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在「姓名」之外還要另取「字」、「號」?有什麼講究?

名字 人文 歷史


-

在中國古代,姓、氏、名、字是四種截然不同的東西,直到近代,才歸類為「姓氏」和「名字」兩個單元。


一、姓氏

從最早的母系氏族說起,每個部族都有著共同的女祖先。這時成年女子要留在本氏族,與其他氏族的同輩男子實行群婚。而男子則要前往外氏族,和別的女性生育後代。在這種社會關係之中,子女往往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也就只能隨母取姓。在古姓之中,不少都有「女」字旁,比如:姜、姬、嬴等等。這些都是族姓,「姓」是舊有的族號。

隨著人口的擴大,一個部族自然分成不同的支系,並且逐漸獨立。此時為了加以區分,每個支系會為自己設立另外的稱號,這就是「氏」的來源。例如,商族人祖先姓子,後來才分出殷、來、宋等氏。氏的來源多樣,可以來源自祖先的稱號,例如軒轅。可以來源於祖先的職業,例如巫、陶。此外還有很多來源,不再一一列舉。

姓的歷史比氏悠久,並在社會變遷中逐漸被氏取代,並呈現出一定的階級特徵。《通志·氏族略序》中提到「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例如「司馬、司徒」就是脫胎於官位的氏,「文、景、武」是多發源於祖先謚號的氏,「魯、楚、秦」是來自生活地點的氏,往往「氏」不是貧賤之人可以有的。

在周朝之前,姓和氏分治不同的功能。男女之間,姓同氏不同,不能通婚。而姓不同氏同,則可以通婚。先秦時期,只有貴族才能使用姓氏,比如「庖丁」就是名叫丁的廚子,公輸班叫「魯班」卻不姓「魯」,只是「魯國的班」。到了秦漢時期,姓與氏才逐漸統一成一個東西,發揮同樣的社會作用,也走入尋常百姓家了。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女性而言,姓氏比名字更重要。出嫁以前,在姓之前加上「孟、伯、季」等排行作稱呼。出嫁以後,在姓前加以所出身的國名,比如「齊、秦、魯」。稱呼婦女的時候,也往往在其姓的後面加上一個「氏」字,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張氏、王氏、徐氏」。這類體制,後世多有演變,但在先秦時期業已形成。


二、名字

名和字的區別在很多文獻上寫得明白,如《禮記·檀弓上》所言「幼名,冠字」,人在出生的時候無名無字,出生三個月之後,會起名字,這就是「幼名」。而在成年之後,行冠禮,則「冠而字之」,可以走入社會了。《禮記·士冠禮》中有言「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也就是說,一個人在成年之後,長輩們起的「名」就不適宜在社交場合直接稱呼了,得取一個供平輩、晚輩人稱呼的新叫法,就有了「字」。

「字」是男女皆有的,不是男性獨佔。《紅樓夢》第三回中,賈寶玉問黛玉「妹妹尊名」,黛玉說了名字。但寶玉問「表字如何」的時候,林黛玉說「無字」。這是因為黛玉年齡未到十五歲,又沒有婚配,就沒有自己的「字」。《禮記·內則》中說「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這是說女子的成人禮在十五歲,之後就可以嫁人了。在這個時候,就有了自己的「字」。所謂的「待字閨中」,就是來源於此。

「字」可以是一個字,也可以是兩個字,但以雙字者居多,更長的少見。比如屈原,名平字原,就是單字。岳飛,名飛字鵬舉,就是雙字。取字的方法有很多,但一定要與「名」有所關聯,《顏氏家訓·風操》有言「名以正體,字以表德」,正是此意。可以取近義,也可以進行一些比喻延伸,甚至可以反義相對,方法多多,在此就不贅述了。


三、別號

「別號」又稱「別字」,簡稱「號」。字數不限,王安石號「半山」,范蠡號「陶朱公」,蘇軾號「東坡居士」,都可以。有些時候以故鄉、官職稱呼別人,也是「別號」的一種,比如王維為「王右丞」,柳宗元為「柳河東」等等。

帝王、士大夫有的「謚號」、「廟號」,也都是「別號」的一種。例如,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齊桓公」、「楚庄公」等等。

一般來說,一個人可以有無數個「別號」,只要自己樂意,起多少都可以,自己隨意掌握。


四、傳統用法

拿我自己為例,我姓徐,名博聞,字俊葵,號紫閣。(只是舉例,現在社會不必拘泥如此)

