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股票交易不是零和遊戲?
補充(以下假設在經濟學上並不強,我覺得沒有太大問題。答主可自行選擇是否遵循如下假設):
1. 股票交易不考慮分紅。
2. 不考慮交易成本。一些分析點
1. 考慮市場信息完全或不完全。
2. 考慮短期市場和長期市場。
--
改回原題目題主認為更加準確一些,希望各個答案能更加著重解釋為何不是零和遊戲,而不是做出基本判斷。
--
『股票交易不是零和遊戲』這一命題,無論從宏觀經濟還是微觀企業價值出發,都沒有問題;但題主對於這個題目的大部分答案感到失望。有質疑這個命題的如果可以做出自己的分析,歡迎寫出,但是我不覺得知乎會歡迎直接噴問題然後也沒有自己分析的答案。對於質疑為何不問『股票交易是不是零和遊戲的』,歡迎提出另一個問題『為什麼股票交易是零和遊戲』。不同觀點兩個問題的分析我覺得比一個『是不是』的問題更加有效。
題主希望有更多答案可以從經濟學角度出發,答案更加規範與學術一些,而不是泛泛而談,更不歡迎噴子。
--
FYI Zero-Sum Game Definition
另附不錯的一篇文章(並不是paper)
http://www.bfsinvest.com/resources/investment-commentary/2003/3_2003.pdf
原答案寫的時間較早,認識不夠清晰,思路比較亂,不知道為啥被翻出來了…不過既然上了日報應當本著負責態度重新闡釋這個問題。
首先給出我的觀點:即便不考慮分紅、交易稅費,股票交易仍然不是零和的,但期貨、期權是。
首先說明一下股票價格是如何生成的:
股票的初始成交價格是通過IPO實現的,通過詢價、簿記等一系列程序生成了發行價。到了上市首日,投資者會在二級市場上對股票進行交易。而撮合成交指的是不同的投資者將自己意向中的買入/賣出價格和數量發送到交易所,由交易所進行撮合。舉個例子:
A股票最近成交價:15.20
3檔盤口:
賣3:15.23 1400
賣2:15.22 1200
賣1:15.21 800
買1:15.20 200
買2:15.19 400
買3:15.18 600
如果有人提交了600股,15.21元的買單,那麼最近成交價上升到15.21元,賣1變為15.21 200
如果有人提交了100股,15.20元的賣單,那麼最近成交價不變,買1變為15.20 100
如果有人提交了1000股,15.22元的買單,那麼最近成交價上升到15.22,賣2變為賣1:15.22 200,賣3變為賣2。
根據上述的原理,有時當買賣盤掛單較少時,少量資金即可實現股價的較大幅度變動,通常見於小盤股。相反地,如果是大盤股,那麼變動幅度就會小得多,因為投資者很多,買賣盤很大,推動股價變動所需的資金很大。
第二,股票的賣方和買方遇到股票價格變動帶來的損益分析及其和期貨的對比:
來看一下一個典型期貨的盈虧圖:
紅線是多方,藍線是空方。本圖展示的是多空雙方在對某一標的以某個合約價格在未來某個時間交割,交割日標的價格與對應盈虧的關係。可以看到,雙方的盈虧之和等於零,是零和遊戲。
而股票的買方和賣方的盈虧如下:
假設賣方為A(紅線),買方為B(藍線)。
在兩者成交前,A1和B1描述的是兩者盈虧相對股票價格變化情況,其中A1與橫軸的交點為其買入價格
在兩者以虛線所示價格成交後,A2和B2描述了兩者盈虧相對股票變化情況。
因此可見,當賣方將股票賣出時,他只是鎖定了收益/損失,後續股票的上漲下跌與其無關。
散戶常見的一種謬誤是當將股票賣出後股票繼續上升認為是損失,而實際上並非如此。如果按照這個邏輯,賣出後股票下跌是否要額外確認收益呢?出現零和的正確答案是融券做空股票和同時、同價格做多股票的人,。因為國內沒有對散戶推廣做空,因此將做空與賣出股票混淆了。
因此,就普通股票交易的買賣對手方而言不是零和的。
第三,股票上漲和下跌的時候發生了什麼?
