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學者搞科研,卻要寫成英文的論文發表?
為何中國學者搞科研,卻要寫成英文發表?只寫英文摘要不就足夠了嗎?
本問題已收錄進圓桌:動態 - 將科學研究進行到底
更多討論歡迎關註:)
對於題主這個說法,個人認為要一分為幾地來看待。
1.科研人員發表的學術文章本來就不是給普通人看的,而主要的閱讀定位對象是在這個世界每個角落的學術共同體的相關學者來閱讀的。
比如一個實驗性的自然科學成果的發表,就需要通過國際期刊來使世界學者來關注,也會有全球各地的學者會嘗試根據文章的methodology重複文章中所提到的實驗,這樣就能看出這個實驗結果是否有重複性。今年在自然科學界比較火的小保方晴子事件就是這個例子,她的實驗結果被發現有作假的成分,而且無法重複實驗。具體中文論述可看這裡:小保方晴子《自然》論文被呼籲撤回。
換而言之,對於現代自然科學學者來說,英文是他們的一個最基本工具,因為他們要將自己的研究結果公布到世界,讓別國的研究者也能關注到。所以發英文期刊是最重要的途徑。這裡倒是可以補充一下,在二戰之前,英文倒不是最主要的自然科學期刊,尤其是在短暫的魏瑪共和時期,世界自然科學主要交流語言是德語。(現在的學者們如果學過德語的話,就會感嘆,還好二戰後德國的衰敗,主要科學家流向了美國,導致學術語言變成了簡單得多得多的英語。)
如果按照這位學者的思路的話,如果自然科學研究結果只發表為中文的話,那麼無異於只讓中文讀者讀到,基於中文目前在世界學術語言中的極為微弱的地位,而將其他語言世界的學者都關在了門外。這樣的方式,無異於閉門造車,這是行不通的,也是在開倒車。
2.題主考慮到的資料庫價格貴(甚至傾向於壟斷)的問題的確有。
現在幾大學術資料庫和出版社的定價的確是一個比較的問題,哈佛在2012年也表示過不能完全支付所有資料庫。(Harvard University says it can"t afford journal publishers" prices)在歐美學術界,open access的呼聲也很高,因為對於學術研究者來說,這真的是一個很懊惱的事情。對於本人來說也是,往往是發現了一篇很好的文獻,下載的時候卻發現沒有許可權。這是最令人不悅的事情。我們青年研究者中也會有這樣的文獻互助圈來一起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資料庫的壟斷價格的確是一個問題,不過更複雜,並不是此題的主要問題。
3.有一些朋友會問,自然科學我們的確看不懂,那麼社會科學,人文歷史類別的呢?
這裡必須抱歉說,社會科學類包括經濟,zz,法律等類別的很多國際期刊和一些優秀的國內期刊,沒有經過長期學術訓練的普通讀者仍然很難看懂。並不是非專業學術的朋友想的那樣,這些期刊上會登一些類似故事類的文章。大部分也都是高度理論化和抽象化的文章為主。
但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確存在不同,除了高度計量化的金融,經濟學之外,個人認為(此處為純一家之言)目前並沒有在全世界達成像自然科學這樣有共同認識基礎的共同體。當然你身邊有些水平比較高的老師會告知你們,有這些top 5的國際社科期刊,他們是最高水平,他們就是認知基礎。但是實際上投過SSCI的朋友就能知道,在社科領域很多並沒有這麼理想化。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在某些zz學和社會學的Top期刊,有些因為yishixingtai的問題,有些方向基本是很難發表出來。而同樣,在中國的頂級期刊(有些質量也是非常好的),批評GCD的內容也是很難出現的。