「名」是長輩來叫的,一切血緣長輩,都可以之呼「博聞」。自稱、卑稱時,也可以用名字。平輩之間,如果關係非常親近,在私下也可以直接稱名。特別注意的是,在尊長之前,一切的自稱都要用「名」,而不能用「字」或「號」。《出師表》的第一句,就是「臣亮言」,所以如果給謙卑寫信,只能用「晚輩博聞」如何如何開頭,別的都是失禮。

在與一般的同輩、晚輩的交往之中,對方必須稱呼我的「字」,如果直接叫「名」,就是冒犯。「直呼其名」、「指名道姓」一直都不是什麼褒義詞,就是從這裡來的。比如同學之間,都應該稱呼「俊葵」,而不得直呼「博聞」,這是一種對對方的尊重。而上司、領導與我對話的時候,雖然道義上講是可以直接呼「名」,但一般也是以「字」相呼,表示客氣與尊敬。劉備稱呼諸葛亮,也都是叫「軍師」,如果直呼其名,必然是有情緒在裡面,也是一種不尊重。

至於「號」,就多在文人雅士之間相互使用,用來自稱也非常方便。現在還有不少朋友,習慣叫我「紫閣」,而不叫「博聞」。這種情況,即便放在古代,也是十分恰當的。

但是對於歷史人物而言,他最廣為人知的稱呼,可能是「名」,也可能是「字」,也可能是「號」。估計是哪個順口好記,就容易流傳。比如鄭板橋本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道人。板橋好記好認,說鄭燮、鄭克柔是誰,認知率就低了。齊白石名純芝,號白石山人,就以白石傳世。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現在也多叫蘇東坡,還有東坡肘子流傳。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總而言之,「字」是古代知識分子之間最常用的稱呼,而「名」、「號」的使用範圍都比較狹窄。這體現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柳南隨筆》有言「古人敬其名,則未有不稱字者」,此言得之。

(有些朋友問我的字「俊葵」和名「博聞」有什麼關係,正如「名以正體,字以表德」所說,都是描述人格品行的詞語。博聞取「博聞強記」,俊葵則取葵花的比喻義,詩句很多,舉三例「傾陽一點丹心在,承得中天雨露多」、「黃花冷淡無人看,獨自傾心向太陽」、「絳臉有情爭向日,錦苞無語細含風」。名說見識,字講品格,先人的期許,大致如此。)


五、總結

現今社會習慣已經有了諸多改變,但對一個人的稱呼,依舊是人們需要好好斟酌的事情。對人名的稱呼是否得體,往往決定了第一印象如何。尤其在中國,有多少人會對長輩、上司直呼其名呢?

稱呼一個人的方式,往往帶著褒貶色彩。對於曹操,我們可以叫「曹操」、「曹公」、「孟德」、「魏公」、「阿瞞」、「阿瞞小兒」等等,每一種帶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十分有趣。也正是因此,在對人稱呼的時候,才需要格外注意。

一個小小的名字,可以決定的事情很多。給下一代起名字,怎麼稱呼別人的名字,對古人的名字怎麼解讀,都是可以大做文章的事情。「姓氏」和「名字」的演變,是與中國文化千年來的發展息息相關的,這裡面值得挖掘的內容還很多,但知乎答案篇幅有限,在這裡權當拋磚引玉。

感謝閱讀。

-

參考文獻:
【1】袁庭棟.古人稱謂.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第一步 人的自我意識加強,為了區分彼此,有了名。

第二步,部落出現,為了區分彼此的部落,就有了 姓。

第三步,部落規模擴大,家族出現,為了區分不同的家族,開始出現 氏。

第四步, 部落變成國家,國家下各自以家族為單位,慢慢的姓氏合為一體。

第五步, 人的社交屬性加強,名因為是父母取的,大家覺得不能反正我特立獨行的氣質啊。就開始取字。

第六步,字開始變得正式,師長等人攫取了取字的權利。從此名來自父母,字來自於師長成為習俗。

但是我特立獨行的氣質怎麼辦?

