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裡兩句話看不懂?
第一句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第二句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
這兩句不懂 特別是應做如是觀
所是房子。
房子里的人老是被派出去,這種房子叫做派出所。
房子是用來住的,叫做住所。
房子用來研究東西的,叫做研究所。
等等等等......
一般情況下心是看不見的,都在房子里住著,心的房子有很多很多。
心生性活潑,跑的很快,速度像筋斗雲一樣,一個筋斗就十萬八千里,所以他來去自如,一會兒住這所房子里,一會住那所房子里。
心很厲害,不僅能在當下的空間裡邊來去自如,還能穿越時間,回到過去,去到未來,而且,過去和未來的任何時間,都有他很多很多的房子。
心的房子都有名字,有的叫做奴,有的叫做非,有的叫做串,有的叫做鞏等等等等....
他住在這些房子里的時候,就會失去原來真正的面目和這個房子結為一體,變成另外一個模樣。
比如說:心住奴這所房子時,他就變成了怒;住串這所房子時,就變成了患;住非這所房子時,就變成了悲;住鞏這所房子時,就變成了恐;等等等....
所謂的修行就是把這些房子全部推倒,這樣心就沒房子住了,人也就不再有怒,有悲,有患,有恐,只有這個時候,才能看見心的真正面目,而不是所的面目。
但是怎麼推倒這些房子呢?誰來推呢,是個大問題。
用悲來推倒怒這所房子?好像是對的。推倒。
推完之後發現,心又住在非里了,怎麼辦?用患來推倒悲這所房子吧。
推倒。推完之後發現,心又住在串里了,怎麼辦?再推。越推越多,推的到處都是斷壁殘垣,可是還是推不完。
怎麼辦?
這得好好琢磨琢磨。患是怎麼來的?推悲這所房子時來的。
悲是怎麼來的?推怒這所房子時來的。那怒是怎麼來的?
心住在奴這所房子里了,就變成了怒。
哦,原來如此呀。
那不往房子里住不就行了嘛。
對呀,不往房子里住,就沒有那麼多房子了嘛。
房子一沒有,心就生出來了。哦,原來心是這樣的。
後來,有一個人聽到這句話,馬上就悟了,他把這句話解釋了一下。
「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他說的意思解釋一下就是「心本來就是清凈的,不清凈的是房子;心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生滅倒塌更替的是房子;心本來就什麼都具足的,不具足是因為心住在了房子里;心本來就是不會動搖的,動搖的是房子;心本來就是萬法皆生的,不能生法是因為有房子。」
明白前邊這段,後邊那句話,就更容易理解了。所有的有為法都是讓心住在一個新的房子里,去推倒原來的房子,這樣永遠都推不幹凈,只會斷壁殘垣越來越多,這些都是在末上下功夫,屬於本末倒置。
唯一的辦法是回去找到本,無所住時,所生之心,是一切具足,可生萬法的。
1,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白話文:
「因此,須菩提,諸位大菩薩應當這樣生起清凈心:既不應當住著萬物色相而生起自心,也不應當住著聲音、氣味、口味、觸覺和觀念想法等而生起自心。應當無所住著地自然顯現本心。」
2,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白話文:
一切有為造作之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
亦如晨露亦如閃電,菩薩應當如是觀察。
以上兩段白話文摘錄自超然法師所翻譯
《金 剛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白 話(超然法師) - 修行筆記 - 知乎專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什麼意思?