這倒還算了,無論是在一些國際經濟學,還是zz學或者社會學頂級期刊中,如果不是這個學派,或者不承認這個方法論的文章也是非常難發表出來的。(現在能體會到中國社科發展,尤其社科學者發展的困難了吧?)中國學者在這些國際期刊的確很難發表。(當然英文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基於這樣的原因,如果中國目前想如在自然科學中一樣一擁而上以純SSCI數量而非質量來評價社科學者,的確可能導致資金分配不合理的問題。而這個指導性錯誤的確會造成一定量的浪費。
而在一些全世界學界還沒有共同認知的學科中,的確要積極發展一批中文高質量期刊。而在這些學科中努力的學者,除了發表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作為第一要務外,比自然科學學者更具有義務做一些社科普及工作。過去和自然科學的朋友交流,經常說到,中國的國情是,社科普及遠不如自科普及做的好,雖然後者也沒有好到哪去。這樣的情況,更要求社科學者在高質量論文外,需要作為義務來做。因為畢竟社科最終研究的是基於社會變動結構表現出來的現象(即最終的終端還是人,只是人的集合的一個表現),我們還是有很大的義務來影響和改進社會。否則只是一個極為冷酷的觀察者而不進行任何的影響的話,未必對得起中國民眾給予我們的資助。(當然這又是一個研究哲學的問題,因為的確有學者認為,社科學者就該是一個完全的紀錄片攝像師的角色,哪怕被拍對象快要被哥斯拉踩死了,但是攝像師的工作就是將這個對象被踩死的過程紀錄下來。)因為科研的目的是讓儘可能多的同行來看,儘可能多的同行能夠看懂,儘可能多的同行能夠認可你的研究成果,儘可能多的同行成為你在科研上的同情者和支持者,所以研究者要在很多場合向不同的人反覆闡述自己的研究,科研的目的是交流,而不是敝帚自珍當成個寶貝一樣收藏起來秘不示人。作為中國研究者,連英文文獻都看不懂,那還搞個屁研究
試想如果世界上各國科學家都像題主想像的那樣用自己母語撰寫科學論文。那我們就不得不更多花納稅人的錢來僱人搞翻譯了。
題主也許不過是個無從接觸和了解科研的普通人,但由於這個問題表現出對「科研」的嚴重無知,的確挺能拉科研人員的仇恨的,題主已經被目前的答案已經全方位吐槽了一遍,我就不吐槽了。目前的答案嚴格來說的確都還沒有解答題主的困惑,我正好在另一個問題剛解釋完什麼是科研,正好編輯一下用來回答這題。
回答之前我編輯了一下問題,去掉了一些題主因為不了解科研而帶有的主觀判斷(也就是拉仇恨的地方):
修改原因:
1、中國學者搞科研用何種語言發表,與「納稅人的錢」沒有關係,也有用中文發表的論文;所有國內高校的碩士/博士生畢業論文,都是用中文寫的、並且在北大圖書館有存檔可供查閱;
2、不存在「優先給外國人用」這種說法;
3、看什麼期刊的文獻,就買什麼期刊的資料庫,跟外匯儲備扯不上關係;中文的資料庫如知網等也是要花錢買的;買英文期刊的資料庫,不是買中國學者發在上面的文章,而是全世界的學者發在上面的文章,中國作者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回===答===正===文===↓↓↓
題主以及與題主有相同疑問的所有人,之所以對論文用英文發表有疑問,本質原因是對「科研」這一事物的不了解。
什麼是科研?科研人員都在幹些什麼?
舉個例子:血管支架(血管支架_百度百科)。這是一個臨床上已經廣泛應用的東西,家裡有做過相關手術的老人的一定知道這個東西。它的概念在1976年第一次被提出、到如今廣泛投入臨床,對於普通人來說它是一個新奇的高端的昂貴的醫療設備,但如果我告訴你,你們使用的這個血管支架是數以萬計的國內外碩士生/博士生的研究成果最終整合的產物,你們有何感想?
