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媒文章《伊朗逐漸走向「新帝國」》?

核心提示:伊朗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在全世界範圍內發展了一個由盟友、合作夥伴和代理人組成的複雜網路,以圖使該網路能夠阻止敵人襲擊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同時使伊朗能夠在整個地區及其他地區發揮影響力。

參考消息網12月11日報道 據合眾國際社11月21日發布的艾德·布朗施所著的題為《伊朗逐漸走向「新帝國」》的文章稱,伊朗以顯示武力的方式接

管具有戰略重要性的伊拉克城市基爾庫克及其周邊油田,凸顯出伊朗正在穩步將其影響力從阿拉伯海灣擴展至地中海,以創建波斯帝國的現代版本。

文章稱,在其鼎盛時期的公元前475年,波斯人統治著世界人口的大約44%,超過了歷史上任何其他帝國。

而如此,伊朗人把由於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2003年3月的入侵而落入其手的、阿拉伯世界中的對手伊拉克,變成了自己的領地。

圖為在敘利亞作戰的伊朗革命衛隊軍人

伊朗人的武裝干涉借用了美國訓練和武裝的伊拉克軍隊,這支軍隊得到了名為民眾動員軍的強大的被伊朗所控制的民兵組織的支持,以摧毀庫爾德人走向獨立的道路。這場干涉凸顯了伊朗對伊拉克社會各階層的不遺餘力的滲透,特別是自2003年以來,作為其統治伊拉克的雄心勃勃的戰略的一部分。

斯派爾在《美國利益》雜誌上寫道:「事實上,伊朗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對伊拉克的影響力超出了民眾動員軍,以及親西方的庫爾德斯坦民主黨和與伊朗結盟的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之間的分裂範疇。」

斯派爾宣稱:「基爾庫克的淪陷證實了,今天的伊拉克在多大程度上是受到伊朗控制的,也生動地展示了伊朗的革命和政治戰爭方法在整個阿拉伯世界所取得的無與倫比的效果。這種戰法是伊朗革命衛隊在整個阿拉伯世界所實踐的。」

伊朗迅速奪取基爾庫克,凸顯了自德黑蘭政權與美國等全球大國簽署2015年7月核協議以來,伊朗在整個地區行動的急劇增加的趨勢。

文章評論稱,看來沒有任何理由相信,這種情況會放慢速度。相反,在葉門與沙特領導的阿拉伯聯盟作戰的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已經開始向對手發射彈道導彈。據說這些彈道導彈是伊朗提供的,其操作人員由伊斯蘭革命衛隊訓練,導彈被射向沙烏地阿拉伯縱深地帶。

這將使2015年3月阿拉伯世界最窮的國家所釀成的一場混亂的戰爭升級。這場戰爭可能會將這兩個海灣地區大國之間一場對抗升級為一場使蹂躪該地區的其他戰爭相形見絀的全面戰爭。

伊朗在伊拉克的成功顯然是美國人的一大挫折,因為他們面臨伊朗接管中東北部和鞏固其從德黑蘭通往東地中海的新興陸地橋樑的前景。

在遭受戰爭蹂躪的敘利亞,伊朗人通過把「伊斯蘭國」驅趕出敘利亞代爾祖爾省的大部分地區,從而擴大了對敘利亞的能源資源的控制。敘利亞的主要油氣田都位於這個與伊拉克接壤的地區。

這個地區是伊朗一直竭力要建立的穿越伊拉克通往敘利亞的陸地橋樑的關鍵環節,以創建從阿拉伯灣通到地中海和以色列北部邊境地區的一條什葉派穆斯林控制的走廊。

伊朗可能會從其投入大量部隊和資金來維護的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政權中獲取經濟利益,並積累了大量的基礎設施投資。這將使敘利亞在數十年內繼續依賴伊朗。

這些頗具波斯帝國風格的策略意味著,伊朗的影響擴大到了大馬士革、巴格達、貝魯特和薩那。上述地區的面積約佔阿拉伯世界的五分之一。

文章稱,伊朗在擴大邊界方面的努力總是得到了歷史的幫助,特別是當中東陷入混亂時。正如如今的形勢那樣。目前可以說中東地區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奧斯曼帝國崩潰以來最嚴重的動蕩,而伊朗能夠利用這種動蕩和分歧,使之對其有利。

而目前,伊朗與遜尼派主要國家沙烏地阿拉伯之間的愈演愈烈的對抗,則是最令人擔憂的熱點。雙方在葉門的軍事對峙不斷升級。葉門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南部鄰國,控制著具有戰略重要性的曼德海峽。葉門反政府武裝不斷地向沙特發射導彈,這場權力鬥爭使該地區其他國家捲入其中。

黎巴嫩是一個沙特的附屬國和教派衝突的熱點地區。該地區也陷入了恐慌,因為伊朗支持的真主黨鞏固了其軍事和政治主導地位,因而人們紛紛談論可能會在真主黨與以色列之間爆發的戰爭。

文章稱,所有這一切都使伊朗坐收漁翁之利。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薩達姆一直是伊拉克的鐵腕人物,並在幾十年里充當了阿拉伯世界抵禦波斯人的堡壘。而美國人將其趕下台,並使伊拉克長期受壓迫的什葉派穆斯林多數派奪取了政權。

這樣一來,就為伊朗的野心鋪平了道路,使其得以開始實現長期以來的控制整個地區的抱負。這使得權力在近1400年的遜尼派統治之後回到什葉派伊手中。

隨著阿拉伯世界在「阿拉伯之春」的革命爆發之後陷入衰落,以及奧巴馬政府實行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使美國脫離中東事務,伊朗發現了發動攻擊的機會。

分析人士說,伊朗自霍梅尼伊斯蘭革命以來一直在謀劃實施其擴張主義戰略。霍梅尼曾發誓要推廣這項戰略,使之落實到穆斯林世界。

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的以色列分析家奧米爾·卡爾米指出:「伊朗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精力,在全世界範圍內發展了一個由盟友、合作夥伴和代理人組成的複雜網路,以圖使該網路能夠阻止敵人襲擊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同時使伊朗能夠在整個地區及其他地區發揮影響力。

ef="https://www.baidu.com/link?url=0w4BXS3_VHahiiMJ4d2HPnO32j60A4W9yX8lU9FYSdjcaDxoE8E7-19fBNga6_0AiIDzgExUQg9IjIXzfQhR3dUtbwHP0k2JVjUae3X7YjCwd=eqid=825a0b2a0005cc06000000035a2e6d23">新波斯帝國將誕生?美媒稱伊朗借中東亂局"開疆拓土"


羅馬人指責波斯人想要建立新帝國……


這能怪誰?

