已經重兵集結在山海關了,日本大本營預備了馬關和談破裂後的唯一選項——直隸平原決戰。這是日本國力、以及日本剩餘國家信用借款 所能支撐的最後一場大會戰了,也是日本能押上賭桌的最後籌碼了!

清廷如果堅持打下去,輸掉直隸決戰仍然是大概率,清廷自然會退守到其他陪都,可能是洛陽、也可能是西安,就像當年抗戰時的陪都重慶一樣。但是清廷會選擇這麼做嗎?根據前面的分析,當時是不會,因為鎮壓太平天國、捻軍 和回亂之後,清廷能夠直接掌控資源的地區只剩下東北、京畿直隸、陝甘、山西、河南了。甲午戰爭打了1年,東北和膠東就快完全失守了,清廷當然清楚直隸會戰的結果很可能是再丟掉京畿直隸。那麼剩下能夠讓清廷直接控制資源的領土就要再打對摺,這樣折下去,不管和日本之間的戰爭結果如何,將來清廷中央政權都會被各地督撫、豪強實質性架空。所以從清廷維持王朝統治的角度來講,不可能選擇直隸決戰。

日本對甲午戰爭籌劃已久,至少已經規劃準備20年了,以當時日本的財政和國力,打到山海關時就已經欠了一屁股債了,截止1895年4月,明治政府從日銀挪用的資金就已經高達1.5億日元了,政府發行了額外2.5億日元的各類公債,僅1894年廣島會議就發行了1億日元戰爭債券。 僅1870~1880年間,日本向英國,法國,美國等國投資者發行外債2.4億日元,伊藤博文還在大藏省時,日本政府就在倫敦借了240萬英鎊債務,剛上任時又向英國借了100萬英鎊,日本向歐洲購買軍備經常用分期付款,擔保銀行算利息的,滙豐銀行、花旗銀行 催債如果催不上來,結果大家都懂的,直隸決戰時日本如果還拿不到清廷的賠款,那麼日本的經濟將徹底崩潰,國家信用破產,賬面數據連委內瑞拉都不如,何況日本沒有委內瑞拉那樣的資源,戰爭所需的物資日本都要進口,包括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石化製品、棉花等等。沒有足夠的黃金或者白銀去購買戰略物資,即使不考慮日本國內的惡性通膨,日本也無力再打下去,日本陸軍在中國戰場每多待一刻,國家的信用坍塌就會更嚴重。而且後勤保障的坍塌意味著日軍的戰力會直線下滑,如果過於依賴搶奪佔領區資源進行掠奪進行以戰養戰,那麼日本人將直接面臨佔領區民眾的殊死抵抗,此外,屆時虎視眈眈的沙俄勢力也會介入中國戰場,日本將面臨類似五胡亂華期間一樣的貧窮混亂華北戰場,各地豪強結社樹壘,災民遍地。

李鴻章早在開展前就了解日本全國舉債備戰,當時日本的帝國海軍聯合艦隊無論是總噸位、火炮數量、火炮射速都已經超過了北洋海軍,日本陸軍裝備也更新換代。李鴻章判斷北洋軍取勝難度大,這是正確的軍事評估,同時,李鴻章也看出了日本人的賭局的風險之所在,他也深知日本財政的脆弱性,所以他一直堅持通過西方國家進行外交斡旋,即便非得開戰,也應該堅壁清野,不主動進攻,萬不得已可以放棄朝鮮。李鴻章的戰略就是拖字訣,耗垮日本的財政。但是光緒帝不聽,朝中大臣也都罵李鴻章畏戰,罵李鴻章是主和派。最後的結果就是李鴻章硬著頭皮出戰。

當時清廷主戰的人不一定都是蠢,有的人就是壞,他們就是想把政敵李鴻章往刀口上推,不在乎歷史後果。

這還沒考慮西方列強呢?如果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拖垮了財政,西方列強難道不會對新生的日本下手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越往後推演,局勢越混亂,清廷的滅亡當然是加速的,至於中國本身會怎麼樣,很難說,有可能提前進入軍閥格局狀態。但是新生的日本肯定會中途夭折。