從概念提出到廣泛使用,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但不限於:
&>&>&>材料的選取:材料要達到一定的韌性和強度、生物相容性、低細胞毒性、降解性能(可降解或不可降解)……
&>&>&>支架的設計:支架要能夠進入血管、在血管中移動至患處撐開、撐開的程度控制、撐開後的固定效果、撐開後的力學性能(韌性和強度)……
&>&>&>針對具體問題的改進:易形成血栓的問題解決、針對手術操作的各種改進……
&>&>&>支架使用過程中與人體相互作用的機理研究:可能短期內無法變成實際應用,但今後對支架的改進會基於這些機理研究。
以上的每一個具體問題,都可以拓展出很多的課題進行數年的研究:符合要求的材料選取可以有數百種(成百上千個課題)、從這些選取中篩選出若干個非常具有潛力的材料進行進一步支架設計製備(成百上千個課題)、從上述製備出的支架中再篩選出最合適的幾種進一步進行細胞實驗動物實驗和改進具體問題(成百上千個課題)……直到今天,血管支架仍然作為很多實驗室的課題在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設計和改進。一代又一代的國內外碩士/博士生在之前的博士生髮表的文章的基礎上,不斷往前推進。百度學術里搜索「血管支架」共有約57,700篇中文論文(英文只多不少)。
題主應該注意到了我上面文字中重點標出的「國內外」。然後再回到問題(相信答案已經在你腦中呼之欲出了):
為什麼要用英文發表論文?
因為在如今的科技發展程度,科研已經不是普通大眾想像中的那種「愛迪生試了很多材料發明了電燈泡」這樣的模式了,「科研」是全世界的所有科研人員在進行的高度分工合作的一項工作,是一個人或一個單位甚至一個國家已經不可能完全獨立完成的工作。
「我」做了一部分研究,「你」也做了一部分研究,當「他」進入這個領域準備開始研究時,「他」需要知道你我已經做了什麼、還需要做什麼。他如何去了解呢?通過你我發表的論文。所以學術界需要一種統一的語言來發表論文,英語作為適用範圍最廣的語言自然是首選。
不僅中國學者,韓國學者、日本學者、西班牙學者以及更多的非英語國家學者都是用英文發表論文的。科研成果發布的目的主要是同行交流,而任何一門學科的專業體系都是非常複雜的,在這種前提下基於不同語言的研究成果相互交流所耗費資源遠遠高於所有從業者學習同一門新語言所用的資源。有些細分知識體系一旦基於英語形成,就沒有必要轉化成另一種語言,很多專業術語也沒有必要翻譯,因為做研究到一定層次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你翻譯過來也看不懂。
因此德國人、法國人、日本人、義大利人、韓國人等等搞科研都用英文發表成果。美國人、歐洲人、日本人、韓國人都用一樣的阿拉伯數字也是同樣的道理,美國人生活中使用美式英制單位,發論文照樣用公制SI大家也沒嫌麻煩,想想這些某些人脆弱的民族情懷會不會好受些?
因為中國負擔不起失去全世界的科學家,世界卻能負擔得起失去中國科學家。
用通用語言英語撰寫論文有兩個好處:
1. 為同行提供impulse
2. 避免重複性研究
題主不就是想讓大家承認"中國在國際上得先當學生後當老師"嗎?
++++++++++++++++++++++++++++++
上來就當大爺,你是有多高估中國的綜合國力呀?一些殘酷的歷史有助於你認清形勢:
918的不抵抗政策,說穿了還是因為當時打不過(剛打完中原大戰,任何一路軍閥都不足以單獨對抗日軍),苦苦熬到41年珍珠港才敢宣戰,最後還是靠美國人扔原子彈,蘇聯出兵東北才算徹底贏了日本人,雅爾塔會議上把外蒙古賣了,中國連說話的分都沒有。沒有實力,就算在"盟友"面前都抬不起頭,Power is Power!
