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是怎麼知道台灣是他後路最佳選擇地?為什麼解放軍打不過台海去佔領台灣?
那個離統一最近的一年……
台灣共產黨誕生的時間並不晚,和中國共產黨僅僅相差7年,1928年,同樣在上海,同樣在租界,台灣共產黨成立。在成立初期,台共在共產國際的命令下受日本共產黨的領導。
台灣共產黨的歷史上,有一個人物不得不提,他就是蔡孝乾,他出生在彰化,當時學校教課用的是日文,他的父親怕他忘了中國人的文化,託人把他送到大陸去念大學。在上海大學期間,他認識了當時在上海大學擔任學務長的中共領袖瞿秋白,熱血沸騰的年輕人立馬被激昂的左派政治文化所吸引,隨即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外圍組織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8年在中國紅色革命最困難的時候,他從台灣來到廈門,輾轉到了江西瑞金,並在那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因為其台灣人的身份,他入選了中央執行委員會,並成為唯一過參加長征的台灣人。
幾乎同時,在北方另一座大城市北京,一個比他小兩歲的同齡人,也重複著類似的命運。谷正文,山西汾陽人。1931年,這個年少聰慧的山西小伙考入了北京大學,在大學裡,他接收到了左翼思潮。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國家危亡、左翼少年沒有了讀書的念頭,投入學生愛國運動,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當時中共北京的學生運動委員會的最高領導,谷正文也在1937年加入了林彪領導的115師擔任政工宣傳大隊隊長。
兩個都是優秀的青年學生,另個都是因為上大學接觸左翼思潮,兩位也都是在中國共產黨最困難的時期加入了組織,迅速成長為中共青年幹部。
如果不是台灣,這兩位優秀的中共青年幹部在建國後,以當時的職務和資歷,一定是新中國重要崗位上的領導者。
但一切都因二戰的大時代而發生了變化。
日本戰敗,二戰結束。
大陸的形勢瞬間發生了變化,國共兩黨開始爭奪江山。因為籍貫台灣,蔡孝乾被黨組織派回了台灣,成為了台灣共產黨的領導人,而隨著日本的戰敗,台共也慢慢脫離日共,成為中國共產黨華東局的分支機構。在國民黨敗退來台灣之前,台灣共產黨在島內已經有250個支部,1300多名正式黨員,可掌握的民眾達到5萬人,約佔當時台灣總人口的百分之一。
而日本的投降也讓在抗戰中互為友軍的國共兩黨開始了鬥爭。雙方的鬥爭首先是從情報戰開始的,互相拉對方的人。而谷正文的選擇了當時正如日中天的國民黨,成為了戴笠領導下軍統的一員,成為北平特別勤務組組長,原因無他,一紙批文帶一個月工作費就是八百銀元,這在當時的北京買一幢四合院都綽綽有餘。
當時的軍統表面是特務組織,內核卻似一個以浙江籍人士維繫的准秘密社團,蔣介石當時挑中戴笠的也正是老鄉這一點,軍統內幾乎由清一色的浙江子弟充任,構成一支絕對效忠於蔣的重要武力。而在這其中,做的風生水起非浙江籍的有兩位山西大特工,一位是喬家才,一位就是這位谷正文。
喬家才就是在電視劇《潛伏》中出現過的那位軍統北平站喬站長;而谷正文則晉陞的更快,成為軍統內華北地區負責人。戴笠去世時,清點戴笠的遺物,發現其日記寫到「郭同震(谷正文)讀書甚多,能堪大用。」國民黨敗退台灣後,谷正文已成為保密局的上校偵防組組長,僅比保密局局長毛人鳳低一級。
如同抗戰後的風雲突變一樣,戰局的瞬息萬變讓看上去波瀾不驚的海峽充斥著暗礁。
大陸:中共軍隊風捲殘雲,國民黨軍節節敗退;台灣:經歷過二二八事變,台灣風聲鶴唳,一批又一批國民黨軍進駐台灣;美國:代理國務卿洛維特提出,台灣未來的希望寄託於和日本合併成一個不受中共影響的政府,國務院遠東司司長提出由聯合國監督公民投票來實現對台灣國際託管,把蔣介石和共產黨都棄於台灣之外;台灣本土派;1948年11月,當時的台灣省主席魏道明,和美國秘密接觸,表示願意在美國的支持下,說服蔣介石不來台灣,實現台灣的自治。
各種勢力的角逐,直接導致了台灣自身因為命運不確定而引發的蝴蝶效應。
在1949年夏天,台共向中共中央提出《攻台建議書》,建議考慮季風風勢,攻台最好在1950年4月,並以此時間作出安排,島內響應解放軍攻台。1949年冬,毛老先生第一站去了蘇聯,一呆就是幾個月,終於和蘇聯簽訂了新的《中蘇友好協定》,其中貸款3億美金,一半以上用於購買解放軍解放台灣的海空軍裝備,隨即,1950年夏天被認為是合適的解放台灣時間。
而令中共作出堅決攻台的另一個原因,是美國的轉變態度。1950年1月,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關於台灣的聲明》,確定《開羅宣言》中關於台灣歸還中共的條款,宣布美國對台灣和中國沒有領土要求,對中國的下一步軍事行動不介入,同時美國開始從台灣撤走僑民。美國駐台大使斯特朗在給美國的電報中,明確「我和使館的人員都認為,台灣的命運已經註定,共產黨可能在6月15到7月底之間發動進攻」,5月26日,美國政府給斯特朗回電,要他儘早和逐步撤離台灣。
台灣,已經成為世界的棄兒成為孤島,祖國統一就在眼前。
在島內的台共(中共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當時的主要成員大都是台灣土生土長的高級知識青年,並沒有什麼外省人。如在台灣大學醫學院做外科醫生的郭琇琮,如從日本歸來日後成為台灣第一任民選總統的李登輝,大家對台灣的未來報以樂觀的估計,台共甚至掛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台代表處」的牌子,接受當地企業的捐贈,最大的一筆捐贈達到新台幣1億元,可以反映出當時一部分台灣人對時局的判斷。
而國民黨內部惶惶不可終日,1950年1月,國民黨中央黨部舉行宣誓儀式「宣誓效死,確保台灣」。而此時堅定保衛台灣的大多是外省人,其中包括像谷正文這樣跟著國民黨潰軍一路來到台灣的高級特工。
