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筆記和整理筆記,有哪些實用的竅門和經驗?

主要是技術方面, 覺得以後會用到, 但現在的學著有難度或者有距離的


Memory tree(記憶樹-思維導圖)
記憶樹是利用關聯性記憶法,有效的將大量的資料整理並且快速的在腦中留下印象,特色是會以一個主題當作是主幹,與其相關聯的資料會采上下半輻射狀依序連結出,呈現出類似樹狀圖的圖像,故稱為記憶樹,屬於心智圖應用的一種。

在日劇以及漫畫的東大特訓班也有提到了記憶樹的畫法,其中顛覆了學生對於傳統抄寫筆記的觀念,一般的學生都認為在抄寫筆記時,應力求版書的工整以及字跡的漂亮與否。然而在東大特訓班中特別提到了「關聯」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字丑一點沒有關係,圖畫的不好看也無所謂,只要能夠幫自己建構出事件與事件當中的關聯性即可。

下圖是自己用Mindjet MindManager 9畫的圖!感覺思維導圖是另一種記筆記或記憶方式,通過"點/線/面/圖/關聯/顏色/圖片/樹形"方式讓人理解一本書或一種理念的思路和重點,直達問題的中心!

附上某位網友畫的&<專業主義&>思維導圖:


剛開始學習記筆記的時候,只是為了能夠把老師的話都記下來而注重記錄速度和準確度。
後來發現,除了指定要考的東西,幾乎沒有留在自己腦子裡,或者只是為了純粹炫耀我知道的比別人多。
等考完之後,或者早在考試之前,筆記幾乎就沒啥用了,甚至看都不看。
最佳記筆記的地方,不是專門準備一個筆記本(有多少人還保留中學時的筆記本?),而是直接在書上劃線寫心得。

從學校離開後,我改變了記筆記的方法,聽別人講或看書的時候,重在理解對方的大體意思,只有感覺有所心得或感興趣的地方才會記下來,供以後複習或尋找線索。
這樣,在沒有了應試的壓力外,感覺收穫似乎更多一些——至少能夠記得住一些基本的原理,而不是具體計算或推理的細節。
記得越多,忘得越多;只有自己提煉過、思考過的剩下的部分,才能吸收得過來。


繼續感謝Maggie姐邀請:)
我認識的很多朋友,都是為了整理筆記而整理筆記,整理之後放在一邊泛黃……我自己有一段時間也是如此。
其實整理筆記的目的題頁在提問中都已經提到了,一是放著以後用,二是有難度或者有距離的卻需要現在學的。
對於放著以後用的筆記,用TXT格式整理了歸類存放,用的時候Ctrl+F。
對於需要現在學的筆記,我是存在Evernote中,按筆記本與標籤存放,方便隨時複習。可以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原理給自己做個符合記憶原理的複習計劃: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7389970.html
做筆記的竅門與經驗在筆記的形式,而在於通過筆記溫故知新。
Hope it helps
答得不好,匿名……


我不太在pad上記筆記,還是喜歡手寫的,也有一款app用的挺舒服的,topnote,寫字的感覺很舒服,有的app寫字感覺有種在塑料上寫字的感覺,這個app的鋼筆工具寫字很好看,推薦這個app。

之前大熱的其他幾個app也試過,notability,noteplus,印象筆記等等,試過不少,但是可能我還是不習慣在pad上記筆記,最後就留了一個topnote。

我用的筆是pencil53,買的時候覺得簡直太有逼格,木質筆桿,然而發現寫字真的不是太好,可能更適合畫畫吧,然而並不會畫畫( ̄? ̄)。現在也很少用了。


現在在ipad上記東西用的都是Microsoft word,挺方便的,可以和電腦適配格式,不會有太大的格式問題。

-----------------------原答案--------------------看了前面說的方法,覺得可能不是太具體的方法吧,想說說我做筆記的方法

相比在pad上記筆記,更喜歡紙質筆記(pad上下載了n個筆記軟體,各種推薦好用的都下了,還買了只電容筆,發現自己可能不適合pad記筆記-_-#),我的筆記方法沒有什麼固定的太多套路,也沒有那麼專業,只是我自己看覺得夠清晰,夠明了

多圖預警!

