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覺得某樣東西很美?這種審美的感覺來自哪兒?


我在《天生的審美家》中提及過一些審美的神經機制。審美可能是進化的一種結果,根植於我們的大腦系統。原文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03

是左還是右?
現在基本公認的是,右半球在情緒識別方面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人們對於呈現於右視野的物體圖片的辨別比對於呈現於左視野的物體的圖片辨別更快,而左視野對辨別情緒性的臉部圖片則具有優勢。巧合的是,在西方美術史上,畫家們早已經在無意中大量運用了這一原理。在Goya的著名油畫《The Execution of the Rebels on 3rd May 1808(槍決起義者,1908年5月3日)》中, 作者描繪了西班牙起義者遭到拿破崙鎮壓後被槍決的場景。畫面左側的起義者面對畫面右側士兵的槍口毫無畏懼,振臂高呼。他全身被畫面中心正方形燈箱投射出的 燈光照亮,露出一張飽經風霜的面孔,和一種堅定不移的神情。畫面左下角則描繪了一具已經被槍決的起義者倒在血泊之中的屍體。整幅畫面營造了一種臨刑前的緊 張氣氛,而畫家利用燈光和起義者的表情著重渲染了畫面左側的繪製中心。

印象派作品何以動人心魄?
我們都知道,印象派畫家善於在他們的作品中使用很少的細節,更多的採取大片的色彩塗抹和模糊的線條。但他們的作品往往能夠引起一種奇妙的寧靜感和一種動人心弦的感情色彩。近來的認知神經科學研究對視覺和情緒加工過程的研究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種可能的解釋。。Vuilleumier在2002年對於這兩種類型的面孔表情圖像進行了考察,發現那些低空間頻率的圖像首先並沒有引起視覺皮層相應腦區的活動,而更早的引起被試杏仁核的激活。劍橋大學的神經科學家Cavanagh認為,印象派的作品可能由於其模糊的線條,使其具有低空間頻率的優勢性:它首先激活的不是視覺皮層的圖形識別區域,而是杏仁核這個情緒中心。這使得印象派繪畫作品中那些非現實主義的描繪手法和顏色的混合加強了對我們大腦中情緒機制的直接喚起,使人們在觀看這些藝術作品時,即便沒有得到一個清晰的客體輪廓圖像,卻首先被激發出一種特別舒適寧謐的感覺。

美來自於主觀臆斷還是客觀標準?

這項研究是由義大利的幾位心理學家和藝術家共同完成的。他們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來考察這個那些對於藝術批評並不熟悉的普通參觀者對與古典主義和文藝復興時期幾座雕塑名作的反應。 他們要求這些被試對於藝術家的原始作品和改變比例後的雕像進行三種形式的判斷:被動的觀察,審美判斷和比例判斷。實驗的結果顯示,被試對於原始圖像的反 應,和篡改了比例的雕像相比,在右側腦島,側枕回,前葉楔和前額葉等區域存在更加強烈的激活。更加有趣的是,當被試對雕像進行整體的審美判斷時,被被試判 斷為美的那些圖像更多的激活了被試大腦的右側杏仁核。據此,科學家們推測,人類對於美的判斷可能基於兩種獨立的機制:一種相對客觀的審美機制存在於皮層神經元和腦島的聯合激活,它和人們公認的「黃金分割比例」相一致。另一種機制則來自於被試自身的主觀判斷,這些涉及自身情緒經驗的審美經驗引起大腦杏仁核激活。

鏡像神經元與繪畫作品的感染力
在很多藝術作品中,觀者不僅為藝術家高超的繪畫技藝所折服,甚至也常常會產生與畫面中主人公類似的情緒體驗,或伴隨著畫面中凝固的動態畫面也不由自主地開始隨之舞動起來。17世紀的著名畫家,Nicolas Poussin就非常善於運用這種技術。在他的筆下,處於畫面中心的事物栩栩如生,肢體動作豐富,體現著人物充沛的內心情感。為了營造出這種動感的效果,Poussin常常採取改變了圖像軸心、重心和身體部位的分布的方式。1980年,Giacomo Rizzolatti和其同事發現了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的存在。這種神經元的神奇之處在於,在猴子觀察他人動作,以及自己做相同動作時,都出現同樣的神經發放模式。神經科學家Freeberg認為,當我們觀看Poussin的作品時,或許那就是畫面中人物的動作激活了我們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使得我們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這些動作,卻也能夠體會到相同的動感,從而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畫面中人物的情緒反應。


感謝邀請。

人為什麼能感覺到美?美來自於何方?這個答案可以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看。美的事物具有強繁殖力的特徵,比如女人的美,為什麼大胸大屁股就是美?因為代表了強大的生殖功能,所以有吸引力。為什麼有的衣服很美?因為這些衣服的款式可以突出優秀的繁殖能力。

為什麼有的杯子,衣櫃,手機,建築,雜誌封面看起來很美?可能是因為人們在觀看這些美的事物的時候,消耗的認知資源較少,因此給人以和諧的感覺,人把這種簡易的和諧認作是美的體現。