早先寫過無數的伊拉克文章,中俄法,作為聯合國五常中的三常,拚命拉著美國別去打伊拉克,不聽,非要打,布希和布萊爾跟發瘋了一樣,布萊爾還是工黨的人,怎麼工黨會出這號人,我真是想不通,實際上科爾賓才是真正符合「工黨」這個黨的黨魂的,不管你對科爾賓怎麼看,指責他極左什麼的,但是工黨不左能叫「工黨」?如果工黨不左,為什麼不叫保守黨?

大英帝國曾經在世界上左右逢源,左拉右打,佔盡便宜,布萊爾真是英國人嗎?我很懷疑,完全沒有一點點當年大英帝國政客們的氣概。就這貨怎麼就成了首相,英國人眼瞎了么。

至於小布希這個智商低的貨我都不稀說什麼,他還有什麼事干不砸的?伊拉克這個地方本來就是什葉派佔據多數,在中東這個地區,什葉派本來就是少數派,伊朗和伊拉克本來就應該是一夥的,只不過是薩達姆當年執政的時候壓制了什葉派,兩伊戰爭打的血流成河,傷亡百萬,伊拉克受到重創,這就是當年為什麼伊拉克要入侵科威特----欠太多錢了,還不起了,伊朗被打的奄奄一息,被迫向西方求和,伊朗哈塔米當年向西方求和都被國內罵成什麼樣了,小布希表示你們這叫「邪惡軸心」。

小布希口中的邪惡軸心指的是:伊朗、伊拉克和朝鮮,敢問小布希總統,你的邏輯是體育老師教的嗎?伊朗和伊拉克不共戴天的仇敵,朝鮮根本不是宗教國家,他們三個有個毛關係?怎麼就叫「邪惡軸心」了?

你見過這麼蠢的人嗎?最後內賈德上台意外嗎?簡直天經地義好不好?

美國攻打伊拉克,最高興的當然是伊朗了,重建伊拉克,打擊殘餘力量的時候,伊朗比美國人還要用心,還要積極。

薩達姆倒下後,由於小布希派出重建的人,其愚蠢和自大,導致伊拉克政府不得不去倒向伊朗,伊朗拿到伊拉克後,伊拉克和敘利亞相連,伊朗共和國衛隊又可以堂而皇之的從伊拉克直達敘利亞,幫助阿薩德穩住政權,如此這般,阿薩德能不對伊朗感恩戴德嗎?

從這個地圖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從伊朗跨伊拉克,直到敘利亞,向北可威脅土耳其,向南,威脅沙特,東接阿富汗直接連接到中國,東北直達中亞地區,那是俄羅斯的地盤,什麼叫黃金地帶?伊朗人做夢都想構建的波斯走廊,居然是被其仇敵小布希完成的。

這歷史啊,真太諷刺了啊。

怪誰?怪伊朗人嗎?伊朗人應該給小布希頒發一個三噸重的金勳章。


真好笑。

麥金德曾這麼說,民主國家通常拒絕從戰略觀點上考慮問題,除非是直接到為了國防目的的程度,不得不這樣考慮

這次應驗了。

伊朗1979年的綠色革命對綠色世界影響巨大,但是很多人都忽視了它的意義。

從國家關係上說,他首先影響到了伊拉克國內。伊拉克國內大部分是什葉派,但卻一直被遜尼派為主的阿拉伯社會復興黨掌權。當伊朗的綠色革命成功之後,伊拉克國內局勢就不穩定了,所以薩達姆上台之後沒多久就發動了對伊朗的戰爭。伊拉克的國力比不過伊朗,但是有阿拉伯的一群老爺們在背後借錢給伊拉克,兩方還是勢均力敵的。

等到伊拉克打完兩伊戰爭時,就背負了800多億美元的債務,大部分財政收入都要去還利息。薩達姆受不了了,就和這些老爺們開了個會,說我擋住了伊朗的綠色革命,是為了我們阿拉伯社會打的,你們得幫我把債務取消了。結果這群老爺們不但不減債務,還配合美國死命的往下砍油價,這就讓薩達姆動了殺心。最後大家都知道了,打了兩次伊拉克戰爭,破壞了原有的地緣政治平衡。IS極端勢力崛起、庫爾德鬧獨立、伊朗做大、土耳其不定,一環套一環,一件事又影響另一件事。

然而還有一個更根本的影響,就是對整個綠色世界的觀念影響。以前在中東,領袖都是國王皇帝什麼的,都一千多年了,大家也都習慣了。但是綠色革命一起來,伊朗人說,我們信奉的是《**經》,是神的子民,除了神有資格統治我們之外,國王皇帝什麼的都是非法的,你過的不好不是因為你怎麼怎麼樣,而是有人在玩弄世界,在玩弄我們的神。大家覺得他說的好有道理,恍然大悟。看到這裡,我不用想也知道,世界即將大亂。因為最微觀的部分變了,宏觀上肯定要變化。

這種把神權當做價值觀、合法性根基的思潮,稱為原教旨主義。一說到原教旨主義,大家都想到的是風風火火的is,其實在伊朗之後,出現最早的原教旨主義政權,是塔利班政權。他的創始人叫做奧馬爾,原本是一個村子的阿匍,非常的虔誠。蘇軍撤離後,阿富汗軍閥割據,非常的混亂。1994年的時候,當地的軍閥強姦了村子的一名19歲的少女,奧馬爾非常的氣憤,組織了一幫學生,帶了十幾條槍,繳了當地軍閥的械,結果一發不可收拾。

奧馬爾有個好朋友,叫做本拉登,也是個原教旨主義者。1982年達到阿富汗,1988年建立基地組織。1991年美國打了伊拉克戰爭,本拉登認為沙特是綠教發源地,怎麼能允許異教徒的軍隊進入。然後非常憤怒的給國王寫了封信,把國王狠狠的批判了一番,說他不配做神的子民。然後國王把他開除球籍,流亡海外。後來的事兒大家都知道了。

