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還會有人看紙質書(工具書和教材之外)?

當然有個例外就是需要不按順序閱讀的教材或者工具書.

我覺得老人看了一輩子不習慣很可以理解. 但是年輕人看紙質書我有點不能理解, 畢竟已經習慣了看電子版的東西, 忽然到看書就變成了一定要紙質... 感覺和一個email能解決的事兒非要郵個手寫信一樣.

我覺得看書的部分是從書里處理知識存到腦子裡的過程, 其他的都是輔助, 紙質書只能把其他輔助部分弄得更麻煩,更局限.

首先紙質書背光不能調節累眼睛, 如果出門拿的話累手, 不能隨時帶很多選項,
而且在旅行途中, 你肯定不能憑空變出一本紙質書, 但是kindle 3G版隨時可以買一本.
更重要的是, 電子書在不斷進步, 紙質書沒得進步了, 就好比大家在研究如何造出更輕更結實的紙的時候, 還有人在看竹簡書..

關於容易丟問題...
只有紙質書可以丟, 電子書沒法丟. 買正版的話, 連note, highlight和書一起會存在伺服器上.


@孟德爾 大神之前說過,大意是數字版遊戲對於消費者來講其實是租借,光碟版遊戲才是購買。這個邏輯在電子書上依然成立:你買了亞馬遜的kindle電子書,亞馬遜隨時可以用各種手段讓你永遠打不開它——或者「被要求用手段讓你永遠打不開它」。就算你寫了很多筆記,數字版圖書一樣可以輕而易舉地消除乃至篡改。只有紙本書籍可以真正實現對知識的佔有。買了就是真買了,隨時可以讀,不需要電、不需要網、不需要伺候大資本家來維持我帳號信用。就算這本書後來被禁了,也沒人可以讓我不能閱讀它,甚至我還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傳閱。這才是知識載體最原初的目的:喚醒記憶、阻攔遺忘。

事實上,許多人覺得電子書的優勢,都是因為盜版電子書行業的發達。如果知識產權法規能夠稍微嚴一點,這些優勢都很容易消失。比如說有的知友覺得只要能下載到電子書文件本體,移除DRM就可以離線閱讀了。這純屬是因為知識產權法律執行不嚴、對DRM移除工具打擊不到位的結果;如果一個健全的電子閱讀行業誕生,那麼這種工具不太可能有辦法廣泛流傳。正如槍版電影在二十年前很平常、現在則卡得很嚴一樣。另外,很多人覺得中文圖書大多有pdf,這其實都是超星、讀秀在一些灰色地帶(以高校圖書館文獻諮詢的名義)運作的結果,許多分發者「螞蟻搬家」十幾頁地收取,再攢成整書,發到電子書論壇上,被其他人散布到百度雲之類的地方。沒有這個渠道,中文電子書也是很難獲取的。舉一個例子就夠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曾把自己的圖書從讀秀集體下架,結果是,那幾年出版的「中古中國知識·信仰·制度研究書系」到現在電子版仍很奇罕。其中徐沖那本書至今沒有掃描版傳播,孫英剛那本若非我買了一本、自己掃成pdf小範圍傳閱,想看也是很難的(當然孫這本現在再版了)。

還有的人可能會說,我從來沒見過你說的什麼讀秀pdf,我看的pdf/mobi/epub都是文本的,甚至直接看的txt。別天真了,你以為你看的文本從哪兒來的?只能是2010年以前讀秀大圖不流行的時候有心人自己對著超星電子書OCR出來的嘛。有些案例表明,如果超星電子書里的版本十分粗劣,那麼網上流傳的「文本電子書」質量也會很糟糕。比如說,我相信有不少人看過網上傳播的一個文本化了的《大義覺迷錄》,裡面有許多口氣很奇怪的話,例如「滿清入主中原君臨天下,是否符合正統之道?豈可再以華夷中外而分論」之類的小標題等等。這些都是1990年代某個圖書策劃人自己加進原書里的,但由於這個被篡改了的版本被超星收錄了,結果在文本化電子書的層面上只能看到這一偽書,真書反而看不到了。只要你看中文電子書(除非你所有的書都不是古籍而且都從亞馬遜中國、京東和噹噹付費購買,注意,這三家裡免費的也不算),就離不了超星和讀秀,進而也就和版權問題的灰色地帶脫不了干係,畢竟你看書不止看三分之一。

簡而言之,你們之所以能享有一定程度的電子閱讀便利,很大程度上是出版方和電子閱讀服務提供方放任的結果;一旦他們兩家有了權力,情況很容易倒轉。為什麼這些年中文新書很少有電子版了?因為新書在讀秀「只有名稱條目、沒有詳細數據和試讀」的情況越來越多了唄。

何況,現在已經有一些辦法加強控制了——就算你下載到了所謂的全文,每打開一次或幾次,就得聯網驗證,這種情況在逐漸變為現實。你們有些人只用kindle暫時還體會不到,如果你們看過用Adobe Digital Edition分發的電子書(例如Google Books就是用它的),恐怕會有更深刻的認識——與伺服器端會多次驗證加密情況。這正是孟德爾一再提醒的、類似於Xbox One 最早時候「24小時必須聯網一次」構想的機制。如果這個驗證有點不太通暢(比如被牆了),即使掏了錢、把pdf下載到本地了(真的是pdf,你都能看到文件本體),你也看不了。

當然,我很希望能夠有更好的知識產權踐行機制,但更要指出:在新機制產生以前,大家所謂「電子書的便利」,更多的是鑽法律空子佔便宜的結果。不要覺得這是「應然」。

而在知識產權以外,還有很多更特殊的情況。知友孟德爾在答案中專門提到存在購買後下架、運營商跑路的情況,這種事情在電子書里真不遙遠——特別是在近些年的中國。比方說,你們在正規電子書分發渠道上還能買到《重慶新事》嗎?事實上,且不說正版電子書平台,即便是在大多數盜版電子書分發平台上,這部書也已經被刪除了。考慮到近些年傳媒出版界不斷強調意識形態問題,這種事情會越來越多,至少「國外譯介少兒繪本一律下架」,既然紙書可以做到,電子書當然更容易做到。在這一點上,資本家和政治家真談不上哪個更可靠。