就一句話:
看懂了就奇了怪了。六祖就是明白這兩句話而成為六祖的。
如果誰看誰都懂。祖師這麼高大上的存在也就成了戈壁灘的沙子了。
金剛般若波羅蜜,般若壓根就不是意識境界里的東西。我說出來的,你想明白的,還是意識境界。
般若是月亮。要扭頭去看。別去聽別人怎麼說……
只回答一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吧。生的心是清凈心,這個首先要明確。清凈心生起,則自性顯現,有的也直接把清凈心看做是自性,也就是佛性。佛自在每個人的心中,只因為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此妄想執著與清凈心正好是相對的,你仔細看,與無所住也是相對的,妄想執著是離佛性最遠的境界。那為什麼應該無所住而生其心呢,因為無所住正是自性、佛性的特點,恰如一個明鏡,物來則照,物去則消,為不住,不糾結,不執著。自性無所住,能照一切,能生萬法,是每個人日用而不知的。
如果你感覺到了自性了,感覺到自性帶給你的力量了,那恭喜你,你的自性之光照進了你的內心,一定程度上覺悟了,雖然只是很初級的,但已經比一般人要有很大優勢了。覺悟到自性後,你精神上的顯著變化是,你發現你的心相比覺悟前安定的多,你的內心常常充滿自信,能處理更多棘手的狀況。因為心的安定,你會發現你的精力也比以前旺盛了,以前內心中常如滾滾奔雷,因此精神耗散劇烈,現在安定了,有些聲音或別人說的話也聽的更清晰了。這就是為什麼那些高僧大德開示演講一天,都還不見疲憊。
那麼覺悟到一點點自性就這麼好,如何去做才能覺悟到,那就是無所住。無所住開始做不到怎麼辦,先行中道,不著兩端。我就是有了煩惱,然後體會「但行中道,不著兩端」時,感受到一種莫名的愉悅,其實是因為自性之光穿過妄想執著的烏雲,一點點光芒照進了內心,當時不懂,只覺得眼前的世界不再是水火交加的煩惱了,變成了渾然一體的清明,隨之而來的愉悅好像全無道理,自然而有。
能體會行中道了,再進一步體會無所住,突然某個剎那,你的內心愉悅了,安定了,那自性之光照進來了。但是,覺悟的道路還很長,共勉精進。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說,要心不貪著在任何的事物上、對象上。不住在任何的物質上、精神上。既然不住,心卻明明了了,事事皆知,沒有心不知道的。
一切有為法...應做如是觀。就是一切人為的,有所作為的事物,全是有創造、有毀壞的、不永恆的。這些事物,應該把它們當做夢幻看待、當做下雨天雨點滴在水面上起伏的泡泡瞬間毀滅、應當把他們看成樹葉上的露水,太陽一出來就蒸發了、應當把它們當做閃電一般看待、瞬間就化為無形了。
謝邀!
之前忘了回覆這個題目,抱歉。
相信已經有很多師兄給出不少解說和指點。在此,末學就簡單概括地講一下自己的管見: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個是當須菩提問佛陀,菩薩應如何生心,而佛陀作出的回答。何謂「應無所住」?即不著任何相,也不著非相。但是這不是死沈沈的,不是了無生氣,不然就是枯木石頭無異了。生心並無問題,只是不應住於能生/所生之相。不住因其空性,無有能住可住,一切因緣和合而生而已。亦即本即無生。其生皆是妙有。應無所住即「真空」,而生其心即「妙有」。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有為法別於無為法,有為法為世間法,無為法為出世間法。世間一切皆如夢幻,亦虛亦假,瞬間即逝如露如電,無永恆者,一切本性皆空。所以「應作如是觀」,這裡的關鍵是「如是」,「如」者無增減,此即是,不去添加自己的見解妄測,任何的解讀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添油添醋,沒事找事。而要做到這種無添加,必需了解自己真心是什麼,不明真心,則處處以妄心測度,自然不能「如是」觀。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是說在止觀的狀態,時時在當下,心在當下,沒有任何執著,當下是指剎那即逝的當下,不是心靈雞湯里的當下。「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念念不離當下,保持正念。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
