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和美國是如何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不到半個世紀就追上大英帝國的?


非常好的問題。我的老師,業界權威S.N.Broadberry 曾經寫過一本書《生產力競賽(Productivity Race)》詳細論述這個問題,這裡僅僅嘗試濃縮回答一下。

這裡首先要提到的是「增長收斂」的概念,即後進國家通過模仿和直接採用最先進的技術等方法迅速趕超先進國家,從而兩國生產力水平達到近似。但必須指出的是這個增長收斂的概念是動態且不均勻的,英國農業生產力的相對下降並不意味著其工業生產力也下降了,這一點是必須予以重視的。言歸正傳,美國在1870年代的生產力水平約是英國的87%,但很快在1890年就完成了趕超而在1950年時達到頂峰,後來事實上英國在戰後的經濟成長部分縮小了與美國單位生產力的差距。而德國則在1870年僅僅達到英國單位生產力的61%,但到了一戰前達到80%,真正超過英國則是西德戰後1960年末才完成了趕超(因此提問中德國在短期內超過英國並不符實)
(下圖為生產力水平,英國=100)

那如果看細一些的話,美國單位勞動生產力自1870年起便是英國的兩倍,並毫無縮減的跡象。解釋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不少論述,比較著名的是Habakkuk(1962)關於資源稟賦的判斷:他認為美國地廣人稀,因此在製造業投入來說是資本密集且重視節約勞動力。因此在美國大規模生產(例如福特公司)是符合美國的資源稟賦且可行的,但在歐洲相對資源稀缺和勞動力豐沛的情況下則很難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最好的例子便是早期汽車工業——美國採用的是直接採購零件後組裝,且基本採用固定模型大規模量產的形式。但歐洲汽車工業則是in-house的零件製造並且有個性化的汽車組裝(相對來說樣式品種更豐富)。這在1970年以後反而成為歐洲車廠崛起的基礎,因為他們有更多個性化生產的經驗。
(分行業生產力水平,美國在工業、特別是製造業的優勢特別明顯)

除了資源稟賦一端以外,英國喪失生產力優勢的另一大主因就是前面已經提及的工業化組織。從相對高利潤率、低製造水平和個性化的生產轉向低利潤率,高製造水平和規模化的生產轉型是美國工業起步的重要基石。這裡以船運行業為例,19世紀歐洲的船運業主要依賴人際網路。一群航運代理共同投資來購買船隻和其他必需品。那這個投資的使命便是完成從倫敦向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往返貨運航程,這就需要航運代理各自不同的商業人脈(如何找貨,如何在阿根廷靠港卸貨等)。那完成整個航程裡面人的信譽非常關鍵,而這也存在著長期信用和磨合的問題。在19世紀末,隨著國際貿易量的攀升,通信的日益方便(電報和電話),以及蒸汽機船更加普及和迅捷,船隊和船運公司開始取代過去相對零散的航運代理合作組織。無論是在美國還是英國,前10大航運企業的集中度在此期間迅速提升,但美國相對英國的工業化組織切換更迅速,使得其生產力水平也較英國為佳。這裡面除了集中度的提升,還有就是公司組織從網路向等級制(hierarchy)的轉換。

從產業結構來看,1870年美國的農業從業人口仍佔到其總勞動人口的一半左右,而英國僅佔兩成,意味著更多比例的美國農業從業人口在1870年後向製造業、服務業轉移。而德國的情況則更是如此,農業從業人口在一戰前仍佔到相當比例,而到了二戰結束時仍是英國的兩倍多,且農業單位生產力也不如英國,某種程度上拖了整個德國的後腿。但在戰後迅速的勞動力轉移也是德國趕超的基礎所在。

而全要素生產率方面,事實上英國並沒有那麼快被美德趕超。這裡面涉及很多因素 1)普及教育——英德的中學教育和高等教育普及率在二戰前便落後於美國,這也變相導致服務業從業比例來看,英德兩國與美國有相當距離。當然教育普及率和生產力的線性關係並不明確,只是解釋的一大因素而已。2)職業教育——相對而言美國相對英德這方面比較薄弱,Broadberry認為在大規模生產情況下不需要技術高超的工人,但在個性化生產更為普遍的英德則是必須。而德國在二戰後出色的職業教育體系,使之趕超英國製造業生產力的主因。3)信息技術的採用,這點美國在戰後把英德遠遠甩在身後。