至於平台跑路或者由於一些麻煩而中斷服務的問題,例子就更容易舉了——你們誰還記得iBooks中國區的事情?這可沒幾年,而且還是蘋果自家項目。

還有一些知友說電子資源轉換很容易,這也是外行話,可能是這些知友閱讀量比較小吧。我幾年前搞到了《清代詩文集彙編》的uvz文件,想轉成pdf,至今還沒全轉換完。遠的不說,說說近的。當初很多電子書是以exe文件流傳的,這在現在簡直是炸藥庫:你們誰的《錢氏藏書》沒被windows defender或者諾頓當成病毒一把刪掉過?來來來你告訴我這玩意怎麼轉成pdf?再比如說,城市史研究名著Indigenous Modernities一書到現在還沒有pdf流傳,就是因為這本書最早是chm格式的。第三個例子,早年間大家覺得hlp文件作為windows幫助文件的格式,肯定人人都能打開——然後這個格式到了windows 7被淘汰了,很多電子書就這麼消失了。此外,超星電子書相當多都是以PDG或其壓縮包的形式存在,而讀取和轉換PDG文件的渠道(老媽閱讀器、pdg2pic之類)已經很多年沒有更新過了,很可能隨著非windows設備的進一步流行,或者windows哪天不支持這幾個苟延殘喘的軟體而爆發中文電子書大規模滅失。這比秦始皇厲害多了。想當年有多少人用pizza的Coffeeent來解密超星電子書?結果前幾年windows defender升級一次,對Coffeeent下狠手,這一渠道整個就消失了。風險並非不存在。

我並不反對大家充分利用電子資源,也一直在推薦多多利用電子書。但這個問題既然是「為什麼現在還會有人看紙書」,那麼我就必須要指出紙書閱讀的不可替代性。其實看了題主的問題就明白了:除了工具書和教材,其他的書對於題主而言都是無可無不可的,宛如消閑讀物,「這本看不了就換一本」,讀書範圍太窄、層次太淺,對出版物的豐富性和複雜性不大敏感,自然會覺得紙書無用。


關於紙質書的裝逼用法和高大上的用法我在另一個答案:
在已有其他閱讀途徑的條件下,為什麼還需要購買實體書? - 書籍推薦 - 知乎
已經講了很多,樓上的答案也有不少,所以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值得寫的,但是……畢竟讀文獻太無聊了,就還是寫一下吧。

畢竟最近剛買了有史以來最貴的單本二手的二手文獻(gebrauchte Sekund?rliteratur)
(笑

我想,讀紙質書或許是像我這種記憶力很差,智商也很低,但是又臭不要臉一定要搞學術的愚人的一種無奈的選擇吧。

我遇見過不少的大神,他們不需要什麼紙質書,有電腦、pdf和他們的大腦就足夠了——在電腦看書+在電腦做筆記=(配音:嗯!)&>高質量的學術論文!

可是我愚不可及的大腦總是讓我沒法如此輕鬆地生產東西,當我想到一個觀點的時候,我的第一想法往往是類似:
亞里士多德好像在那本什麼書的什麼地方說過那個什麼來著……
在大神那裡,這時候跑出來的,一定已經是那個直觀的真理:DA, 417b5-6,比如這樣。
但是我的腦子裡是一片漿糊,我只記得,宛然它曾經出現在某本書的……什麼地方……的……哪一行……之類的。
如果我只有pdf,我想我大概已經完全崩壞了。
所以我不得不求助於紙質書。

啊對,亞里士多德好像在我左邊那個書櫃的最下面的那一層的那本書裡面說過這個……
對,就是這本……

然後我會看一下這本書哪個位置最容易被翻出來(這些位置通常就是被翻過的,甚至翻過好多次的)
然後我會看看被翻出來的地方哪些地方划了下劃線,打了驚嘆號——
「可不就是這兒么!」

憑藉這種愚蠢的方式,我找到了想要引用的那個位置。
在大神們看來,這是多麼愚蠢而低效的方式!
「愚蠢的人啊,你為何還要和我一起混學術圈!」
「愚蠢的人啊,你還要買書,還要搬書,累不累啊!」
大神們這樣說著,

但,你們可曾知道我們這些學渣做學術的苦痛和無奈么?


我說一個我親身的體驗。

考研那年,我考的是西方哲學,基本上我是因為興趣才考這門專業的,但是,考試你知道的嘛,歷史上什麼亂七八糟的哲學家的各種理論都可能考到,所以,再怎麼感興趣,一碰到考試,都難免牽扯到些許死記硬背。

備考的時候,我看了各種哲學原著、二手資料和教材,電子書紙質書都有。

我驚奇地發現:紙質書上的東西容易被記住,而電子書上的則較難。

後來想想,道理很簡單嘛,紙質書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它有它特定的大小、顏色、觸感、重量、品相,也就是說,當你翻開一本紙質書的時候,你這一個閱讀的動作是有「上下文語境」的,比如,你翻開了一本商務出版的、亞里士多德的、橘色書背白皮的、每頁註腳佔了小半頁的、廖申白翻譯的、03版的《尼各馬可倫理學》(如果你做了標註,標註還有特定的顏色和形狀)。而對事情的記憶,相比於單獨的事件(比如某個哲學家的理論),有上下文語境的事件更好記憶嘛(比如某本紙質書中寫的哲學家的理論)

而電子書基本上長得都一樣,並且沒有觸感、沒有重量,讓你感覺不到,沒什麼「上下文語境」。

並且,每當我回憶起紙質書上的內容的時候,我能大概記得,這部分內容出現在紙質書哪一頁的哪個位置,左上或者右下或者中間之類的,我腦中有個形象的記憶。如果我做了標註,我能記得是什麼顏色的筆做的標準、形狀、我做筆記時的筆觸、動作大概是什麼樣,我都能有個感性的印象。

但是,電子書沒有,白茫茫一片,從頭到尾長得都一樣,讀完以後感覺跟沒讀似的。


-----結-論-分-割-線-----

我大概意思就是,紙質書是和我們的身體有接觸的,因而閱讀紙質書,伴隨著「身體的閱讀」,所以,會殘留著感性的印象,從而更容易被我們記住這一次閱讀的體驗以及內容。但是電子書並沒有太多「身體的閱讀」,因而閱讀印象不深。


