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的發展可以完全解決人類語言能力的實質問題嗎? 它的發展是否會導致神經語言學領域的消亡?

當腦研究足夠深入,大腦黑箱的問題已被解決,所有與語言相關的模組都已被發現時,整個神經語言學學科是否會發生巨大的轉型?若有可能,這種轉型將會是怎樣的?這種轉型將對整個語言學的發展帶來什麼影響?
現今世界範圍內腦科學研究已經發展到了什麼水平?對人類思維結構的了解到了哪一個層次?離上述目標還有多遠?近年來的發展速度有多快?

P.S. 題主高三,有意報讀語言學專業,以後想從事神經語言學方面的研究,所以想了解下神經語言學的前景。若題目描述有與專業知識相悖的地方還請大家指正。XD


這個問題,我昨天和 @安時 說的時候,是這樣的一個畫風:
我:這個問題炒雞好,但是我們並沒法回答。
安時:我覺得正因為沒法回答所以不太好。
我:I mean it is not a question that you can"t answer, but one you are not able to answer YET.
畢竟我並沒有學過七肢桶的語言,也無法依靠玄學來推算未來,所以我現在給出來的預測,可能明天就可以被推翻,我且一說,你且一聽。

我之前曾經說過語言學的方法論很多都是從別的學科里借來的。以語言學當前的趨勢,一項技術在自身學科領域成熟之後,如果它可以被語言學應用,那麼會在兩年內被借入,在五年左右大概會出現一個初步的方法論,在七到八年的時候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方法論的修正(其中包括把之前七年出現的所有應用問題批判一番),自此在語言學方面成熟,繼而推廣。我這裡參照的是 magnitude estimation 和 mixed effect model ,二者都是我現在用到的手段。
那麼我們往回推,顯而易見,如果在神經科學裡出現一套成熟的體系,那麼它完全成功移植到語言學系統里,從實驗設計到數據處理到結果歸納基本上不出現大的紕漏,一般也是七到八年。如果你是一個觸角非常敏銳的人,或者你的導師觸角很敏銳,一旦這個技術成熟並且可用就立刻把它借入語言學中,至少也需要四五年才能出一部分系統的成果。所以語言學到題主讀博的時代演變成什麼樣子,實際上並不是由我們說了算的,甚至也不是腦科學家說了算的——而是技術開發者說了算。(當然,也有一些採用其他心理學手段的語言學研究者認為,「更高級的手段未必能得出更精確的結果」,這就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了。但不得不說,在一項技術剛引入語言學的時候,的確容易產生一些並沒有什麼用的結果。)
如果我們遇到了技術上的瓶頸,不得不維持現有的手段,也就是基本靠 ERP 和 fMRI 來解決問題,那麼以現在的速度,以英國的三年本科加一年碩士作為最短時間計算,到了題主讀博的時候,神經語言學這一方面依然大有可為,畢竟講道理,現在的語言學就是這樣,大語種做完了可以做小語種,大結構做完了可以做小結構,結構元素做完了可以做非結構元素(語用能力必須要做啊!),單語者做完了可以做雙語者(包括但不限於 simultaneous bilinguals 、sequential bilinguals 、heritage speakers 、L1 attritors ,乃至三語學習者),正常人做完了可以做 language impairment ……你要問我一百年後,我可能有點不清楚,但是你要問我五年後,我多少還能告訴你。
更何況,我不得不提一下這個事情:Cluster failure: Why fMRI inferences for spatial extent have inflated false-positive rates. 應該是 PNAS 上的文章, link 手機不方便回頭貼;當時 @趙思家 的描述是這樣的:「簡單滴來說,這批人大手筆做了 500 個被試的核磁共振成像,用最基礎的做常用的三大 packages 跑了三百萬次 group analyses ,結果 FA 最高能達到 70%(理論應該有 5% )。四萬個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實驗受質疑。」也就是說,基本上現有的 fMRI 做出來的結果,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是假陽性,具體事實情況怎麼樣還需要再做一遍。那麼 fMRI 到底是做什麼的呢?接受過 fMRI 實驗(並且在 MRI 機器里睡著過)的人粗糙地解釋一下:被試在 MRI 機器里完成一定任務,比如辨認圖片、閱讀句子等,與此同時通過核磁共振監測腦內區域的血氧濃度比,最終建立「這個任務與這個腦區的活動相對應」的聯繫;目前語言學方面的人類實驗,大概的感覺是「做到 fMRI 就算是到頭了」(雖然實際並不是),所謂的「某個腦區和某語言結構處理相對應」的結果,也多半是基於 fMRI 進行的。假陽性的問題,對於依賴 fMRI 的研究來說簡直可以說是一記重鎚,當時出情況的時候我周圍參考 fMRI 數據的人基本都「卧槽真是辛辛苦苦二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我,則因為本領域的 fMRI 實驗要不就是和我不相關要不就是設計辣雞,所以完全沒有參考這方面的文獻。)

