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到底是什麼?


回答問題之前,先看一個有趣的實驗。

一組神經學專家(山姆·麥克盧爾、李健、戴蒙·湯姆林、吉姆·西佩爾特、拉塔內·蒙塔古,還有里德·蒙塔古)利用一種現代手段——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機(fMRI),對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分別進行了蒙眼的和不蒙眼的測試。利用這台設備,研究人員能夠在參與者攝入飲料時對他們的大腦活動進行跟蹤。

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機進行飲料測試並不容易,因為要進行大腦掃描,被掃描者必須躺在機器上不動。為了解決這個困難,山姆和他的同事們拉了一根很長的細塑料管送到參與者的嘴裡,從另一端注入可口可樂或百事可樂。在注入飲料的同時,通過可視方式告訴參與者這是可口可樂,或者這是百事可樂,還是某種不知名的飲料。這樣,研究人員可以在參與者被告知的情況下知道他們喝下的是可口可樂或百事可樂,或者是某種不知名的飲料,然後分別觀察他們大腦的活動狀況。

結果怎麼樣?他們發現,是否告訴參與者飲料的名稱,會造成他們不一樣的大腦活動。

實驗過程是這樣的:每當參與者喝到一口可口可樂或百事可樂,與情緒中的強烈感受相關聯的大腦中部——即大腦正中前額葉皮層(VMPFC)——就被激活。但是如果參與者知道他喝的是可口可樂,就會發生另外的變化。這時,大腦的額區——前額葉皮層的背外側部分(DLPFC)一片與人類大腦高級功能,例如工作記憶、聯想還有高級認知以及概念有關的區域——也被激活。百事可樂也有這種情況,但可口可樂更多(自然地,那些更偏愛可口可樂的人反應就更加強烈)。

大腦對飲料反應的基本愉快值在兩種飲料之間是相似的。但可口可樂相對於百事可樂的優勢在於它的品牌——它激活了大腦的高級機制。這些聯想因素,而非飲料本身的性質,給可口可樂帶來市場上的優勢。

考慮到大腦額區與愉快中心的多種連接方式也是很有意思的。大腦額區的多巴胺鏈可以投射到愉快中心並把它激活,這可能就是為什麼一提到品牌名,人們就更喜歡可口可樂——聯想更加強烈,使得大腦中代表這些聯想的部分能增加大腦愉快中心的活動。這對所有廣告公司來說,當然是好消息,它說明可口可樂鮮紅色的包裝,迴環式手寫體品名,多年來對消費者鋪天蓋地的信息轟炸,已經使人們難以分清他們到底是喜愛它的包裝,還是喜歡包裝里那些棕色冒泡的液體。

這個實驗摘自經濟學家丹·艾瑞里的暢銷書《怪誕行為學

這個實驗從科學的角度證明品牌的作用,對品牌的偏愛激活了大腦中有關記憶、聯想還有高級認知以及概念有關的區域,從而增加了使用產品時大腦的愉悅感。

簡而言之,品牌影響認知,認知影響產品體驗,產品體驗影響購買行為。那個品牌獲得了認知上的優勢也就等於獲得了市場上的優勢。人們喝進口中的不僅是棕色液體的分子結構,同時喝進去的還有「品牌認知」,並且「認知」極大的影響了我們的口感。

正如特勞特一再強調的觀點「認知及事實」

在保持成功的領先品牌中,產品質量差異是很小的一個因素。隨著時間的推移, 同一品類中的大多數品牌變得相似。消費者能發現的差異是由品牌本身創造 的。 認知引導著事實。 星巴克的 味道更好是因為消費者認為星巴克更好。
市場份額 越大,品牌的主導性越強,品牌對消費者的事實認知影響力就越大。

回到問題最初「品牌到底是什麼?」

品牌不僅是區隔同類產品或服務的名稱和符號,更是在顧客心智中針對競爭對手所建立的認知優勢。品牌聚焦於某一產品特性所建立的差異化概念,是獲得消費者關注,建立認知優勢的核心。


2個月前編譯了一篇文章,這篇文中有一張brand concept map,可以完美回答「品牌到底是什麼」,而且非常理中客,也是我目前較為認同的關於品牌的概念。

分享如下:

製圖:來自美國digitasLBI的David J Carr

這張圖裡最核心的位置是品牌的定義:

A brand is a set of associations that combine with heuristics in the mind of consumers to shift demand.