奧馬爾、本拉登、IS這些人,都要遵從嚴格的綠色法律,法律出處源於《**經》。自此,國王就沒了合法性,因為統治者的合法性,源於對教法的虔誠。你越虔誠,大家覺得你越可信。不僅如此,很多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也是去了準則。群員禁止喝酒,女群員出門必須帶面紗,不經男群員允許,女群員不得外出,群員偷盜要被砍手,通姦要被投石。

帝國的衰亡總是因為內部的分裂。在這種思潮下,現在的遜尼派社會,尤其是海灣七國的老爺們,可以說是危機重重。而現在沙特的王子在搞改革,改了或許還有些生機,不改就是真的等死了。而以後的遜尼派社會,只能是越來越分裂,將在世俗化和神權化之間搖擺。伊朗則因為率先完成了蛻變,而變得「咄咄逼人」。


新羅馬近期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打垮波斯的什葉派新月,把中國和遜尼派極端主義猖獗的中東地區直接鏈接起來。
說"事不關己"和"又一個戰略機遇期"的同學們看看地圖:波斯要是真垮了,中東被瓦哈比和奧斯曼兩頭瘋狗徹底控制,吉哈德戰士們會成群結隊湧向我國西部,川普大帝就一箭五雕,maga大業可成:
1. 徹底破壞我朝西北形勢,搞亂我朝;
2. 相似的,對俄毛統治薄弱的高加索尤其車臣地區的反叛勢力注入強心劑,搞亂俄毛;
3. 難民進一步湧向歐洲,歐洲資本和產業流向美國支持maga;
4. 以色列安全局勢空前穩定,地緣局勢空前的好,川普金主高興,美國內右翼勢力美美噠;
5. 中東諸強又少一個,以色列和瓦哈比是民主自由的楷模,奧斯曼也要掂量掂量自己要不要再和俄毛一邊了

所以說這輪波斯必須好好奶,否則即便燈塔國征服波斯確實勞民傷財,只要波斯完蛋,我朝所面臨的局勢講空前緊張。


說個政治不正確的,其實伊朗的政治體制,很值得研究。

一方面教士統治、伊法專政,另一方面代議民選、三權分立。
伊朗這一套二重權力體系,不像很多所謂「非民主」國家一樣,一真一假,一實一虛,一個是里子一個是面子。
它是真的兩條腿走路:
宗教集團為統治階級核心是真的,整個教士階層牢牢掌握社會核心權力,伊斯蘭法典上位於任何世俗法,形成宗教層面的絕對專政;
代議民主與共和行政也是真的,允許男性公民(2010年後包括大部分女性公民)參與世俗執政者選舉,並允許公開競選活動和中立輿論報道,同時在世俗法層面執行司法獨立。

拋開對某教的反感,伊朗這套二元權力結構,保持了一種絕對權威下的相對政治活躍度,並形成了熟練的制衡模式。
很值得玩味。


這是哪個國家的媒體寫的?

是那個剛剛把軍費調到七千億美元的國家嗎?

總結:賊喊捉賊。


如果經常看地圖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地理現象——中東地區的形狀像一個風車

以沙特為主體的阿拉伯半島、尼羅河流經的埃及、隔斷黑海和地中海的小亞細亞以及伊朗高原這四個體量相當的地緣板塊正好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呈對稱分布,組成了這個風車的四扇葉片,而這個風車的轉軸就是兩河流域的伊拉克和敘利亞。

英國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地緣政治學理論:「誰統治了東歐,誰就統治了大陸腹地;誰統治了大陸腹地,誰就統治了世界島」。

這個為世界島定製的理論放在中東地緣政治區同樣適用:「誰統治了中東的軸心,誰就控制了中東;誰控制了中東,誰就扼住了歐亞大陸交通線」。

中東地區的軸心正是這個風車的轉軸——伊拉克和敘利亞。

小布希政府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將美國的勢力範圍深入中東地區的軸心,希望將伊拉克打造成美國的忠實附屬國,然後以伊拉克為中心將美國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向整個中東地區輻射。

美國難道不知道在伊拉克搞民主樣板工程會讓占人口多數的什葉派上台嗎?美國當然知道,但當時的美國對自身的實力和影響力過於自信,認為自身在伊拉克的存在足以衝散伊朗的影響力,美國對伊拉克的世俗化改造將戰勝來自伊朗的宗教認同。

況且04年之後,以伊核危機為契機,美國一度對伊朗磨刀霍霍,要送哈梅內伊與他的老對手薩達姆團聚。

但人算不如天算,隨著美軍在伊拉克戰後治理的失敗,08年金融危機的打擊和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強勢崛起,美國在中東逐漸力不從心。在權衡之下,美國不得不在中東的軸心地區實施戰略收縮和轉移政策。但臨走時美國還是留了一手——扶植伊拉克北方的庫爾德自治政權抗衡南方的什葉派政府,為未來美國再次插手伊拉克保留了空間。

緩過神來的伊朗自然不會客氣,大大方方的填補了美國走後留下的戰略空間,並逐漸形成了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四國連橫,橫貫整個中東地區的什葉派之弧形成。

什葉派之弧

從伊朗高原直達地中海的什葉派之弧將整個遜尼派世界一分為二,標誌著掌控中東軸心地區的伊朗打破了中東的戰略平衡。這不僅讓西方難以接受,以沙特為首的海灣遜尼派國家也不答應。以2011年阿拉伯之春為契機,海灣國家和西方將手伸進中東的另一個軸心國家——敘利亞。

隨著戰局的發展,沙特和西方的戰略幾近成功,什葉派之弧幾乎要被打斷,但2015年俄羅斯強勢介入,敘利亞局勢峰迴路轉,到2017年年底,雖然美國軍隊趁亂賴在了敘利亞,但敘利亞大局已經被政府軍控制,什葉派之弧得以存續。

遜尼派海灣國家面對這種不利局面不會甘拜下風,未來的中東越來越激烈和殘酷的政治與軍事博弈將緩緩拉開大幕。

那麼這場遜尼派與什葉派之間的中東版三十年戰爭,誰會笑到最後?