那麼再回到題主一開始的問題之一,不過我打算根據之前的說法把這個問題限定一下:不討論實際的發展速度,只討論發展的極限,腦科學的發展能夠解決人類語言能力的實質問題嗎?
從理論上來說——也只能從理論上來說——能,也不能。如果我們單純把人類語言能力解釋為類似於喬姆斯基的 I-language 一樣的東西,也就是所謂的「天生的語法預裝系統」,當我們能夠把每一個語言參量定位到特定的神經元上、並且靠基因對比完全確認了預裝語法系統的遺傳學來源,那麼我們至少可以解決共時性的語言能力問題,也就是說,大腦的哪一部分以什麼樣的方式傳遞什麼樣的信號從而組織出一句合乎語法的話,甚至我們可以確定到底是否存在 quantifier raising 這樣的處理。當然如果你以認知語言學( cognitive linguistics ;我個人建議「認知語言學」這五個字最好不要用超出 cognitive linguistics 理論意義之外的含義,否則我這個剛拿到 ICLC 通知的人會稍微有點困擾,謝謝)的角度來討論語言能力問題,認為不存在獨立的語言能力,語言的學習和處理完全依賴於常規學習方式,那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畢竟能夠成功在神經系統上回答「人類到底是否具有 language faculty 」這個問題,實際上已經到了「人類語言能力的實質問題」了。
然而我們可能並沒有辦法通過神經科學的發展解釋一個很討厭的問題:語言的演化。人類允許語言的演化,特別是句法和參量的演化,而不是一成不變,也是語言能力的一種體現,但是這種體現可能並不能從神經語言學裡得到任何證據:如果我們認為從古到今所有沒有語言與智力障礙的智人個體都具有同樣的語言能力,那就很難從語言能力的方面解釋為什麼古語中的一些參量逐漸脫落,或者古語中不存在的參量逐漸產生——你總不能說古人比現代人頭腦複雜,或者反之吧。當然這個提議可能在一些人感覺會非常沒有道理,因為我們並不能拿死人去做 fMRI ,也就無從談起讓神經語言學解釋除了語言習得和語言處理甚至帶一點語言結構意外的內容了;但我只是提供一個思路:人類語言的一些問題,就算神經科學發達到我們無法想像的程度,可能也很難由它來解決。

既然我們說作為一級學科的語言學不可能一下子就被神經科學搞死,那麼再回到題主的第二個問題:神經科學的發展會不會把神經語言學搞死?
神經語言學到底是什麼?說得稍微讓人不那麼舒服一點,是一幫沒有什麼語言學基礎的神經科學家和一幫沒有什麼神經科學基礎的語言學家為了同一個目的搞到一起去之後生下來的小雜種。(其實這一開始是我們用來自嘲和互嘲 psycholinguistics 的。)當然,當這個小雜種生下來之後,它必然會既要長得像爸爸又要長得像媽媽,作為一個神經語言學的學生,必須要同時理解兩個部分的理論和實驗意義。當然,有可能這個小雜種長得越來越像媽媽,最後被母體吸收回去,那麼作為神經語言學的學生,其實並沒有損失,畢竟我們可以把語言學知識作為理論參考與實驗設計的基礎,繼續做著神經學家的工作;至於說媽媽厲害了,一刀把孩子捅死了……那我們就去做一個單純的神經學家研究一下使用流行語時的快感從哪裡來什麼的不好嗎(。
更何況,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我們必然會遇到新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在沒到這個階段時,我們是基本看不見的,就好像你在多雲的天氣想看到雲上的情景一樣。可能現在我們認為,等到我們能把大腦各個神經元都對應到語言處理上,問題就全都解決了,但是真到了這一步的時候,我們可能還會發現其他更奇怪的問題,比如說我們能夠處理我們熟悉的語言,但是對於我們不熟悉的語言我們是如何感知它和我們已知的語言的距離的,從視覺刺激上、聽覺刺激上、元語言信息刺激上會不會啟動不同的因素,這種感知有多少基於語言處理,有多少基於常識,又有多少基於瞎猜……反正現在這個問題也沒什麼人把它放到神經視角下考慮,等大家真做出來一一對應的神經元也無所謂呀。

