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羅馬帝國會一分為二?
能不能從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社會、歷史進程等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另外,各位大拿能不能推薦一些羅馬史方面的書籍或者是論文?主題不限,規模不限,但求質量。
「羅馬帝國主動分裂」是什麼鬼。
羅馬帝國一分為二之類的話是後來人的總結,在當時人看來狄奧多西給兩個兒子各分一塊地方當共治皇帝是很正常的事情,跟帝國分裂沒什麼關係。羅馬帝國在此前有共治皇帝,此後也有。狄奧多西死前的安排也沒什麼出格的地方。
不是狄奧多西導致羅馬帝國分裂,而是在狄奧多西分家之後沒有哪個皇帝能像從前的皇帝一樣重新同時統治帝國東部和西部,而且不到一百年羅馬帝國在西部的統治就瓦解了。所謂「帝國分裂」云云是後人對事後歷史發展的總結,而不是狄奧多西一世死時的實際情況。
好比某鐵匠甲做了一把刀,某乙用這刀的時候把手割了,難道還能說某乙的傷口要由某甲負責么?
@雲石 以後在自問自答的時候還請少一些這種黑屁,qqq。簡單說兩句:
我首先說一個前提,你羅不是中央集權的國家,不要用中國的帝國概念去衡量羅馬。
我甚至換個說法,羅馬帝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這樣一種狀態:
羅馬和羅馬以外的殖民地
羅馬的疆域是很廣闊,羅馬帝國是很強大,但羅馬只能是羅馬,其帝國大多數領土嚴格意義上都是殖民地。
羅馬與其說是帝國,不如說是一個鬆散的政治聯合體。由一個個軍團和殖民總督向羅馬效忠而得以維持,如果軍團首領或者殖民總督不向羅馬效忠了,那麼我們就會看到諸如凱撒、四帝之年、軍官皇帝危機等等情況出現。
羅馬帝國分裂的原因早在共和羅馬建立的時候就存在了,可以說這就是體制問題。
共和羅馬內核依然是一個希臘式的城邦國家,鬆散的行政體制這一點導致了後來羅馬帝國的崩潰。
羅馬帝國是依靠武力征服從而統治廣闊的疆土,而羅馬的政治體制卻沒有很大的改進,各地的總督和軍團長成了實際的土皇帝。
而隨著帝國統治的時間越來越長,一個問題出現了,就是羅馬士兵不再是由羅馬人組成了,因為找不到那麼多羅馬人來當兵了。各地的土著、蠻族也加入了羅馬軍團,這些人不是羅馬人,它們效忠於軍團頭頭而不是羅馬中央,羅馬中央除了名義上已經不能限制各地的軍閥了。軍閥稱帝互相攻伐的時代就開始了。也就是帝國後期的三世紀危機。
三世紀危機以後,羅馬帝國在事實上已經無力維持對龐大疆域的統治了,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只是把這個問題擺到檯面上來了。
四帝共治說白了就是軍閥共治,戴克里先無力解決軍閥問題,就抬出這個方案改變了問題的性質。從一堆軍閥搶一個皇帝名號變成四個皇帝搶統治權的遊戲。
即使是到了君士坦丁、狄奧多西可以憑本事統一羅馬,卻沒有一個能維持統一的政治體制,軍閥掌握大權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帝國繼續維持事實上的分裂狀態。
然後,匈人入侵和蠻族遷徙,逐漸瓦解了帝國西部對高盧、不列顛、西班牙、阿非利加的統治,事實上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看,就是蠻族的軍閥頭頭取代了羅馬的軍閥頭頭。甚至我們可以說,這個時候所謂的羅馬軍團和羅馬的軍閥頭頭也大多不是羅馬人了,兩者除了名義上的羅馬,還有什麼區別嗎?
失去了對大部分領土的控制,帝國西部只能龜縮到亞平寧半島上了。最後,這點地盤也被蠻族瓦解掉了,於是所謂的西羅馬帝國就亡了。
羅馬沒分裂過,羅馬沒分裂過,羅馬沒分裂過。
請仔細看一看那段時間的歷史就知道我在說什麼。
另外下面某何新廚狂懟他腦子裡面的「羅馬吹」,我就在這裡統一辱罵一下:
說羅馬政治制度不如中國,這句話一半對。因為「古典羅馬」本質上是個殖民帝國,內部整合度與管理都比較鬆散,自己派過去的總督有時都管不了。但是從君改開始要說羅馬的政治制度落後就真的是有問題了,因為君一之後的帝國本質上已經變成了一個官僚的、中世紀式的帝國。當然之後帝國還遭遇了兩次大轉型,這又是後話。
而羅馬在西部頹成那樣,也是各種歷史事件的結合,並且羅馬也不是沒有機會收回西部的省區(參考查士丁尼西征)。羅馬最後偏安一隅種種可以說也是機緣巧合的結果,而這些變數真的不是人能控制的。
說什麼羅馬帝國沒有涵化少數民族和創造認同感的。。。把《塞薩洛尼基敕令》讀一遍謝謝qqq,不用說帝國同化了多少凱爾特、日耳曼、亞美尼亞人。
至於強調不同文化撕裂帝國的,請記住民族主義是近代的東西。不客氣的說,羅馬帝國在政治制度上面,比秦漢帝國落後了至少一千年。
很多羅馬吹根本不理解古羅馬,還沒有我這個羅馬黑的水平高(其實我不是黑,只是畢竟客觀,但是在吹逼們眼裡就成了黑)。
羅馬是從城邦共和制發展起來的,制度上有一定的創新,其包容性和開放性大大超過了巴爾幹半島的那群希臘土鱉,另外羅馬創始者在民主和集權的平衡上也做得比希臘要好。
以上是人和。而天時則是西地中海相比東地中海競爭者較少,羅馬抓住了古典城邦轉變為集權帝國的歷史機遇。而另外兩個潛在競爭者波斯和馬其頓,都有魚躍龍門的機會,但是都沒有抓住,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有致命的缺陷。尤其是所謂的亞歷山大大帝,簡直是公元前最揮霍的敗家子——揮霍了他老爸留下來的軍隊和歷史賦予他的機遇。結果這個歷史機遇被希臘人眼裡的羅馬蠻子抓住了。
至於地利,義大利半島上面都是戰鬥力不足五的渣渣部落,而且義大利半島的耕地條件比巴爾幹要好,此外義大利如同靴子插入地中海,是控遏地中海的中樞之地,這就是帝國之基。
擁有著天時地利人和,再加上早期的領導人也算人才輩出,如此羅馬的崛起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雖然羅馬比起希臘城邦要進步一些,在後來的馬略改革和凱撒-屋大維改革中又進一步從共和國轉變為帝國。然而,由於羅馬歷代領導人都要向上兼容,沒有對政治制度整體動刀,所以羅馬的政治架構一直沒有完善。這種不完善不僅在地方政府層面,也在中央層面。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能看到差距。羅馬帝國的領土包圍著地中海,具有天然的水運優勢——古代的水運成本不足陸地運輸的十分之一。在這種情況下,羅馬帝國的實際控制範圍和漢帝國差不多。而漢帝國的統治基本依靠陸運,但是統治範圍和效率比羅馬帝國不相上下。