個人不看好遜尼派的前景,在西方國家不升級介入力度的前提下,中東地緣形勢會進一步有利於伊朗,原因主要在遜尼派內部:

遜尼派內部分裂,沙特前景不妙

埃及在二戰後一度成為阿拉伯國家當之無愧的盟主,但在與以色列和解後長期與中東紛爭保持距離,2011年阿拉伯之春又讓埃及的國力大為削弱,最近幾年的埃及以穩定國內局勢為重,在地區事務上退居二線的趨勢明顯。

土耳其在敘利亞問題上原本是沙特的堅定盟友,但美國有意做大庫爾德人勢力和2016年的未遂政變,嚴重威脅了土耳其的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迫使土耳其政府改變了敘利亞政策,與西方漸行漸遠,與有著共同戰略焦慮的伊朗越走越近。

於是,對抗什葉派的大旗被自封聖地守護者的沙特王室所扛起,在阿拉伯之春後一枝獨秀的沙特一度風光無限,利用金元武器四處煽風點火,扶植僱傭軍,輸出意識形態,儼然以阿拉伯乃至整個穆斯林世界的盟主自居。

但最近兩年,隨著頁岩開採技術的發展,新能源的普及,沙特高度依賴石油的生存方式難以為繼,財政赤字逐漸增加;腐朽不堪的王爺軍在葉門戰場上又接連失利,嚴重削弱了沙特的國際聲望。

面對這種內外交困的局面,沙特王儲為首的新統治階層推出了以世俗化、工業化和經濟多元化為核心目標的「2030願景」,走老路的沙特固然前途渺茫,但搞改革的沙特可能會死的更快。

托克維爾在《論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中提出過一個論斷,被後世人歸納為托克維爾定律:「一個壞政權最危險的時刻,並非在其最邪惡之際,而是在其開始改革的當下。」

改革時期的國家是最脆弱的:改革會讓原本被掩蓋的矛盾暴露出來,讓一部分既得利益者受損,而讓另一部分人收益,會讓原本處於穩態的社會被重新排列組合,如果混亂和無序得不到控制,由下而上的衝擊會反噬改革者自身。

路易十六宣布重開中斷了175年的三級會議,此舉成為法國大革命的導火索

在瓦哈比教派立國的沙烏地阿拉伯,推動世俗化等於挖沙特家族執政的根基,伊朗巴列維王朝就是死在了這條通往世俗化的路上。

如何能在保持沙特家族永續統治的前提下維持世俗化進程與聖地守護者身份之間的平衡?

如何能夠平息國內宗教保守派力量不滿?

如何能夠壓制住國內進步勢力被改革前景勾起的無限慾望和想像?

如何能夠取得部落長老和王室階層的支持?

這需要沙特統治階層有著極大的政治智慧,才能做到改變統治基礎和立國精神的同時不讓上層建築垮塌的高難度動作。

沙特的改革原本就很艱難,最近美國又將正在懸崖上走鋼絲的沙特從身後推了一把,讓沙特的前景更加不妙:

面對近期伊朗咄咄逼人的攻勢,沙特與以色列在敘利亞形成了事實上的暗盟態勢,雙方聯手扶植反對力量,打擊敘利亞政府軍。

但川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這一舉動讓沙特處境十分尷尬,隨著巴以問題被重新點燃,整個穆斯林世界形成了同仇敵愾的輿論氛圍,沙特里通猶太人,對美國俯首帖耳的形象被進一步放大,如果沙特王室不能緊跟輿論浪潮,與以色列和美國做切割,聖地守護者的合法性將被大為削弱。

隨著伊朗不斷輸出什葉派特色的伊斯蘭化、土耳其伊斯蘭化的趨勢明顯,加上耶路撒冷事件的刺激,中東的保守化浪潮會對沙特國內的世俗化改造形成巨大壓力。如果葉門局勢無法改善,財政狀況繼續惡化,沙特重蹈伊朗巴列維王朝的覆轍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相比沙特,伊朗的處境要好很多

當中國還處於春秋晚期列強爭雄的分裂時代,古波斯便已經打造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大帝國,此後波斯屢次中興,延綿不絕的文明積澱給了伊朗人充足的政治智慧和民族自信。如今的伊朗雖然沒有古波斯帝國那樣版圖遼闊,相當於德國4.5倍的國土面積、8000萬人口和什葉派領袖身份讓伊朗擁有一個中等強國和地區霸主的潛能。

不同於沙特瓦哈比教派,伊朗特色的什葉派是將伊斯蘭文化與波斯文明相結合的產物,世俗化程度和對現代科學的接受程度都遠高於沙特。雖然知識階層和中產階級對伊朗現狀多有不滿,但伊朗的政治體系與意識形態與底層民眾契合的很好,國家整體上能夠保持穩定。

在美國的長期封鎖下伊朗依然建立起了一個雖不先進但較為完備且獨立的工業體系,這讓伊朗不像沙特那樣產業單一,發展的更為均衡。

但伊朗並非沒有隱憂,如果在美國戰略收縮,外部環境大為改善的國際背景下,伊朗統治階層只沉溺於輸出伊斯蘭革命意識形態,在中東過度擴張勢力範圍,無法抓住機遇緊跟時代步伐,實現國內產業進步,獲得新一輪產業革命的知識成果,伊朗會在與遜尼派國家的惡鬥中無謂的消耗國力,最終成為歷史的輸家。


「中東再平衡」戰略正式開始造勢!
美國最近的幾個動作,都指向中東,原因很簡單-俄羅斯,伊朗與什葉派勢力過於膨脹。中東這片鮮血大地需要再平衡一下了。
而這平衡的主要對象,就是伊朗。
波斯人目前正處17世紀以來的歷史最好時期。以往在中東阻擋他們前進的奧斯曼人,英國人,蘇聯人都失去了影響力;阿拉伯人也已經四分五裂,而其中與波斯人心意相通的阿拉伯什葉派如今也拚命仰仗波斯人的力量。伊拉克,敘利亞,什葉派已經掌權,黎巴嫩,葉門,甚至卡達,波斯人都已滲入。現在阿拉伯那些遜尼派,正處在危機中。
再反觀伊朗之死敵,美國人:奧巴馬政府主導簽訂了伊核協議,解除對伊制裁,讓伊朗成為了「正常國家」了。原本美國打算是想用伊朗來主導伊拉克和敘利亞局勢,替美國人火中取栗,把極端組織消滅的。可如今這一目標已經實現,波斯人這種擴張勢頭,如再不打壓一番,美國離岸平衡著的中東均勢又將被打破。
由此,打壓伊朗,防止它成為又一個〝波斯帝國」,成了必然。
其實,在西方歷史語境中,「波斯」可是邪惡的代名詞。希羅多德寫的《歷史》,就是講述希波戰爭史,西方歷史的源頭在此。就拿現在來講,什麼馬拉松長跑,都是在紀念這場戰爭。由此可見,防範波斯,是西方世界精神文化的「集體記憶」,這是不容易被抹掉的。
然而,以特朗普這種嘴炮風格,85%的概率打不起來,這只是為中東再平衡造勢而已。中東新的平衡,即將展開。


美國人沒文化而已,美國人沒文化又不是什麼新鮮事

什麼叫新帝國,人家伊朗是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從希臘時代開始剛希臘,羅馬時代剛羅馬的正經帝國


伊朗是不是在打造自己的什葉派勢力圈?