最後,可能要溫柔地提醒題主一句:神經語言學雖然在語言學的食物鏈上處於非常上位的位置,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可能更像生狗——也就是說,就算有人告訴你「二十一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也不代表「二十一世紀是生命科學從業者好找工資比較高的專業對口工作的世紀」。一個學科有前景,不代表一個從業者更好找到工作,這都是歷史的教訓啊,走路可千萬記得看腳下。
就這樣。


看題主的問題,感覺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後生可畏。

題主其實涉及了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腦科學三個領域,那麼我從認知科學的角度來展開:

從認知科學的角度看問題,一般分為三個層次:

1、computational problem(研究的計算問題)
2、algorithm(演算法)
3、underlying hardware mechanism(硬體機制)

研究認知科學的人必須要先搞定第一個層次,然後他們主要做的是第二個層次的工作,最後偶爾會涉及一點第三個層次的問題。

注意:雖然硬體機制對於演算法會有影響,但認知問題並不嚴格依賴硬體。比如說,對於一些認知問題,搞清楚前兩個層次之後,完全有可能設計AI去進行認知過程的模擬,而其硬體基礎並不一定非得是人腦。

那麼具體到有關語言學的方面,你會看到上面第一個層次就是語言學(computational problem);而心理語言學基本上做的是第二個層次,神經科學做的是硬體的部分。

我覺得題主說到「人類語言能力」,這基本上指的是人類的語言理解(comprehension)、語言習得(acquisition)等等,屬於心理語言學的範疇,而心理語言學本身屬於認知科學的一部分。與純粹的語言學關心的對象是有區別的。

所以題主大問題里的第一問其實問的是腦科學對於認知科學,或者是心理學的指導意義。

我大概可以揣測題主所說的「腦科學深入研究」的具體所指。題主的意思應該是說對於人類心理活動,可以比較明確的尋求到大腦,或者說是神經層面的因果對應。

雖然我的了解不多,但是還是覺得以現在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的發展現狀,達到題主所「想像」程度還離得太遠太遠,之所以這麼說,有兩個角度:

第一,從認知科學的角度:對於一些比較簡單的認知活動,比如分辨物體邊界,目前是可以做到相對完善的神經過程上的對應的,但是哪怕複雜一點點的認知問題,目前是幾乎無法找到嚴格對應的神經過程。

比如對於識別眼前的這個東西是一輛卡車,而不是一輛轎車,這個認知過程的神經機制就是不明了的。那麼就不要提人類更複雜的認知過程了:人臉識別,演繹推斷,關係類比等等。

所以認知科學的研究人員才有了「connectionism」這一套工具,即設計人工神經網路,去模擬認知的過程。對於人工神經網路,理論上,我們知道其進行認知過程中,每一個「神經元」的所有神經活動,我們知道哪些神經元(node)在什麼時候放過電,向哪裡放了電,哪裡的連接權重減弱了,哪些增強了,哪些連接消失了。也就是說,我們知道人工神經網路在認知過程中一切精確到神經元、神經突觸的細節,這些東西在目前的腦科學裡是完全模糊的。

而有關於語言的心理活動又是十分複雜的認知活動,也就是說,以目前的腦科學水平,基本上不可能做到像人工網路這樣因果對應。

第二,從腦科學本身:到目前為止,世界腦科學研究中心-美國,還在繪製人類大腦的圖譜,也就是人腦神經元的連接組。這一過程本身就比人類基因組計劃要困難得多,完成它就不知要到猴年馬月,而這也僅僅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等到這個工作完成之後,大腦裡邊的世界才會以一個「網路」的形象呈現在我們面前,目前來說,大腦在我們眼裡還只是「一團漿糊」。

