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道理太多的人需要學習哲學嗎?

由於長期的獨處和閱讀了有靈魂的書(例如遙遠的救世主),所以經常思考很多空闊平易的事情。看了周國平的人生哲思錄,感覺他的狀態跟我幾近相似。一個人的夜晚,什麼都不做,點一顆煙,靜坐著時頭腦中充斥了問題,對我始終的折磨。常常希望改變很多制度,做一個出頭鳥。人生中的事情有很多看的明白了點,卻又彷彿不明白。就不羅列免得有炫耀之嫌,希望知友給個答案


個人認為,西方哲學是目前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採取的最嚴謹的方式,也是在這種嚴謹的方式下所能實現的對這個世界最深的認識。學習哲學可以讓你的思路更加清晰,論證更加嚴謹,邊界條件更明顯,但是學習哲學的過程一點都不比學習數學輕鬆,甚至比任何一門學問學起來都晦澀。光是搞清楚哲學到底講什麼事,我感覺我用了大於一年半的時間,到現在依然是個粗淺的門外漢,但是自己感覺大概可以看到一點哲學的美了。
海闊天空的思考更像是飄渺的空中樓閣,看似美麗但是缺乏依據,容易隨心情隨環境發生較大變化;而使用哲學的思考方式來思考相當於一層一層去構建一棟摩天大樓,堅實穩定,但是,費勁。
題主這樣的困惑,我當時也經歷過,正是這種困惑讓我開始從哲學中尋找答案,一開始僅僅是發現羅素的《西方哲學史》裡面講的東西很有意思,思想五花八門,後來慢慢讀慢慢學習,發現西哲是一路思脈,還寫了一篇粗淺的文章描述這路思脈,好像在前段時間回答某個問題的時候還引用了一下。對於我所思考的問題,果然,哲學能夠給我最為準確深入的回答,並且能給出這種回答的堅實的依據。雖然答案未必如你所想,但是肯定能讓你有所領悟。
所以,去系統的學習哲學吧。


很多哲學道理,還有宗教學的道理,你讀了沒用,理解了也沒用,真正有用的是心印,就是說這些思想和你的心互相印證。
所謂的理解,不過是被它的強大思想力同化了。而心印,講究的是我獨立於它的思想之外,但是我的實踐經歷在我心裡留下的痕迹與它的思想的深度、廣度、以及實質上能彼此契合,這時你會有一種海闊天空,身心舒暢的感覺,這種感覺是平淡而深刻的,絕不是剛接觸到某種思想並覺得有道理時的那種狂熱與執迷。
我曾經也覺得自己看了很多書,並和作者彼此共鳴,但是到生活中會發現具體到某個人或某件事,任何的道理都是沒有用的,必須要經歷一遍,才能提煉出自己的感悟,然後才能和曾經引起自己共鳴的思想彼此印證。
而且有時候在沒經歷之前讀很多書,認為自己懂很多道理,反而對自己是一種阻礙,在佛學中道為知見障,關於知見障,詳見天龍八部掃地神僧那一集。


思考這件事是這樣,想的越深越久產生出來的東西就可能越顯得很有道理同時很難證偽,而正如模型推算一樣,你可能在推演的某個不起眼的地方錯了而渾然不覺導致後面的一大堆都是隱含著巨大的邏輯漏洞的。實在講,幾個人一起思考,或者由一個長者來做指導,正確性和視野方面肯定要好於一個人在思考領域胡亂衝撞。
愛思考的人還是多在社會上面打拚打拚比較好,很多書光在書齋裡面看是讀不懂的,讀很多書同樣存在類似於上面所說的因為視角方面某些不起眼的習慣性錯誤最終導致一大堆誤讀。
我是實證主義,認為從現實出發尋求思考的路徑比較好,就好像下棋最終要拼一個勝負、交易最終要看掙了多少錢一樣的。


有位朋友很崇拜楊絳,於是給他寫信,傾訴了數頁紙自己的煩惱,希望楊絳能幫他解惑,然而楊絳給他的回信,雖然字體雋秀不乏禮貌寒暄,內容卻只有一句不是很客氣的話,意思是你的痛苦在於你想得太多但書讀的太少。


