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時,帝俄保持中立、隔岸觀火會不會好點,學美日賣東西?

畢竟俄羅斯地大物博,對東歐也沒有什麼領土慾望,波蘭都夠他折騰了。雖然他想要君士坦丁堡,但完全沒必要參加一戰,等到兩邊分出勝負,也就兩敗俱傷了,自己發動大軍一波拿下土耳其即可。

不參加一戰的話,慢慢改革發展資本主義,說不定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對俄羅斯帝國而言,熬過1905年革命居然還沒崩潰已經是個奇蹟了。1905年到一戰爆發前,俄國社會處於一種時刻要爆的燜燒鍋狀態,暴動不斷,暗殺橫行(從謝爾蓋大公到黑海艦隊司令到兩都市長到總理都是被政治暗殺幹掉的),沙皇的口碑是個「真正的笨蛋」,靠斯托雷平這種強人政治和恐怖手腕來續命。更別提沙俄的民族問題比奧匈帝國只多不少,因為沙俄喜歡標榜自己是斯拉夫國家,奧匈帝國還好歹講講皇帝代表的普世價值。

1914年戰爭是沙俄向巴爾幹疏解壓力的一大機會,起碼把國內那幫不是右翼自由派就是左翼社會黨的士官生和水兵先壓下去,利用民族主義喘一口氣先。尼古拉二世和威廉二世都是嚴重高估自己能力的人,都覺得戰爭範圍仍然是前兩次巴爾幹戰爭的烈度,打到聖誕節也就回家過年了,戰前兩國的上層社會瀰漫著亢奮愛國的節日氣氛。隆美爾的回憶錄提到「古老牆壁之間回蕩著歡呼」,事後回頭看真是不寒而慄。


沙俄如果1914年能夠坐視奧匈帝國懲罰塞爾維亞,那就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了。


俄羅斯不可能保持中立!
請問是怎麼使得俄國中立?如果是七月危機的劇本,俄國不保護塞爾維亞小弟的結果必然是奧地利人消滅了塞爾維亞,俄國在此問題上的不作為會直接導致和奧地利在巴爾幹戰爭中的不作為一樣在南斯拉夫和巴爾幹失去了他的地位。而且沙皇以斯拉夫人的保護者自居,如果俄國在這個方面上不作為,沙皇的這個形象將會在眾斯拉夫民族和國內的泛斯拉夫主義者眼中一落千丈。
實際上俄國本身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重要推手。自從斯托雷平改革以來,俄國開始了快速的工業化,為換取工業化所需的資金和技術,烏克蘭糧倉糧食的大規模出口成了其重要的資金來原。因此,俄國為了保障自己的出口,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就從之前想像中俄羅斯的生命線變成了俄羅斯糧食出口的必經之路。因此俄國內部最好戰的部長其實是農業部長克里沃舍因。俄國在1914年年初德國派利曼·馮·桑德斯將軍去幫助土耳其軍隊現代化(長期以來,土耳其僱傭過許多德國軍官幫助其軍事現代化,老毛奇就因此去過土耳其)時,俄國政府就計劃向土耳其宣戰了。儘管俄國沒能利用此次事件發動戰爭,但是導致了俄國企圖和平的首相柯柯佐夫的下台,接替他的戈列梅金首相是公認的克里沃舍因的傀儡。
假設弗朗茨·斐迪南大公沒有被普林西普殺害,面對不穩定的巴爾幹形勢,俄國對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達達尼爾海峽的執念,以及俄國和法國對德的軍備競賽和俄國本身對戰爭的準備。實際上一次新的歐洲戰爭依就不能避免,但是如果戰爭是俄國挑起來的,協約國的英國沒有支持俄國的義務(就像羅馬尼亞和義大利沒有在奧地利對塞爾維亞的戰爭中有加入戰爭的義務),如果是俄國入侵土耳其,英國甚至有可能加入這一場反對俄國攫取海峽的戰爭。
1914年的世界局勢很有意思,德國與英國儘管沒有在海軍軍備競賽上達成合作,但是海軍軍備競賽已經使得德國力不從心。德英關係也在趨於緩和,兩國共同調停了巴爾幹國家之間的戰爭,對葡萄牙殖民地的未來的瓜分達成了共識。另一方面,在陸軍上,法國和俄國在和德國進行陸軍的軍備競賽,因此德國內部有一個早戰派,認為隨著俄國的快速發展會使德國在和法俄的爭端隨著時間的經過逐漸陷入越來越不利的地位。實際上,一戰前幾年法國、德國和俄國內部一直高漲的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情緒遲早要將三國拖入戰爭。


