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行種植蘑菇?
好吧我又窮又摳,想在宿舍種蘑菇來解決點伙食問題。。。網上說的玉米芯麥麩什麼的不好弄,所以打算通過落葉堆肥的方式來弄點底料。我是廣西大學的學生,老家在桂林,所以落葉基本上是以桂樹芒果樹為主。非腐蝕性毒性的化學藥品還是比較好買的。求各位大神指導指導我怎麼種蘑菇~菌種有,這個不愁。
最好的方法是在淘寶買蘑菇的菌包(即經過前期大量工序,已經長滿菌絲,即將出菇的菌料),價格在幾塊到十幾塊一包不等。
@在線 提醒我應該說一下孢子過敏的問題:蘑菇不是靠種子時靠孢子繁殖的,成熟以後會產生大量孢子隨空氣通過呼吸道吸入肺中,部分人對此過敏。所以菌類並不適合室內當作觀賞盆景養植,應該放在遠離人群的地方,尤其是過敏體質患者。另外澆水和採摘的時候最好帶上口罩,收割的時候在蘑菇上淋水防止孢子到處亂飛,沒事別老逗蘑菇玩。不過我覺得孢子過敏還好控制,培養料發霉更麻煩。
以下回答部分轉載,出處不詳:挑選菌種要注意以下的方面:1、菌袋要厚實堅固不易破裂、透明利於觀察菌絲的生長;2、菌料密度應在450千克/立方米為宜,是水密度的近一半,放在水中應該有一半的體積漂在水面以上,挑選菌種時,既要看重量也要看體積,重量大而體積小的,說明摻水過多;3、以棉籽殼為主料的菌料比較好,顏色為黑褐色,發菌正常的菌絲體顏色純正、鮮亮,均為白色。出現綠色則是綠霉病,不能使用。
1.平菇的栽培
1.1 解開菌包紮帶,開口直徑1~2厘米,向裡面噴點水(存點積水,只要積水沒有干,就不要再噴水),要平放在半陰暗、潮濕、通風的地方,不要讓陽光直射,適應溫度-40~40度(可室內栽培,最適宜溫度5--32度之間),當袋口出現小菇蕾再完全打開打開袋口;1.2 用濕毛巾或餐巾紙覆蓋袋口,常向毛巾或餐巾紙噴水,保持透氣濕潤,也可以在菌包袋口處套一超市塑料袋(超市塑料袋內壁噴上水,不要套死,保持通氣),菌袋內存水要及時倒出。不能弄壞包裝的塑料袋,等幾天就會出菇了;
1.3 菌帽直徑1厘米以後,要經常對菇噴霧,保持濕潤,一般是4天左右成熟,待蘑菇慢慢長大 菌蓋邊緣呈現波浪狀就可以收穫了,採收前 1天停止噴水。採收時,一手按住菇面,另一手往菇腳的底部左右旋轉摘下。蘑菇採收後,停止噴水2~3天,清理乾淨菇腳,保持高的濕度,就可以等待第2次出菇了。
2.雞腿菇的栽培
2.1 將菌包以後放到陰涼處3天後打開袋口,往菌包內蓋一層1~3cm左右的花盆土或菜園土即可,覆土濕度以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為準。再在菌包袋口處蓋報紙或是濕布,也可以在菌包袋口處套一超市塑料袋(超市塑料袋內壁噴上水,不要套死,保持通氣),放在比較陰暗、潮濕、通氣的地方,等待出菇;2.2 一到兩個星期以後,可見泥土裡長滿白色的菌絲,並形成行大量的白點狀菇蕾,雞腿菇生長的溫度範圍較廣,適應溫度-40-40度(可室內栽培,最適宜溫度為10至28度),出菇階段如果有較大的晝夜溫差刺激,菇蕾容易產生;