像蹦極一樣,歷史在看似朝著一個方向猛紮下去時,突然被牽扯的韁繩回彈起來,以違背地心引力的不可思議,起死回生。
就在大陸一心攻台,台灣萬念俱灰的1950年夏天,金日成的軍隊於6月25日全面突破三八線,朝鮮半島突然爆發了戰爭,國際形勢突然發生了變化。
美國政府的態度首先發生重大變化,認為中國是和朝鮮要一起進軍,如果台灣也被解放,美國在亞洲的二戰戰果將全部喪失,6月27日,美軍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重新開始了已經放棄的台灣援助計劃,並在聯合國內支持台灣國民黨政權。
7月,中國組建東北邊防軍。
8月11日,解放台灣的三野前線指揮部撤銷、
8月26日,周恩來在一次會議上無奈地說「推遲解放台灣。」
從1949年開始,潰逃到台的國民黨政權,如過山車一般重新找到了生命力。
在朝鮮戰爭爆發前不久,正在準備接應解放軍的蔡孝乾被捕了,主辦此案的正是另一位曾經在共產黨內任職的谷正文。似乎是冥冥之中的註定,1950年6月1日,蔡孝乾在《中央日報》刊登聲明,叛變共產黨,加入國民黨。他供出了台灣省中共所有地下成員名單資料,其中最高職務是時任國防部中將參謀次長吳石將軍,也就是電視劇《潛伏》中余則成的原型之一,造成其它包括領導幹部在內的400多名共產黨人被逮捕,致使中共地下黨組織在台灣遭受滅頂之災。
此案後,台灣進入白色恐怖時期,儘管之後眾多的案件都以「通共」來命名,但世界大勢已變,台灣重新找到了生存之道。
今天聊的這段往事,是想說「地動山搖」並不是單方面的,它是一個如生物鏈一樣的複雜系統。既沒有想像中那麼猛烈,也比預估的雷霆之勢要脆弱的多。
蔡小姐的520演講後沒有「地動山搖」,台灣名嘴周玉蔻一臉譏笑說,是5月20日12點還是21日早上八點開始呢,並說「幸好沒有地震……。」
台灣藍綠普遍認為蔡英文能唱國歌、說憲法,比選舉時候進步很多,算是過關了。但就像兩岸民眾之間的誤解一樣,台灣大多數人對中共中央了解有限。
沒錯,如果蔡小姐這一套說辭是馬先生,宋先生,甚至柯先生說,都能過關,但蔡小姐是過不了關的。既然今上能在就職典禮前定調子,說「沒有九二共識,就沒有維持現狀」,不僅僅是在喊話,「文攻武嚇」,而是展示主動權。這一點和蔡小姐的選擇幾乎一樣。
蔡小姐也並非不可接受九二共識,只是這個名詞在台灣已經爛大街了,蔡小姐率領民進黨打敗了國民黨,但並沒有找到兩岸間的和平模式。她想找到自己的模式來處理兩岸關係,即便和九二共識內容一樣,也要是自己有主動權的方式,而不是繼承國民黨的。
同樣,對於現在的大陸來說,九二共識也並非唯一選項,但卻是一個測試我方是否有主動權的選項。
表演工作坊有一出老戲,李立群一個人演的《台灣怪談》,其中有一幕,李立群大聲在舞台上向觀眾宣布「這裡不許抽煙啊!這裡是絕對不允許抽煙的!「然後,他自己點上一根煙.抽了起來.然後自言自語道「我從小就在揣摩特權的滋味。」什麼是主動權,就是我劃定一個你不想接受的東西,然後讓你接受。
在兩者都要爭奪主動權的當下,是沒什麼好談的。大家甚至都希望談崩,然後來宣布自己無條件的勝利。但歷史會記下什麼呢?
在白色恐怖的1950年-1955年期間,據龍應台統計,被處死的「匪諜」就有4000多人,監禁的有8000多人,而令人震驚的是,被槍斃的大多數是外省人,他們在台灣無依無靠,死了沒有任何聲響,而直到今天,蔡小姐在520的演講中,表示馬上要做的有兩件事,一件是召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另一個是設立真相和解委員會。我想,這其中的真相也沒有他們的身影。
犧牲了的潛伏在台灣準備迎接解放的那些人,他們是烈士,是我們這個國家的英雄。而國民黨安排的躲在大陸或者中緬邊境、泰國邊境上那些等待「王師北定」的人們,無家可回,淪為喪家之犬。
他們或許都有著崇高的信仰,或許也都有著沉重的肉身,在被大時代裹挾的悲劇中,無力自拔。我想只能確定的是一點,這些所有的犧牲,都是為了下一代的中國人生活的在和平之中,更加美好。
專談怪力亂神,請到深夜座談會來(lietome-bang)
http://weixin.qq.com/r/6Uzk-FrEHAdjrR6f9xn7 (二維碼自動識別)
蔣決定遷台灣雖不是倉促決定,也不是下野前就已經確定,台灣是蔣下野後安排退路的選擇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選擇,我們可以從幾個線索做說明:其一,從首都及中心的說法,南京是國民政府成立的首都,抗戰期間首都暫遷重慶,抗戰結束後,還都南京,國共戰事緊急之際,曾有人再提遷都之事,蔣都不予響應,並且認為沒必要因為戰事緊急就遷都。
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七日,寫信給其妻宋美齡時,再度表示:「政府絕不遷台,兄亦不即刻赴台。」宋美齡此時在美國積極爭取美國的援助,蔣明白表示其不即刻赴台應是其當時的考慮,即使在其下野後,也還沒有打算將政府遷台。二月一日,蔣在日記中提到:
近日為蚌埠吃緊,關於遷都與政府裁員問題,謠諑紛紜,人心動蕩,致公務員與社會皆呈紊亂不安之狀,乃由行政院院會決議,表明絕不遷都,以闢謠言。
即使在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離開溪口後電宋美齡談到:「南京國民黨軍全部已於今晨撤退,但上海準備固守,絕不放棄,兄擬於日內離家他往,地點尚未決定,容後續聞。」此時的地點應該已經確定,可能避免消息走漏,居於安全的理由而不敢明白告知宋美齡,但即使如此,蔣還是有宣示固守上海及江南的決心。
其二,蔣的部署是多方面進行,蔣在引退之前對固守南京之決心,並做若干的軍事部署,先守長江,長江不保,全力守上海,上海被占,將重心移東南的廣州、西南重慶及台灣。
台灣確實是蔣最重視的地區之一,大約在一九四八年底就已相繼安排各項事宜;個人遷台可能是在國共北平談判失敗後,李一再進逼,加上中共渡江,上海已有立即性的危險,遂決定去台,時間應該是一九四九年四月底;至於整個政府遷台的決定,應是五月的定海軍事會議,而五月十六日國民黨中央會議上也再度確定,五月十七日蔣經國的日記中提到:「此時中樞無主,江南半壁業已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父親決計去台,重振革命大業。」五月十八日,台灣省即簡化入境申請手續,一些國民黨軍政機關及人員陸續遷入台灣。台灣固然是蔣計劃的一部分,但最後政府遷台與蔣來台則是經過時局的變遷下的結果。