大和民族相比南非的布爾人,最大的幸運之處就是在地緣政治上位於大清旁邊,日本可以從有致命缺陷的清廷身上挖到第一桶金(第一桶金在1874年就挖到了,當時日軍侵入台灣,從清廷索要50萬兩白銀的退兵費,清廷花錢消災)和第二桶金(2億3000萬兩白銀,加利息算是3.5億兩白銀),日本這才有躍升為列強的機會。


額,甲午戰爭當然不止是海戰失利啦,陸上也有作戰,而且敗得比海上慘。

歷史教科書一般都會有這張圖吧?

甲午戰爭簡圖,由某個犯懶的人引自鳳凰網的某個網頁

注意圖上日軍在東北地區止步之所,也就是海城、牛庄一帶,事實上這裡已經進入中國境內很遠了。

戰爭爆發後,日軍在朝鮮境內步步前進,隨後從海上運兵登陸遼東半島攻陷旅順,然後又一路北上,繼續進攻,雙方在海城一帶相持,互有勝負。日軍雖然歷次戰鬥傷亡並不很輕,但無論防守還是進攻,作戰目的基本都能達到。最後到1895年春的田莊台之戰,清軍各不相屬,且多敗軍之師,士氣低落,承受不了戰鬥的壓力,一敗塗地。此戰之後,清軍全面退到遼河以西,先後投入戰鬥的各部如薑桂題等基本喪失戰鬥意志。奉天等地大為震動。甲午戰爭在東北地區的戰鬥,至此事實上已經告一段落。

馬關條約簽訂以前,清廷曾經徵求過山海關方面主帥劉坤一及天津方面主帥王文韶的意見。兩人回電中表達了並無取勝把握的意見。其中劉坤一負責陸路,其電文言辭閃爍,後人往往誤以為是主戰之論(茅海建於此有考辨,見《戊戌變法史事考二集》57-59頁),但清廷的官場老手們讀出了本意。軍機處中的主戰派翁同龢最後屈從和議,也是因為劉坤一的意見無法忽視。換句話說,正是因為陸路戰局毫無勝算,清廷才最終批准了和約。

當然,有些人說日軍已經攻到北京城下,或者說日軍隨時可以攻下北京,這就有點誇張了。

戚其章先生曾經對甲午戰爭進行過程做過梳理,撰成《甲午戰爭史》一書。從他考訂的戰爭經過來看,清軍並非沒有戰術上的勝利,日軍也不是「兵不血刃」。但是由於清軍各部不相配合,即便一兩次交鋒佔了上風,也會因為後援不及而不能擴大戰果;而一旦處於下風,再加上將帥指揮不當,一次失利就無法收拾。至於戰爭後期軍隊士氣低落,抗壓能力差,更是難以為繼。


第一,甲午戰爭不等於黃海海戰。

甲午戰爭是中日為了爭奪朝鮮而引發的。在黃海海戰之前,清朝已經在朝鮮的成歡、平壤吃了兩場大敗仗。黃海海戰失利之後,清朝也失去了海上的控制權,這意味著日本可以不受阻攔的由海上運兵運糧,自由進出中國北部的任何一個海岸。

