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行業發展怎麼樣?
12-27
1.看大環境:放開2胎,嬰兒出生率會新增20%每年,原來1600萬,現在每年2000萬,短期的需求增加對行業是絕對利好。
2.看競爭和產業:無論是產品還是服務,都有大量的企業,競爭異常激烈。
3.看業務特點:母嬰行業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孕期,嬰兒期,幼兒期,客戶需求完全不一樣,企業面臨著每年拉新的困境,獲客成本極高。
如何在母嬰行業中破局,還需要抓住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特點,去創新,任何時候市場都有機會。
前景一片光明;競爭紅海一片;誰能笑道最後;厚積薄發且有耐性者勝。
嫁接產後修復,無疑是又一個更大的可能
孕嬰童市場的發展也就10多年時間,產品系列不斷豐富,門店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和把控越來越清晰、理性。這個10年,造就了許多以代加工為主的生產企業,造就了以代理為主的商貿公司,也壯大了一批孕嬰童行業的「元老級門店」。和白酒、奶製品、家電行業的黃金十年有相似之處,發展到現在,孕嬰童行業面臨著行業內部競爭對手的追擊、掐架、互毆,面臨著和傳統賣場、商超、便利店甚至是地攤的競爭,面臨著租金、人員工資、水電費用等上漲的壓力,面臨著電子商務衝擊影響營業額的困頓,面臨著越來越理性的消費者(90後成為主力)對產品、價格、服務、性價比等各方面越來越「苛刻」的要求。
1.無真正大品牌
所謂大品牌一般是通貨產品,折扣高,利潤低,品牌可控性差,門店員工無法得到單提收益;
2.品牌眾多,良莠不齊
貼牌生產,委託生產,代加工者眾,品牌分化也很嚴重,稀釋了品牌影響力;利潤透明化;
3.產品差異在縮小
從產品包裝到內在成分,從宣傳推廣到門店動銷,都在向「同質化」的方向發展;機會點:改進和提升產品各方面的效果,著力提高動銷方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改進銷售服務(一盤棋服務,公司全員支持);
4.門店管理向傳統零售業態邁進
a.門店規模在提升:一站式孕嬰購物,吃、穿、用、娛、游、照一體化;
b.門店數量在增加:在定點區域,不規則菱形布局結構,掌控區域市場;
c.後台管理在加強:更加規範、完善,機制更為合理,更加高效,但大多處於磨合期、調整期、適應期。
採取職能部門化的管理結構:
採購:食品採購、棉品採購、紙品採購、洗護採購,銷售(運營):銷售、督導,會計等。
5.實體與電商的競爭加劇
產品價位透明化,讓實體店處於被動,電商價位是實體店的6成左右,甚至更低。產品品質除了依靠品牌、廠家背書以外,區別於門店與電商的就是實體店面、員工的背書,以及忠誠顧客的背書,這是電商不及的,要想達到實體店的效果,唯有靠優質服務,讓顧客滿意,從而淡化對價格的敏感度。
顧客滿意→顧客忠誠理論
顧客滿意:是指顧客對一個產品的實際感知效果與他的期望值進行比較,然後形成的感覺狀態。
知乎上可以發自媒體文章嗎
推薦閱讀:
※運動後真的不能餵奶嗎?到底應該等多久再喂,還是說要先擠掉點奶再喂?
※航空公司承諾(客戶服務書面承諾+現場口頭承諾)母嬰優先沒履行致嬰兒感冒,投訴是否屬於道德綁架?
※在公共場合哺乳的媽媽是什麼心理?
※英國版牛欄,愛他美哪種好?
TAG:母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