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分治的原因是什麼?其對南亞政治的長期影響是什麼?


反對 @魚吞舟

魚吞舟先生還是不要繼續過度美化貴教了吧。誠然,貴教確實在波斯打倒了種姓制度,起過相當進步的作用(儘管我覺得任何一個社會運動都不應該躺在功勞簿上吃1500年前攢下的老本),然而在印度、在整個南亞次大陸卻是完全失敗的。【伊斯蘭教勢力強大,瓦解印度教種姓社會】?恰恰相反,是印度教種姓社會越來越深刻地同化了南亞的伊斯蘭教社會。蔣介石背叛革命後,社會上有【軍事北伐、政治南伐】一說,在南亞穆斯林中間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

Caste system among Muslims
不談南亞其他地方伊斯蘭教徒的種姓制,僅在當前的北印度來說,低等種姓就有Kunjra, Dhobi, Halalkhor和Kalal(一個專門釀酒和賣酒的種姓!)等等,而高等種姓則有Iraqis, Mughals, Qureshi, Pathan, Muslim Rajput, Turk, Sheikh, Khan, Syed, Rizvi, Biradri和Malik等等。
這其中,有的種姓甚至還是跨宗教的,比如上文中的」穆斯林拉吉普特「(Muslim Rajput,大部分拉吉普特種姓成員都是印度教徒),而最近在印度鬧事要求落後種姓待遇的賈特人(Jat)也是穆斯林、錫克教徒和印度教徒三分。
可見,何止是改良了的印度教沒有戰勝種姓制,外來的貴教同樣在種姓制面前一敗塗地了。當然了貴教也不用自慚形穢,因為印度的基督徒社區內部同樣出現了種姓制度!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曾經在波斯摧枯拉朽的貴教怎麼到了南亞就寸步難行了呢?道理很簡單,種姓制度自己也在發生變化。與魚吞舟大師渲染的印度教沒有與時俱進能力大相徑庭,印度教是具有很強自我革新能力的宗教,其種姓制度早在貴教南下之前就已經發生了本質變化,從一個奴隸制結構演變為封建制的結構了。
【這裡再多插一句嘴:印度佛教的最終失敗恰是在貴教軍閥大舉侵入次大陸之後發生的事情——最後一個佛教大帝國護法朝滅亡於12世紀,而且同貴教還脫不了干係。】
簡單來說,吠陀時代的四大瓦爾納種姓(Varna)實質上在塞種人入侵之後就已經走向了崩壞,在穆斯林南下之前,實際上已經被新的賈提(Jati)種姓制所取代了。賈提在一些書籍中被稱為亞種姓,實際上就是很多不同封建社會中都會存在的世襲職業集團。
在中世紀的印度次大陸(無論是穆斯林入侵之前還是之後),這些世襲職業集團的社會地位可以隨著力量對比的變化而變化。比如馬拉塔人,其祖先很可能是首陀羅,但由於生產力的變化,後來這一賈提特別是從中分化出來的一部分貴族政治經濟實力大增,藉助穆斯林的莫卧爾帝國衰弱的機會奪取了北印度大部分地區的政權,因此它逐漸上升到的剎帝利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四大瓦爾納不過是一個具有較高社會地位的賈提用來裝飾自身」合法性「的宗教外衣而已。到了今天,印度的所謂種姓問題,指的也正是如何廢除賈提制的問題。所謂的表列種姓、落後種姓、先進種姓,也無非是表列賈提、落後賈提、先進賈提而已。虛無飄渺的四大瓦爾納,早已不是中心問題。
事實上,南亞以外的穆斯林封建社會也有類似賈提種姓的(社會地位各不相同的)世襲職業集團,因此南亞穆斯林社區接受賈提種姓也就變得理所當然。只不過,穆斯林社區自有一套解釋賈提的宗教說辭,不再需要藉助印度教四大瓦爾納的傳統說法而已。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錫克教內部,賈提制依舊根深蒂固,賈提種姓之間的社會歧視有增無減,只不過宗教說辭換了一套罷了。既然伊斯蘭教做得並不比錫克教好一星半點,所謂【伊斯蘭化】大趨勢又何以見得呢?

跟魚吞舟先生說得剛好相反,南亞穆斯林的賈提制度比起印度教徒的來,只有更加僵化、更加【種族壓迫】而已。道理很簡單,南亞穆斯林的賈提制度繼承了塞種人的那一套,把外來的征服者當成是高等賈提,而且由於代代穆斯林統治者多是外來的,故而因襲不改。試看Mughals, Turk, Sheikh, Khan, Syed之類,可不都是外來的征服者?真是與吠陀時代的雅利安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倒是後期印度教出現很多由下層上升而來的賈提,如馬拉塔人、賈特人之流,在頻繁地農民起義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社會地位,甚至從中出現了國家的統治者,進而將本賈提加入了高等之列。當然,這些賈提上升到社會上層之後,也沒有廢除賈提制度,本質上還是換湯不換藥,但無論怎麼說總是增加了社會的流動性,使社會結構更適應當時的現實需要了。況且,無論怎麼說,讓馬拉塔人、賈特人當權總比讓莫卧爾人、圖爾克人當權更少【種族壓迫】吧。而英國人來到印度之前,印度社會變化的趨勢完全不是魚吞舟先生所謂的【早晚伊斯蘭化】,而恰恰是這些本土的下層的賈提紛紛起來翻身,建立自己的新政權(同時進一步改革印度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建立錫克教和馬拉塔國家的鬥爭,本身就帶有農民戰爭乃至市民戰爭的性質,儘管這一鬥爭勝利的成果就像世界各地的許多農民戰爭一樣最後被地主、富農和富商所篡奪了。

最後來談談印度的毛派運動問題。魚吞舟先生攻擊說,毛派運動正陷入【宗派漩渦】,這正是令人啼笑皆非。因為眾所周知,印度毛派當前的趨勢非但不是宗派漩渦,而恰恰是百川歸海。
毋庸諱言,毛派運動有過【宗派漩渦】的時期。查魯.馬宗達同志在1970年代初期去世之後,印共馬列開始分裂。經過英.甘地殘酷的緊急狀態專制統治之後,納薩爾派運動在80年代徹底陷入了碎片化的深淵,最多時分裂為上百個宗派。到了1990年代初,伴隨著相當一部分納薩爾派組織的背叛和世界無產階級運動的低潮,不同的納薩爾派組織之間甚至發生過一定規模的內訌。
然而進入1990年代後期,隨著印度民族資產階級的徹底破產和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不斷加深,印度毛派運動日益從分裂走向統一。1993年以人民戰爭派為首,建立了全印人民抵抗論壇。1998年,人民戰爭派與黨團結派合併。2004年,人民戰爭派與毛主義中心派合併為印共(毛),而在此之前兩派已經分別合併了不下十個較小的組織,從而宣告了全國性毛主義政黨的再建——當代意義上印度毛派,就是指印共(毛);而當代意義上的印度毛派運動,也正開始於2004年。至此之後,印共毛又先後合併了納薩爾巴里派等眾多較小派別,不斷集合仍然堅持革命路線的納薩爾派政黨,同時把革命群眾從那些修正主義派系中奪取過來。到了現在,仍然堅持武裝鬥爭的印度毛派基本上就只剩下了印共(毛);而那些修正主義的偽毛派,則已經差不多都在政治上破產了。
【印度毛派的詳細情況可參考此答案:印共(毛)是怎樣的一股政治勢力? - 觀察家1 的回答】
這裡有什麼宗派漩渦可言呢?我們看到的只有無產階級先鋒隊力量的大聯合、大團結。實際上,這種大聯合、大團結已讓印度當局驚恐萬分,調動了它全部的准軍事力量來鎮壓,儼然將毛派當成了所謂【國家內部安全的最大威脅】。而印共毛在毛主義的正確領導下,不斷打破反動當局的圍剿,力量在曲折中壯大,目前武裝游擊隊員已經發展到超過一萬人,還組織了營級規模的游擊隊。與此同時,印共毛在城市的第二條戰線也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總危機的發展而不斷壯大,最近更克服反動派的重重鎮壓而成立了全國規模的赤色總工會,在青年、婦女、赤色、部落民等戰線上也都團結最廣大被壓迫的人民群眾給予反動當局以沉重的打擊。

