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同一個實驗室有人發文章很順有人四五年一篇都沒有的原因是什麼?

一直以來特別好奇的不是 為什麼有的博士期間發好多文章有的發不出來,而是同一個實驗室,同一個導師同樣的實驗環境,同樣的工作時間,為什麼有的人發很多文章有的人發不出來?一直想不明白,認識的博士有不少都是這個情況,特別是有的還特別努力,為什麼就是發不出來文章?望不吝賜教


1. 跟實驗方向有關係。同一個實驗室的人,做的可能是不同的的方向。不同的方向發文章,所需要的工作量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同學做聚合物,不需要生長單晶;有的同學做小分子,需要生長單晶。而單晶生長是一門比化學更玄的玄學,這一件事就有可能拉開很大的時間差。

2. 還是實驗方向的問題。對於不同的方向,新穎程度不同,需要數據的質量也不同。對於一些新的方向,只要數據還過得去,有創新點,工作量不大而且數據質量稍差,也可以發好文章;但成熟的方向對數據質量的要求已經形成了,那麼你數據做得不好看的話,跟以前已發表的文章一對比,你的文章就沒法接收了,帶來的其中一種結果,就是實驗需要大量重複以取得更漂亮的數據,而且對數據完整性的要求更高,有時候會讓你在細枝末節的方面花費大量時間。從這個角度看,做一個相對新的方向,有時候可以自動節省一些時間的,而且發出來的文章檔次還比成熟方向的高。

3. 個人努力。個人花的時間和對學術的投入程度,都是不一樣的。有學術積極性的人會想方設法去解決實驗中碰到的問題,他們的工作時間也要更長。自然解決問題和出成果的速度也就不同了。

4. 課題靠譜程度。這個只能看導師了。萬一給學生設計的課題接二連三不靠譜,再厲害的學生也只能兩手空空。但如果給另一個學生設計了幾個靠譜課題,文章一下子就出來了。

5. 課題系統性。有的課題做起來是系統和連續的,做出來以後沿著這個方向做下去,可以用較少的工作量連出幾篇文章。

6. 運氣。實驗能不能做出結果,除了個人奮鬥,還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有時候運氣不好,類似於買到了不合格的原料,能讓你重複反應重複不出來直到生不如死。有的時候下個大雨,濕度上升,反應又開始謎之尷尬了。還有什麼設備壞了啊樣品要寄到外校測試之類的亂七八糟的問題,都可能有影響。也影響速度的。

7. 還是運氣。給雜誌投文章的時候,有的人總能碰到苛刻的審稿人,一拒再拒,一篇文章投一年。有的人一投就到了導師朋友的手裡,轉眼接收。這就只能看天了。

想到別的接著補充。


排除十分懶惰或低能等極端情況,大多數原因一是課題性質決定周期,二是運氣不佳。

課題與課題之間的研究周期天生就很不一樣。我以前有幾個同事做藥物測試,從化學院拿來一批修飾化合物,一個一個處理細胞上流式跑,然後做點簡單的生化細胞測量就能發了,跟著改改基團又一篇。3年發了6篇,最後寫畢業論文期間又順手發了一篇。另外幾個人課題是分子生物的,比較基礎,story很長,從轉錄層次一直做到細胞,有的還有動物實驗,一條長長的信號通路做下來,三年還沒完,一大堆figure出去開會海報上都印不下。

二是運氣問題,科研是探索未知,誰也不能預言一個假說是不是正確的,用現有技術能不能做出來,碰到做不出來或者沒有效果的就只能丟掉換一個方向。引力波不是花了幾十年才找到嗎? 有些實驗技術也很看運氣,生物類基本上跟抗體相關的技術都風險比較大,我做HITS-CLIP搞了大半年怎麼都拉不下RNA來,還有一個人做多抗體批量免疫組化,也是各種被抗體坑,一年了還沒有進展。It is always more difficult to have negative results, because you would never know if it is truly negative or merely a mistake.


題主說的這兩種極端情況,我所在的課題組都有現成的例子。然而,3年發6篇的和4年0篇的都來自國內同一所C9本科,至少在進來時起點沒有太大差距。以我的觀察,他們最根本的差別在於對成功的渴望。很明顯的感到,3年6篇的非常ambitious, 我看到他就覺得他頭上寫著"我要發文章"。這種強烈的渴望使得他會去想盡一切辦法鑽研,分析困難並解決(包括選題方向難易,技術難題攻克等)。而4年0篇的只是照常上班打卡,雖然做科研也認真,但是看不到拼勁和狠勁,再加上一些客觀原因(方向不好做,要陪女朋友等),才會到快畢業了文章還沒發出來。


話題里的其它回答我也都很認同,但我更側重主觀能動性對客觀因素和最終結果的影響。


我知道的,一進實驗室就就接手了一個剛畢業的師兄沒做完的,留下了大筆數據的項目,兩年就發了兩個sci,畢業了。


原因:

1. 自身主觀原因

2. 課題選擇差異

3. 所處研究階段差異

4.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 - Wikipedia)


勉強的解決辦法:

1. 儘可能早地明確自己的方向

2. 發現課題不適合趁早換

3. 想方設法先發文章(嚴禁學術不端!

