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迅的《單車》中究竟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單車》是我非常喜愛的一首歌,但我卻越來越少聽,因為每次聽,都會潸然淚下。
(圖片源自網路,作者不詳)
歌詞表達什麼意思,最清楚最莫過於作詞人——黃偉文。
Wyman在2004年接受《東周刊》的採訪,曾經特地解釋過這首歌的原意,以下全文,原文是口語化的粵語繁體,翻譯的在括弧內,重點加粗。
- 黃偉文:《單車》不是歌頌父愛
還應不應該信賴文字呢?
靠賣文字賺生活的人竟然有這種質疑,差不多要遭雷劈了,然而很多時候我的確對文字的溝通能力有所保留,抑或,我更應該反省自己的表達能力呢?
該由「單車」講起。幾年前我替陳奕迅寫了一首歌詞,好些人的反應是「這首歌頌父愛的歌,幾感人」,唱片公司方面甚至專揀父親節前後主打這首歌,一心賀節。有人贊,該心足了吧,再挑剔的話未免太不知感激了,然而,贊錯了,還應不應該照單全收呢?
明明是首怪責父親的歌,怎麼忽然會被接收成「歌頌」呢?也許是自己力有不逮吧,當然不能怪香港人喜歡斷章取義啦!唉,被錯怪了,固然慘,但被錯愛了,原來更悲哀。
我經常相信好的文字該有說明自己的能力,事後補白是欠缺信心的表現,所以從來刻意避免啰嗦,今次是少數的例外之一。
我老頭子是典型的中國人父親,假設他痛錫(疼愛)子女,都在心中,從不宣之於口,怕肉麻,可憐小朋友揣摩心理的能力有限,有些公仔,倒希望大人可以畫出腸的部分(有些感情,倒希望大人直接表達出來),否則你不肯講,我就有理由相信你不愛我,就是這麼簡單。又或者,親昵一點的身體接觸也是種現兜兜(現金、當場支付現金的意思,這裡應該指直接、實在)的補償,但中國人嘛,摟摟親親不作興(流行),於是也就欠奉,直到小四那一年,爸爸帶我去海灘,多得他那輛電單車,爺倆才有人生的第一次擁抱,唯一一個令彼此都不難為情的擁抱機會,可惜那台電單車入秋前就被賣掉了,而那年夏天特別短。
我對父親的吝嗇一直耿耿於懷,於是長大後就寫了單車這首歌,再講一次,是投訴,不是歌頌。的確是點給全世界父親收聽的,卻不全是善意的。
我寫的歌詞,或許半個香港都唱過(容許我自大地假設),然而,出道十年,寫了九百首歌,我的爸爸媽媽,甚至弟弟,從來未親口贊過一句好。所以,我只能更努力更努力的寫,希望除了爸爸媽媽以外的所有人都喜歡,我真的別無選擇了。
後來,在某個場合,巧遇素未謀面的洪松蔭先生,他問我:「黃金寶托我問你,『單車』是不是寫他和他爸爸的故事?」當然是美麗的誤會,是誤會,但畢竟是美麗,也不該抱怨了。
- 逐段解析
不要不要假設我知道
一切一切也都是為我而做
為何這麼偉大
如此感覺不到
開篇說得很清楚了,父親似乎認為我理所應當地明白他的愛,所以從不表達出來,這樣聽起來似乎很偉大,可是作為小孩的我,卻不知道,也難以感受到。
不說一句的愛有多好
只有一次記得實在接觸到
騎著單車的我倆
懷緊貼背的擁抱
只有一次實實在在感受到父親的愛,小四的那一次,爸爸帶我去海灘,在單車后座,有了第一次擁抱。
難離難捨想抱緊些
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膊
誰要下車
難離難捨總有一些
常情如此不可推卸
任世間再冷酷
想起這單車 還有幸福可借
難以忘記那個擁抱,這茫茫人生路,如果可以一直伏在父親寬厚安全的肩膀上,誰又會想離開。從父親處得到的溫情少得如此可憐,可是依舊讓人銘記,以至長大後只要想起那單車後的時光,便能讓自己的心在荒涼的人世間變得溫暖一些。
經已給我怎會看不到
雖說演你角色實在有難度
從來虛位以待
何不給個擁抱
想我怎去相信這一套
多疼惜我卻不便讓我知道
懷念單車給你我
唯一有過的擁抱
而當有一天,我們送走了父親,自己為人父了之後,又願不願意,孩子親口說出一句,「爸爸,我愛你」?