建國以後根本沒有廢除全部不平等條約,和蘇聯的條約全承認,原因不是什麼社會主義階級友誼,而是蘇聯人百萬鐵騎在西伯利亞趴著呢。當時的中國政府只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承認和蘇聯的條約,以謀取蘇聯的支持廢除和西方的條約;第二種選擇是反過來。和西方的都是經濟條約,和蘇聯的是領土,你覺得廢那個好?想必你要回答"當然是廢領土的啊,把那150萬給爺收回來"。大哥,你面前是剛剛經過二戰洗禮的蘇聯鐵騎啊,能在一個月之內摁死關東軍,打當時的PLA還不跟玩似的,到時候別說150萬,960萬都沒了。
中國的歷史教育一直都是一種恥辱教育。但卻沒敢跟學生說清楚,這種恥辱現在還在繼續,並且需要靠你的雙手親自去改變。而不是在這裡夜郎自大、諱疾忌醫、因噎廢食。聽蝲蝲蛄叫不種莊家,用個英語就不搞科研了。
樓主感受一下,是不是明白為什麼當初那麼艱苦也要搞出原子彈來呢?相比老一輩拿生命去科研,現在學學英語裝裝孫子算個屁。
不知道我這麼苦口婆心拿手機碼字,題主能否聽進去一二。這個問題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後那一股看似愛國,實際上被摻進去了詭辯戾氣的擰巴思想。事實上,這種暴戾之氣是很有殺傷力的,特別是對於孩子。這種源於極右詭辯的狹隘思想,可以迅速的吞噬一個極左潔癖的中二少年,讓他陷入無盡的悖論。就答主本人而言,自稱極左柏拉圖主義者,但是中二期間沾染了極右的詭辯戾氣,至今十年有餘。現在也不敢說,能夠在保持愛國情懷的同時,又徹底清楚掉了心中的詭辯戾氣,因為一個團體的凝聚力,總是伴隨著一定的排外性。
這個問題背後,另一個更加殘酷的事情是,當今中國科研人員的尷尬處境。本來不能拿母語科研已經是很窩火的事了,反倒成科研人員的錯了,你這不是釜底抽薪嗎?戰士在前線打仗,你背後捅刀子、嚼舌頭、戳脊梁骨,這樣真的好嗎?
就像一邊背負著讀書無用論,一邊還要刻苦學習的孩子;腹背受敵,最需要發力的時候發不出來力,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的科研人員,其壓力可想而知。
以上是原答案
以下補充是我的心路歷程,感覺太長可以去看最後14年9月29日的更新
+++++++++2014年7月4日補充++++++++++++++++++++
睡不著覺想出來一句更狠、更負能量的話——因為英國人打贏了鴉片戰爭。
+++++++++++7月7日再次補充+++++++++++++++++++++++++
我依舊認為樓主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是源於中國不成熟的歷史教育,因為我也是這種教育的受害者。這種教育給我個人傳遞的錯誤信息觀點是——因為地主階級不能救中國,所以「師夷長技以制夷」是錯誤的。
我說過,在我寫這個答案那天,我也並沒有徹底清除掉自身的詭辯毒素。然而今天,就在今天,我終於想明白,這一觀點背後的邏輯錯誤了。
事實上,「師夷長技以制夷」是全中國進步力量的共識,而不是洋務派的專利,洋務派的錯誤在於這句話以外的東西。在我看來,整個中國近代史,就是一個「鬥爭——共識——再鬥爭」的過程,這個過程中的「再鬥爭」是為了那些沒有達成共識的地方再鬥爭,而不是之前已經達成的共識。
因為一個分歧,所以兩派對掐,掐出結果來了,勝利的一方,再因為其他分歧分裂為兩派,繼續掐。而整個過程中最早達成的共識,恰恰就是「師夷長技以制夷」,這是後世所有進步勢力都不曾反對的,他們反對的不是洋務派對的這部分,而是錯的部分。
+++++++++++++7月26日關於「柏拉圖主義」的一點補充+++++++++++
之前關於柏拉圖的言論表述不清,令人費解,源於我缺乏正統學院教育,後來我仔細研究了一些術語,將我的見解附述在此。之前的也不刪了,那畢竟是我成長的足跡。