再考慮後來的結果,漢帝國延續了四百多年,最終融合形成了漢族。而羅馬帝國雖然名號延續了下來,但是國祚和文化制度已經換了好幾次。
原因就在於羅馬帝國的政治制度存在根本性的缺陷,地中海的一圈與其說是領土不如說是殖民地。所以羅馬一直沒有把這些領土和子民消化掉。後來同樣煊赫一時的不列顛帝國也有類似的問題,日不落三百年結果連身邊的愛爾蘭和蘇格蘭都沒搞定。對比古代中國,可以這就可以看出,說達到了地里上面擴張的極限。古代中國在文化包容性和同化能力上面是非常強的。
古代中國的幾次大的擴張,第一次是周朝周公時期,方法是夏君遺民,國人野人,經過春秋戰國的戰火淬鍊,形成了華夏的基本盤。接著是秦漢帝國擴張,西域,東北和兩越,正式形成漢族和目前中國版圖的大部。在之後是隋唐,就擴張範圍沒比秦漢大多少,主要是鞏固了之前南北朝事情對南方的開放和融合,同時再次往西域吐蕃擴張。期間中國的政治中心逐漸東移,經濟中心往東南移。中間宋明都是繼承,到清代利用宗教軍事雙管齊下搞定吐蕃,蒙古和西域。
除了最後擴張到手的吐蕃和西域還沒完全消化,其他地方都已經消化為基本盤。對比羅馬和後來的不列顛,差距不可以道理記。
文明是長跑,政治和文化的影響力在於長期。不過目前中國已經逐漸喪失了自己的文化,西方文化那套也沒有照搬,處於青黃不接的階段。基督教和各種邪教目前正在瘋狂蔓延,綠教也在靠生殖能力搞內生性增長,未來如何,實在難以預料。
會有羅馬帝國被一分為二的錯覺某種意義上是一種倖存者偏差
解釋一下:只是因為395後從未再統一,而且這造就了今日的世界
而不是有人真的把一個帝國變成了兩個帝國,即某種意義上說應該是帝國東部和帝國西部而不是西帝國和東帝國
無論是Eastern Empire還是Western Empire他們都是Roman Empire,當時並不存在一個要把二者變為兩個國家的意識
與其說是被一分為二,不如說是由於西部省份的失去,我們看到的羅馬帝國只剩下東部了,然後隨著大瘟疫、第二波民族遷徙等就有了今日我們所看到的世界
======================
如果是指為何把帝國分為兩部分來管理的話,知乎上有過無數相關的問題和回答了,自己去找就好了
在這裡我推薦兩個 @lzhalzx 兄的回答:
為何羅馬帝國後期治權被迫一分為二? - 知乎所謂羅馬帝統是什麼情況? - 知乎又是自問自答系列
以編年史流和制度論角度簡談一下吧;本人搞專業半途而廢,水平有限,請輕噴。
共和晚期和早期帝政羅馬政權本質上是蘇拉凱撒等人以私兵建立起來的軍閥集團,並依靠這個私兵集團威脅和綁架義大利的元老院體系,同時也與其合作,將自己的軍事集團合法化。
在馬略之前元老院為首的貴族寡頭制已經在義大利西地中海建立起了效率尚可的行政體系,三布後的北非,西班牙都是拉丁地區政治和經濟上延伸。
到共和後期,一系列強有力的軍閥憑藉羅馬軍制上的優勢做到了以部分軍團就能征服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而征服所帶來巨大的財富和聲望則讓蘇拉龐貝等之流得以擴充私兵,招募義大利下層為其人身依附的部曲。這就建立了一個局部的永動機,高級將領可以憑藉掠奪和征服擴大自己的軍隊,然後去完成更宏偉的征服,而義大利的經濟也逐漸空心化,變成依靠掠奪財富支撐的消費性經濟。
這個模型到凱撒時期其實就已經瀕臨極限,在打敗龐貝建立政權之後,凱撒立刻就去規劃對波斯和衣索比亞的征服。(當然他自己沒這個命)帝制確立後,維持羅馬皇帝權威的基本體制也是無休無止的擴軍-局部戰爭-羅馬化-重複以上。從屋大維以降,新皇即位都要給軍團發賞,禁衛軍雙倍。這個賞額也是只能漲,不能降的,內戰漲幅再翻倍的節奏。
這個永動機基本上完成了對下了羅馬的船後5天能到達的所有地方。到了蘇格蘭,兩河,日耳曼中部羅馬的補給和指揮都完全不堪重負,多次對這些地方用兵失敗也是有其必然的。所以到了五賢帝時代帝國全面收縮以後,萊茵-多瑙邊界也變成了帝國的自然邊界。
前一世紀之後新征服的地區法理上都是帝王的私產,所以也談不上什麼元老院對其主權的延續性。只是經濟上完全融合入羅馬世界後,後續皇帝都必須將其收入政治版圖而已。皇帝本人才是這些領土完整的保障。
3世紀以後內戰高發的原因學界有眾多論述,在此就不一一轉述了。但是羅馬帝國到了地理極限後,新皇為了發財能捏的軟柿子越來越少了。薩珊波斯建國後東線戰爭基本上變成對提格里斯河上要塞的攻防戰,毫無油水可言。這個帝政基本盤的萎縮對皇權本身是致命的,在這個大前提下,皇帝必須在財源萎縮的情況下,滿足軍團們越來越大的胃口。
所以塞維魯說的:讓士兵發大財,其他人吃土,在3世紀真是帝王的金玉之言。
因為前面說過羅馬大半版圖是帝王個人權威的延伸,在皇權萎縮的情況版圖萎縮當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到了3世紀末,沒有任何一個帝王能穩定的獲取維持20個軍團的財富和威望,同理也無人能支配整個羅馬世界。
四帝共治,東西分治等等其實都是在這個政治前提下保全地中海貿易文化交流的權宜之計。戴里克先之後軍頭們都想明白了,既然一個人當大皇帝無望,比之天天撕逼內戰,搞出一個地緣穩定的分治體系才是明智之舉。當然偶爾出一個能力強大能鎮的住20+軍團的人(君士坦丁),帝國也自然能天衣無縫的統一。
所以狄奧多西死後所謂的「一分為二」完全是之前一個世紀分治體系的自然表現。只是這次分裂後西帝國點背,碰到民族遷徙,國家機器在西部快速解體,所以我們事後諸葛亮的說羅馬帝國於395年分裂。
最後看了一下自己的答案,我覺得主題挑的不夠明,所以我修改一下:必須要強調的是戰利品的重要性!!!整個古代經濟絕對主角是農業,所產生的邊際財富是很有限的,而且非常難以聚集的。打砸搶的意義和工業時代不一樣,打砸搶的意義在於農業生產關係的從新分配!戰爭可以把自耕農打成奴隸,把原有的組織關係打爛,讓吃得飽飯的人變成吃個半飽,然後逼他天天種橄欖,從而完成從小農經濟到種植園經濟的轉變。這期間我們按現代GDP結算髮現增加可能有限,但是統治階級可駕馭的財富增加了!