我的翻譯是:

品牌是一系列聯想的集合,與受眾心智中的啟發法共同作用,為企業創造利潤。

這裡「啟發法」,有的時候被人們理解為聯想、記憶、思緒...等等,但我建議你可以好好了解一下這個概念。

如果只是理解品牌的定義what,其實有點沒意思,因為說來說去就是人們的聯想與認知。問題是HOW和WHY。這點建議你從這張圖中多去探究,下載請看文末:

弄懂這張圖,重新理解Branding

另外我看到 @老朱 的回答,其實很贊同大部分,只是在最後提到特勞特,我的看法是特勞特的說法是對的,但做法卻常常只是建立單一維度的認知優勢,也就是反覆曝光的心智印象,而不是通過情緒引發的多維度的優勢。這種單一維度的轟炸最後就使得他服務的品牌常常變成「我們是第一」「我們超級牛B」「我們有個別人沒有的東西」(實際上越來越少)這類傳播的代表....這種既是能造成差異化,也是相對單一的、甚至相對短期的。

所以我前面說不只是要理解品牌是什麼的what,要去看how和why。


在中國,品牌就是安全感!
我們選擇品牌產品,就是因為它給我們帶來安全感!
不管非品牌的產品怎麼吹得天花亂墜,只有特定品牌的產品讓我們覺得是靠譜的,擁有安全感的,因而會持續使用和購買。

沒有安全感,便沒有辦法達成持續的銷售,也許靠鋪天蓋地的廣告攻勢,能夠輻射部分用戶形成一次購買。
特別是在中國這個大環境下。那麼如何建立一個提供安全感的品牌呢,分享一篇我寫過的文章:

《做一個提供安全感的品牌》

我們中國人非常缺乏安全感,非常非常缺乏安全感。

找工作,從父母輩開始,就是要當公務員,要捧鐵飯碗,要一輩子不失業;我們這代人稍微開明,但是大多還是嚮往大公司,哪怕大公司薪水並不如很多小公司,哪怕是在大公司當一顆螺絲釘,但是它能給我們安全感,而不知哪一天就會垮掉的小公司卻不能。

找老公,要找能給自己帶來安全感的。不論是找有錢的,找身材高大的,還是找性格老實、感情經歷單純的,都是為了尋求一種安全感。

我們看個感冒都要去大醫院是因為安全感,我們不辭辛苦托國外朋友代購奶粉是因為安全感,我們買菜的時候要避開轉基因的食物是因為安全感,我們結婚前一定要買車買房也是因為安全感!我們甚至買安全套都一定要買進口的,因為國產的安全套都不能保證基本的質量安全!

接下來,接下來(一副吊胃口的樣子),最有趣的事情粗現了!!!
我們的企業,以各種定位來進行營銷,我們營銷「性價比」,我們營銷「全網最便宜」,我們營銷「超薄、超硬、超快」,但是我們幾乎沒有任何品牌,成功營銷過「安全感」。

當然,是有很多企業營銷過安全感,但是不成功而已。比如新廣告法出台之前,企業們就喜歡說自己是「銷量最大」「史上最安全」「幾億人首選品牌」這種「最」字型的營銷,只是沒有那麼成功而已。


我們談到中國最好、規模最大的500強企業,不論是中國移動、中石油、阿里巴巴抑或騰訊,我們首先想到的不是「安全感」,我們會照樣擔心中國移動亂扣費,照樣擔心在淘寶上買到假貨。

說到這裡,大家聽懂我意思了嗎?