事實上,在黃海海戰之後,日本沒多久就打過了鴨綠江,另外由海軍護送登上遼東半島,佔領了旅順。清朝再不和談,下面就是日軍登陸天津,要打到北京了。


當時很多人都和題主一個想法,包括在威海衛保衛戰中給北洋海軍各種拖後腿的山東巡撫李秉衡。康有為領導的「公車上書」,主旨也不是變法,而是遷都再戰。甚至可以說,當時國內的主流意見就是要同日本人一直打下去,打到他們先崩潰為止。至於為什麼不打,在貴州吃臘肉先生說的已經比較明確了,我就不贅述了。但我有一點不認同,我認為繼續打下去,對清政府自身的統治是有利的。首先,清政府雖然是異族政權,但當時畢竟已經統治了200多年了,且不管他們自己怎麼想,一般漢人是把它當作合法政府的。一個國家政府合法性的主要來源是其是否能維護國家利益,在未到山窮水盡之時,萬萬不可輕易出賣國家利益,否則其合法性便會受到質疑,統治基礎就會動搖。清政府剛打了半年,只被佔了幾座沿海城市,瀋陽、天津、北京、濟南這些主要城市都沒被佔領,這種情況下就不惜割讓大片領土,支付巨額賠償也要議和,其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心如何體現?如果這個政府無意維護國家利益,那麼其合法性又如何體現?一個沒有合法性的政府,會有人支持嗎?以喪失合法性為代價,換得一時苟安,是否值得?如果繼續打下去,不用遷都,只要抱著幾座大城市死守就行。日軍所希望的在直隸平原殲滅清軍主力,清軍為什麼要和他們野戰?就蹲在城裡打防禦戰。日軍缺乏重型攻城武器,華北地區的主要城市又都有比較堅固的城牆——到解放戰爭時期都能給擁有105毫米美製榴彈炮的解放軍帶來極大的困擾,只要抱著城牆死守,日軍便無可奈何。長久拖下去,不出幾個月,日本財政必然崩潰。到時別說不用割地賠款,反殺也不是不可能。最起碼可以爭取一個類似中法戰爭的結果。


清王朝本質上是一個小種群壓制並奴役大種群的政治體,種族之隔與小民族自帶的不安全感導致其一切行為都以防範全部主流民族成員作為首要目的,這就決定了清朝不具備完全發揮整個國家力量的膽量與能力。就如同大腦里的寄生蟲一樣,它有可能像大腦一樣指揮全部器官的活動嗎?不能。它只能指揮直擊自己切身利益的一小部分器官,同時還會抑制有害於自己的某些器官活動,久而久之,人將不人。
這就是清朝後期在各種對外戰爭一觸即潰的根本原因。
討論完根本原因,再說說直接原因。
清朝打甲午速敗的直接原因是什麼呢?就一個字:慫。
首先是下層慫,所以一潰五百里,遂丟朝鮮失遼東。
然後是上層慫,晚清的統治者喪失了清朝開拓者們以戰為榮以戰為樂的猛獸氣概,所以先有對軍備格外不上心,一門心思撈錢享樂,後有聞戰不利,賠錢了事。
有人總提制度的事,一說清敗,就是因為腐朽落後的封建制度。難道當時日本那個掛羊頭賣狗肉的君主立憲就先進了?不就是變相的中央集權么?
什麼都推給制度,這不是好的思維習慣,要實事求是,不搞玄學。
再說一個直觀的例子,21世紀的日本,制度夠先進吧?一個福島核泄漏都搞不定,這要放在大正昭和時期,陸軍馬鹿一個天皇板載就給你堵上了,難道這能說明二戰時期日本體制比現在先進?
認清現實吧,兩者就只是精氣神不同而已。


為什麼法國在普法戰爭的時候沒有全力抵抗(人家還有自發的義和團),而是搞聯虜平寇,向普魯士割地賠款借兵求和,讓普魯士國王在凡爾賽宮加冕?這性質相當於日本天皇在圓明園登基了吧?

為什麼1806年,普魯士被拿皇打的不到一個星期就投降,然後為拿皇前驅一直到跟著拿皇去打莫斯科送團滅?為什麼他們不節節抵抗?

搞節節抵抗最後順利反殺的國家有兩個,一個是經濟核心地帶分散而且一直保有和敵人不相上下的強大正規軍力的俄羅斯,用漫長的補給線拖垮了拿皇。

一個是寧可伊比利亞不長草的板鴨,在拿皇入侵之後全民抗戰,把拿皇陷入了游擊隊的汪洋大海中。代價是,國力大幅衰退,而且培養出了一批革命黨軍官(比如聖馬丁),到南美殖民地掀起了殖民地獨立革命。

愛新覺羅家人和馮家人沒有什麼根本的區別,「民族主義」這四個詞,歐洲的大佬們一樣當做洪水猛獸,打別人的時候拿來搞宣傳還行,一旦槍口對準自己,沒有一個人不怕的。

寧予友邦不予家奴這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是吧,只不過是發生的地方不一樣,大家就覺得不那麼扎眼了。