這方面 @黃席盛 答案說的很形象,但我覺得用「創造信用」更為恰當。股票的價格代表了投資者對這家公司未來利潤實現的信心。說得很拗口,舉個例子來說,常會在新聞里聽到某家大公司公布財報,利潤增長不達預期導致股價大跌。而這家公司往往利潤率並不低,只是投資者在之前給予過高的期望。
而根據第二點的結論,如果市場普遍看多股票,這家公司的股票是可以不斷上漲,而並沒有人損失的。在這個過程中,創造了大量的信用,而投資者可以將信用(未來的)換取貨幣(當前的),在這個過程中,賣方認為公司未來已經不會更好了,而買方認為公司未來會比現在更好,兩者意見的不一致導致雙方互換資金和股票,得到了最大效用。
因此,從長時間跨度來看,一家公司的股票起起落落,今天先離場者的收益是否必然意味著未來後離場者的虧損,抑或反之?從上面的結論來看,未來是不確定的,最後是負和還是正和,要依賴於公司的經營情況和外部的宏觀影響。因此正因為未來是不確定的,投資者才會努力地去預測未來甚至影響未來,而市場會獎勵那些正確預測未來的人。
股票 如果你買在市場成本的低位下面 比方年線的低點 就算是被套了 那只是暫時失去流動性 ,等1,2年 還是有機會漲回來 。期貨的話 錯了 就可能爆倉了 。一切就歸零 。
我在進入市場之前想過一模一樣的問題。雖然這個問題下頭的答案已經有點擠了,但是還是來分享一下拙見:
按照我的理解,題主想問的問題是:股票市場中,一個人的盈利,是否必然代表另一個人的等額虧損?這個問題實際上也是對證券市場本質的懷疑:一個交易場所,僅憑藉參與者的不斷交易,以更高價轉手,就能夠大家一塊兒賺錢?這不扯淡呢么。這個懷疑對於眼下的牛市恰好也比較應景。
然而,股票市場確實是一個可能讓所有人一塊兒賺錢的市場,也就是說它並不是一個零和遊戲。其原因在於,與大多數其他金融產品不同,股票背後的內在價值,也就是企業價值是可以變化和增長的。
我這麼對比一下你就明白了:
一張債券的交易很可能就是零和遊戲。想像一下在上證交易所的一張10年期面值一百萬的國債,假設它沒有違約風險,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這張國債在交易所中被反覆交易,價格上下波動,這所有的交易過程就如題主所說,是一個零和遊戲——因為無論中間的價格如何變化,在國債到期前的一瞬間,它的價格必須要回到一百萬的面值,任何在那時高於這個價格買到國債的人都會承受損失。於是回過頭來看,這張國債10年間全部的交易,其盈虧相加必定是零。
股票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並不是內在價值固定的債權(或者其他內在價值會最終結算歸零的衍生品)。股票市場雖然是一個交易場所,但是購買並持有一個公司的股票,就相當於擁有了它背後的資產和每年產生的現金流回報。一支股票在10年後,對應的公司可能已經由一個聊天室軟體運營商成長為全球互聯網巨頭,同樣一張股票,內在價值完全可能翻了幾百倍,輕易讓所有投資者都賺到了錢。這裡投資者之所以賺錢,並不是在榨取其他投資者的判斷失誤,而是因為一個企業通過增長為股東帶來了收益。
更深一層地說,股票投資可以讓投資者分享實體經濟和企業的增長,而不僅僅是從其他投資者身上轉移走財富。也正因如此,股票市場不是一個零和遊戲。
希望能回答題主的問題。先不說股票 先說另一種金融交易—保險合同
對於投保方來說,如果沒有過度隱瞞信息,那麼保險合同(不是儲蓄型)的期望收益幾乎一定是負的。不然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家保險公司會存在,因為如果保險合同的期望收益是正的,保險公司在總體上肯定是虧錢的。因此如果你想獲得保險,你的期望收益必須為負,而保險公司的期望收益必須為正(至少不能為負),也就是說一方」虧錢」,另一方「贏錢」。
說完保險再說另一種金融交易—期貨交易
