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面試問題?

在一條單行道上,甲乙兩輛汽車,甲在乙前面行駛,不能從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超車,不能掉頭,一段時間後,為什麼過了一段時間後乙車反而在甲車的前面?


我記得在我騰訊總監面的時候,他問了我一個問題
」你給我算一下武漢有多少計程車?「
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找個點兒蹲守,數計程車數什麼的。轉念一想,這麼回答太普通了,完全沒新意嘛。然後不知怎麼突然腦子裡就冒出了另一個思路。
」你好,我可以回答你另一個類似的問題嗎「
」可以「
」因為我對dota比較感興趣,所以我可以算一下中國有多少人打dota「
」兩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問題「
」是的,我的方法是這樣的:我去找一個dota大神的優酷視頻,視頻的點擊量是已知的,所以我的問題就轉化成我身邊打dota的人里有多少人看過這個視頻,我只需要做一個簡單的調查問卷就可以了。「
」嗯「
」計程車的這個問題,實際上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解決,但我現在一時還沒有想到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我可以再想想嗎「
」不用了,可以了「

至今回憶起來,都覺得當時的回答很完美。

............................................................................................................................................
補充說明,也統一回複評論中大家的一些疑問

1、首先要清楚面試官問你這個問題,他的目的是什麼?
首先他肯定不是考你腦筋急轉彎,如果你把題目當做腦筋急轉彎的話,那你也把面試官想像的太幼稚了,產品經理的面試,他其實就是想通過這樣的問題看你的邏輯思考能力。針對我的這個計程車問題,如果我回答說蹲點數數的這種答案,只要我邏輯上說得通,也都會通過的。

2、那為什麼我會自認為我的這個回答是比較完美的?
且不說反應速度(當時從面試官提問到我回答這個過程只有幾秒鐘的時間,算是挺快的哈),一方面我回答了一個相似的問題,而且答得不錯,這至少說明我的邏輯能力是可以的;另一方面,這恰恰說明了我的延伸性,當你面對一個從未遇到過的問題時,可以拿之前一個類似的場景類比,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點更難得可貴。

3、對於這個問題本身,大家可以不用糾纏細節了,我並不是想講一個標準答案,而只是傳達一種思維方式,或許對於面試中或者即將面試的新人們會有所幫助。


1.從甲車裡面穿過。2.跑道是一個環形,甲車速度較快。3.甲乙兩車名字互換。4.若按時間倒序,其實是乙車在前。


乙車從甲車的裡面穿過去。

產品經理面試考的不一定是思路,也可能是腦洞。


甲乙兩車相當於兩個同類型的產品,在單行道上比賽就是在同一個細分市場的競爭,而甲開始時是佔據絕對優勢的,問題就是乙能通過怎樣的手段實現逆襲。
不能在正常的途徑去超越對手,但最終能達到目的,必然是抓住了一個特殊的點,靠這個點切入最終成功。就像大家說的,打敗微信的不會是另一個微信。至於這個特殊點是什麼就得靠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了。
所以我覺得,把解題思路回答出來,再附加上一個比較合理的說法即可。如,甲停下來加油或者出事故,是甲自己跑偏了,乙躺贏。又如,乙找到某個捷徑先跑出單行道,在下一個路口再返回單行道實現超車。(答主不會開車,不知道是否靠譜)。


回答這種「扯淡」的問題關鍵難道不是應該多問幾個為什麼!!!多收集一些信息!!!多深度了解具體場景嗎????

難道各位產品經理在現實中遇到各種奇葩問題和二手需求,一上來就開始想解決方案??順便再炫耀一下自己的機智和邏輯……

好吧,原諒我的無知~


我第一反應是甲乙同時掉頭了...