2.3盆栽雞腿菇:把菌包的塑料袋撕開,取出菌種掰成2,3塊(根據盆子的大小盡量掰大些,如果盆子足夠大的話,把整塊放下去就更好),填滿土,澆透水一次,然後覆土2-3厘米,保持濕潤,放在比較陰暗,濕度高,通風的地方,等待出菇;
2.4 菜園栽培:把菌包的塑料袋撕開,按上述方法埋在田間,澆透水一次,然後覆土2-3厘米,保持濕潤,營造陰暗,濕度高,通風的環境,若溫度適宜大概在15天左右,也會有驚喜。若溫度太低或太高,等到春秋天,也會照常岀菇;
2.5 雞腿菇長到8成熟即可採收,長到高8--12厘米、菌蓋直徑2-3厘米菌蓋與菌環分離前是最佳採收期,如不及時採收就會開傘,所以在開傘前一定要及時採摘,採摘後,可以再次岀菇,往複循環。
蘑菇常見問題分析:
(1)不現蕾——發生原因:①菌種不適,高溫季節用低溫型菌種,或低溫季節用高溫菌種;②缺少溫差刺激;③培養料含水量偏低,料面乾燥;④溫度較高,空氣乾燥,培養料表面出現白色棉狀物(氣生菌絲),影響菇蕾形成;⑤菌絲老化,形成較厚的菌膜;⑥通氣不良,二氧化碳濃度高,光線不足,延緩菌絲的營養生長。
解決辦法:①選用適溫菌種;②通風降溫拉大晝夜溫差至6℃以上;噴水增濕,使空氣相對濕度提高到85%~90%;防止氣生菌絲產生;③料面菌膜增厚時,用鐵絲耙劃破;④加強通風,增加散射光照,誘導菇蕾形成;⑤浸泡菌袋或向料內注水,補充水分,也可向料面噴洒冷水,以刺激出菇;⑥出菇時,在菌袋兩端料面出現大量菇蕾時,再用小刀割去多餘的塑料袋,露出幼菇。切勿過早打開袋口,造成料面乾燥,影響菇蕾形成。
(2)幼菇枯死——原因:①持續高溫,幼菇受熱乾枯;②培養料含水量低,空氣濕度小;③二氧化碳濃度高,幼菇缺氧死亡。解決辦法:①出菇期防高溫,一旦溫度過高,及時進行通風和降溫;②增加噴水,提高空氣濕度,噴霧壯水為好,切勿用水直接噴幼菇;③菇棚定期通風,補充新鮮空氣,及時排除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
(3)爛菇——原因:噴水過多,加上通風不良,菇體表面積水,引起水腫軟化腐爛。解決辦法:減少噴水,改善通風,一般在噴水後隨即予以通風,讓菇體表面積水及時散發。
(4)菌柄細長菌蓋不分化——原因:①光照不足,多見於地下室,人防地道內種菇;②二氧化碳濃度高,促使菌柄迅速生長,菌蓋形成困難。解決辦法:①增加光照,增設工人照明燈;②通風補氣。
(5)袋內結菇——原因:①袋口解開晚;②兩頭料面乾燥,不利於菇蕾形成;③料袋裝得偏松,造成培養料與料壁間有較大的間隙。解決辦法:袋內結菇,多為畸形,會消耗營養,影響產量。應用隔膜將料壓緊,排出空氣,使營養集中,供袋兩頭出菇。
(6)畸形菇(瘤狀菇、花椰菜菇、藍色菇或藍邊菇和喇叭菇等)——原因:①溫度過低,且時間又長,造成菌蓋內外層細胞生長失調,出現瘤狀或顆粒狀突起;②菇棚通風不足,造成空氣溫度過高或二氧化碳濃度增高,形成喇叭菇;③棚內生爐增溫引起一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氣體積累,刺激菇體生長變異,發生變色反應。解決辦法:①冬季天冷增溫時要注意通風,不宜在菇棚內直接生爐,應修建火牆或火道;②環境要通風良好,光照充足。
