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了兩集美劇蠻族崛起 裡面說羅馬崛起就要控制古代世界 到底我們那時候大秦帝國和羅馬帝國誰更強?
歷史 古代軍事
剛掃完這個美劇,感覺很爽,很不錯。要有人這麼拍五胡十六國多爽。
羅馬上升時期,有個強敵就塞琉古帝國,是希臘化的波斯帝國。而塞琉古帝國有個很好的參照對象,就是希臘化的中亞大國、曾一度征服印度的巴克特里亞。
然後張騫來到了巴克特里亞,發現這裡已經被匈奴一路追殺來的月氏人征服,這裡的人民兵弱畏戰……
羅馬鼎盛時期,有個屢次擊潰羅馬帝國的強敵,就是波斯帕提亞王朝,我國稱之為安息。匈奴強盛時,匈奴使者拿著單于的信,就能暢行烏孫到安息東部邊界的所有地區,免費供應食宿各地官長百般巴結。要知道烏孫以西以南本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領土,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時,在烏孫國派遣了數路使團,其中一路抵達安息,安息皇帝派兩萬軍隊迎接漢朝使者入國都番兜城。
漢朝使者回報漢武帝的話還是說這裡「兵弱」……
可能有人會覺得,尼瑪難道漢朝人眼裡全是「兵弱」?不是,至少漢朝不敢輕視匈奴,就連漢朝極力拉攏的匈奴的小弟烏孫,都被評價為「敢戰」「強國」……
為什麼西域國家一大堆,漢朝偏偏就對烏孫這麼厚愛,原因不外乎是烏孫「敢戰」。
羅馬衰落時期,匈人大舉西侵,幾乎碾壓此時已經讓羅馬頭疼不已的所有邊境蠻族。如終結者一般降臨於羅馬東界,成為羅馬最可怕的敵人。
姑且不論匈人是否匈奴,雖然匈人無論在武器裝備還是政治組織形式上都遠遠落後於匈奴。而同時期出現在漢朝邊境上,碾壓舊蠻族匈奴的新蠻族鮮卑人,也極其類似歐洲的匈人,武器裝備、生活方式、政治組織形式均大為落後。
根據余太山對歐洲匈人部落名稱的一些猜測:
其實這個名詞對譯雖然不大靠譜,但從匈人和鮮卑人的文明程度比較來看,再從人種來看(剛進歐洲的匈人為黃種、兩晉之前的鮮卑也是黃種、而匈奴卻是黃種夾雜了白種),還真有點道理。
阿提拉和檀石槐的事迹,也真有一定的相似性,兩人都是靠個人魅力勉強統治了鬆散的游牧帝國,一旦死去這個游牧帝國就土崩瓦解。
唯一區別就是檀石槐的征伐區域可能是阿提拉的五六倍之廣,東到日本西到伊犁河流域,檀石槐都禍害過。而阿提拉也就是在東歐南部打幾個轉轉。
阿提拉被衰落的羅馬視為上帝之鞭。
檀石槐呢,被衰落的漢朝視為「驍猛」,卻不如一盤散沙的羌人難對付。
漢朝多次登記過全國在冊人口,東漢衰落時期曾有五千六百萬的官方記載。而大夥都知道,隱匿人口是古代帝國的通病,真實人口肯定比這個數字多的。
羅馬人口呢?沒有確切記載,只有現代學者的各種「推算」……
孰強孰弱,一目了然。當然這只是膚淺的認識。
反正要歐洲和中國直接接壤,那最大的可能就是晉國堵塞秦國東進路線的時候,秦穆公西逐戎狄,戎狄侵入歐洲羅馬夭折……
然後秦國不斷西進,和羅馬人融合,鼻子高了,頭髮卷了,真被中原各國視為西戎了……
如同不能歧視黑人,迦太基人都被這不美劇給黑人了一樣。
羅馬是最文明最先進最強大的帝國,這也是西方話語權下現代世界的「政治正確」,而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自然也就被無視了。至於我們土鱉國各王朝,自然是:
落後愚昧農民兵
沒有法律無文明
專制野蠻愛吃人
費拉民族太低賤了……
呵呵。
古歐洲的「世界」和古中國的「天下」一樣都是地域概念。。。
所謂羅馬的後人英美法德承其法統,就好像韓國人標榜自己是華夏正朔漢字是自己發明的一樣。竊人果實,自我安慰罷了。蓋著巴洛克式白宮,住著飛檐斗拱的景福宮,不代表你就是羅馬,你就是大漢。
幸好羅馬身死國滅,不然西歐高唱神聖羅馬的幾位就會像韓國人一樣貽笑於中華。
文明同化都是場面話。古羅馬死灰不可復燃,就是因為羅馬帝國一大半的子民是說著各色語言的異族人。我漢的五千萬人口可是實打實的五千萬漢人!幾十萬匈奴入我基因庫猶如尼安德特基因入我現代人基因庫。這才叫真.文明同化!