是說你所有的對世界的看法,觀念、見解、認知、情緒……等等一切的心裡活動都是在不斷變化的,而且是快速變化的,不需要執著,要觀察這一切的生起與消失,看到它們的起伏變化,觀察它,就會看到一切法的背後沒有一個物質化存在的「我」。一切都「如露如電」轉瞬即逝。
這裡面有一個重點,「一切有為法」並不是說這世間的萬物。很多學佛的人錯解此處,誤以為佛說世間萬物都是如夢幻泡影,這是不對的,釋迦牟尼佛從來沒說過這世間的一切都是泡影,佛說這個娑婆世界是因緣合和而生,並不是因「想」而生,不要錯解佛意。第一句從六祖開悟的角度切進去看。
六祖先叫人帶寫了一句開悟揭: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說的是「空」,萬法皆空。只到了一切無所住,但把生其心扔掉了。五祖說這還沒開悟,並一再點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其心!生其心!生其心!重要的話說三遍。
隨後六祖開悟,真正的開悟揭在這兒: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其自性本不動搖,何其自性本自清凈,何其自性能生萬法。關鍵就在這最後一句的能生萬法,不能執於空。
一切有為法。有為法即因緣造作之法,都是不真實的,如幻象一般。
應做如是觀:從存在的角度不同切換視角才能觀察到其正確的現象。
夢:妄身
幻:妄念
泡:煩惱
影:業障
第一句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與這句對比的就是經中這段的前一句的意思,大概是「凡住相生心」,就比如你看見美女而生傾慕心,看見什麼就有什麼看法或心態。這就是眾生在世俗心。世俗心變化無所定,被相之不同而有所變化。
相反,看透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為世俗心都是遇上「相」之不同而變化不定,換言之被相所玩弄的。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相自然會生有一種恆定心在佛經通常稱它為「清凈心」、「平直心」、「如來」等等。
第二句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做如是觀
都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其實屬於「無為」。反之凡夫喜歡以心作念即「有為」。凡夫之心為,如夢幻之虛幻、如泡影的不實在、如露之輕微、如電之短暫,不能依靠。依靠世俗心,無怪眾生多受苦難。所以應作如此見解(如是觀)。
你的意思是,除了這兩句,別的都看懂了?
第一句是整部《金剛經》最經典也是最有名的一句。不過想清晰了解,還需要聯繫上下文。
前面提到了不住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不住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再加上對應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共稱為十八界。所有的五蘊(色受想行識)都屬於十八界。或者說整個宇宙的分別心,攀緣心,顛倒妄想,四聖諦,十二因緣,一切的一切都在其中。
而想要學習佛法而達到解脫,就不能被十八界的六根六塵六識所誘惑住,所迷惑住。因為一旦執著於這些,就產生了顛倒妄想和分別心,也就無法還原出眾生有情本來就有的妙明真心。也就無法解脫。
無數眾生有情都是有妙明真心的,但因為一念無明,產生行陰業力,十二因緣從此循環不止,生出六根六塵六識(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等)。因此有情陷入無明的輪迴,而被虛幻變化的外相所迷惑,反而不記得自己的本來面目就是那顆寂滅不動的妙明真心。
所以佛祖說,應該不要執著於任何法相,就能是本來就有的妙明真心顯露出來。即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第二句的意思比第一句還要明白,也就是說一切有為法,一切你認為有的東西,或者方法,色相。都是夢幻泡影,不是永恆的,都是業力因緣,假借四大而結合在一起的短暫成型的事物。這種事物有生就有滅,所以說是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是比喻方法。應作如是觀,就是說應該像剛才說的那樣去思考!建議先聽慧律法師講《金剛經》。完整的過一遍再說。