但是就算完成了大腦圖譜的繪製,將心理活動與動態的神經活動進行因果關係的對應完全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簡單來說,進行這一類的工作需要的是高出現在相當多的技術設備,需要的是我們整個人類科技樹的提升。就好像19世紀的生物學家根本看不到目前電鏡里能看到的生物結構,為什麼,因為那時候還沒有原子物理學。我們是有了原子物理學,具體來說是量子力學之後才造出了電子顯微鏡,也才有了電子顯微鏡可以看到的世界。相應的,以目前的技術水準,只能進行腦電和FMRI這種程度的對應,這個 @Chris Xia也提到了。而這種腦區對應的結果在認知科學工作者眼裡是十分不夠用的。我們寫一個人工神經網路,在電腦上跑一下,它每一個神經元的活動我都看得一清二楚;而你搞這麼一大台機器,最後也只是告訴我這個人看某個東西的時候,腦袋裡某一塊變綠了。

所以說,這種完全的「腦-心」因果對應在我看來還十分遙遠。

假如這種「腦-心」的因果對應搞清楚了,即我們清楚每一個心理活動背後的神經科學基礎,那時候我們就可能去按照這些機制去進行人工複製,做真正意義上的「人造人」。然而,這一切一切就目前看來還確實遙遠。

至於語言學本身,那是完全另一個層面的東西。語言心理學者感興趣的是人類的語言處理,所以算是心理學工作者而不是語言學工作者,或者說,他們是研究人類有關於語言的心理活動的心理學家。語言學所感興趣的是一套符號系統,當然,從下而上有phonetics, phonology, morphology, syntax, semantics (pragmatics) 的層次,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說,純粹的語言學話題大多並不是十分關心人類語言機能。

看題主的問題,感覺題主應該感興趣的是psycholinguistics, 如果在國內讀本科的話,建議去綜合類院校讀心理系,然後去選一些神經科學方向的課,再旁聽一些語言學課程。但最好還是出國讀,這樣專業選擇比較自由。

別的地方不了解,如果來美帝的話,可以選心理學、語言學為專業(可以double major, 也可以major+minor)。如果對神經機制感興趣的話可以修一些神經科學的課程,另外統計和CS的課程也非常有幫助。


不想隨便給答主一個建議然後不做任何解釋就閃人,科學的態度還是要擺出來的。題主提了一個非常龐大的題目。實話實說很多題目很難作答,但就我了解的方面嘗試回答一下,希望不會誤導這位高三小朋友。

首先,題主問的是神經語言學的內容,答主在這邊統一用認知語言學回答,因為普遍認為認知語言學的範疇更大,且我認為我的回答也適用於認知語言學。

第一個問題,腦科學發展可以完全解決人類語言能力問題的實質嗎?

答主認為,不能完全解決,但能很大程度解決,但新的問題還會產生,所以題主不用擔心失業的問題。其實不論腦科學,還是認知語言學,都還處在一個新生兒的階段。遠的不說,答主最近在做的一個課題之一是討論在語言生成的頭300毫秒,我們的大腦是否對事件進行了解碼?(對事件進行解碼的意思是大腦在頭300ms就知道Who did what to whom?)這個問題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來看是屬於基礎性的問題,因為如果我們的回答是yes/no還是maybe,都會對我們現行的語言生成機製造成本質上的挑戰。但是,這個基礎性的問題直到此時此刻也還沒有得到回答,行為實驗、眼動實驗、神經實驗各種證據一大堆,看起來誰都說的有道理。從這個側面來看,認知語言學還有大量基礎性的工作沒有完成,而基礎性工作是最難啃的骨頭。