在進入面試環節前,首先我們跳槽前要準備的便是簡歷的修改和調整。在這裡我舉例了以下2名同學的簡歷案例,能夠更快的為大家講解

首先我從拉勾網上直接複製了當前產品經理的招聘工作描述,這裡有一點要說明

產品經理的JD(JOB DESCRIPSTION),不同的企業根據不同的職位描述會有不同的差異

常見的JD會以有具體的工作描述和概述描述以及打雞血描述來展現,分別為如下

【常見的概述】

【具體方向的描述】

【打雞血描述】

這三種描述,在簡歷上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自己作為HR來挖掘匹配度的時候,是否匹配上?以上3種描述,從我們求職者面試的準備上可以這樣區分

專業方向:

能夠知道該企業需要的是什麼人,需要來做什麼,準備方便

概述:

只知道該企業需要產品,並且有點感覺該企業對產品經理的工作並不清楚

打雞血:

該企業可能完全沒有產品經理的職位工作意識,自己即將進入一個打雞血的團隊,不清楚自己會去幹什麼方向或負責什麼

對於以上3種不同類型的企業,我們準備的也有不同,簡單來說我們的投遞簡歷的目的是希望能夠直接插入對方,直接能夠匹配到該企業的職位需求。

以上3種簡歷準備以外,作為跳槽或求職者我們更應該準備一個全面性簡歷,也就是針對自己的工作經驗和項目總結的簡歷。

全面性簡歷一定要是可以調整!

就每一位在職的同學,你所工作的事情有方方面面,但在短短的面試1小時或2小時內,你只需要挑出與該崗位匹配的項目或你認為的重點進行描述。由此,在簡歷的準備也是一樣道理

保證與該JD匹配度高,調整相應的工作經驗或項目經驗

那麼簡歷應該如何去編寫?我身邊的同事或朋友常常工作了一段事件之後,很少更新簡歷,因此簡歷在打開重新編寫期間,往往少了一種求職的狀態,反而一鼓作氣寫一通。

其實我更建議時刻保持更新簡歷的習慣,但這並不是要你每天去打開求職網站更新自己的簡歷。現如今背景調查和公司HR查詢公司人員的離職意向非常頻繁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在本地或僅自己可以查看簡歷。保證在一次大的項目或一次階段性復盤期間,可以更新自己的簡歷。

人們常說選擇大於努力,有時候埋頭苦苦的工作,你反而錯失了好的機會

時刻保持一種可以迎接新機會的心態。

你苦苦離職,花1-2個月時間找到一份產品職位,和別人在職花半年事件精挑細選,找一份產品職位,誰更好呢?

我建議大家在產品成長期或初期,養成你挑選企業而不是企業選你

那麼簡歷的準備時間知道了,其後面的就是編寫一副好的簡歷了。這裡我拿了幾個同學的例子給大家分享。

【簡歷1】

【簡歷2】

以上簡歷為幾個朋友在溝通中得到的他們的簡歷。對於產品同學來說,一定要切記不要

簡歷的描寫和JD沒有區別

作為一個產品面試官,我在篩選簡歷的時候就可以很快的知道簡歷2同學是沒有太多參與產品經理工作的,在簡歷介紹上他只是生搬硬套把PM的工作職責描述出來

項目經驗、產品經驗的描述方法尤為重要

  • 如何調研?
  • 達到什麼效果?
  • 產品設計的功能模塊是什麼?
  • 功能模塊會有什麼演算法?什麼新的交互設計?
  • 公司的現階段業務如何結合產品設計?

上一份簡歷,除開與JD專業對口以外,其簡歷的描述就讓人感覺流口水,相約過來面試聊聊。

跳槽時間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我在篩選建立或幫別人指導簡歷的同事,不少同學的建立有出現半年以下,或不到一年的工作履歷。那麼對於公司的HR來說,如果你是剛畢業的同學那麼你的簡歷是可以出現實習經歷;但半年以下的工作描述不要超過1次,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現實社會中有很多簡歷造假或工作造假的情況。

如果你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工作經歷,我的建議是不要寫在簡歷上

如果你一定要按照時間線,把每一項公司工作時間都如實寫下來,其實這樣或許你連面試的資格都沒有。

創業公司裁員、倒閉,公司老闆突然跑路,或者自己家人突然需要照顧不得不離職.....等等

我相信在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因而才選擇工作1個月或2個月甚至試用期都沒有轉正就被迫換工作

因此,簡歷上寫出自己的發光點,好的、漂亮的、卓越的,那一段或幾段工作經歷,是首選!