這個答案大概還能回答「為什麼西方人對慈禧的評價不一樣」

因為刀不割到你的身上,你是不會知道痛的啊


兩次中日戰爭發起者都是日本國,都是用戰爭轉移國內矛盾,但是設定的戰爭目標不同,即使體量懸殊,採取的方法不同。
第一次戰爭(我們稱為甲午戰爭)是通過入侵一個看起來體量很大的國家(戰前其實不是很清楚清朝里子是不是很強)的朝貢國,繼而挑動清朝參戰。軍國主義對結果是盲目自信的。所以他們眼裡的結果只有:
1、清國坐視朝鮮被佔領。
2、打敗了朝鮮,但是吃不下清國。
3、清國被打敗。
無論結果如何,目標都是一樣的,日本能獲得巨大的國際威望,能羞辱清國,而清國則相反,從而日本能在巨大的中國獲得影響力,能成為列強分一杯羹。
這樣,只需要向清國首都進攻,施壓迫使清國認輸,割地賠款就可以了。而清國已經被欺負過幾次了,首都都被攻陷過,遇到相似的情形,只要自己假裝陣勢很大,欺騙到清國認輸就可以了。清國也感覺可以割點邊緣的非「龍脈」的自以為的「爛地」,賠款打發日本走。有點地主打發流氓的感覺。這時民眾不具有影響君主決策的能力,抗戰可能是零星的。

第二次戰爭(我們稱為抗日戰爭),日本先是陸續蠶食了東北、華北,到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戰爭。
(插句沒根據的瞎猜,我感覺盧溝橋事變可能日本方面也是想像九一八事變一樣,中國政府自己吞下,其藉機繼續擴張,但沒想到爆發了全面抵抗,然後頭腦發熱的大本營就全面進攻了。)
這一次的目標是奪取全中國或者迫使中國政府投降。此時大部分民眾已經覺醒,任何議和派、投降派都是漢奸、賣國賊。日本方面戰爭目標沒達到,中國方面堅決抵抗,誰也不會主動停戰。只有入侵一方再也無法支撐戰爭、主動投降才能結束。

簡單比喻,流氓來你家,要錢和門板,可能覺得給了打發算了,可是要奪你房產證和地契,就只能看誰先死了。


首先甲午戰爭分成陸戰海戰兩部分。黃海海戰並沒有輸,只是平手。我們沉了四艘,但是日本被重創四艘,那四艘後來也沒法用了,陸戰輸得最慘,最終導致整個戰爭失敗。而癥結是黨爭再加中央政府對地方勢力做大的不信任。當時中國可戰之兵只有按照歐洲操典練的新軍,也就兩萬人。並且裝備還不能完全自製,很多設備還在路上。淮軍軍紀極差,只是裝備新式武器的治安軍而已,根本不堪一用。這些李鴻章是知道的,他的想法是利用外交恫嚇拖日本一年,當時弟子袁世凱在朝鮮一直耍的日本團團轉,只要中央策應一下是完全有可能拖住日本的,然後就可以動手了。結果以帝師翁同龢為首的清淡派明知國力如此,為了打擊政治對手力主出兵。而慈禧從東北亞尤其是龍興之地安危,以及對李鴻章實力的忌憚批准了出兵。而後戰局正如李鴻章所料,而翁同龢這時候又跳出來參李鴻章治軍無能之罪,但是他不想想新軍和水師為什麼裝備更新極端緩慢,完全是他主管的戶部不批錢,最後鍋還讓慈禧背了。於是中央政府不能將新軍這個最後血本也搭進去,只能求和止損。


反對所有說因為清政府是外來民族殖民政權所以不敢持續抗戰的答案。

原因很簡單,因為「戰敗-求和」才是那個時代戰爭的主要形態,全面動員一直到一戰才初步成形,二戰才成熟。

甲午戰爭二十多年前的普法戰爭,色當戰役後,普魯士就沒在遇到過像樣的抵抗,幾個月後法國新政府求和;甲午戰爭十年後的日俄戰爭,對馬海戰失敗後,雖然日本也沒有佔領俄國核心土地,沙俄也還是求和了事;早一百年的獨立戰爭,在中國人看來是勢不兩立的分裂戰爭,最終的結果也是事實上的「和談」了事。

