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位面下,將來的特大城市會出現在哪,他們的定位是什麼?
大家集思廣益。先說幾個沒懸念的。廣州:未來有希望成為都城。上海:未來的大都會。
城市崛起,無過於資源和市場
從南往北說的話,首先,海南作為一礦所在地,方便連接諸東印度公司,又有鴻基的煤石碌的鐵汶萊的油加持,它的貿易和工業地位在未來很難消退,它雖然本身市場狹隘,但是卻可以做出口貿易。
另外還是大圖書館機房的所在地,同時坐擁全球最高學府芳草地,而芳草地最依賴的是人心,無論是對髡學的信任還是對澳宋的忠心,海南島始終都會領先大陸,所以這個相對隔絕有利於保密的大島註定在未來不短的時間內領先大陸最少十年。撐到文昌航天城建立也不是不可能。
海南上會有兩座大城: 科技和兵工中心臨高 煤鐵重工和貿易大港三亞
也許面積不大人口不多,但是其人口素質和城區規劃都是最先進的,以後內地去海南落戶要像今天在北上廣落戶一樣要積分也不是不可能。
2,廣州
很多人受現在影響覺得廣州人口很多,然而在17世紀前期,廣州也就是個二線城市,兩京和蘇州人口遠遠多於廣州
明代最富裕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集中在江淮和運河,除去南京蘇州這倆巨無霸以外杭州揚州臨清臨安都是巨城,廣州比起一般省區首府,只贏一手外貿,這個外貿雖然臨高啟明裡描寫的很重要,但是實際上受海禁和海盜影響,對廣州提升十分有限,另外廣東還是一個一城獨大的狀況,除去廣州之外其他地方發展水平還不如內地省份,人口還是中等偏下。
如果江南被澳宋掌握,廣州就會迅速失去大陸窗口城市的地位。
但是所幸,廣州城有珠江,珠江背靠廣西,而廣西有巨量的有色金屬儲備
靠著珠江的水路延伸和廣州納入澳宋時間較早
廣州在貿易造船有色金屬冶煉這一塊,依然有能力成為一座不低於現代廣州的巨城
然後是泛江淮地區
比起珠江,深入內陸3000里的長江的作用就更不必說,江淮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稠密,人文和技術積累都很好,能提供足夠的糧食和人力,有長江的水路幫襯,千噸大船直通四川,無論是資源還是市場都是prefect,雖然廢槽以後幾個運河城市可能衰落,但是江淮圈拿出兩三個輕重綜合產業的巨城和一個新興港口城市上海能力還是有的。
其中南京應該是大陸最適合建都的地方沒有之一。
泛江淮經濟圈:南京蘇州杭州上海
北京應該會是一個急速衰落的城市,所以我前面說了廢槽沒有說改海。
但是北方的人口和資源還是需要整合的,這個要看鐵路鋪設的進度,在鐵路鋪成之前,京津只會利用人口資源開一些普通工廠,然後旅順萊登這些港口可以做些東北亞外貿
在鐵路鋪成以後,利用山西的煤遼寧的鐵大慶的油可以在京津建立一個重工業中心,可能是一個冶鐵化工工業中心和貿易港集成一體的巨城天津,或者稍為分散的兩個大城北京和天津,北京管工業,天津管貿易
華北:天津或者北京天津
一片土地貧瘠,動用化肥一兩年也就改造了
土地全是灌木沼澤,平整土地加化肥三四年也就改造了
山路崎嶇交通不便,修路架橋打隧道五六年也就改造了
最難改造的是什麼?
是人。
有些人提什麼東南亞的城市,拜託,這些個地方且不說開發等於沒有,這些個語言不通風俗迥異的土著,要同化多少年?移民多少年?不說百年樹人,五十年怎麼也是要的。
全世界那麼多地方可以穿越,為什麼選中國,還不是因為中國好歹同文同種。人口也許不是最稀缺的資源但絕對是最重要的資源。
東南亞一塊除了馬尼拉有可能會出現一個三線城市外,其餘都只是小的殖民港口。台灣日本也一樣。就是產業升級,髡宋也只會順著今朝的思路拼了命的往內地擴散產業,一滴湯都不打算留給東南亞諸國。不可能擴散工業到長崎馬尼拉新加坡這種認同感低而且改造成本巨大的地方。
戰棋類遊戲式的擴張不可能存在,不要再寫那種鋼鐵雄心式回答了。
其實歷史已經給出了最好的選擇
沿海貿易城市,杭州,上海,香港,青島,.寧波;澳大利亞和美洲西海岸的一些城市...........