接著往下說,雖然在目前的階段,認知(包括神經)語言學的研究碰了很多壁(哪個學科不是呢?),但總的來說藉助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手段,我們對語言學的解析程度是越來越高的。有些人可能會提到重複性的問題,我們首先不討論重複性檢驗的合理性問題(估計這句話要招罵,但對重複性檢驗的合理性提出質疑是nature說的,快去打他!),但即便出現大量的失敗案例,也是對未來學科發展有借鑒作用,小孩子嘛,幾個不犯錯的呢?我個人更願意看到發展的方面,說說一些實質的進展吧,80年代以來ERP(腦事件相關電位)的運用已經給我們研究語言理解提供了大量準確且有參照性的發現,比如語言感知(speech perception) 和mismatch negativity相關,詞語和句子理解和N400,left anterior negativity,P600相關,詞語生成與lateralized readiness potential, N200相關。以及由句法或詞法引起歧義時,大腦對應的反應。這些發現都是建立在大量失敗的實驗基礎上的,但對認知語言學的發展卻提供了巨人的肩膀。

說完上面的問題,接著回答第二個問題, 腦科學的發展會導致神經語言學的消亡嗎?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不會!對於認知語言學的前景,答主還是很有信心的,答主也完全不擔心腦研究的發展會把語言學給吞了。事實上,腦研究與認知語言學並不是對立的競爭關係,認知語言學本身也是腦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必須承認的是,人腦研究不僅沒有威脅到語言學的存亡,甚至促進了語言學的發展。之前傳統的語言學研究主要是根據corpus或者觀察來對語言現象進行總結或提出假設,現在,依靠實驗的手段,我們有了對我們之前很多的理論和假設進行合理的檢驗的可能;其次,隨著不同研究手段的加入,語言學的縱深也得到了很大的擴展。以前,我們認為所謂的語言學無非就是研究研究構詞法、語言規則、發音規則等,但腦研究的發展使得我們能夠有機會去詮釋這些語言現象背後的認知基礎。腦研究正在從根本上改變語言學的面貌。


之前也和我們實驗室的前輩關於認知語言學(包括神經語言學)目前的發展進行過交流,我們都認為認知語言學的發展可能會受到以下幾個原因的影響:

1. 人的影響。
據我們了解,目前在歐洲大陸還沒有任何一所大學在本科階段有開設認知語言學的專業,甚至碩士階段開設認知語言學的專業的學校也乏善可陳(我們學校正在努力把它往一個獨立的學科來推動)。目前大多數做這個方面研究的人員都來自於單一學科,比如心理學、語言學等等,這就必然造成了知識構成的不完善。比如語言學專業出生的小夥伴缺乏心理、生物、統計等方面的知識儲備,而心理學專業出身的小夥伴缺乏語言學等方面的知識構成。雖然我們承認通過後天的學習可以補缺很大一部分,但是不得不承認在本科階段沒有相應的培訓是會造成之後研究的一定困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咱們一直在說要培養「複合型人才」的原因了吧!

說點我自己最近的經驗吧,答主本人是外語系出身的,無生物、心理學正統培訓,最近在做一個比較複雜的實驗,是關於視覺(vision)和語言生成初期的概念化(conceptualisation)關係的問題。說實話在對眼動數據進行分析時,由於答主缺乏相應的培訓,現在還在認真的閱讀關於視覺研究數據分析的文獻。

2. 技術的影響。
研究技術的創新對語言學研究幾乎是開創性的。比如說自從Eyetracker被引入語言學研究,我們可以通過眼睛窺探包括很多語言生成前的加工機制。但技術對語言學研究的限制也很明顯。就拿神經語言學來說,目前神經語言學研究的主要對象還是語言理解,當我們看到一篇描述language
processing的神經語言學的文章時,基本上這裡的language processing可以和language comprehension劃等號了。由於神經語言學常用的比如EEG、EMG、fMRI等技術手段對任何細小的肌肉運動都非常敏感,但語言生成的研究又很難避免因說話帶來的面部運動,那麼這些研究手段就很難用於語言生成的研究。這也是為什麼在神經語言學方面,語言理解的研究要跑在語言生成前面了。而且目前還沒有看到技術上的變革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3. 大環境的影響。
總的來說,目前對腦研究或者說細一點神經語言學的研究還是越來越重視的,這一點有時間我會慢慢說,目前的大環境也是為什麼我認為神經語言學為什麼是一項很有前景的專業的原因。

先從咱們國內說起吧,在「十三五」計劃公布的100項重點工程中,腦科學和類腦研究排第四,也反映了這個領域研究的分量。中國「大腦計劃」也有可能在這兩年正式啟動,而對語言等認知功能的研究是其中的組成部分。