謝邀,阿彌陀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說當自己的內心不執著與任何事情上,從五蘊,六入,乃至十八界,包括禪定,乃至涅槃,當自己不執著這些時候,所產生的心,就是本心,就是如來藏,就是那產生一切,認知一切的菩提妙凈明體。最後那句偈的意思就是,任何有為法,或者任何現象,所知所感,都是無自性的,畢竟空的,譬如水中月,譬如指月手,都不是月。
題主你把金剛經讀到一萬遍,差不多就懂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菩薩)應(在開悟後令六根、六識轉依第八識的)無所住(體性)而(第八識時時刻刻都在)生其(意識)心
應:應該;
無所住:證悟第八識如來藏(明心/開悟/破初參)後,令六根六識轉依離見聞覺知,從不分別六塵萬法的如來藏的無住性;
而生其心:而如來藏於無所住中不斷地流注種子,隨緣生起種種功能差別。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很多人看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都會想要把意識修到「應無所住」;但是事實上如同我前面講的,意識祂一定會分別,祂是沒辦法修成無分別的,所以祂一定有所住;所以這裡講的其實不是在講意識心,而是在講如來藏。
那要怎麼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呢?當然第一個,你要先證如來藏。因為唯有如來藏才會無所住,所以你要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你當然要證如來藏,因為只有如來藏能辦到,所以唯有說你證得如來藏以後,轉依如來藏。轉依如來藏以後,要怎麼做?因為轉依如來藏以後,讓如來藏不斷的生起你的六識心來運作,你這時候才可以說,你是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前面這個道理已經講了,因為六識是如來藏的一部分,這樣你才可以說,「因為如來藏無所住,所以我的覺知心雖然能夠分別六塵,但是因為如來藏無所住,我是祂的一部分」,所以你就無所住了。
雖然佛也知道須菩提,也能分別這個人叫須菩提,但是佛是絕對無所住的。但是佛為什麼能夠分別須菩提,因為這是以如來藏為根本而說;如來藏無所住,所以即使你六識心可以分別六塵,但是從如來藏的道理來看,仍然是無所住。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要讓你證得如來藏以後,轉依如來藏,然後讓如來藏這個心不斷的現起運作,而不要入無餘涅槃。如果像二乘人一樣,他就不可能達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為如來藏無所住,如果你入無餘涅槃,只是做到無所住而已,但不能生其心,因為如來藏在無餘涅槃中就不在三界中生起運作。所以,唯有菩薩證得如來藏以後,然後轉依如來藏,才能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這一句話,其實也是根據如來藏而說。」
宗通與說通:第76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茲恭錄善知識開示如下: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不曾說幻相也要破除;若將幻相都破除了,就沒有一切的有為法,試問菩薩要如何弘法利生?諸佛又要如何成佛?因此,菩薩行者只需證知「諸法如幻化」,不必破除幻相;那是小乘行者才做的事,因為只有「進入」無餘涅槃才能破除一切幻相故。菩薩行者若破除一切幻相,則不能以如夢如幻的五蘊身心,在如夢如幻的世間,度化如夢如幻的眾生,亦不能圓滿如夢如幻的菩薩道、成就如夢如幻的佛果。因此菩薩行者必是不離世間幻化相,而證得本無幻化相的第八識真心
前三三,後三三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十方一切佛
南無大乘勝義僧
南無究竟第一義
我在想:凈土宗的那些大德們,是不是因為被問了太多這樣的問題,才有的「一函遍復」,才有的「老實念佛」?有人問夢參大和尚:師父啊,《金剛經》我都讀了好幾年了,為什麼還是一點兒都不明白?夢參大和尚答道:我讀了六七十年了,才明白那麼一點兒。為什麼叫「悟」?別人能給你講明白,那就不是「悟」而是「學」了。別人說的再好,那也是別人悟到的,你終究拿不走,學不去,任憑講的天花亂墜,也不過是一地的甘蔗渣子。「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想知道什麼,三藏經典都在那裡,別怕麻煩,自己去找,找到了,受益;找不到,同樣受益。