先說結論:羅馬沒想把自己一分為二,人家內部分封是為了實現更好的帝國統治。但最終導致一分為二,甚至最終東西羅馬都四分五裂,一切都是因為民族同化的難度遠遠大於領土征服的難度。而羅馬,在民族同化上基本就是反面教材。
羅馬分裂的問題在於三點。
一:他們在領土征服上屬於一口吃了個大胖子,讓民族同化的難度有點大。
二:在政治制度上,他們的三元制歸類又無形讓融合難度變得更大。
三:他們的文化政策問題的處理也不利於融合。
能跟羅馬對比的,自然只有天朝的歷史。畢竟羅馬最終分裂了,而天朝延續至今。所以研究羅馬為什麼分裂,最好也要明白天朝為什麼一直能形成大一統。
首先我們說下第一點:
雖然看起來我朝領土也屬一口吃個大胖子的範疇,夏商周已經奠定了我們國家領土的基本面,但從實際控制的角度則不然。
周王朝建立時,實質上還是個鬆散的城邦制國家。周武王分封諸侯大家想必都知道,但這些諸侯也只是控制了交通要道的關鍵節點。
犬戎之所以能滅亡西周,也是源自於在各諸侯國間存在大量空白之地,生存著大量的少數民族。
而春秋時期的尊王攘夷運動,就是各諸侯國對空白地少數民族的征服。
戰國時期,諸侯國間的兼并,是因為邊緣地帶領土被消化完畢,直接接壤了,所以就開始了互相火併。
西周春秋戰國加起來800年,天朝也正是靠著這800年,才奠定了核心領土的基本面。
而羅馬呢?從布匿戰爭征服迦太基開始,到凱撒征服埃及讓地中海成為內海,或者把屋大維建立帝國作為關鍵節點,也僅僅用了200年左右。
天朝可以靠著這800年,出現建立了大一統的秦國。而羅馬的200年,消化不良,只能搞行省制的鬆散國家。
在第二點政治制度上:
天朝自周王朝分封始,就是更扁平的二元制。貴族之下,就是平民。
而羅馬則是三元,貴族,公民,以及其它。
其中真正對羅馬有歸屬感的,只有貴族和公民。貴族不必多言,公民有納稅,議政,參軍這些權力。羅馬的法律基本上也是傾向於這兩個階層,這兩個階級,屬於壓迫剝削階級。
但問題是,這兩個階層,儘管後期不斷改革,擴大公民數量,所佔據的羅馬的人口數,仍是少數的。
奴隸,隸農,包括一些手工業者等其它平民,在羅馬掀起的造反浪潮,幾乎佔據了整個羅馬史,最出名的莫過於斯巴達克斯起義,這些起義,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這些賤民,希望擁有公民權力,或者對這種三元制不滿的體現。而原產地西亞的基督教,能夠在羅馬這樣的歐洲國家,最終佔據統治地位,也是靠著這個階層。
其實周王朝也曾出現過三元階級,貴族之外尚有國人,野人。西周就有鼎鼎有名的國人暴動,就是因為貴族階層侵佔了國人階層的利益。
國人階級,與羅馬的公民階級極為相似,同樣擁有土地,議政,服役等權力。但首先周王朝實際統治地區,僅限於洛陽一帶,其次國人暴動後,或許讓貴族統治階層發現弊端,從此國人階級,就逐漸消亡。
相比較而言,二元制下的國民,比三元制下的,對國家的歸屬感要強。
有些回復動則說集權大一統云云多麼不堪,其實沒有明白,大一統是結出的果實,而不是原因。羅馬在凱撒屋大維這些英主在時,就拋棄了所謂共和制在搞帝制集權,到戴克里先更是登峰造極。至於大一統更是已經搞了三百年。
他們只不過是最終沒搞成罷了。
把集權帝制和大一統說的那麼不堪,卻不想想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誕生時,英法德意搞得還是帝制集權,那些土壤還是封建的土壤。到底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誕生是因為西方人自己吹的什麼祖上就思想先進,還是地理大發現帶來的資源溢出資本溢出,誰又能確定呢?
就像天朝自明末起開始落後,到底是因為大一統和集權,還是因為氣象異變,明朝國力疲憊和內部動亂,清朝的異族統治而帶來的思想禁錮,最終造成閉關鎖國這些偶然因素呢?要知道歷史上天朝自胡服騎射起,向外來先進學習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真以為大一統沒有技術含量嗎?在科技還沒那麼先進的封建時代,能真正搞成大一統的封建國家有哪個?
老實說,起碼在封建時代的大背景下,能夠大一統,對大多數老百姓終歸是好事,總比一堆小國,天天打仗的強。
第三點就是文化了:
禮崩樂壞這個詞,大家想必都從孔夫子嘴裡聽說過。對於禮,大家可能僅僅注意的是祭祀,服飾等硬性要求。但實際上,在當時各地語言不通,大多數人民因為營養不良和缺乏教育,智商發育必然不高,理解力也較為低下,禮也勉強算是一種溝通方式。
舉個例子,我們現在知道,抱拳是打招呼問好,揮手是再見。明白了這些暗號,起碼大家還可以溝通下。不會動不動就因為不能溝通,互相戒備甚至敵視。規範禮,是給語言不通的普通國民們,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貴族自然不必,人家有雅言教育.)