當然是啊,不如說,伊朗壓根不打算隱瞞這點。isis剛崛起的時候類似「什葉派走廊」這樣的文章都爛大街了,實在不算什麼「新聞」。伊斯蘭伊朗的對外滲透行動從建國以來就沒停過,只不過以前沒鬧出什麼水花來,而現在因為美帝留下來的權力真空成效突飛猛進,顯得顯眼了罷了。

然而美帝接下來要打擊伊朗?這是不可能的,這是個更大的爛攤子,沒有人會想去跳。美國現在的力量,不適合再親自下場跳泥坑,而更適合作為「威懾力量」而存在。

川普的中東政策,差不多已有些眉目,用的是抓大放小的方法。比如已經要控制不住的伊拉克和難以控制的敘利亞,果斷放掉,放就放的徹徹底底,不要再有留戀。而沙特以色列這種仰人鼻息的鐵杆基本盤,則全力支持(雖然壓根用不上全力),甚至刻意製造對立,給鐵杆小弟製造巨大的危機感,讓他們保護費交的更痛快。在這種情況下,美俄可謂是心照不宣,互相配合,大家各取所需。

至於這種方法是好是壞,見仁見智,不多做點評


?伊朗以攻為守做的很棒!?

中東和歐洲一樣都是有三大民系:突厥,阿拉伯,波斯/日耳曼,斯拉夫,羅曼

其中土耳其,沙特,伊朗是領頭羊

歷史上以土耳其為主體的帝國有拜占庭,奧斯曼;以阿拉伯為主體的帝國有阿拉伯;以伊朗為主體的帝國是最多的,有米底、阿契美尼德帝國、帕提亞、薩珊帝國、伊爾汗國……

伊朗/波斯的地緣在中東一直的確是最優秀的:進可攻退可守,伊朗高原對"中東的中原"兩河流域 簡直相當於 黃土高原對中原 一樣。非常容易就能俯衝下來,納入勢力範圍

相反作為中原本身的伊拉克反倒是沒有地緣優勢的,薩達姆再怎麼折騰也是枉然。土耳其的劣勢是太靠近歐洲,沙烏地阿拉伯的劣勢是位置太偏,所以他倆看似這麼如日中天,分別有美歐的支持,也無法在中東建立霸權。

伊朗那麼被封鎖,都能堅持其地區強國的輪廓,並且還步步為營柳暗花明。

美國目前沒有別的路子,因為伊朗是最不會為它所收買的,這也不是它什麼戰略短視,而是就是地緣政治矛盾。

——————
這篇文章寫的很合格,一篇合格的文章基本就是這樣的。大驚小怪只能說明你看的少,拿衣服了。

文章說伊朗籠絡周邊只是為了作為緩衝,保護自己。中國不也是這樣嗎?忽然想到美國不也是這樣嗎?曾經的日本,德國,俄羅斯都是這樣啊!

——————
另外說句題外話:假如不是當代國際關係的束縛,中東可能早在一片廝殺後又統一了,沒有這種束縛,中東是最容易統一和建立橫跨歐亞非大帝國的。忽然覺得那些天天問那些分裂地區會不會統一,為什麼沒有統一這種問題的人,例如我,挺無恥的!


沒什麼奇怪的……
伊朗人一直有統一中東/成為中東Top 1的雄心壯志,更何況歷史上他們也曾完成過這個目標。不過話說回來,且看中東伊斯蘭世界的其他三強:沙特的目標是成為穆斯林的燈塔國,埃及則一直想當阿盟老大,土耳其天天盤算著泛突厥……哪個不是這樣?中東的亂局註定不能在短期內簡單地解決,美國人只是說了句實話而已——我覺得真正有趣的是說話的時機:川普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挑起事端;美媒再抨擊一波伊朗,幫川普把事情搞大,然後大家吃瓜圍觀,快哉快哉!

#貼一張狹義上的中東地圖

#中間夾著的就是中東核心混亂區(主要是黎凡特地區)……諸位應該能輕而易舉地看出中東多方勢力角逐的局面。


美國國會的一些議員們現在大約正在盤算怎麼打伊朗,要打就打群架,以色列英國兩個小弟肯定要帶上,要不要拉法國入伙呢?還有沙特,這小子雖然戰五渣,但錢多又和伊朗是死對頭,也一併拉入伙吧。還有......

大軍火商大約正在忙著四處塞錢遊說,想想看伊朗幾千萬的公民生活在沒有自由沒有人權的國度,我們大美利堅作為自由的燈塔能忍嗎?當然不能忍!我們一定要出兵推翻伊朗毒菜政府。只要國家肯出兵,本著愛國精神我們公司會傾力支持,所有戰鬥機九折優惠,所有坦克八五折,所有步槍免費贈送......

特朗普大約正在計算著打伊朗要花多少錢,打完能掙多少錢,萬一虧了怎麼辦?好煩......算了還是發個推特壓壓驚先。


伊朗:我吞伊拉克怪我嗎?伊拉克是誰打?