我們是一個如此需要安全感的民族,但是大多數企業都專註於如何做大做強把盤子做大,爭分奪秒干趴競爭對手,卻很少有企業強調,我們要做一個讓用戶充分信任的品牌,我們要做一個提供安全感的品牌。


商機啊!同志們!商機!
當大家都不靠譜的時候,你稍微靠譜點就出頭了!
不過先別高興得太早,你們能想到的事情,肯定已經被無數先輩想到過了。而幾乎沒有人做成一個有安全感的,靠譜的品牌,代表這件事情沒那麼容易。
本來文章寫到這裡,分析一下前輩們失敗的原因就可以了。畢竟做自媒體嘛,說出來的東西大家認可,有道理就行了。但是既然本文講的是關於安全感的議題,我也一直希望做一個讓大家都信任的自媒體,希望大家每次讀我的文章不僅是看我炫技,更多的是有收貨,能解決現實商業的問題。所以,本篇文章,包括我以後通過微信公眾號-吳寒笛可愛多,發出來的文章,都會不局限於指出問題,都會給出切實可行,可以立馬落地執行的解決方案。
要講解決方案了,同志們!快拿出小本本準備記一下:

1. 行業選擇不是每個行業都適合「安全感」的營銷,這一招在口碑比較差,對安全敏感度高的行業,相對會有效一些。比如牛奶行業,如果你能生產出靠譜的奶粉,並且把這種安全感成功傳達給消費者,那麼你的品牌價值將是非常大的。但你如果是生產拖鞋的,那麼營銷安全感也沒太有用,就是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質量最爛的拖鞋也穿不死人,最多穿兩次壞掉,大家買錯的成本沒有那麼高。

一般情況下,安全敏感度比較高的行業,往往跟人的健康風險(食品、保健品、醫藥等)、資金風險(房地產、保險等)等因素密切相關。如果你是處在這樣的行業,那麼建立一個讓人放心,有安全感的品牌,非常有幫助!

2. 產品靠譜我還是鼓勵大家不要去忽悠,在營銷安全感之前首先要自己靠譜。互聯網時代傳播成本低,你小聰明玩得再好,也抵不過廣大人民群眾雪亮的眼睛以及口碑相傳。什麼叫產品靠譜,我覺得這個不用問我吧?!做企業的你們自己心裡應該有數!
有多少是產品本身就不靠譜,商家靠砸錢炒作洗腦來進行推廣的。保健品根本沒效果、護膚品用了爛臉、p2p金融產品根本沒有風控隨時準備跑路的。這些漸漸在互聯網時代玩不轉了。
要讓別人信任你,首先還是得自己靠譜,而不是靠著包裝和公關。所以我經常說,真正好的營銷思路恰恰是去營銷化的!

3. 運營式營銷

我之前有一篇被虎嗅轉載的文章叫做《沒錢沒人沒幹爹的初創企業,如何把營銷從0做到1》,裡面有一個觀點:要做運營式的營銷,而不要做推廣式的營銷。

什麼叫推廣式的營銷?就是傳統的拿錢砸廣告,到處發聲。這個也不是不能做,但是在初級階段不建議大規模推進。


而對大多數企業,特別是初創公司比較適用的,反而是運營式的營銷。你需要建立「新品推出-市場驗證-產品反饋-產品改進-產品升級」的產品迭代的閉環,同時也要建立起「用戶了解-用戶諮詢-用戶購買-用戶使用-後續服務-用戶沉澱-用戶傳播」這樣的用戶運營的閉環。根據互聯網1000粉絲定理,把1000個粉絲運營好的效果,遠大於讓1000個用戶知道你,這句話我深以為然。


4. 回歸人性我覺得中國的企業家們和創業者們,談太多商業,談太少人性。追求ROI,追求各種KPI,追求資本槓桿,這些都沒錯。但是一切商業都是建立在人性基礎上的,你忽略了人,那就是動搖了商業大廈的根基。

我為什麼唱衰中國大部分現有的智能硬體公司。因為以目前的技術,大部分智能產品的操作對於普通人來說都太麻煩,門檻太高。


我爸是不會為了一個可以用手機app遙控,但使用複雜、兼容性存疑、價格不便宜的智能插座,去換掉現有的家裡用得好好的插座的。我姐姐也不會每天給一個智能水杯充電,僅僅是害怕自己沒有按照最標準的喝水周期來攝入水分。