以農產品期望為例,假如你是個農民,為了預防將來價格出現下跌,你需要進行套期,希望以一個合適的價格去簽到一份期貨合約(或者說是遠期)。而當你進入期貨市場時,如果使用期望價格去簽訂合約,是很難成交的,因為對於其他非套期者來說(投機者)以期望價格成交則表示未來的期望收益就是零。為了完成套期的目的,你不得不以一個更低的價格去完成套期,這個價格使得你在期貨市場上的期望收益為負,而投機者的期望收益為正。
其實在以上兩種交易中,交易雙方的效用都得到了改進。投保者和套期者是風險厭惡者,願意犧牲期望收益來降低不確定性,這樣就能提高自身的期望效用。而保險公司和投機者則有較低的風險厭惡程度,甚至可以看作是風險中性的,他們必須獲得正(至少不為負)的期望收益。
最後來說股票。你如果學過Markowitz的投資組合選擇理論,那麼你就知道理性投資者選擇的資產組合是在有效邊界上的一個點,這個點是由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所決定的。那麼股票交易顯然是投資者在調整它的組合倉位。如果甲把A股票賣給了乙,那是因為甲需要降低他所持的股票A的倉位,而乙需要提高他所持的股票A的倉位。因此,不管是哪方都通過交易將倉位調整至自己的最優目標組合倉位,此時雙方的效用都得到了改善。
上面三種交易,從期望效用的角度來說,看起來都不是零和。因為交易雙方都通過交易改善了效用,或者說實現了交易目標。
當然金融交易也存在一些「零和遊戲」。例如做市商市場,做市商僅僅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如果大家都是來調整倉位的,那麼做市商就通過買賣價差收點手續費,因為普通的交易不會使得做市商出現系統性的虧損。但是如果出現了一些有信息優勢的交易者,比如一些人知道明天股價會上漲,但是整個市場都不知道,那麼這些人就會在價格未上漲時大量買入股票,明天股票完成上漲時再大量賣出,這樣一進一出,就把做市商的錢給賺過來了。而做市商僅僅為市場提供流動性,是非常無辜的,這麼做就是掠奪它的利益,損人利己,看起來是個「零和遊戲」。
寫到這兒 午睡了...
我想答主是想問為什麼是「正和」吧?
我從2015年的年度說一下,這一年是「負和」的情況。注意,這裡的前提是2015年,不代表長期。
在前一篇文章(股市5.28暴跌為什麼說市值蒸發4萬億,錢去哪兒了?)里我們談到股市是「負和博弈」,很多人說看到你這個就不想往下看了。這部分讀者認為我的文章「太不專業了,股市根本不是零博弈,股市本身是正和的,這是經典教科書上一再強調的。你這半吊子的水平,一看就是營銷號,騙粉的。」
凡事有前提不是?我在文章里提到了,我們不考慮分紅,也不考慮印花稅、交易費等等,那股市是零和的。如果考慮了這些就是負和的。
結果,反對我的人都問我,為什麼不考慮分紅?還有人評論:
我們看下問題:
l 考慮印花稅、交易費的情況下,到底是不是零和或者負和?
l 「長期持有也一定是增長的」,這麼說可以嗎?
我們先看第一個問題
l 1考慮印花稅、交易費的情況下,到底是不是零和或者負和?
我們考慮最近的情況,以2015年為例,
先看印花稅,2015年的印花稅收入是:2553億元,這是純支出。
除此以外,還有交易傭金,交易傭金是交易所、券商等收取的,沒有公開資料,不好統計,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印花稅來計算一下。
看看當前的印花稅。
大多數情況下交易傭金低於千分之三,但是傭金的單筆交易不足5元,是按照5元收取的。由於很多人的股票都是單只小額的,實際也可能遠高於千分之三。
2015年後半年才下調的印花稅,我們仍舊按照下調前的千分之一印花稅計算。
這樣,我們推導出交易傭金是印花稅的倍數:3/1=3倍。
推導出交易傭金大概是:印花稅*3=2553*3=7659
我們計算一下大概支出:2553+7659=10212億
這是支出,我們看看傳說中的分紅,大概多少呢?7800多億。注意:亮點「借錢」。
有人說這個不全面呀,兩市那麼多股票,這裡怎麼只統計這麼少的數量?
