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要在微博、Facebook 等上發布自己的狀態信息或者人生感悟?
這不是分享!!!
這是為了表現自己!!!
截專欄中的一段回答你:
如果你對人性有更透徹的認識,你會從「把一盤菜的照片轉發給朋友」這一舉動上看到更深層次的動機。只有夠自戀的人才會認為「我在吃這盤菜」這件事很重要,重要到有必要讓別人知道的地步——不幸的是,這世界上除了抑鬱症患者,每個人都夠自戀,你只要稍加註意就會發現,社交網路中的大多數信息都與「交流」沒半毛錢關係,只是某人發布的「自以為很重要」的自我推銷信息而已。根據「人類自我表現理論」,人們的自我表現往往根據相互關係中對方的特點而採取某種相應的對策,人們會不斷地調節和控制呈現給其他人的信息,特別是有關自我的信息,以便建立起有利於自己的形象——所以人們會狂熱地維護自己的微博形象,對隱私泄露視而不見,而對愛你的家人惡言相向。
看到有人求全文,實際上之前不發全文和拒絕轉載是因為稿子還沒發出來,現在沒關係了。全文如下:
社交網路,電子時代的人生綁架者
Social Network, The Life Kidnaper
負二
大家在互相打招呼之前,先各自拿出手機,其中幾個人用手機「簽到」,然後把「簽到」信息轉發給在場的每一個人,而另一些人則用手機給飯桌上的菜肴拍照,然後同樣轉發給在場的每一個人,直到各種提示音消失之後,大家開始一邊動筷子,一邊心不在焉地聊八卦,如果沒有爆炸性的話題出現,吸引在場的每一個人的注意力,那麼大家的注意力都會被自己的手機虜獲——比如我會收到坐在對面的那人發來的一張用手指畫的拙劣的塗鴉,然後讓我根據此圖猜一個單詞。
現在,一次聚餐的情景差不多就是這樣,把一盤菜的照片轉發給就坐在你身邊和你一起吃飯的那個人,這種事說起來真是要多蠢有多蠢,但人們仍是樂此不疲——當一台飲水機都擁有一個微博賬號時,我們意識到任何事情都已經無法阻止網路社交了,無論是美食還是同學聚會。
大多數熱衷於用手機刷新SNS網站的人並不認為對網路社交上癮是什麼問題——他們有種幻覺:需要的時候,我肯定能夠剋制自己,那肯定比戒煙容易。但事實並非如此,網路社交上癮與煙癮截然不同,如果你對它背後的機制有所了解,一定會對它能夠利用人類心理的弱點到如此地步深感驚訝——一個正常人只要掉進這個圈套,就幾乎不可能不對這玩意上癮。
如果你有過在泡論壇時不斷刷新頁面的經歷,你就會明白社交網站的通知系統是一個多麼精巧的引人上鉤的設計——人們難以容忍等待,他們需要新狀態的刺激,現代化的機場都將下飛機口到取行李處的距離設計得要多漫長有多漫長,就是為了避免旅客在取行李處叉著雙手等行李,因為「走」比「等」更容易讓人接受——而創造通知系統的產品經理們顯然深諳此道,只要通知系統不斷地給出狀態更新的通知,就能夠讓人每天乖乖地登錄,然後長時間地留在你的社交網站上,這一招就像用香腸逗狗一樣好用。
許多人認為社交網站降低了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成本,促進了信息流動和世界大同——他們顯然是被Facebook、新浪微薄之類的網站給矇騙了;而對人類社會的本質有所了解的人則會同意窺私慾是支撐社交網站的動力之一——有一定道理,人們總是有無窮的動力想去瞧瞧多年不見的老朋友、老同學,或是初戀情人,看他們是不是過得比自己更差,我的表弟曾向我坦白,在他聽說前女友離婚的消息後,他曾連續一個月關注她的微博和開心網賬號,並且覺得很爽——巴菲特說,競爭並不是推動人類前進的動力,嫉妒才是。