----------------2017.2.4更新------------

有不少贊,貼個圖裝個逼

人笨就得多動筆。。。


做個比喻吧,紙質書像是愛人,真切溫存,有生命有故事有質感有味道有氣息甚至有傷痕,電子書就像充氣娃娃,或許能提供一部分你需要的,但是很單薄無趣。

我有電子書,原則上只買和讀紙質書。

電子書可以是知識也有信息量也反方便快捷,但是,沒有質量。談不上美,更別提綜合的美了。

可能這回答這個問題會必然導致秀秀書。

大部分的紙質書不僅是知識和文字本身,還包含和囊括了諸如歷史、科技、美學、時代特徵、政治狀況等內容。

看過一部電影,裡面的人對書的收集和了解,不同版本不同質量和價值,有不同的故事,很是心儀,可惜估計沒人家專業和痴迷。

但是可以粗略的聊聊書本身。

比如以下這本。1921年出版的一本物理書。至今95歲高壽,翻閱半個地球進到我的書架,書的裝幀和包裝承載了那個年代的特徵,紙張很薄,但是堅韌柔和,和很多版本的聖經的用紙幾乎一樣。相信懸疑小說里,就有人根據這本書找到很多故事和線索的。

以下這套崑曲相關,封皮用的紙張,封面上隱約的文字,書脊上的花紋裝飾,乃至內文紙張的質感乃至紙張的張力和彩色,都體現了做書的人的智慧和期待,這一套是7本,兩本放別處了,少兩本還會有某種失衡的感覺。

下面這本是老舅媽過世之前給我的,可以看得出,書的封面用料和設計其實是和第一本物理書很接近,但是封皮用紙的硬度差了一些。內文用紙也近似,我會懷疑那批紙張是不是是外國進口的。在糧食和書籍之間,有人給書籍以機會,可以想像在那個物質貧乏的時代,有的人對知識投入的精力和財力——知識是昂貴的,只是有時候我們不在意其中的價值。

上面這本書也是有年頭的,對比起來就能發現,某種程度上這是當年的「非法出版物」(在新中國還沒在法律上確定的時候,就有人用「人民幣」)起碼就算內容是合法的(當時全國大面積解放了)但是形式上卻是非法的——起碼需要冠以「內部讀物」的名號。

同時也提醒我們,「人民幣」經過好幾次貨幣改革。

本書用紙主要是新聞紙,有點粗糙但是韌勁兒足夠;裡面還有錯別字,可能是工人自己的水平,也可能是印刷排版的客觀條件,還可能事出緊急,也許是趕工導致的。這本書本身無論裝幀還是內容我都不喜歡,但是老爺子問我要不要的時候我毅然拿下………如果內容是電子書,這本書對我而言毫無價值。

可是書,不僅用於學習和知曉內文本身,還有更多的價值,能透露更多的信息……這點電子書無法如此繁複豐潤。

這本稼軒詞的裝幀和用紙也是一個時代的代表。暗綠色封面配暗色花紋,手寫感覺的書名。內文繁體豎排,在我看來是知識復興的信號,70年代中後期到80年代,市面上出現了一大批這樣的書,以古典經典為主。

還有,有的書可能不只是用來「學習」的,就像音樂和古董茶具,實用是一方面,更多內容不在實用,不在方便快捷,而在本身,在知識本身,在美本身,在色彩文化本身。比如以下這本。

論知識含量和文字質量,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不過耳爾德。但是,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後,立刻就下單網上買了…封面用紙,裝幀方式,色彩選擇,美文配圖,樣樣種種,讓這本書成為一件藝術品,起碼是工藝品。

這是我最愛的色彩,甚至連色彩帶圖案都契合我某個頭巾,讓人有一種「這是我的菜」的感覺。

這本書…最近幾年出的,絨布封面,潔白的堵頭,不厭其煩的線釘,而且關於「美」,如果100年之後有人拿到,大概會感慨:這是一個繁榮的有品質的時代。


對於書…我需要的不僅是知識本身,美好的也不是「文字」本身。而這一切的美好,都是電子書無法給予的。


電子書看了接近十年,但家裡依然有上千冊的紙質書。

紙質書在方便性上對比電子書,基本上一敗塗地!
但是
1. 電子書的回看不方便,我哪怕做了標註,做了摘錄,但從心理感受上,依然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
2. 就像蠟燭在電燈發明後,有了新的用途,對我而言,給我孩子留一書房書和留一個電子書網盤的效果是不一樣的。
3.電子書我實際無法隨時翻閱,我看到的是個線性流程結構,紙質書不一樣,它可以滿足我隨時折騰的心愿。


我讀書最多的時代是我的大學時代,坐在陝師大那座蘇聯風格的古老圖書館裡,窗外斑斑駁駁的陽光灑在書桌上,讀著被無數人讀過的書,覺得時光輕舞飛揚。

甚至那時的愛情都跟書有關,我曾經和暗戀的男生一起在書店流連忘返,最後買下的那本書我珍藏了多年,只因跟他一起買下,後來他還送了我一本《紀伯倫詩選》,綠色的封面像極了我們青澀的青春。

後來畢業了,多少次我夢回大學,還是坐在午後的陽光下讀書,夢裡我甚至聽到了風吹過雪松的聲音,雪落在大地的聲音,夢醒後悵有所失,因為我已經許久不翻書了。

我甚至一度以為紙質書該消失了,所以自從在知乎有了點關注後幾家出版社找我出書我都拒絕了,哪怕不用花一分錢,因為我覺得寫在知乎的字和寫在紙上的字沒有區別,看上去都一樣。

直到今天,我收到了一個快遞,打開快遞的那一瞬間,我竟然有點熱淚盈眶了。

原來是知乎一個好友把我在知乎寫下的答案給我印了出來。

沒想到我在這一年寫下了這麼多字,拿在手裡沉甸甸的,可在電腦上不過是一百多個答案。

打開的時候聞到熟悉的油墨味,這個味道好久沒有聞到過了,打開知乎不會聞到,看電子書也不會聞到。

我把它捧在手上,細細地摩挲了一遍,像撫摸戀人的面龐,真實,溫暖,可我的指尖每天成百上千地划過電子屏卻從未有過這種感覺。

看著自己寫下的一些文字,我甚至有一些羞愧,因為太粗鄙了,而在電子顯示屏上看的時候我從來沒有過這感覺,因此同時也慶幸自己沒有把這本書發行,因為它們還不足以以書的形式呈現,鍵盤敲下來跟油墨印出來文字的儀式感不一樣。

在那一刻,我甚至暗暗下決心,我要認真對待碼字這件事,哪天真正出一本值得出的書,它可能不會暢銷,但它會被放在圖書館的書架上,在一個午後被一個姑娘捧在手裡讀,兩個靈魂跨越時空相逢。