一家之見,參考斟酌。


你是孩子,會喜歡糖,因為身體需要,大了就不喜歡了
你是男人,會喜歡妞,因為生理需要,閹了就不喜歡了
你是樹,會喜歡陽光和雨水
你是羊,會喜歡青草;你是虎狼,會喜歡血腥的鮮肉
你研究了數學,就會以某些數學形式為美,沒有這些形式你解決不了問題;你搞了政治,就會為權謀運動而狂熱,不狂熱就會被搞死搞殘搞到位
你想要施暴,就成了S;你樂於受虐,於是做了M。不是搞死搞殘搞到位,就是被搞死搞殘搞到位
搞膩了,才會落入虛空,走了很長的路,才會覺得坐下休息更美好

這和屁股決定腦袋同理,每個屁股的形狀差異決定了哪把椅子更適合你坐
我們可以說屁股有天然的形狀,所以美都是本能的;同時只要一直活下去,屁股總會繼續生長發育,而我們的美學也會衍生擴展,於是本能的美又都是動態的後天的。屁股生長的歷史就是美學史


美的事物有時也不成為享受,反倒是一種逼仄與震懾。凜然分明地在說:此處與彼處不同。你置身的所在與不得置身之所在分明不同,此處與彼處的鴻溝永遠無法跨越。於是美的鋒芒凜然,生命逼仄,如芒在背。和美麗的事物對峙,像是和深淵對峙。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起了一幅油畫:
《最高法院與名妓的身體》格羅姆 1861年

*弗里內是公元前4世紀希臘的一位名妓,她因瀆神被控死罪,面對最高法院的終審,雄辯家希培里德斯當眾扯下她的長袍作為辯護,她秀美的胴體使民眾折服,於是一致將她判為無罪。*

而前面有知友分析道:「美的事物具有強繁殖力的特徵,代表了強大的生殖功能。」如此理性的關於美的理解,讓我產生衝動寫下了這個答案。

美是本能,美是人性。
李澤厚在他的著作《美的歷程》中談到:

人性不應是先驗主宰的神性,也不能是官能滿足的獸性,它是感性中有理性,個體中有社會,知覺情感中有想像和理解。
而美就是感性與理性,形式與內容,真與善,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與人性一樣,是人類歷史的偉大成果。

那些留芳至今的詩歌、書法、散文、雕塑、繪畫、工藝品,你看到了它們,你覺得很美。是因為這些東西「傳留和感染著人們的思想、情感、觀念、意緒,經常使人一唱三嘆,流連不已」,是因為當你看到了,你知道這很美。

美是想像力。
粗狂的原始圖騰,婉約的江南湖光,冷厲的金屬光澤,慘烈的戰場廝殺,空靈的幽谷清唱,憂傷的離別情懷,遼遠的大漠孤煙,甚至人體的線條、岩石的輪廓、梧桐的倒影,只要你感受到了,這些都是美。

生活中不缺乏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所以美是人性,但不是人人都有審美,所幸只要願意,我們都能夠獲得,因為美在我們的基因里。

美是缺陷。
我們是人,所以我們不完美,而不完美卻給了我們動力讓我們進步。
美是感性,科學是理性,他們共同組成我們的人性,缺少任何一樣我們的人性都不完整,社會的發展會迅速崩塌。
從斷臂的維納斯,到被咬了一口的蘋果,我們深深迷戀於不完美,或許就是因為我們本身的不完美。
審美一直存在於我們心底,我們只需要激活它。藝術家不比普通人更加聰明,他們只是願意沉下心來觀察這個世界,幫助我們發現美的所在,然後引領我們走向它。

美是我們的日常,是我們的生活,是我們所存在的這個世界。
不論是日出還是日落,人造還是自然,動物或者我們本身。美是存在於我們心中的一根弦,只需要撥動它。

日出時的田野 Enclosed Field with Rising Sun-梵高

羅恩河星光燦爛的夜空 S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梵高

擲鐵餅者

LUMAS

電影《焦糖》劇照

行行重行行,與君相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匆復道,努力加餐飯。……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

《行行重行行》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使至塞上》-王維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著幾段空隙,像是特為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丰姿,便在煙霧裡也辨得出。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裡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採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荷塘月色》-朱自清

草坪的一角,栽了一棵小小的杜鵑花,正在開著,花朵兒粉紅里略帶些黃,是鮮亮的蝦子紅。牆裡的春天,不過是虛應個景兒,誰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牆裡的春延燒到牆外去,滿山轟轟烈烈開著野杜鵑,那灼灼的紅色,一路摧枯拉朽燒下山坡子去了。杜鵑花外面,就是那濃藍的海,海里泊著白色的大船。

《沉香屑——第一爐香》 -張愛玲

這是一個可以用500萬文字的書來詳細闡述、舉證的問題,但是當我們將生活中關於美的細節直接放在面前,當我們駐足了、思考了、感動了、覺得美了,答案卻又呼之欲出了。就可以幫助作者省去這500萬字了。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好東西看得多了,自然鑒別能力強了!
被美的東西熏陶得多了,自然有審美能力了!