於是大家開始給自己起號,說白了就是筆名,一輩子可以隨便取。

在明朝有一陣子,把字也叫號,但是稱呼混淆而已,字型大小一直是分開用的。

第七步,全盤西化以後,字漸漸消亡,但是號一直存在。

學書法字畫的都會給自己起號,文學家也會。

文藝青年有筆名,藝名。
普通青年有網名。
二X青年有外號~~

就醬。


1、字
首先什麼叫「字」?從名的含義派生出的另一個符號就是叫做「字」。《說文解字》說:「字,乳也。」字就是生育的意思。所以古人將漢語里獨體象形的,如人、目等叫做文,而由「文」組成滋生的符號就叫做「字」,人的字是從名兒里滋生出來的,當然叫做字。字是從名兒上派生出來的,它對名兒有表述、闡明的作用,所以又叫「表字」。
為什麼取字?
博聞兄上面已經有介紹了,周代貴族男子20歲成年,要舉行加冠儀式,挽起頭髮,用簪把冠和頭髮固定在一起,然後由通過占卜選定的加冠嘉賓根據地名兒的含義,起一個字,自此以後,就列入了「丈夫」的行列了。為什麼男子成年要「冠而字」呢?因為名是父親起的,是幼年用的,長大成人了,別人不宜呼叫他的名兒,所以得另取字。(可以理解為:都叫他的名兒,就都跟他爹似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周人有避諱的習俗,人死之後,為了表示對他的尊敬,就不再稱他的的名兒,這叫做「以諱事神」,為長遠計,所以成年之後,就「敬名稱字」了。
《禮記·冠義》還說,以冠而字,「而後可以為人;可以為人,而後可以治人」。原來取字並不僅僅是「敬名稱字」,還有深意存在,他是貴族中對一個成年男性承認並接納為正式成員的一種表示,自此以後,便可以「治人」。意義重大啊。
世事變幻,發展到後來,世卿世祿不復存在,取字的深層含義被過濾去了,人們取字,只是為了參加社交活動,所以也用不著舉行隆重的冠禮了。
取字原本屬於貴族的特權,後來擴展為知識階層的事,而一般下層人是不能染指的。一直到了明清,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幾乎無人無字。

2、號
號,最初大約是隱士們自稱的,他們隱居山裡,就是為了不求人知,所以把真實姓名也隱藏起來,而另取一個「名」作為自己的代表符號。例如「鬼谷子」,至今都不知道他的真名。晉宋漸有自號的出現,如葛洪號抱朴子,陶淵明號五柳先生,像他們這樣知名度高的人有了號,於是對後代就產生了重要影響。唐代文人有號的逐漸多起來,杜甫號野陵老,到了宋代,文人起號蔚然成風,幾乎人皆有號。到了明代那幾乎跟字一樣,滿大街都是,不光人多,一個人取的號也多,光傅山一個人就有50多個號!
取號之風如此之盛,主要是因為古人名、字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不能表現自己的志趣、意願,但是號不一樣,想怎麼起就怎麼起,想起多少就多少,而且可以隨便改。於是,號就變成了文人雅士 表現自我的產物。
古人取號的方法五花北門,但大致有幾個特徵:
一、高就低,雅就俗。如高官文人都給自己取個農、牧、漁、樵等下層人民的稱號。 二、喜歡用山川、景物、田野風光和建築名詞,如岩、峰、汀、村、園、樓、台、軒、亭、庵、齋、堂、閣等。
三、本是儒生,卻喜歡用道士、和尚、居士等名。
四、以各種稱謂詞入號,如客、叟、翁、生、老人、主人、先生等。

樓主如果有興趣,可以看一下吉常宏先生的《中國人的名字別號》,裡面闡述的很詳細。


我覺得有必要回答一下問題所涉及的姓氏名字型大小各種概念。因為到目前為止網路所涉及的解釋均是拿後世成熟的概念去總結,完全無法表現這一套東西從無到有的自然發展。所以我準備帶大家自然走一回。

首先請大家忘記什麼姓氏啥的鬼概念!現在神馬斗木有!!!除了若干群野人,好吧,瘋狂原始人。

水是生命之源,所以無論是哪一群原始人,幾乎都居住在河邊。逐漸的,人們也會用語言來區分地名,比較叫這條何為jiang,那條河為ji,但只有發音,沒有文字。那麼自然而然地,也會用這個發音來指代這條河邊的那群人,你們那群叫jiang,他們那群叫ji。瘋狂的原始人就這樣區分各種人群,跟我們會很自然的叫東北來的人「東北人」一樣。現在我們把這種人群劃分稱之為「部落」。

然後發展出了符號,每一群人也就是部落都會有一個標誌自身的符號,相當大的一種可能是來源於這群人所崇拜的圖騰,圖像化後再符號化。這個符號自然和這群人的指代發音捆綁在了一起,甚至這個符號也相當程度上也指代這條河。

在形成成熟文字和語法的過程中,人們很自然地把標誌人群也就是部落的符號添加一個女的符號——算不算合文——於是出現了一系列我們現在已能看到,標誌人群的成熟的文字,比如姬、姜、姚、嬴、姒、妘、媯、妊。