先介紹幾本有趣的紙質書,都是不能被電子書複製的。

1.第一反應就是《忒休斯之船》,堪稱紙質書的文藝復興,完全顛覆傳統書籍,更是向電子書宣戰。製作精良不說,全書包含23個附件及多種顏色的手寫筆記,加上泛黃的紙質,微微發霉的味道(居然可以仿造出來味道),感覺像在讀一本從讀書館借來的舊書。

全書一共23個附件,包含照片、明信片、信件、報紙、羅盤甚至還有餐廳紙巾,採用不同材質,對應文章內容中的劇情邏輯,為故事中的推理提供蛛絲馬跡的線索。拆開信的感覺與打開報紙的感覺應該是電子書所不能達到的吧。

書的空白處布滿了純手寫的筆記,不同的人物的筆記用不同的顏色標出,包括墨水的深淺程度和污漬剮蹭等,非常逼真的閱讀體驗。

並且讀起來十分燒腦,非常新奇的閱讀體驗。

2. 《做了這本書》非常棒的動手讀書體驗

裡面有各種新奇的小活動,可以做成一本手工特輯。

比如玩線頭

比如拿筆戳洞

還有撒咖啡,做縫紉,粘頭髮,等等等等,這些恐怕也是電子書做不到的。

3.《不裁》,需要自己裁邊的紙質書,採用毛邊本的裝訂,保留原始的質感。

4. 立體童話書。

再比如說這種可以翻開的童話書

5. 可以吃的食譜書,書頁是由義大利面做成,書頁里還有醬汁和乳酪,自己煮一下就變成義大利面了,這個好像有點跑題了。。

(以上所有圖片均來自網路,侵刪)

----------------------我是分割線---------------------

其實以上這些都是噱頭,為了說明紙質書可以帶來和電子版完全不一樣的閱讀體驗,比如禮拜六下午三點,陽光透過窗子照進來,剛剛好落在你手中的書上,整個人都慵懶著,本是隨意翻翻,不想讀著讀著卻又精神起來,起身找一支筆,圈圈畫畫,再泡上一壺茶,一個下午就這麼悄然過去了。

再者,不同的書用不同的材質,不同的紙張搭配不同的內容,壓凹、雕花、條紋、燙印,去觸摸,去聞,去體驗,去感受自己內心和作者的共鳴,就像錢鍾書先生說的:

視覺、觸覺、味覺、聽覺和嗅覺往往可以彼此打通,眼、耳、舌、鼻、身各個器的領域可以不分界限,如顏色可以有溫度,聲音可以有形象,冷暖可以有重量,氣味可以鋒芒。

讀書本來就是需要沉下心來做的一件事,那麼著急幹什麼。


電子書能隨心所欲反反覆復地任意做各類批註嗎?(我的同一本書可能來回批閱數次,每次都標上批註日期,甚至用不同顏色做注,日後重新翻閱時就能聯想起數年前不同時期的閱讀體會。所以我批註過的書是不外借的,就像日記一樣,是很私人化的東西)

電子書能蓋個人章並簽名然後寫明購買地點和日期加以珍藏嗎?

電子書能作為自己思想和喜好的一個象徵鄭重贈予他人嗎?

康熙說過,「朕有兩樣東西不送人,就是朕的書和嬪妃」,可見書籍對持有者的意義和價值。

用紙質書裝逼的人不是讀書人,也不知書籍可貴,是最不可取的。我從不看電子書還有個原因,就是閱讀速度太慢,不如看紙質書靈活暢達 。

紙質書是閱讀傳統,是文化載體,是讀者私人靈魂的一部分。

拿我的《圍城》做示例(字跡不整還請忽略...):

序批(從語言、語用等各角度前後批註了好幾次,我覺得這篇序寫得很有意思,趣味性不亞於後面的正文):

某年冬天,我和當時的男友在路邊看到紅薯攤,就買了一個分食。後來邊吃邊聊到《圍城》中李梅亭偷吃紅薯這段,兩人會意一笑。我回去後特地翻出書找到這段,做了一句簡短的標註。

這是我當年記錄下來這件趣事的朋友圈:

現在閑來無事翻這本書時也會瞥見這句注,並不覺尷尬,同道中人勢必可以理解,這是個無關風月的紀念。而電子書是絕對做不到這一點的。

愛書之人,書必護之。你真正盡心讀過的書,最終都會成為靈魂的一部分,在自己心神波動、狀態不穩時為你保駕護航。


說點實際的。
電子書不好翻,尤其是對於一些帶索引的書。

要是字典還好說,有個前後順序。這種亂序的,在PDF掃描找起來就是個悲劇。
慢不說,很難像真書一樣賽個東西夾起來,來回翻看比對。特別是好幾本書一起用的時候。
非要看PDF的話,SSD和無極滾輪的滑鼠是標配。


-

就我個人而言,讀書還是一件多少帶些儀式化的行為。學業念完之後,我的世界裡就再也沒有工具書/教材/閑書這樣的區分。書只有兩種,值得讀和不值得讀的。值得讀的書,就該買過來好好看,慢慢看,一遍一遍地看;不值得讀的書,不止不用買,也多半不用看,所以也就無所謂紙質版/電子版。


拿起書本的時候能感到一種質感,方框符號排列在紙頁上,它有一種實在性,讓人感到踏實,並且極為直觀地呈現出閱讀的進展情況。只要不把這本書弄丟,你就不用擔心沒電、設備損壞、系統崩潰、文件錯刪等問題。閱讀的時候,不止腦子在思考,手指也在記憶著觸覺,鼻子也在記憶著味覺,還可以拿起鋼筆信手塗鴉。


這時候讀書可以不是為了學什麼東西,可以不帶任何功利性,它單純就是一種自嗨,跟吸煙喝酒抽雪茄差不了多少。還有更玄乎的時候,拿上一本書不看內容,單純只是端詳這本書,排版,裝幀,設計,也非常有意思。聽說陶淵明有一把無弦琴,沒事兒的時候就慢慢撫著,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書不止是知識載體,也不止是一種印刷的商品,更是一種私人化的見證。我現在常常後悔,不該把從前的小學課本全都撕掉,如果能留下來,現在重新看到,一定能解讀出很多已經被我遺忘的信息。


目前的情況則不然,大概只有靠記憶了。譬如我隱約還能記得課本上講的初冬,叫做「像瞌睡人的眼」,這種景色不獨南方沒有了,在北方怕是也難以完全還原,只存在對過去的想像中,卻又無比精確。再如有一篇叫《綠色的辦公室》,我記得是說列寧同志,被關押到流放地里,用樹皮樹枝寫東西。在樹皮上寫字的時候,一定最能領會到紙的可貴,不知道列寧當時在樹皮上寫字是什麼心情,但是現在我在紙上信手塗鴉,會有一種近乎微醺的滿足感。


紙質書究竟是什麼東西,我覺得是陽光、空氣、和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書的本質不是信息,儘管它最初的確是作為信息的承載者而出現的。紙質書跟主人之間有一種情感的維繫存在著。


電子書則不然。


首先電子書從編輯上就給人一種不容易被信任的感覺。我總是下意識地懷疑它的版本、編輯、印刷錯誤。更不要說有一些資料原本就是佚名同好熱心整理的。當然也的確有掃描出來的PDF版,你能看到它的版本、印刷情況,但是你想想,它之所以出現這些東西,不恰恰證明了它是一種附著於紙質書而存在的一種事物嗎?