朱光潛先生在《談美》小冊子上這樣說,審美的過程就是外物本身的特質加上我們自己投射出去的情感。比如說,你覺得一棵古松很美,它遒勁有力,那是由於古松喚起的你把自己內心這種挺拔剛建的感覺投射到古松身上,而產生的美感。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有人感覺遲鈍,經驗和想像力匱乏無法喚起,自然沒法有審美的體驗。所以,心靈麻木的人,去再遠的地方旅行又有什麼用呢?就是這個道理。相反,如果一個人心靈高貴而敏感,那麼再普通平凡的事情,他也能發現出美來。~~O(∩_∩)O~~


個人意見,歡迎討論。

我贊同進化心理學的觀點。美的本源是其評價的對象對於我們有生存繁殖上的意義,包括繁殖養育後代能力的外在表現比如乳房,以及保護自己的能力比如強健的肌肉等等。

當然,生活中我們覺得美的很多東西都與生存本身沒有關係,這種情況下能感覺到美,主要是通過環境的影響。簡單來說,就像是愛屋及烏的道理,喜歡一個東西, 我們也經常會喜歡與其相似的東西。這種相似包括外形,顏色,質地等等方面。同時,我們也有討厭的東西,而與之相似的東西我們也很有可能會討厭。生活中這樣的過程在不斷地重複,導致我們看到不同東西是會產生美醜等不同的感受,也使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審美觀。

具體到實際情況,就要看提問者的感觸是從哪裡來的了。


咱們不掉書袋,就事論事吧:

1)人為什麼會覺得某樣東西很美?

首先題主提出這個問題,我自動理解為題主已經釐清 「真、善、美」 三者的區別。如果題主怒答:YES。那麼閑話休敘,這個問題將從三方面進行解答:

a&>審美主體(人)
先要多嘴兩句,這裡的「人」不是指泛泛的一切人,而是指在具體審美現象中的人。為什麼我們經常會說「趣味無爭辯」,因為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有不同的審美愛好,所以不把題主問題中的這個「人」限定在具體的審美現象中,就無法弄清楚題主所說審美現象產生的原因。
好的,入題。眾所周知,人感受美的能力,表現在兩個方面:人的生理能力和人的審美心理。
人的生理能力,指的是感官知覺,比如視覺能力和聽覺能力。在這個點上人與人之間差別不大,不出意外,自己有的別人也有,所以我們在這裡不做討論。我們要說的是審美心理。
審美心理,運用神經生理學的話說,就是一種條件反射。它的形成有先天遺傳,也有後天因素。其要麼是事物的樣子替代了事物的功利作用,引起原本由事物功利作用引起快感;要麼是神經系統先天或後天形成的對一定事物形式的需求。
也就是說,你覺得這個事物美,是因為這個事物的形式符合了你的審美心理。

b&>審美對象(某樣事物)
這裡的審美對象依舊是指參與審美現象,審美主體所欣賞的對象。離開具體的審美現象,不存在孤立的、絕對的、永恆不變的審美對象。
審美對象我們姑且可以分為顯功利和隱功利兩類。
顯功利審美對象的前身都是功利物,因其功利作用引起人的快感;在長期的欣賞過程中,事物的樣子在人大腦皮質上的視覺區和快感區之間建立新的直接的穩定的聯繫;當這種新的聯繫通道建立以後人看到事物的樣子便會產生原本由功利作用引起的快感。這個過程標誌著欣賞活動由功利欣賞上升到審美欣賞,由此產生的快感也就成了美感。
隱功利審美對象之所以引起人的美感,則是因為在人的生理——心理結構中,存在大量以事物形式為滿足條件的潛意識需求,它的出現滿足了人體的這種特殊需求。這種特殊需求的滿足像其他需求得到滿足一樣,引起人的快感,但又因為它是潛意識,所以人通常不知道快感產生的原因。

c&>美感(覺得很美)
可能是個題外話,這裡主要是區別一下美感和快感,也就是題主自己拿去確定一下,題主覺得這個事物是美,感受真的是「美」,不是其他……
舉個例子,再過幾個小時就過平安夜了,題主周圍一定會出現海量的情侶和海量的蘋果……扯遠了,我們僅僅因為觀賞蘋果的形狀而愉悅,和在觀看過程中想到蘋果的好吃而愉悅是大大不一樣的。前者屬於美感,後者屬於快感。
美感由快感發展而來,是快感的特殊表現形式,即以形式引起的快感。

2)這種審美的感覺來自哪兒?

從生理角度講,人的神經系統只存在一種快感反應機制,美感和快感屬於同一神經活動方式。
如前所說,審美心理的意識活動是在大腦新皮層進行,不過根據近來神經生理學研究,大腦新皮層主要是後天形成的神經聯繫,而我們所說的快感,顯然是一種基本先天性的生理功能。有學者推測快感功能位於丘腦,但並沒有說服性的證明,所以至今學界的觀點依舊是認為快感區位於大腦皮層。但快感功能區究竟具體位於大腦哪個部位,還尚不可知的(至少我不知-_-||),如果題主有證明了請一定記得@我。

END


以下是方舟子的科普文章《人之初,愛美善》:

  新生兒的視力還沒有發育好,他們是近視,只能看清楚大約30厘米遠的物體——這是哺乳時嬰兒的眼睛與母親的臉的距離。他們也是色盲,不能很好地分辨顏色,對黑白對比強烈的圖像更敏感。但是他們卻對美醜很有眼力,能夠分辨美麗或醜陋的臉龐,並對美麗的臉龐更感興趣。

  在一項研究中,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選擇了一系列女人頭像的照片,讓成年人根據這些頭像的美醜程度打1~5分,然後把得分最高和最低的照片一對一對地編成一組,每組照片除了美醜程度不同,其他方面(例如亮度、對比度)都相似。再把它們拿給出生1~7天的新生兒看。一個研究者拿著兩張照片放在距離新生兒眼睛大約30厘米的地方,另一個研究者在旁邊觀察。結果發現,幾乎所有新生兒都花更多的時間去看美女頭像照片。

  從科學的角度看,美麗並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它意味著「普通」:如果把幾百個人的臉混合在一起,將會出現一張非常美麗的臉。所以一張美麗的臉其實是一張最典型的臉,而新生兒對美臉感興趣,實際上就是在辨認典型的人臉,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本能,讓他們一出生就能認識同類。不過,讓父母感到欣慰的是,嬰兒還是覺得撫養他們的父母的臉最有吸引力,不管是美是丑。而且隨著嬰兒長大,他們會逐漸意識到人不可全靠相貌。

  不過,我們天生對美貌的喜愛很難克服。例如,我們會下意識地覺得那些長得漂亮的人更可靠,老師會不知不覺地更關照漂亮學生,醫生會對漂亮病人更重視、更有耐心。這很不公平,不過進化才不管公不公平。這種相貌導致的不平等甚至從一出生就開始了:護士會更照顧那些長得漂亮的新生兒,更喜歡撫摸他們、和他們說話。

  嬰兒不僅天生喜歡美人,而且似乎還天生喜歡好人。最近的一項研究得出了這個出乎意料的結論。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讓出生6~10個月的嬰兒看木偶表演:一個木偶(貼一對大眼睛表示是人)在爬斜坡,爬了兩次都沒爬上,第三次時,來了一個「好人」木偶,把它推上了坡;或者來了個「壞人」木偶,把它推下了坡。表演結束後,把木偶放到嬰兒跟前讓他們挑選,幾乎所有的嬰兒都選了「好人」木偶。但是如果把爬坡木偶的大眼睛去掉,讓它不再代表人,而只是一個普通物體,然後重複實驗,嬰兒則不再偏愛「好人」木偶,說明嬰兒看重的是「好人」對別人的幫助。

  在表演完爬坡之後,研究人員還演了一出續集:讓爬坡者分別向「好人」或「壞人」走過去,呆在一起。嬰兒對爬坡者與「壞人」的相聚表現出了更大的興趣,盯著看的時間更長。顯然,他們認為去和對自己使壞的「壞人」交往是一件比較奇怪的事,對這種舉動感到好奇,而去和「好人」交往則是理所當然的,不值得特別關注。

  那麼嬰兒的這種表現,是因為喜歡「好人」,還是因為討厭「壞人」呢?實驗表明兩種因素都有。把「好人」木偶和走了相同路徑但是不與爬坡者接觸的「中立」木偶拿給嬰兒挑選,他們會選「好人」木偶,但是如果供挑選的是「壞人」木偶和「中立」木偶,他們則會選擇「中立」木偶。

  人們向來以為是後天培養的某些人類情感,例如對美醜、善惡的辨別,看來在一定程度上是天生的,不到一歲的小孩就已經具備了。這個時候的小孩甚至還沒有自我意識。人類是在出生後18~24個月時才有自我意識的。

  嬰兒的大腦並不是一張白紙,長期的進化已經為他們預備了一套認知模式,讓他們一出生就能開始使用,從而更快地適應社會環境。嬰兒的心靈要比我們以為的敏感得多。教訓是:如果你想讓小孩喜歡你,光對他一個人好還不夠,還要對別人也好,而且不能對別人不好,要讓他知道你是「好人」不是「壞人」。

以下是方舟子的科普文章《男人愛貌,女人愛財》:

在許多國家,越來越盛行為徵婚者提供「快速約會」服務。這通常是在某家婚戀公司的組織下,大約20名徵婚男子與相同數量的徵婚女子聚會,每個人都輪流與每個異性交談3~7分鐘,交談後在卡片上寫下是否願意與之再次見面。如果雙方都有意,婚戀公司再提供對方的聯繫方式。在外人看來這種方式似乎顯得很倉促,但是研究一再表明,人們通過短時間的接觸就能對人形成很準確的判斷,即使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交談,也已足以對對方的外表、性格、智力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

顯然,這是研究人類如何擇偶的一個很好的材料。研究人員讓參加快速約會的人事先填寫問卷,詢問他們對自己的外表(相貌、身體健康狀況)、地位(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和家庭義務(是否願意要小孩、撫養質量)等幾方面進行評價,然後表明自己想要什麼樣的配偶。結果表明,不論男女,他們想要的配偶的各個方面一般來說都與他們對自己的評價相當(例如,覺得自己相貌平平的,也想要一個相貌平平的配偶)。