那個時代能看的的持續戰爭只有布爾戰爭和阿富汗-英國戰爭,其獨特之處在於,布爾和阿富汗都缺乏一個實質性的中央集權政府,戰爭更像低等生物的非條件反射,而非高等生物經大腦(中央政府)籌劃的有組織的武裝行為。

有中央政府,自然要權衡利弊;沒有中央政府,那就要不死不休了。

中央政府的性質部分決定利弊的定義,但不影響「戰敗-求和」的戰爭形態。清朝的「外來統治集團」會求和,沙俄「反動封建統治集團」會求和,法國和英國的「資產階級政府」也會求和。


很多人認為日本是僥倖獲勝,所以認為清朝只要再堅持堅持,就能拖垮日本,更有宣傳要是某顆炸彈裡面不是沙子,而是炸藥,就改變歷史軌跡了。
推薦宗澤亞的《清日戰爭》對甲午戰爭寫的很到位。
海戰,的確是兩方實力最接近的,但是日本聯合艦隊也優於北洋水師。且交戰結果是:日本艦被彈134發,戰死150人,死傷合計298人,清國艦被彈754發,戰死715人,死傷837人。
經遠、致遠、超勇三艦被擊沉,揚威、廣甲自爆沉沒,定遠、鎮遠、來遠、靖遠、濟遠、平遠、廣丙重輕傷。而日本松島、比叡、赤城、西京丸被重創,其他艦不同程度受創,最主要的是清軍艦受傷後不能及時修復,無修復配件,主力戰艦隻有3艦可用。而日本艦未沉一艘,經5日修理便恢復了戰鬥力。
彼時,北洋水師已無一戰之力,只有憑藉陸上炮台互為掩護,及至威海衛失守,日軍陸上、海上同時發動進攻,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清日戰爭總決算
清國:傷亡35000人,俘虜1790人,武器損失:軍艦被擊沉9艘(含自爆),被俘14艘。
日本:死亡13488人(戰死及傷死1132人、病死12356人、事故死及不明死177人)。
其實,日本已經加速部署直隸決戰,調動全國軍力出征清國,但4月18日已經和談結束,日軍蓄謀已久的直隸決戰不得不全面停止。而為了直隸決戰,日軍投入巨大,整個大本營中樞及海陸作戰部隊全面渡海。
至於說的過幾年再戰,其實此時日軍已經在研製「下瀨爆葯」接近成功,沒能趕上對清戰爭,如果日海軍裝備了「下瀨爆葯」,那北洋艦隊損失將無法估量,在1904年日俄戰爭中,「下瀨爆葯」投入實戰,毀滅俄國波羅的海艦隊。
再說陸戰,雙方傷亡比例接近1:100,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陣地包括炮台,難有堅持幾個小時的,不想再描述。清軍長途跋涉到達前線,一交鋒即潰敗,潰敗了清軍又洗劫民眾逃竄。而日軍軍紀嚴明,維護了治安。況且對於老百姓來說,滿人、日本人都是一樣,沒什麼區別,所以也沒有群眾抵抗日軍,對於老百姓來說,戰敗的清軍不是脫掉軍服混入老百姓中,嫁禍於百姓,就是洗劫財產逃跑,比日軍可惡的多了。