這個時候,這些字依然同時指代河流或者地名。再後來,文字和語法越來越成熟,細分也越來越厲害——這個過程直到現在——人們把這種區分人群的字歸納為一個概念,叫「姓」,同樣帶符號「女」,後世謂之偏旁。我不太清楚「姓」的原始寫法,但現在的字面意思倒也傳神,實質上就是表達哪群女人生的。

因為那個時候是母系社會,男人除了播種沒球用。但是根據以往的播種經驗,發現一個群里的男人播種倒是方便,可是消耗了十個月勞動力之後,甚至分娩等等導致勞動力死亡,收穫的卻常常是廢物,最可氣的是養了好大才發現這個小孩過於萌萌滴獃獃滴。這種經驗逐漸上升為群規,播種必須為另外一個群的男人。

這同時也賦予姓一個天然的附帶價值——同姓不婚。所以後世總結:「姓所以別婚姻」,但實在是因果倒置。

所以後世類似「黃帝居姬水,故以姬為姓」的說法是不折不扣地拿後世的概念套祖宗的故事。那個時代,姬既代表部落,也代表河流,甚至就是混為一談的,至於姬做為姓的概念,沒有。

但事情在悄悄起變化,黃帝時期大致就是母系社會轉為父系社會了,男人的力量發揮出來後,不得了,人口迅速發展起來。然後悲傷地發現,姬水邊不夠住了,其它地方情況也類似。分解族群成為必然。

於是有一些人成年以後就會分出去,自己尋找地方獨立生存發展。具體的情況不得而知,可能被迫和主動的情況兼而有之。也很容易想像,通常是強者帶一些弱一點的,小家庭中成年的哥哥帶著幼小的弟弟妹妹??總之,他們紛紛到了新的居住地,這些居住地這個時期很可能已經有了名字,那麼很自然江湖上會用這個地名稱呼他們,如果沒有地名,自然也會如之前的情況一樣發展出地名和部落名,無論哪種情況,重要的是,地名和部落名依然是混為一談的!

於是後世記錄這段歷史時,是這樣的,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三語》中胥臣解釋說:「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

但細究起來,無非是黃帝部落人太多了,黃帝的兒子有25個,分出去獨立成為新的部落的有14個。那多出來的兒子呢,很簡單,不可能每個兒子都有帶人出去發展的能力,也可能同母兄分出去的時候跟著走的小弟弟,也可能分出去混死了??那為什麼得姓12呢,說明裡面有幾個可能都在一個地方混,也可能哥哥和弟弟繼續分為兩個小小部落,但旗號還是一樣得。

有人會問,黃帝兒子所謂得姓12,嚴格地說應該是得氏12,而不應該叫姓啊。這話不能算錯,用後世的歸類來說是對的,可問題還是之前的老話,那個時候沒有姓和氏的概念,而且這事年代也很遠,後世自然而然也稱之為姓。

生產力更進一步的發展,帶來幾個主要的問題,首先是人口激增帶來的次級族群分化,然後是人口交往遷移的頻繁,再就是文化和階級的發展導致的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以及由此生髮的族群自我意識。

有點繞?好吧,說白了,就是人口激增,部落和家族越來越多,而且大家好到處亂竄,之前姜/姬/姚之類的老代號已經完全無法區分,就跟現在一叫帥哥滿街都答應一樣。所以自然而然對於小的家族和部落會形成一種新的區分叫法。這種叫法一開始基本上也是隨居住地地名,比如你們居住在趙,就叫你們趙,你們在黃,就叫你們黃。也有專業技術大拿,巫師,或者史官,這些除了專業而且都是不外傳,人們自然也用巫或史來指代他們家族,再往後,有人當了大官,比如當了司馬,很牛,於是人們可能就以司馬稱呼他們家的人,還有爺爺是王侯的,人們也會說,那家是王孫。

這個過程中,人們覺得這個二級代號跟之前的根代號是不一樣的,於是把根代號稱為「姓」,各種下級代號稱為「氏」。這意味著,姓氏觀念發展成熟了,所以也有了上級領導賜氏的情況了。

同樣在這個過程中,天然產生一個現象,就是能獨立門戶被人拿出來說的自然都是各級領導,也就是貴族,只有他們的家族有必要被區分,也就是有氏,而平民甚至奴隸沒必要被區分,也沒人去區分,所以也就沒有氏,就像誰關心阿Q姓(嚴格說叫氏,後世姓氏合流)什麼一樣,但是趙老爺的趙氏就很重要了。

所以後世總結「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又是因果倒置。這種貴賤也包括氏之間,比如你北大的,牛,你復旦的,呵呵。

但是具體的人怎麼叫呢?