1.記筆記一定要避免通篇都是一個顏色的記號,很容易審美疲勞,而且在翻閱查找的時候非常的不方便

我喜歡用不同顏色的熒光筆標註重要的公式或句子,還有彩色的水性筆記錄一些重點內容。這樣在看的時候就會有側重點,知道哪些是自己應該格外關注的點。

2.記筆記一定要有層次條理,大標題,小標題,層次不一樣,一定要採用縮進模式,如果全片都是左對齊,看起來很累,而且沒有層次感

這張圖可能還不是太明顯,但是大小標題的序號也一定要有所區別,不然看到後面自己都會分不清到底是哪一層次的內容了。

3.記筆記一定不要太緊密,擠得滿滿當當就會很混亂,要給自己留出空白

我記筆記是比較隨心所欲的人,就像上圖的下方,我喜歡臨時在空白地方補充一些知識點,或者做一個小summary,再框起來,都會使筆記看起來更舒服,也給自己留出餘地

另一點就是我很喜歡引箭頭,覺得很方便,哪裡有空白,就可以引個箭頭出來進行知識點的細化,補充,
箭頭不要交叉太多,否則你很有可能會把箭頭的路徑找錯

4.然後就是思維導圖,思維導圖能把你覺得很混亂的知識點理得一清二楚,上面這張畫的不太好,不過上圖倒是看出來不同顏色的筆是很重要的,每一章的內容很清晰,不會混

這種的大括弧的思維導圖是我很喜歡的一種,這個結構一目了然,而且留出很多空白,這個時候就可以結合箭頭,再進一步的豐富這個結構圖

這個用的是康奈爾的筆記本,但是沒有用康奈爾筆記的方法,記得比較自由,哈哈

我記的筆記大多都是理工類的,文科比較少,所以自然也就比較寬鬆,大概就是這樣吧,僅供參考,不喜勿噴呀!


不請自來,回答一下。

看到問題補充 「技術類的,現在學著有難度的,以後會用的」

我想問:「既然都是以後才會用,現在為什麼要讀呢?」

學生時代的我是筆記狂人,經常一門科目翻來覆去寫幾版筆記,傳說中的「學霸」,但是考試的成績卻不比我的同學好多少,所以我曾經一度質疑我的智商,一度懷疑「刻苦」二字在我這裡是褒義詞還是諷刺。

工作以後時間很有限,但是依舊維持著每周一本書的習慣,發現記筆記的技巧都是浮雲,筆記只是為了幫助你更好地掌握書里的內容。技術的學習需要學以致用。

拿到一本書,確保它是一本匹配你目前學習能力的一本書。

1. 先看目錄和摘要。
2. 開始閱讀,尋找書中的核心要素,
包括論題、結論、假設、論證,具體可以參考《學會提問:批判思維的藝術》
3. 記錄
4. 用另外一支顏色的筆,在下面寫你對這個地方的理解。你同意?不同意?它如何改善你的生活?

舉個例子。我讀劉未鵬《暗時間》

黑色的是摘抄
紅色的是我看後覺得有用的,重點的
藍色的是我讀後的感悟+我可以如何用它改變生活

就這麼多。歡迎交流。


DEVONthink中的Cornell Note就是一個很好的模板。關於Cornell Note的詳情可以參考維基百科:Cornell Notes
也就是@飛得更高 提到的筆記系統。