到秦一統天下,書同文車同軌,漢豎立儒教統一思想和教育,其實也是對溝通提供便利性和強化。其實即便現在,我們國家不同地區仍然有一些難以理解的方言。說明推廣語言是難度係數最高,老百姓最不習慣的。而禮儀暗號則是最易,寫一樣文字次之,學同樣的教育則更難些。
沒有溝通,談何融合?
羅馬在文化上,或許也算有,但的確缺乏這方面的努力。
所以即便天朝:有秦二世而終,西楚分封天下,西漢有七國之亂,東漢有太平道黃巾軍這樣的宗教起義,甚至有三國割據,五胡南北朝少數民族入侵這種大分裂時代,但終究還是能融合到一起,沒有散開。
不會像羅馬,因為類似分封疆土(戴克里先分封),民族(高盧,日耳曼,凱爾特,斯拉夫)或者階級(斯巴達克斯)宗教(基督教)起義便四分五裂。
而天朝形式上的主體民族漢族,也始終佔據著人口的統治地位。不會像羅馬帝國的主體民族羅馬人,已經實質上消亡這種現象。
總結一下:
領土擴張最好是逐步的,歷史上凡領土極速擴張的,最終都很容易分裂。類似俄國和美國這樣的屬於運氣太好。俄國擴張的領土上,因為趕上氣象變化的轉折點,沒有大量的人口。美國擴張的領土上,因為科技軍事文化的巨大優勢,主體民族都去吃火雞了。
領土擴張後,要在法律意義上賦予新增人口權力和義務,增加歸屬感。最好還能給點福利,戰國時便有給新降之地百姓賜民爵,其後各朝也有類似免除賦稅勞役等舉措。
最關鍵的還是讓新納入的人口,能與本國人口互相溝通,溝通便利了,大家也就逐漸融合了。
以上,就是我對羅馬分裂的一些淺見。
對羅馬歷史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鹽野七生的羅馬人的故事,雖然其中有許多作者的主觀情緒和觀點,也有一些讓專業學者難以苟同的地方,但好在言語生動,故事好看,靠譜程度比我國袁老師要多得多,更似當年明月,可做科普。至於學術性的,那就太多了。畢竟羅馬希臘就是西方國家的三代之治,西方學者們為了詮釋自己祖上就牛,以及自己目前的合理合法性,已經把羅馬歷史給搞穿搞透了。
一如封建時期,儒家那些大儒,名臣援引的那些所謂的三代之治,雖然的確有很多是事實,但也有很多牽強附會。二者一樣搞笑的很,也算歷史的一種輪迴。
對於天朝這種穩定的大一統國家形成感興趣的,可以看看趙鼎新老師的著作,東周戰爭與儒法國家的誕生。
這本書因為是專業學術著作,讀起來會更難點,但言簡意賅,考據充分,最關鍵的是文字數量不多。只要有高中的語文閱讀能力,慢慢讀,總也能讀完的。這書能看一輩子。
羅馬帝國在人類歷史上可謂鼎鼎有名。從公元前1世紀凱撒、屋大維時代開始,到公元5世紀被蠻族攻滅,這個帝國傲立西方達五百年之久,版圖橫跨歐亞非,整個地中海,以及周邊的有價值地緣板塊,幾乎都被其收入囊中。
這絕對是空前絕後的成就!且不說之前,就是羅馬帝國之後直到今天,也再沒有哪個政權,能重現將整個地中海變為自家內海的輝煌!
只不過,這種江山一統,前後只存在了300時間,從3世紀末開始,羅馬進入四帝共治時期,之後又逐漸分裂為東羅馬、西羅馬兩個相對獨立的國家。
當然,分裂也沒什麼奇怪的,歷史上走向分裂的大型帝國多了去了,羅馬既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只不過,羅馬的分裂,與其它帝國有一個顯著的不同:即,這種分裂,是其主動為之,或者說,這是帝國中樞一力促成的:
公元293年,戴克里先首創「四帝共治」制,將帝國化為東西兩部分,各有一名正帝(尊號:奧古斯都)和一名副帝(尊號:凱撒)。四個皇帝共同治理帝國。
當然,實行四帝共治,並不是把帝國分裂成四部分,而是將帝國的防衛任務交給四個人去承擔。且戴克里先的地位在四人中仍是最高的。不過在羅馬這種軍人干政超級嚴重的帝國,將防務主動授予他人,並且在名份上都相當,這依然是很難想像的。而到了一百年後的385年,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大帝」——狄奧多西大帝去世後,更是正式將帝國一分為二——東部分給長阿卡迪烏斯,西部分給幼子霍諾里烏斯。從此,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
這種做法,實在有些難以理解。畢竟權力的特殊性,決定了當權者無不以大權獨攬為追求;而從政治邏輯上來講,一旦國家分裂,相互間難免會形成隔閡甚至競爭,甚至造成內亂。這勢必削弱帝國的整體實力——戴克里先死後帝國的混亂,以及東西羅馬帝國形成後的暗鬥,還有西羅馬滅亡期間東羅馬的袖手旁觀,也證明了這一點。
可既然如此,為什麼戴克里先和狄奧多西這兩位被尊為「大帝」的君主,卻都要主動推動國家分裂呢?