不朽的納薩爾巴里運動萬歲!
偉大的印共(毛)萬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然@魚吞舟先生想繼續,那麼姑且奉陪好了。

———————————————————————————————————————————

《古蘭經》如是說:

33:50.先知啊!我確已准你享受你給予聘禮的妻子,你的奴婢(右手的掌握),即真主以為你的戰利品的,你的從父的女兒.你的姑母的女兒.你的舅父的女兒.你的姨母的女兒.她們是同你一道(從麥加)遷居的。信道的婦女,若將自身贈與先知,若先知願意娶她,這是特許你的,信士們不得援例-我知道我為他們的妻子與奴婢而對他們做出的規定-以免你感受困難。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

4:92.信士不致於殺害信士,除非是誤殺。誰誤殺一個信士,誰當釋放一個信道的奴隸,並以血鍰交付屍親,除非他們自願讓與。被殺的信士,如果他的宗族是你們的敵人,那末,兇手應當釋放一個信道的奴隸。如果被殺者的宗族是你們的盟友,那末,兇手應當以血鍰交付屍親,並釋放一個信道的奴隸。誰不能釋放奴隸,誰當邊續齋戒兩月,這是因為真主准許他悔過自新。真主是全知的,是至睿的。

24:33不能娶妻者,叫他們極力保持貞操,直到真主以他的恩惠而使他們富足。你們的奴婢中要求訂約贖身者,如果你們知道他們是忠實的,你們就應當與他們訂約,並且把真主賜予你們的財產的一部分給他們。如果你們的婢女,要保守貞操,你們就不要為了今世生活的浮利而強迫她們賣淫。如果有人強迫她們,那末,在被迫之後,真主確是至赦的,確是至慈的。

——————————————————————————————————————————————

由上述所引經訓來看,伊斯蘭教從一開始就是允許奴隸制存在的,而奴隸制本身就是一種「私有制」、一種等級制,一種剝削制度,而且是由一部分人直接【私有】另一部人的人身所有權的最低級的私有制和剝削制度。
當然,這個問題也應該辯證的來看待。具體到默罕默德所生活的時代,允許一部分奴隸制殘餘存在,不一定就是落後反動的。但否認上述事實,大談伊斯蘭教反對私有制,豈不更是可笑至極?

另一方面,目前所有的伊斯蘭教成文經典,除了《古蘭經》是在哈里發奧斯曼(根據魚吞舟先生的另一個答案,此公已經是封建主「既得利益集團」的頭目了)時期成文,其他都是在所謂「封建主篡奪領導權」之後成文的,特別是聖訓集、先知傳記等等,更是多數在阿拔斯王朝時期才得以成文。所謂「一波波的阿富汗軍閥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斷南下(印度)」,更是在這之後的事。那麼,按照魚吞舟先生「早在穆阿維葉時代,革命果實就被『家天下』的封建王朝所篡奪」的邏輯,至少在這之後迄今的伊斯蘭教(姑且可以不談論默罕默德本人所傳的教義)豈不就是一種在封建社會由封建文人構建完成的宗教嗎?這和印度教難道不是半斤對八兩么?

最後,就事論事,現在你魚吞舟先生聲稱「後來伊斯蘭教的進入讓凝滯的印度社會面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儘管那些穆斯林軍頭同樣是為了開疆拓土而戰鬥,但當秩序建立之後,對種姓制度的瓦解也在不斷的進行著」云云,那麼問題的焦點恰恰就是英國殖民前的印度,值得討論的當然是英國殖民前夕印度次大陸上當時存在的那一種伊斯蘭教,而不是任何其他時代其他人提倡的伊斯蘭教。而這一種伊斯蘭教,如上所述,早就是被封建教權集團所掌握且為封建主所服務的伊斯蘭教了——它不僅不瓦解種姓制度,自己還在為這種制度辯護,又談何變局呢?

PS:據我淺薄的宗教知識,印度教甚至早在佛教興盛的時期,就有提倡一神化的流派,還遭到過大乘佛教宗師龍樹菩薩的批判。在這裡我們不評價孰是孰非,但很顯然一神與否跟是否為種姓制度辯護沒有任何關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例繼續編輯本答案,回復如下:

允許使用氟利昂就是允許使用氟利昂,不能說成是廢除氟利昂,這是最基本的道理。按照魚吞舟先生荒謬的理論,只要宣稱未來廢氟利昂而實際不採取措施去禁止就等於反氟利昂,那麼印度教大師商羯羅(在貴教傳入印度之前活動)還提出人人最終都可以領悟真諦擺脫輪迴進入神性的極樂世界呢。

如此一來,豈非所有壓迫、不平等都是「暫時」的,最終都要廢除?這樣看,按照魚吞舟先生的謬論,印度教最終「從根源上承認正義」么,無非信徒還要修鍊幾萬輩子才能「最終實現正義」而已!

這又讓我想起了蘇修那些口稱發達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紅色神學家」們。一面宣稱在向社會主義過渡,一面卻在復辟資本主義。按照魚吞舟先生的意見想必他們也是「從根源上承認正義,只是一時還沒有實現」啊。

可是對於人民來說,如果現實中遠離正義(比如伊斯蘭國引用這些聖訓去復辟奴隸制,又比如印度教權派引用聖訓為賈提制度辯護)甚至一邊遠離一邊還大談「正義不一定會實現」、「正義實現還需要一萬年」,那麼在「根源上承認正義」反而是更加可恥的欺騙,正如蘇修頭目們的所作所為一樣。在這一點上,當今印度的伊斯蘭教權派和印度教教權派到底有什麼分別呢?「不知什麼時候實現」與「不知轉世幾百輩子實現」對人民來說真是毫無區別!

回到貴教的起點吧,如果說穆罕默德有進步意義,那麼恰恰在於他是一個行動的社會改革家,而不是一個坐談「正義在一萬年後實現,大家請安心等待」的教權派擁躉——就像魚吞舟大師一樣。

至於魚吞舟先生對西方帝國主義侵華的吹捧,我已經無言以對。在社會主義時期,一般認為西方帝國主義給中國帶來的損失遠遠大於收益,當然在自由派看來就是另一回事了。我們姑且先不談這個,西方好歹還是帝國主義,貴教封建主和北印度封建主同為封建主義,前者入侵後者到底有什麼進步意義啊?用一萬年後實現正義代替了一百輩子後實現?