任世間怨我壞
可知我只得你承受我的狂或野
我在外面受盡了冷遇抱怨,沒有人疼惜我,你可知我只有你,可是你卻連一句問候和一個擁抱都不曾給…
歌頌也好,抱怨也罷,聽歌讀書看電影,本來就是各花入各眼,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何去評價一首歌,在歌曲里得到什麼樣的心境,完全取決於自己,非要追求作者本意,未免落入下乘,聽歌而已,又不是做高中語文的閱讀理解。
採訪原文:https://www.ptt.cc/bbs/Eason/M.1103342505.A.A0E.html我不知道你是否聽過這首歌
記憶中你從未給我帶來一絲溫存、自豪、安全感
從有記憶開始,你就每天都跟媽媽吵架
她好強處處不饒人,你懦弱懶惰
因為你 我們三兄弟姐妹成為他人取笑的對象
我其實很羨慕那些有著所謂的中國式父親的家庭
即便沉默寡言,依舊撐起一個家
但是你沒有
你總是在逃避,逃避為人夫為人父的責任
我也已經記不清我們上次對話是什麼時候
而唯一一次溫暖的時刻
大概就是表哥結婚
你騎著單車載我去赴宴
唯一有過的擁抱
在以後人生的所有重大關節
在每一次困難艱苦中
我都希望你能及時出現
給我指明前進的方向
或者只是對我說 別怕
可是你從來沒有
就因為25年來的隔閡
在上個秋天到來的時候
你走了
我都來不及回家見你最後一面
而現在的我
越發的害怕
因為我貌似變得越來越像你們兩夫妻
我繼承了媽媽的倔強偏激
也繼承了你的軟弱逃避
你說
我的人生最後也是會像一張紙屑麽
父親大人
謝謝 @申萌萌 邀請。樓上 @夏寧靜 大致介紹的很清楚。最初聽這首歌的時候也被這種父愛所感動,後來作詞人黃偉文在採訪中的確說過,這首歌其實是控訴,埋怨,父親與我溝通太少,而在對待生活的態度上也許多的矛盾,到現在都很難化解,但是想起年幼的時候一起騎單車的場景,依舊覺得很美好。所謂寫歌的人假正經,聽歌的人最無情啊~~~
不過,正是因為這樣的背景,我覺得這首歌才難能可貴。黃偉文依舊喜歡從細節入手,隻言片語之間就把父子之間的感情娓娓道來,比那些主旋律歌曲動不動就父愛無私啊,父親很偉大啊,要真實得多。這讓我想起譚家明導演/郭富城主演的電影《父子》,郭富城飾演一個窮困潦倒的父親,沒錢的時候還教唆自己的孩子偷別人家的錢,後來自己的孩子偷錢被抓,被毒打了一頓。這是一個多麼混蛋的父親。但是這部電影的第一個鏡頭就如《單車》描寫的那樣,父親騎著單車在鄉間的小路上,小孩子拿著紙折的風車,坐在后座靠著父親的肩膀。這麼溫馨的畫面。孩子長大之後,重回故鄉,尋找父親,雖然未果,但是想起小時候和父親的往事,依舊滿是感激,即便父親曾經做了許多錯事。
聽了黃偉文的採訪之後,再看歌詞,的確是在埋怨父親,比方說
懷念單車給你我 唯一有過的擁抱」(跟父親溝通太少了,除了覺得一起騎單車的畫面很美好,好像再也沒其他值得紀念的事情了)
為何這麼偉大,如此感覺不到(都說父親很偉大,但是我為什麼很少感覺到)
雖然主歌一直在抱怨父親給自己的關懷少了,不理解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副歌卻峰迴路轉:
「難離難捨想抱緊些 茫茫人生好像荒野,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膊 誰要下車/哪怕遙遙長路多斜」(雖然一直抱怨父親小時候對我的關懷太少了,平時也有些小摩擦,但是漫漫人生路,艱難險阻,相聚兩依依,一想到還有父親這個依靠,也覺得無所畏懼了)
任世間怨我壞 可知我只得你 承受我的狂或野(我的一些行為想法別人不理解,以至於有人認為我壞,但是我知道這個世界上,只有父親您能不會嫌棄)。
綜上所述,我覺得這首歌大致是在說,父愛也是人,對子女,也會有一些做得不夠好的地方,生活中也會有許多小摩擦讓兩者的關係不融洽。作為子女,雖然有過抱怨,但是一想起了還有父親這個角色存在,已經很慶幸。同樣的,也該體諒父親有時候的照顧不周。他給我們的,遠遠不是我們能及的。