一戰的起源是塞爾維亞極端分子刺殺費迪南德大公之後奧匈帝國準備動員全力進攻塞爾維亞,帝俄宣布只要奧匈帝國進攻塞爾維亞俄羅斯就會進行總動員進攻奧匈帝國。這一表態造成的連鎖反應最後爆發了一戰。也就是說如果帝俄不插手,一戰根本打不起來,還賣東西,賣給外星人么?


……你覺得奧匈帝國入侵塞爾維亞算「世界大戰」嗎?


沒什麼「兩敗俱傷」的可能性,俄國不參戰只意味著一件事:德國的完全勝利以及俄國單獨面對強大的德奧聯盟。

一戰英法俄殺傷德軍統計

道理也很簡單,英國沒有預備役和大陸軍的傳統,基欽納的「新軍」需要近兩年的訓練。俄國不參戰就意味著三千八百萬人口的法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得單獨面對六千七百萬人口的德國,更別說德軍在軍事素質上的優勢讓法國人連交換比占不到便宜。法國人能撐到1916年英軍索姆河攻勢的一大原因,就是德軍在前一年把重心轉到了東線。

別說俄國了,美國最後如果不下場,英法即使不被魯登道夫攻勢一波帶走,恐怕也只能苟延殘喘,保住殘存的土地,要說光復失地甚至反推到德國那簡直絕無可能。


二戰時,德國保持中立,隔岸觀火會不會好點,學美國賣東西?

俄羅斯不打這場戰爭,轉移社會矛盾,開拓新市場,自己就要崩潰了。
打了俄羅斯帝國雖然可能戰敗,但是不打沙皇的皇冠立刻就會落地。


帝俄並無不參加一戰而保持中立的理由和能力,帝俄參加一戰是歷史的必然。

和網上一些人討論過,有人認為沙俄戰爭準備不足,待再發展幾年結果會更好些之類。但這觀點只能存在於想像,因為當時俄國參戰已經是國內外形勢逼迫到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先說1914年之前的俄國國內形勢:1912年到1914年,是俄國革命又一次高漲時期!首先,布爾什維克已經先後在黨內鬥爭擊敗了取消派、召回派等,掌控了社會民主工黨的各級黨組織,其搞運動的能力大大加強。並且在工人階級選舉名額中的杜馬選舉中勝利(九席位居其六,儘管孟什維克有七席但尷尬的是他們的席位卻主要來自非工業選區導致工人階級更認同布爾什維克黨團)從而把握了俄國工人階級各種形式的合法運動。從杜馬到街頭對沙俄政府內外夾攻。1914年到來後,全俄工人運動勢頭不降反升!一月罷工人數為25萬人(其中14萬在彼得堡),五月超過50萬,1914上半年超過一百四十萬工人罷工,近一半在沙俄的心臟地區鬧事。截止七月工運已席捲大批工業區,部分城市如巴庫、洛茲已出現街壘對抗,許多地方出現槍擊事件。。。。反而,一戰的爆發將沙俄政府從焦頭爛額的工運中解放出來,在愛國主義的大旗下把階級矛盾轉為民族矛盾,將大量勞動人民送上前線當炮灰來減輕革命壓力。

當彼得堡七月份革命氣候剛剛開始成勢時,法國總統彭加勒訪俄,與尼古拉二世談判開戰問題。幾天後德俄開戰,蘇聯官方史書認為歷史進程因世界大戰的爆發而改變,因為革命高潮中斷,沙俄也迫切的希望從戰爭中找到擺脫革命的出路。(P S:所以列寧認為,對人民害處最少的結局便是沙俄戰敗,這最有助於無產階級推翻帝製革命成功)