當然是直接叫老大老二老三老幺咯,古文寫作孟仲叔季,我們現在看這幾個字挺文藝的,其實現實真的很粗糙好吧。其實現在在農村,依然很流行,張家老二,你來幫我把,幺妹,借點米,至於名字叫啥子,不出村沒意義。

後來人口多起來,光叫排行肯定是亂了,於是逐漸人有了代號。當然大部分可能是父親取的,這個代號很隨意,生小孩時老爹看見岩石燒炸了,叫「啟」吧,被雷劈了可能就叫「劈」了,不過這也算得有文化的初始形態了——這很重要——畢竟是賦予名一定的紀念意義了。這種爹叫兒子的名到底世很私密的事,沒準就叫狗蛋啥的,跟現在的乳名小名一樣,有種長輩的親昵在裡面。

社會活動逐漸頻繁,男人出去混的時候逐漸意識到一個問題,別人也這麼叫自己的話總感覺怪怪的,於是想出一個方法,再取一個大名用作社會交往。逐漸定型為一套規矩:出生後父親取乳名,直到成人儀式的時候,由家族或部落里德高望重的人給取一個社交大名。後世就把乳名稱作「名」,大名稱作「字」。

這就暗含了一個規矩,那就是只有長輩才能稱呼別人的名的,其他人都得稱字,否則就是拿自己當別人爹,自然是大不敬。

比如,百里奚生了個兒子,頓時感覺神輕目明,「兒子就叫視吧!」多年後視舉行成人禮,百里奚說隔壁二大爺你給我家大兒子取個字唄,

「這是老幾啊?」
「老大。」
「叫個啥啊?」
「視。」
「出來混,是要看清楚點,既然是老大,就叫孟明吧。」

很容易想像,族裡的老人在取字的時候很容易會考慮和父親取的名有所呼應,這種呼應最樸素的道理就是最重父親的感情和用意,當然也有展現自己德高望重的考慮。所以發展到後來,被附會為字有表一個人德的功能,所以字又稱為表字。其實說到底,所謂表德,無非是對這個人寄予一種美好的願望。

至於女人嘛,因為沒有社會交往,活動範圍依然局限於部落或家族,所以壓根沒有取名的需求!依然是老大老二的叫。出嫁了怎麼辦,出嫁了不也局限在夫家嗎?也用不著名。即便是在現在,也是這樣,一個村裡嫁過來一個新媳婦,村裡的大媽怎麼叫?山東妹、姜丫頭、姜山東,如果有衝突,那就大山東、小山東。

後來這個姑娘做了一件大事,竟然上了書,作者只好記成「姜家大丫頭」,也就是孟姜女。再比如齊姜,就是姜山東的意思,褒姒,就是從褒那疙瘩來的姓姒的丫頭。總之,就是在姓前面加一個最能表現其屬性的字——多數為來源地——做為區分。所以後世看見這些的時候會以「姓名」來理解,其實不對,那實在是史官不得已搞出的代號而已。

也是嘛,做為「生產」工具,只有你的姓重要,不然不利於優生啊。其它的,who care?


————要打麻將的分割線,兩下寫完吧,贏了就考證下細節—————

隨著周武革命,商王朝做為原始部落邦國聯盟的古典王朝進入了歷史。周不遺餘力地強化等級與次序,並以完成了由宗藩取代部落方國的萬世王業。不僅氏的組織形態得到了空前地發展,姓/氏/名/字也完成了文化禮儀上的成熟。但戰國的來臨將分封制扁平化,氏這種組織形態也將走向集權國家的對立面上。

然後我赳赳老秦奮七世,連貴族的根都滅了。集權國家郡縣制從社會形態、文化意識上都不再需要氏的概念了,只有民。於是貴族和平民都被統一登記造冊,貴族的氏和平民的姓混在一起,再也沒有區別了。

但我推測民冊裡面的記錄還是有所不同的,貴族後裔應該名字都還比較像樣,比如項羽,更多的恐怕是:沛縣劉老太爺戶,妻劉老太婆,子劉老大、劉老二、劉老幺。然後陰差陽錯,劉老幺竟然建立了漢朝,只好整個正式的名字,叫邦。

秦漢之季,氏徹底歸於了姓。

但是,但是,但是周所發端禮儀文化完全就是講資歷,完全沒有個人發揮的餘地。要知道,展示自己的個性是人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啊!!!