做筆記的時候 把本子的一頁分2份,一份是記錄即時筆記,還有一份是記錄當時你的想法 寫在右邊 這樣的話會筆記清楚


以下就來介紹一種複習枯燥知識時充滿樂趣的筆記方法~少女心爆棚
?───O(≧?≦)O────?
最近上了一門超難的高微經
書本就是微經中的聖經MWG
好在prof是一個和藹可親的老爺爺 各種sample question和test sample
本方法面相的群體比較窄 但至少對我來說那是相當受用 就po上來分享一下
適合 熱愛生活 時間較充裕 有意願把所有知識點都看懂的同學 且筆記對象是文字或題目型
上圖先:
(1)自說自話型
在看題的時候 scan每一行的知識點 然後就在空白處寫下解題時的想法和內心戲...這樣可以幫助溫習時秒懂當時做題的糾結~? ????

2)畫圖作詩型
在空白較大的地方可以畫隨便想畫的東西 畫的好或者丑不重要 重要是特點突出! 比如大傻子馬車(見北美吐槽君)等令人看一眼就印象深刻的 (???)
這樣在考試或者以後回顧的時候就可以根據自己當時畫的卡通形象來回想

3)色彩豐富型
前提是先有一對彩色馬克筆 ? ????
哪裡重要劃哪裡 選幾個自己喜歡的顏色
如果筆記從頭到尾都用黑紅中性筆劃重點 那多沒意思啊...

歡樂的☆*:.?. o(≧▽≦)o .?.:*☆分割線
先寫到這裡咯
之後慢慢總結
更!新!!!!!!!!!!!!!!!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記記背背多的考試 把單元提綱可以寫在草稿紙上 字可以不fancy 但是自己一定要看懂!
列12345 畫表格 大括弧分點 不用多說
還可以整理流程圖表示要點之間的遞進關係 考試的時候順著思路理下去就能記起一大串
把要點用紅筆畫圈圈
此方法適合短效速成 右手適合長時間勞作...給明天final攢人品~


互聯網為知識的生產和傳播創造了條件,加上近兩年知識觀念的蛻變,文章打賞、知識社群、行家技能、在線課程、內容訂閱、付費直播、有償問答……多樣形式的知識變現也開始興起。

我們今天面臨一個知識環境非常優越的時代,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快速興起,用戶對知識的渴望前所未有的強烈。從沒有一個時代,人們對自我成長如此關注,不斷對自己的知識進行自我刷新、學習。

我們充滿學習的慾望可又陷入學習的恐懼,面對海量的知識,漸漸陷入一個誤區:把看到的文章收藏到印象筆記、把上千本電子書存入硬碟、把大咖專家的講課金句詳細記錄……

明明感覺學的很充實啊,可為什麼過了一段時間都忘了呢?

因為大部分人的學習過程,不過是「知識的搬運工」。

你回憶一下你是怎麼做筆記的?

大部分人的筆記就是單純的抄錄,無重點無思考的記錄,看著滿滿的筆記就有滿滿的充實感,以為自己掌握了老師的內容,其實是一種誤會,無法把老師講授的知識結構化、內化成自己的觀點,學習效果也是很有限。


所以,做筆記和整理筆記,最重要的不是「整齊」「美觀」「儲藏」,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怎麼能有助於記憶,印象深刻」。


且不說照抄筆記的方式,很多同學上課根本就不記筆記,拿出手機把老師的PPT或者板書拍下來,可以直接將圖片存檔,也可以使用OneNote或漢王進行Ocr,把圖像轉成文字,再進行保存,看起來效果又快又好還很洋氣。

這個時候有個錯覺就是——「我已經記下來了」——把儲藏當學會,這是自欺欺人。

@戰隼 老師說過:

不把信息當作知識,不把收藏當作學習,不把閱讀當作思考,不把儲存當作掌握。 不提煉總結、不應用學習、不深入思考、不實踐反饋,就不會變成自己的能力。

那麼如何有效提升筆記的效果?