4. 與導師多交流


原因分析

1. 自身主觀原因

1.1 對科研不熱衷

讀博不是為了做研究,僅為了混個畢業或者其他原因,對科研投入度低,文章自然少。

1.2 不適合做科研

儘管很努力,但是無法提出新的觀點,或者無法將導師的觀點具體化,細緻化,對所做研究工作的推進有限,比較難做出成果。


2. 課題選擇差異

2.1 不是所有課題都適合發文章

科研成果並非僅指發文章,有些課題不適合發文章,可能是為了專利,或者是與業界合作的課題等等(不同細分領域看重的東西不同),此類有科研成果,但文章可能數量較少。

2.2 有些課題屬於此路不通

導師提出來5個方向,能走通的可能只有3個(導師不是神,無法預知是否都能走通),選擇了走不通的學生,除非有能力(或者被他人)證明此路不通,否則,只能歸因為「自身不努力」,然後在這條路上繼續折騰下去,導致很難有像樣的研究結果,也很難有文章發表。

2.3 課題太難

與自身能力或者現有的科研水平相比,課題太過困難(可能導師也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很難的課題),很難在讀博的5年左右時間內做出來,更不用說發文章了。

3. 所處研究階段差異

3.1 縱向研究的早期與後期

有些時間跨度較長的縱向研究,大量的成果會在後期出現,早期的研究者將顯得成果較少。如10年期的縱向研究,可能前5年都屬於實驗或者數據收集階段,能形成的階段性成果較少或者質量不高,隨著數據和證據的積累,後5年(甚至10年滿期後)的成果將會不斷出現。這樣,如果選擇的課題處在早期,則成果較少,處在後期,則成果較多。

3.2 研究熱度高低的差異

科研中,同一領域也存在研究的熱門與冷門階段,當課題的研究處在熱門階段,關注度高,文章接受度高;當課題的研究處在冷門階段時,關注度低,文章接受度低。這也衍生出資源問題,研究處在熱門階段,大家討論的多,發表的成果多,可獲得的資源也多;而處在冷門階段,討論的人少,可獲得的資源與幫助也少(包含相關文獻的數量少),自然做出來的困難也大,文章就少。


4. 馬太效應

如果說上述的3個原因僅導致文章數量稀少,但不至於分化太過劇烈,那麼馬太效應則是加劇了這一分化。強者愈強,弱者愈弱。一開始就能發文章的,大概率會不斷發文章;一開始沒能發文章的,大概率會很難發文章。

4.1 心態

如果一開始就能發文章,基本表明課題選擇沒有錯,能夠進一步深入研究下去,進而形成一個系列的文章,強化了課題的重要性;如果一開始沒能有成果,會不斷陷入推翻重來的情景,會不斷懷疑課題,很難安心繼續深入研究。一個副作用是,一開始就發了文章的博士,基本較少擔心畢業、工作之類的問題,而一直沒有文章的博士,會不斷陷入「現在換課題來不來得及?」「畢不了業怎麼辦?」「延期畢業怎麼辦?」「工作怎麼辦?」「我還適不適合搞研究?」的惡性循環,更難有繼續做研究的心思了。

4.2 資源

在3.2中也簡單說了點資源問題。當一個方向高產時,導師會加大這個方向的投入,比如讓更多人配合這個方向,組會/研討會會更多的探討這個方向,將更多的資源(包括資金、設備、時間、人員等)投入到該方向,形成良性循環;而反觀出不來成果的方向,(多數)導師可能關注度較低,或者歸因於博士不努力等等,有意無意的削弱該方向的投入,形成惡性循環。(注意:此處並非討論公平性的問題,高產的方向高投入,低產的方向低投入是一種很直接/很經濟的做法,除非導師非常明確低產的方向會有「大發現」,否則很難會大量繼續投入資源的)。

4.3 出名趁早

科研領域也存在名人效應,早發文章,早出席重要會議,那麼進入該領域的圈子就早,與同領域的研究人員(包括各位大佬)交流會更方便,做的成果也會更容易被接受,發文章也會更順利,形成良性循環。遲遲沒能有成果發表,被拒稿的概率也高(當然,不是絕對的)。


