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內地政府可以採取什麼措施有效整治水客亂象?

請就題論題,提出合理可操作的建議

補充:
有回答指出,攜帶一定金額內的自用商品過關不屬於走私,性質合法。
感謝提醒。

雖然消費本身不違法,但有這樣一種情況:有很多人將攜帶過關的商品在深圳稍稍提價賣給專門集中採購的人(抱著「抵來迴路費」或是「賺點零花錢」的心理)。採購已然形成產業鏈,頗具規模。並且似乎無相應法規加以管制。


首先要說,香港人也來深圳的:
深圳的房價漲這麼快,有部分是香港人的功勞,炒房香港人敢說沒參與么?
還有在深圳包二奶等等。
和我有切身利益的,就是我住在濱海大道沿線,所以深受飆車之害。
半夜常常都聽到被改裝過的發動機由遠及近的巨大轟鳴。
最近就有報道香港人來飆車的:
十餘名香港中老年人赴深圳飆車被判刑

要是按照很多人說法,取消一簽多行?那是不是對香港人也該對等?
但這會導致什麼?會導致香港和內地更大的隔閡,雙方越走越遠。這樣的結果,恐怕西方樂見,對我們自己來說,不是「親者痛,仇者快」嗎?
所以個人認為:
1、在深港邊界,或者深圳市郊,建立幾個大型的免稅店,這樣就分流部分購物人群。
2、不管在哪兒,對於違法的,就該嚴厲查處。如果不是認為內地管的不嚴,那些為老不尊的人(zha)敢來深圳飆車么?
3、加強食品安全。(好多人去香港狂購,也不完全是內地食品不安全,還有價格因素。房網上居然就有很多女的,僅僅因為港貨比內地單件便宜一兩元的差距,而去香港採購,然後大包小包的拎回深圳。我真是服了。)
4、前幾天屯門那個事情,香港既然宣稱是講法治的,我們可以拭目以待,看看香港接下來如何處理的。作為老百姓,大可不必下結論過早。

---------------------------------------------------------------
2月16日,補充幾點:
1、現在香港,
有生活真的受到水客極大影響而鬧的人,
有因為自身優越感喪失所以反感內地人的、
有確實是因為某些內地遊客沒素質沒公德心所以排斥內地人的,
同樣也有很多人是沒有那麼極端的。幾次和香港人接觸,深入談到內地和香港矛盾的問題,也有很多人是很無奈的。
但在互聯網上鬧的凶的,多數是本身怨氣重的,無所事事的……諸如此類的人。持中立和友善態度的,基本是沉默的大多數了。導致給人們的印象,尤其是給內地網民的印象是香港整體社會對內地的排斥。
個人認為互相都缺乏理解。
2、雖然說是在深港邊界建立幾個大型的購物區分流人群,但這個解決問題也有限。中英街分流了部分,但去香港的人還是很多啊。水客這個問題,真不是短期能解決的。
@曲曉峰 你說的香港政府的發展計劃受阻的問題,就算計劃不受阻,我看也解決不了去香港大規模購物的問題。
假設:完全內地政府主導,在深圳建立一個免稅區,讓老百姓可以自由出入去購物。那麼問題來了:
1,這樣的免稅區,免稅店,建在什麼地方呢?如果附近半小時圈內的人都趕來購物,每天這裡堵得和東門一樣,那估計住在周邊的居民也會瘋掉的,可參考中英街。
2,如果不多建幾個,那離這裡遠的人還是會去香港購物的。比如,我們是可以不去香港,去中英街買就好了。可我家在南山也,你讓我去中英街?我都可以去屯門走個來回了。如果免稅區建在南山,那羅湖的人一樣會去上水購物的。


我們先看一下 香港入境處處長 怎麼說:
視頻1分10秒位置:  中新網-視頻-香港入境處:訪港遊客與水貨客不能劃等號 水貨客中港人超一半


本質上還是要提高內地商品的質量及安全保障,階段性的做法可以是增加設自貿區,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購物需求


問題表面原因在於,大陸人對香港商品需求的激增與香港人無法滿足對應需求的矛盾。

問題本質根源在於,香港社會階層的割裂,商貿經濟發展無法讓大多數人得益。

非得益階層,無法改變現實,只能抱怨生活受到影響和詆毀內地人形象發泄聊以自慰。

大陸居民近年來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中產階層以上人群對商品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陸生產的商品(尤其是食品)問題頻發,引發信任危機,居民在具備消費力條件下傾向購買進口商品,然而能夠直接進入大陸的進口商品品類有限、而且稅率過高。