----------------------------------------------------------------------------------------------------------------------
以上的資料在蘑菇種子說明書和淘寶上都寫有噠~
在家庭環境適合袋栽的品種:香菇、姬菇、秀珍菇、平菇、杏鮑菇、哦對了還有靈芝和猴頭菇
還有蘑菇是草腐菌,栽培基質主要是稻草(麥稈)和牛糞(馬糞)
想用落葉種菇,這有點不靠譜……
常見的配方
配方一:稻草2250千克,干牛糞1000千克,干雞糞250千克,菜籽餅175千克,尿素15千克,石膏75千克,過磷酸鈣40千克,石灰50千克。
配方二:稻草1500千克,麥草750千克,雞糞750千克,菜籽餅100千克,過磷酸鈣40千克,石膏75千克,石灰50千克。
國內的蘑菇的培養料是長這樣的……
出菇時是這樣的
這是我唯一用樹葉的地方,僅為保濕遮陽
家裡是「食用菌種植世家」,父親大人的從業年限&>我的年齡。試著來回答一下。
我想,這裡很多人都是把「蘑菇」等同於「食用菌」的,所以,我就按「如何(在家)種植食用菌」來回答。
如 @章超 所說,適合家庭袋栽的食用菌主要有香菇、姬菇、秀珍菇、平菇、杏鮑菇、靈芝和猴頭菇(實際上,對很多人來說,秀珍菇和平菇也是傻傻分不清楚的)。所以,我可能會慢慢向大家介紹以上部分食用菌的家庭栽培方法,可能的話,還會獻上我們菇農的食用方法。
內容主要來源於網路和向父上大人求證,如有出入,可能您或我父的種植方式落後;如有雷同,說明您和我父均採用同樣的代料袋培工藝。
預警:以下正文附有圖片。
先說熟悉的:平菇和秀珍菇
請問圖中哪個是平菇,哪個是秀珍菇?(12306友情支持)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下同)
秀珍菇是平菇的一個變種,口感更嫩、滑、脆,秀珍菇體形嬌小,平菇傘蓋大、根莖粗。所以,你知道哪個是女神,哪個是女漢子了?!
不過我才不會告訴你,我們家種的秀珍菇沒有及時採摘,再次發現時,它就成平菇了呢!所以,等你們種出秀珍菇來,可一定要在它小時候就把它吃了。
好,知道了女神和女漢子的區別,我們現在就來看看如何培養女神。
規模種植時,單位產量最高的基料是棉籽殼,如果你家在新疆、中原或者長江三角洲地區,就試試能不能找到棉籽殼吧,不能的話就接著往下看。
棉籽殼的作用是提供養料,所以,能夠提供較多養料的材料就是好的替代品,如:玉米芯、玉米粒(處理不當容易發霉,但養分多)、麥麩皮、鋸木面、麥稈、稻草等。
棉籽殼主要營養成分:粗蛋白4.0%、粗脂肪1.4%、粗纖維44.9%、鈣0.13%、磷0.06%。實際生產中,一般以棉籽殼99%、石灰1%的配比進行配料。所以使用其他材料時要參考一下這個比例。
假設你現在有了棉籽殼9.9斤、石灰0.1斤,預計能夠生產秀珍菇12—20斤。
但是你還需要以下工具:
1、低壓聚乙烯袋子5—15個(考慮到損耗及袋子規格等)
2、小鏟子1把
3、或許還需要泡沫箱1個
4、另外還需要塑料繩若干段
OK,這些你都準備好了,那我們就正式開始勞作吧!