勉強的解決辦法

1. 儘可能早地明確自己的方向

1.1 細化自己的研究方向

不要籠統的方向,要細化到幾個可選的方向上,這樣在選擇課題時,不至於出現完全陌生不知從何處開始的情況。

1.2 知識儲備

選課題前,找該方向(包含相近領域)的綜述(Review)多讀(最好是大牛寫的,或者是頂級期刊,Annual Reviews 之類的),明確該方向的歷史、現狀,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包含現在還在做該方向的大牛、實驗室等情況)。這對選擇什麼樣的課題、判斷課題的價值及課題難易程度都有幫助。


2. 發現課題不適合趁早換

2.1 自己駕馭不了

如果發現該課題太難了,或者涉及到的知識自己嚴重欠缺(並且也不想去彌補),或者明顯在讀博期間無法完成(耗時太長),那麼儘早與導師商量討論,換掉課題,或者至少將該課題修剪成自己能駕馭的程度。

2.2 發現有頂級實驗室在做與自己相似或者相反結論的情況

除非你能有把握在他們之前發表出來,或者對自己的結果非常確信(即,他們做不出相反結論),否則,趁早換掉課題,避免與大佬撞車。當然,如果你能搶在大佬之前發表或者非常漂亮的做出相反結論(明確地推翻了前人/大牛的結論),或許一戰成名,衣食無憂。


3. 想方設法先發文章(嚴禁學術不端!)

3.1 將課題細化,發表階段結果

將課題拆分,細化,將其中一部分已經做出的結果進行發表,混個經驗。當然,如果導師希望最終發篇牛文或者有其他打算,請不要這樣做,防止被判斷成「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情況。

3.2 與高產團隊/博士合作

與相近課題的高產團隊合作,藉助他們推進自己的課題或者發文章/參加相關會議。畢竟是一個實驗室的,找到不同課題的相關之處還是可能的,算是蹭熱點(這個做法,是為早期發表文章推進自身課題服務的,但請不要濫用,防止出現學術不端等情況,而且被抱大腿的人估計還是比較反感單純抱大腿的人,互相合作才是比較合適的方式)。


4. 與導師多交流

與導師多交流,這應該是解決該問題的比較合適也是首選的辦法(如果導師非常極品,另當別論)。導師畢竟對該領域更加熟悉,對研究流程更清楚,能夠調動的資源也更多。與導師交流除了能解決具體的課題問題,也能幫助自身找到合適的方向。當然與實驗室其他人員多交流也是有必要的(包含多看文獻),交流的多了,思路也會打開,避免一味的一個人單打獨鬥。

個人觀點,供參考!


補充:參考及進一步閱讀

1. Matthew effect - Wikipedia,Sociology of science部分

其中涉及到的兩篇有意思的科學界馬太效應的文章(主要從獲獎角度進行闡述):

1.1 http://www.garfield.library.upenn.edu/merton/matthew1.pdf (掃描版,勉強看個大概)

1.2 http://garfield.library.upenn.edu/merton/matthewii.pdf

順著這兩篇又找到一篇直接研究「產量」的paper,可能更適合該問題(我沒有許可權閱讀全文,只看了下摘要,如可能請下載全文閱讀參考)

2.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Among Scientists: Evidence for Accumulative Advantage

如有興趣,可進一步挖掘,似乎該類現象的研究有不少,能力有限,只找到這些,供參考。


「一個人的命運不僅要靠自我奮鬥,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人與人的差距,比人與狗的差距還大


做一種特殊有機FET的,目標monolayer。我用了3個月合成了第一個目標化合物,然後用了2年9個月不停的想辦法測試fet性能,無功。博4第一個月實驗室新買了一台儀器。用之前的化合物做器件成功率100%,之前測不出來的原因只是儀器靈敏度不夠高。


通常來講,那些「為了發文章而搞科研」的人通常都會發表數量可觀的論文。無論是研究方向的選擇,還是香腸的切割,都是為了這個目標。


最深刻的經驗就是,不行趕緊換


我聽說有個做植物化學的,運氣特好,研究生還沒有入學,暑假第一個練手的實驗就拿到一個新化合物,妥妥的SCI,碩士畢業也問題不大了。同宿舍一個哥們的師姐第一次出門採樣就發現兩個新品種,做了好幾篇好文章,輕鬆申請到國外博士


原因多了,有主觀的和客觀的.

主觀的原因就是有的人懶,沒目標,研究生階段或者博士階段都是混的,我畢設的時候,我們畢設老師說他都一年沒見到他的研究生了,這種不去實驗室不去見老師的怎麼可能發文章,相反同一個實驗室每天在實驗室,各種實驗數值模擬整起,再跟老師常討論,很大概率勤快的這個學生容易發文章對吧. 關於智商對對發文章的影響,我覺得除了一些基礎學科,大部分科研對智商沒那麼高要求.