但實際上,窺私慾在社交網路這盤大菜中頂多只能算是幾滴醬油——如果你對人性有更透徹的認識,你會從「把一盤菜的照片轉發給和你一起吃飯的每一個人」這一舉動上看到更深層次的動機。只有夠自戀的人才會認為「我在吃這盤菜」這件事很重要,重要到有必要讓每個人知道的地步——不幸的是,這世界上除了抑鬱症患者,每個人都夠自戀,你只要稍加註意就會發現,社交網路中的大多數信息都與「交流」沒半毛錢關係,只是某人發布的「自以為很重要」的自我推銷信息而已。根據「人類自我表現理論」,人們的自我表現往往根據相互關係中對方的特點而採取某種相應的對策,人們會不斷地調節和控制呈現給其他人的信息,特別是有關自我的信息,以便建立起有利於自己的形象——所以人們會狂熱地維護自己的微博形象,對隱私泄露視而不見,而對愛你的家人惡言相向。
最新的研究表明,熱衷社交網路,也很有可能是你不夠成功的表現——美國人4個中有3個是Facebook用戶,但在可支配財產超過100萬美元的人群中,這一比例只有26%,而百萬富翁中上Twitter的比例更是只有可憐的3%——心理學家指出,原因可能是財富給予人更多的獨立意識,對他人的依賴越少,對他人就越少在意,產生自我關注的傾向。想必扎克伯格自己也不會一天到晚泡在自己的網站上——而這世界上大多數人都「不夠成功」,毫無疑問。
只要看透這一切,你就會明白,社交網路熱潮,根本不是什麼科技革命,它只不過是人性弱點的一次集中爆發而已,並且在它不為人所見的屁股後面,多多少少都能聞出一絲陰謀家的味道——自由軟體基金會主席Richard Stallman認為,基於實名制的Facebook是一個國際寄生項目,而Jonathan Nolan(《盜夢空間》編劇)則在他的新劇中直接說,Facebook的幕後金主其實是CIA,自從全世界的人們都那麼樂意泄露隱私後,CIA的工作簡單了不少。
現在看來,遠離通知提示音的誘惑,從社交網路那裡為自己「贖身」,才是人生正途。我總結一下,SNS心理學三大定律:第一定律:一個人的內心強大程度與他的微博、微信朋友圈、IM簽名更新頻率成反比。第二定律:一個人的自戀程度與他的微博、微信朋友圈的圖片發布頻率成正比。第三定律:一個人的孤獨感與他刷新微博、微信的次數的平方成正比。
從「我」個人分析,社交網路之於我。
人人網是因為好多同學在,每天被無意義信息刷屏刷的要得躁狂症了,「我對你們的人生一點也不感興趣呀」、「對你們分享的淘寶相冊、美女圖片、神文章也不感興趣」,另外是不希望身邊的人太多的窺視我的生活,所以就關掉了。
facebook和twitter對我的意義不大……開了之後就沒怎麼用過。
老豆瓣註銷了,新的賬號是用來查資源的。
連QQ都不怎麼登陸了。
現在真的用來社交的只留下一個新浪微博。
好多人一條狀態QQ簽名、人人狀態、各種微博同時更新,我真是不能理解。
對我來說,一個社交網站的用途就是為了傾訴。因為身邊的人不一定能懂得你說的是什麼,關鍵是別人也不一定愛聽,但是好多話不說憋著難受。發微博就像另一個意義上的「講話」,不一定是為了給誰聽,只是想說出來而已。就比如說我最近狂迷《三體》,可是我周圍的人跟我一樣都是文科生,他們對三體世界呀、人類毀滅呀的興趣不太大,可是我又好想說啊,我就發微博說感想。
我微博里互相關注的人都是能互動能交流的,對身邊的人秉承著除了要好的人熟人關注越少越好沒有最好的理念……
我覺得,人沉迷於社交網路,主要還是孤獨。太深太深的孤獨。
我是來反對現在第一名@負二的答案的,這個答案現在被轉載到社交網路上,引起了很多討論。與其說是反對,不如說是補充。因為這個答案本身非常精彩,但是這種看到了社交網路的一面就直接下定論的答案實在草率。一句「這不是分享!!!這是為了表現自己!!!」讓那些一直在為社交文化不斷貢獻內容的人很傷心,也是驅動我作為其中一員來代表他們以社交文化寫下這篇長答案的原因。這裡來補充社交網路的另一面,可能會和你所見到的不太相同。