思而不學則殆


我對哲學的體會

哲學更重要的是問題的提出,而非結果。哲學是應對人天生對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需求,一個沒有疑問和困難的人是不需要哲學的。個體對於哲學最直接的需求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或懷疑的迫切解決。這種慾望也是哲學發展的直接動力。

現在回答問題
首先對你能提出那麼多疑問表示讚揚。如果你平時思考很多問題,建議你可以看看先輩們在面對這樣問題時給出的答案是什麼。這倒不是讓你學習哲學,你只需去看看那些折磨你的問題的答案,因為對於那些你未提出的問題的答案,於你來說是沒有意義的,讀這些答案更是無聊和痛苦的。因為哲學可不是為了折磨人而存在的,而且為滿足人的一種慾望。

最後如果你有自己的觀點大可不必完全相信書里的,因為哲學沒有對錯,他只是一種觀點,你完全可以相信自己給出的答案。


先去讀完任何一本形式邏輯的教材再來是說上面那些話吧。


任何人都需要學習哲學。
學習哲學的意義不是為了解決你停不下來的思考,而是為了讓你的思考更清晰,然後,可能的話,更愉悅、更有價值。
你提到自己獨到了一些「有靈魂的書」,我想你已經開始學習哲學了。哲學的學習不總是從某本入門教材,或者《蘇菲的世界》開始的。而是從我們開始思考某個需要哲學才能解決的問題的開始的。
我不知道是誰把哲學與痛苦做了等價,也不知道是誰把它和生活對立起來。我有一些哲學學的很不錯的朋友,他們的生活積極而快樂,哲學幫助他們了解自己和身邊的一切,讓他們活的更淡定,也總的來講更快樂。
如果你希望為迷惑你的每一個問題找一個答案,哲學也許不能滿足你;但是如果你想確切的知道一團迷霧中,你歸根結底在困惑什麼,那麼現在市場上一本普通的西方哲學教材都能幫到你。
希望這個問題對你有所幫助: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543468
最後,如果這些問題真的讓你如此痛苦,你還等什麼?


你們說的那是哲學?那是心靈雞湯吧- -。

說到底哲學探討的問題是「什麼樣的生活值得過」。政治哲學,倫理學,科學哲學,再說到學派,這些都可以稱得上是「學問」,而不是干想就想出來的「道理」。


說兩段故事.
"齊邦媛寫在戰火中的武大,朱光潛當時是教務長,已經名滿天下了,特意找到這個一年級的新生,讓她從哲學系轉學外文,說「現在武大轉到這麼僻遠的地方,哲學系有一些課開不出來,我看到你的作文,你太多愁善感,似乎不適於哲學,你如果轉入外文系,我可以做你的導師,有問題可以隨時問我」(摘自柴靜博客,此身,此時 此刻,關於朱光潛先生的內容)
我覺得平日想太多人的.更要入世,讓身體跟上靈魂.否則想再多也是閑的,平添折磨.
或者嘗試消除這種多思多慮,就像冥想,投入真正的生活,做實事.
另外我覺得值得一提的是,傳說上帝身邊有一位天使名叫「訶息」 掌管智慧。(古書記載,他曾經是毒蛇和印狐的化身)
"上帝賜予他與自己同等的智慧,可以看穿一切的眼神,但卻越發顯出凄涼。與其他天使相比,訶息的一切都是那麼冰冷,似乎越是達到一定智慧的天使越憂鬱。還有人說訶息之所以悲涼是因為他看穿了未來,看穿了人類的罪,看穿了未來的末日審判的浩劫……天使"摘自....baidu 百科.
所以呢,"聰明""懂道理"太多呢不一定好.
好好生活把


推薦閱讀:

哪一刻讓你覺得人生短暫?
如何理解溫柔地對待整個世界?
人活得越明白越通透時,是不會越快樂的,而且越安靜,甚至哀傷,對么?為什麼?
怎樣死才是一個人最好的結束方式?
人類社會有哪些難以接受的真相或事實?

TAG:學習 | 思考 | 哲學 | 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