一、堆料:
如果有一塊平整的水泥地讓你隨意施弄,你是不需要泡沫箱的。所以,以下請根據自身情況,將「泡沫箱」代入或不代入「水泥地」。
1、將所有的棉籽殼堆在水泥地上,堆成很小的一座小山;
2、像和面或和水泥一樣加水,不停「翻炒」,確保水浸濕棉籽殼。加水,「翻炒」,加水,「翻炒」……你累了,棉籽殼也差不多吸收了1.5倍於自重的水。讓它歇歇吧,你也歇歇。
3、排掉不能吸收的水,再把棉籽殼堆成小山。進入發酵程序。
二、翻料:
1、確保那堆棉籽殼內部溫度能夠達到60—80攝氏度。達不到就要採取加溫措施(陽光暴晒、「蓋被子」之類的)。
2、發酵24小時後,從內到外、從上到下地「翻炒」幾遍。
3、48小時後,再從內到外、從上到下地「翻炒」幾遍。
4、現在可以撒石灰了。操作有風險,須謹慎,千萬別迎風!有手套、口罩、眼罩、頭盔什麼的都可以戴起來了!注意:請撒均勻,並不斷「翻炒」至看不到石灰。
5、再過24小時,這堆料變成赤褐色,並散發出氣味,且沒有酸臭味,就可以開始下一步驟了。
三、裝袋:
1、把那堆「小山」均勻攤開散熱。
2、熱氣散得差不多了就可以用上聚乙烯袋子裝袋了。
3、裝袋過程注意把料壓緊實(在不破壞袋子的情況下,盡最大努力)。預留約5厘米袋口。
4、袋口用小繩子綁起來。
四、殺菌:
1、發揮你的聰明才智,使用「隔水蒸」的方法對裝袋好的培養料進行殺菌。
2、高溫(95—110攝氏度)高壓(高壓鍋壓力值)條件下至少進行4小時的殺菌。
3、達不到上一條件,可酌情延長時間,但應盡量接近高溫。
五、接種:
1、殺菌結束,放涼(至少12小時後)。
2、揭開袋口,均勻撒一層菌種(最好用經過二次培養的菌種,不要用試管的原種)。
3、綁住袋口,不要綁的過緊,須保持一定的空氣流通。
六、發菌:
1、把接好種的菌袋堆疊起來,等待發菌。
2、等白色的菌絲佔據1/3菌袋的時候,可以按照上變下、下變上的順序重新堆疊菌袋。
3、等到整個菌袋被白色的菌絲覆蓋,即發菌完成。
現在要等著出菇了,真正考驗技術的時候到了。從小到大,父上總想讓我繼承他的技藝,所以,總是對我說:「食用菌種植最重要的是什麼?溫度、濕度、通風。就這麼簡單,不管任何品種的食用菌,說到底,就是控制好溫度、濕度和通風。」
所以,這時候,就是要控制好溫度、濕度、通風這三要素了。
初期,濕度控制在60%以下,後期濕度控制在60%—70%,並根據溫度和濕度情況進行通風(溫度高或者濕度高都要通風),一般保持每天2—3次通風。
室溫要控制在15—20攝氏度,菌袋溫度控制在20—25攝氏度。
七、出菇:
在出菇之前,還有一道叫作」催菇「的工藝。
1、首先要增大晝夜溫差,最好能達到10—20攝氏度的晝夜溫差。加大空氣流通,加大空氣濕度。此時可以增加一定的光線。(控制晝夜溫差,可以採用夜晚將菌袋帶到低溫環境的方法,但不能對著風口。)
2、等到開始長出綠豆粒大小的幼菇時,就可以打開袋口了(這一步與規模種植的方法不一樣,不太有把握)。
3、此時要控制空氣相對濕度達到85%—95%。並供給充足的氧氣和低濃度的二氧化碳,保持較強光線。
4、一般這個階段要保持2天噴一次水到1天噴2次水的頻率才能保持要求的濕度。保證充足的氧氣就要多通風咯。二氧化碳,只要你在培養室內多走幾遍可能就夠了。
5、特別注意,噴水不能對著菌袋噴。可以通過將水對著空中霧化的形式進行。
八、採摘:
1、覺得它長得差不多大了就可以摘。
2、喜歡嫩的就早點摘,喜歡吃傘蓋的就稍微等等。長大是很容易的,12小時不見,天差地別。
3、摘的時候注意,從根部拔起,別留下一點根部,也別帶走一塊菌料。每一塊菌料都是能長出秀珍菇來的啊!