在看電子書的時候,心情約略等於瀏覽網頁。此時的心情是獵奇的,懶散的,閱讀方式是一目十行的。如果看到某處,突然有些想法準備記錄,那我就得停下來,徹底跳出此前的閱讀情景,調動閱讀器的相關功能,以作筆記。


此時做筆記的行為,與閱讀的行為,根本就不是同屬一個系統的。看視頻的時候發彈幕,是非常應景的;但讀電子書的時候記筆記,有點像終止參與,去干別的,原本就薄弱微妙的電子書語境,此時就轟然飄散了。


電子書的虛擬性、可複製性,也是我不太喜歡讀電子書的一個原因。同樣的一批紙質書,印刷出來後雖然內容相同,但到達你手裡後每一本都是獨特的,你可以蓋上藏書印,在上面胡亂畫。也可以每次都小心翼翼,保持潔凈。久而久之,不同人的藏書,會帶上主人的一些脾性。電子書不然,找到喜歡的資料隨手拷貝下來就行,就算是買的,實際上你購買的也更像是一種服務,而不是一本書。


古希臘有個美男子叫納西索斯,誰都不喜歡,只愛上了自己的影子,最終變成了水仙花。我覺得閱讀也是一件非常自戀的事情,紙質書就是實現這種自戀的一種必要媒介,一方鏡子。


我在不同年齡有不同的閱讀趣味,這種趣味、甚至其中非常忽微的小細節,都被紙質書記錄下來,其精確度之高,有時令我自己都驚奇。常常有翻開書本恍然大悟,怎麼我還有過這種想法的時刻。時間一秒一秒中過去,唯獨留在書本里的那部分,是最鮮活的,任何時候重翻舊書,那些歲月都是墨跡未乾的樣子。


所以這最後一個喜歡紙質書的原因,大概是自戀吧。


公眾號:「凱鵝」。

好書分享/電影分析


多圖。

紙質書可以收穫巨大的滿(zhuang)足(bi)感啊!

剛回到家,整理完書架,曬一下~( ̄▽ ̄~)~

大概有五分之一的書沒有讀完,努力努力,加油加油~( ̄▽ ̄~)~


對我來說,之所以還讀紙質書,主要有一個原因:

這本書還沒有電子版。

電子書也需要相應的載體來讀,現在大屏幕的智能手機、Pad、筆記本電腦、墨水屏的kindle等等,用來讀書還算方便。很多學術著作都有索引頁,告訴我們哪個關鍵詞在哪些頁出現了,而電子版直接用搜索功能即可,十分便捷。

就是排版上,電子書做得還比較差,公式、圖片等等,效果比紙書差很多。不過相信以後這些都會跟上來的。商務印書館那些學術名著譯叢,以及牛津通識讀本系列,我原先都準備買下來,不過幸好出了電子版(牛津通識讀本的電子版沒有英文),不然搬家真的要累死。

不過,哪怕是我個人十分鐘愛電子書,依然買了一大堆紙書。不光書架擺滿了,書桌上也層層疊疊碼著,都沒多少地方放電腦了。而之所以買紙書,主要原因就是那本書還沒有電子版。

PDF掃描版不算,這種電子書只是紙書的parody,排版無法隨閱讀設備調整,閱讀體驗很糟糕。如果一本書已經絕版,只有掃描電子版,那我就會找列印店,把這本書列印出來膠裝一下,價格也不貴。至於讀書的感覺,精良的電子書和紙書相比,我並沒有覺得孰優孰劣。iPad的重量也比很多厚書要輕,連著看四五個小時,眼睛也並沒有很累。不過我也沒有更喜歡電子書,一般來說,如果電子書比紙書便宜一半,我就看電子書,沒有我就買紙書了。工具書和教材,我認為用電子版也沒有任何問題。我已經習慣用筆記軟體來做筆記,不用在紙書上寫寫畫畫。

希望我喜歡看的書都能出電子版,這樣我原先的紙書就都能送給朋友們了。所以說,紙書的一大好處就是當作禮品、裝飾品等等。


電子書和紙質書的區別
就像汽車、火車和人的雙腿的區別一樣
前者方便、快捷,然而為了實現這個方便快捷,需要付出很多
第一是有進入門檻
電子書需要電腦、kindle等載體,而且光有這些載體還是看不了書,要再想辦法得到具體某一本書,當然平攤下來可能成本更低,但是進入門檻是很高的;而紙質書,買來就能看
汽車火車要額外花錢,雙腿從娘胎裡帶出來的
第二是需要「網路」,確切地說,是你在使用時,隨時需要別人的幫助
看電子書,需要出版商的首肯,如果出版商要反水,你至少短期內毫無辦法,即使法律手段,也不是你一個人能hold住的;開汽車火車,需要有一定條件的公路和鐵路,離了公路網、鐵路網寸步難行
紙質書買回來,再也不受別人的干預;雙腿可以走極其崎嶇狹窄的山路,也可以下水游泳
當你條件非常不足,比如說沒有錢買電腦或者kindle又想看某一本書,或者你在一個社會動蕩、基礎設施極端落後的環境,或者政治法律環境極其險惡的境地,甚至是流落在荒島的魯濱遜,或者穿越到了古代,你自然會覺得紙質書和雙腿最靠得住
前者隨著技術的發展在飛速的進步,也越來越把人和整個社會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後者卻是原始的、變動極其緩慢的,然而卻是最後可以依靠的


對於我這樣長期同時讀紙質書和在線閱讀的,深深感受到二者的差異,不只是情懷。特地轉載下文,很全面地解答這個問題:


▲為了鼓勵市民閱讀,去年6月4日到7日,羅馬尼亞克盧日-納波卡市推行了一項新政:市民只要帶著書,乘坐公共交通就可以免票。(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平板閱讀器與紙質書籍,看上去只是閱讀媒介的不同,但實際情況是,不同媒介的物理特性會有不同的認知價值。如果一種閱讀媒介給人不舒服、不自然、不親近的感覺,那是會影響閱讀熱情和效果的。

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

微信號:nanfangzhoumo

讀書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一般的「閱讀」,另一個則是特指閱讀「書籍」。電子時代,需要強調的也許是後一個意思的讀書,因為讀「書」比讀「屏」(電子屏幕)是一種更專註的閱讀。

專註的閱讀是一種深層閱讀,深層閱讀不僅是為了獲取信息和知識,而且也是通過閱讀來細緻辨析和深入思考。培養這種思考習慣和能力,是對每個人都有意義的素質教育和人生歷練。如果只是滿足於電子屏幕上的淺層閱讀,那麼,久而久之,人會變得精神渙散,無論閱讀什麼都是走馬看花,自己沒有深入、明確的想法,凡事便只能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

就深度閱讀而言,讀書優於讀屏。在電子時代,讀屏不能代替讀書,閱讀較長和有難度的文本,需要深入理解和思考的讀物,都應該以讀「書」為優先選擇。當然,如果得不到書籍,那麼屏上閱讀也比不讀好。從現有的心理學和認知神經學研究成果來看,可以從三個方面說明紙上閱讀優於屏幕閱讀。這三個方面分別是視覺因素、閱讀認知和學習機制認識。

1

生理差別

讀書優於讀屏的第一個原因是視覺疲勞。無論是在紙上,還是在閱讀器或電腦屏幕上閱讀,都需要用眼。閱讀時眼力專註,必然會減少眨眼的次數,這就會增加眼球上淚水的蒸發,也就是所謂的「乾眼」。乾眼會引起疲勞、頭部不適、視力模糊、對光亮敏感等癥狀。科學實驗發現,眼睛不舒服會影響學習的能力和效果。閱讀時間越長,閱讀物難度越大,這種影 響就越明顯。現有的研究發現,讀屏造成的眼疲勞程度超過讀書,對需要高度注意力的深層閱讀來說,更是如此。專註的閱讀(如研讀)比瀏覽更需要眼力注視,所以更容易使閱讀者覺得「累」。網上文章三五千字就覺得很長,但紙質讀物要到近萬才有長的感覺。

以長遠的眼光來看,生理疲勞也許不是讀書優於讀屏最重要的理由。這是因為,科技的發展很可能進一步減小紙上閱讀和屏幕閱讀在這方面的差距。但是,隨著電子書正在努力朝越來越像「書」的方向發展,便會產生這樣的問題:電子書為什麼要像書呢——這本身不就顯示了讀書相對於讀屏的優勢嗎?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能讓書籍發揮書籍的作用,而讓電子讀物另外發揮書籍不能或不便發揮的作用呢?電子讀物可以取代百科全書、手冊、條例或使用說明,可以運用於新聞報道、旅遊、烹調、兒童讀物,但是否也就能取代「重要著作」的書籍了呢?

2

閱讀認知差別

對人腦的認知神經學研究發現,人類天生並不會閱讀,人的大腦里至今並沒有專司閱讀的基因組。美國認知神經學家瑪麗安娜·沃爾夫在《普魯斯特與烏賊》一書中指出,人類經歷2000年之久,才實現了認知能力的突破,學會閱讀字母表,而現在的兒童只需大約2000天就學會了同樣的知識。一個為學習閱讀而不斷進行「重組」的大腦——她稱之為「閱讀腦」——是每個人必須在學習過程中自行發展的一種智能。每個人的大腦需要在負責視覺、語言、辨別物體等等基因團之間建立聯接,才能學習閱讀這項新的技能。每一代的每一個兒童都需要重複這樣的發展過程。有經驗的、成熟的閱讀者可以幫助初學者完成這個過程,逐漸成為成熟的閱讀者,但無法代替他完成這個過程。正如沃爾夫所說,從認知神經學的科學角度研究「閱讀腦」,「提出的根本性問題是關於如何培養下一代人『深入閱讀』的能力和素質」。

閱讀時,人腦把已有的基因功能調動起來,加以協調,用來處理字母或字詞的信息,短期儲存在記憶中,以便維持一定時段間的思考。對於閱讀中的大腦來說,越是有助於調動和協調已有的基因功能,閱讀理解的效果就越好。讀書之所以優於讀屏,是因為讀書更能調動和協調人腦的閱讀功能,因此更有利於與「理解」有關的深層閱讀。

例如,對人腦來說,書寫的字詞是有形的辨認對象,而由字片語合而成的文本則構成了某種「思想景觀」(thought-landscape),在這片景觀中,與特定字詞相聯繫的「意義」或「意思」(meaning)會佔據著某個或某些特定的地方。閱讀的時候,我們想到某個意思,經常會同時想到大概在書里什麼方位見到過某個或某些字詞,也能大致找回某種印象中的「地方」——在書頁的某個方位,在書的開篇處、中間部位或其他什麼地方。在閱讀思考時,為了把這個意思回想得更清楚,我們也會翻書去尋找大致記得的那些地方。這種追溯性的尋找(把書翻來翻去),類似於在樹林里或一個陌生地方尋找熟悉的標記,以弄清楚自己到底是在什麼地方。研究者們稱此為navigation(「梭巡」「巡航」),指的是為了導航而找出一個方向來。對專註的閱讀來說,這個方向就是閱讀在思考中想要確定的意思。網上閱讀或電子書閱讀都很難藉助這種梭巡的機能,當然,也很少以這樣的思考或思索為閱讀的目的。

為了證明閱讀中這種實體感的「梭巡」作用,心理學家安娜·曼艮(Anne Mangen)設計了一個閱讀實驗,它需要閱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運用先前讀到的部分。文本共四頁,測試用的是理解性的問題。參加測試的學生中,有一半在沒有頁碼的PDF文檔上閱讀,另一半在紙頁上閱讀。結果發現,紙上閱讀的學生們獲得的理解成績要好得多。曼艮推測,閱讀理解與在頭腦里重構文本之間存在著某些聯繫,「紙頁上的文本是固定的,這有助於文本的空間構建,讓讀者有明確和固定的提示,形成文本記憶和記憶喚回」。