總言之,趕超的主要原因有1)資源稟賦的不同導致重資本投入+規模化生產;2)工業組織的轉變;3)教育普及率的差距以及相應側重;4)美德作為後進國家,在農業從業人口向製造業轉型的時點,正好碰上了生產力大幅躍升的技術升級和產業分工升級。


人口多,主要是這個因素。
美國和德國的人均gdp一直跟英國有差距,到二戰後才超過英國。之前英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富裕生活水平最高的國家。

英法德歷史人均gdp比較

The UK, Germany and France: GDP over history


英國的工業革命開展較早,在十九世紀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蒸汽動力較為普及,所以電氣革命開始,英國工業設備更新難度較高,對於蒸汽動力依賴較大。美德則正好在資產階級政府剛剛建立鞏固時期,南北戰爭和普法戰爭,資本家可以集中精力購買新式設備。英國有廣闊的殖民地人口作為市場來銷售,所以對於工業效率的追求和技術開發並不熱衷,所以當時英國工業在十九世紀末已經衰弱,但是貿易量不減


首先,從國家制度上來講。英國、美國和德國都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的資本主義制度,這種制度不見得一定是民主的(比如德國的二元君主制就遠遠談不上「民主」),但它保障了工商業資產階級能夠獲得其在之前較難獲得的國家話語權,從而保證自己的權益,推動國家出台了很多鼓勵工商業發展的政策(甚至有時是戰爭,一戰的爆發,與德國容克們的鼓動不無關係)。
第二,從人口素質和科技水平來看。三國都已經達到了相當的識字率水平。而在技術上,英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可謂是遙遙領先(相對比,法國在第二帝國時期,才完成工業革命,實現了全面的工業化;而德國可能還要到統一之後),但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美德已迎頭趕上,英國反倒稍有些落後,並沒有站在工業革命的第一梯隊,二次工業革命中的大部分重要發明,大都出自美德科學家和發明家之手,且德國極其重視科技的作用,甚至大規模使用技術間諜這樣的非常規手段獲取技術。
第三,在資源方面。英國固然有本土的煤礦和廣闊殖民地提供的資源,美國在其廣袤領土上,重要資源也絲毫不缺,而德國魯爾區和薩爾區的煤鐵資源,完全滿足工業發展的需要,何況還可以通過進口來獲取資源。
第四,人口。在其他方面,美德都已至少是不遜色於英國了,人口數量便成為了二國超越英國的決定性因素。二國在19世紀人口增長都極為迅速(美國還有大量移民的優勢),一戰前夕(1913年),美國人口達到9651.2萬,在西方列強中僅次於俄國(而俄國雖然人口眾多,但國民素質低下,科技水平極低,社會及政治制度落後,國內各種矛盾又很激烈,難以將其人口優勢最大限度上轉化為發展優勢),而德國緊隨其後,人口達到了6697.8萬,而此時英國本土人口只有4600萬,同時法國人口增長極為可憐,僅有3979萬人口(考慮到18世紀末,法國人口大概佔到了歐洲人口的五分之一),這個排列順序,與各國當時的工業水平是基本吻合的。大量的人口意味著更多勞動力和更大市場,以及戰時更多的兵員,美德已在其他方面趕超英國,又具有先天的人口優勢,其國力超越英國自是必然之勢。


大規模生產,尤其是美國的標準化工業生產的思想


勞動力成本在英國率先上升,在擠壓利潤空間,削弱國際競爭力以外,還會造成社會思潮多元化(吃飽撐的),如果教育-科技轉化為新的投資熱點的效果不彰,國家競爭力的向下拐點則鑄成;自由主義思潮很早的發育,導致英國逐漸失去印度,社會主義-福利主義進一步導致英國製造業的衰落。

勞動力成本上升周期的經濟社會管理是更為艱難的管理,英國最早經歷痛苦,並且毫無先例可循;美德的追趕猶如後來的中日,但如今即使中國也遇到成本上升周期了。


英國開始犯糊塗,信了白左那一套了.....