真正的文明傳承,是帶著基因庫傳承的!普天之下唯我漢爾!
反種族主義的政治正確好好搞,達爾文的真理不能丟。這才是聰明人+好同志!不禁呵呵...
真是秦朝在知乎上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你說滿清不比歐洲我認了,大明也不比我也忍了,蒙元菜的一逼只能打到多瑙河我咬咬牙也忍了,但你連秦皇漢武都不放過,叔可忍他嬸嬸也忍不了了!
鐵劍只能打造出60厘米長,打幾仗戰士就得把劍扔地上踩平回去的文明跟我大秦比?我們連塊煉滲碳鋼技術的有了好伐~
不知道比他羅馬希臘高到哪裡去了(口亨)
羅馬真的要打秦朝這種為戰爭而誕生的國家?
二十級軍功爵位制
標準化的軍工製造
戰爭時的配合制度
秦朝,專為戰爭而設計
這個「古代世界『』是西方話語中的「已知世界」。
不包括中國。
漢武帝發動了10萬牛車,送李廣利6萬軍隊到大宛,到地方只剩3萬人。羅馬顯然也不可能把完整的軍隊送到中國來
如果單純的說對世界的影響,希臘羅馬文明影響到伊斯蘭文明和中世紀中後期歐洲文明,而且在文藝復興中也有體現,而後西方長期霸權世界,殖民主義將歐洲思想幾近傳遍世界。所以不論是現在的世界通用語言,還是哲學,法學等知識,都帶有著羅馬希臘文明的影子。
倒不是我覺得羅馬更厲害,只是他的後人笑到了現在。
這部美劇也就是場面做得好,實際上歷史還原度很不夠,先回答羅馬與秦國的強弱問題。
沒有直接作戰過過的兩個大國很多人都用匈奴這個來過度和揣測二者實力並把漢朝等同於秦,這種看是很不科學的:
我個人看法是秦過度到漢實力有非常大的提高,秦的實力應該與羅馬差不多或略輸羅馬,漢朝則應強於羅馬。
先農業先分析,戰國時期秦國率先引進小麥因此農業單位面積產量比其他諸侯國翻倍。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食根本無法生存,連老百姓都沒有就更不用談大戰。小麥起源於新月沃地區,也就是兩河流域這也是亞述帝國和阿鍥美尼德王國最早成為橫行世界的大帝國的原因。但秦國還沒能全國推行小麥種植就已經土崩瓦解,而漢朝文景之治正式推行小麥種植及其他技術所致。支漢武帝是已全國推廣,並且進行了鹽鐵專營,全國廣泛推行鐵質農具。至此漢朝進入全勝,並北擊匈奴。
其次是工業,這裡略過與戰爭無關的奢侈消費品(東方絲綢陶瓷,西方玻璃水晶石製品)。戰略性的工業主要是工具製造和加工——例如冶煉、鍛造、機械,也有少數與戰爭不直接相關的產業——例如食鹽。戰國時期正處於青銅換鐵的時代,中國各諸侯陸續將鐵器取代銅器,地中海地區比中國還要早斯巴達崛起就是靠新興勢力以鐵器擊敗青銅器的古典希臘人。中國則擅長遠程作戰,秦、韓兩國的重弩已經有相當規模,而西方弩普遍應用於中世紀,相差將近千年。因此中國軍事技術無疑是領先羅馬。