發表出來的文字,和一場演講的演講稿一樣,是為了借內容營銷還是純粹表達內容本身是不難分辨的。表現自己的文字中也有乾貨,而表達內容的文字中也會夾雜著個人因素,但兩者之中必定會有一個是主導,另一個是附加內容。
社交網路上有很多人和知乎很多用戶一樣,是在無私的分享自己的知識和勞動成果,他們並不是為了表現「自己」,而是在宣揚他們熱愛的事物。這種人不是少數,因為社交網站的用戶很多都是從原來的貼吧論壇轉換過來的,他們會有話題針對性的討論自己喜歡的東西,享受這種快樂,付出很多時間精力去做很多對大家非常有用的東西,並且將其無償的分享。你現在隨便點開一個熱門的主題貼吧,還能看到很多人掛著千奇百怪的ID發表很多對主題有價值的精品帖子,分享他們最新探索研究的成果或者整理的資料。人們更多的會去關注他發表的內容,這些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而不是他這個人本身。即便這個ID在這個貼吧或者論壇里刷出了很高的存在感,就像現在的知乎一樣,也只是對於他的貢獻給予了一種肯定。幾年之後,這些老一代的精英級前輩會帶著滿足離開這個圈子,但是我們都不會忘記曾經在這裡一起度過的快樂回憶。
這才是社交文化!不是為了「表現自己」,而是在融入其中讓自己的內心得到滿足!在這個內容為王的互聯網世界中,一個一切為了表現自己的獨唱式需求不可能支撐起社交網路的發展,SNS的核心價值還是在於肚子里有真貨、願意付出的用戶貢獻的有價值的內容。
下面我就用「表現我們」的方式介紹一下社交圈子的另一面。
曾經有想過做一個社交網站,在學校做過需求分析的調查,問了很多學院的同學,了解他們身邊人用社交應用的情況。大學校園裡微博、人人等社交服務的用戶數很多,活躍用戶卻不到一半,可能是氣氛的原因,用人人的比微博多。
這些活躍用戶中,「看段子和各種埂來吐槽」佔據了最大的需求,僅僅是因為有趣。而在那些更新自己的狀態、發各種感想和領悟的人中,反而是內心看似很強大的人在編寫段子和各種大道理,其他人憑自己看到這些文字的第一印象隨聲附和,常常不加思考,看著爽就支持,看著不爽就反對。這種更像是一種情感上的相濡以沫,而不是自我表現。大家都有煩惱,有些是共同的,就寫出來互相安慰。最近期末和掛科又成為第一刷屏率的熱門話題了,各種「求不掛」和「同求不掛」。考試黨努力的更新內容和轉載,似乎這樣就真的可以減少掛科幾率一樣,其實只是在發泄焦慮。
還有一些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時會將這些點點滴滴紀錄下來,分享給社交好友。認識很多人我才發現,《如何寫一個優秀的簡歷》、《一周教你過四六級》、《絕對不要和和一個矯情的女生交往》等等文章的作者並不是那些微博營銷的人,就是身邊這些熟識的朋友。你只需要關注他們就可以知道最近有哪些活動和折扣,有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周圍有那些好吃的餐館……他們以分享為樂,表現自己的成分很少,更主要的是將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難的經驗告訴後輩,或者將現在這份快樂的心情分享出去增加其附加值,過很久再來回顧自己都會被感動,還有一部分目的就是為了圈更多的人進來和他們一起玩。這種人絕非少數,我認識很多這樣的朋友,譬如他們建立「武漢美食導航」這樣的相冊,表現自己的成分僅僅在於告訴大家「我是吃貨」,我們大多會關注相冊的內容,而很少關注是誰發的。他們這樣做純粹的為了滿足自己吃的慾望和收集癖,以及幫商家稍微打點廣告套關係,從而獲得一些優惠。「最動聽的100首鋼琴曲」和「動漫100大女主角排行」什麼的也是一樣,熱愛自己的興趣,並且自發的做著宣傳,這是貼吧文化的傳承。那些流傳很久,被轉發了一年又一年的文章,人們也許不會記得作者是誰,但是一定會記得他發的內容。這才是真正的社交文化,而不是「表現自我」。
