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後期滿洲貴族是否保持用滿語稱呼父母「阿瑪」、「額娘」?

為什麼史書、筆記中滿洲貴族都是叫父、母,很少看到有人用滿語稱呼父母。影視作品中清末的滿洲貴族仍用「阿瑪」、「額娘」稱呼父母是否是小說家言?


看到hasuran答了這道題,於是我也詐屍來補充一下

首先題解
題目為【清朝中後期滿洲貴族是否保持用滿語稱呼父母「阿瑪」、「額娘」?】
補充內容為【為什麼史書、筆記中滿洲貴族都是叫父、母,很少看到有人用滿語稱呼父母。影視作品中清末的滿洲貴族仍用「阿瑪」、「額娘」稱呼父母是否是小說家言?】

所以本問題有兩個重點,1.清朝中後期。2.滿洲貴族。

清代旗人里「貴族」一詞不好定義,大概可以分成三類,即宮廷、府邸、世家三類。分別說一下。

宮廷。
宮廷可以參見新中國初期的一些文史資料,特別是宣統帝的《我的前半生》。不過因為宣統帝承繼大統的時候,宗法上怹兼祧的兩位父親穆宗和德宗都已故,所以在宮廷中他基本用不上「阿瑪」這個詞,至於「額娘」,《我的前半生》中有這樣的記載:直到隆裕去世那天,同治的三個妃和瑾妃聯合起來找王公們說理,這才給她們明確了太妃的身份。從那天起,我才管她們一律叫「皇額娘」。故而,晚清民國時宮廷內依然保持額娘這樣的辭彙。
加上 @Hasuran Li提到的道光年間所謂「汗阿瑪」的稱呼,足以證明這兩個稱呼在清中後期依然用於宮廷。

府邸。指的是宗室高等爵位家族,即所謂王府、貝勒府、公府這種身份。
根據目前的記錄來看,各個王府在稱呼上的習慣不盡相同。
最普遍的,是管父親叫阿瑪,而管母親叫奶奶。
醇王府溥傑先生《回憶醇親王府的生活》寫到:我家呼祖母為太太,呼母親為奶奶……我的母親曾對我說過:「你的老阿瑪在辛亥革命後,從宮中回到家來,神情不變地對我說,『從此就好了,我也可以回家抱孩子了』。我聽了大哭了一場,你長大了,可不要像你阿瑪那樣地沒有志氣!
睿王府是遠支宗室的王府,根據金寄水先生《王府生活實錄》:我管父親叫阿瑪(滿語)……我管母親叫「奶奶」。
另外,目前做過口述歷史的一些王府後裔,基本也是以這種稱呼為多,即父親叫阿瑪,但是母親極少用到額娘這個詞,基本都是用奶奶。
比較特殊的是芸公府,也就是金啟孮先生家裡,根據金啟孮先生《北京的滿族》記載,他們府里是管庶母叫」額娘「的,並且還有」阿家「一詞。這兩個詞我在其他王府後裔口中都沒聽說過。
順便一提,其他王府沒有」額娘「一詞,而只有」娘「一詞,是專門稱呼庶母的。這裡可以看出金啟孮先生有可能記載有誤,或者王府和公府的習慣不同,也可能是各家習慣不同。

世家。指的是累世高官的旗人家族。
世家後裔出過一些口述,如定宜庄老師《老北京人的口述歷史》以及楊原世兄的《葉赫顏扎氏口述歷史》等等。雖然都已經是民初的例子,但是其中對於稱謂的記錄都很豐富。
基本上,也是管父親叫」阿瑪「,然後管母親叫」奶奶「。

總結:清代中後期,直到民國時期,清代貴族依然仍用阿瑪、額娘這種辭彙。其中阿瑪在宮廷和宮外世家均使用,但是額娘一詞似乎只有宮廷使用比較多。其實,像」奶奶「、」太太「這類稱呼,目前仍有在世的世家後裔這樣使用,只是只在家中使用而已,因為在外面用的話,辭彙容易產生歧義。

至於補充問題里問到」為什麼史書、筆記中滿洲貴族都是叫父、母「。首先,阿瑪和奶奶這種辭彙,在生活上,特別是在文本上,和父親,母親這種書面語並行不悖。其次,要看你說的」史書「是什麼了。如果你看過《那桐日記》、《醇親王載灃日記》等史料、筆記,就不會有這種疑問了。
至於新中國之後的史書、資料,很多情況下寫父親、母親,是為了避免歧義。要不然一句」我的奶奶是葉赫那拉氏「,就可以有至少兩種含義,容易誤會。

以上

--------------------8月1日修改線----------------

在底下看到了這樣的評論,我就不得不說一下訥訥這個詞。

嚴格說來,滿語中,稱呼母親的辭彙,只有eniye、eme、aja,比較常用,之後的「額娘」、「奶奶」,包括這位所說的「訥訥」,都不屬於純滿語,而屬於以滿語為基礎形成的地方口音。
簡單說,京旗和東北旗人由於生活地域不同,形成的語言習慣是不同的。