現代人提到柏拉圖這個詞,可能最多的時候用來描述愛情,就算學術一點的用法,也是用來和亞里士多德主義相對應。而在這裡,在我民科嘴裡,我是將他奉為邏輯的代表,和代表修辭的詭辯學者相對應的。
我在評論裡面的表述是這樣的
人們會依據自身的能力特點和自我保護的本能,形成價值觀和政治觀點。數學和邏輯能力強的人,就會形成渴望獨立自由,希望遵循"客觀"規矩行事的性格;而語言和修辭能力強的人,則會表現得很合群,進而形成小團體,以便對抗其他團體,而當新的勢力出現時,曾經對抗的團體又會聯合形成更大的團體,就這樣,最終形成民族和國家。這也是兩千年來最主流的政治心態,被稱為Right,而其餘的則是Left。
後來我發現,我之前所說的「極右戾氣」,學名叫民粹主義,說白了叫「外行指揮內行」。上面說了,左派是崇尚邏輯的,而右派崇尚修辭。中國的左派,或者說發展中國家的左派,其實是和民族主義、民粹主義結合的左派,抗戰時期八路軍和日本人標著膀子的比洗腦,就是修辭學大放異彩的時刻。但這種左派在邏輯上是有問題的,這種邏輯上的不自洽,從青春期一直折磨我到現在,讓我錯過一次又一次的機會。就在今天,我在此時此刻,我碼字的前一秒,我還在和父親因為我的前程而吵架……不好意思,跑題了……
中國其實是沒有左派的,中國現在只有民族主義的右派和市場教條主義的右派。真正的左派是什麼樣子的?
我未盡許可引用了一條知乎的熱門評論,我想,這可以代表真正的左派:
家裡捐了一房間金條和一條街的地契,還死了人抗戰,最後還是被文革得很慘,一夜回到身無分文,外婆從小死了父母還是燕京大學畢業的,外公新華社的記者文革堅持說真話被整十年,出來還給整他的人的子女補課。爺爺老紅軍抗戰掉了腿,至今住著省長級待遇的病房要死了,但是一生沒他娘的和那些人同流合污掙些昧良心錢。外公外婆都當過大學老師,可是媽媽從小沒學上,自學的後來跑出過去留學當教授。
然而這個世界知識分子經濟上就是沒有玩金融的,玩權利的人體面。在中國,甚至,衣食不保。我在英國的導師腦袋摳破了牛逼研究一串串,有錢,但這些錢不如權貴冰山一角。這個世界怎麼可能沒有平台,平台明擺著的。創造實際價值的底層勞動人民,技術,科技研發者都是替這些玩權利,玩金融,洗腦普通民眾,讓他們消費些垃圾的人打工的。這個世界的平台格局太需要改變了,只能說人類社會只進化到如此罷了。
真正的左派,不是民粹式的絕對平均,也不是市場教條,而是追求人的市場價值和勞動價值相符合,多勞多得,但也只是多出和自己付出相稱的部分;追求的是有限領域中,理性精英的學術自由。這個目標很明確,但操作上比較難,這也是勞動價值論被束之高閣的原因。但我認為,技術上的問題,終究會隨著科技的發展得到解決。
事實上,高科技無產階級正在形成,值得慶幸的是,隨著果殼和知乎的崛起,以闢謠為契機,互聯網上也漸漸有了一些真正左派的身影……
不好意思,本來想的很好,但是剛和父親吵完架,還是沒有組織好語言,總覺得最核心的東西沒說出來,只能讓想過同樣問題的人明白,而不能讓更多人理解,對不起……
2014年9月29日的更新
我又來更新我贊數最高的答案了,我喜歡把我的所得寫在這個答案里,因為這樣會讓我有一種寫的東西被人看的錯覺。閑言少敘,書歸正傳,再來看看我對「左」和「右」的最新理解。
總結前面的想法,理解民族主義是右派的可跳。
之前說過左右派是怎麼形成的,原話是這樣的:(人類社會發展早期)有一群語言和修辭能力強的人(註:最近發展也可能是身體強壯的人),會表現得很合群,進而形成小團體,以便對抗其他團體,而當新的勢力出現時,曾經對抗的團體又會聯合形成更大的團體,就這樣,最終形成民族和國家。這是人類政治的正統,強調家庭、家族、家長,強調忠君孝親,這種鄉土社會的最原始的互幫互助——「有福在親友間共享,有難在家族間互幫」——在一個宗族內,經濟寬裕者有責任和義務接濟貧困者,並沒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現代保險理念。