社會交往文化生活的發展,這種需求立刻被激發出來。諸葛亮混荊州本地論壇的時候,覺得別人叫他孔明真的too low,我的明難道只能照亮一個孔嘛,連個洞都不是,不知道隔壁二大爺怎麼想的。於是在論壇註冊了一個ID:卧龍。龐統更扯淡,五短身材,一聽就是龐大的桶,還表字士元,確實圓,整個一土肥圓的感覺,於是註冊了一個花一樣的ID:鳳雛,瘋狂騙粉。

更可氣的是,他倆聯手,請幾大版主崔州平、徐庶等瘋狂炒作,文案也不錯「伏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最後雙雙直接進入大漢高層!

這種自己給自己取的以裝牛必為主要功能的ID就是所謂「號」。至於有什麼講究,那就是逼格怎麼高怎麼來,比如太岳、大千!!!所以往往人們更願意稱呼對方的號,因為這樣拍馬屁效果最好啊!!!


——————————打麻將去了——————————


簡單地說,是指你是誰生的,是指播種的是誰。


等級制度下,是高等級的人叫你的時候用的,是同等級的人叫你的時候用的。

是你所屬的人(比如你爸、你爺爺)給你取的稱呼,是自己給自己取的稱呼。


【如果喜歡我的答案,請打賞一個微信紅包吧:bean-sprout 】

http://w.url.cn/s/CzZyDUH (二維碼自動識別)


姓,指血脈,開始從母,後來從父,嫁後從夫。春秋各諸侯國國君,姓姬的都是周天子一個血脈。
氏,指家族,開始和姓分開,後逐漸混同。今人的姓就是古代的姓。女性嫁後,父姓為氏;男性入贅之後,其父姓為氏。
名,現在一般稱為小名。一般是長輩或親近的人用的。
字,現在一般稱為學名,是正式名字。但,古代人物,一般以名為正式名字。
號,就是別稱,一般是對於身份很尊貴的人的稱呼,有些是自己起的,有些是別人起的。分為法號、尊號、謚號、稱號、自號等。自號是裝逼用的,其他幾個是避諱用的。法號、尊號、謚號需要一定的程序形成,稱號一般多是姓+官稱、姓+爵位。比如:
宋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諱禎。
宋仁宗是謚號,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是尊號,趙是姓氏,禎是名,因除其長輩之外,沒人敢直接叫他,所以沒有字。
王安石,字介甫,荊國公,謚號文(舒文王,後奪王爵,僅剩「文」字謚)。號臨川先生,自號半山。


一、稱呼的需要
古人對名字特別看重。在古代,不是每個人都有姓的,只有貴族才有資格。平民如草芥,只有俗名。直呼姓名在古代被視作無禮,所以才有所謂的避諱。對於敬重之人、長輩,尤其不能直呼其名。紅樓夢裡也提到黛玉避寫敏字就是因為她的母親是賈敏。故,古人需要一些用來被稱呼的稱號,就是表字的功能之一。

二、示源需要。
古人(特別是先秦)姓、氏、名都是分開的。往往一個大姓下還分很多氏。像戰國楚的國姓是羋,又分熊、景、屈三個姓。這些姓有可能是根據兄弟來分,有可能是按封地分。後來遇到賜姓,有職業為姓的,居住地、山水名。。。太多了。有了姓就有了身份,就是人了。

三、表字和姓名一樣是父母賜予的。含有父母對孩子的祝福和寄託。取字和取名一樣講究很多。五行、祖先、排行、外貌、身體狀況都在考慮範圍之內。參見屈原離騷第一段,交代了他名字的由來。表字與姓名往往是互補的,像屈原名平字原,都是平坦廣闊的意思。

四、表字還體現出個人審美和思想情趣。這個例子很多了。像白居易,號六一。

其他想起來再補吧。個人見解,請多指教。


我倒是比較好奇在我大中華地盤上的中國現代人有名有姓的,為什麼要取個英文名。


之前寫過一篇公眾號文章正好是關於姓名的,我就把那篇文章再發一遍。


正文如下

------------------------------------------

高考中語文、歷史往往會考到很多的文史常識、文學名著、中外典籍。對於很多學生來講,考到這些就會頭痛不已。我們先從與我們生活關係最緊密的名字開始講起。希望廣大學生能在輕鬆娛樂的氛圍中,學習到文史知識,更能以繼承者的態度,去弘揚民族文化。

1文雅與避諱

中國人的名字是很講究的。既要講究文雅,還要避諱。
王維字摩詰,名字連起來就是維摩詰。維摩詰是佛教的一位高僧,王維的母親篤信佛教,所以也就以維摩詰命名自己的兒子。

姚崇原名姚元崇,字元之。武后時有個叫叉列元崇的人造反,武后就讓讓他以字行,因此人們都稱呼他姚元之。到了開元年間,因為要壁避「開元」的「元」字,他就把名字改為了姚崇。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公,因為戰功卓著,被李淵賜姓李,太宗登基後。因要避李世民的世字,他的名字最終就成了李勣。以上兩例都是避諱的顯例。
(這種例子不勝枚舉。可以自己百度搜尋。)