這首歌出自陳奕迅2001年發行的專輯《Shall We Dance?Shall We Talk!》 ,這張專輯許多歌都是在探討人的冷暖疏離。「陪我講,陪我講出我們最後何以生疏?無法講,除非彼此已失去了能力觸摸」林夕在陳奕迅《Shall We Talk》這首歌裡面所質疑的,正好呼應了黃偉文在《單車》裡面的心結。
這是我的理解吧·~~希望對你有幫助哈·~
《單車》的主題沒有疑慮,就是講父親,講父子關係,講父親對兒子的愛,講兒子對父愛的體認。但究竟怎麼講,這是個問題。聽《單車》,很明顯不是走筷子兄弟《父親》那種帶點哭腔直抒胸臆的路子。
仔細讀這首詞,發現控訴父親的文字竟然佔了很大篇幅,那就怪了,這篇還是寫父愛嗎?且看下文解讀。
不要不要假設我知道
一切一切也都是為我而做
為何這麼偉大
如此感覺不到
不要老是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好,如果真有那麼偉大,我怎麼感覺不到。
整首詞開頭一段,直接跳出一般歌頌父愛的窠臼。這明顯是在埋怨啊。繼續讀下去。
不說一句的愛有多好
只有一次記得實在接觸到
騎著單車的我倆
懷緊貼背的擁抱
這種缺乏交流溝通的所謂的「愛」,究竟有多少好,我真的感覺不到。倒是曾經有一次坐在父親單車後面,緊緊抱著他厚實的背,那一次我才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什麼是父愛。
開頭先埋怨,緊接著回憶一段溫馨往事,而且這件事相當普通,但是詞人體會到細膩的一面,也就覺得異常可貴。這是先抑後揚。但也沒那麼簡單,再看後面。
難離難捨想抱緊些
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膊
誰要下車
坐在父親單車後面,駛過一條長長的路徑,人生彷彿荒野一般,是那樣孤獨無助,前路茫茫。多想永不長大,就這樣匍匐在父親的背上,走完一生。
這種感情相當細膩真實,動人心扉。尤其像我們這代人,很多回憶與單車緊密相連。我印象中上小學時還寫過這樣一篇通過坐爸爸自行車來表達父愛的作文。
難離難捨總有一些
常情如此不可推舍
任世間再冷酷
想起這單車 還有幸福可借
孩子對父親的依賴是天然存在的,人之常情,無法割捨。長大後在社會上曲折輾轉,但只要一想起那段單車回憶,依然有一種幸福可以慰藉。
經已給我怎會看不到
雖說演你角色實在有難度
從來虛位以待
何不給個擁抱
從回憶中拉回,開始思考長大後父親與自己的相處方式:父親你總說早已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我,可我怎麼就是感覺不到呢?現在也已為人父的我,深知要演好父親這個角色,真的不易。可您為什麼就是不願更多地向我表達您的愛呢,給個擁抱也好啊。
很明顯,這一小節繼續開頭的控訴,對父親表達愛的方式提出質疑。
想我怎去相信這一套
多痛惜我卻不便讓我知道
懷念單車給你我
唯一有過的擁抱
您總是什麼話都不說,愛我疼我都不說出來讓我知道,讓我怎麼相信你那一套關於愛的表達方式。我依然只能去回味兒時單車上那唯一感受過的擁抱。
難離難捨想抱緊些
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膊
哪怕遙遙長路多斜
「茫茫人生好像荒野」再次出現,這一比喻很蒼涼,也很真實。孩兒如能永遠伏在父親背上,前路曲折又有什麼可怕呢。
你愛我愛多些
讓我他朝走得堅壯些
你介意來愛護
又靠誰施捨
父親您愛我多一些,他日我才能活得更堅強。可現在您總是不願給予這種愛護,又能靠誰來施捨這份愛。意思就是,連最親的父親都不願給予那份愛,旁人更加不必奢求。
難離難捨想抱緊些
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膊