這其實與羅馬帝國的地緣結構,以及當時的特殊國情有關。
在上一節《地緣政治:羅馬為什麼崇尚軍人主政》一節中,雲石君曾經說過:羅馬帝國疆域太過遼闊,且主要分布在環地中海沿岸及周邊,結構十分鬆散,各板塊之間地緣格局相對獨立。正常情況下,根本不具備凝聚成國的地緣基礎。只不過地中海相對穩定的氣候環境,使得羅馬人哪怕是以古典時代的文明發展水平,也有能力突破海洋所形成的天然地緣屏障,並把其變為連接各板塊的地緣通道,進而將整個環地中海板塊有機整合在一起,構建起龐大的羅馬帝國。
只是,這種連接和整合的力度是有限的。畢竟地中海的阻斷功能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而且遙遠的物理距離,也削弱了義大利本部的輻射影響力。
這就為羅馬的分裂埋下了隱患。一開始時,這還不太明顯。畢竟那時候帝國疆土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海岸線,通過地中海這個海上地緣通道,還可以有效施加影響,但隨著帝國不斷拓土開疆,中歐、西歐、西亞等地也逐漸納入——這些板塊都已經脫離了地中海的直接輻射,深入到亞歐大陸內陸,問題就越來越嚴重。
這樣就麻煩了。當義大利本土的輻射能力越來越弱,帝國中樞對當地的統馭能力也相應的越來越差。西半部可能還好點,畢竟西歐、中歐與義大利本土還隔著不算太遠,當地的蠻族敵對勢力也不算太強大;至於像東邊,比如西亞的敘利亞、迦南、兩河流域,這根本就跟義大利是兩個世界,並且當地的外部威脅,也更加強大。在這裡,羅馬既要面對來自東歐的游牧武裝,也要面對崛起自波斯高原的強大地緣勢力——前者雖然文明形態落後,但游牧騎兵在軍事上有著天然的優勢;後者則開化較早,國家形態成熟、文明發達程度較羅馬不遑多讓。
這就對羅馬構成了威脅。羅馬必須在東方投入大量軍事力量,才有可能抵禦住強大的進攻,捍衛自己的國土。但問題是,以及敵人的超級強大,決定了羅馬不僅要投入重兵,而且在指揮體系上也必須高度集權,這樣才能夠有效應對軍情;而義大利本土與東方領土在地緣距離上的極端遙遠,以及古代在交通通訊方面的極端落後又決定了,中樞不可能直接指揮前方軍事行動,而必須對前方統帥高度放權。這勢必會造成政治中樞與軍權的分離。
當然,如果這種局面是一時性的,那倒也罷了。但東方的軍事壓力持續存在,這意味著軍隊必須長期集中於一人之手,這勢必造成帝國中樞對軍權的失控。
當然,對這種局面,羅馬的體制也有一些適應性調整。最顯著的就是雲石君在上一節《地緣政治:羅馬為什麼崇尚軍人干政》中提到的,體制對軍頭干政的寬容甚至接納。軍頭只要拳頭夠硬,都可以篡位奪權,而社會道德對此予以認可,篡位者並不會因此背負「原罪」,實際上,從共和國晚期的蘇拉、凱撒,到後來的圖拉真、君士坦丁等等,莫不是通過發動軍事政變上台。
但是,光這個是不夠的。畢竟帝國體制對軍頭的寬容和接納,並不代表在位的皇帝接受。作為皇帝本人,他當然不想自己稀里糊塗的被人搞下台,對他來說,最合理的方式是,自己穩坐江山,並且能夠傳於子孫後代。所以,任何一個皇帝,不管他是不是發動軍事政變上台,只要坐上了這個位置,都要儘可能的防範覬覦者。這種情況下,皇帝通常只有一個選擇,即御駕親征,帶著軍隊親自討伐判斷,抵禦蠻族,在維護帝國利益的同時,將軍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但這種做法,也有一個局限,即這隻有在帝國環境相對安全的時候才能做到。當帝國面臨的重大威脅較小時,皇帝一人出馬,還勉強能夠擺平。但當帝國的外患越來越多,處處烽煙時,皇帝縱有三頭六臂,也實在顧不過來。
這就是羅馬帝國後期所面臨的窘境。帝國後期,內憂外患加劇,重大軍情層出不窮。
這時候,單靠羅馬皇帝一人,就算他再能打,也已經很難應付了。而且作為皇帝,長期脫離帝國政治中樞,同樣會對自己的政治地位構成負面影響。
這種情況下,羅馬國家體制調整。戴克里先大帝先吃了這個螃蟹。在建立了崇高個人威望後,他搞了個「四帝共治」,將軍權一分為四,授予自己足夠信賴的朋友,通過這種方式,來既有效抵禦四周蠻族的入侵,並維持帝國的完整和自己的統治。
但問題是,這種建立在個人威望和朋友信任基礎上的政治架構,天然缺乏穩定性。戴克里先自己在時倒也罷了。隨著他的退位,東危機很快浮現,西方正帝君士坦丁與東方正帝馬克森提烏斯圍繞帝國最高統治權爆發戰爭。
這場爭奪以君士坦丁大帝的獲勝告終。而也是這場戰爭,將四帝共治的弊端暴露無遺。
對此君士坦丁大帝的應對之策有二:首先繼續延續四帝共治制——畢竟帝國的客觀環境決定了,必須要將軍權分授他人。只不過在授予方面,考慮到戴克里先制度的弊端,他只設立自己一個正帝(奧古斯都),其他三個都是副帝(凱撒),在名分和法統上,確立了自己作為最高統治者的唯一性。而且這三個副帝,都是君士坦丁的兒子。
其次,在位於東方的巴爾幹半島與小亞細亞半島交界處,建起一座新城——君士坦丁堡,作為羅馬帝國的新都。
這個新都的建設是有講究的,除了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眾所周知的地緣區位優勢外,由於帝國的兩大威脅——東歐的游牧軍事勢力以及西亞的波斯高原地緣勢力都位於東方,所以在這裡建都,能夠最大程度的確保皇帝以及帝國中樞對核心軍事力量的掌控。
當然,就羅馬帝國版圖而言,君士坦丁堡的區位過於靠東。在這裡建都,這意味著帝國中樞對西地中海板塊的輻射能力大幅下降。不過考慮到當時西地中海沒有強大外部勢力,所以也不必部署重兵,所以這種麻煩相對較小——這也算是君士坦丁大帝在有限條件下,做的一個相對不壞的選擇。
但是,這種政治架設,依然存在隱患。畢竟四帝共治制度依然存在,三個副帝兒子各有各的地盤,各有各的軍隊,依然有爭位可能(而君士坦丁駕崩後,三個兒子之間也確實立馬爆發了爭位戰爭)。其次,也是最關鍵的,隨著時間的流逝,蠻族入侵愈演愈烈,不僅帝國東方,整個北方國境線,都面臨蠻族的侵襲,,導致羅馬帝國漫長的北方防線處處烽煙。
這種情況下,帝國的軍事力量又必須進一步分散,不僅東方,西方的義大利本土、日耳曼地區、高盧、不列顛等等,都必須投入相當軍事力量。這意味著光憑掌控東方軍隊,不足以威懾全國。