而左派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個時候就要提到教科書裡面的辭彙了,雖然我知道有些人很討厭,但他說的對——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化大生產的出現,打破了家族的壁壘,甚至打破了國家的壁壘。(雖然之前也有很多人提出過類似思想,但是由於過於超前而僅僅停留在幻想,比如墨子提倡兼愛非攻。)更加由於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使得信息幾乎0成本傳播,鐵路、公路、衛星導航、磁懸浮列車,都拉進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使得之前依靠「人生地不熟」的地理和文化差距所造成的壁壘無所遁形,建立在其之上的Right思想也有所動搖。人們漸漸從強調家族、民族,轉而強調社會;從強調家族保障,轉而強調社會保障,這也是社會主義一詞的樸素含義,區別於家庭和民族。
那麼,這些都是老話,下面才是我對左右思想的最新認識:
- 社會主義從邏輯上講,是為了人類整體的效率和利益,但客觀上有利於平民;民粹主義從平民出發,但是由於邏輯上屬於右翼思想,所以客觀上幫助了右派。由於社會主義客觀上對平民有利,所有後世很多社會主義者出身平民,從小受到反智主義的籠罩,所以民粹是社會主義者需要克服的第一個障礙。
- 社會主義者偏向唯理論哲學(唯理論),重視理性認識,提倡演繹法;右派正統偏向經驗論,重視感性認識,提倡歸納法。一則由於最初的社會主義者往往是原有框架的失敗者,他們往往不太通曉人情世故;二則由於後來的社會主義者源於平民,他們沒有經驗實踐的機會(私貨:數學和詩歌除外,數學是少有的不能通過硬體阻擋平民進入的領域。最近正在研讀微積分,很榮幸能夠學習這門由畢達哥拉斯最後一位傳人——萊布尼茨所創立的學問。望自己早日學成,也能驕傲的稱呼自己一聲「萊布尼茨的傳人」!)那麼,社會主義者需要克服的第二個障礙自然是——教條主義傾向,因為教條主義是右派的邏輯。
- 克服教條主義的方法就是要明白——根據哥德爾不完備定理,數學公理也只能通過歸納獲得。要學會寬容,就想寬容非歐幾何,要學會批判,就想羅素批判集合論,好好研究,有主意理解批判和誹謗的區別。關於理性批判,首推波普爾,這是左派運用自身的邏輯(演繹法)對自身進行的批判;同時,也有人感性地批判感性自身,代表人物尼爾·波茲曼,代表作品《娛樂至死》。
- 由於推崇唯理論,所以社會主義者喜歡大陸法系的成文法;而右派,特別是右派貴族喜歡習慣法,不光是因為對經驗的推崇,也是由於經驗法能夠完美的保護統治階級的利益。而成文法對於統治階級來說是「異己的力量」,很容易異化為反抗統治的力量。因此,社會主義再一次客觀上,有利於了平民。
左派至今勢弱,源於無法有效解決怎麼團結人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簡單粗暴的方式很明顯更有效大學生軍訓的意義在哪裡?那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現有的方法,也只能是將一些東西壓縮在一定範圍內。不過我覺得依舊還是有希望了,這種希望依舊來自於數學,數學這種東西,雖然過程很複雜,但結論很簡單,主動使用很複雜,但被動使用很簡單,所以這是一個突破口……最近在研讀微積分,我很榮幸能夠能夠聲稱自己是萊布尼茨眾多徒子徒孫中的一個……
柏拉圖說,數學與善之間有密切的關係,我想他的預言終將實現。擴展閱讀:人性到底是利己還是利他的,宇宙到底是確定了還是隨機的從薛定諤貓談概率,我認為宇宙中不存在什麼概率事件,概率的想法源自對未知事物的不了解。有不同意見嗎?