英國可能真想印巴分治,但不是印巴分治的主要原因。

國大黨和甘地都同意了分治,因為他們害怕內戰。分治方案由英國制定,只是因為更中立(相比國大黨和穆盟)。

分治是獨立前印度狀況的反映,國大黨同意分治,英國尊重既成事實。

參見:http://zh.wikipedia.org/wiki/穆罕默德·阿里·真納
http://zh.wikipedia.org/wiki/路易斯·蒙巴頓
Partition of India


一個把牛肉當作主食的民族和一個牛當作神明的民族怎麼能和平相處?
穆罕默德 阿里 真納認為巴基斯坦留在印度會受到印度教徒的欺負,去年印度一農村懷疑一穆斯林村民食用牛肉被活活打死,莫迪就任古吉拉特邦部長任內發生古吉拉特事件

2002年,古吉拉特的高德拉(Godhra)發生了暴亂。2月27日,一節列車車廂起火,燒死了58名印度教教徒乘客,引發了此次騷亂。這次事件與十年前巴布里清真寺被搗毀引起的大屠殺直接相關。高德拉是一座穆斯林聚居的城市,也是古吉拉特邦至北方邦鐵路沿線的一個重要停靠站。在該事件發生之前幾周,火車裡滿載的都是前往阿約迪亞的世界印度教成員,他們是為了重建羅摩神廟而趕去參加聲援大會的。2高德拉火車站附近的穆斯林社區有許多人在火車站兜售貨物或當苦力。他們聲稱,幾周以來一直受到車廂中印度教教徒的奚落。後來政府對該事件的調查未能找到車廂起火的原因,但是所有目擊者都說,車廂起火時他們看到一大群憤怒的當地穆斯林。
古吉拉特邦的印度人民黨政府由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領導,他原是國民志願團的宣傳幹事,該事件發生前幾個周剛成為邦首席部長。事件發生後,他宣布2月28日為追悼日,將在古吉拉特邦最大的城市艾哈邁達巴德的街道上為死去的乘客送葬。這無異於一種不加掩飾的煽動。數千印度教教徒包圍了艾哈邁達巴德以及古吉拉特邦其他城市中的穆斯林聚居區,形勢劍拔弩張。而暴亂髮生後,莫迪引用了牛頓第三定律:「每個作用力總有一個與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他的話縱容、鼓勵了兇手的暴行。隨後的反作用力遠非大小相等。接連幾天,一波又一波的暴力衝突在這個邦蔓延,一些血腥的殺戮被電視鏡頭記錄下來。攻擊者對待穆斯林婦女和兒童的暴行令人髮指,暴徒們聚在一起姦淫婦女,把煤油灌進她們以及孩子們的喉嚨,然後將點燃的火柴扔向他們。數百人站在一旁觀看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屠殺,雀躍歡呼,這種焚燒象徵為高德拉火車站被燒死乘客的報復。兇手們將受害者家庭里的男性成員拖到火燒現場,讓他們眼睜睜地望著妻兒被活活燒死,然後再將他們燒死。這些暴行顯然早有預謀:暴亂者擁有選民名冊,因此他們能在混合社區挑出穆斯林家庭,而不會觸及周圍的家庭。他們還能準確無誤地找出穆斯林的商鋪,儘管這些店鋪已經受到他們印度教商業夥伴的預警,改用了印度教名字的鋪面招牌。暴徒們屠殺的形式和效率再次證明他們的暴行蓄謀已久。
而古吉拉特警察在衝突中扮演的角色也同樣讓人們感到震驚,他們對眼前發生的屠殺袖手旁觀。據說在一些情況下,他們甚至還是暴徒們的幫凶,比如告訴兇手當地穆斯林的住址,將逃亡的穆斯林拉回暴徒們的控制範圍內。印度和國際人權組織曾對此次事件開展了大量調查。有充足的證據表明,古吉拉特警察曾受到指示不要干涉暴力活動。「暴徒們抓住我的丈夫,用劍在他的頭上砍了兩下,」詹娜·謝赫(Jannat Sheikh),一名穆斯林主婦,在一次獨立的法律調查中說。
然後他們把汽油澆到他的眼睛上,並把他活活燒死。我的小姑被剝光了衣服,然後被強姦,當時她懷裡還有一個三個月大的孩子。他們把汽油澆在她和孩子身上,並點燃火將他們燒死。我的婆婆沒法爬樓梯,因此她和一個4歲的孫子留在一樓。她告訴他們拿走所有的錢和珠寶,放過孩子。他們把錢財拿走,然後還是燒死了孩子。我所在街區的少女們都被剝光衣服、強姦然後燒死。警察在現場,他們都是暴徒的幫凶。
這只是眾多人權組織記錄的幾百份目擊者證詞之一。幾乎在每次調查中,警察都拒絕記錄下證人的證詞。」
——[英]盧斯:《不顧諸神:現代印度的奇怪崛起》第四章「假想之馬——印度教民族主義的持續威脅」

莫迪就任總理以來,印度民主有倒退的趨勢,著名印度穆斯林演員阿米爾汗批評政府無視穆斯林的利益,但表示自己不會離開印度。

很多事實證明,真納當初的猜測是對的。


很簡單,穆斯林跟誰都過不到一起去。而且英國人的劃分方案也沒有徹底的把穆斯林從印度分出來,印度國內依然有超過一億的穆斯林,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當初佔據印度大部分地區的莫卧兒王朝的核心就是伊斯蘭化的蒙古人。當初印度獨立的時候這幫人差點就打了內戰。
很多人罵英國是攪屎棍,通過印巴分治給南亞留隱患。我是覺得如果英國人真要搗亂的話,乾脆不分,讓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和緬甸以一個統一的國家的形式獨立,那樣的話南亞可就比現在熱鬧得多了。


「獨自前行吧,獨自前行吧」

1947年印巴分治,造成了人類近代史上最惡劣的屠殺,就這次事件的功過是非,至今難有評論。

就印巴分治而言,可以說是蒙巴頓,甘地,尼赫魯還有真納四個人湊在一起打得一桌麻將,只不過把桌面上的牌從萬餅條換成了印度教徒,穆斯林還有英國人。這次的牌局沒有真正的贏家,儘管看起來是真納達成了自己的目標,但是最後的惡劣事件中真納也同樣輸的一敗塗地。

二戰結束後,英國已經沒有能力維持自己的 「日不落」了。於是時任英國首相的艾德禮開始一步步的放手英帝國原有的殖民地,儘管丘吉爾一萬個不願意去送葬這個偉大的夢想,但終究獨木難支。在帝國深思熟慮之後,他們決定派蒙巴頓去印度進行權力的交割。

蒙巴頓是皇室子弟出生,不過他是一個不怎麼甘於淪落於紈絝的人。他在青年時期從軍入伍,二戰時期接手東南亞戰場,在戰場上蒙巴頓的表現算是中規中矩,其積極與地方勢力友好接觸的策略讓他獲得了不錯的名聲,也是在這個階段,蒙巴頓和尼赫魯有了接觸,這成為了兩人深厚友誼的開端。二戰結束後,在英國內部對蒙巴頓評價良好,認為他有才能幹,熱情積極。這種良好的評價似乎也是造成日後悲劇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麼高曉松說蒙巴頓是一個妄人了,因為名聲和能力似乎並不相符。仔細想想,蒙巴頓在這一點上和山本五十六的處境是有些相似的。

蒙巴頓在第一次踏上印度的這片土地時,就已經感受到了這裡的劍拔弩張。印度人民分別信仰著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兩派相互仇視已逾百年。印度教徒在穆斯林作禮拜的時候大聲奏樂,穆斯林為了報複印度教徒大量宰殺他們所信仰的神牛。兩派間的暴力事件也頻有發生,經常一派會去另一派的村落燒殺擄掠。英國在印度一直在努力平衡著兩種勢力,不過在這個英國即將離開的時候,每一個人都隱約感覺到一旦英國離開印度,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會立即開戰。

甘地是一位非常有領袖魅力的人,儘管他身形瘦小,儘管他的長相甚至有些猥瑣,但每一個與他交談的人都不禁為他的堅韌所折服。不論是印度教徒還是穆斯林,他們共同崇敬並且相信著甘地。甘地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他能夠讓當時3億印度人民待他如自己的女朋友。甘地只需要表達出自己的不滿,並且開始絕食,不論是政府還是平民,都會逐漸開始妥協。非暴力不合作這種反抗方法也許只有甘地能夠實現,因為世上再沒有另一個人有如此強大的精神統治力。也是甘地的那句「拳頭可以被打壞,但是拳頭裡的鹽是無法破壞的」帶領了印度人民走向了獨立。