以為原因是有的上市公司,從來就不分紅呀!
我們看,
收入:7800億
支出:10212億
這是在我們完全沒有考慮配資、融資、基金管理費等支出的情況下。
股市凈負和:10212-7800=2412億元
好吧,上面其實考慮的不夠全面和細緻,因為都是估計的。
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看具體情況如何。從股息看看是多少?
我們看到了,股息,先不說我們有沒有運氣買到高股息?即使買到了,大家和利息比較一下,如何?
下面進入第二個問題:
l 2「長期持有也一定是增長的」,這麼說可以嗎?
這是在偷換概念。
零和的概念是,所有人加一起,不是說你一個人賺錢了,就是正和了。零和、負和跟某一個人沒有關係。
跟你持有的時間長短也是沒有關係的,具體分析可以看這篇文章:
市值蒸發是怎麼回事?
還有這樣說問題的:
「伯克希爾」是巴菲特的公司,難道人人都能做巴菲特嗎?
「漂亮50」,你麻煩告訴我怎麼漂亮了?我知道,你肯定不買股票。
「綜合指數也是螺旋上漲」?沒有搞錯吧,這是螺旋上漲,我讀書少不要騙我?
我這個不嚴謹,僅從2015年的角度分析了下,希望跟大家一起探討。
也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共號:yuanmu8.
我入市七年了,對這塊比較了解,我回答下吧。
題主說反了吧,你不應該問為什麼是零和遊戲嗎?
新聞媒體喜歡在高點唱多,五千點時候要喊一萬點,現在來看笑屎 ,為的不就是讓散戶接盤,老鄉別走,大主力悄悄出貨,不就是因為零和嗎?你賺的就是別人的錢。
如果你硬要說不是零和,只能從下面角度。
散戶虧的錢不一定全部變成莊家賺的錢,因為還要手續費,傭金,印花稅
或者題主覺得上市公司會分紅,這部分是送你的,但是!!!請注意,公司分紅最後對你的資產是利空!因為要交稅,而且派發的現金要從你的每股價格裡面扣掉!!!比如說你的票當前股價是10元,公司分紅每十股送一元!相當於每股送洗腦!是的,最後你可以每股分一毛錢!但是同時,你每股原來的10元要變成9.9元了!你的總資產不變!可憐!分紅只不過把一部分資產變成現金!而且分紅的那部分還要交稅,所以分紅當晚你的市值是減少的!很多票為什麼在分紅股權登記那天是跌的?就是這個原因!
希望題主三思
其實站在整個國家的角度,股票交易是會產生大於其市值的社會效益的。
國家獲得了稅收
券商獲得了傭金
創造了基金經理和研究員等工作崗位
滿足了大眾的投機博弈需求
企業獲得了融資和再融資的機會,從而將融到的錢投入到其業務和實體經濟中(hopefully)
股票市場不是一個零和遊戲,因為一個人賺x塊錢不必然要求另一個人虧損相同數額。
下面詳細來說為什麼「一個人賺x塊錢不必然要求另一個人虧損相同數額」
1.股票是公司所有權的憑證,代表著你享有公司收益的權利。
打個比方,你和基友共同組建公司,公司一共發發行2股股票,你倆一人一股。那麼你手裡的這一股代表你擁有這個公司的50%。當公司業務發展向好,收入和利潤增加,你的50%所有權代表著你可以享有增長利潤的一半。
2.長期來看,股票價格的上升時因為它內在價值的增加
現在你們公司業務好,收入增加,於是有路人感興趣,想來買你的股份,他出價100,路人乙出價105。這就是一個簡化的股票市場。你決定把1股賣給路人乙。
然後公司收入利潤繼續增加,路人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都來競價。路人乙選擇以150的價格賣給了路人丙。
在這個簡化的模型里,路人乙的收益來自於公司良好的經營和持續增長的營業收入,沒有要求誰損失50塊來補償他的收益。因此這不是一個零和遊戲。
有人會問,你這是一個「一家公司、短期內的」簡單模型;如果考慮因為股價下降而虧損的投資者,股票市場還不是零和么?