誰要下車
難離難捨總有一些
常情如此不可推舍
任世間怨我壞
可知我只得你 承受我的狂或野
前面層層傾訴,對父親給予愛的方式表達質疑,直到最末兩句「任世間怨我壞,可知我只得你,承受我的狂或野」,峰迴路轉,愛也罷恨也罷,埋怨控訴,緬懷感觸,歸根到底,這個世界上,能不計一切接受我的狂野浪蕩,不計代價愛我的人,還能有誰呢,就是父親啊。
父親是永不過時的話題。從為人子到為人父,這是幾乎每個男人都要經歷的人生過程。《單車》這首歌讓我想到《美麗人生》里那個看起來放浪不羈卻幾乎是個完美父親的男主人公圭多。
我們在為人子時,常常抱怨父子關係不盡如人意,可當我們真的要做一個父親時,我們真的都想好怎麼做父親了嗎?這個問題應該是每個即將為人父、將要為人父的男人,都該捫心自問過的。因為現實中我們真的很難像電影主人公那樣,傾盡自己的一生去為孩子塑造一個近乎完美的人生。
有時並不是我們不想做,而是做不到,或者做的方式方法不對。這也是《單車》這首歌最終想要討論的父子話題的內核,也就是那句最打動我的「雖說演你角色實在有難度」。
歡迎關注我的歌詞解讀公眾號:【讀歌記】(微信號:dugeji),或者直接掃下面二維碼
http://weixin.qq.com/r/pEWguATEWFknrUDb9xC2 (二維碼自動識別)
爸爸的父愛「為何這麼偉大」,偉大到「如此感覺不到」。
最初聽《單車》這首歌的時候,只是覺得旋律很好聽,並不覺得有多深的感觸。直到幾年之後偶然之間再次聽到這首歌時,不經意間淚流滿面才算體會到這首歌中詞人描述的對於父親的埋怨與無可奈何。以前我從未在知乎上認真答過題,可是這次卻想把我對這首歌的感受認真寫下來。
父親用自己的肩膀撐起了這個家,也為了孩子做了很多的事情,可是父親給予孩子的,並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有時強加給孩子的,對於孩子來說,卻變成了迷茫的來源和沉重的負擔。俗話說父愛如山,說的真的沒錯,父親的愛,像山一樣偉大,卻又像山一樣沉重,像山一樣沉默。孩子想回應父親的期望,卻不知如何做起;想與父親講出自己心中的迷茫與無奈,卻又無話可說。當孩子長大成人以後,慢慢的有了自我,在生活中的一次次經歷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與處世哲學。孩子在三觀和父親發生衝突時,有時會質疑自己,有時會質疑父親,自己在迷茫中慢慢探索的時候,卻無法得到父親的支持和理解,心中那份迷茫無處可傾訴,有些矛盾一直無法化解。孩子埋怨父親沒能與自己有多一些的溝通,在自己迷茫時沒有給自己多一些的幫助,只是一味的做自己認為該做的,殊不知這並不是孩子想要的。孩子希望與父親進行敞開心扉的交流。但是想起小時候坐在爸爸單車后座安穩的感覺,還是會內心一暖,充滿了希望吧。
不要不要假設我知道 一切一切也都是為我而做
為何這麼偉大 如此感覺不到
父親給予了孩子無聲的愛,無法感受到的愛。在孩子的角度,明明父親這麼愛我,可是為什麼我感受不到,有時候甚至會想爸爸真的是愛我的嗎,還是他做這些只是為了自我滿足?這是孩子對沉默的父親的埋怨。
難離難捨 想抱緊些 茫茫人生 好像荒野
也想與父親靠近一些,也想與父親緊緊擁抱,但是卻總是做不到。這裡面有父親的原因也有孩子的原因,這麼多年的僵化的關係雙方都已經習以為常深入骨髓,無法輕易地改變。孩子面對未來的人生,有無數的迷茫與疑問,可卻無法真正的與父親分享,經常會感到無助,自己的人生就像荒野一樣不知道怎樣去耕耘。
從來虛位以待 何不給個擁抱
想我怎去相信這一套 多疼惜我卻不便讓我知道
這兩句表達了孩子對於父親的期望,不要總是裝作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不要總是拒絕表達,多麼愛我,多麼在意我,就讓我知道,這樣不是更好嗎。總是不表達出來,我就算知道,又要怎麼去相信呢?