分析蔣最後之所以決定到台灣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對台灣印象不錯
一九四六年十月二十一日,蔣偕夫人游台灣,深覺:「台灣尚未被共黨分子所滲透,可視為一片乾淨土,今後應積極加以建設,使之成為一模範省,則俄共雖狡計百出,必欲亡我而甘心者,其將無如我何乎?」並且提到:「巡視台灣之收穫,較之巡視東北之收穫尤大,得知全國民心之所向。」根據張其昀的回憶認為,早在遷台後蔣就對記者稱:「只要有了台灣,共產黨就無可奈何。」京滬杭警備副司令兼戰地政務委員會秘書長祝紹周建議由張發奎主持海南島軍事,台灣、福建、浙江、廣東及海南島之間,以台灣為中心,軍事上應有一堅強組織,萬一東南軍事受到挫折,以台灣為基地,配合國際形勢演變,恢復國民黨的基業。共產黨在台灣的勢力及影響力有限,台灣的政治環境較重慶及廣州地區單純,軍事上又有海峽的屏障,對於缺乏海軍及空軍的中共而言,台灣較為安全,這些可能是蔣決定以台灣為根據的重要原因。
(二)陶希聖、張其昀、蔣經國、陳誠等的建議
當局勢危殆之際,左右有建議重視川防,但陶希聖則認為台灣地位重要:「我想從台灣復興這是將來的希望,因為英美是海權國家,一到台灣以海洋為基地,可與太平洋對岸的美國打交道,這中間還大有可為。」對於台灣的地位,魏德邁(Albert C.Wedemeyer)與胡適有不同的意見,魏的意見:「依余之意見,台灣為反共之基地,其政策必須為謀地方人民之福利為其目的,且具有高度之行政效率可作為政府之表率。台灣有豐富之資源及動力以支持其政府,此當盡量開發並用以增進人民之福利。」胡適則與魏的看法不一,曾提到:「台灣只有七百萬人口,台灣的工業又不是可以獨立自給的經濟基礎,我們必須在大陸上撐住一個自由中國的規模,維持一個世界承認的正式政府。」張其昀從地理的角度對蔣做建議,他提到幾個原因:其一,台灣海峽海闊浪高,能暫時阻止沒有海軍、空軍的共軍乘勝追擊;其二,台灣作為反共復興基地比其他地區更具優越之處,因為土地利用率高、糧食農產品可滿足軍民所需、台灣島內交通便利,具工業基礎,有利經濟發展、軍事上易於防守,扼太平洋西航道之中,與美國的遠東戰略防線銜接、台灣經日本五十年的統治對中央政府有一種回歸感,且較少共黨的組織與活動。這樣的分析對蔣遷台自有其影響。
至於蔣經國,自蔣下野後,蔣經國一直長侍左右,也多次代表蔣到處處理一些問題,對台灣亦有所了解,甚至也曾建議蔣出國至加拿大,對於局勢也曾向蔣做報告,在局勢危急之際曾向蔣建議遷台。家書中蔣經國的建議可能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一九四八年六月二十六日經國電蔣:
我政府確已面臨空前之危機,且有崩潰之可能,除設法挽回危局之外,似不可不做後退之準備,兒絕非因消極或悲觀而出此言,即所謂退者亦即以退為進之意也,有廣東方有北伐之成功,有四川纔有抗日之勝利,而今後萬一遭受失敗則非台灣似不得以立足,望大人能在無形中從速密籌有關南遷之計劃與準備。
十一月二十四日,兩蔣談論黨務改造,曾有「非捨棄現有基業,另選擇單純環境,縮小範圍,重起爐灶,加以根本改造不為功,至現局之成敗,可不以為意耳。」所謂另選單純環境,雖沒有明白指出何地,但以當時局勢來判斷,應該是指台灣。
從過去蔣的性格來看,蔣是一位相當有主見的人,很難確定是那一位幕僚的建議是其關鍵,但陳誠應具有一定的影響。陳誠的態度是接任台灣省主席之後,奉命到京,一月二十一日,陳誠的飛機抵定海上空,臨時接獲指示飛杭州,蔣下野回奉化途中接見陳誠、陳儀等人,短暫請示後,到南京謁李代總統宗仁及孫科院長述職;二十五日返台,返台後即在台準備澎湖二處、台北、陽明山、大溪、日月潭、高雄、四重溪等八個地方,作為蔣選擇為臨時駐用之所。這些處所正是蔣來台的路線及暫居之處。三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陳誠再度至溪口報告台灣的情形,並建議蔣駐台灣,國共和談無結果後,中共渡江;四月二十九日,陳誠電蔣請其早日駐蹕台灣:
和談決裂後,今後剿共戰事,勢必長期奮鬥到底,為號召國內外愛國志士,及聯合國際上反共勢力,鈞座為自由中國之旌旗,駐節所在地點,亟宜早日確定。關於馬公島情勢,職業以實施勘查,深覺該地交通通訊,頗為不便。職認為台灣,既為吾人革命復興最後根據地,殊無其他顧慮之必要。擬懇早日駕臨台北,長期駐蹕,則指揮各方,皆多便利。或於穗滬渝等處,設置行轅,必要時,巡行指揮。
其後一再催蔣早日飛台,五月十一日,陳電蔣:「職意鈞座應即飛台,又鈞座行動似不必秘密,以示自由。」五月十五日再電:「讀李之談話,深感領袖受辱,幹部之恥也。彼輩只知利害與力量,絕不能以理喻與情動。乞鈞座徑飛台北,一切不必顧慮。」五月十七日,蔣即飛抵馬公。陳誠接任後,面對不斷移入的人口,其間夾雜著散兵游勇以及潛伏的中共分子,或將破壞台灣的安定,必須積極有所作為,阻止可能由對岸進入台灣的不利因素。先由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公布「台灣省入境軍公人員及旅客暫行辦法」(三月一日實施),同時公布〈入台軍公人員及旅客注意〉事項,各項出入境管理措施紛紛出籠,如《戒嚴時期加強管制航運旅客入境及檢驗辦法》,此辦法引起大陸籍民意代表的反彈,對此蔣並沒有表示意見,雖然蔣、陳之間或存在一些緊張關係,但正如薛化元教授曾針對陳誠主政台灣的問題談到:「陳誠擔任台灣省主席期間雖不到一年,但是,無論是解決當時台灣內部的政治、社會、經濟問題,或是消除台灣內部可能挑戰(威脅)國民政府統治力量,都有相當的成效,對於政府遷台以後統治體制的鞏固,以及其後台灣發展的基調,都有相當關鍵的影響。」陳誠此時建議蔣來台,推斷具有某種程度的影響。
(三)李宗仁的再三逼其出國