2一字名

從秦統一到魏晉時代,五百多年間中國人的名大都是一個字,兩漢22位皇帝,除了昭帝劉弗陵,其餘如劉邦、劉盈、劉恆、劉啟、劉徹、劉詢、劉奭、劉驁、劉秀、劉庄、劉炟、劉肇、劉隆、劉保、劉祜、劉辨 、劉協等等,都是一字名。三國就不多說了,幾乎找不到兩字名的人。兩晉的皇帝除了司馬德宗、司馬德文外,也全部是一字名,大臣除了劉牢之這種特例,其餘一概是一字名。從南北朝之後兩字名漸多,直到後來成為主流。

3少數民族改漢名

少數民族政權,不管是否入主中原,大都會採用漢名,北朝、五代(唐 晉 漢)、遼、金、西夏、大理、清,這些朝代的皇帝,除卻部分開國祖宗外,大都取漢名,唯獨元朝皇帝,全部是蒙古名,無一採用漢名者。有的材料說元朝皇帝很多文盲,不僅漢字不會寫,甚至漢語也不會說,也難怪元朝這麼大的帝國,只統治中國92年就倒台。

4論資排輩

中國人都特重論資排輩。

孔氏是至今字輩流傳最完整的姓氏,而且孔氏字輩是和孟、顏兩姓共用的。孔祥熙是詳字輩,孔令偉是令字輩,這些都是按照族譜起得名字。

在解放之前對的北方鄉村,很多人是沒有正式名字的,黑子、難看、蛋子、大樹就作為名字亂叫一通,但是他們死後入族譜時,不管生前用過沒有,都是按照字輩來寫,比如李老三排鍾輩,哪怕李老三這個名字被人喊了一輩子,死後族譜上的名字必須是李鍾x。另外說一句,終身未婚男不上族譜,因為終身未婚,即便是八十歲時去世,身份仍是「小孩兒」,按照風俗,「小孩兒」不入族譜。但婚而未育者可上族譜。

5名與字

名和字有對應關係,或相近,或相反。

韓愈字退之,愈和退乃反義。馬超字孟起,孟指兄弟排行,起和超是近義。但也有很特別的名字,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舍予乃是舒的分解。

6世稱

人死之後的稱呼也很多樣化,或籍貫,或官職,或謚號,不一而足。柳河東(柳宗元)、韓昌黎(韓愈)都是以地命名。杜工部(杜甫)、王左軍(王羲之)都是用的官職。曾文正(曾國藩)、王荊公(王安石)都是用的謚號。

7姓氏

姓的來源更加龐雜。
姜尚也稱作呂尚(姓和氏在先秦很難搞清楚。魯國是姬姓,魯庄公三個弟弟的後代分別是孟孫、叔孫、季孫三氏;楚國王室分熊、屈、羋三枝;嬴和趙同宗;至於晉國荀-知-中行三姓的關係,就留給專家吧)。

回民姓馬的特別多,據說是回民信仰伊斯蘭,真主安拉的使者穆罕默德的「穆」發音跟「馬」字相近,所以回民紛紛姓馬,像馬步芳、馬鴻逵、馬本齋、鄭和(馬三寶)都是回民--這種說法似乎有理。漢族馬姓源自邯鄲,趙國大將趙奢封馬服君,後代便以馬為姓。

也有些姓純屬政治攻擊。武則天扳倒王皇后和蕭淑妃後,改王皇后為蟒氏,蕭淑妃為梟氏。這種行為不可取,蟒和梟也沒有被百家姓收錄。

異族改漢姓上面已有所述,但最突出的例子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改姓是國家行為,並且姓氏、籍貫、服飾、語言一併改用漢式,在歷史上絕無僅有。北魏所改漢姓包括元、賀、尉、劉、於、婁等等,但諸如獨孤、尉遲、宇文、侯莫陳、慕容、斛律、長孫等鮮卑姓氏依然流傳(這中間有反覆,孝文帝時改尉遲為尉,後來尉又有
改回尉遲者)。