我個人只有一條法則:

一個人學習過程如果調動的感官和手段越多,效果則越好。


比如,普通人會把所看所聽的內容記錄下來,就是所謂的筆記——


而高效學習者會在獲取信息時對信息進行加工或整合,比如手繪個框圖——


提煉和結構化的過程本身就需要思考,這個過程讓學習者在記錄時就積极參与到理解信息的過程里,如果再添加一些圖示、顏色,更有助於把所有信息聯結起來吸收與記憶——總而言之,調動的感官和手段較多有助於提升學習效率。


你可以自己自測一下,上面兩張筆記,你腦海里現在對哪一個記得更清楚?


在學習活動中,對於一個知識點的理解和認知是最深刻的,所以這個時候最有助於整理,如果非得等到隨後抽時間再整理,大部分人一拖延就拖沒了,就算能整理的,也忘了很多知識細節。


所以最好能趁熱打鐵,同步進行。但怎麼能既保證聽講效果,又能儘可能同步整理呢?


我分享一個我自己的小經驗。

我在學生時代一直有一個非常實用的學習技巧,那就是把要理解與記憶的東西圖示化,然後在複習的時候看著圖示回憶內容,由於人的大腦對圖形記憶更深刻,所以知識在大腦中不會忘記,學習效率很高。


但我當時並做不到邊聽課邊畫圖筆記,因為我要做到圖示化,這件事本身還需要思考。如果老師在講解過程中陷入思考,就不顧上聽講,於是我只好把我的筆記本分成三個區域:

▲秦氏筆記法


解釋一下:

  • 筆記區。「筆記區」最大,按照老師的講解,認真做記錄。
  • 疑問區。聽課過程中但凡遇到困惑,用最快的速度在「疑問區」記錄,然後立即回到老師的講解中,把問題集中放在課堂後解決。可能隨著老師的講解,有些問題很快解決掉,如果還是有困惑,可以詢問老師、同學或者查閱資料,將「疑問區」的問題全部清楚。
  • 視覺區。為了便於吸收和複習,將解決掉疑惑的筆記用圖示化的形式在「視覺區」畫圖示或思維導圖,然後在複習的時候看著圖示回憶內容,由於人的大腦對圖形記憶更深刻,所以知識在大腦中不會忘記,學習效率高。

個人一點心得,不一定對所有的人都適用,希望能給你一點啟發。

更多學習的經驗和心得,可關注我的公眾號,歡迎交流。


http://weixin.qq.com/r/tnS4oNrEe4cErZ7D9yGk (二維碼自動識別)


記筆記時不必在筆記的結構上下太大功夫,按扁平的結構記錄就足夠好了,需要複習時候仍能很快讀完,畢竟筆記的規模往往並不會太大,此時寫優化大於讀優化

重要的是記錄下來,再者筆記在記錄過程中能夠不自覺地過一遍腦子


看了看很多方法中看不中用
筆記是什麼?
其實就是信息有順序的聚合
但實際我們使用的時候其實是抽取其中的一部分

用筆和設備做筆記其實是表象
真正融合進大腦的應該是主體 關聯 邏輯

複習很簡單 不過我更喜歡叫這個過程為回爐
直接一張紙一支筆
畫關係圖 什麼樣的都可以 放射狀 樹狀 腦狀 都可以 其實都是書寫方向的區別而已
把一個主題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思考過程畫下去
畫出來的就是刻在腦中的整理後筆記

照下來 畫在pad上 用MM實現 看你習慣了 怎麼爽怎麼來
別人熟悉的未必適合你


更新一下
別往下翻了
不要為了做筆記而做筆記
要真正用到學習上才行啊 ( ? )
所以不要往下翻了
我是下面筆記做的挺好的
不過就這麼幾頁
是我擠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的課外時間
對著各種資料書邊抄邊改順便加上自己的東西弄出來的
除了做完之後看著這麼好看的筆記有點小開心
然後就沒有什麼卵用了呢 ( ? )
所以做筆記的方式什麼的
還是得看自己
怎麼開心怎麼來
怎麼順手怎麼來
不要像我一樣為了好看而做筆記哦 ( ? )

不讓你們看

不許翻!