人性是通達萬物之門,不論各行各業,當我們在做商業決策時拿不準的時候,多想想大多數普通人的基本反應,多思考思考大眾的普世心理,對於建立品牌的信任,是非常有幫助的。


5. 慢一點

建立信任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所以慢一點對於建立信任感絕對是有幫助的,比如在互聯網領域,口碑比較好的公司,比如網易、知乎、豆瓣,幾乎都是以慢著稱。


當然,太慢可能會讓你失去很多先機,比如以慢著稱的網易,就因為動作慢,顧慮多,錯過了移動互聯網的諸多風口,從互聯網1.0時代的巨人掉到了如今的第三梯隊。但是我也希望大家看到硬幣的另一面,網易慢節奏做出的產品,諸如網易雲音樂、網易公開課、網易郵箱,在業內的口碑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且2015年,網易正在強勢復興!(搞得像是網易的軟文一樣)


慢一點的意思,就是穩紮穩打,把產品的每一次迭代都做紮實,摳死產品和營銷的每一個細節,不為了搶地盤,沖KPI,而犧牲用戶體驗和口碑。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尤其是在以快著稱的互聯網行業。如果你是處於一個相對節奏緩慢的傳統行業,或者一個需要深鑽的精細垂直行業,也許慢慢來,反而比較快!

更多商業乾貨,盡在:公眾微信號-吳寒笛可愛多(也可搜索whdkad)


品牌就是溢價!


條件反射


真心希望品牌營銷公司,少些套路,多些真誠,別動不動就用「戰略」這種虛不垃圾的詞語......

————————————這是一條專註品牌三十年分割線————————————————-


品牌是什麼?

我們先列出我們熟悉的傳統老品牌:NIKE, 阿迪達斯, 星巴克,LV, 國產品牌:聯想,李寧,年輕品牌,例如:Uber, 蘋果,谷歌。


對於任何行業而言,品牌是企業在其提供的服務或產品在獲得市場客戶認可後,形成的一種對產品的「價值信任與認可」。這種「價值認可與信任」,可通過產品的持續創新(產品)與營銷(認可與信任),滿足用戶的需求變化,經過一定時間周期,得到積累與放大,從而形成一種競爭力。
所以說,品牌是一種經過消費者驗證的,形成對於產品的思考判斷。


當下,人們談論一個知名品牌的時候,更多的是談論一個品牌經過時間積累與營銷活動後積累起來的品牌效應,什麼意思?就是只評論結果,不討論過程。只評論「看得見的」,而不討論那些「看不見的」。


這種談論是非常沒有意義的,而目前很多所謂的品牌設計公司,品牌諮詢公司喜歡談論這個,而更多公司則以為做了那些「看得見的」,例如:換一個 Logo,換一個形象,就以為是自己做了品牌。這是很多50後、60後,70後企業家最無知的地方,也是註定他們會被時代淘汰的原因。


所以當我們去討論如何做一個品牌的時候,會涉及兩個主要方面,一個是產品(產品的設計與體驗),另一個是營銷溝通(故事)。


我們應該分成兩個維度去看待品牌,第一個是時間維度,第二個是行業。


我們先討論行業維度。哪些行業更重視「理念營銷」,哪些行業更重視「產品技術」。讓我們回歸到人本身,不同產品對於消費者的作用是不同的。一塊腕錶與一塊肥皂對於一個人的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更多人願意為腕錶背後帶來的社會地位的符號象徵,支付更高的價格。


我們認為這些行業是具備品牌情感溢價的,「品牌意義的營銷價值」在整個產品中的價值比重較高,例如: 鮮花行業,婚嫁,藝術品,奢侈品等。我們認為這些行業是更重視「品牌的理念營銷的」

以 Roseonly 玫瑰為例,「一生只送一人」。我們在購買這些產品的時候,不單是購買產品本身,同時也為那一部分虛擬的、獨一無二的符號價值支付了更高的費用。所有人都會說自己的玫瑰是代表愛情,但是只有roseonly 說我的玫瑰「一生只送一人」,這就是品牌之間的營銷的高低。而如果你身處這樣的一個行業,顯然應該更重視「產品理念營銷」的投入。


但是像空調、洗衣機這些,更多是用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行業,則會更重視核心產品技術。人們不會為其支付高於產品本身太多價格。打個比方,我們可以經常聽到100萬的腕錶,但是你聽過100萬的洗衣機?