不是。
股票市場不是零和,不代表沒人虧錢。
虧錢是因為股價下降,股價下降是因為供求不平衡(供大於求),不平衡的原因很多,長期來看基本上是因為公司經營不善,業績不佳,不吸引人購買其股票。
因此,虧是因為標的公司業績差,賺是因為標的公司業績好。都不是因為你賺了股票市場里其他投資者的錢或者其他投資者賺了你的錢。
總而言之,股票市場不是零和遊戲。股票交易不是零和遊戲。金融市場的作用在於高效的分配資本已最大效率的生產社會財富。
生產社會財富效率高的公司利潤好,因此股票價格高,因此可以籌集到更多的錢進行生產,因此可以已更好的效率生產更多的社會財富。
額外生產出的這部分社會財富一部分返還給股票持有者,體現在股票的升值上面。這是市場對有效分配資本的投資者的獎勵。
因此整個金融系統以適者生存的方式實現資本配置的最優化。其正和遊戲的原因在於更高效的配置資本因此產生的額外社會財富。
至於說是負和的知友們,國家和交易所也是博弈參與者,並且他們所得是正的,但當你說零和博弈的時候指的是所有參與者的收益和為零。股票分紅正是股票不是零和遊戲的重要原因啊。
你得考慮,發行股票的公司用這錢是創造了價值還是創造了消費。
本身提問就有問題:
證券市場建立的目的有融資、定價、優化資源配置等,唯獨沒有讓股民賺錢。不過我們可以來探討一下資金的流向來解釋一下題主的問題:不考慮分紅因素 1 當股價在發行價以下時,這時候參與買賣的投資者整體上是虧錢的,可以說是一個負和市場,但這種情況對上市公司來說是獲益的,因為它把股票成功高價賣給了投資者。2 當股票交易一段時間和發行價一樣時,這時候就是零和市場了,有人賺有人賠,賺的等於賠的。3 當股價高於發行價時,這時候投資者整體上是盈利的,但之所以盈利,來自於現在有人願意高價去買,那麼就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前期投資者的盈利來自於後期投資者的本金買入,這就類似於擊鼓傳花了,我二塊錢買入三塊錢賣給你,你四塊錢又賣給我,我五塊錢又賣給你,我們兩個好像都在賺錢,但我們兩個投入的本金越來越多,最後股票砸在誰手裡誰倒霉,一個拿著虛高的股票另一個拿著現金。另一方面是這個必須有成交量的配合才行,高位接盤的人少遊戲玩不下去,否則虛高的股價都是紙面財富很容易崩盤,這也是技術分析中很重要的原理,即走勢保持漲勢並且成交量不斷放大。
我認為這個是零和博弈;必要條件是忽略稅收、金錢的時間效應、公司市值變化對無形資產(甚至公司收益)的影響;無關條件是否分紅、期間公司是否倒閉等經營狀況相關因素。
在表明自己觀點前,首先駁一下用股價計算每個人手中價值的方法,同時也駁斥下創造價值的說法。首先,買賣股票和買賣商品不同,商品的價值可以被【消費】掉,就是說我買了一斤豬肉,我吃掉了,那麼我付出了錢,並得到了收益,對我來說,存在不賠不賺的可能。但是股票不一樣,股票沒有辦法被最終【消費】,體現你手中股票價值的唯一方法,只有賣掉它(或者公司解散,大家分錢,這時股價沒有任何意義,在公司不掙不賠的情況下,就是當前發行時候的價格,此時顯然是零和博弈)。正應為股票的價值只有真正賣出去的時候才能體現,就不存在股價上漲一倍,大家的總收益就為正的說法。
下面是我的觀點,先說短答案:股價不等於股票價值,股票價值在公司清算才被實際結算,期間股價變化導致的是一出一入的零和博弈,價值的變化在公司經營情況不受市值變化影響的前提下,任意一次的價值變化總由當前持有股權的人承擔,由於任何時間必然有人持有股權,所以總額不變,仍是零和遊戲。