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膊 誰要下車
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膊 哪怕悠悠長路多斜
這兩句是感嘆吧 感嘆如果爸爸能讓我安穩的依靠,怎麼又會漸行漸遠呢?如果爸爸能給我多些我需要的支持,就算是這個世界有多麼艱險,未來的道路上有多少艱難險阻,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哪怕悠悠長路多斜,多麼難走,我也會一往無前的走下去的吧。
你愛我愛多些 讓我他朝走得堅壯些
你介意來愛護 又靠誰施捨
爸爸你就多愛我一些吧,多讓我感受到一些吧,這樣我才能更加堅定的向你走去。你如果都吝嗇給我的愛,又有誰能夠給我呢?
任世間再冷酷 想起這單車還有幸福可借
任世間怨我壞可知我只得你 承受我的狂與野
無論怎麼樣,在內心深處,我仍然知道你還是我堅強的後盾,不論這世上有多麼艱險,世人怎麼評論我,你永遠是我的父親,我永遠是你的兒子。
單曲循環這首歌,寫下了我對這首歌的感受。黃偉文的詞配上Eason的歌聲,把父子之間的愛與恨,情與苦娓娓道來。也許,能讓聽者感同身受,就是歌曲中的詞最大的魅力吧。:)
對父親的怨懟吧。但即使怨懟,還是很想念某年夏天,單車后座上唯一的一個擁抱啊
《單車》這首歌,寫的是一個玩自行車走火入魔之後的人,他,敗凈家產,是為了自己的單車能更加的輕上10g,省吃儉用,只為了能在騎友中間變得更加耀眼,滴落在鹹菜饅頭裡的淚水,變成了賽場上揮灑的汗水,那就是曲中那個人最大的滿足,我不知道陳奕迅為什麼能夠理解到這樣一種感情,或許一些親生體驗能讓他把更多的感情色彩包含進這首歌的一字一句之中。不要點贊
為什麼說講的是父親對孩子的愛?
講的明明是孩子對父親的愛。對父親的需要。
陳奕迅《單車》
這首歌很多人以為是在歌頌父親如何偉大,其實深入一聽才發現,歌曲是在用另一種方式控訴父親給孩子的愛雖然很多,但是卻不適合,讓人反而感覺不到。歌曲中一處描述坐在父親的單車後,緊緊抱著父親已經很足夠,很幸福了。而不是過於溺愛和一切都是為你好,但最後你會發現父親只是想表達得多一些。現在不明白,長大了你聽這首歌會想流眼淚。
作者:頭條號 / 劉易初
鏈接:那些關於父親的歌曲,你是否真正知道表達了什麼?
來源:頭條號(今日頭條旗下創作平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你聽到什麼,就是什麼了。
作品是別人的,但思緒是自己的。
。。。。。。。。。。。。。。。。。。。。。。。。。。。。。。。。
至於大眾,普遍說法是《單車》與父愛有關,因為:難離難捨想抱緊些 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膊 誰要下車
表意也太明顯了吧。
至於作詞的黃偉文,他的看法是:我對父親的吝嗇一直耿耿於懷,於是長大後就寫了單車這首歌,再講一次,是投訴,不是歌頌。的確是點給全世界父親收聽的,卻不全是善意的。
後來,在某個場合,巧遇素未謀面的洪松蔭先生,他問我:「黃金寶托我問你,『單車』是不是寫他和他爸爸的故事?」當然是美麗的誤會,是誤會,但畢竟是美麗,也不該抱怨了。
※引文截自網上,找不到訪問正文。僅作參考。
。。。。。。。。。。。。。。。。。。。。。。。。。。。。。。。。
那段時間熱戀就會想起情人,那段時間是父親節就想起父親啦哈。
二更:我不知道這首歌的典故以及由來。但字裡行間的理解是父愛,並且當自己成為了父親之後尤其能感覺到。粵語是一門古漢語,簡潔優雅,我很後悔初來廣州上學時候沒有學會她~
我想,父愛深沉,這首歌可見一斑。
昨天早晨上班路上隨手一拍,隨即附圖發了一條朋友圈:單車--陳奕迅。
大概是,孩提是對父親的依賴和不滿,到成為父親以後明白自己父親的責任和體會吧,有人說這首歌是控訴多於讚頌,我到覺得是領悟和珍惜更多。一個個男孩子到一個父親的轉變,不正是那一句,想我怎會相信這一套嗎。但是明白以後,有多少人的那位老父親,還健在嗎,所以,珍惜吧,深入血脈的感情,不正是我們經常無視的嗎。
父愛如山,卻如沉默的遠山。
深沉,清冷,孤寂,緘默,不動聲色,不擅言辭。
孩子們想要溫暖的愛,開朗的愛,說出口的愛。
縱然對父親不滿,卻割不斷血脈中奔流的感情。
若能伏於爸爸的臂膊,誰願下車,去獨自面對人生的茫茫荒野?