當然,其中表現自我的用戶也存在,比如各種秀的。秀恩愛一般會收到很直接的鄙視。秀技術的不出格一般受到很多人的膜拜,這是表現自己引起關注的好辦法。但是也有很多討厭自己在社交網站上變的很火的人,包括我在內,這種心情就是需要一些朋友,但是不喜歡也不擅長去面對太多陌生的難以招架的人,溝通能力較為欠缺,只希望和熟悉的人一起討論共同的愛好。
另一些表現自我的就是和之前幾個答案中描述的那種,每天各種批判,發各種感想,做各種評價,還非常喜歡和其他人辯論,這種人真的不少,但是總讓人覺得不那麼隨和。如果你剛好身處在全是這種用戶的圈子裡,很有可能會去贊同@負二 的答案,其實你真的只看到社交網路的一面而已,雖然是很大的一個面。如果以這些人的需求作為第一需求去設計和運營社交網站,最後的環境可想而知。相比而言,內容形式多樣化的SNS網站環境要比微博要好一些。另外,低齡的社交應用比高齡的要和諧很多。
對於社交應用來說,它本身的設定是可以讓用戶自己選擇自己的交友圈的。只是很多人因為手賤去關注了一些不太和諧的用戶,看到他們發的內容又不能忍,於是把自己也圈了進去,最後反而感嘆「社交網站上都是這樣的人」,保持自覺才能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圈子。
前面是以社交文化的方式宣揚社交文化,下面是真正的「自我表現」時間,從自己的理解角度來正面回答一下問題。
我在給社交應用建立產品模型的時候,一般都會分為兩個部分——產品核心功能 和 社交互動元素。
產品核心功能指的是個人使用的部分,社交互動元素是用戶與用戶互動的部分,分類依據是心理影響和用戶關注點的變化。這種建模方式是我探索了很久之後的結論,不管是四種基本社交網路模型,還是知乎這種以社交元素驅動的互聯網應用,都能適用。
- 知乎的產品核心功能部分就是添加問題和回答問題等等,在這一部分,用戶關注點在於功能的使用和本質需求,也就是提問、回答、搜索問題和答案等等用戶用知乎最根本的理由。此時用戶的關注點還在自身需求本身,也就是探索與求知。
- 知乎的社交互動元素部分,包含個人主頁、關注答案和其他用戶,答案的支持反對感謝評論、站內簡訊、@ 功能等等。這些雖然也是需求,但是在基礎需求上就更加深了一步——人與人的互動。用戶的關注點從最初的求知需求,轉變為受到多種心理因素的影響。用戶會在意關注數、支持和反對數,以及回答問題的人,一些人性上客觀存在的渴望讓用戶做出一些行為。其中的一些潛在的激勵讓有豐富知識儲備的用戶自願共享出來,讓一些用戶試圖通過某些巧妙但實用價值低的答案怒刷存在感,還有一些用戶自願去編輯修正問題,加標籤或者整理出一個高質量的答案收藏夾。
與核心功能不同的一點是,社交元素是作為驅動力的存在,如果說核心功能是發動機,那麼社交元素就是驅動這個發動機運轉的燃料。知乎之所以能夠匯聚這麼多優秀的精英,並且運用自己的智慧來為其無償貢獻,不僅是因為核心功能的設計,更為重要的是良好社交元素的運營。就像同樣是使用Discuz為模板的論壇,有些大紅大紫,有些無人問津,問題就出在這個社交元素的燃料上。
在這裡推薦一篇寫的非常好的社區運營的文章:http://www.shirky.com/writings/group_enemy.html
