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和清末新政是什麼關係?
有人說辛亥革命阻礙了如火如荼的新政的開展,怎麼評價呢?
慈禧歸天后留下了載灃,鎮國公載澤,
肅親王善耆為領袖的三套人馬,三駕馬車的政治格局。 載澤一系是財政口出身,目標總理大臣,主理經濟政策。 當時主要的工作就是中央集中財權,與地方展開激烈博弈。
載澤有六年政綱,要6年之內完成中央財政集權。配合這個總目標,宣統元年建立清理財政處,財政監理官分出各省,代表性事件是從五品的清理官劉次源彈劾掉了正二品甘肅藩司毛慶藩,朝野嘩然。毛出身劉坤一幕僚,湘軍的大帳房。這一擊敲山鎮虎,接著清理兩淮鹽政,建立鹽務處,從地方財政中奪鹽業專賣權。
又去當時的東亞金融中心上海擠血,造成近代一次著名股災。
繼續清理東三省,吉林官員夠狠,市場起火,殃及省官署、圖書館、巡警局、電報局、官銀號等建築,官銀錢號金庫也在此次大火中焚毀。一拍兩散。 前一段時間還是東北,天朝也有官員進行的效仿,歷史經驗真有傳承。
跟著又任用盛宣懷,強勢入主郵傳(交通)部,主導鐵路國有計劃,鐵路國有又是為了幣制改革,海外融資擔保打前站,如此一來西南官紳的利益又受到嚴重傷害,導致中學歷史課本都要學的保路運動。
與經濟配套的政治改革也在進行,同期插手行政,醞釀地方官制改革。朝廷權力一插到底,開展戶籍調查,5萬人口設鎮,20萬人口設城,原首縣併入府屬,首府併入省轄,省城三司兩道歸併部署直轄,削奪地方督撫實權。
最終,辛亥革命崩盤了。 當時國際環境,中東南美歐洲政局都是波橘雲詭。應該說清末的改革和所有的改革一樣, 都是社會各方激烈博弈的平台,矛盾實在無法調和,只能不破不立,必須推倒重來。辛亥革命終結大清是不破不立的表現,不是阻礙改革的因素。
高考和考研的歷史教材上都解釋清末新政是清政府的一場騙局,它的失敗說明了祈求統治階級自上而下的改革是無法實現的,這也為後來發生的暴力革命作了鋪墊,清末新政發展在前,是在庚子事變之後清政府依戊戌變法的相關內容畫的一個瓢,雖然馬克思主義史學觀認為清末新政地位和戊戌變法天壤之別,是清政府死馬當活馬醫的一種手段,但是說難聽點這都是事後諸葛亮的說法,歷史的發展有無數的可能,一粒種子埋下了未必能長成參天大樹,史學家不過是在一件事情發生之後想盡一切辦法為其找尋它必然存在的理由,戊戌變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這些歷史事件只有真真切切發生之後才是一根環環相扣的鐵鏈,但在發生之前全部脆弱的不堪一擊,歷史的發展並非只有前進後退,它是在一個平面無限延展的發展,所以學習歷史時能夠帶入自己的思想,多思考一下當初如若不然,而今種種如是的問題才是讀史的態度,非要把一件事情當作另一件事情的原因或結果,除非是考試或者官方用途,不然只能讓自己鑽進牛角尖。
至於辛亥革命阻礙清末新政的開展,這個應該沒有,因為清末新政本身就矛盾重重,而辛亥革命的發生,不過是大家覺得,新政模式還是太慢了,歷史需要更強勁的助推器,所以,革命吧。
要沒有新政,也就沒有辛亥革命了。一直專制下去,被專制的人其實是沒有什麼辦法的。新政開啟了一種『「好像要憲政了吧」的姿態,就好象離合器踩到了半聯動,革命一下就起步了。所以,專制不會帶來革命(如北朝鮮),專制者軟弱那麼一下才會帶來革命(比如路易十六)。
推薦閱讀:
※怎樣看待「請別用現代的道德標準去評價古人」去為古代的軍事暴行辯解?
※古代的皇帝為什麼很少死於刺殺?
※古代女子求診有些什麼避諱?
※<過秦論>中"嘗以什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是哪次戰爭?
※歷史上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是否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