地方行政中心:廣州,北京,南京,西安、台南、台北.........
綜合型城市:新加坡、、旅順、澳大利亞的皮爾巴拉鐵礦區..........
中轉站:中途島、夏威夷、濟州島、馬尼拉............
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武漢,迪化,江戶,大阪,長春,新加坡,曼谷會形成本土城市圈。
北美金山,印度孟買,阿拉伯卡達則是海外領最大的城市圈。不會有特大都市,因為養不起。
會有萊茵魯爾工業區這樣的核心地段。
除現中國疆域以外,海參崴(輻射西伯利亞),紐約(新上海?),倫敦(整個歐洲傾銷的跳板,歐洲人仰視東方文明的模板),啊,五常還有誰來著,想不起來了。
以現行時間軸50年內,以下排名根據順序排序:
廣州、杭州、臨高、高雄(現據)
長崎、麻六甲/巴達維亞
瀉藥。有可能出現的大城市:
廣州,不用說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會是首都
新加坡,重要的港口城市,馬六甲海峽的咽喉
汶萊,石油城,第一桶石油多半要在汶萊開採出來。此外汶萊所在的加里曼丹島還有金礦
臨高,高雄,起步早,有工業基礎和醫院,前者是聖地,後者位置重要港口條件好
武漢,興起應該是靠長期作為元老院西進北上的軍事基地,依靠軍隊消費和軍事工業,而且本身交通條件的確好,元老院作為海洋政權沒理由放過這麼好的內河良港
天津和武漢同理,而且個人建議第一次北伐一定要打天津,而且要在塘沽維持軍事存在,搞一個類似廣州大世界的存在
如果水利修的好,海州-連雲港很有可能河口港發展起來,地位類似現在的上海——水利修不好黃河泛濫就不行了
最後是長江下游城市帶——從馬鞍山乃至安慶開始一直到上海,沿江都是碼頭,從馬鞍山的重工業到蘇州上海的紡織業行程完整的工業體系,通過水路和鐵路聯通,但是避免出現特大城市——上海能成為特大城市是由於政治和政策因素,在當時並不可能複製,但是出現類似的情況也是很可能的,當然蘇州這種民間資本雄厚有手工業基礎的地方更有可能。
以上如無特地扶持可能形成特大城市的其實只有廣州,天津(如有塘沽新區)和蘇州
除此之外還有瀋陽-營口城市群,基本上就是靠瀋陽附近的資源和遼河搞重工業了,但是由於寒冷因素——就算是到了沒那麼冷的現在天氣也增加了很多成本,應該是比較單一的礦業-鋼鐵-軍工產業群,最多加上煤化工和造船——遼河油田的開採還是有難度的,短期內沒戲雄安新區
特大城市全靠政策青島吧
對朝日貿易的中轉站
上海
上海的區位優勢不必我多說了吧,長江入海口,周圍礦產資源豐富,工農業基礎好balabala......
在17世紀的中國,江南地區無論是經濟水平識字率還是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達程度都是明清帝國首屈一指的,甚至毫不誇張的說,江南就是帝國的心臟,得江南者得天下。
而相比蘇杭紹寧甬等大都市,彼時的上海還只是一個邊緣城市,當地地主鄉紳士大夫宗族統治基礎相對薄弱,區位優勢又是整個江南乃至整個東亞最好的。而在可以預料的未來里,元老院和舊的封建統治勢力的鬥爭,現代思想和傳統文化的鬥爭或許會持續幾個世紀。
所以為了看看掌控住江南地區這群不安分的地主士紳們,也為了取得這場鬥爭的勝利,元老院必須把、也是肯定會把他們統治的根基牢牢的植根於這座未來的超級都市,上海。
這樣應該通順了吧。
臨高?DC就安心做革命老區就好了。
臨高,教育與高科技全球最先進城市。
廣州,貿易與工業及殖民中心城市
上海,長江流域貿易中心與長三角工業中心,大宋金融中心。
南京,臨高位面下極有可能做首都,教育、政治中心。
天津,北方工業與貿易中心
西安,西部工業貿易金融軍事政治中心。
成都,西南工業,農業,貿易軍事中心。
新加坡,南洋貿易與金融政治軍事中心。
東太平洋,歐洲,中亞等太后面了。
推薦閱讀:
※五百元老的個人旗幟與紋章是什麼樣式的?
※臨高啟明中的伏波軍武器發展的路徑是怎麼走的,目前已經到了什麼樣的層次,到一戰時候的武器裝備水準了嗎?
TAG:臨高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