正如我會花費一晚上時間寫這麼多字回答這個問題,主要的目的只是為了幫那些無償奉獻自己知識和勞動成果的社區貢獻者們說句公道話。大家都在想,我為我喜愛的事物付出了這麼多,結果@負二 同學一個地圖炮就被全部批成在「表現自我」了。就像知乎培養名人效應以尊重換優質答案一樣,我也是在以尊重緩解社區貢獻者們因為「自我表現」這種地圖炮而引發的負面情緒,以免一些朋友失去繼續奉獻的動力,變得和很多人一樣,「這是我遇到問題絞盡腦汁獲得的經驗和答案,憑什麼在社交網站上寫文章分享給別人呢?」
《社交網路,電子時代的人生綁架者》此文轉載量和影響力較大,這個答案為平衡其影響語言略顯偏激,立場有所偏重。對事不對人,還望諒解。@負二的原文分析的的確非常不錯,這點請不要否定。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因為我不想一個人活著。可現在的微信qq電話,幾乎所有的聊天工具都是沉默的。我的朋友親戚彼此之間能有那麼多話天天說嗎?所以都是沉默的,大家都是從幾乎天天說話再到無話可說。因為這種尷尬,為了避免這種尷尬,彼此都疏離著。
現在我時不時發些生活記錄,反而現在就連十年未曾見過的同學都開始有所聯繫。今天,遠在深圳的已經八年未聯繫的同學想要和我一起去旅行。而我們已經沒有太多的事情要解釋,我不用與她重新磨合彼此。因為我們彼此關注,在說說和朋友圈交談過很多次。我們熟悉彼此的生活,就象我們彼此從未遠離過。
我鼓勵我很多朋友越來越多的發布他們的近況。我對他們說:我在乎你,不想遺忘你。所以請讓我知道,你還好嗎?
從傳播學學術研究角度來講,我想可以藉助「觀展/表演範式」理論來討論下這種現象,不作為完美解釋,只是希望提供一個或可分享新鮮視角。
以下是發表於《當代青年研究》2009年第7期的某篇論文,引文如下:和傳統受眾相比,今天的受眾所處的情境更為特殊——媒體娛樂化傾向的加強,互聯網的興起與迅速發展, 導致媒介影像大量充斥於受眾的四周, 再加上媒介影像也與商業相結合,不斷輾轉重複出現於不同類型的媒介之中。因而,受眾的面貌也在發生相應的變化。針對這種情況,Abercrombie 與 Longhurst 提出了擴散受眾的概念。 二位學者認為,由於媒介影像的大量滲透,入侵日常生活,使生活在社會之中的人們,無法避免媒介影像的碰觸,無人能夠逃脫受眾的位置,因而在當代社會人人都直接或間接地成為受眾。
具體而言,擴散受眾的概念由如下四個因素構成:
- (1)人們花大量的時間進行媒介消費;
- (2)媒介滲透到日常生活,人們無時無刻皆受到影響;
- (3)當代社會是一個表演社會,相當多的人類活動都包含了表演的成分;
- (4)擴散受眾是由觀展與自戀的相互影響、相互增強以建構出的循環形塑成。
無所不在的媒介,不斷發展的媒介使用技巧,以及媒介成為日常生活的資源,這些是構成擴散受眾至關重要的因素。
雖然感覺此理論主要是針對影像和視覺景觀來提出和進行分析的,但是我想你一定也認識得到,在如今這個兼具媒介屬性和媒介平台屬性的互聯網之中,影像分享與展示其實只是眾多網民分享或展示的內容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原創文字吧,還有原創視頻吧,還有原創小說吧,還有原創歌曲吧等等,所以我認為可以用這理論來分析這個問題。
- 90年代,卡斯特提出了「網路社會」的概念,如今新媒體與網路傳播又成為新聞傳播領域的重要課題內容,為什麼?當然是因為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與擴張已經衝擊了傳統生活方式,社會生活呈現出新的狀態,線上線下,真實生活與虛擬生活相互融合程度越來越高,我們也漸漸習慣了使用互聯網,依賴互聯網。滿足上面提到的四個因素中的前兩個,即互聯網高度滲透日常生活,並作為媒介和媒介平台服務於人們的媒介消費。
- 關於表演社會的討論,我們還藉助本論文引文來看:
Abercrombie 與 Longhurst 認為,現代社會是一個觀展社會。所謂觀展,台灣學者張玉佩
將其解釋為「看∕被看」與「觀看凝視∕公開展示」雙重意涵,是「作為主體的觀看」、又是「作為被展示觀看的客體」。這表示,人們已經從直接觀看特定事件、表演的受眾,或藉由媒介觀看錶演的受眾,轉變為日常生活的受眾,無時無刻皆直接或間接地觀看別人表演,而與此同時,自身也成為被別人觀看的對象。
二位學者認為,觀展社會的形成有賴於兩方面因素:
-
當代社會,世界被更加徹底地認為是觀展的對象。 觀展的凝視不再被限定在特定的事物上,而是日常生活中一個更具侵入性的角色。 在構建觀展社會的過程中,商品化這個角色的重要作用不應被忽視。 商品社會需要注意力,因此它表演;另外,大眾傳媒的侵入性加劇了將世界呈現為景觀的趨勢,社會景觀變成了媒介景觀。
-
當下的社會是由資本主義構建起來的,它商品化了一切事物,也因此殖民化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正如 Clark(1994)指出的,殖民化「是指資本主義市場的內在張力———侵入和重建我們的休閑生活、私人生活、娛樂和個人表達領域」。
Abercrombie 與 Longhurst 指出,觀展的過程導致日常生活審美化。當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成為觀展的對象時,事物皆抽離了原本單純的層次,而成為具有象徵意義的符號。 於是人們開始注重風格以展現自我,在進行消費時也不再考量物品的使用價值,而會以自身的美學選擇適合自己的象徵符號以展現個人風格。 因此,日常生活的審美化鼓勵「觀展」的普遍存在。 在渴望攫取注目的驅使下,世界更加美學化、影像更加充斥日常生活、觀展現象更加明顯。 於是沉浸在充滿豐富符號的觀展世界中,人、事、物成為時時刻刻皆在為擴散受眾進行演出的表演者。
引文完畢。
個人認為,互聯網確實提倡分享精神,也真的有很多人在分享非常多的有意義有價值的觀點,但是除此之外,確實還存在更多的非真正意義上的「分享行為」,你可以把他們定義為「簡單的信息披露」、「無聊的生活吐槽」或者something else~,我想相對明顯和明確的表演行為就是「炒作」了,我們成為了他們的觀眾,他們的表演就成功了,例如鳳姐。
除了這個理論視角,相關的還有戈夫曼的「前台/後台行為」與「印象整飭」、居伊德波的「景觀社會」等,感興趣的大家自己去探索吧。引文題目:《「非主流」群體的自我建構—以觀展/表演範式為框架》,史丹,南開大學
我是一個標準的社交網路控。嚴格遵循QQ空間→校內→微博→知乎的軌跡。
曾幾何時,我為自己老是不停地刷屏幕和發東西的行為感到很羞愧,因為真正厲害的人好像都是神秘的、未知的。而自己這樣的壞習慣,彷彿被打下了low的烙印萬劫不復。
但後來我想通了,排除炫耀、裝X的因素(樓上諸位已討論太多,且是人性本能,並不止反映在社交網路的使用上),我想發自內心的說——
我真的很需要知音這種生物啊!!
現實生活中真的很難遇到知音啊!!
現實中,我們與人的交往、接觸,大多是由於某種特別的機緣,如同學、同事,但那樣的相遇並不是基於興趣的,平時又不可能沖著誰都談理想和觀點(總是在一開始摸不準對方的立場態度,又常會有利益相關,索性放棄)所以泛泛之交也很多。但是在網路上,我打出來的字都是我想說的話,我給電影評的分數代表了我的好惡,我po出來的圖片代表我看世界的角度,這些都代表我這個人,那麼我總是滿懷希望地想著: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一定可以找到另一個自己的吧!一定可以找到知音的吧!
