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在你看來,知乎做到什麼程度才算 「酷」 ?

在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75057 這個問題里,一個很有趣的事情是,大家都說知乎需要做的很酷才能做博客——我不在乎做不做博客——我只是好奇,知乎做出什麼來才算「酷」?


我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

  • 知乎真的可以做到我知道的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我知道我知道的你不一定知道你想知道的我知道你不想知道的我也知道。

  • 知乎不會忘記自己是一個問答系統,目標是幫助所有想得到問題答案的人得到答案,讓每一個人提出的問題都能得到回答,讓每一個人的存在都有意義。

希望在某天:
當大學生在寫論文的時候,他們的教授會告訴他們:去知乎和聰明人聊聊看你的題目,你會得到更多的思路和更多的想法。
當人們想要獲取一些社會性的援助,他們第一個想法不是找有關部門,而是找知乎上的行業專家幫助他們,給他們建議。
當公司招聘的時候,招聘要求上會說:在知乎回答過行業相關的問題並獲得累積100個贊同。
當有人問做油炸食品如何炸最好吃的時候,我家樓下炸油條的小販會欣喜的幫助他。
……

當知乎讓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是有價值的,對社會是有貢獻的。到了這一天,知乎就是酷的。但是想要看到這一天的到來,需要每一個知乎人的努力,需要每一個知乎用戶的努力和支持。

以前我回答過烏托邦為什麼不存在,但是我想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之下,知乎或許會成為一個互聯網中的烏托邦?你有米有信心?

----- Encounter with genius. Welcome to Zhihu.

PS:中石哥哥,我承認我盜版了你最後一句話並google翻譯成鳥文,原諒我吧思密達T T


雲集中文世界裡每一個領域內最頂級、最專業的人。


其實知乎最初的時候在我眼中是最酷的,雖然當前提這種要求不太現實了,但我相信有一天能達到我的描述的。

問一個騰訊相關的問題,馬化騰會跳出來親自解答
問一個360相關的問題,周鴻禕會跳出來來親自解答
問一個百度相關的問題,李彥宏會跳出來親自解答
問一個iphone相關的問題,Steve 會跳出來親自解答
問一個民生相關的問題,When and Who 會跳出來親自解答。


在我看來,知乎如果能做到,當我想到一個問題,第一反應不是上百度、谷歌,而是來知乎搜索,那就酷了。

把我評論里的交流補充到答案里:

其實我所表述的是一種習慣的轉變。這種轉變,就像當年我們的瀏覽器首頁,從某某門戶,變成了今天的搜索框(我的首頁已隨著瀏覽器的升級而又一次改變),又或者是當我們聊起某某網站,不再會死記它的域名,而是記住站名,搜索一下,等等。

我覺得,當我們談一個產品酷不酷這樣的問題的時候,最好把專業的思維丟掉,變成外行菜鳥,裝最大眾的用戶。

Facebook很酷,不是因為它多麼學究地把六度分割理論引入了互聯網,大眾用戶才不在乎什麼社交網路如何顛覆搜索引擎,他們就是覺得Facebook上有聊不完的八卦、看不完的照片、耍不盡的應用,就是喜歡掛在上面,就像一場永不結束的派對,就是這麼酷。

而社交化問答服務,能讓我覺得酷,原因會很多,但最終一定是歸結為一種習慣的轉變,也就是我前面所說的,「當我想到一個問題,第一反應不是上百度、谷歌,而是來知乎搜索」。

對於大眾用戶,知乎不能奢望每一個人都是為了回答問題而來,但可以以幫助每一個人都獲得更好的問題解答體驗(社交的力量)為目標。


六個知道:
知道什麼是我感興趣的問題!
知道什麼是我想了解的問題!
知道什麼是我能回答的問題!
知道什麼回答是我沒有想到的!
知道什麼回答是我不懂的!
知道什麼回答是我想要的!


讓非IT人士在知乎上找到存在感吧,甚至成為主流


能讓大家各自認識對自己有用的人,那知乎就酷逼了。


當某一天,像「在你看來,知乎做到什麼程度才算『酷』?」這種問題沒有人回答或僅有很少人回答,絕大多數用戶都在積極輸出對其他用戶有價值的內容時,我認為知乎已經「酷」到家了。


提問--》本質--》提問--》更深層本質--》過程循環--》知乎--》解決所有問題的能力


如果知乎需要去研究這個課題,起碼在我心裡,它已經不酷了。


堅持,並保持風格。


不模仿、不抄襲、不跟風、不關聯

堅持做自己

扛得起、壓得住


最酷的是:我走著走著,突然有個問題,發個簡訊或打個電話給知乎機器人,然後機器人給我發答案。(考生請勿聯想!)


甲: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乙:知乎一下!


如果提出的問題都能得到很好的回答就很酷了!!!百度知道發展到現在基本是一個剪切板,用戶為了積分什麼鳥回到都往上面複製,希望知乎不要重蹈覆轍。


我覺得現在知乎就很酷


能讓我體會到「自由 平等 博愛」,就是酷,哈哈哈。


讓人們把上「知乎」成為一種習慣


成為我的菜……


這個問題讓我回憶起早年間friendfeed被facebook收購後,一批geek出逃,期間一群相互熟悉,甚至線下就是朋友的geek討論社區的本質,有個日裔美國妞說,社區特質由產品,用戶,做什麼三個因素決定的。一群相互熟悉的人,用一個便捷的產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不就是酷嗎~


推薦閱讀:

新浪微博將要推出的「微什麼」會對知乎造成多大的衝擊?
你能容忍你提出的一個問題被修改到什麼程度?
知乎的關注數和贊同數之間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有人的關注遠遠高於贊同?難道是關注TA卻並不贊同TA的觀點?
被人關注很難嗎?
為什麼我邀請的人似乎都沒有回答過被邀請的問題?

TAG: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