李宗仁對蔣介石在國內操控政局有如芒刺在背,加以外間好事者乘隙造謠,致隔閡日益加深,早在上海和平代表團赴北平前,即請黃啟漢轉達意見「蔣介石留在國內,有礙和談,促其出國」。三月八日,南京《救國報》(主筆龔德柏)以「蔣不出國則救國無望」等標題攻訐蔣;雖然雷震等極力地排解蔣李之間的紛爭,甚至還認為應為蔣當今的處境考慮,南京政府對蔣之批評過分穿鑿,而至於誤會,頗多尖刻之語,有失恕道,王世傑認為逼蔣出國無益局勢,且不能使東南、西南之將領接受命令。
逼蔣出國的聲浪未減反增,四月一日,和談代表張治中、劉斐、黃紹竑、章士釗、李蒸等飛抵北平,張治中在行前建議蔣出國,並分析其利弊,出國之利:一、可避免成為攻訐目標;二、卸去和戰失敗之責任;三、使一般將領減少依賴心理;四、可增長見聞;五、可轉移人民的觀感,恢復人民的懷念。出國之害:安全問題、軍事頓失中心、黨難免渙散。在北平談判觸礁,張仍電請蔣「及時痛下決心,毅然放下一切暫時出國」。面對此局勢,蔣的態度與逼其下野者不同,一再表示:「他們逼我下野是可以,要我亡命就不可以。」李宗仁則一再逼其表態。蔣經國曾記到:
三十八年四月間,父親在上海支撐危局,誰知李宗仁竟寫了一封信來,要求父親離開上海;父親離開上海的時候,並沒有說出要到的目的地,座艦到達舟山,也沒登岸,祇是到附近的許多小島上去視察,前後在海上漂泊了十天,真是乾坤萬里,滄海茫茫,處著這樣逆境、絕境,無論誰都要心灰意冷,走投無路的,而父親卻泰然處之,在日記上寫道:「只要前進,不變其方向,即使無路處,亦可新辟道路,達到目的。」
父親正當此風雨飄搖的形勢下,準備力挽危局的時候,李宗仁突然從桂林來了一封信,那時,他不但滯留桂林,不到廣州處理公務,而且還要寫信來向父親談條件,他要索取已經運到台灣的庫存的黃金,並且要父親不要再問國事,建議最好早日出國。在這內外夾攻的環境中,父親的內心沉痛,是不難想像的,因此用堅決的態度,給李宗仁複信,大意是說,「你要求我出國,這是辦不到的,因為我不是軍閥,至於要求我不管政事,這是可以答應的,明天起我就可以不管。」
從這段中可以看出李的要挾的確有影響,因為蔣在回信給李的第二天即離開上海,轉到定海及附近的群島觀察,而後即經馬公到台灣。總之,環境的變化、時局的判斷、安全的考慮、幕僚的建議,加上北平和談失敗之後李宗仁要挾的信函,應是蔣遷台的原因。
至於解放軍為什麼不解放台灣?
這裡原因有兩個,一是解放軍的海軍實力薄弱,跟國軍不在一個檔次上,這裡可能有人會說解放軍解放了海南島,海南島能夠解放是因為 瓊州半島離海南島比較近,另外就是海南島失守還有台灣可去,台灣就不一樣了,解放軍1949年12月解放海南之後,積累了很多渡海作戰經驗,準備一鼓作氣解放台灣,但是台灣的情況不一樣,很多人還記得當初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時候,藉助了潮水以及荷蘭守軍的大意,繞過暗礁才能出其不意打敗荷蘭殖民者的,這個時候的解放軍,都是漁船,在1949年10月24日當晚決定下令渡海進攻大金門,結果解放軍登陸部隊在島上苦戰三晝夜,後援不繼,造成解放軍進攻金門的軍隊全軍覆滅。
這次失敗,鼓舞了國軍,而解放軍受挫,本來解放軍再次準備要去解放台灣時,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解放軍失去了解放台灣的最後機會之前一個不小心把老子的鍋讓兒子背了,感謝指出,把本尊換回來了。另想說,金家專業坑隊友七十年!衰!
———————————————————
因為豬隊友啊!
迷之微笑…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然後美國政府連續召開會議,做出軍事干涉決定。26日,杜魯門命令遠東美軍參戰,27日,杜魯門發表聲明,宣布干預,並命令海軍第七艦隊駛入台灣海峽。也就是說,中國尚未出兵朝鮮,美國已經在台海給我們插上一刀了。
在此之前,由於蔣介石政府在大陸兵敗如山倒,美國對於腐敗的國民黨政府,已經達成不再支持的決定,美國同時打算退出朝鮮半島,已經撤軍,總之,那時的美國,認為遠東局面已經不會有什麼變化了。是朝鮮戰爭讓美國意識到遠東危局,蘇共和中共將持續擴張,駛入台灣海峽就是一步棋,威懾中國,只是他們太不了解中國了,否則朝鮮戰爭不會是那樣的打法。
中國大陸內戰的節奏,在1949年發展的非常快,如果不是金門戰役解放軍渡海部隊全軍覆滅,解放軍也許不用等到50年6月,在此之前就渡過台灣海峽了,朝鮮戰爭的爆發時間真的是太詭異了,一下子把遠東局面鬧個天翻地覆。而朝鮮戰爭消耗了大陸兵員和資源,也讓大陸統一海峽兩岸夢想破滅。
想當年胡璉在金門一場大戰,導致的蝴蝶效應持續百年啊台灣海峽問題和朝鮮半島問題是連著的,都是雅爾塔體系在遠東的組成部分,這是首先需要注意的一點
其實說起來有趣
常凱申丟了大半個中國,美帝還對tg惺惺相惜,出錢出槍,但決不出人
大胖子自然也想依樣畫葫蘆,統一整個朝鮮半島
誰知道tmd美帝偏偏挑這時候親自下場了
其實蔣介石當時在馬尼拉連別墅都買好了,準備過去搞流亡政府,但後來朝鮮戰爭爆發,才避免了轉進菲律賓。
主要是美國第七艦隊協防台灣,同時蘇聯不提供軍艦。
根源是中蘇友好協定,中國拿回來的東西太多,包括大連。蘇聯轉而支持朝鮮發動戰爭。朝鮮戰爭一開始,台灣就被美軍協防,同時蘇聯不提供中國解放台灣的軍艦,中國無力越過美軍艦隊攻擊台灣。
算命的告訴他說:勝不離川 敗不離灣
鯧凱申的才能有點自以為是的小聰明,但絕不是人才,更不可安邦定國,縣長,到頂了。
單說抗戰,別扯TG那些事,就說ks:
1,沒有料到東北事變。
震驚世界的大國交戰,ks申毫無預感,更無戰備。雖然小張混蛋,但ks也沒料到
。這是事實,不知道情報工作都怎麼做的;
2,無法判斷日本人的想法。
就是不知道日本人到底要幹什麼,要走到那一步。
這個其實日本人自己也是以下克上,當時政府里反戰勢力也很強,代表者是犬養毅。
918後日本內部交鋒有很多書專門寫的。其中出名的一個是緒方貞子(對,就是聯合國
高級難民事務專員)的博士論文《滿洲事變---政策的形成過程》。
而日本國內情況,僵持了大半年,ks沒有任何動作。其實如果當時ks拿出1%的
勇氣,「撥開一拳去,免得百拳來:,也不會造成日本軍國勢力如此張狂;
3,寄希望與國聯。
當時日本是」列強「之一(列強這個詞,就來自日語)。軍縮會議有日本,還被白人欺