就根本上說,股票是我們從上市公司買來的公司的一部分,這一部分的實際價值是在變化的,隨著公司的盈虧和發展前景而改變,雖然我們誰都不知道這部分具體值多少。任何一次的交易,對參與的兩個個體來說,賣出方的收入是等於股價的現金,支出是一個具體價值未知的股權;對應的買家支付現金,獲得股權。這一過程中,總價值並沒有改變。
舉一個的例子,A手裡有一些黃金價值X元,B覺得很好,就100元買了,C覺得更好,就200元買過來,後來C覺得是假的,當黃銅給收廢品的D賣了了1元。仔細研究這個過程時,其實比你想像的複雜。A賣出畫時,收益是100 - 【賣出時畫的價值X[a賣]】;而對B來說,其收益不是200-100=100,而是 200 - 100 + 【買入時的價值X[a賣]】 - 【賣出時的價值X[b賣]】。同樣的C和D的收益也都和交易同時的價值有關。
將結果公式拆分為【價格部分】和【價值部分】
【價格部分】有A:+100,B: - 100 + 200,C -200 +1,D -1,
【價值部分】有A:-X[A賣],B:X[A賣] ,-X[b賣] C:X[b賣] -X[c賣] D:X[c賣]
【價格部分】總計為0,沒有問題
【價值部分】總計為【C賣出時的價值】 - 【A賣出時的價值】
在開始時我們的假設前提中,我們說,假設公司的市值不影響公司的經營情況,這個假設在這裡就要使用了。我們假設的意思是,股票在股市上的表現如何,不會反過來影響公司運營情況,股價是公司效益和預期的反應,而不是公司效益和預期的原因。這一條件在大部分情況下應該是基本適用,並且對我們結論的誤差影響應該很小(未詳細分析,歡迎指正)。之所以做這個假設,是為了限定」博弈「的參與方數量,簡化模型。
在這個條件下,我們可以認定【遊戲結束時的價值】 - 【遊戲開始時的價值】是一個定值,而無論遊戲中是經過了多少次買賣,如何進行買賣。更進一步的說,由於我們的遊戲不會影響公司實際的運營,那麼我們可以繪製出時間T與價值的函數,這個函數對博弈遊戲來說,是客觀存在且不會改變的。任意時刻的價值變化要有當前股權的持有人(必然存在)來承擔,無論是增減。
這就好像一群人玩擊鼓傳花,所有參與的人可以得到一個蘋果,最後拿到花的人做100個俯卧撐,這些事遊戲中必然發生的事情,不會因為我們互相合作,蘋果就變多了或者俯卧撐就變少了。
所以說,狹義上說,股票是個零和遊戲。不過有一點還是要說明,股票對社會是有意義的,因為廣義上說,股市帶動了資金的流動(等等一些列金融上的好處,就不班門弄斧了),或者更具體的說,當我的100元和你的100元的實際價值不同時,股市就是廣義上的非零和遊戲了,這就好像狹義看無息的借款是零和的,但考慮到有人急需有人沒用,就不是零和的一樣。我的答案與以上所有人都不同。
先說答案:我認為股票交易並不是無腦的零和遊戲,而是一種減少了交易成本的交易機制。
好久了,為了找給朋友看,又把這個答案翻出來,竟然被反對得比0票答案還低,真是了不得呢。投資是個人的事,我也根本沒有義務來發表我的觀點,衷心期待那些點反對的朋友永遠不要進入這個「零和市場」。
不是,是創造貨幣的遊戲。
前幾個答案說得複雜了,我打個比方你就能明白:
我手上有一顆玻璃珠,我告訴你他是鑽石,並且作價1000萬賣給你。這個時候,我得到了1000萬,你得到了價值1000萬的「鑽石」,我們相當於創造了1000萬出來。
那你可能要問了,你說:我拿著的是一顆不值錢的玻璃珠而不是鑽石啊,我的1000萬是不存在的。
錯!你的玻璃珠可以去銀行抵押,借出1000萬,也可以去和第三人交易,賺1000萬甚至可以賣出更多。因為現在所有人看到我們這麼交易後,都覺得這確實是鑽石。
你把這個故事放到股市裡看,你現在能理解了嗎?