第二是沙俄自身對戰爭的需求,一戰各列強參戰都有目的。德國準備帝國主義大戰是為了從英法手裡搶殖民地,從俄國手裡搶烏克蘭、波蘭和波羅的海地區;英國資產階級是力圖打壓最危險的競爭者後起之秀德國,順便搶土耳其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巴勒斯坦,並站穩埃及;法國資產階級力圖搶德國的薩爾礦區和收復阿爾薩斯與洛林;而俄國則想分割土耳其,侵佔黑海通往地中海的海峽(如達達尼爾海峽),奪取君士坦丁堡,順便拿下奧匈的加里西亞。

反正,資產階級的使命便是競爭奪利,大家都有所求,大戰不參加是不行的,是什麼目的都達不到的。

第三,眾所周知俄皇和德皇是親戚,那為啥親戚要先開片呢?因為,俄國加入英法協約是必然:1914年以前,俄國最重要的各工業部門已全掌握在外國資本手裡(所謂帝國主義最薄弱一環),主要是英法比三個協約國資本手裡。俄國最重要的冶金工廠為法國資本家所控,俄國冶金業超過七成依賴外國資本。石油開採業有一半為英法資本控制。煤炭行業也差不多。很大一部分俄國工業利潤流入外國銀行,主要是英法銀行。而且沙皇還向英法借了幾十億的債。。。。按布爾什維克的說法「沙皇政府緊緊依附英法帝國主義,使俄國成了這些國家的納貢國,半殖民地」

也許布黨說的過分了,但帝俄資產階級確實得和英法資產階級一道,英法倆大哥已準備下場開片了,俄國也不能不下場了。。。

更何況,「最薄弱一環」的俄國資產階級還指望靠戰爭改善自己的狀況,獲取新市場,從軍事定貨和軍需供給的訂單獲得利潤,並利用戰爭局勢順便把國內日益高漲的革命形勢鎮壓下去。

綜上,沙俄在大戰開始保持中立發大財的前提壓根不存在!

更不用說像美國賣武器了:俄國工業水平大大落後於其它列強,工廠多半設備老舊,生產力低下。農業由於存在半農奴制地產與大量破產貧困的農民,經濟基礎很薄弱。有什麼資本學美國悶頭髮財?

所以,從各方面來看,沙俄可以在一戰爆發時保持中立做買賣發財避免革命的任何可能性都不存在!一方面德帝對俄國西部虎視眈眈,干你是遲早的事,幹掉法國回頭便會幹你,像二戰時那樣,還不如先動手;另一方面,參戰亦是俄帝自續的手段,不參戰轉移國內矛盾,怕不用等1917,革命大潮提前便會來臨了。


列強中,一戰是必需品的只有沙俄,沒有一個國家的內部矛盾比沙俄更嚴重,甚至奧匈都沒有那麼糟...


貼個我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008344/answer/261635628
至於說沙俄學美國賣東西?Excuse me?Are you kidding?
一戰沙俄自己都要靠進口過日子,最後為啥崩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外援斷絕。協約國一直想給沙俄使勁輸血,符拉迪沃斯托克、阿爾漢格爾斯克都是重要的物資輸入地,奈何這倆一個在遠東運力差,一個一年中近半年封凍……所以又開闢了個新港摩爾曼斯克(當年叫摩爾曼人的羅曼諾夫),然而還沒等發揮作用俄國就革命了……
丘吉爾的達達尼爾作戰、費舍爾幾近瘋狂的波美拉尼亞登陸計劃,都是要打通交通線、給沙俄輸血續命的。
如果俄羅斯能像美國一樣賣軍火,一戰就得變成百萬灰色牲口平推西歐了……


你P社水平很高。但是當時,面對幾個問題:民族主義(發動對外戰爭維穩,當然我們知道這是飲鴆止渴),經濟崩潰,國際聯盟等等。而且當時所有參戰的國家都想不到為了塞爾維亞的幾片窮鄉僻壤能最後打成那個樣子。