或者說,「門當戶對」是一般人心目中理想的婚姻狀況。進化生物學把這稱為「相似-吸引」假說。


但是研究人員也發現,雖然人們心目中這麼想,實際做出選擇時,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男性和女性不知不覺地表現出了非常不同的傾向。不管是什麼樣的男性,他們都非常看重女性的外表,而不太在乎女性的其他方面。女性也主要是根據自己對自己的外表的評價,而對男性的外表、地位和家庭義務各個方面做出綜合的衡量。例如,如果女性覺得自己長得漂亮、身材好,那麼就會想找一個各方面都不錯的配偶。而且,在擇偶時,女性要比男性挑剔得多。在一次「快速約會」之後,男性平均來說願意和其中一半的女性再次見面,而女性只願意和其中三分之一的男性再見面。


這符合進化生物學的「潛能-吸引」假說。按照這個假說,動物的擇偶實際上是在為繁殖後代、傳播自己的基因進行投資,所以要找最有潛力的合作夥伴。但是雄性和雌性在生殖方面的投資狀況不同,對合作夥伴的要求也就不同。對大多數哺乳動物來說,雄性的投資、負擔比較小,主要就是貢獻出了基因,受精之後其使命差不多就完成了。因此他對雌性不會很挑剔,最關心的是雌性是否有生育能力、是否能生下有良好基因的後代。女性吸引男性的那些外表特徵,其實都是有生育能力、有好基因的標誌。


但是雌性則不然,她的生殖投資要大多得。在受精之後,她還得忍受長時間懷孕的不便,還要承擔撫養後代的主要責任。因此,她要比雄性挑剔得多,不光要看雄性是否有生育能力和好基因,還要看他是否有豐富的資源和強烈的意願為她及其子女提供優厚的生活條件。後者可能是更重要的。


這一點,早在1871年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與性選擇》一書中就已經提出了,可以歸納為「挑剔的雌性、競爭的雄性」原則。我們人類其實也和大多數哺乳動物一樣遵循著這條擇偶原則,即使我們沒有意識到、乃至有意否認這一點,但是已寫入基因的本能仍然在悄悄地影響著我們的選擇。


也許這跟問題「為什麼會覺得某樣東西很美「不是很相關,因為我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反應是這個故事

1963年12月,日落時分,非洲雨林的落日景象非常壯麗。一隻黑猩猩單手抱著他的點心——一個木瓜,邊走邊看這幅景象。結果,黑猩猩放下了木瓜,整整十五分鐘內,他好像被不斷變換色彩的華麗晚霞給下了魔咒,完全無法動彈。夕陽西下後,他默默地回到了灌木叢中,把木瓜遺忘在了原地。

所以我覺得,審美最初的最初是來自於對大自然的敬畏。

故事選自《我的靈魂遇見動物》


品味決定「審美」,內涵決定品味。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套美的標準。

1.美,是潮流時尚

自古以來,我們的審美就隨著潮流起起落落,並受到重要人物的影響。


法國從18世紀開始,就是美容美髮的流行聖地,而這一盛名得歸功於路易十六的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奢侈時期」的護膚美妝達人。


瑪麗王后常用牛奶洗臉,用新鮮的水果、花瓣作為沐浴露,喜歡戴五顏六色的假髮,甚至研發了以澱粉為原料的新型香粉,解決了當時礦產類原料香粉含鉛量較高的問題,民間很受歡迎。


2007年的好萊塢電影《絕代艷后》就是講述了這位奧地利最美的公主短暫的一生的故事,這部片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服裝設計獎。

在我們的文明歷史中,這樣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采蘭雜誌》有這樣一段記載:「甄后既入魏宮,宮庭有一綠蛇,口中恆吐赤珠,若梧子大,不傷人,人慾害之。則不見矣。每日後梳妝,則盤結一髻形於後前,後異之,因效而為髻,巧奪天工,故後髻每日不同,號為靈蛇髻,宮人擬之,十不得一二也。」這種髮型後來在民間流轉極廣,很多史書中的女子描寫都有類似髮髻的描述。

這種流行趨勢對大眾審美的影響延續至今,我們隨處可見的潮流雜誌、美妝視頻、時尚博主,都是推動審美潮流的弄潮兒,她們似乎有種預知潮流的能力,讓我們死心塌地的跟著她們買買買。


我就曾經因為看了一期「買買買教主黎貝卡」的飛行員夾克推送去買了這種以前從來不會買的單品,結果後來真的火了,不少人問起在哪兒買的,極大的滿足了虛榮心。

2.美,是社會產物

說到虛榮心,就不得不說美的社會性。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不自覺的受到社會認同感的影響,按照社會承認的標準來刻意打扮自己,因為特立獨行的風險是極高的,需要承受較大的社會壓力,西方歷史上,也有用蒼白的膚色、精緻的妝容、雍容華貴的服飾來彰顯地位的記錄。


比如,大家普遍會公認高雅藝術是美,但流行音樂等通俗藝術也是美的嗎?從黑人群體中發展出來的rap等說唱音樂也可以稱之為藝術嗎?