京旗:eniye化音成了「額娘」,然後又跟清初一些漢族貴族學習家內稱呼,有了「奶奶」、「太太」一套稱呼,所以晚清京旗貴族的稱呼里,是滿漢兼用的。但是「奶奶」、「太太」這套稱謂,雖然源自漢族,但是漢族地域差異大,階級成分複雜,最終還是京旗用的比較知名而已。
東北旗人:eniye化音成了nene,又縮音成了ne,也就是「訥訥」和「訥」。同時,東北的ama還化音成mama,又縮音成了ma。故而東北旗人稱呼母親為訥訥、訥,稱呼父親為瑪瑪、瑪。

故而,東北的「訥訥」和京旗的「奶奶」,雖然都是對母親的稱呼,但是並不是一碼事,更提不到「不應該讀xx、應該讀xx」。另外,東北雖然是滿洲的大本營,但是並不一定東北旗俗就一定適用於所有旗人,而且清末民初的東北旗俗未必就與清初的旗俗同一,也是經過發展的。


謝邀。

先說結論:「阿瑪」、「額娘」的稱呼並非是小說家言。不但是滿洲貴族對父母的稱呼保持「阿瑪」、「額娘(eniye)」,當時的旗人家庭也多是如此稱呼(其實反倒是清末時期,府邸世家對母親的稱呼有些變化)。甚至到了民國和新中國時期,老一輩的旗人依然對父母的叫法是按照滿語來的(如東北地區多說「瑪」和「訥」)。

史書中的記載由於用字正式(尤其是內閣或軍機處發的上諭),在使用漢語時,一般稱呼「父」、「母」,這是很正常的。比如詔書或者奏摺中,通常都會寫「皇父」、「皇考」,我在「父皇」和「皇阿瑪」在清朝是怎樣演變的? 一題中曾詳細的解答過。漢語中的正式書面語寫皇父/皇考,滿語中一律這些「han ama(汗阿瑪)」。

女性稱謂在書面上可能沒有男性這麼正式,有些會寫「妃母」,如《上諭八旗》的一條記載:

雍正四年十月十六日,正藍旗滿洲都統公殷德等將阿其那之母舅噶達渾之族人擬入包衣佐領具奏。奉上諭:噶達渾原系包衣佐領下微賤奴才,朕施恩由包衣佐領下撤出移於旗下,用至內務府總管,此恩伊等豈不知之。 再,良妃母亦甚心高,即其身故情由爾等豈不知之。 阿其那系叛國之人,伊之一身不能保全,已伏冥誅,伊母舅之家乃逆黨之親戚,此內俱系伊之母舅及弟兄行輩,阿其那受朕深恩,曾有感朕之恩、心懷臣節、為國宣力之一事與否,伊等自然知道。著實心說出伊等欲往何處度日,及欲為民之處,聽其所願,如欲入包衣佐領,依賴錢糧度日,即當安分,朕豈有容伊等在包衣佐領下復行擾亂之理乎。若伊等內復有妄生議論、擾亂眾心之一人,朕若聞之,將伊合族俱行正法。降旨於伊等,伊等更有何辭,特諭。

然而也有寫成「妃額娘」的:

滿語一律使用「eniye」,如「taiheo eniye」(太后額娘):

以上說的是比較正式的史料。一些比較口語化的史料,就比較多見日常口語中的表達了。比如朱家溍先生在《故宮退食錄》中曾談到皇子對皇帝稱呼,他引了道光七年的一條史料:

祿喜面奉諭旨:前者召見惇親王,朕言昇平署,無非與茶膳房一體之差,並不很為奇特。惇親王倚此等之人為奇。況罕阿瑪傳的透徹,嘴都說幹了,竟不中用。再者並不是裡邊短此二人唱戲,俟大內之人都照此樣成何事體……

此處引用道光原話,乃是口語化的說法,「罕阿瑪」指的就是嘉慶。

這就說明在宮中,直到清中後期乃至清末,對於父親的稱呼都是「阿瑪」。

至於宮外,也大抵是如此。如金啟孮先生在《北京的滿族》一書中,就曾言及京旗對於家人稱謂的問題:

20年代初期,北京內城的日常語言中仍保留了大量的滿語詞語,在「稱呼」上不但在家內仍稱:
曾祖父為太瑪父
祖父為瑪父
曾祖母為太媽媽
父親為阿瑪
母親為額娘
……

而府邸世家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了。金啟孮先生做了個總結:

對母親的稱呼:

以上是府邸世家中,滿人對父母的稱謂。金啟孮先生為榮純親王永琪七世孫,其外祖出身外三營,因此在稱謂這類問題上的記載是可以信任的。民間和其他地區的滿人在稱謂上又有所不同。如我在開頭提到的,東北地區滿族對父母稱呼為「瑪」、「訥」,這種稱呼在新中國時期也還是存在的。除東北和北京以外,其他地區對於父母的程度,我有見過「阿瑪」、「瑪」;「e ning」、「額尼」等等,大部分還是滿語書面語中「ama」、「eniye」的演變。