挨個說說吧:
首先是東歐的領土問題,在俄國的世界觀中,東歐和巴爾幹的泛斯拉夫國家一樣,是理所當然的勢力範圍,國徽上的雙頭鷹可是有一邊面向東歐的,波蘭問題是其中最典型的表現,事實上從普魯士的三次王朝戰爭結束後,大德意志(包括奧地利)在地緣上,勢力範圍和俄國就是相連的,很難想像德意志第二帝國全面動員後,沙俄可以在旁邊盡享漁翁之利。
其次是土耳其問題,土耳其問題的核心不是君士坦丁堡,是巴爾幹,是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波斯尼亞和馬其頓,假設俄國坐視塞爾維亞被奧匈帝國肢解乃至吞併,那麼他在巴爾幹地區的勢力範圍將大大縮水,甚至面臨被逐出巴爾幹的危險,失去了塞爾維亞的俄國將基本失去爭奪土耳其海峽的可能,而土耳其海峽及其帶來的出海口,俄國非常願意賭上國運。
最後是誤判問題,幾乎所有的一戰參戰國都沒有想到一戰會打成這個樣子,在俄國的心目中,一戰最慘也就是克里木戰爭,隨便停戰割一小塊地就結束了,奧匈帝國,德意志也以為最慘也就是三十年戰爭或者是王朝戰爭的水平,誰知道,開戰以後,所有人只能上車,在輸得精光之前,誰都不能離開這個屠宰場。


俄國根本沒有保持中立的可能,即便能結局也會更糟糕。

已經有人提及了,一戰的爆發導火索是奧匈帝國皇儲遇刺。他的死導致奧匈帝國入侵塞爾維亞,觸發了俄國對奧匈帝國的戰爭。於是一戰爆發。這一點首先決定了,一戰的爆發起因是俄國。

那麼如果俄國在這件事上忍下來了呢?那樣也繞不開戰爭。

這一點也有人提及了,俄國的國內矛盾已經十分深重,急切地希望通過戰爭轉移國內矛盾。再加上沙皇高估了自己的戰鬥力,於是戰爭爆發。這一點我認同,但我並不覺得這代表全部。

當時的俄國和法國與英國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如果俄國遭到攻擊,那麼英法自然會參與戰爭。然而同理,一旦英法遭到攻擊,俄國責無旁貸,也得攻打德國。在當時歐洲利益分配嚴重不勻的情況下,即便這第一槍不是俄國先打而是英法,那麼大戰也會爆發。

那麼俄國能否迴避這個條約呢?這恐怕是不能的。

德國國力尤其是軍事實力之強歐洲都是認同的,沒有哪個國家有信心說自己可以單挑贏德國。如果俄國或者英法在德國對另一國的戰爭中保持中立,那麼德國勢必可以輕易打垮另一國,然後等到機會合適的時候再消滅另一國。還原一下一戰的歷史就明白了,英法俄三國聯手都打不過德國,還得美國參與方才勝利。如果大家不一起上,那麼只可能被各個擊破。

而戰爭的結果對於俄國而言真的完全無法接受么?也未必。

憑藉龐大的幅員,俄國的經濟實力還算說得過去。然而由於將行政外交與軍事點數大抵分配給了擴張,核心化與鎮壓龐大的國土,俄國連科技也只是勉強跟上歐洲,理念基本上只點個槽而根本沒有升級,各地發展度自然完全被無視了。於是俄國雖然國土面積幾十倍於歐洲,然而實際國力基本上和他們差不多。而俄國的軍事動員能力與戰爭維續能力更是極其堪憂,所以才是大戰中第一個退出的大國,而且還是在美國已經參戰的情況下。