現代美學對於這些話題的辯論從未停止過。實用主義美學家、哲學家舒斯特曼就認為如果用歷史的眼光來看,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之間並沒有嚴格界限。

比如伊麗莎白時代的戲劇在當時只是作為通俗娛樂存在,而現在卻成為了高雅藝術的經典,即便是同一時代,莎士比亞在19世紀的美國,既是高級戲劇,也是歌舞雜耍,從杜威的「藝術即經驗」的定義出發,舒斯特曼認為藝術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增進和改善人們的經驗,既然通俗藝術能夠讓人如痴如醉,它就應該成為美學合法的討論話題。


又比如現在流行的雙眼皮模板——平行大歐雙,也是受到「洋氣審美觀」的影響,因為我們經歷了由貧到富的歷史階段,在很長的時間裡,我們都會認為西方代表著富足、美好、上流,而不禁去靠近這樣的社會認知,儘管很多時候這種雙眼皮類型並不符合亞洲人較為扁平的面部五官,因此也會造成很多整容上癮的案例——做了雙眼皮發現其他五官不協調,進而繼續墊鼻子、削下巴、豐胸墊臀,向「混血」靠近。


說到這,想起了一個人,她是標準混血,但卻收到世人不一的評價。

她是梁洛施,論五官輪廓、身材氣質,都是美人行列,不然也不可能有如此跌宕的人生經歷,但很多人心目中依然不會忘記她不富裕的出身、複雜的家庭背景,以及因過早進入娛樂圈而耽誤的求學經歷,飽經非議。


下面這位,假如沒有任何背景描述,你會如何評價她的美?

她就是被稱為中國「最後的名媛」的鄭念(1915年1月28日-2009年11月2日),原名姚念媛,生於北京, 先後就讀於天津南開中學,北平燕京大學,1930年代留學英國,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獲碩士學位。


她坎坷的一生在《上海生死劫》一書中受到世人矚目,而更為驚嘆的是她人到老年依然出眾的氣質。

3.美,是經驗主義

看來,美真的是難以用單一標準描述的事,那這麼說來,美就無章可循了嗎?


不,我們還有經驗。


我們看多了美好的事物,把它們的特徵總結出來,形成經驗,就變成了有章可循的美。


說起唐代美人,我們想到的詞是「丰韻」

說起好萊塢明星,我們可能聯想起」性感「

說起絕色美女,我們可能想到的是她們:

有人說,令人驚艷的美往往是跨性別的,至柔則剛,陰陽合一,這樣的神態是僅有標誌的五官不能比擬的。

臉盲了嗎?


我們對於人們面部的識別其實是複雜的大腦認知過程,我們很難說出一個人美在哪兒,但我們可以區分出美,看到美好事物的畫面會深深地在我們的腦海中飄蕩,不僅引發很多對於美的經驗的總結。

有人說人體是最美的,有著嚴密的黃金比例結構,也有科學家發現,越是接近平均水平、越對稱的臉最美,這些有意思的研究都可以為我們的審美以可參考的經驗。

4.美,是現代科學

因此,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開始對美有了越來越強的改造能力,不管是韓國的整容、日本的化妝,還是中國的美顏,這些技術方法的背後,都離不開對於美的經驗的認知。

專業影視造型化妝的基礎課程便要學習面部骨骼、面部肌肉、色彩原理、攝影燈光、不同性格類型人物特徵、化妝品的成分構成、美術技巧等等等等,從抽象美學落入凡間,成為一門技術學科,變得可學習、可掌握。


3D列印、面部識別、進化心理,在顏值即正義的今天,美變成了一種現代科學,有了整容模板,有了精確的數字衡量。

因此,在我看來,現在我們對美的感知更傾向於實用主義的美學觀點:即擁護高雅,也不排斥通俗,只要能在追求美的過程中身心愉悅,那就是美的良好體驗。


非專業初淺理解,僅供參考。


思考過這個問題很久,我自己的體會是:美來自於秩序的打破和重建


剛剛在路上就在思考這個問題,略有心得,回來剛好發現這個問題,怒答一發。也是一家之言,如有異議歡迎討論。

我認為,一切美的產生,都來自「有序」和「邏輯」。


要想知道美的感覺來自於哪兒,首先要知道什麼是美的,然後找出其共性。
簡單的畫了一個圖:

這是三張圖,每張圖都是由9個點構成,如果按美的等級排序,您如何排?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覺得3&>2&>1,第一張圖的點是無序的;第二張圖以三個點為一列,每列的間距相等,似乎好看了一些;第三張圖則不僅行列對齊,對角線也是對齊的,似乎更完美了不是么?
當然可能有人會有不同的意見,認為圖2更美,或者圖1,但我相信,您心中必然會有一個邏輯支撐您的觀點,這個邏輯在您的眼中是更有序的。
當然生活中的美並不會如這些點陣一樣簡單,人們會體驗到景色的優美,音樂的優美,繪畫的優美,詩歌的優美,散文的優美,甚至樓上一位答主提到的數學上、物理上甚至程序代碼中的優美,這些美來自什麼地方?
答案還是「有序」和「邏輯」。
人們往往會覺得攝影師拍出的照片比真實的景色更美,那是因為攝影師遵循著某種邏輯進行構圖,對自然進行裁剪和過濾,以一種有序的方式呈現給你;一團花在你眼中自然也是美的,但經過插花高手的有序組合則變得更美;文學作品以動人的筆觸向你展現了一個場景或者一個故事,很難想像毫無條理和邏輯的描寫能夠帶給你美的感覺;至於數學、物理或者程序代碼的優美則更直接的體現了有序和邏輯的美,公式證明中嚴密的邏輯,物理的規則,代碼的整潔,模塊結構的劃分,無不是有序和邏輯的體現,自然也能帶給人美的體驗。對於某些東西,人們會普遍認為其是美的,然而在更多的時候,不同的人對於美的認知也並不相同,譬如音樂,未受過系統音樂教育的人所認為最美的音樂,在受過音樂教育的人眼中並不能算最美,譬如今天看到的一個答案哪些話可以惹火音樂家或音樂學習道路上的人? - 知乎用戶的回答,這意味著他們的欣賞水平更高,那麼高來自於什麼?截取該答主的一段評論:

音樂還真不是眾口難調的東西。它是作為一門學科獨立存在的。你如果學過作曲,就知道作曲本身是可以和數學和建築做類比的,這裡面有著複雜的規則和架構需要學習,真不是靈感一來想寫啥寫啥。我就不懂這世界上的人承認文學有優劣之分,承認美術有優劣之分,怎麼就不承認音樂也有優劣之分呢?

所有的規則與架構都來自於有序與邏輯,經過系統的學習,在腦中形成更多更複雜的模式,以至於能看到普通人所看不到的美,即看到更多的有序和邏輯,譬如我之前畫的三張圖,第二張圖只是從一個角度看對齊,第三張圖則從橫豎斜三個角度都是對齊的,所以更美。

本來想放一些圖和電影的例子出來佐證,然而還有活要干先扯到這兒,改日有空再改吧。

————————————————分割————————————————

至於為什麼有序和邏輯會讓人產生美感,我猜是因為生物本身就是在較為無序的自然中由自組織誕生的更有序的實體,人又是生物中最上層最有序的代表,本能中對有序有更強烈的追求吧。

非專業人士隨便扯扯,勿噴,有錯誤歡迎指教。


來自三部分:本能經歷嚮往

一,本能:本能部分是人類審美共性最大的一部分,特性是趨利避害,目的是幫助人類生存與繁殖。對應馬斯洛需求表的底層部分。不光是審美,其它嗅覺味覺等感官也是一樣的目的。例子:為什麼大家覺得皺紋是丑的,因為皺紋是衰老的表現,而衰老必然導致生殖力下降,保護後代的能力也下降。又如不管什麼是人種,大部分生下來就會怕黑,因為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黑暗對人類是致命的(看過《瘋狂原始人》會容易理解)。大部分人會本能的喜歡或接受甜味與酸味,因為它們代表著糖分與果酸(人體所需)。而會厭惡腐爛的氣味,因為腐爛的食物對人體系統弊大於利(吸收到的營養少而可能受到的傷害高)。反例:狗的鼻子大概比人靈敏3w倍,卻不會被便便噁心死,是因為對它來說便便利大於弊:還有它能吸收到的營養,並且從中受到傷害的可能性低。

歸根到底,五感是五個信號接收器,不判斷信號的性質。處理信號的是大腦,大腦來判定一個信號是有利的(美,甜,香等)還是有害的(丑,苦澀,噁心,臭等)。而大腦的依據可以推測為人類漫長進化的經驗。


二,經歷:經歷是審美的推動力(審美是變化的)不同經歷會造成人類的審美差異,經歷分為:群體經歷和個體經歷。

1,群體經歷包括地理環境/文化環境/經濟環境等,群體經歷造成群體審美共性,並與其它群體形成差異,應用到設計和商業上表現為細分市場。例子:文化上,儒家/佛家文化影響下的東亞人群會和伊斯蘭教影響下的中東人群有明顯審美差異。地理環境上,熱帶海邊的居民穿衣打扮和青藏高原上的牧民會有明顯區別。

2,個體經歷,使得個人的審美個性化,例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等。

三,嚮往:嚮往是審美的牽引力。不同的嚮往使人的審美走向不同方向。嚮往與經歷其實不能完全割裂開,我們嚮往的東西其實基於我們經歷過或見過聽說過的東西。我把嚮往分為被動嚮往和主動嚮往。

1,被動嚮往的特性是「附庸風雅」與「附庸權貴」。即看到什麼好就嚮往什麼:領導家裝修用的紅木傢具,我也要用紅木傢具。對應馬斯洛需求表上的社交與被尊重等中層需求。

2,主動嚮往是我認為的真-審美。主動嚮往是對經歷與現狀的反思,是對真理的追求,是推動大眾審美向前發展的力量,是我認為東西應該長成這樣而不是那樣(當然作為設計師而講這種我認為應該是基於大眾潛在需求,至少不違背人類本能。)對應馬斯洛需求表中的實現自我價值。例子:香奈兒的時代,貴婦們穿的都是可以勒死人的束胸,各種裝飾,各種珠寶掛身上,而年輕姑娘們也是嚮往穿著這樣的衣服去參加舞會。但香奈兒覺得全世界都是錯的 哈哈哈哈。。。香奈兒給自己做各種舒適簡單的衣服/帽子,並影響身邊的精英們,然後開了新的穿衣風氣;設計師熟知的現代主義也同樣是在繁複裝飾的設計風氣中重新思考什麼是讓大眾買得起的產品而產生的。