日本本來計劃想在直隸平原和清軍決戰的。。其實我覺得真的這樣,清朝面臨生死抉擇,就會全力一戰,日本人也許未必可以贏。。畢竟戰爭考驗的主要是後勤能力,這點日本人很差很差。。從太平洋戰爭中,日本很多島嶼餓死的人比戰死的人多就知道了。。
不過日本明治維新中湧現了一批極為卓越的領導人,知道什麼時候停戰,知道什麼時候談判可以獲得最大的利益。。而相對而言清朝統治者的表現只能表明,他們已經不適合出現在世界舞台上了。。
同樣,日俄戰爭也是這樣。。日軍其實沒有傳說中的大勝利。。實際上日本戰損比遠遠高於俄軍,日本沒有要賠款就簽了合約,其實早就打不下去了。。不過日本有個變態特工在俄國搞革命,搞得沙皇也打不下去了。。
說一句題外話,歷史常在,天才不常在。。日本帝國後來為什麼失敗,我覺得這種有遠見的領導人缺乏是一個主要原因。。導致國家被軍隊裹挾,昭和參謀就是那麼一群人,不停的讓戰車滾滾向前,挑戰美國,走向滅亡之路。。如果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見好就收。。沒準大家現在都說日語呢。。


其實甲午戰爭中海戰打得比陸戰好,臨陣退縮的,除了老方,其他不多。北洋水師是李鴻章的嫡系,待遇也好,引進的國外訓練體系,老底子是有的。儘管北洋水師內部存在各種問題,各艦管帶基本都堅持到了最後一刻。丁汝昌雖說是陸軍將領,但抵抗意志堅定,戰後受了處分,棺材不得入葬,其實冤之。劉步蟾,林永升,也是敢打敢拼的將領。最後兵敗劉公島,實為援軍不至,孤軍難支,非戰之罪。

至於陸戰,差得就太遠了。在朝鮮的清軍統帥葉志超,也是淮軍老將,外號葉大獃子,也曾是悍不畏死之輩,不過自太平天國之後,淮軍的太平日子過得長了,陸軍將領養尊處優,已不復當年之勇。老葉這次還未與日軍接戰就後撤狂奔數百里,直至中國境內。當然了,像左寶貴部,聶士成部,宋慶部,戰鬥力較強,但統帥都跑了,也是獨力難支。

日軍奪取制海權,在東北登陸之後,淮軍缺乏近代戰術訓練的弊端就充分顯現出來了,往往是日軍一迂迴,便全線潰退。打到後來,大連,旅順,劉公島等戰略要地相繼失陷,清軍也已無可用的援軍,再打下去也支持不住。

實際上,甲午戰爭的失敗,敗在士氣,敗在軍紀,實質上是一個農業國與一個剛剛完成近代化的國家之間的戰爭。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還是以這句話來結尾吧:自1840年以來為了爭取中華民族獨立與解放而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馬關條約不是不平等條約,自馬關開始,中國基本擺脫了落後挨打的局面,儒學成為了國家主體,中國人形成了國家概念,民族概念,製造業開始回歸亞洲。
我們現在為了吸引日資投資中國,一樣也是稅收優惠政府補貼,當年唯一的不同是我們打輸了用戰爭賠款乾的。


顯而易見的答案,寫什麼長篇大論呢?

部族政權都是好話,實際就是殖民政權,只要保證自己權力,出賣殖民地的利益是必然選項。

我大清說得好:保大清不保中國。都說的這麼清楚了,還要怎樣?我大清做得好:死到臨頭還要皇族內閣,都做到這樣了,還要怎樣?


日本的目的是啥?是來滅了大清嗎?不是,這是強盜性質的侵略。歷來中原王朝面對同類型的異族威脅,就是打不過就講和,甚至和親。


那現在戰線從朝鮮打到東北,海軍從亞洲第一打到全軍覆沒,既然打不過,只好慫了,反正不是沒慫過,也不是誰都想當崇禎的。

什麼?你說動員全民族抗戰?那是四十年後的事了,六年以後庚子之變,太后皇帝都被打出北京了,東南卻搞起了互保,範圍比今天的江浙滬包郵區還大呢。

不能脫離具體情況要求時人吶。說到底,站在一個政權的角度,它的首要任務是續命。那些其他的價值,有時候對他們來說,聽起來跟何不食肉糜差不多。


1.日本的目標是蠶食清朝,而非滅亡清朝。
2.清朝一直是以征服者自居,中國是可以拋棄的。
3.賠款不觸及到核心階層的利益。
4.清朝的實力有限,戰爭理念落後,不理解經濟政治的重要性,對戰爭的理解程度低。戰術水平差,兵員素質差,在戰場上基本上就是被碾壓。
5.統治不穩,沒有一個穩定的大後方。
所以,假如我是滿清的核心階層,我的選擇也是認輸賠錢,加稅,繼續撈一筆,形勢不對,直接跑路。何苦和日本人拼個你死我活。