第二個原因客觀的,是同一個實驗室也有不同的小方向,比如我們實驗室兩個方向,一個累死最多一片二區,基本都是三四區的文章,另一個方向都是二區以上,所以即使在同一個實驗室,不同地小方向也有很大的差別,發文章難易程度差異很大.
再有就是實驗室比較窮,沒有實驗條件,做實驗的就吃虧不好發文章,做模擬的就相對要好發文章一些了.

還一個原因主觀客觀都有,就是導師的因素,有的導師要求很嚴,對自己嚴對學生也嚴,如果方向前沿一點,文章就好發了,比如我們學院有個工作狂教授,他手底下有個學生碩博五年發了十幾篇一二區文章,拿了三次國獎.

學院里還有另一個老師,似乎年輕生活一場大病,對學術無欲無求,一星期去一次實驗室,從不管學生,這樣的導師手下的學生只能靠自己了,他有經費也有學術水平,如果你自己願意折騰,就能發不少文章,但是大多學生在沒導師管的情況下,早就放飛自我了,不會主動科研,更別提發文章了


和導師也有關係。雖然是在一個組,但是導師對學生的偏愛程度也不一定相同。對偏愛的學生導師給資源給課題給思路,甚至直接操刀幫忙寫論文做實驗。還有組內的本科學校歧視現象,這個越是名校越明顯。很多導師偏愛本校保研的學生,給資源給好課題給方向;而歧視外校保研或者考研的,給他們的往往就是些邊角課題或者很雜的橫向項目。(其實外校保研的學生還真不一定比本校的要差。比如清華保研本校的大多數也就是中等水平的學生(頂尖的基本出國了),而外校保研來清華的基本都是985高校專業頂尖的,誰比誰差還真未必。)


課題不同。


桃三杏四李五年


除了個人原因就是環境原因了。

讀博士的都知道:導師和課題方向,這兩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博士進程。

1,研究的都是未知領域,有的是把握大點成功率相對較高;如果純試探性的,雞肋課題,是好是壞很難說,能否順利發文章順利畢業很難說。

而且,實驗的不順利會嚴重影響一個科研人員的心態,造成不自信和興趣都是很可能的。如果做的順,信心足興趣強,反過來還會促進科研。

科研方向還決定了課題的合作度。合作項目的課題是相對比較熟悉的,也是導師們正在努力攻關的課題,學生得跟上進度,而且有不同參與者的討論。如果是個雞肋課題,導師隨手甩個課題給人做,自己找合作討論就比較難。

如果是大導師下面,有的上面還有小導師,有小導師的話可能談論更多,抓得更緊。

沒有小導師的話,又是一回事。難說

2,導師原因。

導師設計的科研方向,跟上一點差不多,不提了。

導師的管理方式,這個涉及到個人跟導師的交往。

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處事方式學習方式都是不一樣,可能有的恰好跟導師很搭,自然比較順;如果不是很搭的,那導師跟學生對不上就會出問題。

我是做的不好的那種~!


難道不是淘寶找人代寫代發嗎


比如說,有機合成組,一半人做methodology,一半人做total synthesis......


補充一個,天天做橫向給老闆掙錢,我倒是想知道怎麼發文章


看課題了,有個師兄從小外國語學校,英語炒雞好,老闆很喜歡,老闆的原話是寫文章比我還快,要知道老闆也是出國混了二十多年,文章寫了無數。所以新課題好課題讓那個師兄做,師兄不負重望,新課題要求的數據不是很多,文章確實寫的很快,基本不用修改,出了很多篇。但這個師兄並不是很勤快,老闆一出差就偷懶,然後把原來的壓著沒給老闆看的數據email給老闆,裝著自己很努力。

另一個師兄,真心很努力,可是老闆給的課題不夠新,就是原來我們組有很多工作了,要繼續進一步深入提高這種。開始一直做不好,做出來了,數據不夠好,沒有能明顯好於原來的工作。你要想想中間的幸苦,開始一兩年學習階段,做的不如原來的工作,被老闆批評,做的和原來工作差不多了,還是被批評。暑假都不敢回國,泡實驗室。全程怕老闆。最後兩年總於成功了。工作量數據量是前一個師兄的n倍。


推薦閱讀:

玩具水槍威力有多大?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目前錦屏地下實驗室研究進展如何?
施一公到底有多牛(據說他的研究成果逼得國外很多實驗室都關了門)?

TAG:科研 | 實驗室 | 博士 | 學術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