這就沒法弄了。這種形式下,帝國要想繼續維持存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分而治之。將帝國徹底分為東、西兩部分,兩位皇帝各領一攤,這樣可以在保證有效抵禦蠻族入侵的同時,儘可能的確保中樞對軍隊的掌控(中樞一分為二後,隨著各自疆域的變小,兩個中樞與自己的邊疆地區物理距離就相應拉近,可以更有效的直接控制軍隊),而且原先大一統帝國因地緣結構鬆散,軍權分裂而動輒爆發的爭位內戰,也因此得到有效緩解。
基於這種邏輯,到公元395年,羅馬帝國最後一位大一統君主狄奧多西大帝,在其生命的最後關頭,將帝國一分為二,分別賜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希望在蠻族入侵的浪潮面前,通過這種主動分裂的方式,維持羅馬國家、文明和民族的氣運。由此,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西羅馬帝國於東羅馬帝國兩個部分。
只不過,雖則狄奧多西大帝主動分裂國土,但這最終還是沒有挽救羅馬帝國衰亡的命運。僅僅15年後的公元410年,作為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和國家象徵——羅馬城被西哥特人攻破。此後蠻族入侵愈演愈烈,西羅馬帝國皇帝淪為傀儡,到公元476年,西羅馬最後一位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廢黜,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不過東羅馬帝國則一直延續千年,直到近代早期的1453年才被奧斯曼土耳其徹底攻滅)。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既然狄奧多西大帝的分裂國土行為,是符合邏輯,且有利於國家延續的,但為什麼在現實中並沒有產生效果呢?或者說,擁有龐大領土,並作為當時歐洲最強大文明的羅馬,為什麼會輕而易舉的被落後蠻族消滅呢?要知道,直到公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進入快速崩潰期時,它依然是除東羅馬外,西方世界版圖最大、也是最富庶的國家——至少比那些消滅他的蠻族要強的多。
為什麼強大到不可一世的羅馬帝國,會敗給野蠻、落後且四分五裂的蠻族?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分析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148章——義大利之第5部分。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關注公眾號:雲石,持續收看全部雲石君原創文章。
謝邀!
在國內外史學界中,一種佔優勢的傳統觀點認為:公元395 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Theodosius,379-395年)死後,他的兩個兒子阿喀丟(Arcadius )與和挪留(Honorius)分別管理帝國東西兩部;一為東帝,一為西帝。此後帝國永未再合。羅馬帝國終於分裂為兩個國家。公元476年,「蠻族」將領奧多亞克(Odoacer)廢羅馬皇帝羅慕路·奧古斯都(Romulus Augustus)標誌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而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則意味著奴隸社會在世界範圍的終結。這種看法雖然幾乎已被史學界視為定論,但是未必符合古代羅馬歷史的真實。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事實是歷史研究的出發點和依據。只有忠於事實,才能忠於真理。我們在探討古代羅馬史上這個重大課題時,必須按照馬克思主義的上述原理,從既有的事實出發,由事實引出合乎邏輯的結論。不能人云亦云,照抄別人的公式,或者隨心所欲,用臆想代替歷史。
有關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治的史料,最詳細的要算五世紀的史家、 西班牙人奧洛息阿斯(Orosius約380-420年)所寫的七卷《歷史》。 奧洛息阿斯在講到這個問題時是這樣寫的:「當羅馬城建設後一千一百四十九年,皇帝阿喀丟同他的兒子狄奧多西第二治東,同他的弟皇帝和挪留始共治帝國。所不同的就是各人有各人的都城。」奧洛息阿斯說的是「共治帝國」,並無國家分裂為二的意思。對此,我們必須充分注意,不能有絲毫含糊。
事實上,公元395年的再次分治, 不過是羅馬史上早已存在的分治局面的恢復和繼續。兩個皇帝、兩個政府,決不等於就是兩個國家。因為自公元161 年奧理略(Aurelius,161-180年)命其弟微刺斯(Verus)與他共同統治帝國時起,羅馬帝國就有兩個皇帝並治國中。後來經過戴克里先(Diocletian,284-305年)的改革,數帝共治的體製為法律確定下來。但是,皇帝雖然不只一個,國家卻是單一的。分疆而治,是為了更有效地對這個領土遼闊的帝國進行統治。狄奧多西大帝正是本著這個目的,在他逝世以前,就先後任命他的兩個兒子分別擔任東西奧古斯都。因此在他死後出現的帝國分治,既非羅馬史上特有的現象,也未改變帝國仍為一個整體的性質。此後,羅馬帝國的皇帝們,為了鞏固這種二帝共治的體制,明確規定:凡是一方新選的皇帝,一定要得到另一方的皇帝的承認;帝國東西兩部的法典,也由雙方共同頒布並執行。
如果再把分治後的歷史作一探討,更可清楚地看出,儘管東西兩帝各有所司,但是在有關國家大事方面,雙方一直保持著聯繫。而且不論是帝國東部還是西部,通行的都是同一法典。下述事例便是證明。
一、狄奧多西臨終前,曾委任他的侄婿(一說妹夫)、汪達爾族的帝國軍事長官斯提里科(Stilicho,365-409年),作為阿喀丟與和挪留的監護人。雖然斯提里科實際上只能控制帝國的西部,但是他仍能以帝國軍隊司令的身份,指揮整個國家的軍隊。公元396-397年,他就指揮過東羅馬的軍隊,打敗進犯歸東羅馬政府分管的狄薩里亞平原的西哥特人。
二、為了解決與帝國結盟的「蠻族」軍隊在經過帝國國境時的住宿問題,公元398年2月,阿喀丟與和挪留共同頒布命令,規定所有帝國居民,在「蠻族」聯軍經過本地區時,應當讓出自己住地的三分之一,以便聯軍居住。