負。但是根本沒中國這個大國鳥事。而西方人只服力量,從來沒有什麼仁義道德。日本
退出國聯,ks立馬傻逼。
從這幾個小側面,可見中國人倒霉,攤上這麼個領袖。
樓上說的都很好
我這人沒什麼文化,就說個簡單的。
首先從老蔣角度
1:他是狗啊,狗是要看門的。
2:不會看門的狗要你何用,如果跑到主子家床上了,指不定後來鬧出什麼事來,畢竟這事兒和某喇嘛不是一個等級的。
3:跑到別的地方去,越南人(和法國人)不歡迎他,什麼人都不歡迎他,關鍵是他也鎮不住場子。
4:「殲敵一億」的能力,最多就鎮壓一個台灣,強行的佔位,而且正好滿足第一條做有利用價值的狗的要求。
所以老蔣當然是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
你到了美國,沒有軍隊了,沒有利用價值了,純粹就是個籌碼,而這個籌碼對於美國弊大於利,未來風險可能很高。
所以說老蔣如果跑過去,那就是軟禁的命。
其他地方老蔣吃不下,哪怕就是沒有法國人,光頭也是很難打過猴子的,更何況土地接壤,分分鐘就是被土鱉虐殺的節奏。
所以只能逃到台灣。
解放軍也不是沒試過,是試過的,慘敗,得出了搞登陸要有技術的經驗。
米國看小狗充分完成了看家護院的工作,於是艦隊也就介入爭端了(畢竟要是你是美國爸爸,根據之前人家的看門經驗,你實在是很難相信光頭到底有多少實力,就怕給光頭三個航母,結果兩天就被土鱉拿走了)
後來還開始朝鮮戰爭。
美國爸爸把火燒到雞頭眉毛上了(雞有眉毛?),那就先不管台灣了,更何況美國鐵心要保台灣,土鱉當年再怎麼也不可能過海。
而且,土鱉也是知道的,不給直接給美爹一個顏色看看,台灣問題不可能解決,連機會都沒有。
好了,朝鮮就是這個機會,磕一下,成了教訓了下美國,人家好看得起你,肯和你談判,不成的話也探探蘇聯和美國的底線。
當然結果都知道了,美爹被教訓了,從此開始走上談判桌打口水仗了。
口水仗啊,比用槍打真的,那好多了。台灣隔著海,大陸過不去,也是這個原因,請了解金門戰役,解放軍最大一次敗仗
民國政府到底腐敗到什麼程度? - 雅赫維的回答
共產黨為什麼打倒地主? - 雅赫維的回答
以下選自新語絲網站丁不二方舟的文章《共產黨戰勝國民黨的歷史規律》:
200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60周年紀念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和群眾遊行。匆忙間一個甲子已過,過程跌宕起伏,場景波瀾壯闊。眾多老者淚流滿面,感慨世事艱難,成就來之不易;也有很多人少年不識愁滋味,不以為然,為賦新詞強說愁。
60年前,毛澤東(1893~1976)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告新中國成立。今天的老者就是當初的少年,對新中國的憧憬五花八門。當時,他們和所有的長輩都有一個共識,就是國家將實現統一、消除內戰。這個自清末近百年來,幾代中國人都期盼但又不敢奢望的目標,終於在1949年接近成為現實。
國共內戰在中國是顯學,跨度從1927年到1949年,也可以延續到1958年的金門炮戰。基於傳統和現實,希望兩個都信奉槍杆子裡面出政權、以黨代國的政黨,在亂世進行有效合作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也沒有中間道路可言。國共的兩黨制如同項羽和劉邦不可能組建楚漢聯合王朝一樣,只是部分人的一廂情願。全方位的比拼是對兩黨實力的綜合考驗,在戰場上決出勝負是必然結果,軍事優勢是決定性因素。
國民黨的武裝鬥爭始於辛亥革命前後。北洋政府時期,中國實際處於分裂狀態,各路軍閥皆自行其是。國民黨也是其中一支,最得勢的時候,政令不出兩廣,力量不強,內部也不團結。1922年陳炯明驅逐孫中山,迫使「中國的華盛頓」逃亡,國民黨的窘境可見一斑。孫中山晚年改革國民黨,加強軍事力量的培養,去世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等政策發揮出效力。1926年蔣介石(1887~1975)率領以黃埔軍校為班底的嫡系軍隊進行北伐,勢如破竹。此後寧漢合流、中原大戰、東北易幟,至1930年底,國民黨基本實現了中國統一,轉頭開始對付新興的共產黨軍隊。
國民黨的統一成績看上去不錯,但與其說是打出來的,不如說是各方妥協後拼湊出來的。先是一個優秀的軍閥戰勝了幾個拙劣的軍閥,然後是一個大軍閥籠絡了一批小軍閥,連拜把子都是手段之一,統一的效果自然很差。地方武裝是大一統的大忌,蔣介石一直在做各種努力,但始終無法消除或直接控制,地方自治、派系林立的局面最終也沒有改變。作為軍閥之一,蔣介石要仰仗嫡系,照顧黃埔系、浙江人、中央軍,也加重了各方的矛盾。
民國時期地方武裝泛濫的局面源自清末。太平天國起義後,清政府原有的八旗和綠營軍隊無力應對,被迫允許建立地方武裝,如曾國藩的湘軍;同時下放財政權利,如厘金制的創立。這些臨時措施必然導致要讓渡一定的政治權利,結果一發不可收拾。李鴻章的淮軍、袁世凱的新軍、北洋政府各路軍閥的私人武裝一路沿襲,國民黨也難脫窠臼。當時的亂世中國,兵亂是罪魁禍首。在中國消滅兵亂的唯一途徑是通過戰爭,贏者通吃,這就要求出現一支戰鬥力超強的軍隊。但是國民黨的軍事能力始終不足,雖經抗日戰爭,多少中華大好男兒捐軀沙場,水平也不見提高;而且美國參戰後,為保存實力,等靠要的心態瀰漫。黨政軍腐化問題滋生泛濫,內戰重開時國民黨軍隊已是外強中乾,後來經濟崩潰,戰鬥力更是一瀉千里。
國民黨的失敗就是共產黨的勝利。共產黨的軍隊誕生以後,非常注意團結,一直在做內部統一的努力,重視統一思想和統一指揮,用軍事制度的優勢彌補了很多技術裝備的劣勢。好軍隊的戰鬥力不是吹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從1927年南昌起義開始,共產黨軍隊幾起幾落,越打越強,歷經十年內戰、八年抗戰,泥腿子們煉成了正規軍。1946年解放戰爭初期,除了共產黨自己,幾乎所有旁觀者都看好國民黨,甚至包括給共產黨提供援助的蘇聯。到三大戰役結束,大局已定,很多人都視為軍事奇蹟。而在隨後的朝鮮戰爭中,當志願軍與裝備先進的美軍對壘時,再回過頭與國民黨軍隊比較,就會清楚差距有多麼大。