02

關於面試

上面簡歷完成後,這裡多說一句就是關於工作中的項目文檔和附件。作為PM其實工作中的產出最多的就是原型DEMO和文檔以及PPT,那麼將其不同方向如:

數據需求、產品設計、需求調研、競品分析、數據分析等相關的文檔可以選一個自己的代表作品作為自己的面試附件,相信面試官可以對你有更全面的了解。

面試根據公司的不同和面試的職位不同面試的次數和時間都會有不同。

比如BAT這樣的公司,其騰訊的面試分為組員、組長、BG、HR可能時間會拉長到1個月多或2個月。

一般的公司可能會在一周時間內結束。

在與面試的同學聊天,我建議面試的同學們如果是選擇長時間看機會的人,那麼他面試的次數可能會有10次到十幾次,如此反覆的面試其流程為

自我介紹——面試官提問——問題回答——提問面試官——下輪面試

首當其衝的自我介紹就成了整個面試環節的第一個開門山,和整體面試節奏的控制開關。

往往面試官在拿到你的簡歷需要遍歷你的簡歷是需要時間的,因此一場流利、有自信、與JD相關的經驗介紹成了一個最為重要的環節。

對於人類的交互,其語言的交互魅力在面試就可以體現出:

不同的抑揚頓挫、語速的快慢、詞語的使用、面試表情與眼神的行為

是整個人與人交流之間的獲得對方信息最為快速的一點,相比冷冰冰的文字,其自我介紹環節反而會成為比簡歷更為重要的一環。

我嘗嘗遇到幾個同學,在我遍歷了他簡歷一遍後,聽他的自我介紹描述,我可以清楚的知道他是否擅長我所需要的相應能力。

前面提到的關鍵詞——全面性簡歷

面試官看到的是你全面性簡歷介紹,但是自我介紹環節你只需要在控制的時間中說出簡歷最為匹配該職位的相應經驗或能力即可。

總結一句話:進入面試環節,自我介紹是比簡歷更為重要的語言簡歷

因此我發現面試次數越多的人,每一次的面試交談都會顯得更加悠然自得,除開技術能力以外,在如何表達自己的工作經驗、技能上,會更為用合適的詞語以及側重去描述。

這也是一種面試的心態的提升,見得多了,什麼都能HOLD的住

另外進入面試之後,面試官會要求提問,這是產品同學了解公司情況、產品情況、團隊情況的一個機會,把握這種機會,方便自己後面斟酌考慮是否要去這一家公司或團隊,該公司的項目做的事情是否是自己喜歡或追求的方向。

從穩定發展、產品職業發展、個人追求一般建議從這3方面

  • 該項目或該公司目前是否盈利?
  • 目前需求的來源是自上而下還是自下而上?
  • 目前產品團隊的架構是什麼樣?
  • 目前對該職位的定位或希望過來能夠負責什麼?

上面幾點基本包含了產品職業發展道理的需求和自身穩定發展以及團隊氛圍的情況。

03

一些企業的面試總結

創業公司的面試節奏會比較快,在人數為100人以內的基本會要求HR、項目經理、產品直接彙報人分開面試或一起群面。

面試結果在直接面試完之後,根據請教你的入職時間、你的期望待遇、和你可能會接受的待遇,我認為面試同學就可以大體確定是否拿到OFFER了。

一般建議加一個HR的微信,一般在面試流程走完(經過所有輪面試後),直接與HR溝通相關結果。

尤其是在社招中,與HR聯繫就會相對隨意、自由、輕鬆一些,面試者可以快速的提問自己的崗位結果如何。

至於BAT的面試,尤其是自己呆過的騰訊,我建議一定要內推,這裡的內推是指的是通過騰訊內部推薦平台去投遞簡歷;至於阿里與百度通過第三方平台投遞簡歷是獲得面試邀請的幾率會大一些,但還是建議通過內部內推。

騰訊內部推薦地址:

騰訊招聘,關注HR助手公眾號

一般上市企業或B/C/D輪公司,這樣級別的公司相對來說面試會相對規範一些,因此經過以上面試流程之後建議還是加一個HR的微信時刻了解其動態。

有一點必須要說明,當你走完了整個面試流程卻告知要回去等待通知,這個是一個正常情況

尤其是社招的產品崗位,公司會接受不同的人員來面試,因此需要對比與帶選人的價值。性價比之外就是誰能夠匹配這個職位?