有人把這看成是 炫耀 窺探
扎克伯格把這看成 分享
最後,他做成最大的社交網路
簡單點說,人是孤獨的,與生俱來的孤獨,需要被人感知。肉體器官只是我們認知這個世界的工具,意識的傳播才是我們渴求的,孤獨寂寞因它而生。
部分是SHOW OFF,部分是分享,更多的是孤獨,希望得到認同。
--
-
社交也是一種需求。
而這種需求的滿足程度取決於別人的注意力。
「於是社交網路變成爭取注意力的戰場」
只要在個人媒體上發布信息,多少能得到一些反饋,
這種反饋正是所需的注意力,或者帶來一種存在感,
往複幾次就產生了正性強化,
使得人們開始頻繁的發布或轉發,幾乎成為習慣
大多數人都沒有用不完的原創信息,
於是,信息變得瑣碎,只求頻繁,不求意義,
再後來發現,越私密越驚爆的信息引起的注意力越多,
大家便紛紛開始自拍自曝....
--
根源就是「孤獨」。
贊同以上所有說是「孤獨」的答案。
每個人,從來到這個世界,到獨自一人悄然離去,是孤獨的。
每個人的大腦,是一個獨立的系統。
一個人在日常生活,是孤獨的。
一個人在忙碌過後的深夜裡,是孤獨的。
一個人在喧鬧的人群中,是孤獨的。
一個人購買奢侈品,是因為孤獨。
一個人沒事給朋友電話,是因為孤獨。
一個人需要在社會中尋找地位,是因為孤獨。
一個人需要在人群中發出聲音,是因為孤獨。
一個人的許多慾望,是因為深入靈魂的孤獨。
因為害怕孤獨,所以需要寵物,需要寵愛和陪伴。
因為害怕孤獨,所以想交流,想證明存在感。
因為害怕孤獨,所以需要表現自我,也會虛榮和嫉妒。
孤獨,比飢餓和寒冷更讓人無法忍受。
孤獨,是生存問題之外,一輩子都會跟隨的影子。
孤獨,是基本物質生活之外的,商業需求的驅動力。
有的產品核心需求,剛好是建立在對孤獨的充分認知之上……
年輕一代的一些持不同意見者發現痴迷於Facebook的自我表露並不健康。肖恩·多蘭,25歲,在紐約的一家媒體公司做助理工作,他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遠離這項服務。「我們這一代是無以復加的自戀的一代,」他在一份寫給我的電子郵件里這樣說,「當我和朋友們一塊兒去玩時,鏡頭無處不在,僅僅是單純地為了把照片發布到Facebook上去。這就彷彿夜晚不曾出現,除非在Facebook上有證據來證明一樣。人們煞費苦心地監視著他們自己的Facebook頁面,只為了去看哪幅照片裡面有他們自己的標籤,或哪幅照片里的自己最值得分享給朋友們欣賞。」
——《Facebook效應》
當你想到一些事一些人的時候,當你想起一句話的時候,當你有所感悟的時候,當你覺得自己需要說些什麼的時候……當你身邊沒有人的時候,當你拿起電話不知道該撥給誰的時候……如果找不到慰藉,就告訴網路,總會有一個人聆聽你的心聲
(PS:看了那麼多答案,直接暈過去,有必要那麼複雜嗎?)
有些人是記錄生活,有些人是發泄情緒,有些人是讓自己覺得特別,有些人是分享觀點,有些人就很單純是拿來氣死那個來偷窺動態的前男友或者前男友的現女友……吧。使用者不同,使用方式不同,使用目的不同,使用心態不同,造就不同的使用效果。如果單純定義為表現自我或者炫耀,那也可以說All business is show business嘛。
對此話題,需要追加一個問題:
為什麼人喜歡在微博等社交網站發布自己的信息、人生感悟,而不是在其他的網站形式上發布?