2014年10月10日,很高興自己又得了一百度個贊,敝帚自珍的把鏈接放在這裡中日之間的科技水平有多大差距?這篇答案算是本篇文章的一個補充,本篇反對民粹,副篇反對狹隘精英,算是組成了一個,我個人為自己建構了完整價值觀。好了,理(hu)論(shuo)構(ba)建(dao)就到這裡,也該努力去實踐了,老大不小了O(∩_∩)O哈哈~
用納稅人的錢,做出成果之後在全球公開發表並共享,這不正是體現了回報納稅人嗎?
題主我無法理解你的想法…
人類需要一种放之四海都有人懂的語言
首先,中國學者搞科研的錢不全是納稅人的,也有是公司贊助的,也有科研機構的,甚至還有自己投入的,要分辨清楚。
其次,研究內容選擇發表在哪裡,主要還是看期刊本身的影響力。絕大多數自然科學領域有影響力的期刊都是國外的,然後這部分期刊因為面向全世界,其文字載體必然是英文——也許以後我天朝國力上升,中文變成世界語言,這個現狀會有所改變——所以不是科學家崇洋媚外,而是好東西就在別人那裡,你要去玩兒,就得守別人的規矩。
最後寫成英文了也不代表外國人就都看得懂啊,你讓母語是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日語的外國人情何以堪?就算是英語國家的人,他要看你發表的文章,一樣要購買資料庫啊,怎麼會產生外國人看英文期刊不要錢的想法?國內期刊都是中文的,你能隨便看?我來講一下個人感受, 有一次跟國外同行討論問題, 突然發現大家來自俄羅斯,印度, 中國大陸,台灣等等等等,不同地域不同文化, 但是能用同一種語言討論一樣的問題, 你寫一個公式馬上所有人都能理解同時提出問題, 這難道不是一件跟神奇的事么。
用英文發表論文有利於中國科研,可以說是*只賺*不虧*
可以從兩個角度(已有的100多答案中似乎沒有提及)來理解:
(1)賺到了最優秀的評審系統,可以說在不少場合下,研究成果由研究者和評審者合作完成;(2)兩個因素使得用英文發表不虧:i)科學知識基本上可以看作純公共產品(public goods),對這類產品的消費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ii)全球的科學家選擇用英文發表形成的廣義互惠(generalized reciprocity)。
當然,我這裡的討論僅僅針對那些嚴肅的科學研究論文,灌水文章不在此列。
為什麼優秀的評審系統這麼重要?一個群優秀的評審能幫助你知道這項工作到底貢獻了幾斤幾兩,在方法和理論上有什麼錯誤或者局限性,有沒有更好的解釋,如何提升當前的研究等。有在A類雜誌發表和評審過文章的同學一定會理解專家意見(對的,或者是錯的)對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也一定會記得你花費過多少個小時評閱一份文稿,從閱讀別人的稿件,查文獻,到最後撰寫出自己的評審意見。做管理學研究的朋友一定了解或者經歷過幾乎和文稿等長的review package(30-50頁的長度,一般由3位評審專家意見+associate editor意見 + senior editor意見組成)。評審系統的重要性也體現在一本學術雜誌之所以優秀,根本上是因為他的編委和評審專家資源。用英文發表,可以說你賺到了最優秀的評審資源。
有人也許會問難道國內科學家就不夠優秀來評審你的文章?我的回答是,對於有些工作,國內還真沒有合適的評審專家;更重要的是,我們知道一個所謂weak-tie的概念,弱關係往往能帶給你新的信息。優秀的專家分布在全球的不同角落,當大家用英文發表文章的時候,你才有機會獲取這些專家的幫助。
為什麼用英文發表文章不虧?與國家安全和商用技術相關的知識除外,一般性的科研發現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非競爭性的公共產品,你與別人分享了並不影響你自己的享用。另外,當全球科學家都如此分享的時候會產生一個廣義互惠的鏈條。也就是說當你的工作讓A受益的時候,A的工作讓B受益,依次傳遞,最後Z的工作會讓你受益。因為尼瑪國外的期刊影響因子高,水平高。不發國外的期刊,老師評不上教授,研究生畢不了業。
以下觀點沒有所謂的客觀性,完全是我個人主觀認為的東西。
為什麼要用英語?因為中國的學術系統完全依賴於西方的學術體系等作為評定依據。評職稱等等都是要考核一大堆西方指標的,比如sci影響因子一類的。
這個說到底其實就是國內信任西方的學術評定體系超過了本國的學術評定體系。講實話是國內發文章靠錢,國外發文章靠本事和關係。雖然和關係扯上邊不過畢竟還是有「本事」的對吧(苦笑)。
所以講句很現實的話,假設某天,國外的雜誌都不接受中國人的投稿,那麼中國目前所謂科研體系大概會立馬崩潰吧...