戰爭的結果之一就是推翻了沙俄,然而蘇聯卻擁有了遠勝於沙俄的國家掌控能力。戰前蘇聯的工業政策不僅使該國的工業能力大幅提高,而且綜合國力也有了顯著改善。戰時這個政府的動員能力更是舉世矚目,類似莫斯科,斯大林格勒與列寧格勒的勝利很大程度上是靠全城百姓總動員而獲得的。而這樣的動員能力與國家規劃能力是依靠貴族寡頭的沙皇政府想都不敢想的。他在一戰時即便面對將主要精力面向英法的德國尚且無法支撐,如果要他面對一個整合了整個歐洲資源並能全力攻打俄國的德國,那麼他恐怕根本玩不了幾個回合。

因此,如果沙俄政府不被推翻,那麼希特勒入侵的很可能就是一個毫無軍事動員能力與工業能力的國家。這個國家的經濟或許會發展得不錯,然而他的工業能力尤其是重工業與軍事工業會極其堪憂並且根本沒法頂住希特勒橫掃歐洲的大軍,這樣世界歷史恐怕會被改寫。


不可能的
黑海歷來自家後院,但二十世紀早期帝俄海軍比不起土雞,何情以堪?

巴爾幹歷來是被泛斯拉夫主義者的命根子,巴爾幹鬧了,帝俄坐著不管?

經濟問題,法國為首的國家為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及外資,光憑俄國自身資本積累如何發展資本主義?假設俄國重新採取關稅保護主義,那大概更早滅亡。PS:維特伯爵於1892上台標誌俄國經濟政策由關稅保護主義轉向吸收外資

革命問題,斯托雷平改革強制remove Mir,農民的革命/搞事意願坐視不管,請記住,斯托雷平也被暗殺了

同盟問題,法俄一條褲子,如果俄國不履行職責,參考經濟問題的法國作用

大概先這麼多
over


小學生嗎?那會兒波蘭是亡國的好嘛。

一戰的導火索薩拉熱窩事件,點燃的就是俄奧矛盾,進而是法德矛盾。真正有機會不參與的是英國。完全可以不參與的只有美國。

還對東歐沒有什麼領土慾望,東歐就是俄國的前沿好不,俄國雖大,但是莫斯科就離東歐太近,控制不住東歐勢力範圍,那就是亡國啊,就像中國古代,守不住長城防線就只能在秦淮決戰,秦淮守不住,就亡國了。為什麼日俄戰爭後,俄國還能和支持了日本的英國達成同盟,因為德國真修成了巴格達鐵路,德奧奧環形圈,封鎖俄國在東歐和黑海的一切步伐,還增加了俄國的前線廣度。這也是當時尼古拉斯鼓吹大斯拉夫民族主義的時候,沒尼古拉干這個事,中學生就好好上課刺殺個什麼費迪南大公啊。


都知道老歷史課本講法國是高利貸帝國主義,那麼,請問法國的貸款相當一部分是放給了誰呢

俄國人

請問,俄國人有欠債不還的勇氣不


如果俄國不管的話,頂多是第三次巴爾幹戰爭而已。當然一戰的導火索以後慢慢再出現。


對東歐還沒領土慾望。。。。自稱斯拉夫人的保護者與解放者,在東歐大力推行泛斯拉夫主義。塞爾維亞毫無疑問是毛子的「斯拉夫幫派」的一員。一個黑社會老大自己的小弟都不敢保,還有人跟你?


這要德奧在日俄戰爭時候慷慨解囊,直接派陸軍派艦隊幫俄國征服日本,讓俄國在遠東二十年消化不良,無力搞東歐大斯拉夫主義才行。


不可能,一戰爆發點就是巴爾幹。巴爾幹就是俄奧的死結。而且當時幾乎沒有一個殖民地糾紛可以引起一場世界大戰,要有就只有巴爾幹,巴爾幹有這個份量。


推薦閱讀:

為什麼蒙古統治時期屠殺了好多人,現在的資料卻很少提及?
坦克懸架是如何發展的?
怎麼看台灣專家「中共跟美國比猴子都算不上」的言論?
如何在戰場上成功逃跑並存活下來?
哪位大神能藝術性地描繪一下日本神風隊員出征前後的心理狀態?

TAG:歷史 | 戰爭 | 戰略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沙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