傳統滿人,尤其是以滿族身份為驕傲的人是這樣的。
一直到清亡後,黎元洪、袁世凱的孩子還稱呼熟悉的滿族婦女比如端方的老婆為 福晉。


珍妃被投井之前呼救喊的是 李安達(李蓮英)
趙秉鈞認識袁世凱之前給人做戈什哈(護衛)
八旗駐防中的滿人一般住在滿城,和漢人相對的民族隔離,保持了自己的生活習慣,比如吃蛤蟆蠍子,女人裹不裹腳,家裡信薩滿教,供奉保家仙(當然可能也供奉關二爺)。這是當時民族矛盾發酵的一個重要原因。

辛亥後,好多省份和城市回到漢族人手裡,用的詞是光復。因為在當時的漢人看來,這是300年前未竟的事業的延續。只是很快,就「五族共和」了。


我們家現在還在用滿語稱呼


我太姥爺去世之前,我姥爺一直叫他「mà」。不過我家不是正統的滿族,不知道這樣叫標準不。再下一代也不這樣叫了。


我家所有的人長輩,都是用的漢族人稱謂,唯獨我大伯夫妻,我叫他們「大爸爸」和「大額娘」。。。


前幾天在成都公交車上遇到一位滿族的老成都。

大約60多歲,以前家住在少城也叫滿城(現在成都最火的寬窄巷子景區,就是當年滿城的遺迹)。他說他小時候在家,稱呼父母都用滿語。而且他不叫自己滿族,而叫「滿板板兒」。感覺挺有趣的。


不是貴族也可以哦~


《老九門》電視劇12集中驚現"貝勒爺"這個稱呼。


反正就是炮火已經打到什麼江什麼城了,火車已經不通了,他最後一次到衡山腳下去看他的母親,他說「愛己」——湖南話稱奶奶「愛己」,你「愛己」正在茶林里撿柴火。臨別時,在泥濘的黃土路上,「愛己」塞了這隻鞋底進他懷裡,眼淚漣漣地說,買不起布,攢下來的碎布只夠縫一隻鞋底,「兒啊,你要穿著它回來。

這是龍應台在《關山難越》裡面的一段話,我發現很有趣,難道漢族人愛己的發音好像和滿族話的額吉挺相似的,也是奶奶的意思。
湖南話屬於古楚音,這裡面一定有什麼淵源吧。

這個答案與這個問題無關,只是突然想到這個。


我太爺教過我,阿瑪,nene,還有額娘是讀餓娘(輕聲)


本來就是滿語發音音譯的漢語詞
只要會說滿語的,自然還是說這個
就好像你只要用英語說話,喊爸爸就是father ,而不是爸爸


在漢語的文言書面語中,稱「父母」才是最符合這個特定語言環境的,和實際中的稱謂不同很正常。


家裡老一輩的稱呼沒有改 聽姥爺姥姥聊天時使用過nene這種稱呼 還有一些方言小詞是原來滿語的發音 不過年輕人出去的越來越多 這些小詞也越來越少了


我爺爺以前一直管我太爺爺叫阿瑪 但是到我爸這輩就不這麼叫了


老一輩滿族人其實都是這麼叫的...或許是滿語發音?
作為滿族人不懂本民族語言很抱歉....


我奶奶還是這麼叫的,「阿瑪,nene」


阿瑪,額娘本身就是滿語稱呼父親,母親的詞。滿語在乾隆時期就開始衰弱了,有一案例乾隆年間盛京將軍進京述職,盛京將軍竟然聽不懂乾隆說的滿語,要知道盛京可是關在滿族的老家,當地一把手都聽不懂滿語。現在會說會認滿語更是少,錫伯族是目前滿語使用程度最高的民族


這是個答非所問的回答,憑自己的一點了解,算是給大家增長一點點見識。
我生於新賓滿族自治縣,離大名鼎鼎的赫圖阿拉城數十公里。
本人姓尚,沒錯,平南王尚可喜後人。
歷史遺留問題,身份證民族一欄寫著滿族。
祖先何時來到這滿清發祥地已無跡可尋。
直到現在,爸爸總是說,我們是滿族。我大了之後,和爸爸解釋過,爸爸半信半疑。
當然,我們的民居、飲食、祭祀、風俗已完全滿族化(當然如今的滿族已經基本漢化)。
我滿月時,爺爺去世。爸爸提到爺爺時,稱呼為「瑪」(四聲)。
我小時候爸爸偶爾稱呼奶奶為「訥」(ne,四聲),我大了之後,爸爸稱呼奶奶叫媽。


感覺發音有點像韓語。。


漲知識~~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華民國撰史官方不把《清史稿》修訂後列為《二十五史》?
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的財政收入為何突飛猛進?
為什麼知乎這麼多清黑?
怎樣評價譚嗣同?

TAG:清朝 | 清宮劇 | 滿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