尤其是PM是一個全局性平台,越是重視這個職位的團隊或企業其面試的最後流程都會要求其VP或總裁來面談。

一個PM是否是一個公司有話語權的部門或人員,從面試流程也可以看出。曾經我遇到一個小夥伴進入公司面試產品,結果最後部門組長面試完成之後就結束併入職。

但入職之後發現工牌:產品設計師,由此可見的企業對於產品崗位的認識和重視性可以了解是相對差的。


面試的老大問我,把地鐵給你修,你怎麼做?當時腦子轉的很快,直接從「怎麼方便出行」的角度給了一個類似「米」字形的方案。想想後怕,還好老大追問了一句,你從哪些角度考慮這個問題的...然後我才啪啦啪啦說了一堆...

總結就是,產品的面試更多的是看思考方式,而不是看能不能立馬給方案!


可以從三個角度回答
1、從定義汽車歸屬人角度。
路人甲開的車為甲車,路人乙開的車為乙車。他們停車互換了下繼續開,那麼乙就在甲前面開了。
2、從定義汽車本身角度。
甲車因某種原因靠邊停車了(沒說不能停車),那麼乙車照常行駛就在甲車前面了。
3、從地球是圓的角度。
這條單行道剛好饒地球一圈。甲車開的比乙車足夠快,相應時間後,甲車繞一圈後,肯定在乙車後面了!


產品經理面試碰到腦筋急轉彎,但是千萬別按腦筋急轉彎去回答。因為這種題其實本身並沒有什麼意義。
唯一的用處是看下你思考問題的方式or你處理問題的思路。
其實說實話,我總覺得只是當年某個早期的PM面試沒的問了,隨口問了句腦筋急轉彎,就形成了這個傳統。然後,挺扯的。
不過很多人說甲可以減速,其實這就是在回答一個腦筋急轉彎的思路。
單純的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而回答這個問題,並沒有什麼卵用。
因為這種題目是沒有固定答案的。
我來隨意猜一猜吧。
-------------------------
主體: 甲車 乙車。
輔助條件:單行道,不能前後左右超車。
開始,甲前乙後。
結束,甲後乙前。
所以這件事變成一個需求就是在問:
在乙落後且不能超車的情況下,讓乙跑到甲的前面。
--------------------------
1.甲減速?
那這個前提要回到一個問題上來。
為何乙不能從前後左右任意位置超車,而且還不能掉頭?
是人為的規則還是實際情況導致的?
如果是人為的規則,那我建議你遞給面試官一顆煙,讓他以後提問題的時候冷靜下,想想清楚說話,轉身走人就好了。如果你不死心的話,可以回他一句,甲主動減速了,或者甲收了黑錢減速了,總之是甲減速了。看他怎麼回你。
事情走到這,只能說,真是個糟糕的問題。
因為這個場景投影到社會上,是人治而非自然規律了,在非自然規律面前那產品經理思維已經解決不了問題了,要靠線下解決了,托關係鑽空子等等等等,或者說回家拜菩薩:等甲自己減速。再或者你自己制定一套規則,來抗衡原有的規則。
如果是實際情況導致的,那可能是車道不夠寬。總之就是我不能加速超車並不是規定不能超,而是根本超不了,那好了,我超不過去,你減速又有什麼卵用。。
2.甲不能減速,那這個需求怎麼辦?
回頭去看,整個需求要的結果就是,甲得到乙後面去。
那整個過程就只有兩種形式:
擦肩而過or不擦肩而過。
擦肩而過的話就是兩輛車的速度都是朝一個方向走,然後甲減速,然後某個時刻他們在並行,然後跑到後面。當然,有的人可能會想路不夠寬甲可以在天上飛到乙的後面,其實飛的過程也是有並行存在的,只不過不是左右並行是上下並行,然後怎麼說呢,你非要這麼想也沒辦法,你開心就好~
而不擦肩而過的話,就是甲直接跑到乙後面,那兩輛車需要朝兩個不同的方向開才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好吧,這條路需要是一個環形的路。
-----------------------------
至此就分析完了。也不一定對,大家交流吧,然後覺得還有點道理的,先求個贊,么么噠~