領導著印度教徒的國大黨領袖尼赫魯,是一位睿智,沉穩而有魅力的人。他早年在英國留學時就夢想著在印度實現卡爾馬克思的經濟社會主義。日後,這位偉人在印度獨立後,將帶領著印度走向了現代化,使印度成為了世界上不容忽視的一個地域性大國。甘地對於尼赫魯而言,既是導師,也更像是一位父親。甘地為尼赫魯洗滌靈魂,指明方向,甘地曾經表示,希望尼赫魯繼承他的衣缽。尼赫魯本身也非常崇敬甘地,認為他是印度的良知,而且做到了他所做不到的事情。不過崇尚科學的尼赫魯幾乎否認甘地的一切做法,但是在情感上他又不願意違背甘地,這就像一位建築學家在海上受到燈塔的指引,但是他卻對燈塔的建造方式不能苟同一樣。

穆斯林的代表是穆罕默德阿里真納,真納是一個冷漠,傲慢,狂妄以及不夠言笑的人。他在談判時就像現在很多的女孩子和男朋友吵架一樣,一旦他不同意對方的觀點,就會緊閉嘴唇,不發一言,使談判根本無法進行,這也是讓蒙巴頓最為惱火的一點。不過真納擁有令人欽佩的忍耐力,在當時真納已經是肺結核晚期,但是他卻在包括甘地,尼赫魯,蒙巴頓的3億印度人民的面前表現的坦然自若,彷彿根本沒有患病這回事。這也是後世頗為嘆息的一點,如果甘地或者蒙巴頓能夠知道真納的時間不多了,或許拖一拖印度就能夠避免分裂了。

1933年,一位叫拉瑪特阿里的印度穆斯林首次在倫敦提出了為印度的穆斯林建立一個新國家的想法,從此印度的穆斯林都有了一個建國的夢。真納曾經說過:「印度從來沒有成為一個真正的民族,他只是畫著的一個國家,我要吃牛肉,印度教徒不讓我殺牛。而一個印度教徒每次與我握完手後就要去洗手。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是英國人的奴僕。」不僅是穆斯林,很多印度教徒都認為印度應該分裂為兩個國家。所以將印度分裂成兩個國家這個想法在當時已經深入人心,在談判的伊始,是否分割印度就是焦點。

在談判正式開始後,甘地非常堅持保留一個印度,在他心裡,印度是神聖而不可分割的。但是真納,這個與甘地作對了一生的人,盡全力要去建立一個新的國度。而且真納根本無法溝通,如果蒙巴頓不接受印巴分治,就拒不開口。在這種堅持下,蒙巴頓為了推進談判,只能同意真納的方針。在蒙巴頓的勸說下,漸漸的尼赫魯也鬆動了,因為在英國人撤走之後,沒有強有力的管制,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根本無法相處,既然如此,不如畫為兩個國家。在理性的思考下,尼赫魯選擇了分治。對於尼赫魯的倒戈,甘地心灰意冷,就連自己最信任的弟子也同意分治,他只能無奈的搖搖頭,任這個國家被一分為二。

印巴分治的時間定於1947年8月15日,是二戰勝利兩周年的紀念日,不過這個日子也將成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災難日。分治的方法是請了一位對印度毫不熟悉的英國法官利用官方提供的資料在地圖上畫出幾道線來將印度和巴基斯坦分開,並且分治後的地圖在8月15那一天之前不會公開。採取這種日後被廣為詬病的方式的理由是這種方法最為公平,如果請一個對印度有所了解的人來分割,難免有所偏頗。

於是乎,世界上六分之一的人口,就被這種看起來頗為兒戲的方式決定了命運。

1947年8月15日。印度開始了「最舉世震驚的流血和複雜的場面」,正如日後艾德禮所說的「被我們丟在身後的印度掉入血海」。

從8月15日開始的六個星期,印度每天都在流血。殺人的人可能是被殺者的朋友,也有可能是陌生人。人們燒殺擄掠,犯罪似乎反而成為了一種正義。一個穆斯林只要他殺的印度教徒夠多,就有可能被奉為英雄,印度教徒也是如此。在這場災難之中,很難說是印度教徒更加醜惡一些,還是穆斯林更為聖潔一些。如果有一天上午印度教徒犯下的罪惡超過了穆斯林,那麼,那天下午,穆斯林就會趕上來。對於這次流血事件的血腥我已不想贅述,因為這人性的醜惡和獸性過於令同為人類的我難堪。沒有知道這次事件究竟死了多少人,因為沒有一種統計方法在這種暴力事件面前還能夠進行科學的統計。蒙巴頓認為死了25萬人左右,不過這個數字明顯具有一廂情願的味道,一些嚴謹的歷史學家推論應該有50萬人蒙難,有的人甚至認為死亡人數達到了了200萬之巨。不過究竟死了多少人,誰也不清楚。也許這個數字還是不清楚為好。

面對這個瘋狂的印度,最為痛徹疾首的是一位老人。這位老人曾經帶領著印度走向了獨立,也是這位老人讓印度人民被世界刮目相看。儘管這位老人身材瘦弱,但是卻被人稱為「聖雄」。他曾經讓印度人民相信友善和堅韌是人最美好的品質。不過現在他最愛的人民似乎都著了魔,開始互相廝殺。他獨身一人挨家挨戶走訪,不論是穆斯林還是印度教徒,希望他們能夠回歸理性。不過沒有人聽他的,穆斯林說「我們放下武器了,印度教徒就會姦淫我們的妻女」,印度教徒也反駁道「難道我們只能任穆斯林宰割嗎」。

在1948年1月13日,上午10點30分,莫罕達斯·甘地進行完最後一次進食後,宣布絕食開始。這個老人在過去七十餘年的生涯里,也是採取這種方式,逼迫英國人一步步地返還印度的權利,如今他卻要用這種方式來對付自己的印度同胞了。

隨著國際國內媒體的聚焦,甘地的磨難立刻遭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穆斯林,國大黨,錫克教的領導人都紛紛來到甘地床前勸他放棄絕食。但是民眾似乎並不領情,在集市中還有人發出「那個老東西什麼時候才能不給我們添麻煩」的怒吼。

1月15號,甘地的身體已經非常羸弱,腎功能似乎已經被破獲,因為他已經無法順利的排出他喝的水了。尼赫魯向社會疾呼「甘地生命的消失將意味著印度靈魂的消失」;蒙巴頓停掉了所有官方的接待和聚餐活動,以示對這位老人的尊敬;在巴基斯坦的真納似乎也坐立不安,傳來傳真詢問甘地的情況;街頭的人民開始要求種群和解的遊行。印度人民終於開始覺醒了。

1月17日,甘地已經處於時而清醒,時而昏迷的狀態了,他的醫師宣告,如果甘地再不進食,在72小時內將會死亡。在新德里,聚集著來自世界各方的人們,綿延的遊行隊伍呼喊著「讓甘地活下去」,這種吶喊比之五天前希望甘地去死的怒吼不知道響亮多少倍。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人們都在呼籲讓甘地活下來,為此他們什麼都願意做。印度教徒表示願意把從穆斯林那裡搶來的東西還回去,並且歡迎他們來印度居住;穆斯林則挨家挨戶地向印度教徒表示懺悔,祈求他們的原諒。印度的理性和良知似乎又回來了。

1月18日12點45分,甘地虛弱地向身邊的侍女說「我要停止絕食,不能違背神的旨意」。尼赫魯用激動地顫抖的雙手將一杯橙汁遞到了甘地的唇邊,這是甘地絕食5天後的首次進食。甘地停止絕食的消息立刻傳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們頓時歡聲如雷,他們一同相擁,為這一刻的偉大勝利慶祝。