貼一篇我在空間里寫的文章,這是我對這首歌一點粗淺的理解。
————————————分割線—————————————————
忘記某次與誰人聊天,曾經說起過陳奕迅的許多歌曲,說到我認為寫得最好的歌,我略加思考便給出了我當時的答案。
寫愛情的【人來人往】,寫友情的【最佳損友】,以及這首寫親情的【單車】。
這幾年間聽了很多陳奕迅的歌,把他的八百多首歌聽了個大半,也學了個百來首,發掘了許多冷門但依然優秀的歌曲,這個答案,卻仍是不想做出任何改動。
這三首歌之中,【單車】是我接觸得最早的一首,高二的時候,每次班上值日,班上同學都愛在電腦里放一些自己喜歡的歌,陳奕迅的那份歌單里,被播放最多次的,就是【愛情轉移】和【單車】。那首單車是10年DUO演唱會上演唱的版本,每次間奏拖老長,結尾又收錄了廢話一大堆,但是限於高中沒有WiFi的環境,那個版本我竟然也聽了好幾天。
但是我印象最深的畫面倒還是高考後,知道成績之後的那幾天,超常發揮的喜悅慢慢褪去,心裡生出的是對廣闊未來的無限恐懼。最糾結的那幾天,心裡滿滿都是一句話:「茫茫人生,好像荒野。」
然後就是,爸媽離開武漢那天的晚上,一個人靠著枕頭,循環到這首歌,忽然間就哭了出來。
大概因為那天,人生真的進入了荒野。
單車這首歌,寫的是父愛,卻也不是父愛。初聽的時候覺得這首歌很怪,讚美之詞似是而非,雖然有「一切一切也都是為我而做」、「難離難捨總有一些」這樣一些表達深情的歌詞,卻還有一些詞句朦朦朧朧,不知所云。
後來偶然看到黃偉文對這首歌的評價,說寫這首歌是為了表達對兒時父親給的愛不夠的埋怨,不是為了讚美,沒想到寫出來後卻被那麼多人認為是讚美父愛的偉大,也算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那一刻我對這首歌的喜愛竟無以言表。
一首歌詞情感的細膩程度,就像美人的妝容,不在淡妝或是濃抹,重要的是「相宜」。淡妝如【一封家書】,細水長流,娓娓道來,成為無數民謠愛好者心中經典;濃抹如【愛不愛我】,波濤洶湧,開門見山,大聲吼出無數次「愛不愛我」,也能高居流行榜第一好幾個星期。歌詞寫得出那份情感那個味道,就如美人的妝正配了她的臉型,一顰一笑都是美。
單車就這樣畫了一次完美的妝。
從詞作者的角度出發,寫的是對父親的埋怨,埋怨父親不懂得怎樣去愛,埋怨父親的愛自己從來感覺不到,埋怨父親不懂表達。主歌里許多的反話清晰反映著作者的怨念:「不要不要假設我知道 一切一切也都是為我而做」、「不說一句的愛有多好 只有一次記得實在接觸到」、「你介意來愛護 又靠誰施捨」。
然而真的只是埋怨么?當然不是。主人公其實知道父親愛自己:「經已給我怎會看不到」。作者也知道父親只是不懂表達:「多痛惜我卻不便讓我知道」。
他只是不懂表達對父愛的希冀罷了。
所以他寫「騎著單車給你我,懷緊貼背的擁抱」,他寫「何不給個擁抱」,他寫「懷念單車給你我,唯一有過的擁抱」。
他唯一所能說出口的要求,只是一個擁抱。
是不是和不懂表達的父親很像?