咳咳,說正事,個人感覺,可能那個面試官就是在扯淡,如果他並不是在扯淡的話,那應該是在考一個產品經理是否具有嚴謹的思維習慣。因為產品落地不是一件發散的事情,而產品初期很容易發散起來,尤其是客戶提需求的時候是基於點提的(比如我有一個牛逼的idea啥啥的),那就要求產品需要具備把發散的需求嚴謹化最終落地的能力,而不是你跟我滿嘴跑火車我跟滿嘴跑火車的解決你的需求,就算這個需求真的做對了,也是蒙的。
恩,最後,強調下中心思想:
產品需要具備把發散的需求嚴謹化最終落地的能力
產品需要具備把發散的需求嚴謹化最終落地的能力
產品需要具備把發散的需求嚴謹化最終落地的能力


重要的話說三遍,恩,就是這樣。


純粹從個人角度來說,我覺得在面試時候問這種問題,挺傻逼的。

當然,如果是校招這種情況,在沒有什麼專業評價背景的情況下,看看候選者的發散思維程度,我覺得是沒問題的。但是如果是正兒八經的產品經理面試中遇到這種問題,我覺得就是在浪費候選者的時間。


莫比烏斯單行道,感覺比環形車道的得分高些 :)


野生產品經理回答一下
就像大多數答案一樣,這是考察思維,而不是答案的題目。
(._.)
這明顯是一道送分題啊!
因為,無論你怎麼答,只要能自圓其說,就能給分,多少分,就看個人功底。
我的思路,先做加法,再做減法。
加法,思維發散的過程!
減法,嚴謹性落地方案!

需求:乙車在甲車前面。

做加法,開始思維發散:
1.乙車從上下左右四個方向超甲車
2.甲車從乙車中間被超越
3.甲車無限加速,能飛越海洋,跑到甲車後面
4.把兩車放在環形賽道,甲車加速
5.轉換概念,把甲車變為乙車
......
反正能想得都想,只考慮發散,不考慮可行性

訓練法,逐一考慮嚴謹性:
規則是單行道,不存在超車可能,方案1作廢
......如此下去,得到最優方案!


你先問一下他更詳細的背景,例如路的形態,兩輛車各自的汽油足夠走多遠的路,還有他們為了什麼而開車等等,產品的思維絕對不是天馬行空,而是對具體情況分析


因為乙車突然遇到了大風,在風口上


路途是個圈。甲的車速比乙快


so easy,兩車都掉頭往回開了唄 ╮(╯_╰)╭


結果是:乙車在甲車前面,再具象一點就是甲車的車頭對著乙車,那甲車翻個車就好了啊……


你為什麼覺得自己能夠在這個職位上取得成就?

你最大的長處和弱點分別是什麼?這些長處和弱點對你在企業的業績會有什麼

樣的影響?

問題 3:是否有教授或者諮詢師曾經讓你處於尷尬境地,還讓你感到不自信?在這種情

況下,你是怎樣回應的?

嘿嘿,也是從一個資料上看到的,希望有用。


樓上幾位當中估計沒有產品經理吧=。=
私以為這類型的題,單純給出一個答案是沒有意義的。人家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只是想看看你怎麼考慮問題罷了。
---
簡單說下我自己的思路:
1,首先分離問題中影響結果的變數。
第一人稱視角:單行道/經過標號的汽車etc
第三人稱視角:看的角度,前面的定義etc
2,根據分離的變數進行思考。
這裡不展開了,根據前面的分類逐個思考就可以了。注意思考的順序,別把自己的思路弄亂了。
然後你就可以得到多種答案了。
---
這個題還是挺好的吧,挺能考察產品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想像力的


推薦閱讀:

前端工程師難道不應該熟悉 HTTP 協議,掌握 ECMAScript 么?
公司怎麼識別水貨程序員&程序員談薪水?
如何看待面試官重視應聘者本科學校?
收到心儀的 offer,興奮得不能自已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一個剛畢業的會計學生簡歷上有哪些經歷會加分?

TAG:產品經理 | 面試 | 面試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