以上思路歡迎探討。


西方美學把審美分為六大範疇:優美與崇高,喜劇與悲劇,丑與荒誕。說一說我自己的理解吧。
優美的關鍵詞是和諧,就是最為普羅大眾接受的美。會使人產生平和、愉悅、舒適的情感。
崇高的關鍵詞是抗爭,因為抗爭展現出了主體的力量。在審美過程中會有驚懼的情感,最終會因為審美主體的力量感,肯定主體尊嚴而產生快感。
悲劇的關鍵詞是命運感。由於命運的不可抗性,感受到個體力量的渺小。在審美過程中,會因為審美主體不可抗的命運產生憐憫,也對不針對特定對象的命運感產生「恐懼」,但是最終會因為面對命運表現出來的英雄氣概而感到振奮,鼓舞。從而產生「美感」。
喜劇的關鍵詞是「透明錯覺」。「在觀察者面前某種屬於深遠內層的東西背虛構成為偉大而重要的事物,為的是最後化為某種無意義的東西。」在六種審美範疇里我個人最難以理解的是喜劇,魯迅說的是「喜劇就是把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在審美過程中,喜劇感會使人處於一種平靜、輕鬆的狀態。這一點上和優美是一致的,但是喜劇會有一種明顯的錯位感和不和諧感。
丑的關鍵詞是不和諧。對於審美領域的丑而言,我的理解是內容本身可能是不和諧的,丑的,但是作品最終表現出來的東西能夠讓人體悟到任性的美好。比如一些揭露、抨擊的作品。丑顯示了歷時和人生的苦難或者陰暗的一面,這使人震動,也使人感受到歷史和人生的複雜性和深度。在審美的情緒上,會有厭惡感。
荒誕的關鍵詞是無意義。由於理性和信仰體系的崩壞,失去支撐點,從而感受到孤獨。荒誕感就是一種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荒誕是在否定價值,在抗議,在表達憤怒。荒誕會讓人產生焦慮、恐懼和失望。有時候也會表現出滑稽、喜劇的效果,但是荒誕的審美過程中會伴隨著痛苦。
我們會對某種東西感覺到「美」,不一定會是這樣東西本身的「美」,也就是我們上面說到的「優美」。複雜的情緒使我們在多種多樣的審美體驗中感受到「意義」。這樣的「意義」,就是廣義上的「美」。
一點拙見,歡迎交流指正。


審美來自人的本能(通過人類文明進步、教育、練習等培養)、受他人的影響、從眾心理等。
大多人對於自己熟知的領域或事物有自己的見解,並能簡單道明緣由。
一部分人見到自己熟悉的事物表現出強烈的讚美與購買慾,但說不清其中緣由,這類可以歸納到感性衝動。但不排除一些人處於敬仰之心或虛榮的表現心理。
人都有特殊的本能,例如一些人天生對色彩敏感。見到一件配色協調講究的衣服會連連稱讚,但問其原因卻說不出多少理由。
因為美是有共同點的,可以已他處的審美「經驗」來理解不熟悉的事物。畫畫不錯的玩起攝影構圖、色彩取捨真的不難。即使讓他去指導平面設計、建築設計也能插上嘴,出了專業方面。


存了很久的圖


美是一種個人主觀感受,在不同的情境下與觀者的性格差異都會影響所看到的面目,帶有實用或科學的心態很難感受到美。

實用引發意志和慾念,科學與關係因果相聯繫,只有運用」直覺」才能感受到美的存在。美感即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形象於直覺時的特質。實用對應著」善」,科學則為」真」,美感則以」美」為最高目的。美不需要與其他事物產生聯繫就能顯現出其價值。

美需要適當的距離感。近了不好產生美感,遠了同樣也感受不到;同時,只有擺脫了實用才能認識到美,」美即無用」,藝術與實際人生有一定距離;美即為主觀上的感受,通過」推己及物」的移情作用將自我感覺投射到外物。

美感的產生即人的情趣與物的姿態的反覆迴流。而美感與快感有差別,美感具有普遍性,美感經驗是直覺而非反省性的;快感沒有普遍性,並帶有實用的目的,滿足於自身實際要求。

美感與聯想也有差別。聯想帶有一定的思考性的偶然行為,美感則為直覺性而非思考式的,美感起於形象的直覺,不帶意念和抽象思考。

美生於美感經驗,為外物與心靈相交互的產物。欣賞美即為把自然加以藝術化的過程,帶有一定的人情性與理想化。

美與常態有關,但藝術美和自然美有差別。

人與其他動物的區別在於,除了生存需求之外,人有更高的追求,追求美為其一。


推薦閱讀:

EVA 的美學特質是什麼?
海報設計的審美光怎麼培養?
為什麼有人側顏比正臉好看多了?
為什麼阿里旺旺長得這麼丑?
如何評價杜尚的《噴泉》?

TAG:審美 | 美學 | 認知科學 | 認知心理學 | 腦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