九、食用
1、不可生吃。
2、手撕比刀切的好。
3、炒肉片要火大!肉可以腌一下,也可以裹地瓜粉、澱粉。
4、做湯的話,也要先炒一下。
5、采來之後要洗一洗、沖一衝不用我說的吧。
所以,從以上看來,便利性:買新鮮的平菇&>買某寶的菌袋&>自己從頭到尾栽培;
對平菇的認知程度:自己從頭到尾栽培&>買某寶的菌袋&>買新鮮的平菇。至少,以後你看到菜販子的平菇,你知道有沒有噴過水、有沒有隔夜了。
以上。
利益相關:現在家裡還種平菇。看時間是兩年前的問題,那時候自己還剛入行不久。既然現在看到就順便作答。
關於種植 高票匿名者、 @章超 與 @李子墨 已經回答的很好了。我再補充一些其它的。
食用菌生產,培養基分為三部分:填充物、營養物、PH調節劑。
填充物以前用棉籽殼的很多,後來食用菌行業瘋狂發展,棉籽殼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很多公司調整配方,以玉米芯、木屑、甜菜渣做填充物。
營養物:麩皮、米糠、大豆皮、豆粕等。
PH調節物質:石灰粉、石膏粉、碳酸鈣等。
根據不同的產品、配方、PH、水分、濕度、光照、生長周期要求範圍各有不同,所以即便是有配方,也要知道這個配方是否合理以及為什麼配方是這樣,可不可以優化調整。
原材料木屑的發酵時間、玉米芯的顆粒度大小、石灰粉來料PH、麩皮、米糠等來料質量均有要求。
攪拌要均勻,攪拌加水後到滅菌等待時間越短越好,前提是攪拌均勻、水分合適。等待時間長培養料會發酵、營養物質會發酸,通過高溫濕熱滅菌後出菇效果不好。對生料滅菌大學有做過,比較失敗,產生的心理陰影面積比較大,後來就沒接觸過。 @李子墨 所提到的算是半生料滅菌再加常壓或高壓濕熱滅菌,個人認為滅菌所耗時間久,建議小規模做生產實驗,取消生料發酵翻堆步驟,裝袋後直接進行儘可能高溫的常壓濕熱滅菌,滅菌鍋內100℃以上溫度滅菌的時間不低於4小時,達到100℃前仍需一段時間來保證溫度對於培養料內部進行滲透。前提是玉米芯必須濕透,培養料攪拌均勻,否則由於原料偏干有可能帶來滅菌不徹底,為此玉米芯可提前加水泡濕,拌料注意控制水分含量。若溫度高,玉米芯泡的時間長有發臭的可能。
滅菌後需要冷卻至常溫進行接種的,溫度高容易感染、損傷菌種活性,溫度低不利於菌絲生長萌發。可合理放置進行冷卻,用溫度計測培養基溫度,降至合適範圍進行接種。
在接種後菌絲生長階段,有一段時間培養基因為菌絲生長旺盛,發熱量比正常情況要大,注意擺放、通風合理應對。站在食品安全的角度,不提倡培養料內加農藥及殺菌劑。生料滅菌,風險大。
ps:
二氧化碳濃度也有手持儀器可測出的,加濕方面工廠化種植一般有:超聲波、超高壓、二流體三種。超聲波對水質要求稍高,否者超聲波霧化片更換頻繁或故障率高,不過
易於維修,超高壓設備體積大,價格高,通過將水加壓然後通過噴頭噴出。發生故障需要有專業技能才能維修。二流體是加濕的一個發展趨勢,通過水、壓縮氣體對
噴來加濕,成本比較低、維護方便簡單、噴頭需定時清洗疏通。三種加濕效果:超聲波,水霧顆粒小、加濕到要求狀態需要時間稍長,需要工作時間長才能維持某一
濕度。超高壓加濕迅速、水霧顆粒大,不需加濕太久。二流體水霧顆粒介於上述兩者之間,成本是最低的;食用菌生產,每一環節都很重要!原料質量及顆粒度、雜質、原料中水分、濕度、溫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都是需要注意到的。
來來來,剛剛親手完成實驗的青年前來答一發,先自我介紹一下,大齡it男青年加陽台黨。
背景是之前有朋友慫恿我種蘑菇,武漢地區現在氣溫比較高,反覆研究了一下,就決定先拿最好活的平菇練手,於是淘寶買菌包澆水伺候,順利收了三岔兒,但是這不符合工科死宅的diy風格啊,心想菌包不就是種子嘛,反正菌類可以無性繁殖,於是開始試驗以菌包為種子,陽台自製培養基進行平菇二次繁殖。
首先,感謝在實驗準備階段給我充分技術支持的中南民大生科院薛老師,她認真的教我了實驗技能,讓我理解了實驗操作背後的目的,以及表示希望我去讀她的研究生,不過被我斷然拒絕了……再就是要感謝本帖下的@羅博文同志,他的答題還有耐心指導,給了我深深的啟發(卧槽為什麼這麼嚴肅的寫了一段致謝難道是畢業論文么?)