竊以為: 日不落帝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相當大的一部分財富來源於對殖民地各類資源的侵佔。比如剛剛佔領一片殖民地,其資源可以靠武力完全霸佔,無本萬利。如果想要長期佔有,那麼需要在這片區域在軍事上派兵駐紮,在行政上設置各類機構,還要從當地居民中挑選代理人,讓廣大土著安心順服,這時候成本就增加了;而與此同時,各類資源會不斷萎縮枯竭。這樣一來,成本增加,收入降低。原有的殖民模式難以為繼,加上那個年代逐漸興起的獨立運動,日不落帝國的基石隨之動搖,經濟無可避免走向衰落。


工業革命沒人提,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怎麼追上去的?還扯到制度優越,種族優秀,受不了.
1.工業革命不僅帶來了社會變革,階層改變資產階級興起,生產力和工業發展迅速,國力增強,而當時的英國對第二次工業革命技術並沒有當時的美德那麼熱切,他還是大英帝國,錢還是沒少賺,換技術也得花錢啊。但是,美德對第二次工業革命很看重,甚至可以說我們現在稱之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技術發展就是在德國和美國,眾多技術出現在美德,工業能力強大,制度完善(美國不以軍隊出名,主要還是所謂的賺錢為主,也是實力不顯;德國在丞相卑思麥推動下完成德意志統一,歐洲霸主地位確立,普法戰爭法國被打的很慘,試想下一個統一的,擴張的,組織力強大的德國在工業革命下怎麼可能國力不強大)兩國雄起,主要是德國雄起,如上所說美國是發財為主,世界地位並不像現在,商品需要賣,需要原材料,殖民地都差不多沒了,還說什麼那就干唄,一戰開始了,百萬歐洲壯年喪生,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歐洲國家都受到了強烈打擊,2.美國遠在北美,大發戰爭財,直接撿漏,二戰更是如此,強大的經濟、工業能力、對世界經濟的話語權一舉奠定強國地位


教育,絕對是教育,美國不敢說,德國一定是,普魯士時期就達到了小學入學率95%以上,有的人說小學入學率說明不了什麼,德國有的大學的建校史也能說明問題,洪堡大學是威廉三世把王子宮捐了出來用作大學校舍,一個國王做到這一點應該說是很了不起的,德國崛起的條件,除了國家的科學決策,就是高素質的勞動力,智慧是德國建國早期發展的直接動力。


其實和我國改革開放後迅速趕超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道理,穩定的政治環境,大量受教育的工業人口,巨大而統一的共同市場,對新技術產業的積極引入和發展。實際上只要勞動生產力沒有代差,人口是決定性因素,英法不算殖民地人口和蘇德已經有明顯差距,在競爭中被追上只是時間問題


挺好的,多思考思考別的國家為啥能,對於現在也有幫助。多相似。


如今即使中國也遇到成本上升周期了


首先是制度的優越性。美國自不用說,世界上最優越的國家制度。另外,戰後美國為日德設計國家制度時,也充分借鑒了自己的成功經驗,所以日德兩國的社會制度也較為完善。反觀英國,英國雖是啟蒙運動的前輩,改革卻並不徹底。

其次,日德兩國在二戰中一敗塗地,海外殖民地全部喪失,不幸中的萬幸是美國給他們設計了一種不依賴海外殖民地的國家經濟制度,使兩國在自由資本主義制度下,靠自由貿易和工業生產迅速崛起。反觀英國,英國經濟長期依賴於殖民地的原料、勞力和市場,不適應自由貿易。所以十九世紀民族獨立運動興起後,失去大量殖民地的英國一蹶不振。

最後,日德兩國可謂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其民族性也是他們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推薦閱讀:

為什麼東德的人總要逃到西德去?
柏林的電子樂氛圍有多濃厚?
2014 年世界盃半決賽過程中德國進這麼多球有錯么?
二戰後,柯尼斯堡為什麼劃給蘇聯而不是波蘭?蘇聯解體後,為什麼德國沒有討回?

TAG:英國 | 德國 | 殖民 | 美國歷史 | 經濟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