祝賀的電報像潮水一樣湧入甘地的居所,全世界的新聞報紙都在頌揚甘地的成就。「78歲高齡的羸弱老人,以其不可思議的神秘力量動搖著世界並給世界帶來新的希望」,「甘地證明了他擁有或許比原子彈的威力還要大的力量,這讓對此羨慕不已的西方國家只能望洋興嘆」,「世界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尼赫魯坐在甘地的床邊,握著甘地的手,臉上也留下了眼淚,對甘地說我真的以為我們以後不能再見了;蒙巴頓也親自到甘地的居所,大大誇讚了甘地的功績;就連在巴基斯坦的真納也發電報表示,巴基斯坦的大門隨時向印度人民敞開,並且誠摯地邀請甘地來巴基斯坦訪問。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這時宛如一對相親相愛的兄弟,所有的一切都充滿希望,印度教和基督教的教義不同似乎在這一刻似乎根本無足輕重,和諧和友善籠罩著這片大地。一切都看起來那麼美好,每一個人都相信第二天升起的太陽依舊會照亮所有的人。

12天後,1948年1月30日,耶穌受難日,穆罕默德·甘地遇刺於德里。


其實從中國人的角度,我倒是希望印度當年沒有分治,因為當時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衝突越來越不可收拾,國大黨和穆盟已經壓不住下面的對立情緒,英國人也無力維持局面,所以才倉促劃定了分治方案,趕快脫手。假如當初英國人直接甩手走人,把問題全留給國大黨和穆盟自己解決,那麼印度內戰將會很快爆發,而且將不僅僅是穆斯林與印度教徒的內戰,錫克教徒,還有各民族之間的矛盾,各種主義的矛盾,各支武裝紛紛成立,互相攻伐,美蘇等域外大國各支持一部分派別,戰亂不休,最後人口消耗的夠多了,大家也打累了,基本格局也差不多定下來了,國際社會也看不下去了,停火,談判,估計印度就不是分成兩三個國家,而是分成十幾個國家,這個過程很可能至少貫穿五十年代,並且可能禍延緬甸,在此期間中國政權穩定下來,並且完善對西部邊疆的控制,那麼現在困擾中印關係的阿克塞欽和麥克馬洪線問題都不是問題了,緬北江心坡很可能也不會全給緬甸了。
話說回來,印度還是應該慶幸當初在矛盾進一步失控前分治了。


第二次補充放在下面,還是對@傅友德和@觀察家1的回應。

補充了對@傅友德答案的回應,放在正文下面。


謝邀。

關於印巴分治

要說印巴分治,要從印度歷史談起。最早的時候,印度河的土著建立了文明。但此後發生的雅利安征服,讓印度從此進入印度教時代(婆羅門教)。眾所周知,種姓制度是印度教的核心。儘管印度教有很多精彩的智慧成果,但在社會領域,只能說,印度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持續最久的種族壓迫制度。
儘管印度教同它的兄弟拜火教一樣,發生了自我改良運動(佛教和摩尼教),但同樣不免於失敗。這證明印度教社會已經失去了自我改良的能力。

事實上,在伊斯蘭教進去印度之前,印度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它從沒有統一的國家機器,也沒有可靠的歷史記錄。整個印度歷史都處於晦暗和雜亂的狀態。(阿育王的佛教帝國多大無詳細記載且持續太短)

後來伊斯蘭教的進入讓凝滯的印度社會面臨「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儘管那些穆斯林軍頭同樣是為了開疆拓土而戰鬥,但當秩序建立之後,對種姓制度的瓦解也在不斷的進行著。參考拜火教波斯和印度教馬來這兩個相近的社會,可以預言整個印度早晚會實現伊斯蘭化。只不過其規模更大,消化的時間更長罷了。

當然,印度教在佛教和伊斯蘭教的衝擊之下,也進行了許多改良運動。但這些改良運動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印度教越來越向一神教方向進化了。

在西方人進入之前,印度的歷史就是:伊斯蘭教勢力強大,瓦解印度教種姓社會;伊斯蘭教帝國衰落,印度教勢力反撲;外來的新穆斯林再一次征服印度……直到莫卧兒帝國和馬拉塔聯盟兩敗俱傷的時候,英國人來了。

從此,印度的伊斯蘭化進程中斷。其實從今天北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的總人口來說,雙方比例大體達到一比一。注意這可是英國人統治數百年的結果。

面對殖民者的威脅,雙方不得不聯合起來。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並肩戰鬥。甚至共同推舉莫卧兒帝國末代皇帝為起義領袖。這次民族大起義,標誌著統一的印度民族認同開始形成。可惜這一趨勢並未繼續下去,最終造成了印巴分治的悲劇。

而印度的獨立是怎麼回事?其實主導印度獨立的,是以甘地為代表的「開明的高種姓」。他們其實是和英國人合作的本土統治階層。其獨立運動可是視為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殖民者不得不將部分利益讓給本土統治者。所謂獨立,只不過一種新的利益分配方案罷了。

甘地等人(國大黨集團)是相對進步的,因此很快從法律等層面廢除了種姓制度。可是,作為統治階層,他們不可能在最根本的生產資料(土地)上做出實質讓步(參考克什米爾的謝赫的悲劇),因此一切都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因此,印度社會的中下層自然產生了一種暴力革命的傾向。可以這種傾向被部分投機的政客所利用(依然是高種姓),被引導和扭曲為一種民粹主義運動。他們沒有將矛頭指嚮應該指向的統治階級,卻被刻意製造和放大的族群矛盾所吸引,不斷的挑起族群衝突。後來這股勢力整合為印度人民黨,誕生過瓦傑帕伊和莫迪兩個政權。

事實上,早在印度獨立前,印度內部就已經爆發了很多族群衝突。此時的穆斯林社會就產生了一個急切獲得解答的問題:如果印度獨立了,居於少數的穆斯林群體的利益通過什麼樣的當時得到保護?

但這個問題自始至終未得到答案。事實上,國大黨集團當時是很想組建一個單一制的印度的(有沒有能力是另一回事),因此對當時各穆斯林團體的要求採取了無視的態度。即使如此,直到三十年代的前期,真納和他的穆斯林聯盟都還認為建立一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是一個「學生和詩人的幻想」。

直到1937年,國大黨與穆盟聯合推動了以獨立為基調的一次省議會選舉並獲得成功。但國大黨卻拒絕分享權力,反而開始了一個叫做「接近穆斯林群眾」的政治運動。名字很好聽,其實是打算瓦解穆盟的基礎。但這個運動同樣沒有解答上面的那個問題,反而激化了與穆盟的矛盾。此時真納等人才有了獨立建國的想法。

直到1946年,印度獨立近在眼前,各方都在抓緊時間進行獨立後的布局。此時爆發了一次著名的、影響兩國歷史的「加爾各答大屠殺」。這次屠殺讓很多穆斯林終於下定了獨立建國的決心。

此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至於英國人的態度,可不像其他答案寫的那麼白蓮花。英國的確一度支持印度統一,可它支持的是一個包括「原英屬印度」和「土邦」在內的二元制國家。換句話說,是一個脆弱的、體制混亂的國家。英國為獨立的印度埋下的釘子本來是土邦,只不過因勢利導臨時更換為「印巴分治」而已。

印巴分治,是整個印度共同的悲劇。本來有可能形成的印度民族認同就在殖民時期「分而治之」的政策、國大黨急功近利的操作、以及極端民族主義者的愚蠢攻擊中消失了。從後來的歷史看,印巴兩國是一個雙輸的結局。

在印巴分治前夕,真納曾拜會蒙巴頓,他說:「只要想到一個統一的、有四億人口印度,很可能會成為東方世界的主導力量,他就感到滿心激動……但是他們(國大黨集團)不願分享權利……」

不過,話說回來。從根子上說,印度的半封建社會本身就孕育了分裂的種子。政客如果沒有錯誤的操作也許可以維持一個表面統一的印度,卻仍然會是一個軟弱、混亂的國家。分裂與不分裂,這悲劇都會存在。

補充:

針對@傅友德在他的回答里的觀點。

伊斯蘭教從阿拉伯半島時期,就是一種社會革新運動。開始階段是在麥加城內走改良路線,後來不得不創建麥地那公社,與麥加貴族為代表的舊的統治集團徹底決裂。後來成功的帶來全球(舊大陸)範圍內的社會革命。
但是,美好的理念和願望,同樣會被人類社會的現實所壓制。早在穆阿維葉時代,革命果實就被「家天下」的封建王朝所篡奪。此後,大多數的穆斯林政權都是封建世襲的。換句話說,改造社會的理想在封建時代是難以落實,至少是會打折扣的。

具體到印度,一波波的阿富汗軍閥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斷南下。這些人必定是要首先維護自身的利益,打造一個封建式的等級制度才能確保自身富貴。而這種世襲制和私有制、等級制都是明確違反伊斯蘭教義的。

儘管如此,如果不是一波波的穆斯林衝擊著印度社會(當然有也之前佛教等運動的功勞),傳統的印度教基於土地佔有的種姓制度(無論是以各種形態出現,比如「亞種姓」)必定依然堅固。

誠然,印度的穆斯林中同樣有些類似「亞種姓」的社會結構。但這與當地的封建殘餘有著高度關係。這有點類似於西非地區:儘管有過馬里、桑海之類的伊斯蘭大帝國建立,但當地的奴隸制度、統治階級的神秘化依然存在。直到18世紀的「西非聖戰」「豪薩聖戰」等運動,才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當地的社會結構。

當前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穆斯林社會內部,同樣存在類似的問題,強大的封建制度讓改造社會的理念得不到落實。無數「說的好聽,做的不夠」的人把持著社會話語權。

但印度教與伊斯蘭教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以下:一是根本教義的區別(血統論的爭辯);二是是否具備自我顛覆能力(社會結構被顛覆之後,哪個更可能留存?)。

也就是說,正是因為印巴穆斯林社會並未落實自己的理念,才會產生@傅友德所說的現象。而印度教,只有違背自身的根本教義才能做到表面上的進步。

印度教的改革,如我正文所說,是一場「口嫌體直」的改革。@傅友德應該也明白印度教正在不斷的朝一神教方向發展吧?

篇幅所以,其他細節的問題(波斯、佛教、王朝興替等等)就不說了,希望@傅友德能夠看到。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192686/answer/78034232參考下,我對伊比利亞半島伊斯蘭社會的分析

第二次補充:
@傅友德先生先是引用了三段聖訓,以此證明伊斯蘭教支持奴隸制度。但首先,伊斯蘭教對奴隸制度的基本態度是釋奴並最終廢除之。而這些涉及奴隸的內容只是因為生產力等原因暫時無法廢除而做出的具體規定。正如在氟利昂/含鉛汽油時代,政府會頒布對氟利昂/含鉛汽油的管理條例,直到找到替代物才完全廢止。引用幾句政府對氟利昂/含鉛汽油的管理規定而證明政府支持這些東西是荒謬的。如此有興趣深入討論這個問題可以另開一貼。
此外,@傅友德說,因為進入印度的穆斯林已經是封建化之後的穆斯林政權,所以相對印度教沒有進步意義。這個邏輯就更令人無法理解了。中國近代屢屢遭受西方侵略,甚至連日本也來欺負中國。這些國家當然不是來幫助中國進步的,而且這些國家自身也有一大堆問題。但畢竟,至少從客觀上,這些國家給這個「鐵屋子」帶來了一些新鮮空氣。比如日本對革命黨的支持,雖然懷有其自私的利益,但起碼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中國的革命。
具體到印度,儘管那些穆斯林王朝的統治者都是為了個人和家族的利益統治國家。但起碼在兩個方面動搖了印度教種姓制度的根基:一是打擊了舊的統治集團,動搖了印度教社會的根基;更重要的是從理論上提供了一種廢除種姓制度的可能。比如,雖然伊斯蘭教同樣有奴隸制度的存在,但認為人類都是阿丹子孫,奴隸制度是一種現實的無奈,是要早晚廢除的東西。奴隸的來源可以是戰俘/破產者等等,但絕不是從人類誕生起就應該當奴隸的。哪怕印度的伊斯蘭政權再腐朽封建,也不可能更改這個理論。對比之下,印度教的教義就不需要我說了吧?
也就是說,正義不一定會實現,或者說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實現,但如果從理論根子上就否認正義,那永遠沒有實現的可能。將正義的一時不能實現同否認正義的存在相混淆,這是一種偷換概念。

對@觀察家1的回應放在我在對電影「我在伊朗長大」的答案下。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140676/answer/87576744這是傳送門


專門尋找英國情報局頭子來做畫線工作,這公平難反駁阿


看看這些年在波黑、ISIS、非洲發生的種族滅絕,就知道當年把印巴分開是多麼明智了


前面說英國再平衡的我覺得實在扯淡(原諒我用這個詞)的.
印巴分治,實際上是英國人不得已而為之,,相比於中東非洲地區刻意的將相同民族分到一個國家,將一個國家交給少數民族管理還是不一樣的.
在二戰結束後,印度獨立已經成為必然,但是此時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衝突愈發的激烈,47年到48年南亞次大陸上由於雙方的衝突死傷無數.此時在可以的讓印巴統一,是不現實的.即便如此,印度建國之後由於劃分的原因,國內穆斯林與印度教徒,錫克教徒的矛盾也越演越烈,
之後甚至連甘地這樣的聖人都無法真正阻止信徒之間的仇殺(大家可以查查甘地絕食的背景)甘地自己也是在極端印度教徒手中,真是捨身成仁.
我很同意王宇的觀點,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矛盾是數百年的矛盾,(少數統治階級與被統治者的矛盾).在穆斯林統治期間,穆斯林大肆壓榨和試圖控制印度教徒.少數統治者與多數被統治階級這樣的矛盾在當時看來基本無法調和.再加上宗教上的衝突,印巴分治,幾乎成了必然,當然蒙巴頓選擇讓當時的土邦自己決定加入哪一方.克什米爾是多數穆斯林邦,但是王公是印度教徒,這就變成一場爛賬克什米爾的歸宿後來變成之後的幾次印巴衝突的導火索.
南亞次大陸上,印度與巴基斯坦國讎家恨近百年,實際上印度的北進之路被巴基斯坦卡死,而在南方的孟加拉國則是雨林密布的緬甸,曾經印度與西藏關係親密,但是由於中國的存在,印度的北上也被堵死,(事實上,就算是沒有被堵死,由於地形的原因,印度也很難在西藏形成戰略投射),印度實際上三面被封死,只有印度洋可以成為國家的通道,實際上印度人也確實提出了藍水戰略,"將印度洋變成印度的大洋",向海洋輻射自己的實力是印度在二十一世紀的國策