另一個維度就是時間維度。


我們很容易忘記「時間」,對於一個品牌的重要性。人們常常以為像 NIKE , UA, 蘋果,迪斯尼,這些品牌從他們創立的第一天就是如此具有影響力的。年輕的 Uber 都有7年歷史,當一個創業公司找到我口口聲聲要做品牌的時候,他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一個好看的 Logo、包裝、VI 形象。是的,沒有錯,這些是品牌識別的一部分。


相比 Logo,VI,更重要的是產品背後核心競爭力與理念意義的梳理導出。


一套 Logo 或者 VI ,往往品牌設計公司,諮詢公司提供的有形服務,對於那些「看不見的,摸不到的「產品核心價值疏導」工作,企業往往會忽視。現在的中國消費者已經逐漸成熟,80後的消費者對品牌的要求更高,他們知道的東西也更多更快,他們不僅關注產品,更關注產品背後的故事,理念。


今天的社交媒體時代,一個創新的產品成為品牌的速度會大大提速。同時,對於很多創業公司,其實在創立第一天,就應該知道自己所處的行業,「理念營銷」和「產品技術」,哪個更重要,或者同樣重要,應該在兩者中如何分配有限的資源。


很多企業在進行了一個 Logo 或者 VI 更新後,就會冠以「品牌升級」開一個發布會,這造成了很多誤解,品牌絕對不是簡單的提升一套 Logo,或者 VI。這種誤解一方面被一些視覺設計公司放大,其實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新形象背後的產品性能和服務的提升。


我認為一些品牌設計公司和品牌諮詢公司的核心價值在於幫助企業梳理和整理出在現階段下,最符合企業其自身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並將這種核心競爭力以更具有創意的手段形式,精準傳達給用戶。


接觸過很多創業公司,我認為「品牌」是一種水到渠成的事情,市場會自然給你答案。當然,如果你企業發展上升趨勢的時候,原意早一些接觸一些專業的設計公司與營銷公司,會加快品牌成長腳步。前提是你為人們提供了有價值的產品或者服務。

那麼一家希望打造品牌的初創公司可以在品牌埠做什麼?——聚焦傳播核心與客戶維護。

1,聚焦傳播核心。


始終明確自己最大的產品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儘可能在所有對外的傳播口徑上統一傳播內容。官網,公關稿,包裝VI, Logo, 公司物料等。內容可以不斷調整,但是始終要明確對外傳達一個核心。

2,與你的首批用戶保持儘可能密切的互動關係,讓他們幫助你傳播。


品牌是消費者用於識別某個銷售者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並使之與競爭對手的產品和服務區別開來的一個手段。品牌擁有簡化決策和降低風險的能力。
品牌資產是附加在產品和服務上的無形資產,反映了顧客對品牌的想法、感受以及所採取的行動,以及品牌帶給公司的價格、市場份額和盈利性。

咬一口的蘋果代表著高價,高質,優秀的工業設計以及狂熱的粉絲。品牌的財務價值體現在利潤中,心理價值體現在狂熱的粉絲中。將財務價值發揮到最大就是彪悍的市值,將心理價值發揮到最大就是狂熱的宗教化公司。蘋果是將品牌價值建設到極致的體現之一。

估算品牌建設程度的標準之一就是用戶對產品缺陷的忍耐程度。


品牌就在人的大腦中註冊一個商標,
當別人產生某種相關需求時候,就會想到你的品牌。


品牌就是佔有某一個行業內消費者心智資源的分量或者排序。

一:什麼是心智資源
心智資源可以說成你對某類型產品類某些產品的熟悉和需求程度。比如說涼茶品牌,有王老吉,加多寶,和其正等。當你想喝涼茶的時候,當然涼茶有很多品牌,你首先想到的是王老吉,加多寶。王老吉和加多寶就是涼茶在你心裡的心智階梯。