割地對清廷來說問題不大,疆域那麼大,不在乎。關鍵是錢,沒錢了是混不下去要會東北種地的。所以清廷真正怕的是曠日持久的打仗,高額的軍費開支,而且還贏不了。甲午的時候為什麼避戰保船,心疼錢呀。近代的戰爭可不是給農民發幾把砍刀就能打的,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啊。
所以最根本原因還是生產力不行,真的打起來自己會先散架。


我寫一段自己的理解吧 朝廷要的不是這個國家 而是通知這個國家 電影辛亥革命中有句話說得好「天下都不是咱們家的了 還要這個國來幹嘛」
當時的清朝除了少量地方武裝能打仗外 中央武裝能打的基本上都在老家瀋陽擋住了日軍路上部隊。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最著急的不是要打贏日本 而是保住統治。一旦全力支持北洋,朝廷錢耗光了,北洋做大後極有可能取而代之。所以朝廷和北洋的關係是既要依靠他 又得防著他。所以朝廷防漢之心遠超防日本,因為當時的日本吞不下中國 但是北洋或者漢人可以幹掉滿人朝廷。太后害怕李鴻章取而代之,八旗害怕大權旁落。所以京畿附近滿人軍隊皆不願折損自己的實力去救漢軍,反而從貴州調集軍隊。貴州軍隊走到一半又不走了,也是出於這個目的。只不過到最後誰也沒想到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至此最後忠於大清現代軍隊也完蛋了。朝廷徹底成為了外國的代理人

簡單花了一個圖 你會發現當時的格局非常的複雜 打擊都是在互相牽制著彼此 一旦平衡打破 實力最強的人自然會獲得更多的利益達到新的平衡


看看太平天國就知道了,滿清對於外敵根本不在乎,他更防備漢人。以甲午戰爭的科技差距來說,日本完全沒有能力侵略中國,但是滿清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不被漢人推翻,寧可跟外敵苟合。


因為要整垮李鴻章。

1,北洋大臣、直隸總督、北洋艦隊、淮軍,就坐鎮京畿附近,
2,而滿清又不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大明,也不是「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大漢,
3,實力不在而名分不正,而漢人軍隊環繞京師,
4,就算李鴻章不願意做隋文帝,還可能做周文王呢?

好了,「北洋一隅之地,搏日本全國之師」,北洋舊軍被日本打垮,李鴻章被貶到兩廣,卧榻之側的威脅就消失了。

可維持大清的武裝也消失了,還得建北洋新軍,還得用漢人的人才,然後用了袁世凱。


袁世凱的威望,在當時那是遠不能和李鴻章相比的,可威望會漲的,而老太后會死的。


戊戌時,維新派就想拉攏袁世凱了,不過才三年時間罷了。

又十年,等到載灃攝政後,發現自己壓不住袁世凱了。嗯,慰亭啊,你這麼大年紀了,腿腳又不好……想當年你剛小站練兵時,那個年輕啊,意氣風發……反正國家暫時無事,先回老家養養病吧,等有事了還得靠你來挑大樑……

然後……國家有事了……可袁公的腿腳還沒養好呢,畢竟五十多歲的人了,袁公祖上幾輩據說都不過六十……最終,袁公還是抱病出山了,然後清廷沒有然後了。


推薦閱讀:

美國為什麼不嘗試統一世界?
在中印戰爭的時候,為什麼巴基斯坦沒有乘機出兵解決克什米爾問題?
如何評價巴基斯坦媒體宣稱中國軍隊殺死158名印度士兵?
「大國崛起」總離不開戰爭的助產,歷史上有哪些實例?
納粹德國和日本是完全輸在國力上嗎?

TAG:歷史 | 戰爭 | 清朝 | 中國 | 不平等條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