我認為,因為個人的炫耀心理、表現自我等心理方面,僅能解釋部分人群。
舉例:如果是為了表現自我,如何解釋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卻往往喜歡在社交網站上發言、討論。
————————————————————————————————————————
我認為應把這個話題的關注重點放在社交,或社交網站上,個體因素的解釋力難以分析此普遍現象。
目前最大的社交網站,最典型的有兩種:A、以圈內社交為主的Facebook、twitter、人人網;
B、以明星、名人為導向的微博
無論兩種社交有何區別,社交網站的共同特點是真實性,以現實社會關係為基礎的網路互動。
以人人網簡單分析為例:口號是真實、社交、一起玩。
網站的基本立足點是真實,以學生為主要群體的社交活動,一起玩遊戲,聯繫好友。
分享自己的生活真實,是網路社交得以展開的前提條件。
因為網路本身將時空與身體分離,你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和好友分享你的生活。
分享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互動,但是一個較常見現象是:不少人彷彿是在自言自語,沒有互動。
我認為,這是興趣所致。
舉例:以學生為群體的社交網路,沒有任何的經濟利益吸引,僅僅因為業緣認識彼此。
他們之間的互動展開,大多以興趣為根本出發點,感興趣的話題就會引發真實的社交互動。
回歸討論問題本身:為何不少人喜歡微博等社交網站上發布自己的狀態?
我認為,這種社交網路簡化、減輕了人們的社交阻力。
(非常熟悉的朋友不在我的討論對象里,社交里大部分人的關係處於半熟悉狀態)
試想傳統的社交方式,你需要很多因素來維持你的互動關係。舉例如下:
1、固定的情景,雙方需要處於同一個空間來維持互動,但可能雙方都因為陌生而焦慮;
2、持續的展開話題,雙方不得不尋找共同的話題,來維持互動,避免沉默而尷尬;
3、更多的身體捲入,雙方的言語、面部、肢體等身體因素都在不斷捲入互動。
網路社交減輕了這些阻力,釋放更多的傳統束縛,使個體更加專註於分享和互動:
1、你不需要共同情景,因為時間、空間已經被完全抽離出;
2、你不需要持續互動,這種互動完全可以是延遲的進行;
3、你不需要運用身體(可拇指就要受累了),關注點更多在於雙方的興趣。
故此,互動雙方更多在於某個話題、某個興趣被激發,引發討論,因分享獲得互動。
簡單來說,社交網站將人們之間的互動,從複雜的社會情境中釋放出來。
分享產生了興趣,興趣激發互動展開。
此外,因為持續分享,很有可能會將潛在的弱關係,即半熟悉狀態,發展成為親密型的好友。
我想,這也是社交網站的魅力,和人們渴望朋友的心理需求吧!
本質上,
希望被認可,被了解,
希望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
就像每個星星在星河中都有一個位置一樣,每個人也希望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每個人都害怕孤獨,
微信啟動時的那張圖,就是最好的答案。
跟在知乎喜歡用逼格很高的簡短回答的心態差不多。
因為缺乏存在感,所以要追求存在感。現在的人沒有和過去人那麼緊密的家族/親屬聯繫,雖然和陌生人的聯繫更方便和快捷了,但那些都屬於弱關係,每個人都結識了很多人但大多數都沒什麼關係,所以總是缺乏存在感,所以才需要』炫耀『自己的存在,尤其是好的存在。
很好的問題,看了很多回答,不過抱歉確實依舊沒有一一看完。但不可否認的有很多說的很好的觀點。
或者這個問題根本沒有標準答案,每種人分很多種類,種類下又分種類。
想寫東西,卻明白不是為了讓人看,所以,依舊,沒寫。
不過寫了,大多是趨向給人看吧。
推薦閱讀:
※子女有哪些不理性的情感邏輯是傷害父母的,對父母存在哪些常年的習慣性誤解?
※一個人有實力沒野心是怎樣的體驗?
※有一個不求上進的弟弟怎麼辦?
※無神論的各位一般從哪裡獲得精神力量?
※現在選擇獨居生活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這是個人選擇還是社會造成的?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