生心而無所住,即不染著,不執也
如是觀,就是這樣的啦,世事不外如此
某種意義上看,每個人都有一個最本質、最高的自己。佛教中稱之為「自性」。禪宗說,「自性迷為眾生,自性覺為佛。」
這個最本質、最高的自己,在人的一生中卻很難發揮作用。為什麼呢?這牽涉到人的意識的複合結構。
可以視人的肉身大腦為意識的終端——就像電腦的顯示器一樣——它不管接在哪一台電腦上都會顯示。就是說,它只管顯示,卻不管信息的來源。
人的意識是個複合的結構,怎麼理解這個「複合的結構」呢?打一個粗略的比方,就像個洋蔥——洋蔥的內核是人最本質、最高的自我——而其外層層包裹的物質因素,它們共同屬於人意識的組成部分。
一般說來,越接近洋蔥表層的那一部分就越不好,但出現的幾率卻越高;越接近內核的部分,相對來說就沒有那麼不好,但出現的幾率相對較低。
這個「洋蔥」的最外層,是與人的大腦連通、同步的。大腦一接收到「洋蔥」最外層的信息後瞬間顯示,再指揮著人的動作、表情、眼神…所以大腦的作用就相當於是一個中轉站。
也就是說,對於意識結構的這個「洋蔥」而言,不管意識的來源是屬於洋蔥內的哪一層,抑或是中心的真正自我,都必須傳遞至洋蔥的最外層後,才能與大腦接觸從而產生作用,否則的話,對大腦而言它即是不存在。
大腦自身不具備辨別信息來源的能力,它只是被動的顯示。
綜上結論是:人的思想是一個事件。 你的念一閃,你的心一動,實際上就經歷了起源、傳遞、顯示等一系列完整的過程。
這一系列的過程是在另外空間里運行的,對於人而言是無法察覺的瞬間。人唯一能知道的是:我是這個觀點、我是那種體驗、我是這種情緒、我是那個需求 —— 卻不會知道,上述種種表現,往往是來源於此人(『洋蔥』狀)意識結構中的某一層次中、相對應的某種因素的作用。 所以說,人們通常不假思索的以為:自己的思想是自由的、隨意的,是一個錯誤。
應當說,每個人的意識都有一個相當複雜的構成——其中包涵著不同層次的、複雜的物質因素。
人們的每一種觀念、情緒、需要、甚至於習慣、慾望都不是無原無故的,而是來源於人的意識構成中各自對應的物質因素。
思想中這些物質因素的存在,人自身是意識不到、無法察覺的。
而人能感受到的是什麼呢?是這些物質因素所傳遞過來的結果——某種觀點呀,某個看法呀,某種狀態呀,某種體驗呀…
生活中,人的觀念、性格、精神狀態等等,雖然看起來千差萬別,卻很難改變,這是由於對一個具體的人而言,這些物質因素的構成方式是相對穩定的。
看一看你身邊的人,同事或同學,每一個人的性格、秉性往往都是相當穩定的,許多年過去了都很難改變,其背後就是這種物質因素在支撐著。
世人日常生活中的意識活動大都屬於上述層次。而在很好的狀態、或很高的境界中,生命可以瞬間排除上述因素的作用、干擾,使深層的那個「自己」直接傳遞至自己的表面意識——此刻,即相當於哲學家伯格森所說的「直覺」、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的「存在認知」、或佛教中所說的「悟」。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指的就是在很高的境界中,人表面意識的來源接近於人的內部核心(『』洋蔥『』的內核),此刻,是一種本性展露出來的狀態。
什麼是『住』呢?有住足、停留、著相、執著的含義。此刻,人表面意識的來源屬於人意識複合結構的低層(『』洋蔥『』的外層),人的本性處於一種蒙蔽、替代的狀態。
以上。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說簡單點就是明心見性,循本心做事。前提是本心觀照自在,對人生終極目的與自己的人生追求能想的透徹,不因為自己的慾望,情緒,別人的眼光去思維處事,只圍繞自己最本真的心去思維做事。想不透,就像浮萍一樣,隨波逐流,無法掌控自己的心與人生。
有為法皆因緣起而性空,生滅無常,所以如幻
推薦閱讀:
※阿彌陀佛,我最近修行的道心經不起考驗,該怎麼辦呢?
※楞嚴經如何有效駁斥「覺了能知之心是大腦產生的」這個觀點?
※如何系統的研習佛法?
※為什麼覺得《金剛經》全篇在說一件事,那就是「名可名,非常名」?
※學習《楞嚴經》,需要哪些基礎的佛學背景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