個人覺得,在面對「納稅人」三個字的候,很多人都走了極端,一種人是完全沒有自己是納稅人的概念;還有一種是突然發現自己是納稅人,然後瞬間逆襲為「老子是大爺」狀態。似乎都缺乏對現代國家的理解。
跑題了。
通過題主的問題我感到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味道,希望是我理解錯了。
也許題主只是反感讀英文文獻或者寫英文論文而已吧,如果是這樣的話,求別冠冕堂皇的貼上「納稅人**」的標籤。
「科研用納稅人的錢」與「論文用英語來寫」這本身是毫無邏輯相關的兩個事好嗎!
只要科研成果是有價值的,以後你這個納稅人享受到了科技的成果就行了吧!
題主有這樣的精力替公知糾結這種問題,還不如想一想作為納稅人的你我,有沒有被問過到底想不想要看奧運,或者對航天員太空吃粽子有沒有興趣。再或者,關心一下為什麼三峽建好了,還要在電費里附加交什麼三峽建設基金,不是說好了半個中國的用電都不用愁了嘛!建設三峽這兩千億的花銷可真真是納稅人的錢哦,作為納稅人我本來還天真的以為這是一次性投資呢!!
又跑題了,不過我相信對於題主來說,思考一下這些問題,是會有幫助的。
作為一個剛起步的科研工作者,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用英語寫論文確實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自身學術成果的快速和充分展示,從而影響了效率,如果可能的話我們當然希望全世界都用中文來進行學術交流,但是「臣妾做不到啊」,必須承認由於百年來中國在各方面的落後,使得中國已經喪失了世界主流文化的引領者的地位。單從學術上講,99.9%的好的雜誌都是國外的,從人才上講,雖然中國近年來水平大有提高,發文數量上甚至能超越日本,但在高端的學術文章上我們和日本差距還很大,遠不如歐美。
但是我覺得總體上中國的學術在進步了,是有希望的,二戰前全世界頂尖的學術中心是德國,所以希特勒才有信心想稱霸世界,當時很多人搞學術都是要學德語的,德語相當於當時的學術語言,希特勒的民族主義政策逼走了大多數德國的學術力量。二戰後德國戰敗,學術中心移到了美國和英國。只要中國越來越強大,以後可能也會出現中文的頂級期刊,這需要我們的努力。
額,因為科學無國界,大家要交流的呀,英語是使用最廣的語言,所以大家就認同用英語來交流了~~
你想下如果各個國家都用自己的語言發論文,那還怎麼看,得請多少個tutor啊。。。不行不行。。。@蘇沁飛簡單打擊一下樓主,科研的重大成就,即使是中國人,也是用外國納稅人的錢搞出來的。科學研究使用的基礎理論,也都是外國人提出來的。所以,如果你嫌棄的話,可以拒絕納稅啊。
大多數研究沒有直接商業或軍事價值,有的話,不會公開。
英語現在不是民族語,是世界語。
語言是一種工具,好用就用。
推薦閱讀:
※學生的paper導師掛一作兼通訊是什麼心態?
※隨著審核難度提高,數學論文的正確性會不會越來越靠自覺?
※如何選擇合適的paper?
※Springer Nature 宣布撤回 64 篇論文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同行評審報告能被偽造?
※Paperpass和維普哪個查重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