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說法》這個節目為何基本上不報道經濟犯罪?
(出差中,全部手機寫的,可能比較亂,有錯別字,等我回去再在電腦上改一下,大家先湊合看,不好意思哈!)
謝邀…………
其實很簡單,就是三個字:收視率。
法制類電視節目面向的群體都是歲數比較大的大媽大叔什麼的(其實目前電視整體收視人群就是這樣的)。經濟犯罪沒有火爆畫面,情節不會太曲折,涉及到的知識相對又比較專業比較小眾,一般觀眾不愛看啊!沒人看,自然就做得少了……
……………………更新一下……………………
看到有同學說到經濟與法。經濟與法關注的很多是與經濟(或者說準確點,錢,資產等等)有關的普通刑事案件。這些嚴格上講,並不能叫做經濟犯罪。
經濟與法和今日說法兩檔節目,完全是兩檔獨立的節目,隸屬於不同中心,所以完全不存在同一個案子在這播了就不能在那播了的情況,事實上經常是很多欄目去同時採訪同一個案件,只不過每個欄目都有自己的報道角度而已。因此,經濟與法等等其他欄目報道了什麼,和今日說法根本就沒有什麼關係。所以「真正的原因是中央二台才是經濟頻道,關於經濟類的法治節目肯定要放到中央二台來播啊!」的說法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另外,關於收視率,不是已經有了好的收視率基礎就不用再在收視率上努力了。每期節目都有不同的收視率,這個數據甚至精確到分鐘,這個是個重要的考核指標。另一個指標,就是影響力,請大家回想一下,你最近看到的有意思的或者印象深刻案件,有多少是經濟犯罪?說到底,除了獲取信息這個目的以外,大多數人看電視就是為了解悶,門檻太高太難懂的話,只有死路一條。
其實我覺得現在這類法制類專題節目都有點向獵奇方向發展,沒辦法觀眾喜歡就只好往這個方向發展,反過來,這樣的取向又再一次影響和培養了觀眾的收視習慣,於是,這樣形成了一個循環,法制類節目(其實也包括別的節目)就在這條路上走得越來越遠。
地方台的法制節目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就不推薦了,推薦大家看看中午12點35分,央視新聞頻道的一檔法制節目,《法治在線》。
PS:在知乎說話的人,自然都有依據,有的依據的是自己內心的感覺,有的依據的是作為一個從業者在這個領域多年的專業經驗與判斷,說話要負責,除了依據事實給出專業回答這層意思以外,我想也應該包括不隨便攻擊別人的答案吧。有不同觀點,大家一起討論,這是知乎的精神所在,沒準有時候你最不認同的觀點,恰恰就是最貼近現實的答案。嗯,似乎有點跑題了。不說了。。。懸疑,色情,暴力,婚姻糾紛
這永遠是觀眾最關注的。
看了上面的回答,徹底無語了。都在那裡亂吐槽,感覺都是純屬於對央視不滿的人。 我雖然也不滿央視,但大家說話都得有依據好不。
真正的原因是中央二台才是經濟頻道,關於經濟類的法治節目肯定要放到中央二台來播啊!有一個很著名的節目在二台午間播放,。
《經濟與法》每天精心選擇一個典型案例,用三十分鐘悉心講述案例背後蘊涵的法理及規章制度,挖掘市場經濟活動中存在的法律缺失,及時傳播法律法規,充分發揮欄目在經濟生活領域中的法制宣傳作用。作為財經頻道唯一一檔法制專題節目,《經濟與法》著重向觀眾傳遞「經濟活動中的法律規則」,關注個體在經濟活動中的法律困惑,法律認識,以欄目的影響來推動市場經濟的規範化。
《經濟與法》自2003年2月10日開播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有了這樣一個專業的經濟法治欄目,今日說法還需要做一個半吊子的經濟案件嗎?至於收視率,一個播了十年的節目,如果沒有收視率早就被斃了。大家以後說話要負責好不。
國內的法制節目主要的受眾是針對沒有法律基礎和常識的老百姓的。本質上是披著普法外衣的故事會節目。因為受眾原因,必須要是沒有法律常識也能很容易理解的內容才可以。另外很多法制節目的編輯可能是學新聞的,也不懂法律,涉及太深的法律知識可能節目的稿件都沒法寫。因此,大部分這種法制節目的題材都是殺人,搶劫,強姦,盜竊,詐騙等,為了吸引觀眾,還要想方設法增加獵奇和懸疑的內容。這些犯罪的歷史跟人類歷史差不多長,所以是個人都能理解。而經濟犯罪就很複雜了,比如你拍個洗錢罪的題材,涉及的金融和法律知識一般老百姓很難理解,有些複雜的詐騙也是根本聽不懂的。像商事法律的題材幾乎就沒有,民事都很少,我記得以前有看過無因管理題材的感覺都是很不容易了。看這些法制節目的觀眾其實並沒有想從中學法律知識,大部分只是想看現代版的神探狄仁傑而已,電視台當然會投其所好的選這類題材嘛。
央視還有一個節目《經濟與法》,裡面經濟類案件比較多,對此兩者收視率就知道裡面的緣由了。。。
事實上,這個節目上的內容和法律的關係也不是很大,就是拐彎抹角生生包裝出來的警察破案記錄而已,與法律的精神,法制思想完全不搭邊,和普通人的生活也相去甚遠。觀眾也只是圖個獵奇,感慨下現在的社會好亂啊,還好有我黨作為主心骨保護我們......或許這樣更符合大眾的胃口,也正好和愚民政策不謀而合,何樂不為呢。
因為報導了會有更多的人為了錢去效仿,畢竟窮人多,比起殺人放火這個不嚴重的多。還有,有些好奇的之人會去總結經驗改進作案方式哈,這不是在給潛在作案人員提供資源么哈哈!
每天在單位食堂吃午飯,就這麼一個台,不得不看……幾年下來,給我的感覺就是告訴大家……這個欄目應該改名叫《拍案驚奇》或者叫《某某案紀實》
感覺路子走偏了原來的今日說法是普法節目然而現在變成今日探案了。。以前的今日說法都是說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可是被請專家總是被基層法院打臉,,後來因為某些不可說的原因改成現在這樣了。。
因為王小能撒貝南時期一去不復返 今日說法從一個普法類節目敗落為一個宣傳警世類節目
首先我們要界定什麼是經濟犯罪。如果經濟犯罪指和經濟相關的犯罪,那麼《今日說法》有大量節目選題都與此相關。
我隨手從官網截個屏,感受一下。
但,如果「經濟犯罪」是指法學意義上的經濟犯罪,那麼經濟犯罪的主體只可以是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以及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不是上述三類人員不構成這類犯罪;這樣選題的節目確實少,連《經濟與法》欄目也少。
《今日說法》乃至眾多電視法制節目的受眾是普通大眾。大家都知道,常做電視廣告的產品一般是大眾消費品,太過小眾的比如奢侈品不適合電視。
經濟犯罪的普法需求在整個普法需求裡面屬於小眾了。何況經濟犯罪的實施者一般都是明知故犯,並不需要電視普法。而觀看《今日說法》和央視其他普法節目的廣大觀眾,是真正的對法律了解十分有限的人,針對他們,故事選題當然需要貼近生活。
利益相關:曾參與央視眾多法治節目。
經濟犯罪發展迅速,上電視節目的基本是過去時了
今天這期就是經濟犯罪
今日說法已名不副實,成今日說案。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探險家閃米特 漂流誤入水電站,不被允許從正門離開,原路返回後在知乎上公開門衛照片的事件?
※關於在餐館的某一盤菜里吃出蟲子,最符合法律規則的解決方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