還有到處結盟找夥伴也有錯?我倒是想學三月半,見誰剛誰,可我得有。。

有真理 啊。。。。。。。

我的想法:聽說伊朗很有錢,招真理工程師不。。。。。聘我的話保證在你被真理之前幫你把真理造出來


這篇文章作為慫恿文和公關文應該得到高分。

兩伊這破事誰弄的?寫文章的人心裡沒點數?當年小布希打伊拉克第一次打大家都覺得沒有問題,薩達姆那孫子是要教訓他。可第二次打的時候除了小布希的好基友外大家都不贊成。

可美國一意孤行的要教薩達姆做人,讓他知道誰才是爸爸。弄死薩達姆以後美國心平氣順了,但是關鍵問題來了,薩達姆是一條惡狗不假,其他三常的意思給這條惡狗先揍一頓,然後再給他戴個項圈就可以了。畢竟讓他看家護院還是極好的,最起碼那些魑魅魍魎們不敢亂動。

你把它給殺了,你們除了得到它的屍體還能得到什麼?並且殺了它它之前的活你就得干。美國撇撇嘴,說老子出名的管殺不管埋。然後拍拍屁股揚長而去。

在確定美國走了以後隔壁的狐狸高興不是天經地義嗎?美國簡直就是狐狸吃雞的外掛啊。意外的當了一次神仙狐狸肯定要打滾的嗨啊。

「今個老百姓啊,真呀真高興,今個老百姓啊,嚯嘿,真呀真高興!」放眼中東就軍事素質和軍事能力來說伊朗可以說傲視中東了。再加上宗教信仰的加持,伊朗沒動作才稀奇呢。

個人感覺這篇文章有點像是第三次中東戰爭的號角。算算時間看美國有段時間沒有打大仗了,軍火商們紛紛表示不滿,光靠賣武器哪裡能滿足這些大亨的胃口。還是得打仗啊。大炮一響,才能黃金萬兩。

另外中東和朝鮮不同,朝鮮只是威脅而已,實際用處沒有那麼明顯,另外朝鮮關乎另外兩常的切身利益,動起來可能會麻煩。中東這沒爹沒娘的打了也就打了。再說伊朗這控制的地區越大對於美國掌控油價威脅就越大。

我們再看看後續,看後續美國的輿論怎麼走,如果多家媒體開始跟進那麼很可能就是美國準備開打第三次中東戰爭了。

美國的正義之劍已經拔出來了,顫抖吧,這次是什麼名詞?
還是邪惡。
哦。
美國的正義之劍已經拔出來了,顫抖吧,邪惡的伊朗帝國!準備經受血與火的洗禮吧!


中東問題專家李紹先在今年年中的時候曾經做出一個預測:不要覺得現在中東的局勢很亂,因為未來它的局勢只會更亂。

無獨有偶,金燦榮在一次演講中也做出了類似的預測:未來的中東肯定會更亂。

他們說的很對,因為僅僅在過去的兩三個月中中東就發生了多件大事:

1、特朗普宣布伊朗違反了《伊核協議》精神,不願將《伊核協議》繼續下去;

2、黎巴嫩總理哈里里在訪問沙特期間突然宣布辭職,並指責伊朗干涉黎巴嫩內政,後在多方的斡旋之下哈里里返回黎巴嫩並收回辭呈;

3、特朗普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整個伊斯蘭世界嘩然,與之針鋒相對的是,就在幾天前伊斯蘭合作組織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巴勒斯坦國首都。

至於跟葉門胡塞武裝有關的新聞那也有好幾條,就在前天,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莉向世界各國展示了伊朗援助葉門胡塞武裝的「證據」。而與此相對的是,伊朗代表認為這跟當年美國指責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有一拼.....

美國對伊朗有動作不奇怪,我現在比較好奇的是美國到底會做到哪一步?美國真的會與伊朗開戰嗎?伊拉克戰爭才過去不幾年啊。

所以我覺得美國應該不會真的對伊朗動武,最多就是打打嘴炮。


帝國主義這個詞在中國是有特指的,指的是誰,大家心裡自己清楚。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


不好意思,所謂邪惡軸心們,還真都得扶持住,伊拉克當年垮了是真出乎意料的。

算一算地緣就知道接下來十年對西北的控制跟靠開發遏制極端主義滲透有多重要。


謝邀,小編認為伊朗的發展潛力和中東現狀是令美國感到擔憂的地方,特別是在敘利亞、伊朗、伊拉克甚至土耳其形成了新的中東聯盟之後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包括沙特的海灣國家以及特朗普政府不惜一切也要打壓伊朗?長期制裁下民生疲敝的伊朗為何如此受到重視?

小編認為我們暫且不必去評論這篇文章的客觀性與合理性,更重要的是探尋伊朗的現狀與令人忌憚的地方


1、宗教

首先著重提及的便是宗教,制霸中東的伊斯蘭教其實還分什葉派和遜尼派,其中伊朗是最大的什葉派國家(類似於什葉派的掌門~),而沙特則因為手握伊斯蘭教兩大聖地——麥加、麥地那而以遜尼派領袖自居(可以理解為伊斯蘭教的武林盟主,信徒們朝聖都必須獲得沙特同意)。

(其中遜尼派信徒佔據伊斯蘭教的90%,是伊斯蘭教的主流教義,而什葉派則是最大的一個分支。為了便於記憶與理解,我們可以粗暴的認為:遜尼派=沙特、什葉派=伊朗

由於教義不合及歷史原因,遜尼派同什葉派之間是「有我沒他」的競爭關係,因此對於沙特而言,「什葉派掌門」伊朗的存在無異於眼中釘。倘若伊朗政權被推翻,則什葉派就如無根之萍一般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而沙特則將憑藉遜尼派宗教領袖的地位成為中東不可動搖的主導國。

為了對沖遜尼派帶來的壓力,什葉派與伊朗政府開始大力宣揚伊斯蘭革命思想,努力鼓吹「伊朗模式」的宗教及政治體制。其多次召開國際穆斯林會議以「灌輸宗教思想」,並建立包括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伊斯蘭革命委員會和沙特真主黨在內的阿拉伯什葉派軍事政治組織,用於推動中東各國的政治及宗教革命。

要知道,這些什葉派組織的最終目的是推翻現有君主體制,實現在什葉派執政下的「伊朗式」宗教革命。這對於奉行君主制的沙特、阿聯酋、巴林等海灣國家而言無疑是釜底抽薪的顛覆,是絕無談判餘地的零和博弈。因此其對伊朗的宗教革命輸出始終保持著高度警惕與全面打壓。伊朗在國際長期制裁下亦是大勢難成。

而在兩伊戰爭中打得你死我活的伊拉克原本是遜尼派遏制什葉派擴張的前哨站,但美國通過推翻薩達姆政權的結果導致其政局產生了巨大變化:當地什葉派在伊朗的支持下順利執政伊拉克。

(伊朗是伊拉克、沙特、巴林等國內什葉派流亡的主要目的地,這些流亡者在回國後成為了伊朗輸出革命、影響該國政治的重要渠道。如現任總理阿巴迪便是曾生活在伊朗的什葉派信徒。)