印度獨立的方案不止一種,有各地的民族自決,也有統一印度的方案。甘地最不想分治,國大黨希望建立統一的聯邦國家,但給予各邦較大的自主權,但是穆斯林聯盟要獨立建國,而且要求整個孟加拉和西北各省都歸屬自己。兩個最有實力的政治派別分歧很大,但別忘了英國人是來主持印度獨立事宜的。英國人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印度為統一的聯邦國家,但是注意印度由兩部分組成:土邦和各省。英國人表示印度聯邦內部可以根據信仰組織幾個小集團,然後共同組建大印度。
當時各方妥協接受了這個方案,但是組建臨時政府是出現問題了,國大黨要自己提名一個穆斯林信仰的政府成員,但穆斯林聯盟不同意,國大黨認為自己代表全印度,如果穆斯林聯盟不讓自己提名穆斯林信仰的政府成員,那就相當於把國大黨弱化為印度教的政黨。二者針鋒相對,最後穆斯林聯盟要自己單獨組織政府,然後就在全印度各地爆發了印度教與穆斯林的大規模衝突。英王派來的總督感覺自己不應該蹚這渾水,就向女王辭職了。但辭職前總督邀請國大黨組織政府,後來穆斯林聯盟感覺鬧的不像樣會失去民心,就也表示參加政府。
當時印度有四股勢力,最大的是國大黨,主要代表印度教,以尼赫魯為領導;然後是真納的穆斯林聯盟;最小的是錫克教徒;此外還有土邦王公群體。
蒙巴頓就任印度總督,其實只是來趕緊結束英國統治離開火坑,因為當時印度幾乎已經算火藥桶了,每天都有教派衝突的血案發生。蒙巴頓在於真納接觸時發現穆斯林聯盟態度堅決,獨立建國的願望很強。所以國大黨也無可奈何接受了事實,但是尼赫魯要求穆斯林不能把不願意加入巴基斯坦的省區裹挾走。
達成協議之後,英國人移交權力,慘劇開始:宣布加入巴基斯坦省區中的印度教徒忙著逃往印度,宣布加入印度的省區中的穆斯林教徒在逃往巴基斯坦。到處都是屠殺與衝突,在雙方勢力相差不大的地區,教派衝突已經無法制止了。最後是雙方對土邦王公的爭取,後遺症大家都看到了——「克什米爾」就是其中較大的土邦。
話說印度其實佔了很大便宜,歷史上的印度並沒有今天那麼大,只不過英國人把在印度的基礎上佔領的殖民地都整合到英屬印度了——麥克馬洪線就是結果之一。
不過讓穆斯林獨立出去也挺好,他們太不好管理了。印巴分治之後又經過印巴戰爭最終孟加拉獨立,使巴基斯坦失去了兩面夾擊印度的優勢而處於劣勢。印度沒有了穆斯林這個民族宗教大問題,其實國內還是很穩定的,也為南亞的和平奠定了基礎。


印巴分治的原因, 和其對南亞政治的長期影響是什麼?

答:誰劃的印巴分治?英國人。英國人最愛乾的事情就是平衡、平衡、再平衡。

對於英國而言,英國最不願看見的是什麼事情?那就是世界多極化!因為多極化勢必造成英國的崛起之路多一個敵人。而英國想的就是穆斯林文化圈與印度教文化圈的互相制衡,而且這兩個文化圈都是排斥脫亞論的保守勢力主導。為什麼建立亞洲共同體希望渺茫? - wuweilxl 的回答

友情提示:對照穆斯林文化、印度教文化審視中國自己。

亞洲大陸上,已經形成儒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事實上的戰略對峙和平衡。任何兩家聯合起來滅另外一家都是不可能的。

我們可以假設,假如當時的英國把印度肢解,成這樣的狀態。後果是什麼樣的?

東南亞、東亞和中東、中亞的政治勢力,為了獲取對自己最有利的戰略態勢,不被對方消滅,就都要抓緊強佔印度,而印度文化最後會被消滅殆盡。而東南亞、東亞和中東、中亞的政治勢力,在消滅完印度以後,就會開始戰略對決,最後實現亞洲的政治、經濟、文化一元。

你們是不是沒有想到?英國人早就想到了,英國人還想過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比如說圖靈的人工智慧。艾倫·麥席森·圖靈

舉例說明:中印之間爆發小規模軍事衝突,美國立刻表明態度,全力援助印度!為什麼?要知道一戰、二戰那麼大的陣仗,美國人都是一直裝B,裝到戰爭快結束了,才參的戰。道理很簡單,還是戰略均勢不能被打破。


建議看一下《自由與榮耀》一書,對於印巴獨立的過程講得非常清楚


印巴分治很簡單,就是帝國主義的平衡政策,一個有矛盾的地區總是易於控制的,這也是為什麼滅亡了幾百年的以色列國能重新得以建立的原因。不要理什麼宗教問題,那些都是表象。骨子裡的原因就是制衡,就是控制,就是為了保證帝國主義的利益。


國有難回必亂,印度動蕩了,穆斯林就鬧事了


印巴分治並不是英國、國大黨、穆斯林單方面所引起的,是他們相互鬥爭的結果。
(要考試,挖坑後補)


這是族群政治的又一個例子。

英屬印度想要獨立,首先就必須建立共同的身份認同。眾所周知,南亞並沒有共同的語言和文字。之前的莫卧兒帝國早已死得不能再死了,沒有多少政治遺產可以利用。當時的南亞也沒有強大的外敵,或是龐大的經濟利益迫使/誘使英屬印度統合起來。

甘地等人找到的解答是印度教和印度傳統,從吠陀經中尋找並定義「印度」成了當時的顯學。然而龐大的穆斯林人口並不樂於建立一個印度教國家,真納於是應勢而起。原本在南亞只是生活方式的印度教以及伊斯蘭教,就此成為最重要的政治力量。

一開始雙方是想以邦聯制的方法解決問題:地方擁有很大的自治權,而軍事外交則由中央政府處理。但是國大黨要求以人口比例分配在中央政府的權力,而穆盟則要求伊斯蘭教要有和印度教相等的權利,以免在人口劣勢下失去所有的話語權。。。於是談判破裂,印巴分治。

分治後至今已經70年了,宗教對兩國的政治仍然影響很大。伊斯蘭在巴基斯坦的影響從國名和首都名就看得出來。印度的人民黨(以黨員人數來說是世界第一大黨)至今仍以Hindutva作為行動綱領。


不同階級和族群之間的利益訴求肯定會有矛盾和衝突,要想把不同利益的群體留在一個框架下只有兩種可能,一個是有一個相對其他群體有絕對壓制力的團體,另一個是留在這個框架可以有更大利益。前一個例子不解釋,天朝。後一個大英帝國,當初蘇格蘭獨立鬧得比現在凶多了,後來殖民全球不還是乖乖當了英國人。所以有不同利益訴求的群體分離是一種趨勢,而印度本身就不具備把所有群體留在一個框架內的能力。英國做的不過是順水推舟的事。


不要誇大宗教矛盾。一切都是英國人使壞。印巴分治是他們,巴以分治是他們。分治就分治了還要給你們留下隱患。宗教矛盾都是人為製造的,沒人煽動哪來那麼多宗教矛盾,現在宗教矛盾基本上是政治矛盾的延續了,從來不是實質問題。這是兩國的矛盾,不是宗教的矛盾。


南亞,陸地上大致是蘇萊曼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若開山脈圍成的區域。海域大致是印度洋北部,即阿拉伯海與孟加拉灣地區。

圖:南亞地形

南亞有八個國家,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爾、不丹、緬甸這五個是陸地國家,斯里蘭卡是印度半島東南部島國,馬爾地夫則是印度洋上微型島國。緬甸位於南亞東側,大部分領土在中南半島上,另一種劃分方式是將其歸入東南亞。緬甸地理上海岸線全都在印度洋,歷史上又是英屬印度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將其歸入南亞。

2017年,南亞的人口已超過20億,世界再無任何一個地理板塊,有如此人口當量。南亞無論是GDP還是資源消費量,在世界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南亞位於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上,戰略地位無與倫比,一帶一路的海上絲綢之路,必將在南亞播種開花並結果,不過挑戰也很嚴峻。

在殖民時代,南亞絕大部分領土屬英屬印度,剩下少量土地也是英國勢力範圍。

二戰後英國再無力控制英屬印度,這塊地方面積400多萬平方公里,當時人口接近4億,僅次於中華民國。若是讓英屬印度整體獨立,它將是一個控制整個南亞的強大國家。英國在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早有經驗,「分而治之」是一大宗旨。