正式開始:
首先,保持實驗場所的溫度在0到30度之間,不直接光照,但是要通風,陽台黨表示,沒錯,就是自家陽台……
第二,選用合適的培養基。看了一下,所有的培養基,主要成分都是棉籽殼,稻穀殼,木頭之類,富含纖維素,再加上少量其他輔料的東西。作為it屌絲,顯然找這些原料是不靠譜的。於是痛定思痛,選擇了文件粉碎機加廢列印紙加啃完的玉米芯的組合……多得不說,就是牙疼……
第三,培養基熟化,把粉碎後物料裝入泡沫塑料箱,加水攪拌,保證充分濕潤而無水外溢狀態後,自然發酵,24小時後翻堆繼續發酵,再過24小時視作熟化完成。
第四,抑菌和下種。用0.1%多菌靈溶液大量噴洒在培養基上,充分混合,再把原來的老菌包拆碎後灑進培養基,一併充分混合,混合過程中帶一次性手套確保無污染。
第五,田間管理。後面就是田間管理,用毛巾為發泡塑料箱遮光避免陽光直射,每天早晨用噴壺噴噴水保持表面濕潤,另外如果出現雜菌就噴點多菌靈進行抑菌操作。另外我發現玉米芯很容易長雜菌,估計是不是太甜的緣故?
裡面白的是碎紙培養基,黃的是雜菌,長得太快了,要馬上抑菌!
第六,出芽。堅持管理十五天後,白色菌絲布滿培養基,開始出現菇芽,同時噴水時會聞到蘑菇特有的那種味道,我懷疑是孢子的味道……
這是布滿菌絲的樣子
這是小小的菇芽
第七,出菇芽後改為一天噴水兩次保持濕潤,四天到五天後,就可以享受豐收的喜悅了!
他們是這樣
還有這樣
有時候是這樣
其實我最喜歡的是這樣
不知是否合武漢多雨低溫的反常氣候有關,還是我的培養基實在是給力,反正平菇幾乎不間斷的在漲。我準備出伏以後,慢慢開始嘗試培養杏鮑菇,香菇,口蘑等品種了!
以上。給拖把上天天澆水
家裡曾經大規模養過平菇,金針菇,黑木耳。說實話,真心不建議在宿舍養蘑菇,因為養殖條件宿舍太難滿足了,你確認舍友能忍受那個味道?還有宿舍不見陽光,被子不會發霉?如果實在想玩,找幾根自然死亡的木頭,在木頭上鑽洞,填入香菇或者黑木耳的菌種,天天澆水,運氣好的,能收點東西。
作為一個農業生,死皮賴臉的當一個伸手黨等著別人來滿足我饑渴的獸慾實在是慚愧……既然是我自己挖出來的坑,自己說什麼都要來當一個「麥當勞」。
先說明,目前我的平菇還在袋子裡面欲仙欲死,只能按照試驗的內容稍做回答,剩下的留待日後吧。
菌種如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說的一樣,淘寶解決。
- 落葉的處理方式。考慮到「宿舍用」和「家用」,處理方式不能有過重的異味和麻煩的工序,故採用生料的方式栽培。首先收集落葉切碎蹂躪至渣(不要問我怎麼做我也不會),用飯盒或其他大型一點的器皿將屍塊裝好,煮開或用微波爐打熱3-5分鐘,然後撈起來用開水煮過的紗布包起來榨乾,水分大約在抓起一把捏住有水滴形成而不掉下來這樣,作為培養基放在一旁備用。
- 培養皿用塑料袋即可,菜市場真心有。剪裁一些舊報紙,大小在巴掌大的長方形即可,備用。
- 將買來的菌種地點點的摳下來,菌絲呈白色可用變黃就不行了,所以不能搓只能一點點一小塊的用手摳,大小在鼻屎至鼻孔大小都可以。承裝掰好的菌種的盆子或其他用酒精泡一下消毒。