國共兩黨是中國大變局中應運而生的政黨。國民黨早期深受日本社團影響,後來也學習德國、美國,表面看到處拜師,但本質上和共產黨一樣,都是學習蘇聯,實行黨政軍一體化。例如核心領導人創建革命理論,保持集權的垂直管理體系,對廣大民眾進行思想教育,建立屬於本黨的武裝軍隊等等。國共兩黨能夠先後脫穎而出,各有獨到之處。不過在工業化水平很低的中國,國民黨的雄心壯志有點水土不服,拉攏財團和大地主,依靠外援,中外結合的結果是邯鄲學步。而共產黨本土色彩更濃,帶有農民起義的影子,強調官、兵、民平等,以惠及農民的土地改革為堅強後盾,顯得如魚得水。
共產黨的勝利不僅是中國的大事,也是世界的大事。因為統一的中國至少可以做到貧而不弱,不容小覷,是一支能影響世界格局的力量。而分裂的中國,一定是分裂越久、後患越多,即使簡化到南北對峙,也是國人的噩夢,還會受人操控,造成地區混亂。
對於中國統一的理解,如果用硬套地圖,很難用統一來描述歷史中的大部分時期,因為總有一些地方或少數民族政權存在,也不會得出中國歷史統一多於分裂的結論,統一的概念就會失去意義。拋開政治版圖,中國統一的概念應該首先偏向於漢文化區的統一,即只要在漢文化區形成擁有絕對優勢地位的中央集權,控制絕大部分農耕地域,就可以視為統一。從秦至今,漢文化區的範圍不斷擴大,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清末又擴展至東北地區。儘管現在海峽兩岸仍實際處於分裂狀態,不過用上述的統一概念來理解中國的近現代史,認為共產黨政權實現了統一,並不為過。而眾多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在版圖中的變化,是國家實力在政治現實中的體現,對它們在歷史中統一和分裂的認識判斷不能完全依照漢文化區的標準。但是,現在維護統一、反對分裂是最根本的國家利益,不容動搖。
二戰後面臨統一問題的國家不只是中國,同期進行的還有希臘內戰,時間也是1946~1949。結果與中國相反,希臘共產黨失敗了。
戰時的歐洲,很多國家都同時出現過親西方武裝和親蘇聯的共產黨武裝。羅斯福和斯大林對戰後勢力劃分達成協議,西方不支持東歐的親西方武裝,蘇聯不支持西歐的共產黨武裝。要不是美蘇坐鎮,歐洲很多國家還會打一陣內戰,但希臘是個例外。
希臘在二戰末期,也產生了政府軍隊和共產黨軍隊兩支武裝。南部臨海的政府受英國支持,北部山區的共產黨受鄰居南斯拉夫支持。可能是因為與美蘇隔了一道手,所以戰後雙方沒有談攏,美蘇任其發展,暗中較勁。英國戰後百業蕭條,自顧不暇,後來美國接手直接支持希臘政府。南斯拉夫能力有限,要靠蘇聯間接向希臘共產黨輸血。1948年,鐵托與斯大林意見不合,退出社會主義陣營,放棄對希共支持。1949年秋,希共軍隊失敗,殘部退至阿爾巴尼亞和南斯拉夫,希臘獲得統一。
性質相似的還有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日本戰敗後,朝鮮以北緯38度線南北分治,1950年6月戰爭爆發後,北朝鮮軍隊大舉南下,國家統一在望。美國組織聯合國軍反擊,仁川登陸,朝鮮局勢逆轉。隨即中國派志願軍入朝作戰,在蘇聯軍事援助下,雙方平局收場。1953年簽訂停戰協定,恢復戰前狀態。
越南戰爭耗時最長,滿打滿算打了三十年(1945~1975)。越南原是法屬殖民地,二戰中被日本佔領。戰後法國想恢復統治,遭到越南共產黨武裝的抵抗。1954年奠邊府戰役結束後,根據日內瓦會議決定,以北緯17度線南北分治。北越共產黨得到中國和蘇聯的支持,法國無力支持親西方的南越政權,美國再次出手相助。中國雖沒有像朝鮮戰爭那樣大規模派兵,但依然捲入很深。美國則深陷泥潭,做了一場噩夢。北越英勇作戰,1975年取得徹底勝利,統一全境。
中國出手幫助兩個鄰國的共產黨政權,除了政治因素,更有傳統因素。朝鮮和越南的北部都與中國接壤,同屬於漢文化圈,與中國邊疆地區的民族相同、語言相通,造成三國的歷史淵源頗深。漢朝曾在兩地設樂浪郡、交趾郡和九真郡。唐朝曾在平壤設安東都護府,在河內設安南都護府。兩國長期是中國的屬國,維持朝貢關係。所以兩地一有事端,中國也經常出兵干預。至於定性為擴張、平叛,還是侵略、鎮壓,現在都是主權國家,只能各自表述。不過周邊之亂,如果影響到自身安全,就是中國出兵的底線和理由。明朝出兵越南幫助平定內亂,出兵朝鮮共抗日本,在當時都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清末國力已衰,還為越南和朝鮮同法國和日本分別打過中法戰爭和甲午戰爭。國民黨執政時期也是極力支持兩國的民族獨立運動。新中國成立後,千年傳統和東西方敵對現實混合發揮作用,更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雖然面對百廢待興的殘局,但是兩場戰爭均無法迴避。
中國、希臘、朝鮮、越南四國的內戰中,無一例外,共產黨都以本國的北方為主要勢力範圍。究其原因,近代列強皆從南方海上來,工業萌芽、資本主義率先在南方發展,而北方的普通民眾很少受益,由此形成南北差異。共產主義主張「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無產者的概念對眾多的貧苦農民極有號召力,因此共產黨更容易在北方發展壯大。
四國內戰,共產黨二勝、一平、一負,其中越南是完勝,中國留下一個台灣問題。看上去北方的勝率更高,只是戰例太少,似乎不足為憑,尤其是三個小國的勝負更易受外力影響。不過四國內戰的結果,尤其是影響最大的中國,還是能夠反映出一些歷史的規律。如果將視野擴大,拋開政治立場的約束,進行南北對比,會發現一個現象。以中國歷史為例,在漫長的農業社會中,北方政權的軍事實力長期佔有壓倒性的優勢。早期還不明顯,從商周到秦漢,再到唐宋,逐漸呈現出西戰勝東、西北戰勝東南、北戰勝南的演化。隨著疆域擴大,重心東移,黃河流域(包括北方外族)對長江流域的軍事優勢愈發顯著,很少出現從南方起兵能夠統一中國的王朝。