大陸與香港相互出入境規則逐步放寬,自由行成為現實,方便雙方居民相互來往。

香港商品選擇豐富,而且為免稅港,而且具備旅遊資源,自然吸引遊客。

大陸居民來港購物觀光旅遊消費,客觀上提高了香港商品需求,讓商貿、服務從業者受益,促進香港經濟繁榮,本乃妙事。

一時間內,大陸水客對商品過大的需求,香港商家無法完全滿足,引起顧客恐慌搶購,連本地居民也難以買到商品,引起不滿。在亞當·斯密仙逝300多年後的今天,本不應是什麼怪事。

香港開埠百餘年,以商貿立港,崇尚自由貿易,供求關係變更、價格波動、買賣權法,本應無不比改革開放僅三十載的大陸人更精明。

自由貿易者,供不應求,本應是驚嘆:商機難得,加大供給,現實卻是:限制遊客,控制需求。無奈是,香港商品之於大陸客的需求,無異是九牛一毛,以奶粉為例,限制出境攜帶量,加大顧客不便、執法成本高昂、變通方法多,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實為難治標不治本。

香港社會階層割裂之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過往的成就逐漸變成壓在香港居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一是房地產業受寡頭控制,土地價格、租金居高不下,加重各行業成本。二是政府對公共福利制度缺乏前瞻性,在房屋保障、養老保障等方面與居民預期存在落差。三是本地行業結構變更,地區產業結構趨於單一,缺乏產業多元化吸納居民就業,商貿繁榮獲益難以覆蓋大多數階層。

港人歷來熱衷參議評論,言論自由、發聲有理、針砭時弊,城市論壇就屹立數十年依舊活躍。中港旅遊貿易活躍,得益者忙於應對、樂於收成,對顧客更是歡迎備至,自無批評必要。無得益者心中抑悶,無處抒發,把矛頭針對水客、大陸客,既得發泄,也獲同情,可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可有半分貢獻?

如非要說解決辦法,無非如下:
整治水貨,上文已提,人生而要衣食住行,此乃基本權利,不得限制,唯一出路是加大供給,香港商家可以供給,大陸商家也可以供給,誰能做得更好,誰就能賺更多的錢。關稅調整、自貿區政策、內地產業發展是滿足需求的三個直接力量。進口商品稅率下降、自貿區稅率減免優惠,直接擴大便宜優質商品來源,大陸客無需不辭辛苦擠去香港。內地產業發展升級,客觀上逐步削弱進口商品需求。長遠來看,香港能得的好處不會逐步增加,屆時港人又要對提高城市旅遊吸引力費煞苦心。

港人生活水平與內地人形象,本不是問題,也無甚關聯。內地人來港,去的是旅遊景點、買的是大家都能買的商品、坐的是公共交通,上的是公共廁所,吃的是餐廳飯店。內地人在港的衣食住行,本質上也是香港人提供的。港人精明自不必提,也不會如一年到頭難有來賓的深山族群,對旅客過於熱情,掏空家底來接待。一來一往,實在是你情我願的平等交易關係。作為一個全球知名旅遊城市,大陸遊客做出不文明之事,香港是否應該反思自身首先是否準備充分、是否指引便利、是否樂於幫助、是否體諒寬容遊客彼時彼地的處境和不得已的選擇呢?

大陸客想來香港作客、消費、帶水貨、見世面,是因為大陸客覺得香港好。

香港能夠提供足夠優質且價格合理的商品、舒適的服務、豐富的旅遊項目,是因為香港在這些方面的確做得比大陸好。

一旦某一天,大陸客發現在自家也有安全質優價格合理的商品、不輸他人的服務和旅遊,大家就得掂量掂量下一站到底去哪裡。

一旦某一天,香港客發現大陸的廁所還是不夠,三急無處可去,而且堅守著做一個有形象的香港人的尊嚴時,他們很可能在找到廁所前被送去醫院。

======================================================
洋洋洒洒寫了那麼多,發現已經離題萬丈。歡迎來彈來踩,本人非專家,只陳列個人觀點,不談論數據、不討論細枝末節、不與各位看官辯論。文明看帖,敬請自愛。


基本上無解,只要兩地的價格差足夠大(大到可以產生利潤),就一定有會有水貨客。
兩地產品價格差,源於兩地稅收制度的不同,就是對同一產品收的稅不同,這也是水貨利潤的主要部分。自由市場和免稅港是香港人一直信任和香港賴以生存的東西,我認為香港人不會輕易改變。
可以對特殊商品實行特殊供給(像澳門)。以奶粉為例。讓一部分奶粉在香港本地上流動,一部分由政府管理,再以登記的方式領取(這部分可以由香港政府牽頭,帶領香港本地的商店做)。
水貨客擾民的問題。香港政府可以在遠離居民生活的地方,開設低稅區(低到可以彌補水貨的運費。)。這樣「水貨商店」和走「水貨」的人都會被誘導到低稅區里

這種現象是因為資本的流動(流向可以獲取利潤的地方)。在行政上可以做的東西有限(兩地的海關工作人員很難區分「水貨走私」和「自用」)


很簡單,大陸取消關稅和增值稅,水客立即消失


為何要整治?攜帶商品過關唯一的問題是逃了關稅增值稅對嗎?那水客活動無非是涉嫌逃稅了。

至於賺取差價,水客是為了滿足內地需求,自由貿易。賺點辛苦錢,有什麼問題?賺錢就是邪惡的?