戰鬥力與戰術近身搏鬥二者實力相當,西歐人更加善於正面作戰,方陣、龜甲陣是最有名的主流戰法,秦兵馬甬發現七米長矛,但毛兵並非重甲槍盾,說明比例跟體能上看並不如羅馬,或者說長槍方陣不算精銳,而重甲劍盾來看秦鐵鷹銳士跟魏武卒要求附重百斤強行軍奔襲五百里。正面作戰羅馬領先但優勢不明顯,但相隔萬里要打起來必然長途跋涉,不太可能了。騎兵方面中國最早出土的馬鞍是東漢末年,也就是說秦國應該還沒有彪悍的騎兵,這一點在歐洲也一樣(大秦帝國電視劇里的騎兵衝起來不要命,不知道蛋蛋是怎麼挺住的);歐洲戰馬更大,也就是說馬匹衝擊力更強(而且屁股更穩,蛋蛋承受的壓力更小),但是趙國胡服騎射騎兵訓練度很高(如果認為趙國騎兵會配合秦軍組建大軍則秦國騎兵與羅馬各有千秋,趙國人如果磨洋工秦軍騎兵肯定不是歐洲人對手)。之前已分析弓弩技術是中國領先,考慮到實際作戰中騎兵克制弓弩,而且羅馬可以先用步兵短兵相接,騎兵從側翼襲擾,因此戰鬥中如果不能佔據有利地形秦軍不是羅馬的對手。說到這裡補一點,戰國時期秦國能完爆趙國應該與長槍方陣跟弩兵有關,隔遠了騎射不是弩兵對手,衝鋒……騎兵碰到方陣就要撲街。
漢北擊匈奴與羅馬面對的匈奴差異。應該是差別不太大,但是西遷的匈奴肯定融合了其他西歐種族。相較來看羅馬面對的匈奴更加難於應對。騎兵在兵種上受長槍方陣克制也許還不是特別明顯,但是受地形、城池、拒馬樁的影響確實非常大。匈奴入侵羅馬時期馬鞍應使用應該已經很廣泛了,而且匈奴人一統各游牧民族,還會建造複雜的攻城器械(可能是通過擄掠人口融貫東西方技術),地形城池拒馬樁的作用大為減弱。因此羅馬面對的匈奴人更加強大。
羅馬於中國是不可能打得起來的,最大的原因是戰爭是需要巨大成本的。波斯帝國西征出兵三十萬而後勤運輸的總人數超過一百七十萬,漢朝北擊匈奴時為了給穿越大漠的十萬精銳騎兵足夠的給養出動挑夫六十多萬。如果地中海文明跟華夏文明開戰,相隔距離隔了無數的高山峻岭,給養上絕對跟不上。
跟國產紀錄片差不多水平,黑人漢尼拔的頭盔上有XP標記(沒錯就是基督教標記),可是耶穌還沒誕生啊,各種盔甲武器時代亂入,羅馬人打仗的場面拍的慘不忍睹,如果羅馬真的這樣,戰場上捉對廝殺的話怎麼能征服古代世界啊。還有那個集團總裁是怎麼回事,還有那個民權鬥士,各種槽點,一時不能都想起來。。。。(所以看著開心就好,就不要從這個片子來評論歷史了)
別的國家擁有軍隊,普魯士是軍隊擁有國家。——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腓列特大帝。這話同樣適合秦國
羅馬的崛起有一定偶然性吧,比起當時腓尼基人的商業立國,羅馬一開始並沒有那麼強的絕對實力。
羅馬一路擴張更像是不斷的主動被動的被各種同盟和防禦條約拖下水……
特別是當時那種立約人死亡,條約默認作廢的情況下,各國戰爭不斷。
這劇一開始我就有點奇怪,巴卡家族難道不是腓尼基人?為啥變黑人了?