當然規律不是定律,普遍不代表全部,從南向北獲勝的例子也有。漢唐強盛時期都組織過北伐,也取得過勝利,不過非常困難,只因家底厚,尚可維持。明朝取代元朝是少見的南勝北,一個原因是蒙古人與漢人融合失敗,主動退回漠北。朱元璋驅元費力不多,之前與陳友諒、張士誠的對決才是真正的血戰,是北勝南。朱棣從北京起兵,發動靖難之變,奪南京朱允炆的皇位,還是北勝南。清橫掃李自成和南明,袁世凱力壓孫中山,也是北勝南。國民黨北伐勝利是又一個特例,但特例往往脆弱,破綻百出,無可奈何花落去,規律則似曾相識燕歸來,最後是北方共產黨取得勝利。如果當初共產黨固守湘贛鄂豫皖,在戰略上會非常危險,而從逃跑之路到勝利之路的長征則是神來之筆,實現了對國民政府統治中心的地理方位轉換,由南到北,最終完成了軍事上的大逆轉。
以歐亞大陸為主的北半球其他地區也有相似的規律。軍事強國通常向東、西、南擴張較易,可以到達高山、大海等地理極限,向北則較難。另外,早期強國的位置越偏南,後來的軍事劣勢會越大。而當北方出現軍事強國,通常都能橫掃南方,例如早期的馬其頓對希臘城邦、羅馬對迦太基。最顯著的例子是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如履平地,一批一批向中國和中亞進發,其中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堪稱極致。歐洲以阿爾卑斯山脈為界,北方興起後,南方就少有勝績。至工業文明時代同樣如此,如美國的南北戰爭、普魯士對德國的統一。德國變強後欺負法國比較輕鬆,俄羅斯則是難以被攻克的堡壘,令西歐至今都顫抖。總之,北方軍事佔優在北半球是常見的現象。
軍事實力具有「一招鮮吃遍天」的特性,即使某國在社會其他方面都領先,但只要軍事實力處於下風,一旦戰爭開始,如果各種領先的優勢不能迅速轉化成軍事優勢,那麼失敗只是時間問題。農業文明時期,不同地區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經常不匹配。北方取勝南方成為常規,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氣溫差別。
人類從冷到熱的耐受力要比從熱到冷強,歷史中凍死的人比熱死的人要多得多。因此相對而言,在一定的緯度範圍內,北方人更願意去南方,南方人則不願意去北方,這種「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的生理反應對軍事強弱具有重要作用。在農業文明的軍事戰爭中,低溫往往隻影響到單獨戰役或一場戰爭的結果,有無數生動的戰例可以佐證;而高溫則會造成軍事制度落後,運作效率低下。北方人在嚴寒中四處奔走、爭奪資源,南方人在悶熱中減少活動、保存實力,都是在各自環境下為提高生存效率的合理選擇,但卻導致了戰鬥力強弱分明。不僅是氣溫,海拔的差別對戰爭也有長期影響。海拔除了也能產生一定的氣溫差別外,主要是勢能差別。從高向低進攻的軍隊,藉機勢能轉化成動能,順坡而下、事半功倍;而從低向高進攻則要通過做功,用動能克服勢能,逆水行舟、事倍功半。另外地勢高通常還會形成地形險要、易守難攻的優勢。不過氣溫和海拔形成的軍事優勢也有限度,不能脫離資源和人口及生產和技術的基礎,因為太冷、太高都會限制社會發展。例如生活在北極圈和青藏高原的人群就不可能形成長期的軍事優勢。另外某些島國因空間狹小,北方民族生產力不足也難有作為,例如英國的蘇格蘭人、日本的蝦夷人。
氣溫的差別取決於緯度和海拔,海拔的差別是地殼運動的結果。世界各地區的氣溫和海拔差異,既可以單獨發揮作用,也可以疊加,有時又相互制衡,北半球北方的軍事優勢是平衡後的結果。北方擁有軍事優勢的同時,南方經常擁有經濟優勢。北對南進攻,南對北同化,總要先用詩詞歌賦悵惋舊朝的滅亡,再用和風細雨消磨新朝的殺氣。當北方人變成了南方人,有敵自北方來的一幕又要再次上演。但這種軍事優勢在農業文明時期的作用比較突出,工業文明興起後,可以用新技術克服氣溫和海拔的部分影響。而自從有了核武器坐鎮天下,威懾全球,傳統上北方的軍事優勢就不那麼明顯了。
其實有時候國際局勢就跟玩骰子一樣,開盅之前誰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固然有聖賢可以預測,但是意外總是會發生,通常來講意外並不會導致什麼不可逆轉影響大局的事情發生。
但是金大胖突然南下,確實體現了一個毛頭小子的短視,他以為自己挑動的僅是朝鮮南北統一的問題,但實際上是二戰後兩個陣營的均勢。在此之前,美國並沒有決心要跟中共干仗,一是不想在亞洲多個敵人,二是覺得中共說來說去只不過是想要一個統一的強大的國家,估計只是一幫民族主義者建立了政權,也許大家還是可以談一談生意的,畢竟毛澤東和周恩來也沒任何表示要和美國為敵,而且中共也沒有像蘇共一樣把資本家全拉出去斃了,這對美國而言,都是中共領導下的中國是要騎牆的,是可以談生意的象徵。
對於台灣,美國人興趣也不大,共產黨的家底子美國人是有數的,就算佔了台灣也只是近岸防禦,幾十年之內根本沒有啥威脅。所以放棄蔣介石示好,有可能使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一個和中共建立關係的國家,那將來做起生意來好處還是不少的(同理還有英國也這麼想了,所以急不可耐第一個跳出來承認新中國,可見資本主義世界當時對中國是抱有極其熱忱的夢想的)。
但是就是白痴王家族一世金大胖的一仗,徹底報銷了中國騎牆撈好處的可能性,新生的政權對於任何靠近自己的強大的武裝力量都有極強的戒心,但是中國依然不想跟世界上頭號強國美國為敵,所以周恩來提出如果是韓國軍隊跨過三八線進行戰爭中國不會幹涉,但是如果是美國人跨過三八線,中國一定參戰,有了著名的第一次勿謂言之不預。這時候恰好發生了丹東被炸,麥克阿瑟以神速飲馬鴨綠江,一切可能的和平基礎都被打破了,中國必須出兵,否則有這麼個不顧你警告又敢炸你城市的國家蹲你旁邊,下個被炸的也許就是瀋陽長春哈爾濱。
一切都已鑄成,後面就是大家所知的可歌可泣的抗美援朝,台灣是收不回來了,往後幾十年的格局就因為白痴王家族一世的急不可耐徹底改變了本來的方向,中國只能選擇站隊,沒有了騎牆的基礎。所以我時常懷疑,白痴王一世真的是個蘇聯特務,他是接受了斯大林明白無誤的命令後南下的,否則你怎麼解釋就在歷史的拐角上,新生的新中國一手好牌,卻在一個最關鍵的點上被一個蠢材的舉動斷送中國的發展機遇?