至於說抬高了香港物價。那香港人去賣奶粉不就收益了?


大陸取消那些稅啊,誰還有那個功夫跑香港?不過自然是不可能的……


兩地價差有利潤空間,這個現象短時間無法避免。

港人對水客的厭惡我可以理解,你自己想想,本來過得還不錯,突然一下子湧入進來這麼多人。這些人不是遊客而是水客,他們並不在香港「消費」,而是按照列表買完要買的東西直接回去了。另外部分水客素質確實也欠佳,深圳龍華線多見過好幾次水客互相吵架的情況。
而且水客存在也影響普通遊客赴港,說實話,所有朋友都覺得去一次香港太累了,過關地鐵購物再回來,排隊到精疲力盡,去一次基本都不想再去。

咦,說了半天好像跑題了。 目前來看,只能設法多開一些口岸,或者在深設置幾個免稅點?


走私呢,大陸人買到了便宜質量好的物品;香港零售業獲得了巨大的銷售收入,形象有那麼重要嗎?


取消一簽多行,我感覺事情很優化很多。畢竟外地遊客很少會用自由行簽證來走私水貨,太不值。反而廣東地區,一天無限次來回,自然走私發生。影響民生。


這不是走私.法律規定了5000美金以內是合法的,要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守法的.

問題在於香港的自我定位與現實出現了偏差吧.
你就好好的弄好你的法制,讓大陸這邊的 P民信得過,願意多跑個二三十公里去給你送錢買你東西,對兩邊都利好.整治啥整治..


內地加強打擊假貨的力度!

不能根本解決內地水客對香港local普通居民生活影響,但是可以緩解。


你們是沒有住過水貨重災區,所以站著說話也不腰疼了。希望以後你們的老婆孩子上班上學的時候,老人出門買菜的時候需要走上馬路跟車搶道的時候,你們還能笑著說出來。

連表象都沒看到過,你們也能究其原因講本質。

笑!

合法性?根據海關總署現行規定,進境居民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以內(含5000元)的,海關予以免稅放行,單一品種限自用、合理數量,但煙草製品、酒精製品以及國家規定應當徵稅的20種商品等另按有關規定辦理。


時間是15天內,也就是說你一個月只能帶2次!!!而且是自用,任何轉賣或者出售都算走私,我們再來看看水客的行為。


貨主-水頭-水客

貨主是貨物的擁有者,簡單來講貨主將貨物交給水頭,再由水頭組織人力分批螞蟻搬家放棄運出深圳。水頭收集好貨物之後再交給貨主,貨主在再批發或者直接出售給最終消費者,整個生物鏈接分工明確,水客只在最底端。 原先水客是由香港人做的後來深圳開放自由行了,以較低的價格就把生意搶過去了。 順豐老闆王衛起初也是靠幫一些公司或工廠攜帶貨物起家的。


當年開放自由行是香港自己跟中央要的,目前方案也檢討出來了一些,例如取消自由行,改為一年32次。


內地的自貿區不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嗎?過兩年再看看吧


當初要政策像條狗,

如今受不了爆粗口。

(中央給政策時預告過說香港可能消化不了自由行帶來的人次)

o(︶︿︶)o ,說到頭來,

要政策的是精英,還是從政策中收益了,

在爆粗口的。。。無非就是一切問題的根本嘛。


「…數據顯示,水貨客中,內地人佔四成,港人佔六成…」

水客中港人比大陸人多,至於為什麼有人起鬨嘛,只能呵呵了。

https://archive.today/20130428171700/hk.news.yahoo.com/黎棟國-中港水客比例四六-082813467.html


說句無關的話,這種小事對整個中國影響不大,即使對大多數中國老百姓來說影響小到看不見。真正有影響的也沒多少人。


取消一國兩制


在這與民爭利的大環境下,題主就不能考慮一下草根的生活嗎?人肉帶貨很有限,賺點養家糊口的小錢而已,放過他們吧。其實應該考慮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某些人不應該羞愧嗎?


推薦閱讀:

幫課的課程主要講什麼?
如果明清時代開放海禁會怎麼樣?
手裡有一個潮牌衣服的工廠,貨品質量很好,怎麼找批發商和零售客呢?
為什麼隋朝寧可大興土木修建大運河也不利用海運?
如何深入淺出形象化地解釋金融物流到底是什麼?

TAG:香港 | 經濟 | 水貨 | 貿易 | 走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