那麼你又要問了,難道我們這樣就可以平白無故的創造價值嗎?我們既沒有種地,又沒有裝配小轎車,怎麼這麼一搗鼓就創造了財富出來呢?
因為我們並沒有創造財富,只是創造了貨幣,相當於我們給自己手上弄出了一大堆鈔票,這個時候,全國工商業的總產值不變,但是我們從中分得的部分變多了。此外,回到原題,上市企業得到了這部分創造出來的貨幣,可以更好的發展,從而給國家和社會創造效益。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交流
update2014-10-21---------------------
回應@我的人:
B得到了玻璃珠,他就是有1000萬,不需要通過和別人交易才能體現。
這顆玻璃珠在與人交易的時候,就是可以作為1000萬來使用,相當於一顆鑽石一樣流通。因為大家都在這麼交易,他是不是玻璃珠已經不重要了。
當然,我舉的例子不太好,因為玻璃珠是很多數量的,我把它改成「一顆黃席盛刻字的玻璃珠」,世上僅此一顆,那麼它就可以被賦予價值了。
update2014-10-23---------------------
贊不多,收到的私信還蠻多的,特找出茶壺商人的一篇老文。其中觀點你未必要認可,但或多或少從另一個角度得到些啟發。
投資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收益和風險的組合分配,按效用算股票和期貨都不是零和的
不是零和遊戲。
我們可以假想一個簡化的股票市場,無交易稅費,無分紅。
1.Z公司以10元的價格首次公開發售了1股股票,由投資者A購得。
2.A以15元的價格將該股票售予投資者B。
3.B以8元的價格將該股票售予投資者C。
4.C以9元的價格將該股票售予投資者D。
5.D以20元的價格將該股票售予投資者E.
Z公司獲得10元售出1股股票
A獲利15-10=5元
B獲利8-15=-7元
C獲利9-8=1元
D獲利20-9=11元
E付出20元購得1股股票
ABCD共計獲利5-7+1+11=10元
20=10+10
因此,我們可以得到結論,持股人以外的市場參與者總收益,等於當前持股人持股價與發行價價差之和。
那我們可以說股市是零和遊戲這個結論了嗎? 不能
因為股票與實物商品的最大區別在於,其代表的權益是隨時間變化的。
舉個例子,假設在Z公司發行股票前一刻,Z公司共有凈資產100元,經過多年發展,在E持有股票時,Z公司凈資產已經達到10000元,而1股股票是公司股份的10%,顯然,我們不能得出整個交易過程是零和遊戲的結論。
這也是為何我們可以說實物期貨現貨交易是零和遊戲,而股票市場不是零和遊戲。
題外話:在實際的股票市場中,由於交易稅費的存在,還有轉送配,以及可轉債等,情況更為複雜,自然更無法得出零和遊戲這樣的結論。就像樓上各位所說,股票市場的存在的最大意義在於優化資本配置,降低融資成本,同時創造了貨幣,提高了流動性。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斧正。股票有可能是正和,負和,零和,期貨是零和(不算手續費的情況下)
簡單的編一個故事說明。多圖預警,不是第一次寫,借用我以前培訓學生的課件,德藝雙馨,簡單明了。謝謝支持
http://weixin.qq.com/r/jkNZQePEdL4Lraci9xac (二維碼自動識別)
因為經濟發展意味著總量在增長。股市買的是公司的未來,而公司的增長是隨整體經濟形勢變動的。只要科技不停滯,經濟增長不停滯,就不是零合遊戲。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火球計劃?
※股票的買一或賣一是什麼意思,如何更好的理解?
※6 月 20 日銀行隔夜回購利率 30% 意味著什麼?如有小額存款(5-20萬),對付通貨膨脹的投資方法是什麼?
※公司有意向將子公司在三板上市,作為即將轉入公司證券部的員工,應該做出那些準備?請不吝賜教。
※養老問題的本質、核心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