三、公元409年,西哥特人第二次進犯西羅馬,東羅馬派軍隊前往救援。 正是有了這支援軍,和挪留才幸免於難。同年4月,為了紀念戰勝斯基爾人, 和挪留與東帝狄奧多西二世(408-450年),共同頒布法令:帝國的土地所有主如果需要勞動力,可以利用俘虜來的「野蠻」人。
四、公元423年(一說425年)和挪留被殺,喬哈內斯(Johannes)稱帝。狄奧多西二世派軍隊西征,俘喬哈內斯,以自己的表兄弟,和挪留的外甥瓦侖蒂尼恩三世(Valenfinien Ⅲ425-455年)為帝位繼承人,並且在426年,與瓦侖蒂尼恩三世一起頒布了確認羅馬五大法學家權威的《引證法》。公元438年,兩人又共同頒布了《狄奧多西二世法典》,實施於帝國的東西兩部地區。
五、公元455年3月,瓦侖蒂尼恩三世遇刺。經過一番爭奪,西羅馬落入蘇維匯族的羅馬軍事長官里西默(Ricimer)之手。里西默為了控制西羅馬, 在取得東羅馬皇帝利奧一世(Leo Ⅰ457-474年)的同意後,先後扶植了四個傀儡:默喬里恩(Majorian 457-461年)、西維勒斯(Severus461-465年)以及兩年帝位虛懸以後的安息米厄斯(Anthemius 476-472年)和奧利布里厄斯(Olybrius472年)。公元472年,里西默和奧利布里厄斯相繼死去, 利奧一世又任命格萊西里厄斯(Glycerius 473年)與尼波斯(Nepos 473-475年)繼承西部帝位。安息米厄斯執政期間,東羅馬皇帝曾應西羅馬皇帝之請,派兵與汪達爾人會戰於迦太基附近。雖然戰事失敗,但是表現了東西羅馬同仇敵愾,一致對外的精神。
限於史料,我們不能詳細介紹羅馬帝國再次分治後東西之間關係的歷史。然而僅此已足以說明,東西羅馬雖然於395年再次分治,仍然是一個單一的國家。 無論東帝西帝,都是羅馬帝國的皇帝。這與395年以前所有分治期間的情況並無兩樣。不同的是,由於拜占廷自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I the Great 306-337年)遷都東方後,就逐漸成了帝國的政治中心,加上東部地區的經濟比較發達,政局相對穩定,東帝的實力大於西帝,所以在有關國家重大問題上,往往是西帝唯東帝之馬首是瞻。如果我們不是這樣去認識上述歷史,那就無法回答下列問題:如果從395年開始,東西羅馬已是兩個國家,何以一國皇帝的廢立,需要得到他國皇帝的同意?!而且哪有兩個各自獨立的國家,卻要共同頒布一部彼此都將實施的法典的道理?!因為按照歷史慣例,一國皇帝的廢立和法律的頒布,純屬該國內政,他國不得過問。東西羅馬皇帝共同頒布一部法典,這本身就是帝國仍為一個統一國家的證明。因為根據羅馬人的看法,只有同為一國的公民,才能使用同一的法律。西塞錄在其名著《法律篇》中明確說過,應當把「共享法律的人們看作是同一國家的成員」。
有的學者如英國人赫·喬·威爾斯,不但認可羅馬帝國於395 年分裂為兩個國家的說法,而且還聲稱:東羅馬與其說是羅馬人的國家,勿寧說是亞力山大所創立的希臘化帝國的繼續。因為在這裡所體現的是一種比羅馬更古老的傳統,即希臘文明。據此,他把羅馬稱為「希臘帝國」,以便與講拉丁語的西羅馬即所謂「拉丁帝國」相區別。這種觀點是不能成立的。儘管東羅馬政府直接管轄的領土的主要部分是古希臘世界,它的官方用語也確實是希臘語,但是不能因此就把它看成是另一個國家。因為早在395年東西羅馬再次分治之前,情況就是如此,和395年後並無兩樣。同時,東羅馬雖然保留著希臘傳統,也體現了羅馬文明。它的政治制度是羅馬式的,它的法律是道地的羅馬法,它的皇帝無不自認是凱撒、奧古斯都的繼承人,他長期使用的貨幣是君士坦丁時代鑄造的金幣「拜占特」。並且,誠如威爾斯自己所說:「它自稱羅馬」,「稱它的人民為羅馬人」。直到今天,「近代希臘語就稱羅梅克語」。而另一些學者如海斯、穆恩也認為,「對歐洲人和亞洲人來說,東羅馬是獨一無二的羅馬帝國」。既然如此,有什麼理由說它「只是名義上的羅馬帝國的一支」呢?
總而言之,歷史證明,羅馬帝國並未從395年就分裂為兩個國家。只有帝國的東部和西部。東西羅馬與東西羅馬帝國是兩個不同的因而也不能混淆的概念。歷史上沒有西羅馬帝國這個國家。至於東羅馬帝國,可以承認它的存在。但是這個國家並不始於公元395年,而是在公元751年之後。也就是說,只有當羅馬帝國在西部的大片領土已經喪失,東羅馬皇帝對帝國西部的統治權已不復存在,並且在公元812年承認查理曼帝國之後,我們才可以把以拜占廷為中心的羅馬世界,稱為東羅馬帝國或拜占廷帝國。
應該是被逼的
對羅馬歷史不了解,但我猜原因應該是當時發現帝國已經面臨分裂的危機以後,某個羅馬皇帝主動讓自己信得過的人接管那個領域,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這是逼不得已的,如果有機會沒有哪個人會拋棄到手的利益。
類似的東西,中國歷史上應該也有,只不過皇權強大的時間是大多數,所以往往會認為是沒事找事。
劉邦分封宗室,應該也是這個考慮,自己控制關中,然後自己的親人控制輻射不到的六國故地。只不過後來這段分裂時間不夠長,而且沒有形成類似的法統。
東晉應該是最像的了,不過那個留守洛陽的皇室成員檢查的時間太短。講個高中歷史老師上課時的說法。
不管是載克里先的四帝共治,還是後期東西個半,最重要的問題便是沒有明確、系統的皇位繼承製度。
羅馬帝國是類似於禪讓的方式,多數還是傳位給親戚,但也有可能傳給部下,一切看皇帝的心情。這樣導致權力交替時容易發生政治動亂,龐大的領土也難以管轄。
因此四帝共治便是想解決上述造成的兩個問題,羅馬帝國世襲的缺點造成的政治動亂與領土的管理(兩位正帝各管一半領土,底下還各有個副帝)。可惜反而造成了反效果,負的想取代正的,正帝又想統一成為唯一的皇帝,實行期間內訌不斷,直到君士坦丁統一結束四帝共治。從中歐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可能是覺得很正常也很好理解的。
讀中國史時,我們習以為常的歷史觀是趨向於大一統,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因為中國在這一點上的確是個特例——以「天下國家」的體制維持兩千餘年。很容易讓我們認為,東亞地區的統一應當是常態,而且文化的一致性也是常態。但歐洲文化中,或者說絕大多數其他文化中,在歷史的轉折點中,走向列國分立的體制,沒有「一」的概念這種分封也就很正常。