因為他也漸漸變成了一個不善表達的男人,或者說,父親。
所以他不滿著父親的愛不夠,另一方面,他卻又漸漸理解著父親,理解著自己也要途經的那個形象。
所以他對那個「懷緊貼背的擁抱」念念不忘,那是父親對他的愛的唯一憑證,也是他對父愛的最高期望。
如此自相矛盾的感情,難以表達出來,明明希望父愛細膩,自己卻提不出細膩的要求,就是這首歌的主人公該有的形象。
這首歌感情的升華,在最後那個被我提及過無數次的句子。那句經過前面本就深沉的人物形象塑造後迸發出來的深情告白,就如同浮誇最後那一聲吶喊,將內心壓抑的感情全部發泄出來。
任世間怨我壞
可知我只得你
承受我的狂或野
不是至親,沒有人會把犯錯後能取得的寬容,寄托在別人身上。
卻偏偏是兩個不善言辭的人,懂得這份寬容的重量,然後,一個人打破一切禁忌,告訴另一個人,我懂。
所以這是一首男性化的歌,作詞是男人,作曲是男人,歌手是男人,唱給的是男人,能夠體味這份感情的,也大都是擁有這份感情的男人。
知乎上有篇寫父子關係的文章,提到父子關係的四個時期,具體我已然記不清,只記得前三個時期分別是崇拜期、叛逆期、理解期。崇拜期正值孩童,叛逆期則從青春期直到三十多歲,而理解期,大多源於兒子也有了一個叛逆期的兒子。
看到這裡我會心一笑,想起寫這首歌的黃偉文,想起我和父親的一些事情。
我的崇拜期啊,父親就是個哆啦A夢,什麼東西他都造得出來,也是在崇拜期的盲目崇拜下,沒到四歲的我懵懵懂懂地被父親以「學前班放假周期比幼兒園短」這樣一個簡單的算術問題騙去了學前班,從此開始了讀書這條不歸路。。。
叛逆期究竟該是什麼樣,我其實並不清楚,我天生就不夠「叛逆」,然而交流卻還是看得見地變少。沒有了一被逗就哭的稚氣,沒有了可以隨時騎上父親背上的年紀,沒有了生日眼巴巴等著玩具的希冀,父子關係頓時縮水得皺皺巴巴,好不容易去高中學校看我一次,也只會吃飯時冷不丁說幾句:「你媽講......」,或者大學一個學期不見了真的想念,也只能某天突然打個電話,不知所云聊上幾句,掛上電話,嘆口氣:「不知道為什麼,好想兒子了啊。」然後由我媽隔兩天傳遞這種想念。我亦不知道該回什麼,只是拿著手機,突然間濕了眼眶。
我想黃偉文大概是到了理解期了吧,【單車】說是埋怨,其實卻是慢慢理解了,而且我在歌詞里,隱隱約約看到了那個「已有一個叛逆期兒子」的、感情開始變得深沉而不善表達的「兒子」。
其實我大概也在漸漸理解。
一個男人的不善言辭似乎與生俱來,所以你不敢向喜歡的女生表白,不敢向一些自己不太熟悉的事件表達自己的看法,不敢在一些場合表現自己的脆弱,不敢索取一些自己應得但自己不好意思伸手的權利,甚至,明明會彈夏威夷吉他,卻不敢邀請州長夫人唱一首Aloha Oe......