再拉遠一點說說答主所在的歐洲。歐盟直接funding的Human Brain Project 2013年正式啟動,歐洲19國、上百所科研院校參與,十年投資達到了12億歐元。這個項目包含了12個研究平台,關注包括語言在內的不同人腦運作模式。目前答主所在實驗室也在做多項語言方面的認知研究,包括語言前期概念化研究、視覺注意力與事件解碼、漢語音調的神經基礎、失智症早期語言和其他認知功能喪失等等。所以可以看出,相關的研究還是非常多元化的,各個學科的交叉也在加深。德國馬克思普朗克心理語言學所甚至把語言學研究推進到了和遺傳學進行叉。The Human Brain Project

再拉遠一點說說人腦研究的大本營美帝,和歐盟同期,奧觀海同志也在2013年推出了 The Brain Activity Map (BAM) Project. 目標包括探索大腦工作機制,開發大腦治療療法等。Obama Announces Huge Brain-Mapping Project

可以說腦研究已經成為各個主要大國的爭奪對象。

所以答主給題主的建議是,如果你中意語言學,就選擇它。在你中意的基礎上再去考慮一個學科的前景。事實上,把任何一個學科描述為「充滿前景」或者「沒有前景」都是不正確的。學習馬哲的朋友也有風生水起的(對不起真不是黑馬哲的朋友哈你們都萌萌噠),而學習在我們看來充滿前景比如金融、自動化等學科的同學也有發展不盡如人意的。一個學科的前景只決定該學科大部分人取得成功的容易程度,而自身的努力才是讓你在任何學科都取得成績的唯一標準。

另外,目前國內應該還沒有哪個學校單獨開設應用語言學方向吧,大多數還是在外語系或中文系接觸,題主可以了解一下。

Anyway,我並不認為有朝一日語言學或者神經語言學會消亡,有時候我們覺得一個學科藥丸不是因為我們了解的太深,而恰恰是因為我們了解的太淺。而我們現在對認知語言學的理解可能連孩子都算不上。


鑒定:科幻看多了,被當成科普了.

解釋: 科幻,科研,科學,科技,科普.五個層次.

你講的,還是科幻層次多一些.

科研層次來說,未知遠遠大於已知,也許我們有生之年, 也許就是你入行之後幾年,這個問題才會有大的突破和解決.

科學層次來說:神經語言的關係,如同思想和語言的關係,如果這個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科學在哲學面前將有長足的進步.而目前,語言中樞的位置,如何與語音-聽覺聯結,如何與圖像-視覺聯合,記憶和它相互的影響,情感呢?道德呢? 一旦破解語言中樞,則我們可以通過與被試者對話的方式,快速獲得其心理活動,找到內存背後CPU運行的規律,而這現在都是熱點.

科技層面:簡單腦波檢測分析已經可以開始應用,一分鐘幾個比特的應用已經產生,腦電波用於診斷精神狀態特別是睡眠狀態已經慢慢公認;依靠以上信息,調節人體健康免疫系統等技術慢慢可用.神經語言學,在仿生學上將腦科學的仿生結果應用於學習理論....碩果累累,未來賺錢機會多多. 

科普層面:和科幻層面混的比較多.科普作者受父母歡迎,科幻作者受小朋友歡迎.扮作科普作者的科幻小說家,是父母和小朋友都喜歡的對象. 

--------

鑒定完畢.

給出處方: 

1)後生可畏,將此力量用到正道,很猛.多讀論文多讀書.

2)腦科學,語言學,語義網路,神經學,這些的組合還是邊緣的,有些未達到主流,因為畢竟人生前願意解剖大腦的人很少,而活體監測對機理的研究形成很慢. 

3)語言背後的思想和哲學,也許是一層窗戶紙,也許是磚頭牆. 

興趣帶你進入語言學,生物學,神經科學,是合適的.


覺得題主有些太杞人憂天了。腦科學或者認知科學的發展只會促進神經語言學的發展,或者題主有沒有真正了解過神經語言學呢?