同時在歐美國家的暗中推動下,衝擊中東現行政治體制的「阿拉伯之春」令伊朗周邊國家疲於應對大眾革命帶來的政治動蕩與社會不穩,無暇遏制伊朗對外的小動作。在此有利環境下,伊朗通過宗教思想傳播、資金支持、軍火援助等多種方式在沙特、葉門、巴林等多個傳統遜尼派君主國內扶植起了多個什葉派反政府組織。什葉派的影響力進一步得到擴大

(2015年,什葉派胡塞武裝組織佔領葉門總統府,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國家則派遣聯軍跨境鎮壓。在沙特、伊朗的分別支持下,葉門內戰無疑是遜尼派與什葉派爭奪宗教勢力圈的典型例子,也是伊朗扶持什葉派代理人、對外輸出宗教革命的結果。)

而得益於「伊斯蘭國」對中東格局的破壞,伊朗在反恐行動上取得了周邊國家的合作及西方國家的支持。其中在伊朗的支持下重掌大局的巴沙爾政權更是促使敘利亞全面倒向伊朗,什葉派的宗教勢力得以擴張。

如今什葉派進入了快速擴張的上升期,形成了在伊朗領導下,以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為核心,以科威特、巴林等國內什葉派組織為外圍的「宗教聯盟」。其勢力範圍從黎巴嫩南部經敘利亞到伊拉克南部再到科威特、沙特東部、巴林,被稱為「什葉派新月區」

(相比此前伊朗什葉派的獨木難支,如今其宗教擴張與勢力增長速度令遜尼派震驚萬分,更加強了沙特等海灣國家打擊什葉派、遏制伊朗的決心與力度。)

總而言之,什葉派的擴張對長期統治中東的遜尼派造成了巨大威脅,伊朗對外宗教革命的輸出更是對海灣國家君主制政體有著根本性的破壞作用。故而海灣國家為了防止什葉派坐大對本國宗教及政治體製造成顛覆性的影響,其在經濟政治等方面始終不留餘力地對伊朗的發展進行遏制與打壓。

(沙特等海灣國家長期支持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推翻巴沙爾政權,便是希望通過「策反」敘利亞打斷「什葉派新月」的脊梁骨,讓什葉派宗教勢力首尾難顧,從而打擊其擴張的勢頭。)


2、軍事

在前文《中東「核變」?特朗普撕毀伊朗核協議》中,小編提到過海灣國家對伊朗核協議的不信任,以及其對伊朗借核協議獲取大量資金用於核武研發的擔憂,這是沙特等國堅持對伊制裁的一大原因。實際上伊朗的國外軍事影響對海灣國家造成的戰略威脅更是不容忽視。

在對外宗教革命的輸出過程中,伊朗通過資金及軍火支持在伊拉克、葉門、沙特等中東國家建立了大量的什葉派武裝組織。這些組織在抵抗「伊斯蘭國」、宣傳什葉派宗教思想、推動伊朗對該國的滲透與影響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是伊朗實現勢力擴張、合縱聯合的重要依仗。

(其中最為出名的莫過於伊拉克「人民動員」組織、黎巴嫩真主黨以及葉門胡塞武裝,在伊朗的支持下其人員過萬、持有重型武器,甚至擁有自己的管轄區域及油田,可謂兵強馬壯。)

這些什葉派地方武裝要想獲得伊朗的支持便必須完全忠誠並聽令於德黑蘭(伊朗首都),它們就像伊朗嵌入各國的釘子一般,在必要時只需給予少量經濟支持與軍事援助,便能在沙特、巴林等國國內煽動起大規模的抗議、造反甚至武裝暴動。從而讓對方在社會維穩、政府運作、軍隊鎮壓、民眾安撫等方面付出巨大的時間精力與經濟代價,可謂「四兩撥千斤」。

(伊朗的年軍事開支約150億美元,效果卻遠超海灣阿拉伯國家1500億的軍費。其僅向胡塞組織提供了少量支持便成功顛覆葉門政府,同時令海灣國家在干涉葉門的軍事行動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正因如此,海灣國家對伊朗扶持地方代理人、煽動各國反對派武力顛覆政府的行為深惡痛絕,如今國際制裁的解除讓伊朗擁有更多的經濟和軍事資源支持各國代理人展開活動,這點更是讓沙特火燒眉頭地四處斡旋、意圖聯合各國圍堵伊朗的原因。


3、外交與經濟

相比在女性人權問題、卡達斷交風波等事件上不斷喪失國際聲望的沙特,伊朗因核協議的簽署及地區反恐上的貢獻而贏得了不少國際聲譽。當特朗普攻擊伊朗未履行協議時,不僅招致俄羅斯、歐盟、中國等諸多反對和對伊朗的支持,美國國內更是發出了不同的聲音。可見在其國際環境正大幅改善。

對於正拉攏盟友、尋求他國支持以共同打壓伊朗的沙特而言這並不是一個好消息。所謂「得道者多助」,伊朗國際外交環境的改善勢必會為其經濟發展與影響力擴張提供更多的資源與合作機遇,顯然不利於沙特等海灣國家通過國際社會共同制裁伊朗的戰略目地。

因此此次沙特通過美國的斡旋與伊拉克召開會議、謀求兩國關係的改善與合作,便是希望惡化伊朗周邊外交環境,在防止伊朗坐大的問題上尋求更多的盟友。然而伊拉克政府濃厚的德黑蘭色彩是沙特很難抹去的,小編認為此次沙伊會談並不會有任何作用,伊拉克仍會是伊朗的堅定盟友,美國國務卿蒂勒森的此次中東之行亦將會是無功而返。

經濟方面則不得不提及伊朗回歸國際市場對石油價格產生的影響。在前文《中東「核變」?特朗普撕毀伊朗核協議》中,小編已分析了伊朗對國際石油市場會產生的影響及對沙特經濟轉型與財政收入的衝擊,現在便不再複述了。

(即便眾多OPEC及其他產油國多次強調減產對穩定石油價格的重要性,伊朗在制裁解除後仍迫不及待地加大原油開採與出口力度,以提高財政收入、奪回市場份額。截至今年7月,伊朗石油產量達388 萬桶/日,且仍未達到產量上限!