有些姓現在已經消失。百家姓最後一句「第五言福 百家姓終」的 「第五」乃古姓,唐代宗時有宰相叫第五琦,現在依然有這個姓。其實古代還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諸姓,可惜不傳。春秋晚期有以邯鄲為姓者,名邯鄲午,也稱趙午(邯鄲午本是趙姓,因在邯鄲做官,遂以邯鄲為氏),邯鄲姓現在也已經失傳。


可參考一本小書。《中國人的名字別號》,吉常宏著,商務印書館。想必能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關於取英文名,本回答可能與題目關聯不大,只是特別回應下@舊南牆 的吐槽。我有英文名,但是在中國人場合,極少有人稱呼我英文名,因為我中文名非常好記,但是我中文名有X這個發音,在非中文母語人群裡面,發音還是比較困難的,我在國外做通信行業,為了方便客戶和所在國同事記憶,所以取一個英文名,沒有任何錶征意義,就是一個我在他們國家代號,所有正規文件都不可能用到這個名字(馬來除外,馬來華人是有英文和中文名一起的,比如Bob,Lee Hong Da)。我在跟非洲同事的社交媒體上都是用英文名,而且配姓氏,為了區分而且也讓他們知道我姓什麼,因為那裡很少有中國朋友,有也不互相在那裡溝通,咱有qq啊。


我有中國同事使用英文名作為通用名反而中文名被淡化的,一般有兩個原因,第一,中文名非常複雜不好念,比如武有昆,這樣的名字在即使在國內,也會被外號替代掉,同事們久而久之,乾脆稱呼英文名,第二,被稱呼英文名的人地位比較尷尬,如果是老總,直接稱呼王總就是,但是又是屬於高一點又高不到哪裡去,直呼其名不尊,直呼其總不確,英文名就不一樣,親切而且平等,所以久而久之,就稱呼這類人英文名了。

話說回頭,如果一個外國朋友在你身邊生活,叫凱爾文丶路德,不太熟外語和外國人名的人,記憶起來是比較麻煩的。但是如果他取個中國名字:陸克文,你是不是瞬間感覺親切多了?同理同理。

大家別糾結英文名了,大多數沒有太多意思。僅僅為了方便別人而已。


取字的方法有很多,但一定要與「名」有所關聯,——整體上可以這樣說,但也有某些朝代里的某個時期,人們取字未必就一定遵循「名與字要有關聯」,陳湯字子公,衛青字仲卿,張釋之字季,終軍字子云,雲敞字幼孺,鄭昌字次卿……這些名和字的關聯就頗令人費解。


來晚了,答答看。
按知乎的慣例,先回答是不是?
不全是。古代底層人士可沒那麼多講究都是些阿貓阿狗、六斤四月之類的名或者小名。講究名、字、號的人擱現在都是些上知乎的「文化人」啊。

題主問的是「為什麼」
答:在古代,對「文化人」直接叫人家名字的要麼是長輩上級,要麼是準備開扁的。比如說去了東北,你對一掛粗鏈彪形大漢說「你瞅啥」,你不怕的就試試。

喊名不尊重、要開扁,那怎麼辦?成年之後取個「字」即可。平輩之間喊字,上級表示自己親民,也可以喊喊。

至於「號」,那是為了逼格高。


至於有什麼講究,目前排名第一的@徐博聞回答的很全面了

以上。


你上網註冊的時候除了姓名為啥還要個昵稱?


所謂名號,本質上就是自己給自己啟的昵稱和友人給自己的昵稱。


我覺得漢族表達意思比較模糊,比如張飛,那你名字想說什麼?字翼德,有了,高飛就是高尚的品德的意思。
我沒有具體了解過歷史,我猜測是不是出生會起名字,彷彿是意思的大框,到一定年齡,發展哪方面品德需要注意或者磨練就用字強化,時刻提醒自己!
比如劉備,字玄德,他也對得起玄德二字吧!


裝逼專用號,就跟你起的微博名,qq名一個樣


前面都是長篇大論, 很簡單一句話: 名就是剛出生父母給你起的小名. 字就是成年之後用的大名.

雖然現代人們都不區分名和字了, 其實很多人還是會等孩子上學的時候覺得小時候的小名不夠好, 趕緊再換一個.


一切隨時間而生,又隨時間而變。

它們被創造,僅僅是因為人們需要。
有的被丟棄,只是因為不需要了。


該答案已被作者刪除


現在人取id


推薦閱讀:

你所知道的最動聽,最形象,最有意境的名字是什麼?
如何加入飛天麵條神教?
有哪些好聽的星宿名字可以用作人名?
經常夢到親人墳墓被掘、白骨滿地是怎麼回事?
天才都是逼出來的嗎?

TAG:歷史 | 名字 | 人文 | 禮儀 | 表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