不管腦科學發展的結果如何,即使20年內人類解開了腦部的秘密,其實也不妨礙你做自己喜歡的事。如果你存在選擇和擔心,說明你不熱愛,任何不熱愛自己選擇方法的研究者,其結果都是平庸而已。所以對於未來平庸的你,腦科學再發達也和你沒有多大關係,因為你的路都被別人探索完了。喜歡就是做,科學分支太大太細,物理、數學、哲學、心理學、神經學、認知、語言學、歷史等等學科,本質內部都是在一個科學體系中。但是任何一個細分支,如果你足夠精通,一樣可以站在世界巔峰。

還有做科學研究,不熱愛就不用去做,等同慢性自殺!


可以找期刊,看看十年二十年前大家都研究那些問題,再看看現在這些問題是否解決。這樣對神經語言學的發展速度就有個了解了。這個過程可以進一步加深/降低題主對這個學科的興趣。


題主高三就有這樣的眼光,難得。很多人這個時候連什麼是語言學都不知道,沖著這點也要給題主一個大大的贊。

題主說的人類大腦黑箱被攻破,也許在遙遠的將來會發生,但是在近期的二十年內應該不會發生。打個粗略的類比,人類意識到基因的存在,以19世紀中期孟德爾為代表,直到一百年後的20世紀中頁,才有了DNA的突破性進展,又直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才完成龐大的「人類基因組計劃」,這當中的歷史進程和坎坷,見證了多少學科的興亡交替。但是,我們能說「基因的黑箱」被攻破了嗎?顯然還沒有,「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意義在於給浩如煙海的那麼多基因建了個框架性的庫,相當於僅作了標識,至於這些基因有什麼用,那需要高不只一個數量級的繼續工作——所以,以「人類基因組計劃」為代表的這樣一個劃時代意義的工作,也只是為攻克「基因」 的黑箱提供了一個敲門磚而已,以後的路還長著呢。

回到腦科學。腦科學的難度只會比基因更龐大,更難攻克。現在所有的基於腦功能(即某個區對應某個生理功能)的認識,要類比到基因研究的發展,也許差不多是孟德爾時期稍微過一點,但是尚未出現如同DNA的結構發現一樣的有突破性的研究發現——個人覺得比較大的問題在於,不同於DNA和基因的強烈對應關係,現有的對於單個神經元細胞的分子水平的研究和對於大腦作為整體的功能區域研究,沒有強烈對應的關係——打個比方,如果說研究基因像是研究象棋的話(帥是帥,兵是兵,車是車,馬是馬),腦科學的研究更像是圍棋(所有的子都一樣,但是怎麼地局面就變了呢?) 。雖然現在腦科學計劃已經啟動,但是這樣也僅僅是入門工作而已。真正達到題主意義的攻克黑箱,其日尚未可知也。

再說神經語言學。這裡不得不多說幾句語言學這個學科,語言學這個學科的視野從來都是在變化和發展的(因此很雜...)。喬老爺之前,是社會文化視野下有著相應的任務。喬老爺革命後,開始和認知心理學接軌相關,由此產生psycholinguistics,即以實驗心理學的研究方法看待語言現象,方法越來越依賴於實證;於此同時,靠數學起家的喬老爺帶領學生們進行了轟轟烈烈的syntax理論建設活動,越來越抽象。這個分化本身是個好事,因為以喬老爺為代表的句法學衛道士們(沒有貶義,但是真的覺得好形象 XD)在意的是competence,而psycholinguistics研究的是performance,也就閑來隔空打打炮,沒有實質上的相互干涉,本質上還是各說各話,皆大歡喜。

後者進一步隨著神經科學的興起產生了所謂的神經語言學,本質上,還是心理語言學的脈絡。如果真的隨著神經科學的發展,有什麼變化的話,更可能出現的是語言神經學,即研究和語言各個方面相關的神經系統的學科。

希望有幫助。


推薦閱讀:

有沒有醫學大神或者有腦鳴鳴康復經驗的病友啊…?
機器人會產生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嗎?
為什麼大部分星圖軟體的夜間模式是紅色的?
人在用眼過程中,是否真的存在「主視眼」?
老人去世之前有什麼徵兆,比如凈腸,鼻子會歪…有科學解釋嗎?

TAG:語言學 | 神經科學 | 腦科學 | 心理語言學 | 認知神經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