除了能夠幫助形成文本記憶和喚回記憶,讀書比讀屏對閱讀較少有分心和打岔的不利影響。網上的文本鏈接(hyperlinked text)被認為是一種有用的學習工具,但是,對深層閱讀來說,文本鏈接有不可忽視的負面作用。研究者發現,閱讀中每次遇到一個鏈接,都需要閱讀者作出是否要打開的決定,這就增加了閱讀者的認知負擔。對閱讀的大腦來說,每一個鏈接都是一個閱讀內容本身之外的額外負擔。如果打開鏈接,讀者的注意力便會轉換方向,可能難以與先前的思維連接起來。就算閱讀者決定不打開鏈接,鏈接部分的顏色也會對閱讀造成分心。神經學家喬爾·品特(Joel Pynte)在研究錯字對眼球活動的作用時發現,任何在眼副中央凹預視(Parafoveal)區內的文本都會吸引目光,在目光掃視時造成信息中斷,因而影響閱讀速度和注意力,形成認知干擾(cognitive distraction)。

還有研究者發現,在屏讀和紙讀的理解程度相同或相似的時候,屏讀是記住內容,而紙讀則是理解內容。人們經常誤以為記住就等於理解。然而,心理學研究發現,這二者在認知上有很大差異。你可以記住一個概念,但不理解它(死記硬背或一知半解的「記得」即屬此類)。然而,只有理解了一個概念,才能對短期記得的東西形成長期記憶,也才能靈活地加以運用。這時候你才可以說「我懂了」。死記硬背的「知識」只是一個短期記憶,對理解有難度的讀物並無用處。這種情況在外語系學生中尤其普遍。他們習慣於生硬強記,把這當作一種本領,以此衡量學習的能力或確定學習的目標。他們也進行閱讀,但經常是文字的被動接受者,文字的障礙使他們經常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即使理解了文字,也很少有思考型閱讀的。這是一種因長期不得不死記硬背而不幸罹患的知識疾病。

3

學習認知差別

屏讀和紙讀的差別不僅表現在閱讀認知上,而且還表現在更高層次的學習認知上。不少研究者發現,屏讀不適宜於較長的學術或嚴肅文本,如果單就讀屏而言,那麼,平板電子閱讀器要優於電腦熒屏。有研究者發現,許多人就算用平板電子閱讀器閱讀,也很難有閱讀書籍的那種熱情或投入,原因是讀屏會讓閱讀者有「觸覺失調」(haptic dissonance)的問題。所謂「觸覺失調」也就是手感不好。平板閱讀器模仿書籍,卻沒有書籍的樣子、感覺和特性,給人以疏遠、不真實和不舒服的感覺。有研究調查發現,平板閱讀器的使用者中,有83%表示強烈偏好閱讀紙質書籍。平板閱讀器與書籍,如果內容一樣,看上去只是閱讀媒介的不同,但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媒介物理特性會有不同的認知價值。如果一種閱讀媒介給人不舒服、不自然、不親近的感覺,那是會影響閱讀熱情和效果的。這一區別對於深層閱讀的不利影響要遠超於一般的瀏覽和消遣閱讀,對閱讀較長、難度較大的讀物則更是如此。

以色列心理學家拉克菲特·阿克曼(Rakefet Ackerman)於2010年對一些大學生做了一個主動學習的測試。她選了五篇較難閱讀的說理文,每篇1200字,分成電子文本和紙質文本兩個閱讀組。她要求參加測試的學生在閱讀時做各種閱讀記號——劃線、亮色、頁邊筆記等等。電子文本閱讀用的是電子文字處理工具,而紙上閱讀則用筆和熒光筆。在規定閱讀時間的情況下,這兩組學生對理解問題的回答準確度幾乎一樣(62%)。但是,在學生需要用多少時間就允許他們用多少時間的情況下,紙讀的學生成績卻高出另一組10%。在讓學生估計自己錯誤的時候,測試結果也出現了差異。紙質讀者的錯誤估計在4%之內,而讀屏者則平均為10%。這似乎說明,讀屏者對自己理解準確度的估計不如紙質讀者。這個發現對深層閱讀非常重要,因為深層閱讀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能盡量準確地評估閱讀的結果,發現並確定其中是否有誤。

大多數認真對待學習的學生都有這樣的經驗:在閱讀來自網上的有難度的教材時,會覺得需要列印出來,然後一面閱讀,一面做筆記。這樣的經驗也能說明紙讀與屏讀的不同。有研究發現,在對待同樣讀物時,紙讀者比屏讀者更願意在文本上做記號或做筆記。屏讀和紙讀的心理感覺也不一樣,閱讀者會覺得紙上的文本更為嚴肅、重要、值得仔細研讀並對之有所思考,而網上的材料則供快速瀏覽,主要是為了輕鬆消遣或快速獲得信息,看過算數,不值得回頭再去細讀。

就是在閱讀者知道讀物重要性的情況下,紙讀和屏讀的差異性也能表現出來。2013年,閱讀心理學家莎拉·瑪格琳(Sara J. Margolin)做了一個閱讀理解的測試。她讓參加測試者閱讀幾篇500字的記敘文和說理文,參加測試者分為三組,分別用紙、數碼閱讀器和LCD電腦閱讀。理解測驗結束後,參試者報告自己在閱讀中用了什麼學習方法。從測試結果來看,用電子閱讀器的說理理解最差(100分中低了4分),這個差距也許並不大。但是,重要的差別在於,用電子閱讀器的讀者比較不願意回到前面去複查閱讀結果。這就可能影響了他們的理解準確性,因為複查一下的話,他們本來是可能糾正理解中的錯誤的。

記筆記是一種幫助閱讀理解的有效認知手段。心理學家潘姆·穆勒(Pam A. Mueller)等人發現,紙讀有利於筆記,紙讀者手裡拿一支筆,比屏讀者更容易,也更樂於在閱讀中做筆記。而且,紙讀者和屏讀者做筆記的方式也不相同。紙讀者用手寫,比屏讀者更願意或傾向於用自己的話來簡述或改述閱讀的文字,這有利於消化和記憶學習的內容。消化和吸收的學習正是深層閱讀的一個主要認知目標。認知神經學家內奧米·沃爾夫(Naomi Wolf)指出,用手書寫有助於抽象思維,也有助於更準確地與他人交流。