感情的表達畢竟是稀有物品,我們大多數人都喪失了這種能力。
茫茫人生,好像荒野。誰不希望自己能伏於爸爸的肩膀?但是有的人,本來就是別人的肩膀。擁抱固然溫暖,卻支撐不起狂或野。
—————————————————————分割線——————————————————
這篇推文前前後後寫了幾天,想寫的很多,卻寫不出來,深深感受到表達能力弱的局限。
以前有人說陳奕迅的歌要到三十歲才能聽懂,聽多了知道,其實聽不聽得懂不在於年齡,只是他的歌里很多感情,要到踏入社會摸爬滾打之後,才能真正親身經歷。
因此這篇文字里夾雜了太多我個人的感情在裡面,我是如此喜愛這首歌,那麼多的歌我只能從歌詞里找出歌者的感悟,只有這首,我一直在生活里,慢慢發掘我自己的感悟。
另外一篇正經的推文里本不應該出現一些奇怪的東西的,然而寫到後來還是忍不住膜了一下……職業病,不好意思。
嗯......就是這麼多了吧,雖然由淺入深把這首歌放在了淺的地方,但是這首歌還可以聽得很深、很深……《單車》這首歌 從個人經歷說起來 本應該是自己最有感觸的陳奕迅的一首歌 但不知為什麼 總覺得還是少了點動情
一開始我也和很多聽眾一樣認為這是一首歌頌父愛的歌 尤其是副歌的那幾句「難離難捨總有一些 常情如此不可推卸 任世間再冷酷想起這單車 還有幸福可借」無論怎樣看 都像是一個兒子對父愛的感激
但其實並非如此 正如詞作者黃偉文在採訪中說 這首歌其實是在控訴父親沒有給予足夠的父愛 而對於陳奕迅而言 他的父親陳裘大鋃鐺入獄 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父親榜樣的缺失
再來看主歌歌詞
第一段主歌的「不要不要假設我知道」「不說一句的愛有多好」 看起來像是孩童時代對父親的不滿 或許父親並非不愛自己 只是這父愛太嚴肅太深藏不露 表現得不夠明顯 導致了父愛的缺失
而第二段主歌則更像是歌者也為人父後的感嘆 從「雖說演你角色實在有難度」便可以得知 自己做了父親後 或許明白了當初父親其實也是愛著自己的 然而仍舊對於那種沒有表現出的愛而耿耿於懷
個人很喜歡那句「你愛我愛多些 讓我他朝走得堅壯些」 無疑是一個孩子對於父親多關懷自己一下的渴求
至於我自己的經歷其實和這首歌還真有幾分相似 從小的記憶中就沒太有父親的影子 他似乎很少歸家 終日在外遊盪 抽煙打牌各種不良嗜好 自然也沒從父親那得到多少關懷
而童年對於他最深刻的記憶 就是他每次騎摩托車接送我去幼兒園的場景了 真的是應了那句「如孩兒能伏於爸爸的肩膀 誰要下車」
難離難捨/想抱緊些
它的旋律很棒,和陳奕迅的聲音同時交融在一起的時候讓我有一種很神奇的感覺,近似於「懷念」。我每天晚上都會聽音樂,第一次聽到它是在聽 「千里共良宵」 時。忘了是什麼主題,當時卻對這首歌很感興趣。然後去下載,一直聽到現在,它和Daniel Powter的歌給我的感覺一樣,是那麼平和,那麼意味深長。
這首歌講的應該是曾得到的溫暖,這溫暖來的有點滄桑。也許都彼此深愛,但愛不曾說出口。
我聽的時候想到的是我爸媽。
離開家來上大學,想了挺多,都記錄在我的「神奇本本」上,沒有人看到。
但真的是一種很奇怪的思念啊,想的和表現出來的總是有出入(?_?)
但我相信彼此深愛,只是愛的表現方式不一樣。它是「單車」。
也許這不是它想表達的東西,但每個人都有對其的想法
(??????) ?
他的歌總是契合某個時間段我的感情加心情狀況 這首歌被當作鈴聲 可以說讓我討厭的是 當鈴聲響起時 就是我和我最深愛的人分開的時候 狹窄的床 沒有間隙的擁抱 後來分手了 然後恍然大悟 茫茫人生 好像荒野 別想那麼多 快回到家人的懷抱吧 晚安
沒有看過黃偉文的「俗」嗎?
書裡面很明確地說了,就是埋怨。
是聽眾一廂情願地理解為感謝父愛。
聽到這首歌的時候,眼前的畫面常常是朱自清的《背影》,記憶里的父親。
推薦閱讀:
※無名的陳奕迅參加《中國好聲音》海選會通過么?
※在哪可以獲得粵語歌的推薦?
※如何看待陳奕迅、薛之謙等歌手近年來的走紅?
※對比Eason和楊千嬅唱的《明年今日》?
※陳奕迅的唱功好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