不打台灣是時局所限,1美國第七艦隊開進台海,2朝鮮戰爭爆發。
最終結果是,整裝待發的數支精兵套上志願軍服,開赴朝鮮,損傷慘重。
還是同樣的道理,歷史沒有假設,多想無用。
因為朝鮮戰爭留下了台灣問題,不然但是早就打過去了。
在抗美援朝前我軍主力已經在福建周邊結集準備打過去了,而且這時美軍也沒有把台灣劃入防禦範圍,對於大陸解放台灣的意圖基本也是默許
這時候兩朝突然幹起來了,把中蘇美等國家都牽涉進來,大陸軍方把在沿海一帶的主力以急行軍方式調往朝鮮
然後就是漫長的抗美援朝
戰爭結束後我軍最能打的主力軍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同時美方也注意到台灣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馬上把台灣劃入防禦範圍
常言道,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般的隊友!蔣介石跑台灣是沒得選了,據說在台灣的時候看著大陸攻台的架勢愈演愈烈,老蔣又準備跑路了。可偏偏這個時候老天又幫了他一把。碰上了朝鮮這個豬隊友的神助攻!
朝鮮這個國家吧,算是一直以來就有坑我們的習慣!
明朝時豐臣秀吉侵朝打得它幾近亡國,大明來助,好在那時中國國力比日本強大,中國擺平了!
清末日軍侵略朝鮮,大清又去救援,結果這次換鬼子強大了,直接把我們的北洋水師打得全軍覆沒了,害我們簽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然後就是這次了,本來我們可以趁著美國不管台灣這個時機一舉拿下它,統一祖國。結果三胖他爺爺跨過了三八線,引發朝鮮戰爭,又把我們卷進去了。。。。這次我們害的解放軍損失慘重,不僅失去了攻擊台灣的有利時機,還和美國結下了梁子!
到了現在三胖他又天天這麼倒騰,我記得上次他搞核試驗,把延邊的一所小學操場都給震裂了,他把核設施都建在中朝邊境地區就是為了萬一打起仗來再方便拖我們下水。我真擔心這個豬隊友哪天別又發揮他們家祖傳技能——跑來坑我們!
金門戰役
朝鮮戰爭
美國軍艦
蘇聯捅刀
哪怕對於90年的pla,台海還是寬了一點。
主要說一下沒有打下台灣的問題!
第一是實力問題。國民政府遷移後帶走大量資源財富,咱們起步已不平等。海空裝備有差距。
第二是JM一戰,確實是一大遺憾!
以上前面各位高人都已詳述!
第三,如果我們當年畢其功於一役,不管斯密達的破事(也不考慮對咱們的嚴重影響),那海那邊也未必抗得住。問題是,大洋那邊干涉起來會怎樣?這裡分三點說明
1、我們不要刻板地相信只有改開後我們才是務實建設發展7,而過去只會打為殺殺搞鬥爭。當年我們也在謀劃建設與發展,一個不為老百姓和國家著想的政黨不可能奪下政權!
2、如果打了會怎樣MG直接插手台灣(至於咱們的幫手,老毛子不靠譜,斯密達問題可見一斑)?這是咱們的智慧,島可以姓蔣但不可以姓美,海峽在蔣手裡但絕又不能在外人手裡。這一點打西沙時咱們見了分曉!所以順便說一下裸奔國的政客以為出了個燈灰就能玩漁權換主權的離間把戲實在是……不要以為咱們軟。寶島那麼大我們不要,80年代大硬拿著阿根廷嚇唬咱們,咱不也為了一塊小沙洲寸土不讓嗎?是不是一家人很重要!
3、那時外界封鎖咱們,T和XG都是難得的看世界的耳目。這裡是那些外事人才秀操的空間,我不好瞎編。
笫四、丫丫一下打下來的成果。反對勢力不見得就消停了!這和笫三條類似,有美國勢力邪惡後盾,GMD今天可能會變成另一個東突!一個躲在外面禍害國內的傀儡!而渡海對於當年的小兔孑來說付出的代價遠比進疆入藏大的多。試想鬍子王大爺的生產兵團和川藏青藏線上的英靈足以見得小兔子對主權是上心的!
以上是個人愚見。書讀的少,有拙急的地方大家包涵!
民國人民的老朋友一胖同志發難了唄
推薦閱讀:
※如果你作為電影《長城》中無影禁軍的統帥,你如何指揮作戰?
※為什麼英國的陸軍稱為英國陸軍而不稱為皇家陸軍?
※如何看待馬航 MH17 航班被擊落事件?
※為什麼射擊運動中氣手槍是單手持槍,軍隊警察都是雙手持槍?
※如何評價「跨越 2014 朱日和」軍事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