閱讀應該不只是為了獲取現成的知識信息,更不只是滿足於電子閱讀的那種即興瀏覽和淺嘗輒止。尤其是正處於最需要用閱讀書籍來增強思考能力的年齡的讀者,應該知道如何閱讀才能培養智識素質和公民能力。為此,也就尤其需要重視和強調那種能培養獨立思考和價值判斷的深層閱讀。閱讀能改變人的生活,但是,閱讀改變人生活的程度和性質,主要取決於我們所讀的書籍,以及我們閱讀的方式。因此,提醒一下電子時代的深度閱讀離不開讀「書」,應該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Kindle用了5年以上了,出門除了手機錢包鑰匙,帶的頻率最高的東西就是Kindle了。Kindle是好東西,隨身可以帶幾百上千本書,續航長,看起來不累。
從這裡可以看出,我是電子書的忠實擁躉。

但是,電子書絕非十全十美:
1. 電子書不適合非線性閱讀。只能用來看小說這種從頭讀到尾的讀物和The Economists這樣一篇篇文章分開的短文集。你讓我用Kindle看CPA教材和普通公司法豈不是要我命?
2. 雖然我自己不這麼覺得,但是很多人覺得紙書有一種閱讀的儀式感和厚重感。
3. 做筆記,紙書可以隨時圈劃、評點、highlight,電子書也可以,但是方便程度差得十萬八千里。
4. 電子書做不了彩版的,更別提圖文並茂了,閱讀品質比書報亭那種幾十塊的時尚雜誌差了一大截。
5. 朋友,世界上不是什麼事情都是需要你去理解的,別人幹什麼,只要不涉及你的利益,你都不用去理解。世界上還有人吃玻璃,有人往身上穿釘子,有人喜歡看豚鼠電影,有人不吃豬肉拜安拉,你都不必去理解,除非他們逼迫你如此,或者搞點大新聞打擾了你的生活。
因為別人的愛好與你無關。


和大多數人的印象相反,電子書最大弱點是保存。

你們會有電子書易保存易複製的印象,歸根結底是因為你們用盜版用習慣了,到了版權技術成熟後,電子書絕對是一場噩夢

我就遇到過這種情況,電子書服務商倒了,閱讀工具無法驗證啟動,數據還在我手裡,但是全是一堆加密的亂碼,你複製1000遍,保存100000年,它還是亂碼。你說破解?行啊,我這裡正好有1G多的加密電子書打不開,您幫我寫個程序破解了吧,順便幫忙轉換成PDF,謝謝了

我手裡有一大堆30年前的電子設備,數據都在,讀不出來,你說複製到電腦上?我的爺爺誒,那些設備的介面早都淘汰20年了,好多還是封閉標準的,你要複製就要自己製造一大堆轉接設備,自己寫驅動

我們現在處於一個電子版權混亂的時代,有大量的空子可鑽,也造成了很多人「電子書可以隨便複製保存」的錯覺。一旦技術和體系完備,電子書的版權將空前強大,如果被禁了或者停止發行了,那就是真的沒了。
目前為止電子書的版權協議還沒有這麼霸道,但是隨時可以加上一句條款,買過的書也被強制刪除,出版社退你錢。有種你去打官司啊。類似的事情在遊戲界已經成為規則了,顧客的數據是廠商的財產!

就說現在最火的AMAZON KINDLE吧,回頭AMAZON倒了,在線服務沒了,你的KINDLE,你的IPAD,總會壞吧?到時候你從哪裡重新下載?最狂妄的電子書支持者也不敢說自己的KINDLE能運行100年吧?

現在的遊戲業,已經發生過遊戲遭到發行商下架,然後硬碟存有該遊戲的遊戲機賣出天價的情況

有人說出版社倒閉後相關服務會由其他公司接手,你們知道現在遊戲業因為公司倒閉導致徹底失蹤的遊戲有多少嗎?成千上萬。並沒有雷鋒來接手版權。現在的數字版遊戲,20年後大多數都會停止服務。你們見過哪本紙質圖書只能保存20年的?

評論中提到的電子書的保存方法,都是只有在盜版王國才有的福利,大家也別裝蒜了,電子書的最大好處是什麼?不用花錢


前段日子也有過類似的想法,有kindle,手機有讀書軟體,紙書又佔地方又笨重,真不喜歡,心裡想這個年代,怎麼會有人喜歡這個東西?
後來辦了張圖書館的借閱證,一進門,看到裡面琳琅滿目的書放在書架上,那種感覺就好像看到古人的寶藏一樣,雙眼放光,來回婆娑著書脊,心都快要激動的跳出來了,幾乎都要忍不住仰天大笑。
這種感覺大概就是銀行賬戶上的錢對於你可能只是一個數字,但是把一摞摞的鈔票扔在你面前的興奮。
不言而喻。
紙質書的香氣,紙張,排版都能夠讓你感受到,眼前這具鮮活水嫩的肉體是你的,國色天香任你蹂躪。
kindle呢,冰冷的屏幕,印刷的字體,一個機器可以承載內容,卻毫無生機。像一個屍體,一個充氣娃娃。
咦,我說的不是書么?!
所以,現在的我大部分時間都會看紙質書,實在不方便的時候會選擇kindle或者手機。


因為那上面有想看的東西,如果這東西刻在石頭上,我也會瞅瞅。


我本人是對紙質書情有獨鐘的,所以到現在都沒買kindle。
我讀書喜歡做旁批,讀到有共鳴有感觸的地方我會用筆划出來,也會在旁邊標註出自己的想法。也喜歡翻開紙質書的觸感,喜歡寫字筆在紙上寫字的沙沙聲,喜歡閱讀的時候陽光打在書上的光和影。這些都是電子書給不了的體驗和感受。
甚至我喜歡在獨自旅行的時候帶一本書,這樣也可以在旅途中看到也有帶著書讀的人,如果我對他的那本書感興趣,我會跟他交換。

如果我要買kindle,那唯一的一個原因是:駐外的時候小夥伴在睡覺的話,我沒法兒開著檯燈看書。
但是讀電子書真的會讓我有囫圇吞棗的感覺。

如果說人都是借用了一個外在的軀殼,可能我花枝招展光鮮亮麗的外殼下,心裡住了一個守舊又傳統的老太太吧。


這是2013年《電腦迷》雜誌的卷首語,個人感覺仍舊有說服力。


推薦閱讀:

原研哉說『設計不是隸屬於媒體,相反,它的作用在於探詢媒體的本質。』請問設計與媒體的關係到底是怎樣?
一本正版電子書的生產流程是怎樣的?成本包含哪些部分,大概是多少?
你會選擇什麼樣的電子書格式?為什麼?
Kindle Voyage 是否值得購買?
新浪微盤為什麼要停止個人免費服務?有什麼影響?

TAG:閱讀 | 電子書 | 書籍 | 紙質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