你好有毅力哦 ( ? )
——————————————————————

1.只用藍筆黑黑筆和鉛筆(常規應該是紅藍黑 ,可是有時候我感覺其實藍筆更顯眼一點,這樣就起不了紅筆的作用)
2.用方格本
3.左右留出批註寫一些沒有怎麼重點的東西或者是以後補上去的東西
4.下面要是沒寫完以後可以考慮用紅筆解決quq


1.記錄想法、感想、靈感。2.記錄那些最容易忘的東西
靈感包括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聯繫。


作為一個手殘黨,字本來就丑,記筆記更是連自己也看不懂……乾脆就全部打字了

個人比較喜歡的筆記軟體是wiznote,伺服器穩定,markdown支持好,而且有很多插件。比如下圖就是用Wiz Editor寫的熱統筆記~mathjax寫公式熟練之後簡直和手寫一個流暢度,而且還美觀、清晰。由於各類排版元素的語法很好記,基本可以形成條件反射,一邊聽課一邊搭好框架,課後只需要再補充一點細節即可。複習的時候,在文件頭加一個[TOC],直接生成標題分級目錄,知識結構一目了然。寫起來比latex的語法容易很多,而且可以隨時更新到雲端,還能給筆記上傳附件

另一個小技巧就是,如果一個公式或者一個中間推導過程不記得在哪裡,可以直接在md碼那邊Ctrl+F自己記得的一些部分公式對應的mathjax代碼,比如 N!prod_{i=0}^k 我忘記是個什麼東西、出現在何處,我就可以搜索

N!prod_{i=0}^k

於是直接找到了該公式片段所在的位置!這也是紙質筆記和其他筆記軟體所難以做到的。


一張紙分兩欄,一邊大一邊小。大的那邊聽課該怎麼記怎麼記,課後用小的那邊總結,框架,提示詞,盡量是框架的,簡練的。複習或背誦是看小的那邊,想大的那邊。


所謂筆記 兩種內容 一種別人的思想 一種自己的思想
真正能派上用場的只有自己的思想
所以儘快把別人的思想整理成自己的思想
以前見過去買別人筆記的 其實只是買了一本乾貨較多但不嚴謹的書 不變成自己的東西真的一點用也沒有


個人習慣的筆記是沒有格子的白紙,上面或左邊在會議或者聽課時,隨意寫一些覺得重要可取的東西,但是不能細細去寫,只要自己知道就好,否則實在是在課堂上或會議上浪費時間,之後閑下來時畫一條華麗麗的分割線...下面可以自己完整的好好寫一遍筆記,也可取重點中的重點在下面抄錄,記筆記就一點,會議或者課堂正在進行中時,最好不要一心一意寫筆記,筆記只是隨手記錄自己容易忘記的知識。


會用evernote,連我媽也用。也下過很多類似app,但都用不了一次,而且對電子筆記沒有那麼要求美觀。不過自己會買一些帶方眼的本子和日程本,就是沒什麼耐心保持手寫,而且我手寫對美觀要求比較高,搞的自己很累。不過經常寫字是好事情,字與字的間距大一些看著比較乾淨,寫手寫筆記要不怕留白,一頁寫一個主題,最好用活頁本。(filofax很心水不過太貴了)這樣才一目了然。


康奈爾筆記法也稱為5R筆記法,是將record, reduce, recite, reflect和review五個過程融為一體的筆記方法,所以三部分的設計絕對不是多餘的。


個人認為記筆記的方式以及頁面布局是和學科有關的,不同的學科側重不同

就單一的某個學科而言:

  • 課上筆記:如果老師授課條理清楚,板書明晰,並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課堂上的筆記儘管字體有些繚亂,內容是可以一次成型的。
  • 課後筆記:除了老師的講解,課後的刷題會讓你的筆記擴充、以及課輔教材的補充、錯題的詳解,都會讓你的知識版圖更豐滿。