- 塑料袋上場,撒上第一層菌種。菌種要求袋子四周多撒中間少撒,形成生長優勢,不要貪多也不要摳了,在塑料袋最底層鋪上約2cm厚的落葉渣(屍體)。菌種鋪一層厚即可。再這麼撒一層菌種,然後蓋上約5cm厚的落葉渣(屍體)。再撒一層少量菌種,然後撒上少量落葉渣(屍體)。
- 蓋上一層報紙,撒上0.1%的滅菌靈,袋子打活結。置於廁所等陰暗潮濕溫暖的地方,見證生命的頑強。
- 後來我問了老師,光用樹葉還是不夠的。樹葉佔一半,木屑二成,玉米芯三成,這樣配置原料比較好。當然,切碎扮勻。
現在我的平菇還在頑強的與惡劣的環境做鬥爭,估計收假回去就英勇就義了…………若還活著,我就去問問老師接下來怎麼做,然後回來補充答案。
關於我的平菇,已經英勇就義了。。。權當一個精神狀態較差的人在禍害你們吧-_-b
這個我有經驗o(≧v≦)o
我超喜歡吃各種菇類,加上看了美劇《漢尼拔》,於是在2014年的寒假就網購了四種菌包,在家裡的雜物間開始種蘑菇之旅。
一開始是這樣子噠→_→然後就按照店家指示澆水,記得香菇菌包是用針筒注射的O(∩_∩)O過了一兩周,蘑菇們就開始冒頭了。
可惜,香菇長歪了,杏鮑菇長殘了跟爆米花一樣-_-||
只有可愛的平菇長勢喜人o(≧v≦)o
香菇長得好大好結實,雖然歪了。
我們摘下來後還做了兩道菜。
老爸親自下廚(?????)っ
做了一道客家釀豆腐。呃,主要看氣質,不要管賣相,反正香菇就切碎在裡面了=_=
還有一鍋粄湯給全家做早餐。
後來,我要去實習了,就沒管我的蘑菇養殖事業了,只收穫了一批蘑菇。如果繼續養還可以收穫幾次的。
一定要在暗室里種植,亮度不能超過13,高度要不低於兩格,因為農作物生長,頭頂是不能有不透明方塊的,最好在蘑菇頭頂放置半磚,半磚是透明方塊,放置半磚是為了防止刷怪,如果你是在伺服器里可以圈地後設置領地的刷怪許可權。一個蘑菇就可以蔓延許多。你也可以將暗室做得足夠大,這樣對蘑菇施以骨粉,蘑菇會長成巨型蘑菇,砍掉後會收穫很多蘑菇。如果你有菌絲就方便多了,任何亮度都可以種植蘑菇。
----來自一個Minecraft玩家
最近一個同學也在搞這個方面的。她是與學校的蘑菇研究室的研究生建立了聯繫。在實驗室里學的。如果你們學校有相關專業的話,可以好好利用。
大學上食用菌學的時候試過。放在宿舍里,最終只有平菇比較頑強沒有長雜菌,別的都發霉了。
自己弄有幾個問題:不知道哪去找培養基和菌種。
當然你要是在農村,可以用玉米芯、秸稈、各種碎葉子什麼的。
詳細流程可以隨便買一本相關的書籍,會介紹的很全面。
歪個樓。
當初我們班後面有個大大的藍色長方形箱子,類似於儲物箱。其實是為了放掃帚和簸箕用的。
但是後排坐的搗蛋熊孩子們頻繁的把吃完的垃圾,廢紙,飲料瓶往裡扔。
後來大家都往裡扔了。。
後來大掃除的時候,就聽一個尖叫聲
:「咱班拖布上長蘑菇了!!!!!!!!!!!!!!!!」
卧槽我看了一眼以後再也不敢看了。
摺疊我。。把。。。。
都有陰影了。。。看了第一的答案心裡一顫!!!!!
最簡單的方法,淘寶九塊九包郵,還送噴水壺
想問菌種應該怎樣培養啊?
我想學習種植蘑菇,誰可以教我
買些光碟看看
其他東西我覺得自己種還好,蘑菇有點怕,萬一種出來的是有毒的,自己還不認識給吃了怎麼辦呢?
自製原子彈然後引爆,算不算種蘑菇?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