從宏觀因素上看,和秦相比,羅馬帝國原本就缺乏統一性和融合功能,它更多是以武力的方式凌駕於各國之上,在族群林立的歐洲原本就容許了各地區的文化差異。泛希臘文化也凌駕於各地城市,有相當程度的統一性,但隨著過於短暫的壓力山大帝國土崩瓦解,沒有機會得以加強。(歐洲後期文化的統一應當來自基督教的這樣一個公教秩序的建立)。從政治體制上講,羅馬也未能發展出管理這麼龐大的共同體的高度集權制度來,相較於中國秦朝中央地方數層的管理層次,城邦和精英治理的制度較為分散。
另一方面,羅馬帝國時代歐洲核心在義大利半島,大部分地區是乘海路之便,沒有永久的聯繫,而依賴軍隊戍守,由於文化的擴張性和流動性,還不斷吸納大量蠻族(西羅馬亡於日耳曼),有很強的不穩定性,它原本就是一個龐大而徒有其名的「統一」帝國。這種分裂可以說是一種必然,即使不主觀進行分裂,也很難說客觀上不會有其他原因造成。
而反觀中國,從西周開始,憑藉祖先崇拜和所謂「天命」的概念構建的統治階層的龐大網路這個過程延續了數百年,並且以儒學的形式定格和發揚,這個時期「天下」的概念逐漸確立並明晰,雖然春秋戰國與希臘時期諸城邦都是政治和地理上分裂的國家,可以說各個國家的形態已經和歐洲如今列國形態很相似。但無論戰爭多麼頻繁,卻隱隱包含周天子「天下定於一」的觀念,自此以中原為正統的「逐鹿」觀念延續了數千年。而秦不僅順勢,而且以強制性的各方面統一,客觀上卻在促進文化的統一,使之後的數千年里文化基本是趨於同構的,即使有外族的入侵也發展為民族融合而非對立。大一統的時候多而延續得極久,這樣的環境觀念下嫡長子繼承製是必然的。
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蓋烏斯·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羅馬共和國由此進入帝國時代。
公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實行永久分治。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在內憂外患下滅亡。
公元1453年,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軍攻破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滅亡。
奴隸制經濟的衰落從公元三世紀開始,羅馬帝國陷入嚴重的危機之中,歷史上稱作「三世紀危機」。
公元3世紀末期,戴克里先用大膽的改革試圖力挽狂瀾。
他掃除共和體制空洞的偽裝,直接地用帝王威嚴和禮儀來襯托君主的至高無上。
為了滿足政府權力下放的需要,也為了防止因為繼承權鬥爭所帶來的不必要的內耗,他發明了一種巧妙的權職分開的辦法,有兩個奧古斯都的職位,一個負責東部,一個負責西部。帝國其實沒有被分離,因為要靠兩位奧古斯都共同簽發的手令統治整個帝國,每個奧古斯都有一個副手叫凱撒,充當奧古斯都代理,並準備接替奧古斯都的職位。
通過婚姻紐帶,四個統治者結合成親密的家族聯合體。
事實證明劃分帝國的體制是失敗的,儘管帶來一段時間的平靜,君士坦丁王朝表面上是一個和平與安全的時代,事實上卻讓民眾苦不堪言。
在提奧多西之後,帝國永久分裂了。
如果南北朝過後沒有在隋朝和唐朝統一,而是北部被各民族瓜分,南部保留,後人就會問:「為什麼中國會把自己主動一分為二?」
打個比方,就像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美洲,非洲,印度如果都發展出了比較發達的經濟,然後各地的總督都想像美國那樣鬧獨立了。
這時候英國王室一看獨立壓不住了,就跟他們說,咱們好商量,皇帝大家都有的做嘛。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咱們不列顛帝國就由英國皇帝,美國皇帝,非洲皇帝和印度皇帝共同統治了。
再後來呢,希特勒搞事情,把英國本土攻陷了,英國王室也嗝屁了。於是大不列顛帝國就變成了美國皇帝,非洲皇帝,印度皇帝共同統治了。
最後,非洲和印度土著分分鬧獨立,把非洲皇帝和印度皇帝推翻了,只剩下個美國皇帝苦苦支撐大英帝國的法統。
羅馬:老子不僅能一分為二,老子還要一分為四(迫真四帝共治)
主要還是在公元180年羅馬帝國首腦馬可奧勒留去世後,羅馬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他的繼任者們絕大多數都能力不足,無法控制帝國的一切了,甚至連禁軍都領都無法控制了。公元235年到公元284年這段時間,帝國經歷了24個皇帝,幾乎都是非正常死亡。帝國中央的衰落必然會削弱邊境的防禦。西方邊遠行省受到日耳曼人的蹂躪,而東方的邊境受到崛起的波斯帝國的侵犯。中央難以東西兼顧,抵禦同時外敵的侵略,所以後期戴克里先實行分區管理,將帝國國土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的經濟比西部要發達,東部由自己管理,西部由自己任命的皇帝管理,從此開始羅馬帝國的東西分治之路。當君士坦丁在城市拜占庭建立新都後,這一划分進一步鞏固了,從此開始東西帝國之路,直至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被匈奴人所滅。
羅馬帝國不斷地擴張,導致其管理帝國的行政效率跟不上佔領的遼闊土地。中央對邊疆如果給足授權,那就會出現唐末藩鎮割據的尾大不掉;如果中央集權,一條政令從羅馬傳到東部,黃瓜菜都涼透了。
所以,東西差分是落後通訊管理能力與廣袤帝國土地的矛盾是東西分開的物理基礎。
家既然分了,最初還能有血緣的羈絆,但時間久了就剩下利益紛爭,東邊幾屆明君,西邊卻是庸人上台,後來即使東邊想救西邊,卻也不符合東邊的核心利益最後作罷,東邊自稱繼承了羅馬帝國衣缽,西邊則變成了基督教和日耳曼人共生繼承。羅馬帝國在歷史上分裂過無數次,後來分成東西羅馬帝國只是因為,這次分裂最後沒能統一,之前都統一了而已。
推薦閱讀:
※古代羅馬帝國是一個有類似普世價值觀的國家嗎?
※古羅馬的皇帝到底怎麼選?和現在中、美有啥不同?
※龐培是出於什麼心理跟凱撒決裂對抗?
※古羅馬從共和制轉變到帝制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