那麼如何分呢?英國人最初的方案,是按照民族分而治之,也就是把英屬印度分成大小几十個國家,像現在的歐洲那樣。

從民族來看,印度族主要分布在恆河中上游,北有喜馬拉雅山、南有印度高原,西有印度河流域的伊斯蘭旁遮普人,東邊是恆河與雅魯藏布江下游的伊斯蘭孟加拉人。如果按照民族分國家,印度族就會被堵成一個內陸國,而且南北受山脈阻擋,東西被宗教堵截,地理形勢和宗教環境之惡劣,比西亞的庫爾德人還慘。

圖:英屬印度民族

英國人的方案,遭到英屬印度一些有遠見領袖的反對,這其中最著名的是甘地。甘地是印度族人,年輕時加入印度國大黨,投身英屬殖民地獨立運動。

英屬印度的獨立並不容易,鬧騰了半個多世紀,其中兩個重要節點,一戰和二戰。一戰是英國由盛而衰的一個節點,二戰是英國無力統治海外殖民地的節點。甘地在這段時間表現突出,他成為國大黨的領袖,他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罷工、罷學、遊行,就是不搞武裝鬥爭,所以英國人還算克制,沒對他下毒手。

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雄。甘地幾度入獄卻百折不撓,帶領國大黨自強不息。眼看二戰後英屬印度獨立的趨勢已經形成,甘地成為各民族共同的英雄。

甘地力主建立一個大印度,包括英屬印度全部殖民地,這被英國殖民當局否決。

英屬印度最後一任總督蒙巴頓提出來按照宗教分,這是著名的蒙巴頓方案。其實在英國控制下的印度政府內部,早就有了嚴重的宗教衝突,總督提出這個方案並非什麼創舉。

甘地和國大黨萬般無奈,接受了以宗教劃分英屬印度的方案,這是列強與獨立國之間的一次相互妥協。

我們來看偌大一個英屬印度,是如何劃分國家的。

圖:南亞國家

緬甸是南亞抵抗英國最猛烈的地方,也是最後併入英屬印度的地方。緬甸淪為殖民地後,大量印度商人和廉價勞工湧入,衝擊著緬甸的經濟和農業生產。緬甸人反英也反印度,就連不怎麼參與政治的僧侶,也加入到反抗大潮中。

經過幾十年的抗爭,1937年英國把緬甸從英屬印度劃分出來,獨立為英屬緬甸,這樣兩個英屬殖民地在英國的行政級別一樣的。英屬緬甸是在英屬印度獨立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948年獨立的。

另一個地方錫蘭島,是整個英屬印度佛教徒占多數的地方,無論從地理還是宗教還是來看,錫蘭島獨立建國沒有懸念。

緬甸和錫蘭的情況比較清晰,英屬印度的其他地方,可就錯綜複雜、風譎雲詭了。第一大民族印度族信婆羅門教(現代又稱印度教),主要生活在恆河流域中上游,其東面孟加拉人是第二大族,西面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人是第三大族,這兩個族伊斯蘭教佔主流。

我們今天說印度人,包括了印度這個國家的所有人,其實真正的印度族,是生活在恆河中上游流域的人。人口而言,如今印度族佔全國只有約46%,在立國時期更是只有40%左右。

圖:南亞夜景

印度河流域也就是現在的巴基斯坦,這裡是四大古文明之一,時間與中國夏商時期相當。不過印度古文明早就毀滅了,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佔據這片沃土,旁遮普人也是雅利安人的分支。在巴基斯坦建立一個伊斯蘭教國家,似乎也沒有什麼懸念。

孟加拉的情況就複雜了,這裡是恆河和雅魯藏布江入海口,地理位置相當好,所以阿拉伯人繞過印度半島,把伊斯蘭教植入當地。後來英國人來了,他們把恆河下游加爾各答的打造成殖民地首都,自然也要講伊斯蘭教打壓下去。後來加爾各答的宗教體系,有原本的婆羅門教,也有基督教,還有伊斯蘭教。這造成一種局面,西孟加拉加爾各答地區,婆羅門教徒比伊斯蘭教徒多,東孟加拉則相反。

另外恆河流域以南,印度半島以德干高原為主的領土上上,分布著多個民族。按照人口多寡,依次是泰盧固人、馬拉地人、古吉拉特人、加拿達人、馬拉亞拉姆人、阿薩姆人、奧里薩人等。

這些族都是沿河谷平原分布,少則數百萬人,多則兩三千萬,總人數加起來和印度族相當,但面積可比恆河中上游大多了。歷史上印度族根本沒有完整控制過德干高原,印度半島從來就沒有統一過。

印度高原相對恆河流域來說,好比蒙古高原相對中原,平原民族對相對貧瘠的高原興趣不大,而德干高原上的民族也不具備蒙古高原民族的侵略性,於是造成印度半島幾千年分裂格局。

無論是阿拉伯人還是英國人,都無力深度滲透德干高原,所以印度南部沒有什麼大的港口,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在南部也沒有市場,這裡絕大多數人都信婆羅門教。

印度族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有一個好領袖甘地。甘地要做的,是一步步擴大印度族的領土,儘可能讓所有信婆羅門教的地區都加入印度這個國家。

甘地第一步,是要把孟加拉人的加爾各答,併入印度族的地盤。加爾各答大多數時候都是英屬印度的首府,雖然最後十來年英國曾把辦公場地遷到新德里,但那時候新德里還不成氣候。加爾各答的繁華不用說了,位置上它處在恆河下游,印度族失去它就有輸精管被結紮的感覺,這是印度族生死存亡的必爭之地。

圖:東西孟加拉

孟加拉人所在區域,地理上是英屬印度中央地帶,加上恆河、雅魯藏布江從這裡入海,人口眾多,經濟繁榮。加爾各答是整個英屬印度的經濟中心,大約相當舊中國的大上海。在南亞孟加拉人數量僅此於印度人,孟加拉如果獨立,憑藉人口數量優勢,加上擁抱南亞經濟中心加爾各答,有潛力成為印度洋的霸主。

孟加拉伊斯蘭教徒比婆羅門教徒多,不過在加爾各答地區,印度族佔了微弱的優勢。阿拉伯人登陸孟加拉地區,帶來了伊斯蘭教。幾百年後歐洲列強趕來,作為英屬印度的首府,英國人在加爾各答地區宣傳基督教,也打壓伊斯蘭教,這反而造成本土婆羅門教徒比伊斯蘭教徒稍多。

甘地和國大黨就抓住這個空子,硬是把孟加拉分成了東西兩個孟加拉,這樣西孟加拉歸印度族,東孟加拉自己去建伊斯蘭國。

甘地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他在英屬印度相當於孫中山在民國的影響力。好好的孟加拉被一分為二,或許孟加拉人只能感嘆,他們沒有甘地這樣的人物。

印度族拿下西孟加拉後,印度高原上的民族,本來也都信婆羅門教,這時候也紛紛效仿西孟加拉,投入大印度的懷抱。

1947年英屬印度各方分別獨立,印度族佔了最大的便宜,領土最大,人口最多,奠定現代印度的版圖。

印度在這個地區一支獨大,引起東西兩個伊斯蘭地區巴基斯坦和東孟加拉的恐慌,既然印度人糾集了一大幫婆羅門教兄弟組成國家,為何巴基斯坦和東孟加拉不能團結成一個國家呢?

巴基斯坦與東孟加拉,合成了一個國家,又稱為西巴基斯坦與東巴基斯坦。

兩個巴基斯坦最近的距離約為1500公里,伊斯蘭堡到達卡的距離則超過2000公里,比北京到香港還要遠。距離是一個方面,由於中間隔著異教國印度,對該地區深有野心的印度,兩地的溝通絕對不順暢。

圖:東西巴基斯坦

從人口來說,兩地旗鼓相當,可是民族和文化卻千差萬別。好比廣東人用粵語和北京人交流,那一定很費勁。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網民有一部分仇視清朝及其掌權者?
如何看待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種觀點?

TAG:歷史 | 政治 | 印度 | 國際政治 |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 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