因此,伊朗在國際原油市場上的活躍極大威脅著沙特的財政收入甚至是社會穩定,沙特巴不得將伊朗重新打入國際制裁的冷宮中去。


此時的伊朗可謂是風頭正盛、眾國忌憚,然而在小編看來,其除了面對海灣國家的圍追堵截,更存在著以下數個事關國家未來的問題:

1.經濟困境

伊朗長期實行的補貼政策為刺激國內消費、維持底層群眾民生需求作出了巨大貢獻,特別在經受國際制裁的情況下對社會運轉與政權穩定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然而這也成為伊朗財政收入的累贅,同時對私營企業的生產積極性造成了打擊。

隨著城市化給人們生活方式與消費觀念帶來的轉變,伊朗8000萬人口對日用品、食品、醫藥等民用產品的需求在不斷提高,這對市場供給是一大挑戰。但伊朗財政長期傾斜於石油及軍工產業,無暇顧及輕工業與民用製造業,而無權參與軍工石油行業的民營企業卻由於缺乏資金與政策支持而難以在民用領域有所作為,由此造成了伊朗對國外民用產品的進口依賴。

(然而由於伊朗嚴重失衡的經濟結構及私營企業的疲軟,僅靠國內生產是難以滿足民眾的日常需求的。這就使得伊朗在維持巨額補貼政策的同時也要將大量外匯用於進口民用產品。)

同時,由於石油及相關附屬產業能夠吸納的勞動力十分有限,加之伊斯蘭教義對婦女就業的歧視,導致大量青年婦女難以就業,且長期的現金補貼政策令伊朗通貨膨脹率始終居高不下。總而言之,當前伊朗在經濟結構、民眾生活、金融穩定上存在著巨大的隱患,但激進的經濟改革因政治風險與民眾阻力而難以施行。

截至今年6月,伊朗通貨膨脹率仍達10.2%,失業率為12.7%,其中青年人失業率高達31.9%,相當於十個青年中有三個處於失業狀態,同時女性失業率竟達到40%,其性別歧視可見一斑

2.核協議差強人意

在經濟持續惡化的情況下,魯哈尼政府希望通過核協議換取大量資金及國際市場以推動經濟轉型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然而這在協議生效的情況下,美國對伊朗的單邊制裁依舊被保留,伊朗在歐美國家的資產仍被凍結,似乎這項交易帶來的紅利並無設想中的那樣美好。

首先由於國際石油價格持續低迷,伊朗石油出口量的驟增並未帶來足以支撐國內經濟改革的利潤,且由於製造能力不足、煉油能力低下,其甚至有40%的汽油缺口需要依靠進口。且眾多跨國企業由於伊朗外國投資政策的限定而表現得十分謹慎,並未如設想一般迫不及待地蜂擁而至。

其次,伊朗眾多國有企業因擁有革命衛隊的背景而被西方多國所排斥,其與西方企業間達成的商業合作與協定屢次被各國政府以國家安全及國際制裁的名義直接否決。可見伊朗在國際社會上的經濟活動與合作仍受到極大限制。

3. 政治危機

魯哈尼政府的執政基礎便是其保證核協議能夠帶來民生改善、經濟振興、就業增加等一系列紅利。然而如今美伊關係重趨緊張、經濟改善速度較慢,加之銀行業危機、官員腐敗問題的層出不窮與持續發酵,伊朗民眾對魯哈尼政府的表現開始失望。

(據最新民調顯示,魯哈尼的支持率從2015年的61%大幅下降至2016年的28%

其次,堅定支持魯哈尼執政的伊朗二號人物拉夫桑賈尼突然離世,這讓他失去了最大的政治靠山。沒有拉夫桑賈尼作為潤滑劑,魯哈尼與憲監會、革命衛隊、司法部門等實權機構之間緊張的關係再無緩衝餘地,這點從魯哈尼推動經濟改革時因政府內部掣肘而步履維艱便可看出。

(在政治危機此起彼伏的情況下,魯哈尼順利完成任期並謀求下一個連任的可能性顯得越發渺小)

最後,失業率比居高不下、核協議紅利不夠的情況讓中下層民眾(特別是失業的青年)對魯哈尼政府越發不滿。為維持社會穩定,民眾基礎不斷擴大的保守派勢力或將取代溫和派魯哈尼的位置,重新實行強硬保守的國家政策。

綜上所述,此時的魯哈尼政府就如同與時間賽跑的馬車:要麼經濟增速快於民眾訴求而一飛衝天實現崛起,要麼民眾再難忍耐一把火將魯哈尼燒個精光!

因此小編認為沙特等國對伊朗的公然圍堵其實不足為慮,伊朗戰略環境的改善是大勢所趨的。但其國內長期存在的問題才是決定伊朗未來能否崛起的關鍵。

本回答節選自作者文章,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浮世藝語」,歡迎各位前往留言


世界島的概念來自於麥金德於1902年在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發表的文章歷史進程中的地理要素。在這篇文章中,他把地緣政治分析推廣到全球角度。麥金德認為,地球由兩部分構成。由歐洲,亞洲,非洲組成的世界島,是世界最大、人口最多、最富饒的陸地組合。在它的邊緣,有一系列相對孤立的大陸,如美洲,澳洲,日本,不列顛群島。

美國作為一個世界島之外的偏遠小島,只有把世界島拆分才能保持優勢,歐亞非互不通,把大家都拉下來游泳豈不是很好玩?畢竟美國還想再偉大一百年。

中國想搞一帶一路?那更要加一把火!最好整個世界島都是恐怖分子,人才,富豪都來美國,那美國豈止再偉大一百年?

這個世界本來挺正常的,直到…

一群幽靈把世界搞得稀爛,人才沒辦法只好去偏遠小島避難,幽靈讓他們過得還不錯,讓他們有選票不革命,給他們植入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代碼,幽靈就永遠世襲下去了,這也許才是永久解決幽靈不過三代的辦法!

一個世界讓幽靈吃了,剩下的湯給人才喝,不得不說很高明啊!

某獨裁大國核心都清洗幾批了,某偏遠小島核心還是那些人。


推薦閱讀:

伊核問題的解決會對世界地緣政治格局帶來什麼影響?為何主要國家都在積極推動伊核問題順利解決?
如何評價蘇式公有制與計劃經濟?蘇聯為什麼要全盤公有制?
為什麼蘇聯能在經濟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成為世界的一極?
第三世界的民主是第三世界不發達的原因嗎?
台灣目前對南海態度如何?

TAG:國際關係 | 國際政治 |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 地緣政治 | 中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