再比如速食麵,統一和康師傅就是速食麵在你心裡的心智階梯

二:什麼是心智階梯
某類產品的優先選擇序列。
你可以設想一下涼茶在你心裡你第一反應能喊出幾個品牌,你又如何對這些品牌進行排序,認為自己容易購買哪些品牌,哪些品牌有可能都不會去考慮。

心智階梯是指為方便購買,消費者會在心智中形成一個優先選擇的品牌序列——產品階梯,當產生相關需求時,消費者將依序優先選購。一般情況下,消費者總是優先選購階梯上層的品牌。這時,可以認為品牌在消費者心智中佔有某個品類或特性的定位。

比方說你要買牙膏,在你的潛意識中就會出現——個牙膏類別的品牌階梯,通俗地說,出現一張購物單,在這個單土上,你可能列出了高露潔、佳潔土、中華等品牌,它們自上而下有序排列。這種階梯存在於我們的潛意識裡,每個人對每一品類產品都隱含著一個這樣的階梯。

比如洗髮水品牌有幾十種。你要說出7中你知道的。其他品類也行。
詩芬,帝花之秀,伊卡璐,資生堂,歐萊雅,蜂花,風影,順爽,沙宣,雨潔,清逸,康王,安利,露華濃,強生,章光101,采樂,索膚特,霸王,海飛絲、飄柔、沙宣、潘婷、伊卡璐,夏士蓮、力士,奧妮首烏、百年潤發,花王、詩芬,舒蕾、風影、順爽、美濤等

根據哈佛大學喬治.米勒教授的發現,這個排序階梯上選擇的品牌,不會超過七個。其實七個品牌的存在,還只是市場的初始階段,隨著市場的成熟和穩定,人們往往只記住兩個品牌,選擇其一就夠了。

3:為什麼要佔有心智資源
有人說我直接推產品就行啦,可是市面上很多產品,如何你的產品存活下去,這個就是品牌的力量。佔有心智資源就是佔有你的產品在品類,消費者心中的排序。

品牌就是佔領消費者頭腦的階梯所在位置,總體來說你佔據高位,品牌力量就大,產品就好賣。


這問題的答案,我從十幾年前就從屁股坐在各種不同位置上的人的嘴裡聽到過各種版本的解答,他們說的都對,因為就他們屁股所在的位置來說,他們的觀點的確正確。但,他們說的都錯,錯在於他們都希望一針見血的包羅萬象的窮盡其極的用一句簡練的話來說清楚品牌到底是個什麼。同樣,這個問題也是如此。

對於商家來說,品牌是什麼?
是更低的銷售成本。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品牌是什麼?
是用來佐證自己社會地位的實物表象。

對於大多數營銷廣告從業者來說,品牌是什麼?
是和特魯克特勞特李奧貝納傑克韋爾奇麥肯錫一樣拿來忽悠人的工具。

為便於查看,所有答案都在個人收藏夾內( ENO[觀點與成長]ENO[美學與穿搭]),希望幫到需要的人。


什麼是品牌?波旬的回答是,品牌是一種滿足你心靈的產品。 如何建立一個品牌?品牌包括哪些要素、注意事項?

我的看法略有不同:品牌是消費者頭腦中對生產企業、產品、產品包裝、產品廣告、產品售賣場所、產品購買人群的印象(信息)的總和。

亦即,品牌是與產品相關的所有信息。它是信息,接近申農關於信息的定義(1948年,申農從信息接受者的角度定義信息是 能夠消除不確定性 的東西),區別於實體物質。 包括但不限於LOGO,包裝,代言人,終端零售店,媒體廣告信息。

什麼叫建立品牌?建立品牌即是把這些信息植入消費者頭腦中的過程。

什麼叫品牌價值?品牌價值即是植入的這些信息在未來若干年持續影響消費者購買的能力


拿人來打比方,品牌是企業的「性格」。性格可不等於個性哦
品牌的傳播會把企業的性格呈現出來。百事可樂比可口可樂年輕。耐克更科技,阿迪更經典。Apple就表示更關注體驗而非效能,e人e本就表示文化程度有限。
一個企業本身的性格會自然而然地表現在品牌(及其傳播內容和方式)上。想要裝是裝不來的。