至於秦國和羅馬的比較,我個人覺得羅馬軍團在土木工事和近戰搏殺上優勢。畢竟從對抗過諸多人種,共和國時期羅馬人雖然矮小但尚武,對抗魯莽強壯高大的北方蠻族,正面硬杠貌似沒吃過太大虧。
軍事組織上,馬改後羅馬軍團服役時間太長了,已經近乎專業的職業軍隊了配。
個人觀點是 古代農耕民族(游牧民族另算)的軍事實力 就是看農耕水平 農耕水平高的民族 才能 有更多的人口 才能讓更多的人口從事非農行業 研究軍事技術 武器發展 軍事思想 和飼養更多的牛馬大牲畜 生產更多的軍事物資 更多的人口從事軍事訓練
秦漢時期的農耕水平 要比羅馬的農耕水平高不少 自然軍事能力也肯定要強一截古典時代西方人說的世界,東部邊界大概也就到帕米爾高原、印度北部一帶,對於更東方的了解非常模糊
漢武帝下血本西征大宛才讓中亞國家知道漢朝的戰鬥力,而遙遠的歐洲對漢朝的戰鬥力就更缺乏認知了
反正我是不知道要是沒有帕米爾高原與大沙漠…
大漢能打到哪裡去……
所以講真,中亞與歐羅巴慶幸吧
大秦之前,我們就有成理論體系的兵法,代表之一『孫子兵法』,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在牆外問羅馬厲害,在牆內秦朝厲害
這是關公戰秦瓊啊,羅馬控制整個地中海的時候,秦都已經滅亡多久了
沒法比,羅馬帝國建立的時候(BC27),西漢都快滅亡了(BC202-AD8)…大秦早就是冢中枯骨了。
如果與秦朝同一時期的羅馬共和國要跟大秦掰掰手腕…家門口的漢尼拔還解不解決了啊喂,親?
亮貼這水平 。。。。。。就比爛啊
就說一句話 公元前2世紀 同時期東方還戰車戰的水平 還真沒資格說啥 有興趣的可以細細比較一下各種戰車的結構 有驚喜哦 再黑下去我就被歷史虛無主義了
對了 大量使用重步兵方陣都是戰國的事兒了 輕騎兵普及還要晚 第一個可能的著名重騎兵將領是那誰 不再黑了
對了 我就不說 大秦殲星弩連個望山都沒有
反對最高答案。
張騫牛逼哄哄地記錄這個「兵弱」那個「兵弱」,然而攻打被安息和羅馬乾爛的塞琉古帝國的地方分裂勢力巴克特里亞的殘留下來的省長級別的小國大宛,還全國動員的兩次,第一次被打的大敗,第二次也僅僅達成協議而已。所以說不打一打還真不能說什麼強弱之辯。
安息被形容為羅馬的勁敵,然後兩國幾乎所有的軍事衝突都是在安息國土上進行的。安息甚至沒有攻陷過兩國邊境上的羅馬大城安條克,反觀羅馬卻三陷安息之都城,圖拉真飲馬波斯灣,甚至為了一點戰利品發其王陵,棄安息歷代先王的遺骨於幼發拉底河畔。
匈奴和匈人是不是一碼子事還不好說,但為了照顧愛國人民的心理,但願他們不是一回事吧。
匈奴在東邊老實了一陣子後,大舉南下,攻佔了兩都(洛陽長安),開始了五胡亂華。反觀西邊的匈人,出現在黑海南岸後也是老老實實的,作為羅馬的盟友兢兢業業,頗得好評;後來匈人首領烏爾丁犯賤,出兵攻打東羅馬,被東羅馬將士打的單騎溺過多瑙河,第二年氣死了;好不容易來了個雄主阿提拉,被西方史料各種胡吹,但他始終沒有貢獻過羅馬的兩都(羅馬城和君士坦丁堡),還在沙龍被羅馬將領埃提烏斯打得落花流水,並情緒穩定準備自焚。雄主阿提拉死後,其繼承人被東羅馬軍隊設伏擊潰,腦袋都被野蠻的羅馬將士當球踢。這樣看來,匈人在西邊鬧的,比他們在東邊的(疑似)兄弟匈奴要差的太多了。
推薦閱讀:
※東漢末,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官渡,赤壁,夷陵)規模究竟如何?
※為何古代戰爭都強調長江天險?長江那麼長,別的地方不能渡河嗎?
※為什麼身為大將的夏侯淵在漢中之戰時親自修鹿角?
※為什麼國內的片子中講述中越戰爭的題材的很罕見?
※正史中陸遜的軍事水平究竟如何?