那麼要想整理筆記,首先要明確自己對這個筆記的要求是什麼,相信大家都讀書多年,歷經無數考試,畢業後留著不捨得扔的筆記大概都是當時認認真真寫的,自認為「含金量」高,有所幫助,畢業後想留作紀念的吧。拿我的英語筆記和法語筆記為例,我對語言類學習筆記要求有兩點

  1. 明確,好找。
  2. 由簡到繁,化繁為簡。

針對第一條,筆記是對所學內容的凝練和梳理,是刷題的前提,是初期掌握知識的核心。你要做的就是能從筆記里迅速找出這個知識點/考點,找到這條語法、辭彙的用法,來核實這道題的答案,是對是錯,原因是什麼,進而鞏固/牢記這個知識點。答主應對這一條的技巧是讓筆記看起來像說明書。

  • 首先挑選好翻頁(左頁右頁都方便書寫)的軟抄筆記本,留出前三頁空白,用來製作這本筆記的目錄,正文每頁右下角標記頁碼
  • 每一頁空出第一行,用於標註這一頁的內容分類,用固定的顏色和條框,越醒目越好。便於翻找,如[XX時態],[XX用法],[XX小測錯題整理],[XX作文範例],[XX類辭彙]等等。這樣做的目的是在迅速翻看筆記的時候只要瞥到分類的標題,就可以確定這一頁的內容是否需要瀏覽,畢竟沒有精力把一個科目分出好幾本。
  • 整本筆記總會有幾頁記錄了重點難點,會經常拿來翻看,不想找目錄時,避免折頁的方法是藉助彩色標籤貼索引貼,迅速翻找想查詢的內容。

針對第二條,筆記是從知識框架結構的梳理到逐個知識點的明辨解析初期的重點是是力求豐富不遺漏,恨不得包含所有考點,而隨著內容的積累,你會明白哪些是必考,哪些不那麼重要。當沒有充足的時間和耐心花幾個小時看完整本時,多希望僅靠幾頁寶典就做到心中有數。因此後期整理的重心是把厚厚的一本書精簡成薄薄的一張紙。答主應對這一條的技巧是:讓筆記看起來像手賬。

  • 像手賬不是指花哨,而是多樣。除了一行一行的謄寫,可以複印剪下教材上的表格貼在筆記本里,可以用重點筆將重點的辭彙highlight,可以用紅筆批註錯誤,可以畫簡單的流程圖、簡圖來加強記憶。這樣做比抄寫節省時間,看起來又不枯燥。
  • 知識體系像一棵大樹,隨著營養的積累,軀幹會更加粗壯(鞏固重點),枝葉會更加繁茂(考察細節),你學的越多,考慮的方向就越多,答題的角度也越多。因此,筆記是要有階段性總結的,好比手賬記載了旅行的點點滴滴後是要給出乾貨的,你的體系圖也是要不斷update來適應答題的多面性的。最後你手裡握著把每個單元的脈絡連接在一起的框架圖,看著每個小標題逐個回想這一部分的考點,就有了縱觀全局的視角,而囊括所有考點的就是這張紙。

最後,筆記要多翻看,多查找,反覆刷題安裝「補丁」,才能早日升級打敗小怪獸呀。


推薦閱讀:

題主87斤就是小腿腿圍34不知道怎樣才能把小腿瘦下去(T~T)懇請各路大神幫忙?
十七歲獨自外出旅遊是什麼體驗?
夢想開一間室內籃球館,大概需要場地,裝修,宣傳和運營,在各個環節,有沒有朋友介紹下經驗呢?
如何準確的鑒定一個人上不上B站?
水裡真的能睜開眼睛看清事物嗎?

TAG:學習 | 經驗 | 筆記 | 竅門 |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