品牌是由企業的產品和社會使用人群之間逐漸形成的一種文化,任何一個品牌都有其特殊的人群,比如蘋果,在發展的過程中,蘋果以其在交互設計中多年的經驗和人性化的設計,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這種信任長期以來就形成了一種蘋果文化,另外,它的產品設計精緻,工藝非常好,導致那種完美主義的人推崇至極,漸漸的成為一種「優秀」的象徵。逐漸獲得大部分人的認同。


品牌的本質,是能夠解釋 「為什麼消費者選擇這一家產品而非另一家產品」 的概念化實體。

英語中品牌 「brand」 這一詞,源於brandr,含義為「打烙印」,指的是生產者以烙鐵打在自己的產品(諸如牛 木桶 箱子)上使之與其他人的產品區分開來的行為。

品牌本身是有生命的實體,如同人一樣有著自己鮮活的個性,而產品則是對這一個性的表達與呈現。

有關產品的信息和人們對之報以的期望,構成了消費者腦海中對於品牌的概念。

同人與人的交往一樣,品牌通過展現自己獨特的個性,和特定的消費者之間建立起一種連結。

人的特性是通過有形和無形的事物體現的。對於品牌而言,有形的是產品和服務,無形的是故事及理念。優秀的品牌會在每一方面都保持自身特性的高度一致。

品牌的特性與象徵化概念在人們心中越是根深蒂固,品牌的生命力就越強,其不可替代性就越高。


品牌就是目標消費者對你產品或企業的標識(包括商標,名稱等)的認知,包括感性和理性認知。


品牌是一個公司的靈魂。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方式方法都是為了更好的展現品牌。如今的品牌早已超過了字元本身的含義


什麼是品牌?

度娘百科和教科書的解釋一樣,啰啰嗦嗦一大堆,看得你頭暈。

品牌兩個中文字義也很好理解:品:品質、品味、品嘗,牌:牌子、標籤,合起來解釋就是有品質、有品味、值得品嘗和選擇的牌子。品牌的英文是brand,意為烙印,就是烙印在消費者心理的感覺和形象。

對消費者來說,品牌是影響消費者選擇和購買的形象和感覺;
對品牌擁有者來說,品牌是激發大眾消費潛意識能量的工具;
對價格來說,品牌是給產品與服務提供溢價的無形資產。

品牌的要素很多:名字、標識、創始人、創立時間、總部、團隊、資本、產品、服務、技術、營銷等,品牌的核心要素是名字和標識。名字的背後是語言,標識的背後是文化,名牌的是通過語言和符號的傳遞的意象與大眾的認知(尤其是潛意識)進行關聯,進而影響產品與服務的營銷,品牌的名字和標識所傳遞的意像往往決定著企業的未來。


我們很多人對品牌的認識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以為只要產品好服務好,隨意的起個名字和弄個標識就行了,認為品牌策劃是個很簡單的事情 ,殊不知消費者是有靈性的,消費者是講究的挑剔的,消費者不僅挑剔產品和服務的質量,還挑剔品牌名字和標識給他/她的感覺 。品牌名字和標識的意象,影響消費者的選擇,也決定著企業的未來格局和生死。


不是說有個好名字和好標識就高枕無憂,什麼都不幹就能成功。在產品、服務等其他要素相同的情況下,好的品牌名標領導下的產品和服務在通過時間和品質贏得大眾的過程中更順利。品牌策劃,西方理論是品牌定位和企業識別系統CIS,中國叫名讖(chèn)學。


關於品牌的本質,參見:解密品牌及其本質


認可


品牌是價格
品牌也是價值


信任。


推薦閱讀:

除去個體因素,是什麼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會在工作中感受到壓力?
那些曾經路過的重要朋友,現在卻不再聯繫何以做解?
人為什麼會猶豫?
作為一個♀,我很想知道,男性在看《印度的女兒》的時候,想的是些什麼? 會有認同感嘛?
行為主義怎麼會既有系統脫敏療法又有衝擊療法?

TAG:市場營銷 | 心理學 | 商業 | 品牌營銷 | 品牌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